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海岛旅游开发现状
2024年海岛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海岛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1. 引言
海岛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对海岛旅游市场规模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的发展情况。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市场概述、市场规模分析、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 市场概述
2.1 海岛旅游的定义
海岛旅游指的是前往位于海洋中的岛屿进行旅游活动。
海岛旅游通常以美丽的海滩、碧蓝的海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为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2 海岛旅游市场的重要性
海岛旅游市场在全球旅游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度假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海岛作为旅游目的地。
这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3. 市场规模分析
3.1 市场规模的数据统计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海岛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以中国海岛旅游市
场为例,2019年国内海岛旅游接待人数达到X万人次,同比增长X%。
这一数据显
示了海岛旅游市场的持续增长态势。
3.2 市场规模的主要驱动因素
3.2.1 政策支持
政府对海岛旅游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降低门槛、加大宣传等,为海岛旅游市场的规模扩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3.2.2 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海岛
旅游作为一种高品质的旅游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3.3 海岛旅游市场的地域分布。
中国海岛县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我国面临世界 第一大洋——太 平洋 , 岸线 海
长 达 32万 k 管 辖 海 域 近 3 0万 k 2 蕴 含 有 . m, 0 m,
适宜 , 降水 充 沛 , 温暖湿 润 , 海洋 生物 丰富 , 地理
环 境 十 分 优 越 。近 年 来 我 国海 岛 县 迅 速 发展 ,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水 平 有 了很 大 的 提 高 。 2 0 0 5年 我
的 新 纪 元 。从 此 ,海 洋 旅 游 在 世 界 各 地 迅 猛 发 展 。 随 着 陆 上 资 源 的 日益 短 缺 , 洋 对 人 类 的 重 海
组成部 分 。
海 岛 是 海 陆 的 岛桥 和 海 洋 开 发 的基 地 , 海 旅 游 开 发 的 重 要 组 成
业 已越 来 越 受 到 世 界 各 国 的重 视 , 已成 为 沿 海 国
角 度 来 看 中 国共 有 l 海 岛 县 。 统 计 , 海 和 6个 据 沿 海 岛 地 区 近 年 来 接 待 游 客 的 人 数 以 每 年 高 达 2 %~ 0 0 3 %的 速 度 递 增 ,海 岛旅 游 已成 为 许 多 海
维普资讯
中国海 岛县旅游开发 的现状和对策研 究木
刘 薇 李 悦 铮
( 宁 师 范 大 学 城 市 与 环 境 学 院 大 连 16 2 辽 1 0 9)
摘
要
近 几 年 来 , 海 岛 旅 游 成 为 旅 游 发 展 的 热 点 ,旅 游 产 业 已 经 成 为 中 国 各 海 岛 县 的 优 势 产 业 和 支 柱 产
岛 县 的支 柱 产 业 。
一
家竞相发展 的重点产业 。 目前 海 洋 旅 游 开 发 已从 海 洋 带 、 岛 、 海 延 伸 到 远 洋 , 洋 旅 游 业 已 海 近 海
海洋旅游发展现状

海洋旅游发展现状海洋旅游发展现状海洋这一自然资源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海洋旅游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海洋旅游究竟是如何发展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海洋旅游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海洋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
很多国家都纷纷加大对海洋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开发出了各式各样的海洋旅游项目。
例如,美国的夏威夷群岛以其海水清澈,珊瑚百花齐放等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海洋旅游胜地之一。
澳大利亚大堡礁也是世界知名的海洋旅游景点之一,游人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珊瑚,和海豚、海龟等珍稀动物的美妙身影。
而在中国,海南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旅游胜地之一。
这里拥有着数百公里的海岸线,沙滩洁白、海水清澈。
此外,在海南还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如著名的分界洲岛、三亚天涯海角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另一方面,海洋体育旅游也是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与海洋生态旅游不同的是,海洋体育旅游更偏向于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项目,如冲浪、帆船、海上漂流等。
这些活动不仅具有趣味性和体验性,还能锻炼身体、释放压力。
随着近些年来冬季水上运动的兴起,许多海滨城市也开始推广冬季海洋体育旅游,如冬季海滩足球、冰壶、冰雪船等,增加了这一旅游形式的吸引力。
无论是海洋生态旅游还是海洋体育旅游,都需要依靠丰富的海洋资源、出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先进的旅游营销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各国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海洋旅游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也在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海洋旅游正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它既是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也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旅游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未来,随着人们对海洋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相信海洋旅游将会走向更加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发展模式。
