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第1章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原理1-2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

结构设计原理1-2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

1-1混凝土截面受拉区钢筋的作用:是代替混凝土受拉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1-2名词解释("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每边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_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的空气中养护28天,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值"按照与立方体试件相同条件下制作和试验方法所得的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抗拉强度"用试验机的夹具夹紧试件两端外伸的钢筋施加拉力,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

)1-3混凝土轴心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影响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有哪几个因素?一,该曲线特点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上升段,下降段,收敛段。

二,影响的主要因素:a.混凝土强度愈高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愈剧烈,延性就愈差b.应变速率应变速率小,峰值应力fc降低,€增大下降段曲线坡度显着的减缓c.测试技术和实验条件,其中应变测量的标距也有影响,应变测量的标距越大,曲线坡度越陡,标距越小,坡度越缓。

1-4什么叫混凝土的徐变?影响混凝土徐变有哪些主要原因?一,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二,a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b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龄期越短徐变越大c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d养护条件下的温度和湿度.1-5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变形都是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两者有何不同之处?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原因是荷载长期作用下,混凝土凝胶体中的水分逐渐压出,水泥逐渐发生粘性流动,微细空隙逐渐闭合,结晶体内部逐渐滑动,微细裂缝逐渐发生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主要是硬化初期水泥石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

1-6什么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接应力和粘接强度?为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接力要采取哪些措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之所以能共同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有足够的粘接强度,能承受由于变形差沿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产生的剪应力,通常这种剪应力称为粘接应力。

(第三版)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9章)

(第三版)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9章)
影响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强度、应变速率、 测试技术和试验条件。 1-4 什么叫混凝土的徐变?影响徐变有哪些主要原因?
答: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 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主要影响因素: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 (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 (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 (4)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1-5 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变形都是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两者有和不同之处? 答:徐变变形是在持久作用下混凝土结构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应变;收缩 变形是混凝土在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 是一种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 1-7 什么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应力和粘结强度?为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 有足够的粘结力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1)粘结应力:变形差(相对滑移)沿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产生的 剪应力;
(2)粘结强度:实际工程中,通常以拔出试验中粘结失效(钢筋被拔出, 或者混凝土被劈裂)时的最大平均粘结应力作为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3)主要措施:①光圆钢筋及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均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 而提高,所以可以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增加粘结力;②水平位置钢筋比 竖位钢筋的粘结强度低,所以可通过调整钢筋布置来增强粘结力;③多根钢筋 并排时,可调整钢筋之间的净距来增强粘结力;④增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⑤采 用带肋钢筋。
用符号 f c 表示。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我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 程》(JTJ 053-94)规定,采用 150mm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
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fts 按下式计算:来自fts2F πA

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

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cu f :(基本强度指标)以边长150mm 立方体试件,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28d ,标准试验方法(不涂润滑剂,全截面受压,加载速度0.15~0.25MPa/s )测得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cu f 。

影响立方体强度主要因素为试件尺寸和试验方法。

尺寸效应关系: cu f (150)=0.95cu f (100)cu f (150)=1.05cu f (200)2.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

①原点弹性模量:在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图的原点作切线,该切线曲率即为原点弹性模量。

表示为:E '=σ/ε=tan α0②变形模量:连接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原点及曲线上某一点K 作割线,K 点混凝土应力为σc (=0.5c f ),该割线(OK )的斜率即为变形模量,也称割线模量或弹塑性模量。

E c '''=tan α1=σc /εc 混凝土受拉弹性模量与受压弹性模量相等。

③切线模量:混凝土应力应变—上某应力σc 处作一切线,该切线斜率即为相应于应力σc 时的切线模量''c E =d σ/d ε3 . 徐变变形:在应力长期不变的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影响徐变的因素:a. 内在因素,包括混凝土组成、龄期,龄期越早,徐变越大;b. 环境条件,指养护和使用时的温度、湿度,温度越高,湿度越低,徐变越大;c. 应力条件,压应力σ﹤0.5c f ,徐变与应力呈线性关系;当压应力σ介于(0.5~0.8)c f 之间,徐变增长比应力快;当压应力σ﹥0.8c f 时,混凝土的非线性徐变不收敛。

徐变对结构的影响:a.使结构变形增加;b.静定结构会使截面中产生应力重分布;c.超静定结构引起赘余力;d.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产生预应力损失。

