关于广东海岛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广东省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滨资源的地区,有着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在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以下建议:一、建设专业化的滨海旅游管理机构根据国外的经验,滨海旅游需要专业化的管理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并与旅游业者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推动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
因此,广东省可以建立一个专业化的滨海旅游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滨海旅游的开发规划、保障旅游业者的权益和安全,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资本来投资开发滨海旅游项目。
二、改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为了提高游客对滨海旅游的满意度,广东省可以在滨海旅游区建设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如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照明设施、网络覆盖等,同时建设更多的滨海游艇码头、海滨度假村、游艇俱乐部等,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三、发展滨海旅游特色项目根据国内外经验,滨海旅游应该注重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到广东省进行旅游。
广东省可以开发更多的海底观光项目、水上运动体验、渔村文化体验等,提升游客对滨海旅游的兴趣和热情。
四、加强滨海旅游营销推广在滨海旅游的营销推广方面,广东省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采用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宣传,如各种旅游线路的推荐、旅游传媒的报道、特色活动的举办等,同时积极与在线旅游平台进行合作,提升滨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加强滨海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为了保障滨海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广东省可以针对滨海旅游的产业链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发掘各类滨海旅游资源,增加旅游消费品种和服务,构建滨海旅游产业链的完整性。
六、注重滨海旅游的环保建设环保是滨海旅游发展的重要方面,广东省可以注重滨海旅游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避免滨海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破坏。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和管理,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广东省的滨海旅游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注重滨海旅游管理机构的建设、滨海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滨海旅游特色项目的开发、滨海旅游营销推广、滨海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和滨海旅游的环保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
首先,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
这包括交通、住宿、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其中交通建设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交通便捷、快速、安全,游客才能更加方便地前往旅游目的地。
同时,要建立高品质住宿酒店,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住宿环境,增强游客的消费体验。
此外,要根据周边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建立起丰富多样的配套设施,如度假村、购物中心、美食街等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其次,需要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
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根据本地旅游资源和特色,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产品。
例如,广东省滨海地区可以开发海岛旅游、沙滩度假、传统文化体验等多种产品形式。
在推广方面,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等渠道,将广东省滨海旅游形象和产品信息传递到更广泛的游客中。
最后,要加强旅游服务和管理。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吸引游客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规范管理,提高其服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同时,建立科学严谨的旅游管理机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总之,滨海旅游是广东省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要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旅游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为广东省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当前,滨海旅游已成为广东省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海岸线景观已经吸引了大量游客。
与国外一些成熟的滨海旅游目的地相比,广东省在滨海旅游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促进广东省滨海旅游的发展。
要加强滨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国外一些成功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如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加勒比海岛国等,都致力于打造完善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海滨酒店、游艇码头、海滨公园等。
而广东省在这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滨海酒店和游艇码头的数量和品质都有待提高。
应加大对滨海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打造更多更好的滨海度假酒店和游艇码头,提升游客的滨海旅游体验。
要加强滨海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国外一些滨海旅游目的地如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和夏威夷等,都以其优质的旅游服务业而闻名,包括丰富多样的水上活动、海鲜美食和海滨娱乐等。
