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陶行知先生
缅怀陶行知先生的现代诗:永恒

缅怀陶行知先生的现代诗:永恒
店铺:缅怀陶行知先生,勿忘责任,教育先行,民族振兴!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永恒》。
您把所有的爱
洒向了这块古老而苦难的土地,
希冀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
在现代文明的曙光中
能挺直匍匐了数千年的腰脊;
您把一生的追求
献给了挚爱着的祖国与真理,
为了改造愚顽落后的旧教育
高举起“行动”的锄头
开垦出东方中国生活教育的处女地;
您把永无憩息的奋斗
谱写成催生新世界的进行曲,
毫不犹豫地脱去西装革履,
去忠诚地实践自己的箴言——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我不相信这世间真有什么轮回,
但我认定这宇宙之中必有一种永恒!
否则,当一颗巨星陨落了半个多世纪,
您那夺目的理性光辉
怎会穿越时空照耀着新纪元华夏大地?
深秋,当我在充满寒意的夜晚
徜徉在您深邃而亲切的思想里,
城市中白昼的浮躁与功利
一如淡淡的浓雾
在透着清凉的夜风中吹散而去……
我分明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
正俯着身子在侧耳倾听
乡村小学里孩子那琅琅的读书声,并且在用热切的眼神注视着
中国的教育将会走向哪里?
这是一种无法拭去的思虑,
这是一团难以释怀的心绪!
“亲民亲物亲赤子,
问古问今问未来。
”
谁的胸襟还会如此博大无私?
这是一条跨越世纪的历史长河,
这是一个永不消逝的伟大声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了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崛起,路漫漫其修远兮……
公众号:原创生活作文。
缅怀陶行知先生的现代诗句

缅怀陶行知先生的现代诗句今年7月25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逝世76周年纪念日。
为怀念先生的高风亮节,我写了如下一首诗:爱满神州万众传,丰碑峙立铸人间。
忧怀国祚真杰士,心系平民有至言。
跋涉风尘归故里,倾情碧海向高山。
仲尼千载魂魄在,应请陶公上教坛。
怀念陶行知先生,不免心中充满激动感慨。
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的伟大不是因为他在中国或世界有着多么高的声誉,也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的地位与职务,而是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他的思想、德行与人格,也由此生发出来。
所以,他配得上“人民教育家”的称号。
1914年,24岁的陶行知与多名中国留学生去美国求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
学成后,一些人在美国留下了,他则选择了回归,风尘仆仆,跋涉万里,回到了当时民穷国弱、风雨激荡的祖国。
他惦记着人民百姓,忧挂着祖国的命运前途。
他要用自己的教育专业来改造社会,让国家富强,让人人成为“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他“教学育人”的理念。
所谓“求真”,就是要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能虚伪妄诈,不能善恶不分;所谓做“真人”,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修养的人、与人为善的人、有担当精神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这样的人,是需要有奋斗精神的。
但这奋斗不是为“利欲”去奋斗,不是为“私心”去奋斗,不是为做“富的个人”去奋斗,而是为国家利益、为人民福祉去奋斗。
陶行知注重“平民教育”,他要通过对广大民众如何做人的教育,来培养人性正气,创造社会文明。
他说:“我要造‘富的社会’,不造‘富的个人’。
”最为可贵的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从来都不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而是付诸实践、身体力行的。
他终其一生,只讲付出,不求索取,公私分明,一生清贫。
“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郭沫若称赞陶行知:“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也是把目光放在广大民众身上的,这是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
怀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校长

ZOOA年第二期 .
