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华瑶族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左华生

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02期

摘要:铸就瑶族文化传承体系,弘扬瑶族文化,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江华的民族文化发展情况可以概括为:“种类全、品位高、数量多”。但江华民族文化发展也存在环境欠佳、保护力度不大等不足,需要多措并举,才能最终把江华建成全国瑶族文化的传承中心、研究中心、开发中心和展示中心,使江华成为货真价实的“神州瑶都”,成为全球瑶胞的精神乐园。

关键词:江华;瑶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5)02-0045-0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铸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党的“十八大”对我们提出的根本任务和要求。江华瑶族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大中华文化的一脉。要实现江华的经济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必须传承和弘扬江华瑶族文化。

一、江华瑶族文化发展的优势

1.种类全。自从瑶族先民辗转迁徙到南岭地区以来,江华就逐步成为瑶族历史上重要的中转站、大本营和发祥地之一。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富、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种类齐全。有以长鼓舞和盘王大歌等为代表的歌舞文化;以龙犬图腾等为代表的宗教信仰文化;以盘王节、赶鸟节等为代表的节庆文化;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居住文化;以瑶家腊肉、荷香米粉肉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坐歌堂、入赘为代表的婚嫁文化……几乎涵盖了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2.品位高。江华瑶族文化一方面具有瑶族共性的东西,并且保持原汁原味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具有江华的个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品位较高。由江华“瑶族歌王”盘财佑等老艺人演唱的《盘王大歌》影响深远,被誉为瑶族的“史诗”;还有《瑶人经书》和《平地瑶歌选》,在瑶学界影响颇大,已成为瑶文化研究的精品。近年来,先后有江华瑶族说唱音乐《理曲》、《带诗》被收入权威经典《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南卷》;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刘健以原生态江华瑶歌为蓝本创作的“新民族根源音乐”《盘王之女》,荣获世界文化基金亚洲太平洋国家广播电视联盟娱乐节目金奖。

3.数量多。江华文艺工作者经常深入瑶山体验生活和采风,整理和创作了《激流飞排》、《瑶家十二兄妹》、《赶鸟节情话》、《酒趣》、《天问》、《耕》、《木龙歌》、《大瑶山放歌》、《瑶族响铃舞》、《瑶鼓魂》、《长鼓风韵》等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瑶族歌

舞。在瑶歌整理方面,江华曾于1963年和1986年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民歌搜集活动,共收录民歌5600多首。2009年,江华编辑出版了《江华瑶族自治县民间歌谣集》一书,精选2000余首民歌,较全面地反映了江华瑶族原貌,被誉为“原生态民歌盛宴”。因此,江华被人们称为“歌谣之乡”。

二、江华瑶族文化发展的不足

1.瑶族文化发展的环境欠佳。县域瑶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目前该县文化的发展环境还不是很理想:①市场意识淡薄,很多人仍然认为文化是纯事业的,文化产品是纯精神产品,文化工作是花钱无效益的,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是相对隔离的。②瑶族文化研究和开发的领导和管理机构不健全,难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全县中长期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规划没有制定和出台,发展瑶族文化产业的有关准备工作没有全面铺开,瑶族文化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指导。③对全县瑶族文化资源存量、投融资条件、人力资源存量、产品特色、国家政策环境、产业集群化前景、产品研发能力等最值得重视的指标没有很好地进行评估研究论证,给瑶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④市场准入政策没有优化、门槛较高,投融资渠道不畅,招商引资难度大。

2.瑶族文化发展的体制欠优。①行政色彩较浓,企事业相混的管理体制造成法人治理结构的虚化,导致经营主体脱离市场,缺乏活力;②创新能力不足,机制不够健全,文化企事业单位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③计划经济形成的文化各行业严格的界限和文化管理部门过细的分工,把文化资源以及本来相互联系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过程分割开来,给文化经营单位的经营造成了很多困难;④体制结构性矛盾突出,县民族歌舞团等单位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进不来,已老化的工作人员出不去。所有这些极大地影响了该县瑶族文化事业的弘扬和发展。

3.瑶族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平时不穿瑶服。除了梧州瑶有一些妇女平时穿穿瑶服外,无论是高山瑶、平地瑶、过山瑶,还是上五保瑶等所有瑶族同胞99%以上的人平时都不穿瑶服、戴瑶饰。②平时不唱瑶歌。江华瑶族本来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了歌谣曲牌40多种,动听的民歌5600多首。但现在会唱100首以上民歌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就是大家平时都不唱瑶歌。那些唱瑶歌、跳瑶舞的镜头只在节日里、电视里和学校里出现。③一般不建吊脚楼。过去高山瑶、过山瑶都居住在吊脚楼、木板房屋里;梧州瑶、平地瑶等的民房大门口的石磴上都雕有牛角、房顶的飞檐上一般都雕有飞禽走兽;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民房建筑全部都“现代化”了。吊脚楼已成了躲在深山里的旧风景。④婚嫁不坐花轿。过去瑶族男女从恋爱到婚嫁,一般要经过对歌会面、接触,送瑶族礼品订婚,再坐歌堂哭嫁,然后坐花轿、扭秧歌送嫁;现在这一整套基本没有流传,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历史回忆。

4.瑶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不到位。比如对以舞狮会、人龙舞、火龙舞、斗牛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以坐歌堂、扭秧歌、对歌会为代表的婚恋文化,以瑶医瑶药为代表的医药文化,以瑶家十八酿等为主的饮食文化等等均未见其传承保护规

划。二是行动不到位。我们除了对历史古迹、历史名人、歌舞文化等方面做了不少保护工作外,尚有大量的工作未做。比如《江华民间医药方志》应尽快搜集、整理、出版;《江华民间文化传人志》应尽快寻找、确认和培养,其对象应涵盖各行各业,确保后继有人;《江华瑶家食谱》也应整理出版,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如不做好这些工作,再过十年、百年,民族特色就恐有失传、变味、失色的可能。三是资金无保障。开展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工作,弘扬瑶族文化,县级财政拨入的资金有限,而社会融资又很难,如何把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如何把瑶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如何以“古”生财,以“瑶”聚财,以“特”发财将是江华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江华瑶族文化发展的对策

针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江华瑶族文化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神州瑶都、弘扬瑶族文化、铸造民族之魂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永续发展”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加大对传统文化和自然文化的研发力度,加快对世界瑶族博览园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丰富神州瑶都的内涵,打造两江文化走廊,最终把江华建成全国瑶族文化的传承中心、研究中心、开发中心和展示中心,使江华成为货真价实的“神州瑶都”,成为全球瑶胞的精神乐园。为此,重点应先抓好如下工作:

1.优化瑶族文化的发展环境。①加紧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江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②着手制定《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③出台相关措施,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证。④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发展领导机构和科研机构,重点研究事关瑶族文化发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全面领导江华瑶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创新工作。

2.推动瑶族文化的体制创新。①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资产跳出目前的体制,与民营文化产业增量结合,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抢占增量文化市场。②加强瑶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有计划培养、引进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③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瑶族文化产业。要放手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扶持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兴办国家政策允许的一切文化产业项目。④优化调整资产结构,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组建文化产业集团。⑤加快建立科学管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经营机制,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民族文化市场。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使瑶族文化产业的行为受市场力量的支配和调节。

3.打造瑶族文化的承载主体。①规划、建设“世界瑶族博物园”。该工程具有占地面积大、投资额度大、招商引资难等特点。但这又是“神州瑶都”最重要的平台和标志性建筑群,非抓好抓实不可。②规划、建设“瑶族部落村”。在县城沱江,拿出一块地,按照高山瑶、过山瑶、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