4.收缩变形:在混凝土中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现象称为收缩。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1章 绪论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1章 绪论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如最近研究开发的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 结构技术,快速简便。
1.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J.Aspdin)发明硅酸盐水泥。
1849年法国人朗波(mbot)制造了第一只钢筋混凝土小船。
1872年在纽约建造第一所钢筋混凝土房屋。
1928年法国杰出的土木工程师E.Freyssnet发明了预应力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第一阶段: 从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至上世纪初。 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比较低。 主要用于建造中小型楼板、梁、柱、拱和基础等 构件。 计算理论:结构内力和构件截面计算均套用弹性 理论,采用容许应力设计方法。
第二阶段:
从上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混凝土和钢筋强度的不断提高。
1928年法国杰出的土木工程师E.Freyssnet发明了预 应力混凝土,可以使用混凝土结构建造大跨度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开始应用于土木工程距今仅150多年。
与砖石结构、钢木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的历史并不长,但发 展非常迅速,目前混凝土结构已成为大量土木工程结构中最主要 的结构,而且高强钢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高性能外加剂和混 合材料的研制使用。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水利水电 建筑、基础工程扩大到了近海工程、海底建筑、地下建筑、核安 全壳等领域。
计算理论:前苏联著名的混凝土结构专家格沃兹捷夫 (Α.Α.Гвоздев)开始考虑混凝土塑性性能 的破损阶段设计法,50年代又提出更为合理的极限状 态设计法,奠定了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理 论。
第三阶段:二战以后到现在 出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泵送商品混凝土等工 业化生产技术。
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的发展、计算机的采用和先 进施工机械设备的发明,建造了一大批超高层建筑、 大跨度桥梁、特长跨海隧道、高耸结构等大型工程。

关于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

关于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答案第一章1-1 配置在混凝土截面受拉区钢筋的作用是什么?答:当荷载超过了素混凝土的梁的破坏荷载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此时,受拉区混凝土虽退出工作,但配置在受拉区的钢筋将承担几乎全部的拉力,能继续承担荷载,直到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继而截面受压区的混凝土也被压碎破坏。

1-2 试解释一下名词: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答: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MPa 为单位)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cu f 表示。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MPa 为单位)称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用符号c f 表示。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我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规定,采用150mm 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ts f 按下式计算:20.637ts F F f A ==πA 。

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500mm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劈裂试验测得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值换算成轴心抗拉强度,换算时应乘以换算系数0.9,即0.9t ts f f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设计(第一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设计(第一讲)

XXX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绪论: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情况,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及其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①就地取材。

②节约钢材。

③耐久、耐火。

④可模性好。

⑤现浇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①自重大②抗裂性差。

③施工的周期较长.④补强维修较难。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1.1钢筋1.1.1 钢筋的品种和性能1.热轧钢筋(1)常用种类(2)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①应力——应变曲线的一般特征s弹性变形e ee残余变形e热轧钢筋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和屈服台阶。

②塑性性能③强度及弹性模量2.中、高强钢丝和钢绞线 (1)类型(2)中、高强钢丝和钢绞线力学性能(3)热处理钢筋 3.冷加工钢筋1.1.2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1.强度高2.塑性好3.可焊性好1.1.3 钢筋的选用原则1. 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 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HPB300、RRB400 钢筋;2.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 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 钢筋;3.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

§1.2混凝土1.2.1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强度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1)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 -混凝土强度的基本代表值《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或设计规定龄期以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用符号f cu,k 表示。

, 1.645cu k f f f μs =- (2)轴心抗压强度f ck⎩⎨⎧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课堂笔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课堂笔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绪论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本章讲述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这些概念能启发以后的学习,而学过以后各章内容再重新学习本章内容的话,将会对这些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主要内容混凝土和钢筋的基本材料特性混凝土结构的概念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运用简况◆学习要求了解混凝土和钢筋的基本材料特性和配筋的主要作用及基本要求;认识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缺点;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学习中需注意的问题。

◆本章的重点:配筋的主要作用及对配筋的基本要求。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

学习本课程需注意的问题。

◆本章的难点:配筋的主要作用及对配筋的基本要求一、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一)混凝土结构的分类主要以混凝土材料,并根据需要配置钢筋、预应力筋、钢骨、钢管等,作为主要承重材料的结构,均可称为混凝土结构,主要有:素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二)钢筋混凝土的概念1。

混凝土的基本特性混凝土是一种人工石材,简称“砼”,其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却很低,一般只有抗压强度的1/8~1/20,因此不宜用来受拉,而主要用来承受压力。

2。

钢筋混凝土的概念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钢筋钢筋和混凝土是性能完全不同的材料,将它们按一定的方式和比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其材料性能优点,使构件性能得到大大改善.下面通过素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对比,说明这一概念。

3。

素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1)跨中受拉边缘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时,梁底将开裂,梁随即破坏,表现为脆性断裂,明显预兆.(2)破坏时跨中截面受压边缘的压应力与抗拉强度相近,远未达到砼的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强度高的特点未得到充分利用。

(3)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主要特点当梁底砼应力达到f tk时,梁受拉区将开裂。

砼开裂后拉力由钢筋承担,可继续增加荷载.钢筋屈服后,钢筋拉力不再继续增加,最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而达到极限承载力。