与之相比,广东省在滨海旅游服务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水上运动设施、海鲜餐饮和海滨娱乐设施的建设方面。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滨海旅游服务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投资者开发更多更多样化的水上活动项目和海滨娱乐设施,提升滨海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要加强滨海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国外一些滨海旅游目的地如新西兰的奥克兰和印尼的巴厘岛等,都注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开展海洋环境治理和海岸线生态修复工作,努力保持海滨旅游地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平衡。
而广东省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海岸线环境的破坏和滨海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等。
政府应引导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滨海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通过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管理,实施海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建立滨海旅游保护区和海洋保护区等手段,维护好滨海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要加强滨海旅游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
国外一些滨海旅游目的地如法国的尼斯和意大利的阿马尔菲海岸等,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品牌,并通过精准的营销策略和宣传推广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广东是中国沿海地区其中一个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滨海旅游作为广东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广东滨海旅游发展的建议。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滨海旅游目的地由于环境破坏和过度开发而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广东,我们应该加强对滨海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对海滩、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合理规划和利用滨海资源,防止滨海旅游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要加强文化传承和旅游演艺。
国际上很多滨海旅游目的地都有独特的文化和旅游演艺,它们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
广东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举办海洋文化节、海上龙舟赛等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海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第四,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一些国内外的滨海旅游目的地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打造了更大的旅游圈,形成了更大的旅游吸引力。
广东可以与香港、澳门等周边地区加强合作,推动旅游资源的互通互联,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滨海旅游目的地。
要加强滨海旅游品牌的建设。
国内外一些滨海旅游目的地通过成功打造品牌,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广东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海旅游品牌,提高广东滨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旅游演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以及品牌建设,可以推动广东滨海旅游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发展海岛旅游产业的的几点建议

发展海岛旅游产业的的几点建议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问题。
随着旅游发展,游客增多,对海岛生态与环境带来了挑战,一些海岛旅游无序开发,渔农家乐(民宿)未批先建、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现象较为普遍。
旅游设施建设缺乏高质量的规划设计和整体布局,缺少海岛特性。
新开发的自然、人文等景点较少,游客多数仍是季节性的自然观光客,后续吸引点不足。
2、渔农民转产转业与从业人员素质提高问题。
全市海岛旅游行业的紧缺型、专业型、创新型人才缺乏,海岛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远远达不到旅游发展的要求。
以渔农家乐(民宿)为例,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转产转业的渔农民,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旅游规模企业较少,大多还处于“散、小、弱、差”状况。
3、市场规范化管理与执法力量配备问题。
随着近年来海岛旅游的升温,部分旅游从业人员受眼前利益驱使,逐渐出现拉客、宰客、欺客、黑车等旅游乱象,不仅扰乱了旅游市场,更是给旅游景区品牌建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许多偏远海岛乡镇,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执法人员无法及时下沉,大部分时间海岛旅游市场都处于执法“真空期”。
二、关于更好发展海岛旅游产业建议海岛旅游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目前已进入转型发展的瓶颈阶段。
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规划至上、科学发展。
发展海岛旅游产业必须要有规划先行的理念,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
一要坚持“因岛制宜”的原则。
立足长远,总体布局。
二要坚持“全景规划”的理念。
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探索“一岛一特色”主题岛旅游开发模式。
三要坚持“品牌高地”的思维。
充分发挥海岛特色资源优势,深挖海洋文化内涵和海岛渔俗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游。
2、市场导向,协同发展。
一是提升交通。
依托综合交通大会战,构建“旅游化、便捷化、舒适化”旅游交通网,改造升级旅游岛屿码头设施,配套建设游艇帆船公共码头,大力推进民间岛际交通向海上旅游交通转型。
二是健全机制。
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全面启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海岛旅游产业发展投资融资机制,大力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旅游项目开发,打造大型牵动性品牌。
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需要加强航道的建设和改善。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但目前的航道建设还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航道宽度不足、通航条件不佳等。
需要加大投入,改善航道的基础设施,提高通航条件。
还需要加强航道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航道的安全和畅通。
应该加强对航道旅游的综合规划和布局。
目前,广东省的航道旅游发展还相对零散,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
应该制定详细的航道旅游规划,明确航道旅游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合理规划和布局各个旅游特色航道。