(第 总3 嗍)
囊庆I l l 碍文史
Ge00 e20 Na 8 nl. oNo3 . r , 2
,
怀爱莲 隆程秋 黄子 龙
今 年 的七 月 二 十四 日,是伟 大 的人 民教 育 家 陶 了她 在 大学 教学 的高 薪职 位 ,愿 到育 才学校 每月 只
当时在延安和解放 区的文艺工作者开展了秧歌 运动,促使我们这些在 国统区的舞蹈工作者考虑到 我们应怎么办的问题 。我们除演出现代舞外能否也 在国统区收集 、 整理 民族民间舞 呢?我们伟大的祖 国 ,有众 多 的 民族 ,具有 悠 久的文化 历史 ,但 由于
长期 的封建 统 治 ,尤 其 是 国 民党反 ( 转第 3页 ) 下 2
领六 元零 用 钱 ,过 一 天两 餐靠 二 十几 粒蚕 豆煮 盐水
行知先生逝世三 十周年 。陶行知先生为争取独立 、 和 平 、民 主 运 动 ;为 新 文 化 、新 教 育 事 业 奋 斗 一
生 。他 在政 治 上 表 现 出是一 个坚 强 的 民主战 士 ;在 教育 事 业 上不 愧 为一 个伟 大的教 育 家 。陶行 知 先生
一
喝稀 饭 的艰 苦生 活 ,为 了教 学需 要 ,陶校 长不 辞辛 苦 ,到 处奔 走募 捐 搭 了一 个 既能 作舞 蹈教 学又 能兼
作演出用的茅草顶有地板的舞台。 在毛主席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
后 ,陶校 长在 育 才 学校 积 极 贯彻 执行 毛主席 文艺 为 什 么人 的问题 ,如 何 为工 农 兵服 务 的问题 ,要 师生 深入 生 活 ,向群 众学 习 ,为 工农 兵服 务 。记 得 一九
维普资讯
话 ,发 给应 急 费 。 留下廖 意 林 和方 与严 等地 下党 员 协 助 陶行 知办 好 学校 。任 务完 成后 ,王 洞若 以 中共 南方 局 委 以特 派 员身 份去 昆明 隐蔽 在 “ 西南 联 大 ” 开展党 的组织工 作 。
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陶行知

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陶行知——写在陶行知诞辰122周年之际张春生海宝山区行知小学大队辅导员在陶行知雕像前给学生讲课。
CFP1946年7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接到周恩来从上海发给党中央的电文,电文报告了陶行知先生去世的消息。
毛泽东十分悲痛,沉思良久,随后拿起毛笔,饱蘸墨汁,凝重有力地写下了“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毛泽东”。
此后,延安党政军民学、社会各界联合召开了两千多人的追悼大会,沉痛悼念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追求真理、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一生,是心系人民教育并作出重要贡献的一生。
他崇高的理想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他所展示出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高尚风范,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勇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教育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再改行知,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黄山脚下歙县黄谭源村。
1917年夏,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归国。
此后近十年,他一边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教授、教务主任,一边花大量时间在城乡各类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在自己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剖析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劳动、脱离民众的弊端。
他尖锐地指出,旧的传统教育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他提出,新的教育不能只靠文字和书本,而是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求取真知,他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先生说,“必须彻底改革旧的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教育要做到“教、学、做合一”,其基本精神就是教育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他主张学生要“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
他还提出,教育应该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教育是民族、大众、人类解放的工具。
1927年,他舍去教授、教务长不当,拒绝国民政府的高官厚禄,毅然脱去西装、皮鞋,换上布衣、草鞋,来到南京郊区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走出一条彻底改造旧传统教育的道路。
关于陶行知议论文800字:缅怀陶行知

关于陶行知议论文800字:缅怀陶行知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
关于陶行知议论文800字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关于陶行知议论文800字:缅怀陶行知在那个战火纷飞,平民百姓无法丰衣足食的年代。
一个在后世家喻户晓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用他那绵薄之力推动了科学教育,用他那绵薄之力点燃了希望之心,让中华3400万无文化更无法丰衣足食的平民百姓看到了希望。
他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陶行知。
他将自己的衣裳拿去当铺当了,换来了莘莘学子们的一天菜金。
而自己却穷困潦倒,夏天仅一件像样的衬衫,湿透了便洗净挂着晾干,既而又伏案疾书。
他为了帮助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平民百姓识字读书,不顾风雨的将《平民千字课》挨家挨户地送到百姓家中,并劝他们要多读书多识字。
他更是用一万多元的稿费,在南京崂山脚下办起了晓庄师范。
陶行知他亦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他却为了能让教育光耀中华,付出了整整三十年。
也许他只是尽了绵薄之力,但也正是这绵薄之力让中华有了希望。
他有一句至理:“人生天地间,各自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他把他毕生的精力都倾注于教育这一大事。
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他的一生不仅没有受到公平待遇,反倒受人迫害。
他在被通缉后东躲西藏却依旧不忘人民需要识字,祖国需要教育的普及。
他宁可“勒紧腰带共度难关”,也不放弃教育,也不让那光耀中华的教育光辉消之殆尽。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更值得我们学习。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是一要。
我们应该着重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要,读书不要读死书。
