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地图的四种方法
地理地图识记方法

地理地图识记方法地理地图识记是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掌握地理知识和地图技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地理地图识记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地理地图知识,并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
一、彩色标记法彩色标记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地理地图识记方法。
通过给地图上的不同地理要素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用绿色标记山脉,用蓝色标记河流,用红色标记城市,用黄色标记国界等等。
这样,当我们看到地图上某个颜色时,就能迅速联想到相应的地理要素,提高地图的识记效果。
二、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是一种将地理地图上的地理要素与我们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从而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通过将地理要素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系,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地图上的信息。
例如,当我们看到长江时,可以联想到中国最长的河流;当我们看到喜马拉雅山脉时,可以联想到世界最高的山脉。
这种联想记忆法可以帮助我们将地理地图上的信息深深地扎根于脑海中。
三、分层逐步记忆法分层逐步记忆法是一种将大地理区域分层进行记忆的方法。
地理地图上的信息众多而复杂,一味地进行记忆可能会令人困惑。
因此,将地理地图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层分类,逐步进行记忆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先记忆世界大洲的分布,然后再逐步记忆每个大洲的国家和主要地理要素,最后再深入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地理信息。
这种分层逐步记忆法可以帮助我们有序地掌握地理地图知识。
四、实地实践法实地实践法是一种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地理地图的认知的方法。
通过亲自去实地走访和探索,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地图上的要素,并加深对地理地图的认识。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实地考察山脉、湖泊、河流等地理要素,亲身体验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地理要素的特点。
通过实地实践,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地图,提高地理学习的实效性。
总结起来,地理地图识记方法涵盖了彩色标记法、联想记忆法、分层逐步记忆法和实地实践法等多种方法。
记忆地理地图的有效方法

记忆地理地图的有效方法推荐文章•历史年代排列有哪些记忆方法热度:•考研知识点的6个记忆方法热度:•0—6岁小孩开发右脑记忆的方法热度:•初中历史记忆方法热度:•小学生记忆九九乘法表方法热度:记忆地理地图的有效方法地理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学会看地图,学会看地图的基础上记忆地图,很多同学觉得记忆地图很难,其实有了科学的记忆方法就相对简单了。
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记忆地理地图的有效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方法一、地图旅行法所谓地图旅行法,其实就是通过依照地图设计旅行路线来巧妙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
假设我们要进行一次“长江万里行”的旅游,我们可根据地图来规划旅行路线,并简要说明沿途经过的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重要的城市等。
方法二、特殊的轮廓线定位法在地图上,特殊的轮廓线一般包括海岸线、河流和山脉的走向、主要行政区域的界线。
这些轮廓线千姿百态,有利于考生识图、忆图,如亚平宁半岛象靴子,黄河呈“几”字形。
以轮廓特征判断地理区位,是微观地图试题的一大特色。
对于此类试题,复习时须注意:①中国政区轮廓线;②世界、中国“地理之最”中的地形单元、河流、湖泊、海岸轮廓线;③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事热点问题发生地区的轮廓线。
方法三、经纬线定位法利用经纬线判断地理区位,关键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位置、分布及沿线附近的典型地理事物和现象。
对于此类试题,复习时须注意:①七大洲通过的主要纬线以及中部通过的经线;②重要纬线如回归线、极圈、赤道等通过的岛屿、半岛、水域、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③重要经线如本初子午线、180o经线、120oE经线、160oE经线、20oW经线等通过的地貌单元、特殊景观;④主要气候类型的经纬度范围,如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o—40o大陆西岸。
此外,高考地理试题微观地图常常同时包含经纬线和轮廓线,因此,要注意将两类地理事物综合起来,从自己最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再结合其它地理要素相互印证,确立区位。
方法四、地图叠置定位法地图叠置定位法是把绘有不同地理要素的相关地图重叠起来,转绘到一张地图上。
地理记忆方法有哪些,地名的八个记忆法

