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辛酸的性质

合集下载

全氟辛酸335-67-1

全氟辛酸335-67-1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无数据资料
Powered by TCPDF ()
https:// 4/4
分子式 - C8HF15O2 分子量 - 414.07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无数据资料 如果误服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吸入 引起眼睛灼伤。 吞咽 无数据资料 皮肤 无数据资料 眼睛 无数据资料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https:// 3/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咳嗽,呼吸短促,头痛,恶心,呕吐 附加说明 无数据资料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LD50 腹膜内的 - 大鼠 - 189 mg/kg 皮肤腐蚀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可疑人类致癌物IARC: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0.1%含量的组分被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 物。 生殖毒性 体内基因毒性-大鼠-经口DNA损伤体内基因毒性-大鼠-腹膜内的DNA损伤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RH0781000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

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是一种具有疏水性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氟辛酸的疏水性能,我们需要计算一些相关的参数。

本文将介绍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特点。

一、全氟辛酸的化学结构与性质全氟辛酸的化学式为C8HF15O2,分子量为414.07 g/mol。

它是一种全氟碳链,其中的所有氢原子都被氟原子取代。

这使得全氟辛酸具有极强的疏水性和高度稳定性。

此外,全氟辛酸还具有低摩擦系数、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全氟辛酸的溶解度参数计算1. 溶解度参数的定义溶解度参数是描述溶质与溶剂相互作用的物理性质之一。

它可以用来评估溶质的疏水性能。

常用的溶解度参数包括Hansen溶解度参数和荷兰-芬斯特拉溶解度参数。

2. Hansen溶解度参数的计算Hansen溶解度参数是由D.Hansen提出的,用于描述溶剂与溶质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和性质。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极性参数(δP)、非极性参数(δN)和氢键受体参数(δH)。

计算全氟辛酸的Hansen溶解度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使用一些计算方法,如染料反应、SPARC等。

3. 荷兰-芬斯特拉溶解度参数的计算荷兰-芬斯特拉溶解度参数是由J.H.Van Krevelen和P.J.Hoftyzer提出的,用于描述溶剂与溶质间相互作用的力量和性质。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极性参数(δP)和分散参数(δD)。

全氟辛酸的荷兰-芬斯特拉溶解度参数可以通过计算方法,如基于分子结构的方法或基于密度的方法来获得。

三、全氟辛酸疏水性的相关特点1. 高疏水性全氟辛酸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全氟碳链,具有极强的疏水性。

它可以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表面膜,有效地降低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提高材料的防水性。

2. 低表面能全氟辛酸的表面能非常低,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很多材料的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覆盖层。

这些覆盖层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抗污染性,可以有效地保护基材。

全氟辛酸毒性的研究现状

全氟辛酸毒性的研究现状
1 P OA的 分 子 特 点 与理 化 性 质 . F
分 解为 二 氧 化碳 、氨 气 和惰 性 挥 发 气体 C F H[。 2 ]
但 也有研 究表 明[,P O 即使 长期 浸泡在 强氧 化性 3 F A 1
全 氟 辛酸 ( F P OA)是 一种 全 氟 有机 酸 ,是 聚 溶 液 中 ,或在 强酸 溶液 中煮沸 也 不易 发生 降解 , 而 四氟 乙烯化 工产 品的 关键 原材 料 ,是 强酸 性 的含 氟 且 在 生 物 体 内的 蓄 积 性 较 强 ,在 环 境 中也 难 以 降 表面 活性 剂 ,其 分子 式为 C HF O, ,相 对分 子质量 解 ,是 一 种 新 型 的环 境 污 染 物 。
关 键 词 :全 氟 辛 酸 ;理 化 性 质 ;毒 性 作 用 ;环 境 污 染 物
中图分类 号 :R 9 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7 — 7 X(0 80 —0 60 6 29 9 2 0 )7 0 6 —4
Cur e s a c Siu to o x cEfe to r u r o t no cAcd r nt Re e r h t a i n fTo i i c f Pe f o o c a i i l
i n r a i c di r u rnae h mi a s a d i i s eo g na tra fp l t ta u r eh l n . saki dof g ca i t pe f o i t dc e c l , t sa ot r i l o n n he l n l h i ma e l o o y erf o o t y e e i i
. FOA 的 工 业 用 途 为 41 4,熔 点 4 5~5 ℃ ,沸 点 1 9~1 2 ℃/ 3 12 P 0 8 9 7 6