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二 极限状态设计法(limit-state design method)
极限状态设计法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它将变异性的设计 参数采用概率分析引入结构设计中。根据应用概率分析的程度 分为三种水准。即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近似概率极限状态 设计法和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目前,钢结构设计方法采用 的是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有时也称为概率极限状态设计 法。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钢结构的应用范围
站在现代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前沿,可以说世 界上没有不能实现的结构,只有不合理的结构。根 据钢结构本身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钢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合理的应用范围大致如下:
1.工业厂房(industrial factory building)
工业厂房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工业厂房,主要根 据是否设臵吊车以及吊车吨位的大小和运行频繁程度而定 。例如,炼钢车间、锻压车间等。近年来,轻型门式刚架 结构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十分普遍。
7.其他构筑物
如高炉、运输通廊、栈桥、管道支架等。
1.3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钢结构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钢结 构的设计方法可分为容许应力法和极限状态设 计法两种。分述如下:
一 容许应力法(allowable stress method)
“容许应力法‛也称为‚安全系数法‛或‚定值法‛。 即将影响结构设计的诸因素取为定值,采用一个凭经验选 定的安全系数来考虑设计诸因素变异的影响,以衡量结构 的安全度。其表达式为: (1-1)
n 0 G SGk Q1 SQ1k Qi ci SQik i 2
n 0 G S Gk Qi ci S Qik i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4 h/b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9
3)混凝土抗拉强度 混凝土抗拉强度(用符号ft表示)和抗压强度一样,都
是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
图1-6 劈裂试验
10
4)复合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构件通常受到轴力、弯矩、剪力 及扭矩等不同组合情况的作用,因此,混凝土更多的是处 于双向或三向受力状态。 在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有明显变化。
11
双向正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 (1)当双向受压时(图17中第三象限),一向的混凝 土强度随着另一向压应力的增 加而增加。 σ1/σ2约等于2或0.5时,其强 度比单向抗压强度增加约为
图1-7 双向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变化曲线
25%左右,而在σ1/σ2 =1时,其 强度增加仅为16%左右。
12
态下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由于剪应力的存在而降低;
图1-8 法向应力与剪应力组合时的强度曲线
当σ/fc<(0.5~0.7)时,抗剪强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当σ/fc>(0.5~0.7)时,抗剪强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
14
混凝土圆柱体三向受压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c与侧压应力σ 2之间的关系用下 列线性经验公式表达:
1)混凝土在一次单调加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
(1)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对棱柱体试件进行的一次单调加载试验(指加载从零 开始单调增加至试件破坏,也称单调加载)来测试混凝土 的应力—应变曲线。
在试验时,需使用刚度较大的试验机,或者在试验中 用控制应变速度的特殊装置来等应变速度地加载,或者在 普通压力机上用高强弹簧(或油压千斤顶)与试件共同受 压,测得混凝土试件受压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2)当双向受拉时(图1-7中第一象限),无论应力比值 σ1/σ2如何,实测破坏强度基本不变,双向受拉的混凝土抗拉 强度均接近于单向抗拉强度。
(3)当一向受拉、一向受压
时(图1-7中第二、四象限),
混凝土的强度均低于单向受力( 压或拉)的强度。
图1-7 双向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变化曲线
13
法向应力(拉或压)和剪应力形成压剪或拉剪复合应力状
16
下降段 收敛段 上升段
图1-10 混凝土受压时应力—应变曲线
一次单调加载下完整的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由上升段OC、下降段CD和收敛段DE三个阶段组成。
17
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OC和下降段 CD,最大应力值fc及相应的应变值ε c0以及D点的应变值 (称极限压应变值ε
理解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概念,了解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徐变和收缩变形。 深刻理解混凝土在一次单调加载作用下受压应力—应变曲 线。 了解普通热轧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掌握普通热轧钢筋的强 度级别和品种。
理解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及其机理。
3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强化阶段(f~d) 破坏阶段(d~e)
图1-20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应力——应变曲线
36
从工程结构设计角度来看,应当注意有关热轧钢筋强度的 以下情况:
(1)热轧钢筋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屈服点和 流幅,断裂时有颈缩现象;
(2)热轧钢筋的应力到达屈服点后,会产生很大的塑性 变形(流幅),使钢筋混凝土构件出现很大的变形和过宽 的混凝土裂缝,以致不能正常使用,因此,以屈服强度作 为钢筋强度限值,且按其屈服下限确定。 (3)钢筋极限强度是钢筋的实际破坏强度。钢筋屈服 强度与极限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它可以代表钢筋的强 度储备,国家标准规定热轧钢筋的屈强比应不大于0.8。
国产热轧钢筋牌号及力学能特征值 表1-1
34
细晶粒系列HRBF钢筋,HRB500钢筋和热处理钢筋 RRB400都不能用作承受疲劳作用的钢筋,这时宜采用 HRB400钢筋。 目前,《公路桥规》规定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
的热轧钢筋牌号为R235(HPB235)、HRB335、HRB400和 KL400(RRB400)。
31
1.3 钢筋