地理记忆方法有哪些,地名的八个记忆法地理记忆方法有哪些以图为纲法:巧用地图记牢地理知识文科的同学们,学习地理时,老师都会让大家准备地图、地球仪,当讲解到相关地理知识的时候,会带领大家看地图、地球仪,用其来辅助学习地理知识,形象深刻,同学们学习起来也高效便捷,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张贴地图,有空就看地理考试中,地图知识占据很大的比例。
同学们可在家中和学校各备一份,张贴在墙上和书桌上,闲暇时间浏览观看,图文结合,以图为纲,定位经纬。
填充地图,强化记忆通过上一步的熟悉记忆,这一步算是强化巩固。
记忆了地图之后,拿出一张白纸,自己填充,省市、山川、河流、经纬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在填充过程中,同时思考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地域特点等相关联的知识点,这样就真正做到了地理科目知识网络的建立。
联想记忆法:用联想法巧记杂乱知识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曾经说过:“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
”把相似的、相反的、相近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记忆,更能增强记忆效果。
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果、从属、衍生关系等进行联想。
这样层层布局,会让大家感到地理知识多而不杂,杂而不乱,有规律可循。
形象联想记忆法此方法与“以图为纲法”较为相似,均是图文结合,加深记忆印象,将要记忆的材料与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联系在一起,既利于激发记忆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由利于加深记忆。
如:的地形特征可与的“疆”的右半部分联系起来,“三横”表示三座大山,即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田”代表两大盆地,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情景联想记忆法自己设定一个情景,将要记忆的知识点内容放到这个情境中,置身其中,这样可以记忆深刻。
如:为什么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为什么不是非洲和大洋洲?因为南美洲和南极洲都姓“南”,它们是一家人,有亲属关系,所以离得近。
谐音联想记忆法这里主要是帮助大家记忆零散、毫无规律的知识点,非常有效。
中国地图的记忆方法

中国地图的记忆方法一、形象记忆法。
咱可以把中国地图想象成一只雄鸡哟。
你看啊,鸡头就是咱们的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
想象一下,这只大公鸡高昂着头,守护着祖国的东北边疆呢。
然后呢,鸡背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啦,它就像给大公鸡披上了一件厚厚的披风,横跨了祖国的北方大地。
再瞧瞧,鸡尾巴那部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可是个好地方呀,有着大片的沙漠、美丽的草原和壮观的雪山。
把它想象成公鸡那五彩斑斓的尾巴,是不是一下子就好记多啦?而鸡肚子这一块呢,有好多省份哦。
比如说河南,它就像大公鸡肚子里的一颗大粮食,因为河南可是农业大省呀,盛产各种粮食呢。
还有湖北、湖南,它们就像两颗明珠,镶嵌在公鸡的肚子上,长江就像一条丝带穿过这两颗明珠。
二、口诀记忆法。
编口诀也是个超棒的记忆方法哟。
比如说这个:“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重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
这里面的“两湖”指的就是湖南和湖北啦,“两广”是广东和广西,“两河山”就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五江”呢,是指江西、江苏、浙江、黑龙江和新疆(谐音疆)。
“二宁”就是宁夏和辽宁。
“青陕甘”就是青海、陕西和甘肃。
“云贵西四北上天”,说的是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和天津。
“内重台海福吉安”,对应的是内蒙古、重庆、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和安徽。
最后“还有港澳好河山”,当然就是香港和澳门啦。
多念几遍这个口诀,不知不觉就把各个省份记住了呢。
三、故事记忆法。
咱们还可以编个有趣的小故事来帮助记忆哟。
从前呀,有一只大公鸡(中国地图),它的头上戴着一顶漂亮的帽子(东北三省),帽子上还插着三根羽毛(黑龙江、吉林、辽宁)。
它穿着一件厚厚的披风(内蒙古),披风上有好多漂亮的图案(内蒙古的各种特色文化)。
有一天,大公鸡肚子饿了,它看到前面有一片金黄的粮食地(河南),就跑过去吃了个饱。
吃完后,它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两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湖北、湖南),就停下来欣赏了一番。
八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快速记法

八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快速记法
1、综合法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2、用地图学地理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
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
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
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3、识图记忆法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
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4、简化地图法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
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2019初三地理学习方法:记忆地图四技巧精品教育.doc

