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三套试卷】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精品检测卷(包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填一填1. 58+36=36+58,这里运用了()律,用字母表示为()。
2. 两个因数(),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在计算35×125×8时,可以运用()律,先算()。
4.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355+236+145=(___+___)+___,是应用了_____律和____律。
(2)23×25+23×7=___×(___+___),是应用了__________律。
(3)___×26 = ___× 69.(4)356-27-73= ___○(___○___)。
(5)360÷12÷3=360÷(__○__)。
5.比一比,在○里填上“>”“<”“=”。
95×21○12×95 540÷9÷5○ 540÷(9×5)25×32○25×4×8 120-65+35○ 120-(65+35)20×(25+8) ○20×25+8 78×99○ 78×100-78168÷7÷8○168÷7×8 125×32 ○ 125×8+125×46.(99×25)×4=99×(25×4),运用的乘法运算定律是()。
用字母a、b、c表示为()。
7.一套校服,上衣的价格是63元,裤子的价格是37元,买4套需要()元。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4×(25×5)= 25×4+5×4 ()2.132-(32+47)= 132-32+47 ()3.算式4×13×25 = 13×(4×25)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4.350÷5÷2=350÷(5×2)()5.35×99+35=35×100 ( )6.25×4÷25×4=100÷100=1 ()三、选一选(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2. 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3. 一个周角等于()度,一个平角等于()度。
4. 直角是()度,锐角是()度的角,钝角是大于()度而小于()度的角。
5. 用量角器量角时,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重合。
6. 角的大小与角的()有关,与角的()无关。
7. 3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度;6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度。
8. 1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9. 钟面上3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度。
10. 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钝角,另一个角一定是()角。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角的两边越短,角的度数越小。
()2.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3. 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度的角,这个角会变成100度。
()4.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5. 大于90度的角叫做钝角。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的角。
A. 15°B. 20°C. 135°D. 150°.2. 度量一个角,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刻度“60”,这个角是()度。
A. 60B. 180C. 120D. 90.3.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一条直线长6厘米。
B. 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C. 钟面上4时整,分针和时针成120°角。
4. 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
A. 锐角B. 钝角C. 平角。
5. 把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延长原来的3倍,这个角的大小()。
A. 扩大3倍B. 不变C. 缩小3倍。
四、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每题3分,共12分)(请学生自己画三个不同的角,然后用量角器量出度数并写在旁边)五、用量角器画出下面度数的角(每题4分,共16分)1. 45°.2. 120°.3. 105°.4. 135°.六、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22分)1. 已知∠1 = 35°,求∠2的度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时间:90分钟(第三单元)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一、基础训练营(39分)1.下列每组中都有一个错误音节,请用横线画出,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4分)(1)涂抹.(mā)漫.灭(m àn )墨水瓶.(p ínɡ)()(2)膝.下(qī)徜徉.(y ánɡ)仲.春(zh ònɡ)()(3)绽.放(zh àn )曝.晒(bào)炫.耀(xu àn )()(4)晕.车(y ùn )涉.水(sh è)胆怯.(qu è)()2.读拼音,写词语。
(8分)3.比一比,再组词。
(6分)))))))))))))4.按要求写词语。
(4分)(1)朦胧(两个字偏旁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叠(两个字意思相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静(两个字意思相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毛茸茸(ABB 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9分)()的回忆()地闲游()银霜()的流苏()地交叉()溪流()的金晖()地抬头()花穗6.根据意思写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
(4分)(1)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2)形容来得很晚。
()(3)(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诗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4分)(1)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2)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3)洁白的流苏如画。
()(4)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二、综合展示厅(4分)8.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几首现代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4套+答案

教材过关卷(3)一、我会填。
(每题2分,共18分)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不变;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不变。
2.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3.102×45=______×45+______×45运用了()律。
4.467+137+63=____+(____+____),这里是运用()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5.472-48-52=472(________)6.58×36+36×42=(________)____7.观察右边的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______)律。
8.900÷25÷4=900(________)9.一台液晶电视原价3800元,在节日大酬宾活动中降价355元,后来又降价445元,这台液晶电视现在售价()元。
二、我会辨。
(每题1分,共5分)1.132-64+36=132-(64+36)()2.360÷3÷3=360÷6()3.15×96+4=15×(96+4)()4.35×(8×4)=35×8+35×4()5.127+(45-27)=127-27+45=145()三、我会选。
(每题1分,共5分)1.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675-179+21=675-(179+21)B.85×23+7=85×(23+7)C.(80+8)×25=80×25+8×252.下列各组算式,得数相等的是()。
3.280÷35与()的结果相等。
A.280÷7×5B.280÷7÷5 C.280÷7+280÷5 4.32×9932×100-1,里应填()。
A.>B.<C.=5.80×★+5与80×(★+5)相差()。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基础达标。
(35.5分)1.用“____”选出正确的读音。
(4.5分)档.案(dǎng dàng)作.坊(zuōzuò)鸡爪.子(zhǎo zhuǎ)积累.(lěi lèi) 吏.治(shǐlì) 石拱.桥(ɡǒnɡɡònɡ)周济.(jǐjì) 毛驴.(lúlǘ) 鸟笼.(nónɡlónɡ)2.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6分)[术数] ______量______学医______ ______语[洲州] 苏______ 沙______ 亚______ 德______ [宝保] ______安______护珍______ ______贝3.看拼音,写字词。