配筋混凝土结构中采用的钢
筋有由热轧低碳钢、低合金 钢所制成的普通钢筋和由高 碳钢制成的预应力钢筋(例 如,高强度碳素钢丝、钢绞 线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的普通 钢筋为热轧钢筋。
图1-19 热轧钢筋的外形
a)光圆钢筋;b)螺纹钢筋; c)人字形钢筋;d)月牙形钢筋
32
1.3.1 热轧钢筋的种类
24
图1-14为100mm×100mm×400mm的棱柱体试件在相对 湿度为65%、温度为20℃、承受σ =0.5fc压应力并保持不变的
情况下变形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1-14 混凝土的徐变曲线
25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
图1-15表明,当压应力σ ≤0.5fc时,徐变大致与应力成 正比,各条徐变曲线的间距差不多是相等的,称为线性徐变。 线性徐变在加荷初期增长很快,一般在两年左右趋以稳定, 三年左右徐变即告基本终止。
cu
18
影响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主要因素: ①混凝土强度。
图1-11 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②应变速率。 ③测试技术和试验条件。
19
(2)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原点弹性模量Ec’
②切线模量Ec’’ ③变形模量Ec’’’
图1-12 混凝土变形模量的表示方法
钢筋的作用是代替混凝土受拉(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
缝后)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5
钢筋和混凝土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主要的原
因是:
(1)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 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 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较为接近,钢筋 为(1.2×10-5)/℃-1,混凝土为(1.0×10-5~1.5×10-5)/℃-1, 当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致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 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质量良好的混凝土可以保护钢筋免遭锈蚀,保证 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混凝土在不受力情况下的这种自由变形,在受到外部
或内部(钢筋)约束时,将产生混凝土拉应力甚至开裂。
29
混凝土的收缩是一种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图1-18)。 结硬初期收缩变形发展很快,两周可完成全部收缩 的25%,一个月约可完成50%,三个月后增长缓慢,一般 两年后趋于稳定,最终收缩变形值约为(2~6)×10-4。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 制成的结构。
图1-1 素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梁 a) 受竖向力作用的混凝土梁; b) 素混凝土梁的断裂; c) 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
4
图1-2 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比较 a) 柱的压力—混凝土应变曲线;b) 素混凝土柱; c) 钢筋混凝土柱
27
(4)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当环境介质的温度和湿度保 持不变时,混凝土内水分的逸 失取决于构件的尺寸和体表比 (构件体积与表面积之比)。 构件的尺寸越大,体表比
越大,徐变就越小。
图1-17 构件尺寸对徐变的影响
28
3)混凝土的收缩 在混凝土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 移而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
当压应力σ 介于(0.5~0.8)fc之间时,徐变的增长较应
力的增长为快,这种情况称为非线性徐变。
当压应力σ >0.8fc时,混凝土的非线性徐变往往是不收 敛的。
26
(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加荷时混凝土龄期越短,则 徐变越大。
图1-16 加荷时混凝土龄期对徐变大小的影响
(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
图1-13 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方法
21
混凝土Ec的经验公式为:
105 Ec 2.2 (34.74
(MPa) (1-7)
f cu,k
)
fcu, 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混凝土弹性模量值见附表1-2。 取混凝土的受拉弹性模量与受压弹性模量相等。
22
混凝土的剪切弹性模量Gc,一般可根据试验测得的混凝 土弹性模量Ec和泊松比按式(1-8)确定:
6
1.2.1 混凝土的强度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按规定的标准试件和标准试 验方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基本代表值。
每边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
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
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 抗压强度值(以MPa为单位)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 度。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fcu表示。
当钢筋混凝土构件处于受侵蚀物质等影响的环境中时, 《公路桥规》建议可以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时在工厂生产条件下,用热轧钢筋采
用环氧树脂粉来以静电喷涂方法生产的钢筋。
35
1.3.3 热轧钢筋的强度与变形
热轧钢筋试件单向拉伸试验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见图 1-20:
弹性阶段(0~a)
屈服阶段(a~f)
叶见曙 ·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版)
第1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材 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叶见曙 张娟秀 马莹 编
Principle of Structure Design
本章目录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1.2 混凝土 1.3 钢筋 1.4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2
教学要求
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和混凝土中配置受力钢筋的作 用。
Ec Gc 2(1 c )
(1-8)
其中vc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系数(泊松比)。取vc=0.2 时,代入式(1-8)得到Gc=0.4E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