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pt

合集下载

第12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共16张ppt)2021-2022学年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共16张ppt)2021-2022学年语文九年级下册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 任职期间,不断遭到弹劾、诬陷,不得已赋闲在家。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两人志同道合, 经常书信往来,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听读诗词,划分节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赢得生前身后名。
现实
可怜白发生!
穿越记忆的时空,辛弃疾的梦里有什么?
军营生活
分食烤肉 演奏军歌 检阅军队
作战场面
战马飞驰 弓弦巨响
雄心壮志
用自己的话描绘辛弃疾的梦。
兵士们欢欣鼓舞,吃着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 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 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 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 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 喜地,旌旗招展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喝醉时,我挑亮油灯,细看宝剑,梦里回 到军营,听见吹号角的声音响遍全营 ,军营里 的士兵们分吃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合奏出雄 壮悲凉的军歌。肃杀的深秋,我在疆场上大阅 兵。
梦:雄壮 辛弃疾:有豪情壮志,英勇,功成名就……
现实生活中的辛弃疾是怎样的?
借酒浇愁,壮志难酬,苍桑悲愤……

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课件(共16张PPT).ppt

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课件(共16张PPT).ppt

八百里分麾下炙, 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
五十弦翻塞外声。 壮的军乐鼓舞士气。战场上进行着秋季
沙场秋点兵。
大阅兵。
用典 、 对偶 、 视听 结合。 渲染了军中战前的生活气息。
原文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 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视听 结合、 比喻 、 夸张 。生动地描写 了惊险壮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 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表现作者虽闲居,但仍 留恋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驰骋疆场、杀敌 报国。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 失地的大业,博取生前的功勋
表达了作者要辅佐君王完成收复北方的大业、
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 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后来,他长 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 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汉都坚决主 张抗金,收复中原,又同遭投降派的打击迫害被罢官。他 们的友谊,是建立在抗金,反对投降基础上得战斗友谊。 他们促膝畅谈,共商抗金北伐大计,等待杀敌机会的到来。 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
“壮”字统领全词,从意义上看,可分 为上下两篇,前三句是一段,十分生动 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 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 的远大抱负。后三句是一段,以沉痛的 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八百里 五十弦 塞外声 的卢 天下事
字词疏通 牛,这里泛指酒食 本指瑟,泛指乐器 悲壮粗狂的军乐 刘备的快马,能一跃三丈 此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事
麾下 翻 点兵 霹雳 身后
部下 演奏 检阅军队 响雷、震雷 死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课堂检测
1.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词题为“壮词”,“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 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 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 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 得悲壮,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悲愤跃然纸上。 D.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 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课堂检测
2.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 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 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 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百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 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赏析诗词
3.“沙场秋点兵”中“秋”字有何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 气氛。
疏通词意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优秀课件 实用PPT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优秀课件 实用PPT

学习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理解内容,体味意境,体会词旨名句“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3、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理解这首词用梦境 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 4、学习作者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 、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 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 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 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 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由于辛弃疾的抗 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 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现存词六百多首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
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 词风:婉约、柔美。 典型意象: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梧桐芭蕉、杨柳细雨 。
课堂检测
1、按要求填空。 (1)这首词融_梦__幻__(_梦__境__、__理__想与)___现__实____ 于一体,写了想象中抗金军队中的生活,富 于浪漫色彩。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 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 从词中“__醉__里__挑__灯__看__剑___”“__梦__回__吹__角__连_ _营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气爽,威武的军队整齐地排列着,接受检阅,准备出征。
战斗开始了,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驰,拉弓射箭,弓弦响
如惊雷。替君王完成了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生前死后
都赢得一个为国建功立业的美名。一梦醒来,看看自己,可惜
啊,头发都白了,理想还是未能实现!
整体把握
熟读成诵,思考:这首词主要叙写了哪 两个方面的内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PT(完美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PT(完美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 PT(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 PT(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新知导入
醉里 挑灯 看剑,
马作的(dì)卢 / 飞快,弓如 霹雳 (pī lì)/ 弦惊。了却君王 / 天下事,赢得 / 生前身后名。 可怜 / 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 PT(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 PT(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 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 给陈亮的。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 PT(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 PT(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五十弦:指各种
翻:
塞外声:悲壮粗犷的
乐器