(7分)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7分)学()五()()()闻名()()遥望双龙()() 名()中() 来来(____)(____)形态()() (____)(____)楚楚(1)古时候用“______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2)我会仿照画“____”的词语写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用画“”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4分)价钱价格(1)用蚕丝织成的帛()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2)由于连年丰收,农产品()低廉。
发明发现(3)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之一。
6.句子训练。
(7分)(1)造纸术影响了世界。
(扩句,至少扩两处)(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仿写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标点。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4套+答案

第3单元 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达标。
(46分)1.我会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长江涌.(y ǒng s ǒng) 隔海峡.(xi á ji á)吃元宵.(xi ào xi āo) 煎.豆腐(ji àn ji ān)炖.蘑菇(du èn d ùn) 艾.草香(ài āi)2.我会拼写词语。
(8分)m ín z ú r è n ɑo y ǒu y ì qi án c áich ǎo f àn b èi k é sh én zh ōu f èn d òu3.我会填一填。
(4分)(1)“烤”共( )画,第二画是( ),部首是( ),我还会写带这个部首的字()。
(2)“转”共( )画,第七画是( ),我会组词( ),( )。
4.一字组多词。
(6分)5.照样子,写一写,再组词。
(4分)例:土+不=(坏)(坏人)贝+占=( )( ) 车+专=( )( )甲+鸟=( )( ) 火+暴=( )( )6.我会写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3分)(1)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
()(2)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
()(3)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6分)一()月饼一()美食一()窗户一()鞭炮一()烤鸭一()花灯华夏( )( )炎( )子( )巍巍( )( )民族( )( ) ( )( )图强只争( )( )8.按要求写句子。
(6分)(1)小枣树结了枣子。
(把句子写具体)________________的小枣树结了________________的枣子。
(2)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照样子,补充句子)苹果的颜色____________,味道____________,真好吃。
【三套试卷】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3)

第三单元学习检测卷(附答案)1、一个长方形花坛,它的长是4.35米,宽是2米,那么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呢?2、食堂运进一批煤,计划每天烧0.3吨,可以烧20天,如果每天烧0.25吨,可以烧多少天?3、一本数学书大约厚1.2厘米,一本美术书大约厚0.9厘米,小明把36本数学书和24本美术书摞在一起,大约厚多少厘米?4、一本大字典23.8元,李老师买了5本,他还想用剩下的钱买8本4.5元的日记本,他一共带了150元钱,够吗?5、有一批香蕉要包装成箱,如果每箱装15.4千克,可以装12箱,如果每箱多装2.1千克,可以装几箱?6、水果店有42箱苹果,每箱26.48千克,这些苹果约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一种长方形地板块,长0.8米,宽0.65米,现在有这样的地板块102块,一共能铺地多少平方米?8、一盆君子兰12.5元,一盆玫瑰比一盆君子兰贵2.6元,买36盆玫瑰要多少钱?9、机床厂原来知道机床每台用钢材1.02吨,改进设计后,每台比原来节约0.12吨,原来制造300台所用的钢材,现在可以制造机床多少台?10、五(1)班46名师生照集体照,照相馆的收费标准是:拍照一次,并送4张照片,收费15元,加印一张2.5元。
现在要保证每人有一张照片,一共要付多少钱?11、食堂的叔叔买了4.5千克的黄瓜,交给售货员10元后,找回1.9元,每千克黄瓜多少元?12、小云计划9月份读完一本429页的书,前7天读了84页,照这样计算,小云能不能按时读完?13、收回1千克废纸可以造出再生纸0.8千克,五年级五个班一个月收集的废纸可以造出再生纸28千克。
五年级这个月平均每个班收集废纸多少千克?14、礼品店的阿姨要用一根长50米的丝带包装礼盒,如果包装一个礼盒需要丝带1.8米,这些丝带一共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第三单元学习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扩大4倍,商()A. 扩大6倍B. 缩小2倍C. 扩大8倍2.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A. 9.9÷0.003B. 990÷0.003C. 9900÷303.下面各算式的结果,值最大的是( )。
第三单元检测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模拟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1—5题25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确凿.(záo) 倜.傥(tì) 盔.甲(kuī) 宿儒.(rú)B.感概.(kǎi) 收敛.(liǎn) 轻捷.(jié) 蝉蜕.(duì)C.淋离.(lí) 惭.愧(cán) 菜畦.(qí) 觅.食(mì)D.搓捻.(niǎn) 绽.开(zhàn) 攒.动(zǎn) 淌.若(tǎng)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盛夏又至,万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苗已然开花抽穗。
B.他驾起船,小心翼翼....地向对岸驶去。
C.每当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D.武强年画题材丰富,有神像、节俗、农事耕作、历史典故、新闻时事等,品类繁多,美不胜收....。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共20篇,是孔子记录他与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子”是古代对学子的尊称,“匹夫”是指平民中的男子。
C.宋代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D.“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花甲”指七十岁。
4.请用诗文原文填空。
(10分)⑴《《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⑵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夜发清溪向三峡,”两句,连用三个地名,让人感觉行船之快,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他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将月亮人格化,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⑶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无限眷念的诗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检测卷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7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B.铝C.红磷D.氯化钠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比分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3.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A.金Ag B.氖Ne C.氯cl D.钙Cu4.豆类、动物的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6.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O2B.2O2C.2O D.O2-8.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9.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