全氟辛酸_精品文档

全氟辛酸_精品文档

全氟辛酸全氟辛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F17COOH。

它是全氟化合物家族中的一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全氟辛酸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其环境影响等方面内容。

全氟辛酸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以在极端条件下使用。

它具有低表面张力和良好的润湿性,被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

它是一种疏水性物质,能够在水中形成类似膜的油性层,用于防水和防油涂层的制备。

此外,全氟辛酸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在化工、电子、纺织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全氟辛酸的制备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氟化全氟辛烷来制备。

首先,将全氟辛烷氧化为二氧化碳,然后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全氟辛酸。

另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全氟辛醇的氧化来获得全氟辛酸。

这些制备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进行。

全氟辛酸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

在化学工业中,全氟辛酸可用作电子元件的清洗剂和光刻胶的溶剂。

在制造业中,全氟辛酸被用作涂料和油漆的添加剂,以提高其润湿性和抗污染性能。

此外,全氟辛酸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军事领域,例如用于制备抗菌剂、润滑剂和火灾抑制剂等产品。

尽管全氟辛酸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但它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方面的问题。

全氟辛酸在自然环境中会积累,并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

此外,全氟辛酸还可通过空气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全氟辛酸的使用和排放应该予以严格控制,并寻求环境友好型的替代品。

综上所述,全氟辛酸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

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通过加强监管和科研,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全氟辛酸的使用和环境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全氟辛酸的合成

全氟辛酸的合成

全氟辛酸的合成引言全氟辛酸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重要化学物质,它在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涂料、塑料、表面活性剂等。

本文将介绍全氟辛酸的合成方法及其相关的反应机理和工艺条件。

全氟辛酸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简称PFOA)是一种全氟碳链上含有一个羧基(-COOH)的化合物。

其化学式为C8F15COOH,分子量为414.07 g/mol。

全氟辛酸是无色液体,在常温下具有特殊的油脂感,并且具有很强的亲油性。

全氟辛酸的合成方法目前,全氟辛酸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合成:电解法和非电解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电解法是最常用的制备全氟辛酸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通过在盐酸溶液中进行电解来生成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简称PFOS),然后再通过酸解反应将其转化为全氟辛酸。

1.首先,将含有全氟碳链的原料(如全氟辛烷)溶解在盐酸中,形成盐酸溶液。

2.将盐酸溶液放入电解槽中,并加入适量的助剂(如表面活性剂),用电流进行电解反应。

3.在电解过程中,全氟辛烷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PFOS。

PFOS会在电流作用下聚合成颗粒状物质,沉淀到电解槽底部。

4.将产生的PFOS颗粒从电解槽中收集出来,并进行酸解反应。

通常使用浓硫酸或高温高压下的碱性水解来将PFOS转化为全氟辛酸。

非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非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主要通过两步反应实现:首先是光催化氧化反应,然后是碱催化水解反应。

1.光催化氧化反应:将含有全氟碳链的原料与一定量的氧气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

光催化剂通常选择钛酸钡等物质。

该反应会将全氟碳链上的氢原子氧化成羟基(-OH),生成全氟辛醇。

2.碱催化水解反应:将全氟辛醇与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水解生成全氟辛酸。

全氟辛酸合成的反应机理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的反应机理1.电解过程中,盐酸溶液中的水分子发生电离,形成H+和Cl-离子。

PFOS和PFOA概念

PFOS和PFOA概念

PFOS和PFOA概念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PFOA)是重要的全氟化表面活性剂,具有疏水疏油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用品和消费产品,包括防火薄膜、地板上光剂、香波,同时在地毯、制革、造纸和纺织等领域作为表面保护材料。

