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理解(一)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分析

值 则 不 能短 于 八 分音 符 在 弹 奏 之 前 演 奏
赫 复调 作 品是 典 型 的 钢 琴 复 调 音 乐 , 巴赫 作 品 具 有典 型 意 义 . 加 强 对 巴赫 钢 琴 复调 音 乐 作 品 的 学 习 非 常重 要 。 参考文献 :
【 1 】 于 润洋 . 西方音 乐通 史【 M】 . 上海 : 上 海 音 乐 出版 社 . 2 0 0 3 .
奏, 四分 音 符 则 是可 连 、 可断。 对 于 时值 则 要根 据 音 符 来 确 定 . 一般 情 况 八 分音 符 断
奏 时值 短 于 十 六 分 音 符 对 于 四分 音 符 时
奏 这 几 种 音 的 时候 都 是 不 同 的 。 要 根据 其 自身 特 点 来演 奏 , 倚 音本 身是 用来 作 为 由 装 饰 音 滑 向被 装饰 音 的修 饰 手 段 回 音 大 多用 于 快 速 演 奏 中 . 在 表 情 乐 章 中 则 要 求 舒 缓 演 奏 颤 音 基 本 上 可 以分 为上 颤 音 和 下颤 音 。 上 颤 音 的 奏 法 : 装 饰 音 应 从 被 装 饰 的 音 的上 方 开 始 加 前 缀 下 颤 音 的 奏
海 音 乐 出版 社 . 2 0 0 5 . ( 3 l 周薇. 西 方钢琴 艺术 史【 M1 . 上海 : 上 海 音 乐 出版 社 , 2 0 0 3 . 【 4 】 张式谷, 潘 一 飞 西 方钢 琴 音 乐概 论 【 M】 . 北京 : 人 民 音 乐 出版 社 , 2 0 0 6 .
浅析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演奏特点

47器乐演奏实践SONG OF YELLOW RIVER / 072020巴赫(J.S.Bach)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是欧洲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复调大师,被人们称作“音乐之父”。
他的作品是写给上帝的音乐,对当时乃至后人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厚的,他的作品结构严谨,富有哲理,内涵深厚,他的音乐是对天主教的信仰也是对自己一生的一个总结。
一、复调作品的结构分析在巴赫的众多钢琴曲集中,大多都采用赋格曲式写成,赋格的多声部线条相互交织在一起,有模仿,有呼应,有变奏。
赋格的曲式巴洛克时期发展出来的一种重要的曲式,也是巴赫复调作品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曲式,大多作用在钢琴作品中,例如巴赫的《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呈示部,二是发展部,三是再现部。
(一)在赋格曲的第一个部分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呈示部中,刚开始你会发现,主题只在一个声部出现,不管是哪个声部,然后依次再出现在其他各个声部,接下来主题开始在属方向上进行转调,转调结束后,这个调的主题会与下一个新主题共同进入新的调性,形成新的对位主题。
(二)在赋格曲式的第二个部分中,自然就是发展部了,发展部相对于呈示部和再现部来说也是最难分析和演奏的,在发展部这个部分中经常出现主题的近关系转调以及主题的倒置重叠等形式,而且会在不同声部出现主题,形成乐曲的最高潮。
(三)在最后一个部分——再现部中,主题重新的回到曲子最先开始的调式调性里,与第一个部分前后呼应,形成一种结束的感觉。
二、复调作品的演奏风格第一,巴赫的音乐创作与他的生活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巴赫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教教徒,所以他的音乐大多以宗教体裁为主。
第二,他的音乐创作还有很多是为了他的孩子练习而作,并没有为大众而写,所以他的音乐又非常的艰深难懂。
第三,巴赫的音乐风格还非常的华丽,这跟当时的时代特征的分不开的。
从这些音乐风格和历史记载的史料中以及当时创作所用的羽管键琴,我们可以稍微了解到一点他的作品的演奏风格。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分析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分析作者:陈蕾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2期摘要:复调音乐是钢琴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在钢琴作品中经常能够看见复调音乐。
对于复调音乐的学习关键在于学习复调大师巴赫的钢琴作品。
巴赫是世界级音乐大师,《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和《巴赫创意曲集》是最佳复调音乐教材。