战歌
沙场秋点兵。
沙场:战场 点兵:阅兵
在肃杀的秋风中,战 场上正在 检阅军队 ,准备出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 PT(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 PT(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PPT《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PPT《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作品注释
⑴破阵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后用为词牌。 ⑵陈同甫: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 康县)人。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⑶挑灯:把灯芯挑亮。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 ⑷梦回:
梦里遇见,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
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 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 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
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 因而不必说明。
“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也难以比这无言 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 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
睡,只好独自吃酒。 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
之以“看剑”。 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
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 “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 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 营,响起一片号角声。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铜制成,外 加彩绘.名目画角。始仅直吹,后用以横吹。其声哀厉高亢,闻 之使人振奋。 ⑸八百里:牛名。《世说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 牛,叫八百里驳。 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 麾下:部下。 麾:军中大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 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作品原文
破阵子⑴·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⑵ 醉里挑灯看剑⑶,梦回吹角连营⑷。八百里分麾下炙⑸, 五十弦翻塞外声⑹。沙场秋点兵⑺。 马作的卢飞快⑻,弓如霹雳弦惊⑼。了却君王天下事⑽, 赢得生前身后名⑾。可怜白发生⑿!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共29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共29张PPT)
11
理想的世界
描述词境 结合选文,以第一人称视角,用散文的语言,描述选文内容, 可以展开适当的想象,加入适当的心理描写。 开头示例 一个秋天的清晨,作为将军的我推帐而出。黄沙漫漫,近处,我 们的几十座军营一座挨着一座,井然有序。军士们早已起床,有 的已经在营外列阵操练,喊声阵阵。帐营内外,响起哀厉而高亢 的号角声,听来让人热血沸腾……
注意了这种形式,开始介入它的文学创作。晚唐、五代,
致力于词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韦
庄、李煜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此时,文人词和民间词
的区分也逐渐明显,到了宋朝,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
了宋词空前的繁荣、发展与提高,并且产生了许多著名的
词人。
24
• 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 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 放词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 法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 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 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 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28
作业
29
17
主题
《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 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 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 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 酬的痛苦和愤恨。
18
对 比 赏 析
19
(一)相同点: 内容上:都有对边塞景象、征战将士的描写。 情感上:都将个人经历与征战戍边联系在一起,由此引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 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四首PPT精品课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四首PPT精品课件

体 知
派别
词的特点

内容:侧重儿女情长 婉 结构:缜密
约 语言:清新绮丽
派 风格:音韵谐婉,具有柔婉之美
代表人物
柳永、 李清照
豪 内容:多为军情国事
放 风格:气势恢宏,汪洋恣肆,崇尚直 苏轼、

率,境域宏大
辛弃疾
文言知识积累



麾( huī )下
·
炙( zhì ) ·
文言知识积累

今 异
可怜白产生( 古义:可惜;今义:值得同情 ) ··

课文初读感知


朗读描写军旅生活、战斗场面的部分时,节奏要


明快,声音要嘹亮,气势要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最后一句应读
出悲愤、失落之感。
课文初读感知