PFOS是全氟有机化合物家族中的代表性化合物之一,也是含氟系列产品经过化学或 生物降解的最终产物,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于盐、衍生体和聚合体中。

PFOS性质稳定,不易降解,目前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型环境污染物。

经调查发现,全球生态系统各类环境介质、野生动物、职业性暴露人群和非职业性暴露人群体内均普 遍存在PFOS污染。

PFOA[CF3(CF2)7COOH]不仅代表全氟辛酸本身,还代表其主要的盐类,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因具有存在地域广泛、分布介质多样、疏水疏脂、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并在高等动物体内积聚等特性,而成为当前倍受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

PFOS和PFOA被认为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存在蓄积性和蓄积效应,且不易降解,半衰期很长。

实验室研究表明,这类物质在一定的剂量下引起生物体体重降低、肝组织增重、肺泡壁变厚、线粒体受损、基因诱导、幼体死亡率增加以及容易感染疾病致死等不良生物学效应。

PFOS/PFOA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远距离环境迁移的可能性,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PFOS/PFOA具有遗传毒性,雄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干扰甲状腺功能,肝脏毒性,发育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等多种毒性,因此PFOS和PFOA被认为是一类具有全身多脏器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FOA是什么?PFOA全氟辛酸铵(Perfluorooctanoic Acid 缩写为PFOA),PFOA 是全氟辛酸铵的简称。

PFOA代表全氟辛酸及其含铵的主盐,或称为“C8”,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通常是用于生产高效能氟聚合物时所不可或缺的加工助剂。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摘要:一、全氟辛酸疏水性的概念二、全氟辛酸疏水性的计算参数1.分子结构2.分子量3.分子形状4.分子极性5.溶剂溶解度三、全氟辛酸疏水性计算参数的应用1.材料科学2.生物医学3.环境科学正文:全氟辛酸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有机化合物,其疏水性特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氟辛酸疏水性的计算参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全氟辛酸疏水性的概念。

疏水性是指分子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而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高的性质。

全氟辛酸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氟原子,使其具有较高的疏水性。

其次,全氟辛酸疏水性的计算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分子结构:全氟辛酸的分子结构中,碳原子与氟原子相连,形成了一个高度氟化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强,从而使全氟辛酸具有疏水性。

2.分子量:全氟辛酸的分子量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相应增强,使其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表现出疏水性。

3.分子形状:全氟辛酸的分子形状为扭曲的平面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集中在分子的某一侧,从而使疏水性增强。

4.分子极性:全氟辛酸分子结构中,碳- 氟键的极性较大,使得分子整体呈现负电性。

在非极性溶剂中,分子间的静电排斥力增强,使得全氟辛酸的疏水性增强。

5.溶剂溶解度:全氟辛酸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而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高。

这一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全氟辛酸具有疏水性。

最后,全氟辛酸疏水性计算参数的应用广泛。

在材料科学领域,全氟辛酸可用于制备具有优异疏水性能的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全氟辛酸可用于药物载体、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在环境科学领域,全氟辛酸可用于污染物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用于防水、防油、防尘、防污染等应用中。

PFOA是一种疏水性物质,它具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通过计算参数来评估其疏水性。

在计算全氟辛酸的疏水性参数时,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参数:溶解度参数(LogP)、亲水性(log S)、表面张力(γ)和表面能(σ)。

溶解度参数(LogP)是描述一个物质在脂溶性和水溶性之间平衡的参数。

对于PFOA来说,由于它的疏水特性,可以预期其LogP值较高。

可以使用化学信息学软件或数据库来预测PFOA的LogP值。

亲水性(log S)是描述一个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的参数。

对于全氟辛酸来说,由于其疏水特性,可以预期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可以通过实验测定PFOA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来得到其log S值。