海岛旅游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海岛旅游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发布时间:2021-11-25T01:56:39.972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14期作者:张银[导读] 在海洋产业越来越受国家重视的今天,海岛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我国沿海的许多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海岛旅游业作为海洋产中的重要经济支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张银(武汉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摘要:在海洋产业越来越受国家重视的今天,海岛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我国沿海的许多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海岛旅游业作为海洋产中的重要经济支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对于大陆的旅游研究无法完全覆盖对于海岛旅游的各个层面。
海岛旅游会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产生更大的影响。
本文从旅游学的角度下进行分析海岛旅游对于海岛产生的变化,为什么海岛旅游业能够成为推动海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当前社会的背景下,海岛旅游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以及如何在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条件下进行对于海岛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关键词: 环境保护;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绪论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不断富强,我国人民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不断加强,在人民追求着精神和生理上的良好生活品质的同时,带动的许多行业的发会展,旅游行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旅游行业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岛游便是在旅游行业中新发展起来的新兴板块。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对于旅游行业的需求趋势,海洋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上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而凭借着海岛的天独到的优势,未来海岛旅游并将成为海洋旅游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世界海岛旅游发展报告(2019年)》显示,全球海岛旅游国家和地区超过70个,40%以上海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超过20%,世界海岛旅游出口总值达到610亿美元。
2018年全球发展国际文化旅游服务人次达12.79亿,收入达1.59万亿市场美元。
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综述

2、2海岛旅游的资源禀赋、游客需求及实现方式
在中国,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例如,海南岛通过 建设国际旅游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海洋文化等措施,提高海岛旅游的品 质和吸引力。
2、3海岛旅游的安全管理、环境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3海岛旅游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岛旅游在为游客提供独特体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挑战。在安全管理方面,海岛旅游需要对游客进行安全宣传和 教育,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2、1海岛旅游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
在中国,海岛旅游也逐渐受到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逐渐加 大对海岛旅游的投资力度,推动海岛旅游的发展。目前,中国的海岛旅游目的地 以海南岛、台湾岛和南海诸岛为主,其中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海岛旅游目的地,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内容摘要
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我们认为未来海岛旅游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展开:
1、加强海岛旅游理论体系研究。建立完善的海岛旅游理论体系,明确海岛旅 游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和发展规律等,为海岛旅游的实践提供指导。
内容摘要
2、深化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系统调查和评价海岛旅游资源,挖掘 海岛独特的旅游价值,创新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和产品体系,提升海岛旅游的竞争 力和吸引力。
摘要
摘要
健康旅游作为一种将健康与旅游相结合的全新业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 的。本次演示旨在综述国内外健康旅游研究的现状,探讨其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 为相关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引言
引言
健康旅游是一种以促进身心健康、恢复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随 着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本 次演示通过梳理国内外健康旅游研究现状,以期为健康旅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 考。
鼓浪屿旅游发展现状

鼓浪屿旅游发展现状
鼓浪屿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是厦门市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鼓浪屿旅游发展现状如下所述。
首先,鼓浪屿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作为一个近百年历史的国际定居点,鼓浪屿保留了大量的西方建筑,其中包括荷兰式、英式、西班牙式等不同风格的建筑。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成为了鼓浪屿旅游的主要亮点之一。
其次,鼓浪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整个岛屿坐落在闽南海域,被蓝天白云和碧海蓝天所环绕。
岛上有丰富的植被和独特的地理景观,如如海边的白浪、悬崖的陡峭、岛上的小河流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观赏景色,享受海滨度假的乐趣。
第三,鼓浪屿拥有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