加强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巴赫的钢琴复调作品。
关键词:复调音乐巴赫风格在钢琴学习中对复调音乐的学习占据着重要位置。
所谓复调音乐指的是多声部、顺理成章的音乐。
在17到18世纪时,复调音乐在欧洲非常流行。
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是钢琴学习的重要元素。
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有明显区别,主调音乐本身旋律与和声是有主次之分的,而复调音乐本身却是由几个并行不悖的线条组成。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法国著名的音乐家之一。
他对世界音乐的影响非常深远。
巴赫是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其复调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音乐评论家都认为要想理解欧洲音乐就必须要理解巴赫,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风格巴赫钢琴复调作品有许多,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对其进行划分,则可以分为《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以及《平均律曲集》。
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巴赫色彩,反映了其典型的音乐风格。
(一)世俗性、民间性风格。
巴赫的复调作品在音乐作品中具有鲜明的世俗性与民间性。
有的人把民间音乐素材当作巴赫音乐语言的基础,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种世俗性和民间性风格表现在巴赫作品的不少作品中有体现。
在《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卷“E大调前奏曲”中就有着浓厚的牧歌风味,在其“#C小调赋格”中则具有欢快明亮的风格。
作为献给其妻子的《法国组曲》更是具有鲜明的世俗性,这首组曲充满着“幸福的味道”,整个音乐给我们以细腻、温暖动人的感觉。
《英国组曲》是献给英国贵族的音乐,在这组歌曲中透露出的既有浪漫的气息,同时也庄严肃穆。
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理解与教学

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理解与教学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提到他,人们自然会把他同人类文明相联系起来。
因为他的音乐艺术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苏联的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说:“巴赫是这样的伟大,他使人感到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创作实验室,其中锻炼着当时所有音乐上的创作技能、风格、倾向和尝试。
”由于他卓有成效地继承和概括了十七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包括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写作技巧和各国音乐风格等音乐现象,因而创造了永恒的音乐艺术。
正因为如此他才被后人称为“古典大师”、“欧洲音乐之父”,这是当之无愧的。
巴赫有极多的钢琴复调作品,对于他的复调作品,有评论家是这样评论的:“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能理解欧洲音乐;没有深入的研究过巴赫的复调作品,一个严谨的作曲家、钢琴家就不可能精通他的专业。
”“谁要是不研究巴赫,那么对他的音乐中蕴藏着的那种是以表达我们最深思想和情感的巨大可能性,是不可能理解透彻的。
”而对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十二平均率钢琴曲集》则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
在这部作品中,他的复调技巧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最高峰,直到今天,他也有理由成为最高典范,这部作品从艺术创造上证实了平均率理论的优越性。
他的赋格曲标志着调性功能思维的高度发展,整体曲集标志着大小调体系的完全成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不仅仅局限于钢琴音乐发展的范畴之内的。