还应该提升航道旅游的服务水平。
目前,一些旅游特色航道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游客的体验感受不够好。
为了提升航道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应该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还应该加大对航道旅游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设施。
应该加强航道旅游的管理和监管。
航道旅游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加强对航道旅游的管理和监管,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还要加强对航道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加强船舶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提高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航道的建设和改善、加强综合规划和布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服务水平以及加强管理和监管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的发展,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到广东省旅游特色航道游览。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摘要】本文旨在比较国内外滨海旅游发展经验,结合广东省滨海旅游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在国内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海南岛、青岛等地的成功经验,强调海洋文化、海岸风情等特色;而在国外方面,可以学习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在海洋保护、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做法。
通过对广东省滨海旅游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旅游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待提高等问题。
为此,建议加强海洋文化挖掘,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
结论认为,广东省滨海旅游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仍需不断创新和完善。
展望未来,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产业协同等措施,促进广东省滨海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国内经验、国外经验、现状分析、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滨海旅游作为海洋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滨海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选择度假休闲的热门目的地。
广东省作为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之一,拥有众多优美的海岸线和生态资源,滨海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但与国内外一些滨海旅游目的地相比,广东省的滨海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旅游设施滞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深入研究国内外滨海旅游发展经验,总结成功经验并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建议,对于推动广东省滨海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滨海旅游发展经验的比较研究,分析广东省滨海旅游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为广东省滨海旅游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对比国内外滨海旅游发展经验,分析广东省滨海旅游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滨海旅游发展经验的比较,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广东省滨海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分析广东省目前的滨海旅游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提出合理有效的发展建议提供依据。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

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建议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是一片适合旅游开发的热门地区。
其中,滨海旅游资源更是广东省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基于国内外经验比较,提出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滨海旅游的服务质量为了使游客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广东省需要加强滨海旅游的服务质量。
这可以通过建立更多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人员培训、提高旅游设施的档次等多个方面来实现。
比如,在建立旅游产品方面,可以开发更多与当地文化、历史等有关的旅游产品,比如参观古镇、踏青赏花等项目;在旅游人员培训方面,可以加强对服务意识、解说技巧等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在旅游设施提升方面,可以加强对现有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增加可用性和舒适度。
二、加强滨海旅游区与其他景区的联系滨海旅游区的发展需要依托于广东省其他的旅游景区。
因此,广东省可以通过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将滨海旅游区与其他景区联系起来,共同打造整个广东省的旅游品牌。
比如,可以组织联合推出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多旅游选择,同时增加景区间的协调合作,形成互补互利、协同发展的格局。
三、开展滨海旅游定制服务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愿意参加定制游,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自由安排,以及让他们有更多的旅游选择。
因此,广东省可以开展滨海旅游的定制服务,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方案。
这种旅游方式可以通过游客的需求、喜好等信息来制定,使他们能够在滨海旅游中获得更多的满足和感受。
四、重视滨海旅游的文化内涵滨海旅游区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旅游区开发出更具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的文化艺术价值。
比如,可以加强对当地特色文化的挖掘和推广,建立与之相关的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旅游中体验到当地的文化底蕴。
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文化讲座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当地的文化内涵。