岛上有多家高档酒店和民宿,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住宿条件。
此外,岛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餐饮和购物场所,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和购买到特色的纪念品。
第四,鼓浪屿的交通便利。
游客可以通过厦门的船只、轮渡、游船等多种方式前往鼓浪屿。
此外,岛上还有很多方便的交通工具,如小火车和电动车,游客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方便地游览整个岛屿。
总括起来,鼓浪屿的旅游发展现状良好。
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而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
通条件也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未来,鼓浪屿可以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参与体验活动。
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

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作者:————————————————————————————————日期: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旅游管理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王雪海岛旅游资源具有季节性不明显、环境幽绝、地域性明显、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
为更好的开发海岛旅游资源,该论文总结分析了世界成功旅游海岛的开发方式以及举例特色代表岛屿和具体开发方法,并结合长岛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最终从发展方向、开发方式及规模层次等宏观方面以及设施建设、市场宣传、从业人员等微观方面提出长岛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待完善长岛旅游的产品结构,提升整个长岛的竞争力,同时为其它岛屿的开发提供方法借鉴。
度假旅游的兴起,陆地景观的相似性和近城市性使人们渐渐将目光转到海岛。
海岛因与陆地相隔,远离人群和喧闹城市,拥有独特且保留相对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比陆地景观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减轻压力以及探新求异的需要,海岛旅游和海岛开发成为新的热点。
一、海岛旅游及其资源特点海岛旅游是指以特定的海岛地域空间为依托,凭借岛上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满足游客需要,同时促进海岛社区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海岛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中的一个特殊分类,除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特点外,因地域和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海岛旅游资源又有其特点。
(一)季节性较陆地不明显。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除受人们带薪假期的时间影响外,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由于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引起的旅游资源的季节性。
因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为明显,气温变化较同纬度的陆地地区变化较缓,降水、日照等条件较优因此季节差异性相比陆地而言较小。
(二)远离城市,环境幽绝。
海岛受海洋的分割远离大陆且面积较小,工业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这些恰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避免出现类城市化的现象,形成了相对幽静、隔绝的环境,有利于旅游者在心理上产生脱离世俗的感觉,更好的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2024年海岛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海岛旅游市场调研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海岛旅游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等,为相关企业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两种方式,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海岛旅游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19年,海岛旅游市场的总收入达到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这表明海岛旅游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趋势1. 国内游市场的繁荣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国内游市场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尤其是在近年来,国内旅游政策的放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游市场的繁荣。
海岛旅游作为国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受益于国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
2. 国际游市场的拓展与国内游市场相比,海岛旅游在国际游市场中的份额较小,但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人民币汇率的逐渐稳定,海外游客对海岛旅游的兴趣逐渐增加。
同时,一些海岛旅游目的地也在积极开展市场拓展活动,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前来。
影响因素1. 自然资源海岛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清澈的海水、绵延的沙滩、多样的海洋生物等,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加剧,一些海岛的自然资源遭受了破坏。
因此,保护海岛自然资源是海岛旅游发展的重要任务。
2. 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
海岛旅游地需要建设更多的酒店、度假村、景点设施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这将促进海岛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丰富游客的选择。
3. 交通和基础设施交通和基础设施的便利程度对海岛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交通网和稳定的供电、水源等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提高海岛旅游的可达性和游客的满意度。
因此,完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海岛旅游发展的关键。