人才不是教出来的,应该是酿造出来的。
三要,千教万教教真人。
四要,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我们不能再因为孩子拆坏了一块金表,而打掉一个爱迪生。
五要,即自新、常新、全新。
六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陶行知的教育之光普照了中华,他虽溘然长逝,但他的精神永在。
缅怀行知先生 许乃权发言稿

缅怀行知先生,传承行知精神――清明节祭扫陶行知墓教师代表发言稿洪泽县黄集小学许乃权陶友们:大家好!时值清明,日暖风熏,翠柏凝春,更显得郁郁葱葱。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重温先生的教育思想,表达我们的思念与敬仰之情。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
他一边搞教学,一边搞教育理论研究,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为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指明了方向。
陶行知先生在治学与育人方面始终坚持“行知”,即行而知之”。
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多进行实践,在亲身历练中获得真知。
求真知、做真人,是先生对我们学生的一贯要求。
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先生要求青年学生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健康的体魄,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使乡村师范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做到劳动、教育相得益彰。
“爱”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叫“爱满天下。
”这句话既包含了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又包含了对自己、对家庭、对学生、对朋友的小爱。
当然,在先生的思想里,没有大爱就没有小爱。
因此,他从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出发,把教育作为救国救民的武器。
在“9·18事变”之后,先生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去,并逐步接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开始与我党合作,于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育才学校,为抗日救亡,争取民族自主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可用之材。
“爱学生”是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的根本,也是我们教师人格的灵魂,更是我们师德的核心。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他还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在陶老“爱”的词典里,爱就是清澈甘甜的泉水,能够滋润学生稚嫩的心田;爱就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的智慧之门;爱就是一缕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纪念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崔静)民盟中央和中国陶行知研究会18日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纪念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初期领导人陶行知诞辰120周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出席会议。
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在座谈会上代表民盟中央向陶行知先生表示深切的怀念和高贵的敬意。
他说,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为了国家的独立、民主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陶行知将教育活动和民族解放、民主革命运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公共的教育,他对教育的执着尽力和探讨,是以他酷爱祖国、酷爱人民的赤子之心为基点的。
李重庵表示,缅怀陶行知先生,确实是要学习他与其他民盟先辈们酷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人民的伟大精神,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安康做出新的奉献。
李重庵介绍说,连年来,民盟沿着先辈开辟的道路,锲而不舍地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进展。
民盟高等教育研讨会和基础教育研讨会已持续举行20连年,成为民盟参政议政的品牌;民盟就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术教育进展、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等一系列课题深切调查研究,踊跃建言献策;全盟普遍开展的“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旨在帮忙增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城乡教育公平,已取得了普遍的社会阻碍和踊跃的带动作用。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尤兰田表示,当前,各民主党派正在深切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希望民主党派广大成员以陶行知等老一辈杰出代表为表率,继承他们的信念,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传承他们的情怀,淡泊名利、踊跃奉献;巩固他们的事业,酷爱祖国、心系人民,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始终坚持参政为民的志向,始终鼓足勤奋拼搏的干劲,向着陶行知同志所期望的“使中华民族放大光明于世界”的那一天,锐意进取,不断前进。
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汤翠英
【期刊名称】《重庆陶研文史》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先生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不幸患脑溢血而溘然逝世,终年55岁。
今年是陶行知先生逝世70周年。
我们深切缅怀陶行知一生为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我们都是行知路上的后来人,无比敬仰他、怀念他、学习他!陶行知的伟大精神还活着,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陶行知是20世纪综合性的文化伟人。
行知思想、行知精神、行知的实践成果以及留下的八百多万字的著作,构建为行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后代,光照千秋!