五、保护滨海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滨海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是宝贵资源,需要得到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广东海岛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摘要】广东是全国海岛开发利用的排头兵,自2011年《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广东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与探索走向了加速发展的轨道。
本文简单概述了广东海岛旅游发展的历程,并浅析了对广东海岛旅游发展的几点认识以及发展战略、方向、海岛旅游发展模式等内容,为广东海岛旅游发展、旅游开发与管理提供基础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海岛旅游;发展;战略;广东21世纪以来,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民众最主要的休闲活动,根据旅游业愿景预测,到2020年国际游客量将达到近16亿人次,旅游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
海岛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特别的环境特征和高风景值,已逐渐成为世界的旅游热点地区,是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海岛旅游以其生态自然性、广博的人文感而倍受青睐。
与其他旅游消费相比,海岛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能满足现化人对自然化多样性的的追求,给旅游者以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心理。
海岛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特有的海洋文化和丰富的海鲜产品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与陆地相比,海岛具有相对完整的生态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人文面貌,其特有的狭小地域空间更能给游客以完整、鲜明的印象感知。
目前,部分海岛已被建设成为世界著名旅游景区,例如夏威夷群岛、加勒比海群岛等。
广东是海岛大省,大大小小的海岛总数约1900多个,仅次于浙江省和福建省,居全国第三,其中以无居民海岛为主,约占全省海岛总数的97%,这些海岛在南亚热带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景观资源,为海岛旅游开发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综合广东海岛的区位优势以及自身的旅游开发价值,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背景下,海岛旅游发展将成为广东海岛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
1.海岛旅游发展进程从历史上看,海岛旅游开发是与滨海旅游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世界上最早的海岛旅游活动发生在19 世纪中叶的英国,主要位于海上交通便利的近岸岛屿地区。
目前,世界上较为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四个区域上,分别为地中海沿岸、加勒比海沿岸、大洋洲区岛屿以及东南亚岛屿。
(1)地中海沿岸:主要包括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法国科西嘉岛、意大利卡普里岛和马耳他岛等;(2)加勒比海沿岸:主要包括墨西哥坎昆、巴哈马群岛和百慕大群岛等;(3)大洋洲区岛屿:主要包括美国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大堡礁等;(4)东南亚岛屿:主要包括泰国普吉岛、攀牙,马来西亚迪沙鲁、槟榔屿,菲律宾碧瑶和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等。
我国自70年代末起,在少部分海岛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例如海南岛的观光度假旅游、上海横沙岛的度假旅游、浙江普陀岛的观光旅游以及我国沿海的一些小型岛屿都在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海岛已经成为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近十多年来,国内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海岛旅游进行了积极探讨,研究多集中于资源评价、市场分析、环境保护和规划管理等方面。
当前,广东、海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河北等多个省份已积极开展海岛旅游相关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海岛旅游资源分析、海岛旅游开发现状、海岛旅游资源评价、海岛旅游发展策略等,其中广东一直积极开展海岛区域联动开发、海岛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研究,更加注重对海岛区位条件、分布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的分析。
部分学者已对广东海岛旅游开发等相关问题开展了分析研究。
沈陆澄(2004)提出南澳岛应将建设“生态岛”作为主要目标,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组团式布局,在生态产业布局上,划分陆域生态经济区和海域生态经济区,形成“一环一线两大区,两个中心,四个重点”的旅游开发空间结构,实现持续发展。
陈烈(2004)运用生态景观学和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以茂名市效鸡岛为例,探讨无居民海岛的生态旅游规划及其发展战略,认为依托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海岛旅游开发是无居民海岛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广东海岛旅游发展的认识由于我国海岛资源的多样性,在海岛旅游产品的形式也相应的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当前研究者注重将海岛特色资源与其他旅游产品类型相结合,产生了“海岛体育旅游”“海岛森林公园旅游”“海岛景观房产旅游”“海岛影视旅游”“海岛红色旅游”等概念,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海岛旅游的研究领域,为今后的海岛旅游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2.1海岛旅游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对于作为全国海岛大省的广东而言,海岛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沿海市县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海岛旅游开发有助于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助力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
2.2海岛资源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广东海岛地处南亚热带,与全国其他沿海省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海岛特征,大部分海岛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岛上既有观赏型景观资源,如众多的岛礁、惟妙惟肖的石景、碧绿平坦的草坡地等,又有体验型景观资源,如规模较大的沙滩、碧蓝的海湾、特色温泉等;部分海岛既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型景观资源,如广为流传的妈祖信奉、典型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炮台等军事遗址遗迹,又有生态型景观资源,如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丰富而又独特的海岛资源为海岛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