在我们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巴赫复调作品的重要性之后,如何把握巴赫作品的音乐思想和内涵,乃至较好地弹奏出巴赫的复调作品再到最后如何正确、准确地将教师自己的理解教授给学生时,这一问题就明显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钢琴演奏本身所具备的复调技术,使我们在教学中把复调音乐的学习和演奏,视为特别的课题之一,除了艺术的再现巴赫复调音乐这一独特而完全的形式所表达的境界和内涵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类作品的研究和学习,使教师自己乃至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旋律线条的弹奏方法,声部的模仿和交替,声音层次的对比和变化,各声部在发展中的纵横交错、平衡与协调,以及复调听觉的建立,良好的多声部习惯等复调音乐的弹奏和理解的方法。
浅谈对巴赫钢琴作品《创意曲》演奏的认识

浅谈对巴赫钢琴作品《创意曲》演奏的认识摘要:巴赫的音乐作品体现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复调最高超、最成熟的技术水平。
同时也是巴赫使复调音乐达到了顶峰,其音乐作品形式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哲理性,表现出庄重富有内涵的乐思。
他的作品几乎完美地继承和概括了十七世纪以前欧洲各国,包括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写作技巧和各国音乐风格等音乐表现及特点。
正是巴赫他与众不同的创作特征,使他的音乐作品与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在演奏上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创造了永恒的音乐艺术。
被称之为:“西方音乐之父”。
本文从巴赫复调作品《创意曲》的艺术特色出发对其演奏技术加以论述。
字典关键词:巴赫;复调作品;创意曲;演奏技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管风琴家、古钢琴家、作曲家之一。
巴赫带给人们的却是上帝的语言,华丽高雅而不做作,繁复的曲调之中蕴含的作曲技巧几乎在他后来的任何作曲家身上都找得到他的影子。
巴赫的复调音乐代表性作品主要是键盘音乐。
当时的键盘主要是羽管键琴和古钢琴,这两种乐器的声音很小但音色很美。
巴赫创作的键盘音乐主要有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和赋格曲等体裁。
巴赫的键盘乐器作品中最重要的两卷平均律现已是钢琴学生必弹的教材, 而他的二部和三部创意曲可是看作是弹奏平均律前的准备, 是非常好的钢琴教程。
因此,对巴赫二部创意曲的演奏风格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培养演奏者的复调思维和复调听觉,清晰地演奏两个声部的旋律;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巴赫其他大型的复调作品;有助于对巴洛克时期复调作品演奏风格的准确把握。
下面我来阐述一下我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创意曲》的演奏技术的认识。
演奏巴赫的二部创意曲之前必须先了解复调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巴赫复调作品的艺术特色1.巴赫复调作品的节奏和对位的艺术特色。
巴赫作品的节奏变化与对位配合艺术在于其所有的节奏变化与对位配合都显得完美,而他的《创意曲》也并不例外。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平均律》教学研究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平均律》教学研究巴赫是德国巴洛克时期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创作了大量的器乐曲目和宗教音乐作品。
其钢琴复调作品《平均律》可以说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巅峰之作,对后世音乐影响深远。
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深入研究巴赫《平均律》对于学习钢琴复调乐曲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1. 基本介绍《平均律》是巴赫最重要的钢琴复调作品之一,也是钢琴复调音乐的最高峰之一。
巴赫在1722年发表了第一集《平均律》(Das Wohltemperierte Clavier),是由24首前往前进行音阶排列组成,每首曲子包含无数个不同的旋律、和声、节奏和技巧,可谓是钢琴技艺的最高学府。