初三地理学习方法:记忆地图四技巧初三地理学习方法:记忆地图四技巧1.人为设图,图形赋意为使图像内地理事物的相互区位关系更加明确,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为设计的几何框框之内。
如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可在图上将无锡、苏州、宜兴、湖州围绕太湖连成一侧立的梯形;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采用金线穿珠的办法,将利物浦、曼彻斯特、非尔德、伯明翰、伦敦用反“S”形穿起来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
又如:澳大利亚东南部悉尼等三城市构成“三星式”,裕溪口和芜湖构成“隔河连珠”。
还可将图形作形象说明,例如用“Y”表示波罗的海的外形等。
在填图训练中,根据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大小图结合,按先读图,后简化,最后复原的程序练习。
即:先看总图,再出示暗射图,在脑海中浮现和拼图;接着简化填绘、仿制,最后打开地图册验证复原。
由于调动了各个感官协调动作,使地图知识记得住、记得出。
2.阅图忆文,看文思图掌握地图知识的落点应打在发现特征、理解概念、揭示规律、阐明成因上。
如果片面阅图而不思文,知识显得支离破碎。
反之死记课文,地理概念失去具体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张冠李戴、桃李不分。
尤其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很快,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写读图说明文,提取说明要点,开展课后讨论活动,把课本知识活化于地图之中。
如加拿大一节,先看地图,根据地理要素的次序和内在联系进行合理评价。
从位置地形分析气候特征,从自然资源推断工业部门,从土地利用图上看农业结构和农作物,应用工业布局原理推断工业区的分布,最后看课文验证自己的分析,用经济联系图作为小结。
3.要点精减,信号提示对地图承载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组;提高其精度;缩小范围,排除干扰渠道。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以示意图为基础,先易后难,如铁路采取干线为本,枢纽填准,变曲为直的办法就易掌握。
(2)用单色笔和多色彩笔勾画插图,然后再和地图册对照。
这样先看“黑白”后看“彩电”,可起突出重点,互相弥补作用。
(3)对难记内容进行强化,揭示区域图的关键点,如在图例练习课和快速查图比赛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电站应画在水库的上游还是下游?”“基尔运河是在国界上通过吗?”“石太线的中点是哪个矿区?”“吴哥窟画而上有几个塔?”等等。
巧记中国各省份地图的方法

巧记中国各省份地图的方法
要巧记中国各省份地图,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学习分组法:将中国的34个省份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包含
相似或相关的省份。
例如,可以将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作为
一组,将华北五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作为一组,将长
江中下游六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作为一组等。
通
过将省份进行分组,可以帮助记忆。
3.制作记忆地图:可以自己尝试绘制一张中国地图,然后在地图上标
出每个省份的位置。
在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多次重复省份的名称和位置,
帮助巩固记忆。
5.制定记忆规则:对于一些难以辨认的省份,可以制定一些记忆规则。
例如,江西和湖南两个省份的省会都是南昌和长沙,在记忆的过程中可以
利用“江西、湖南,南昌、长沙”来帮助记忆。
6.制作互动游戏:可以与朋友进行互动游戏,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
来记忆中国各省份的位置。
可以设立奖励机制,让游戏更加有趣。
8.多重感官参与: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
可以帮助加深记忆。
可以尝试朗读各个省份的名称,观看与地理相关的纪
录片或图片,以及触摸地图等。
总之,记忆中国各省份地图主要是通过巧妙结合分组法、关联联想法、制作记忆地图、利用音节和实际说法、制定记忆规则、制作互动游戏、使
用记忆技巧和多重感官参与等方法,帮助记忆各个省份的名称和位置。
通
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可以更加牢固地记住中国各省份的地理位置。
高一地理学习指导:记忆地图的四种方法