2.3海岛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在地理位置上,广东海岛地处南亚热带,与其他沿海省(区、市)相比,具有独特的海岛南亚热带景观资源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广东海岛位于发达的珠三角?济区,且毗邻港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港澳台、东盟自贸区合作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为海岛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机遇;在交通方面,广东海、陆、空交通较为发达,形成了与国内外沟通联系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有助于促进海岛旅游的发展;在政策上,广东省是全国首批三大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之一,在发展海岛旅游方面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
2.4海岛旅游面临的挑战在“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背景下,广东海岛旅游发展不仅迎来了历史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的挑战。
尽管广东旅游开发条件较好的海岛很多,但真正开发成功的案例并不多,特别是在国际海岛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抓住旅游者所想、所需,塑造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海岛旅游产品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3.广东海岛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3.1海岛旅游发展战略海岛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一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海岛旅游开发也面临着一些限制因素,例如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通达性差、淡水供应不足等,海岛旅游开发前必须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才能保障海岛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3.1.1生态化战略。
生态化战略是海洋、海岛旅游应对全球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外不少著名的旅游海岛在开发过程中均以生态保护为重要理念,海岛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在发展中旅游者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注定其必须开展低碳旅游,坚持低碳旅游理念,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低碳环保作为海岛旅游的发展趋势。
以“十三五”期间提出的“生态文明”“生态岛礁”“南红北柳”等为基础,广东海岛旅游开发应秉承生态化开发理念,保护海岛原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在此前提下开发出适应旅游者的生态旅游产品。
同时,在进行海岛旅游管理中,应强调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岛综合管理,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
无论是海岛旅游开发还是开发后的管理均应坚持生态理念,走生态化路线。
3.1.2岛―海统筹发展战略。
海岛旅游开发离不开海洋的支撑,而目前的海岛旅游过多关注海岛自身的开发而忽略与周边海域的联系、与陆地的联系。
单纯考虑海岛自身的旅游开发意义不大,只有将海岛旅游与海洋开发、陆域开发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规模化发展,将海岛旅游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支点,才能形成有机的、牢固的旅游网络,才能更好地发挥海岛旅游在当地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海岛旅游高效发展3.1.3国际化战略。
广东海岛分布于南海的前沿,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海岛旅游面临的空间广阔,海岛旅游发展的关键应立足自身资源、打造形成可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形成可与世界海岛开发相媲美的品牌。
积极谋求与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国家建立国际海岛旅游合作的机制、战略,在主题功能、营销管理、市场运行机制等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与国际接轨,与周边国家共克难题,分享经验,从而进一步扩大海岛国际游客市场。
3.1.4文化型战略。
海岛地理环境独特,具有一定的孤立性和文化独特性,海岛特有文化在旅游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海岛文化旅游将成为今后海岛旅游发展的目标。
纵观国际知名海岛旅游开发无不注重文化元素的打造,例如马尔代夫海岛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巴厘岛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4]等等,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海岛旅游产品中能够延长海岛旅游产品的生命力。
基于此,广东海岛旅游开发应注重文化旅游的挖掘,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海岛旅游的凝聚力。
3.2海岛旅游发展方向随着海岛旅游产品的不断推出以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广东海岛旅游开发应兼顾本土特色资源的同时,尽量多元化发展,由单一旅游产品开发向主题各异、功能各异方向发展。
基于广东海岛在分布形态和组合结构上具有群岛、列岛等分布特征,海岛旅游便于形成组团开发,全省海岛旅游可形成七大旅游组团,从东向西依次是:(1)柘林湾-广澳湾海岛旅游组团:以发展潮汕文化为主,兼顾旅游观光产品的打造,主要可开发海岛有汛洲岛、西澳岛、南澳岛、官屿、猎屿、凤屿、妈屿岛、德洲岛等。
(2)红海湾海岛旅游组团:以发展观光型、生态型海岛旅游为主题,兼顾文化型景观资源的开发,主要可开发海岛有遮浪岩、龟龄岛及周边小岛。
(3)大亚湾海岛旅游组团:以发展体验型海岛旅游为主,兼顾生态型旅游开发,主要可开发海岛有大辣甲、惠东三角洲、宝塔洲、虎洲、许洲、坪峙岛等。
(4)万山群岛旅游组团:以发展观光型、体验型海岛旅游为主,兼顾生态型旅游开发,该组团主要可开发海岛较多,近期主要为东澳岛、外伶仃岛、大万山岛、庙湾岛、三角岛、大九洲等。
(5)川山群岛旅游组团:以发展观光型、体验型海岛旅游为主,兼顾生态型旅游开发,该组团以上川岛、下川岛为依托,带动周边小岛开发,主要有坪洲、王府洲、墨斗洲、琵琶洲等无居民海岛。
(6)海陵岛旅游组团:以发展体验型、文化型海岛旅游为主,兼顾生态型旅游开发,主要可开发海岛为依托海陵岛旅游开发,?射带动周边小岛的开发。
(7)湛-茂海区岛旅游组团:以发展文化型海岛旅游为主,兼顾体验型旅游开发,主要可开发海岛为茂名的放鸡岛,湛江大汉三墩文化旅游组团,组团内的主要海岛有一墩、二墩、三墩等。
3.3海岛旅游发展时序海岛旅游开发应坚持分期开发的原则,合理确定开发时序。
根据海岛距离大陆的远近、海岛开发的需求、海岛自身资源环境条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综合分析确定近期、中期和远期开发计划。
不仅同一个海岛需要确定不同阶段的开发规模和内容,就全省海岛旅游而言也应采取有序开发的措施,确保海岛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3.4海岛开发模式广东海岛分布的特点奠定了海岛旅游开发的典型模式基础,例如南澳岛、海陵岛及其与周边小岛的联合开发模式;川山群岛及周边海域海岛的组团开发模式;万山群岛的大组团旅游开发模式等,海岛旅游开发应充分考虑其分布优势,采取合理的海岛开发模式,发挥海岛最大的旅游价值,保障海岛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