2. 教学研究2.1 如何练习《平均律》的曲目难度较高,因此在练习过程中需要一些技巧。
首先,需要使用正确的手指技巧。
当弹奏复调音乐时,可以通过手指的走法,来减少手指之间距离的跨度,从而减轻手部的紧张程度。
同时,锻炼手指的独立性,让每个手指都能做到独立的操作。
此外,在弹奏过程中需要注意节奏和速度的一致性,避免出现速度差异或节奏不统一的情况。
其次,需要练习合理的排练方法。
在练习钢琴复调曲目时,可以将曲目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通过分段弹奏,渐进地将整个曲目练好,从而提高钢琴演奏的能力。
2.2 如何理解曲目《平均律》的作曲方式是十分奇特的,每首曲子都雕琢得非常完美。
因此,在理解曲目时,需要注重对每个音符的精准度和准确性,要牢记每个个体音符在整个曲子中的重要位置,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同时,需要理解曲目的基础知识和背景。
《平均律》是巴赫为琴声而作的曲子,它的名字也来源于当时《琴声次品记》这个艺术作品里的一篇论文,《琴声次品记》是一本论述音乐理论的书,其中所述在同一个调中的12个音符各自具有平均的作用,这就是平均律。
此外,还需要对巴赫的音乐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通常情况下,巴赫的音乐非常简明优美,旋律简单易记,而在和声上则十分复杂,层次分明,让人能够深入去了解其中丰富的内涵。
巴赫复调钢琴作品教学探讨

巴赫复调钢琴作品教学探讨
巴赫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复调钢琴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于学习巴赫的钢琴作品,需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探讨巴赫复调钢琴作品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首先,学习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需要掌握音乐理论的基本知识。
巴赫的作品以复调和赋格为主要特点,需要掌握和声、调性、节奏、音程等基本概念。
此外,了解巴赫的作品特点、风格和历史背景也是必要的。
其次,学习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巴赫的作品技巧要求高,需要将左右手彼此独立地演奏出不同的旋律和节奏,同时还需要注意音符的连贯性和音乐的整体感。
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反复练习和技巧训练。
最后,学习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还需要注意演奏的表现力和情感。
巴赫的音乐情感深刻、细腻,需要从内心深处传达出来。
因此,需要通过感性理解、表现技巧等方法来强化演奏的表现力和情感。
总之,学习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需要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技巧和表现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希望本文能为学习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 1 -。
钢琴教学中的巴赫复调作品

考虑听众 。 我们只能以平静的心境才能领 会其中真谛。他去世以后一百多年里 , 很 多人还是不了解他 ,直至十九世纪中叶,
作品有如下红果太极拳 , 者是一位老人 或
娓娓 动 听 的 和你 交 谈 , 细 品 味 , 有 几 细 似 分道理 。 此 , 因 在演 奏 时要 注 意 气 质 的 内
的都要接触到 巴赫的作品。
众所 周 知 , 巴赫 的 作 品有 其 独 特 的 风
格特点。 这主要是由独特的思想及其所处
时 代 所 决 定 。 赫 一 生 不 追 求 功 名 , 作 巴 其
品意在抒发 自己的情感 。 他的作品大都不
是 为 广 大 听 众 而 写 , 是 为 他 自 己 、 人 而 家 以及 为 他 的学 生 演 奏而 写 。 有人 说 巴赫 的
奏 ) 。
踏 板 的使 用 是 极 其 复 杂 的 , 为 学 习 作
敛含蓄, 情感 的有节制而非戏剧性 。 另外 , 巴赫的全部作 品都不是为钢琴而作 , 从平
均 律 标 题 的字 义 来 看 ,这 些 是 为 Kai l e vs
在 门德 尔松和舒 曼这样一些有识之 士倡 导卞 ,巴赫 的巨大价值才逐渐被发掘 出
来 , 到 有 了今 天 这 样 崇 高 的地 位 。 西 直 在 方 尚且 如此 , 们 的 中 国学 生 和 听 众还 隔 我 着 东 西方 两种 文化 之 间 的鸿 沟 , 不理 解 巴 赫 不 足 为怪 。
【 键词】 琴 关 钢风格教学复调创 意 曲
我们在钢琴的学习过程 中, 不可避免