表面张力(γ)是描述液体与空气接触界面上的张力的参数。

对于全氟辛酸来说,由于其具有低表面能和疏水性,可以预期其表面张力较高。

可以使用表面张力测定仪等实验设备来测定PFOA的表面张力。

表面能(σ)是描述固体或液体与其他物质(如溶液、气体等)接触界面上的能量的参数。

对于全氟辛酸来说,由于其具有疏水性,可以预期其表面能较低。

可以使用杂质分子吸附法等实验方法来测定PFOA的表面能。

除了上述参数之外,还可以考虑全氟辛酸的分子结构、体积和形状等方面的特征来评估其疏水性。

全氟辛酸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八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具有较长的碳链和高度的全氟烷基化。

这些特征使得全氟辛酸分子具有较高的疏水性。

综上所述,全氟辛酸的疏水性可以通过计算参数如溶解度参数、亲水性、表面张力和表面能以及分子结构等来评估。

这些参数的测定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或预测模型来获得,有助于理解全氟辛酸的疏水特性及其在应用中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氟辛酸的性质
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简称PFOA,分子式CF3(CF2)COOH,是一种有机强酸,浓度为1 g·L-1时,pH为2.6,pKa值为2.5;通常人们所说的还包括其盐,主要指全氟辛酸铵(ammonium perfluorooctanoate,简称APFO,有时也简称C8)。

PFOA是引起环境污染的重要全氟化合物(PFCs)(Van de Vijver et al.2005;Yeung et al.2006;Blake et al.2007;Kannan et al.2001)。

全氟化合物大多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由于氟具有最大的电负性(-4.0),使得碳氟键具有强极性,是自然界中键能最大的共价键之一(键能大约460 kJ·mo1-1)(Nakata et al.2006)。

与其他卤代化合物的相分配行为不同,全氟烷基不但疏水而且疏油,因此一些全氟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和水混合时会出现三相互不相溶的现象;羧基、磺酸基、铵基等带电基团的引入,又赋予其一定亲水性和表面活性,使得PFOA比相应的烃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要小(Giesy and Kannan et al.2002)。

PFOA的这些特殊性质,使其在被排放进入到环境中后,主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会吸附在沉积物和有机物上(祝凌燕和林加华2008)。

目前关于PFOA及其相关物质向环境中的排放与途径的资料还很有限,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们可在工业和消费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向环境释放,而生1产过程的PFOA的释放是环境中PFOA的主要来源。

在这些过程中,与PFOA有关的挥发性母体物质C8F17CH2CH2OH(缩写为8:2 FTOH)可能会被排放到大气中并进行迁移转化(Ellis et al.2003a,2004b;Wallinton et al.2006),以PFOA和8:2 FTOH等物质为原料的相关含氟化合物在环境介质中的降解及生物体内的代谢(Dinglasan et al.2004)都会导致环境中PFOA含量的增加。

而且由于其化学惰性,普通的环境条件(化学、生物或光解)只能对分子中除全氟羧基以外的部分进行降解(Remde and Debus1996)。

因此一般认为(De Silva and Mabury 2006),PFOA进入大气环境有2种途径:(1)含氟化合物的降解,(2)PFOA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

进入大气环境的PFOA,不易被降解,并可进行远距离迁移或转运,随干湿沉降到达地面,或进入水体或土壤。

Martin(2006)等利用烟雾室实验证明了大气中的全氟辛烷磺酸氨化合物[C8F17SO2N(R1)(R2)]可以通过大气转运、氧化为全氟羧酸化合物(PFCA)和PFOS,并导致偏远地区的污染。

他认为全氟化物挥发性前体物质可通过大气转运扩散到遥远的地区,然后沉降为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这个过程也导致了对生物体的污染。

PFOA可通过摄取、吸入、皮肤接触等被人体吸收(Gerald and Kennedy 1985;Kennedy et al.1986),导致人体中过氧物酶体繁殖(Berthiaum and Wallace 2002),影响能量传递、破坏细胞膜等,从而诱发癌症、肝肿大等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