结论综上所述,海岛旅游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国内游市场的繁荣和国际游市场的拓展为海岛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著名海岛旅游开发现状我国的海岸线绵长,岛屿众多,陆地海岸线长18000公里,全部海岸线长达32000多公里。
在我国海岛资源中,有人居住的海岛共433个,季节性利用的海岛达1000多个。
著名的海岛有辽东半岛东南的长山群岛,大连附近的蛇岛,兴城附近的菊花岛,山东的刘公岛,江苏的车牛山岛,浙江的舟山岛、普陀岛,福建的马祖列岛、金门岛、鼓浪屿、澎湖列岛,香港诸岛,广东的海陵岛,广西的斜阳岛,海南岛等。
这些岛屿当中许多由于其独特的景观资源而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我国的海岛旅游资源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岛屿类型众多由于地壳运动和地质成因的不同,海岛所呈现的地貌类型的差异也比较大。
这些岛屿的自然景观特色迥异,不单具有很好的观光旅游价值,有的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2、人文资源多种多样我国南北诸岛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进程中,虽然这些海岛与大陆被海洋分隔,但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忘记开发和建设海岛。
不少海岛保存着名胜古迹,如厦门的鼓浪屿、浙江的普陀岛、威海刘公岛、广东虎门威远岛等。
3、自然景色奇异海岛自然景色的奇异突出表现在地貌景观上,因为长期受海浪的冲蚀和风蚀作用,一些海岛的礁石千姿百态,对远离海洋的内陆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海岛上的沙滩绵延数公里,是理想的海水浴场和沙滩浴场;许多海岛因分布着极其珍稀的生物而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有些海岛还频频出现壮观的“海市蜃楼”奇景,为世人所仰盼。
4、神话传说妙趣横生海岛的形成有特定的地质条件和不同于大陆的自然环境,使得千百年来人们对海洋总是充满神秘感和尊崇感,因而流传着无数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这也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我国的海岛资源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海南岛海南岛位于我国最南端,濒临南海,面积约33 900平方公里。
在我国辽阔的国土里,海南岛虽然只占我国总面积的0.4%,但在全国约8万平方公里的热带土地面积中,海南岛却占了42.5%,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
海南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集热带海岛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名胜古迹于一岛。
1988年以来,海南省新建、扩建和完善了天涯海角风景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贝壳馆、蝴蝶谷、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东山湖野生动物园、火山口公园、澄迈鲜鱼湖公园等一批集海南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景点。
2001年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丰富了海南特色旅游的内容,打破了海南旅游的传统格局,促进了海南旅游产品的全面升级。
目前海南岛主要推出的6大旅游产品是热带海滨度假、黎苗民族风情、温泉康乐休闲、热带动植物观赏、潜海和高尔夫球健身。
为开发海南特区的需要,政府许多部门开展了本行业的海岛开发规划,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特别是自1989年起,为期5年的全省海岛调查成果为制定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措施提供了严密的科学论据。
我国“十五”旅游计划中把海南作为中国旅游产品中惟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热带海岛度假产品加以定位,海南岛充分把握这一方向编制《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中提出“要将海南建成世界著名、亚洲一流、中国惟一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旅游发展总体目标,以及“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度假胜地(国内)、热带中国(国际)”的形象定位。
在这样的发展目标与形象定位的指导下,海南岛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努力将海南建成国内外的度假目的地,并争取成为中国旅游产品结构中的国际品牌。
海南岛坚持发展生态旅游的大理念和大方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从旅游开发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手段、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引导等方面遵循生态旅游的原则,坚持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发生态旅游和度假旅游精品。
在海南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中,海南岛的目标是既要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低密度、高档次的国际品牌,吸引高消费市场和国际市场,又要有一定的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开发出来的度假产品的规模和总量,产生规模效益,真正成为国内外具有轰动效应的度假胜地。
此外,在市场营销手段上海南岛大胆创新,博鳌亚洲论坛是海南最大、最有特色、最有意义的旅游广告,向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宣传海南,展示海南的风采和形象,提高海南在国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海南岛目前正致力于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际上大财团和专业集团来投资,在引进国际资金的同时引进先进管理和国际客源。
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回归自然成了都市人的向往与追求。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将旅游和农业相结合的,旨在满足人们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心理需要的新兴旅游形式——观光农业,首先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应运而生,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
为培育海南经济新的增长点,海南省也开始考虑发展热带海岛观光农业,它是以海南丰富的绿色、蓝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独具特色的海南热带海岛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业生态环境为吸引力,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心理需要为目的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