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显电性B.相当于一个氦(相对原子质量为4)原子的质量C.失去一个中子后带一个单位正电荷D.元素周期表中目前没有它的位置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值可能是()A.9 B.10C.12 D.________________12.如图所示,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A.质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C.原子序数D.________________13.右图是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C.锑元素的中子数为51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变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B.光合作用: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C.木炭燃烧:分子在不断运动D.液氧转化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D.________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44分)16.(6分)素有“中国海峡硒都”之称的诏安是养生圣地。
请结合硒元素的“身份证”信息填空:17.(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2)表示________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2个氮原子________。
(4)钠离子________。
(5)一种液态金属元素________。
(6)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________。
18.(10分)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1)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而石墨却很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糖是甜的、醋是酸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氢气、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
(2)在符号Fe3+、H2O、O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氯化钠(NaCl)中的氯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20.(6分)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则:(1)上述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画出A原子和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A原子________________;C离子________________。
21.(11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和国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
(2)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3)表示的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
(4)仔细观察上表,我们能发现很多规律:①同周期(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核外______________数相同,________________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②同族(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核外________________数相同,____________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
(5)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见下表),根据下表判断×1023个钠原子的质量y为________。
请归纳下表中的规律:×1023个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1分)22.(5分)为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如图所示,其名称为容量瓶)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仪器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向仪器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仪器中的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
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液面明显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刻度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细颈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在学习了《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的知识后,王刚同学做了如下两个探究。
探究一: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溶液的培养皿中。
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所示)。
(1)蓝墨水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做出的推测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探究二: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
(3)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按____________的顺序先后变成________色。
(4)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实验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这两种试剂中______________具有挥发性。
24.(8分)图甲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一个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实验室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氨气(NH3)臭味,于是他们重新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①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缓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③在E、F试管内分别倒入2mL操作①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
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
另在D、G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乙连接好,并将G试管放置在热水中,打开铁丝夹,观察几分钟。
请回答:(1)按图甲装置实验容易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③中图乙烧杯中放热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可观察到E、F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E、F试管中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到的一个新结论是温度________,分子运动速率________。
为了使新结论更可靠,在实验时需要注意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第三单元检测卷答案1.A7.C点拨:O2表示1个氧气分子;2O2表示2个氧气分子;2O表示2个氧原子;O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8.A9.C点拨:该粒子由四个中子构成,不显电性;失去一个中子后依然不显电性。
10.C点拨:分子在常温和加热时都在不断运动,在加热时运动速度加快。
11.A8(或7等)点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此可知x<10。
12.B中子数13.B锑原子核内有51个质子(合理即可)14.A分子之间间隔增大15.A分子16.(1)非金属(2)得到Se2-(3)四(4)34(5)(每空1分)17.(1)Al(2)S(3)2N(4)Na+(5)Hg(6)Ne(每空1分)18.(1)分子在不断运动(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4)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5)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每空2分)19.(1)氢气(2)Fe3+Cl-(3)①A②Ⅱ、Ⅲ(每空1分)20.(1)Al Cl O Na(2)(每空1分)21.(1)门捷列夫俄(2)得到(3)Al3+(4)①电子层最外层电子②最外层电子电子层(5)23g相对原子质量(每空1分)22.(1)瓶中的水变红了分子在不断运动(2)低于分子间有间隙使液面变化更明显(每空1分)23.(1)混合物(1分)(2)①②(1分)(3)C、B、A(2分)红(1分)(4)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2分)(5)浓氨水(1分)24.(1)在不断运动(1分)(2)加热浓氨水(1分)E中溶液慢慢变红(1分)F中溶液很快变红(1分)(3)升高(1分)加快(1分)同时打开止水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