【总页数】1页(P9-9)
【作者】汤翠英
【作者单位】中国陶行知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92.6
【相关文献】
1.陶行知的道路(代跋)——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J], 戴自俺
2.我们必须对陶行知先生以最新评价——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十一周年 [J], 邓初民
3.试论陶行知先生的文艺思想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60周年《把我们的音乐和老百姓的要求和拍起来》陶行知题赠贻鑫(1940年元旦) [J], 陈贻鑫
4.陶行知先生是我革命的引路人——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60周年 [J], 陈模
5.略谈陶行知先生对我国教学论的重大贡献——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J], 陈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 南 市 华 家 门 口 , 听 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朗 朗 读 书 声 才 放 心 ,小 小 亭 子 间还 挂 有 孙 中 山 先 生 像 , 九 个 孩 子 都 在 学 ,陶 先 生 和
回 信 , 我 就 回 无 锡 老 家 去 商 议 , 父 亲 有 些 担 心 , 姐 夫 客 人 都 很 感 动 , 陶 先 生 回来 后 就 写 出 了 著 名 的 《 亭 子 很 赞成说 陶先 生是著名 教育家 ,听他讲 演很感 动人 , 于 是 姐 夫 帮 我 筹 借 二 三 十 元 作 半 年 伙 食 费 就 来 到 上 海 ,那 时陶先生 作的 《 自立 歌 》 使 我 念 念 不 忘 : “ 滴 间工 学 团》 诗 表 示 赞 赏 。
晚 去 上 课 。在 进 行 文 化 课 时 巧 妙 地 联 系 到 时 事 , 揭 露 志 介 绍 加 入 秘 密 的 民主 青 年 同盟 ,直 接 受 到 地 下 党 的
国 民 党 不 抵 抗 主 义 灌 输 爱 国 思 想 , 受 到 学 生 欢 迎 ,所 教 育 、 领 导 。记 得 有 一 次 我 们 把 传 单 送 到 补 习 学 校 教
反 帝 反 封 建 ,抗 日救 亡 的 教 育 , 经 常 讲 时 事 ,讲 故 事
晚 忙 个 不 停 ,还 要 受 苦 受 气 。 正 当 我 为 前 途 而 苦 恼 的 育 厅长到助 成会 要我马 上带到华 荣根家 看看小先 生教 时候 ,看 到 上 海 报 纸 登 载 “ 中 国 普 及 教 育 助 成 会 ”招 收 工 读 生 , 可 以 一 面 做 工 一 面 学 习 ,心 中 十 分 高 兴 。 我 就 写 信 给 陶 行 知 先 生 表 示 要 参 加 ,不 几 天 接 到 他 的
高 兴 地给 他 们 讲 了一 个 生 动 的故 事 ,大 意 是两 只 山
我 到 上 海 是 夏 天 , 十 六 岁 , 半 工 半 读 班 共 十 个 少 羊 , 过 一 小 木 桥 , 各 不 相 让 ,顶 撞 起 来 , 扑 通 、 扑 通
年 , 我 和 陈 挺 夫 在 普 教 助 成 会 里 面 , 白 天 帮 助 曹 迫 培 都 掉 下 河 了 。我 记 得 参 观 后 陶 先 生 还 称 赞 说 : 你 这 两