强或过弱 的对 比, 也不能极端地渐强和减 弱, 力度的变化幅度有 限。 此外 , 巴赫作品
中 的 跳 音 、 板 、 饰 音 的使 用 也 要 引 起 踏 装 特别的注意 , 它绝 不 同 于 其 他 作 品 , 有 还 他 触 键 敏 捷 、 粒 均匀 , 没 有 投 掷 或 击 颗 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理解(一)
一、巴赫复调作品的重要性及易出现的问题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他的音乐是世界文化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他的复调作品,有评论家是这样评论的:“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能理解欧洲音乐;没有深入的研究过巴赫的复调作品,一个严谨的作曲家、钢琴家就不可能精通他的专业”。
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声部线条有机地结合的作品即构成复调作品。
巴赫的复调音乐充满音乐内部结构的平衡与美感,是复调性最高的。
不过对于大多数钢琴爱好者来说,普遍存在着对其作品理解不够深刻,弹奏时各声部层次对比度不够、各声部线条走向把握不准,乐句起收处理不当、两手相互协调差等诸多问题。
二、巴赫作品顺序的选择及分析
1、《初级钢琴曲集》
巴赫的《为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的键盘小曲集》,俗称“小巴赫”或“初级钢琴曲集”,这些曲子虽然简单,但是都已经有了复调作品的初步形态。
例如:第三首乐曲是一首小步舞曲,二个声部的进行。
首先由右手进入,第二小节上左手重复第一小节,形成声部的交替和模仿,这正是复调风格的一种体现。
巴赫的曲子,初级阶段非常注意强调每个音的独立性,重视每个音的触键。
在每个音符都能获得良好音质,同时它们相互联系,保持横向
旋律线条的清晰,纵向对位的完美结合。
2、《二部创意曲集》
“创意曲”是对一个短小精悍的音乐主题,运用各种作曲技法不断发展变化,创造乐意的乐曲。
巴赫的《创意曲》创作于1723年,每一首都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音乐上也有着不同的情绪与风格。
巴赫的作品,还具备“每个音符、每个线条都歌唱”的生动性,是用歌唱的感觉去弹每个音符、每个声部。
在《巴赫二部创意曲》的15首乐曲里,两个声部的对位进行,其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二部创意曲》基本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乐曲的主题较为短小,用对位模仿或展开的手法构成;第二类,主题是较完整的乐句,基本上是以赋格曲手法创作。
第三类,以严格的模仿对位卡农手法写成。
另外,巴赫的《二部创意曲》不是根据演奏的难易程度安排的,作品中第1、4、8、10、13、14首作品音乐形象相对简单;第3、5、7、9、15首作品音乐形象不难理解,技术稍有难度;第
2、6、11、12首作品在音乐形象和技术上都有难度。
3、《三步创意曲集》
巴赫的《三部创意》是在二部基础上的拓展。
《三部创意曲》比二部多了中声部的音乐线条,加强了多声部的概念和感觉。
《三部创意》,在纵向上能使各声部协调一致,更重要的是从横向上使声部的旋律相互交织,以造成音乐的交错起伏,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立体、均衡的整体。
4、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被称为是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教材。
《平均律》共分两卷,第一卷的前奏曲与巴赫前期的作品相近,具有练习曲的特征。
第二卷的前奏曲除了个别外,其它则都是旋律性很强、对位技术非常高的作品,曲式结构上已有了较强的独立性。
上下两卷的赋格也有差异,第二卷音乐更加内在、深沉,技术娴熟,手法多样。
从乐器的角度来看,由于巴赫时代音乐家的家中常常有多种键盘乐器,对于平均律乐曲,现在很难界定究竟哪一首是为何种键盘乐器而写,只能大概认定是为拔弦古钢琴或击弦古钢琴而作(现在这两种键盘乐器我们统称为古钢琴)。
在钢琴上弹奏平均律乐曲既要发挥现代钢琴的优良性能,奏出声部的层次、力度变化、音色对比、音符时值以及各种演奏法的特点,又要尊重传统,保存乐曲的原有风格,
巴赫的作品以节奏严谨、平稳而著称。
由于它属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范畴,所以不能允许有类似浪漫派演奏手法常用的自由的、时慢时快的节奏。
《平均律钢琴曲》作品从开始到结束,都应处在一个基本节奏之中。
速度应遵循“快而稳、慢而动”的原则,应和当时的乐器的特点(古钢琴)相吻合,与当时的时代艺术风格相吻合。
如果在钢琴上把这套曲目弹的很快,显然不适和当时优雅而舒缓的整体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