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来看,海南岛及其周围海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这是由于海岛特有的自然属性迎合了现代人改造自然、勇于探险、寻求猎奇、向往原始自然景观的旅游心理,从而促使人们在现代航海、航天技术的帮助下走向海洋,叩开海岛旅游业的大门。
海岛旅游已成为海南旅游业突出的地方特色之一。
(二)刘公岛刘公岛位于威海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陆地2.l海里,总面积3.15 平方公里,东西长约4.1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
刘公岛历史悠久,气候宜人,是避暑疗养胜地,名扬中外。
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的特点,全年平均气温在12℃。
优良的气候条件加上优质的海滩,使得刘公岛成为人们享受阳光浴、沙滩浴、海水浴的人间天堂。
刘公岛具有的完好森林资源和丰富海洋资源。
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占刘公岛总面积的 74%,森林覆盖率高达 87%,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也是全国唯一的“海上森林公园”。
由于适宜的气候和充足的光照,岛上各种植物茂密。
刘公岛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森林旅游、观鸟旅游等生态旅游活动。
此外,刘公岛濒临黄海南部的烟威渔场,海洋资源丰富,旅游者可以在这里尽情的品尝海鲜特产,体味海洋美食。
在漫长的岁月里,岛上居民一直过着半渔半农的生活,这里是“烟火数十家,断连村落小”的世外桃源。
刘公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历史文化,在风景如画、空气清新的岛上开发垂钓、赶海,领略渔村生活等旅游活动,使旅游者流连忘返。
刘公岛最具吸引力的是它悠久的历史和人文景观,作为闻名中外的甲午故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因此刘公岛成为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岛风景名胜区。
刘公岛分为四区、三中心、两环、一带[51]。
四区为历史文化区、综合娱乐区、海岛民俗区、生态绿化区。
三中心是以中心广场为主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西部结合历史文化环境的整治,增设服务设施,形成的西区服务中心;东部结合民俗区建设形成的东部服务中心。
两环指北部形成环状山林游览路,南部邓公路、丁公路形成环状道路。
一带是海岸线景观带。
随着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海岛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的威胁。
刘公岛积极采取整治环境面貌的一系列工程,如屋顶瓦改色工程,破旧房屋拆除工程,墙面粉刷工程及沿海养殖区清除工程等。
目前,刘公岛正在进行博览园的三期工程建设。
为树立刘公岛风景区的良好对外形象,提高知名度,刘公岛旅游管理委员会面向社会公开有奖征集刘公岛标志,经过专家修改完善后,确定了刘公岛标志,悬挂在刘公岛景区主要出入口位置和岛内码头候船大厅外侧,同时还利用这一标志制作工作人员胸牌和旅游纪念品等。
为加强刘公岛风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2003年6月,威海市委市政府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对刘公岛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实施对刘公岛景区的统一管理,为提高管理效能,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景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普陀岛舟山群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舟山市辖区东西长182公里,南北宽169公里,总面积为222 000平方公里。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小岛,其主峰佛顶山海拔288.2米,岛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 4.3公里,面积 11.82平方公里。
岛上气候适宜,冬暖夏凉,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海岸线曲折,海蚀和海积地貌交替分布,平缓沙滩和巨大洞穴千姿百态,绚丽迷人。
岛上除普济、法雨和慧济三大寺外,尚有70余寺。
普陀山相传为观音菩萨道场,与峨眉山、五台山和九华山同为我国四大佛教胜地。
旅游资源一般由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最优状态是两者的结合,普陀岛在旅游开发中充分注重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结合[52]。
普陀的自然资源主要指海洋海岛资源,人文资源指普陀山佛教圣地和海岛渔乡风俗民情。
普陀山将海岛独有的风化、海蚀、海积地貌连成风景线供旅游者参观,并将一些珍贵的林木作为普陀山自然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列为游览项目。
在旅游开发中,普陀山深挖佛教文化为中心的普陀山旅游文化,决定了其经营主题为“宗教朝圣”,吸引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东南亚及东亚国家的国际旅游者,以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观音菩萨形象吸引更多国外朝圣者,从而扩大普陀山的国际影响[53]。
海天佛国佛教文化旅游线目前已成为舟山拳头旅游产品,并被列为中国旅游黄金线。
海洋渔业是普陀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长期的海洋捕捞生活形成了普陀特有的渔乡风情,渔村的格调、渔业的捕捞、渔家的生活、渔民的风俗、民间绘画等都是普陀山人文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外,还开辟了极有观赏性的全国最大渔港沈家门的“十里渔港千帆船”的景象。
普陀山的旅游开发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品位突出,将旅游业与传统佛教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对外宣传上,普陀岛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具有海岛风味和宗教色彩的旅游线路,如佛国朝圣游、避暑消夏度假游、体育运动游、渔乡风情游等,然后通过大量宣传广告工作招徕旅游者,扩大旅游市场的占有率。
宣传中着重突出佛教文化这一核心,定位准确,形象鲜明。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为减少工程建设项目所造成的环境和生态破坏,普陀岛尽力做到合理选址布局,尽量减少占用耕地、林地和草地,保护动植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绿化率,降低噪声和大气污染,尽量保持普陀岛生态系统的平衡。
目前普陀岛正积极与周边的沈家门、朱家尖、桃花岛等著名风景区联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实施大旅游开发战略。
五、我国著名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我国海岛大都属于资源丰富型海岛,在开发方式上与国外一些海岛有所不同,我国的海南岛、刘公岛、普陀岛等虽然不像国外著名海岛旅游胜地那样久负盛名,但在自身的旅游开发中也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资源利用比较充分我国海岛旅游开发十分注重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尤其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