二O一 三年第 四期
( 总 第 5 2 期 )
重 庆 陶研 文 史
G e N n o e 。 r 4 a , 1 2 0 l 3 No . 5 2
,
深 切 怀 念 陶行 知 先 生
方
明
1 9 3 3 年 春 天 ,我 在 苏 州 一 个 钱 庄 当 学 徒 , 一 天 到
书 再 教 人 ,不 做 守 知 奴 嘛 !不 久 忽 然 他 带 着 广 西 省 教
1 9 3 4 年 深 秋 , 我 还 穿 单 衣 , 那 时 我 们 当 小 先 生 每 月 只
起了 “ 报 童 工 学 团 ” ,每 天 学 习 二 小 时 左 右 文 化 和 时 五 元 生 活 费 ,他 看 到 了 马 上 拿 五 块 钱 要 我 买衣 服 , 剩 事 。 由于 人 不 多 经 常 只 有 七 、 八 个 报 童 来 ,后 来 我 就
同志 干 些 事 务 性 工 作 , 晚 上 学 习 。 先 是 陶 先 生 介 绍 一 个 学 生 不 错 嘛 , 都 当 了 小 先 生 , 即 知 即 传 人 , 又 介 绍
位 无 线 电专 家 沣 某 教 我 们 读 自然 科 学 , 后 来 又 介 绍 到 我 们 看 几 本 书 ,包 括他 的 著作 《 古庙敲钟录》等。 申 报 馆 星 才 补 习 学 校 。 不 久 , 陶 先 生 对 我 和 陈 挺 夫 当 时 普 教 助 成 会 和 外 地 教 育 界 联 系 很 多 ,来 往 的
下 一 元 我 还 他 ,他 说 给 你 零 花 吧 ,真 是 像 爹 娘 一 样 关
在威 海卫路 一个 弄堂里助 成会 附近办 了个 “ 流 浪 儿 工 心 我 们 。 学 团 ” ,从 十 几 个 人 发 展 到 几 十 人 ,就 借 培 仁 小 学 傍 “1 2・ 9 ”运 动 前 , 我 已 由 山海 工 学 团 的 古 季 康 同
以后 来 发 展 到 一 百 多 人 ,就 借 成 都 路 一 个 道 教 馆 办 成 室 每 个 抽 屉 里 , 后 来 又 参 加 了地 下 党 , 那 时 我 们 办 的
都 路 小 学 ,许 多 穷 苦 的 劳动 人 民和 学 生 都 很 高 兴 。
成 都 路 小 学 ,更 是 有 意 识 的灌 输 学 生 进 步 思 想 , 进 行
还 有 一 位 姓 马 的 学 生 ,在 流 浪 工 学 团 读 了 一 段 时 间,也在 家附近 弄堂里 办个读书 班 ( 北 苏 州 路 中 国银
自 己的 汗 , 吃 自 己的 饭 , 自己 的 事 自己 干 ,靠 人 靠 天 行 旁 边 ) , 经 常 有 十 五 、 十 六 人 学 习 。 一 天 陶 先 生 陪 靠 祖 上 , 不 算 是 好 汉 !” 我 认 为 靠 老 板 “ 栽 培 ” 更 不 行 ,我 要 找 一 条 自立之 路 。 同 教 育 家 陈 鹤 琴 去 参 观 。看 了很 高 兴 , 陈 鹤 琴 先 生 还
说: “ 你 们 读 了夜 校 ,静 安 寺 一 些 报 童 读 不 起 书 不 识 人 也 多 ,尽 管 陶 先 生 自己 只 靠 卖 稿 为 生 比 较 清 苦 ,但 字 , 你 们 愿 意 去 教 他 们 吗 ? ”在 他 说 服 鼓 励 之 下 ,我 是 凡 有 人 找 他 帮 助 找 工 作 , 找 吃 住 , 他 都 尽 力 。 们 鼓 起 勇 气 同 意 到 静 安 寺 北 面 万 航 渡 路 一 个 报 童 家 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