高一地理学习指导:记忆地图的四种方法高一地理学习指导:记忆地图的四种方法1、阅图忆文,看文思图掌握地图知识的落点应放在发现特征、理解概念、揭示规律、阐明成因上。
如果片面阅图而不思文,知识显得支离破碎。
反之死记课文,地理概念失去具体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张冠李戴、桃李不分。
尤其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很快,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写读图说明文,提取说明要点,开展课后讨论活动,把课本知识活化于地图之中。
2、丰富联想,词图对照一味背图、填图是乏味的。
应根据人和动物共有的反射机制,对信息源做恰当处理。
采用多办法刺激,以获得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的最佳效果。
把抽象的地图符号化作具体物象激发联想,如柴达木盆地区域图有矿区,有铁路,编成“冷湖向东把鱼(鱼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锡山(锡铁山)下,挥汗(察尔汗)砍得格尔木,火车东运到茶卡”,一边看图一边诵词,很快就能记住这部分图。
3、人为设图,图形赋意为使图像内地理事物的相互区位关系更加明确,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为设计的几何框架之内。
如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可在图上将无锡、苏州、宜兴、湖州围绕太湖连成一侧立的梯形;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采用金线穿珠的办法,将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伯明翰、伦敦用反“S”形穿起来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
又如:澳大利亚东南部悉尼等三城市构成“三星式”;裕溪口和芜湖构成“隔河连珠”。
还可将图形作形象说明,例如用“Y”表示波罗的海的外形等。
在填图训练中,根据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大小图结合,按先读图,后简化,最后复原的程序练习。
即:先看总图,再出示暗射图,在脑海中浮现和拼图;接着简化填绘、仿制,最后打开地图册验证复原。
由于调动了各个感官协调动作,使地图知识记得住、记得牢。
4、要点精减,信号提示对地图承载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组;提高其精度;缩小范围,排除干扰渠道。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以示意图为基础,先易后难,如铁路采取干线为本,枢纽填准,变曲为直的办法,就易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记地图的四种方法
巧记地图的四种方法
1.丰富联想,词图对照
一味背图、填图是乏味的。
应根据人和动物共有的反射机制,对信息源做恰当处理。
采用多办法刺激,以获得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的最佳效果。
把抽象的地图符号化作具体物象激发联想,如柴达木盆地区域图有矿区,有铁路,编成“冷湖向东把鱼(鱼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锡山(锡铁山)下,挥汗(察尔汗)砍得格尔木,火车东运到茶卡”,一边看图一边诵词,很快就能记住这部分图。
2.要点精减,信号提示
对地图承载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组;提高其精度;缩小范围,排除干扰渠道。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以示意图为基础,先易后难,如铁路采取干线为本,枢纽填准,变曲为直的办法,就易掌握。
(2)用单色笔和多色彩笔勾画插图,然后再和地图册对照。
这样先看“黑白”后看“彩电”,可起突出重点,互相弥补作用。
(3)对难记内容进行强化,揭示区域图的关键点,如在图例练习课和快速查图比赛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电站应画在水库的上游还是下游?”“基尔运河是在国界上通过吗?”“石太线的中点是哪个矿区?”“吴哥窟画面上有几个塔?”等等。
(4)抓住文字特征,简化信号。
如在学习朝鲜东部港口时,让学生边看图边吟诵“清津金(策)、咸兴兴(南)、无山(釜)山”,这样,省时省力又好记。
3.阅图忆文,看文思图
掌握地图知识的落点应放在发现特征、理解概念、揭示规律、阐明成因上。
如果片面阅图而不思文,知识显得支离破碎。
反之死记课文,地理概念失去具体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张冠李戴、桃李不分。
尤其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很快,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写读图说明文,提取说明要点,开展课后讨论活动,把课本知识活化于地图之中。
4.人为设图,图形赋意
为使图像内地理事物的相互区位关系更加明确,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为设计的几何框架之内。
如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可在图上将无锡、苏州、宜兴、湖州围绕太湖连成一侧立的梯形;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采用金线穿珠的办法,将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伯明翰、伦敦用反“S”形穿起来说明英国五大城市位置。
又如:澳大利亚东南部悉尼等三城市构成“三星式”;裕溪口和芜湖构成“隔河连珠”。
还可将图形作形象说明,例如用“Y”表示波罗的海的外形等。
在填图训练中,根据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大小图结合,按先读图,后简化,最后复原的程序练习。
即:先看总图,再出示暗射图,在脑海中浮
现和拼图;接着简化填绘、仿制,最后打开地图册验证复原。
由于调动了各个感官协调动作,使地图知识记得住、记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