次 上阕(①):描述军营生活,表达了词人期望再有机会参军


杀敌、建功立业的心情。
下阕(②):描写猛烈的战斗场面,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对军旅生活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
2 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的基调,体会作者的情
感。
重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一、四
学习目标
阅读目标
3 掌握典故表达的意思及在词中的作用。
重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4 了解词的特点及其韵律美,了解同一流派不同词人在创作风格
上的差异。
重点
品行素养
领会词中大方激昂的感情,激发爱国热情,培养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课文全篇探究
[发散思维]《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作者有意作“壮 词”,“壮”是这首词的风格,请体味作品是怎样体现“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 1207)》,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济南人,南宋大词人,是 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 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 词人之一。辛弃疾 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著 有《稼轩长短句》,《南渡录》 二卷,《窃愤录》一卷等。
写作背景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 前身后名”中的“天下事”指 的国家大事?“了却”后是什 么样的心情?有什么深刻含
()
义?
写了自己凯旋而归,了却心愿 的快感,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 壮志,使词的感情上升到了最 高点。
3、“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为什么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诗人从想象的幻境回到眼前的现实, 从激昂豪壮跌落到深沉痛苦。这既 是对岁月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也是对统治者重用奸佞,排斥、打 击主战派的愤慨。 表达了对朝廷屈膝投降、苟且偷安 的强烈不满。
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
天下事: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名:一世英名 可怜:可惜 白发生:壮志未酬白发生。 指空怀一腔报国情。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跃驰骋,弓箭声 像惊雷那样令人心惊。我很希望能完 成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伟业,赢得 生前死后的一世英名。可惜,我壮志 未酬,却已经满头白发,空怀一腔报 国情无人赏识啊!
综合比较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在写景、叙事、抒情上的异同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 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 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 异同?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内容 课题 渔家傲 秋思
写景或叙事
描绘的是什么生活? 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下阕是描写想象中的战斗场面。
表现作者壮志未酬的极大悲愤。
课堂小结
醉酒
可 怜 白发生
悲 壮
梦回
通过写军中的生活和 战斗的场景,抒发了词人 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效 无门的悲愤。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赋壮词”:赋,写。壮,豪壮。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 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 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 勇猛、雄健;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 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 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陈亮
力主抗金。
辛弃疾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所作文章,笔力纵横 词作热情洋溢,慷慨 驰骋,气势慷慨激昂。 悲壮,笔力雄厚。 曾多次上书,痛斥秦 桧奸邪,倡言完成祖 国统一大业。曾两次 被诬入狱。 所提出的抗金建议, 均未被采纳,并遭到 主和派的打击,曾长 期落职闲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 / 挑灯 / 看剑,梦 回 / 吹角 / 连营。八百里 / 分 / 麾下炙,五十弦 / 翻 / 塞外声,沙场 / 秋点兵。
说说这首词的风格。(婉约、豪放)
•豪放雄壮
词中哪个字告诉我们这一点?
马作的卢 / 飞快,弓如 霹雳 / 弦惊。了却君王 / 天下事,赢得 / 生前身后 名。可怜 / 白发生!
注音: 麾( huī ) 炙( zhì ) 的( dí )卢
霹雳(pī lì )
用 典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 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五十弦:本指瑟, 八百里:本指牛;语 这里泛指各种乐 出《世说新语》。这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器。 里熟牛肉。
塞下秋景: 思乡,忧国, 相同: 寒冷荒凉 渴望建功立 感情,都与 戒备森严 业 爱国紧密联 系;风格, 打猎场景: 渴望被重用, 开阔、雄壮。 雄壮豪放 为国效力。 不同:感情 的侧重点略 不同
回忆军旅生活: 渴望建功立 破阵子 豪放激烈具有 业,壮志未 为陈同甫赋 英雄气概 酬的抑郁愤 壮词以寄之 慨
2、通过四个片段写边塞的军旅生活
片段一:军营中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表现出军营中 紧张的气氛。
片段二:写与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在营中分吃牛肉。 表现出将士们的豪迈。
片段三:写边塞特有的音乐声。表现出征战沙场的悲壮
片段四:写作者在训练场上阅兵。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怎么 解释?其作用是什么? 在大醉后,拨亮油灯,抽剑抚摩观看,一 觉醒来,只听到营地里嘹亮的军号声。
五十弦:指各种乐器
沙场:战场
翻:奏
塞外声:悲壮 粗犷的战歌
点兵:阅兵
喝醉时,我挑亮油灯,细看宝剑。
梦里醒来,听见号角声在各个军营中响起。
军营里兵士们分吃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 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肃杀的深秋,我站在疆场上大阅兵。
1、“挑灯”点出时间,“看剑”表示雄心, 醉里还挑灯看剑,表明作者念念不忘报效朝 廷。
渲染了浓厚的战斗气氛,表达了词人杀 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军营生活 的?从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有 什么作用? 从军中用餐、演奏军乐、检阅军队三个方面 具体描写了军营生活。。 表现了词人豪迈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
内容上:既展示出一幅壮阔的画面,又渲染 了悲壮的气氛, 思想上:表露出作者壮心不已和杀敌报国的 昂扬斗志
5.上阕描绘的是什么生活?具体写了哪些 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描述军旅生活。
具体写了看剑,闻号, 分炙,奏乐,点兵等生 活情景。 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 雄心壮志。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的卢:良马马。 作:像„„一样。 弦惊:令人心害怕。
1、“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 了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谴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即写作上用了 什么修辞) ? 描写了想象中的战斗场面,前句写骑马 驰骋,后句写弯弓射箭,从形象(视觉)和 声音(听觉)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极其概 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的激烈紧张。 表达了自己能够驰骋沙场而冲锋陷阵 的强烈愿望和战斗激情。 上句用典,下句夸张,用对偶的形式, 句式工整,含义丰富。
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 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 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任职 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 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 他不得已赋闲家居。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 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 豪放、壮美的作品。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的卢:古代烈性 的名马,三国时代 刘备所乘马就叫 的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醉里:喝醉时 挑灯:挑亮油灯 吹角连营:吹号角的声音响遍全营。
连营:扎在一起的众多军营。
八百里:牛 八百里分麾下炙:分牛肉给部下享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