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2024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

2024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标题]2024年重点学科建设任务书[摘要]本任务书旨在制定2024年重点学科建设的计划,详细规划学科建设的目标、重点任务、时间进度和资源投入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计划和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引言]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
2024年,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我校决定制定本任务书,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力求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一、学科建设目标1. 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拓宽学科边界和提高学科影响力等措施,力争将我校部分学科提升至国内一流水平。
2. 增强学科交叉融合能力。
推进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培养具备跨学科智慧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体系。
3. 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
二、重点任务及措施1. 提升基础研究能力- 组织开展各类基础研究项目,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 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重大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提高学术影响力。
- 建立科研平台和实验室,提供良好的条件和资源支持。
2. 拓宽学科边界- 鼓励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和交流,开展跨学科研究项目。
- 增加学科内外的联合培养和合作,推动学科边界的拓展。
3. 提高学科影响力- 发布高水平学术论文,提高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声誉。
- 提升学科在学术会议和学术机构中的话语权和地位。
-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科在实践中的影响力。
4. 构建交叉学科体系- 建立跨学科的学院或研究所,集聚跨学科的优势资源。
- 设立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课程,培养跨学科人才。
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设计创新导向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开设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附件2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一、重点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重点实验室主任、建设周期、依托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主管单位、申报日期
二、国内外概况(该学科或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说明建设实验室的意义)
三、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技术关键)
四、预期目标、阶段性成果及水平、研究进度
五、重点实验室现有工作基础
六、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学术带头人介绍、优秀中青年人才情况、人才培养能力、稳定和吸引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措施等)
七、重点实验室组织结构、人员条件(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称)
八、重点实验室建设规模、经费预算、基建落实情况
九、已具备的实验条件、主要购置和配置的仪器设备
十、重点实验室开放共享的设想及配套条件
十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推荐人选及学术委员会主任介绍
十二、依托单位意见
十三、主管单位意见
十四、市场监管总局意见。
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拟建实验室名称: 建 设 类 型: 所属学院(部): 项 目 负 责 人: 建 设 期 限: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制
ofacuntbily,redsph.Sg-wk
一、简表
拟建实验室名称
所属院(部)
姓名 项 目 主要工作经历: 负 责 人 简 况
建设类型
职称
职务
学位
联系电话
姓名 项 目 组Biblioteka 成 员职称职务从事专业
承担任务
二、实验室概况(主要功能、作用、适用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备注
ofacuntbily,redsph.Sg-wk
三、立项依据及建设目标 要求从专业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与兄
弟院校的主要差距等方面进行论述: 立 项 依 据
建设目标要求涵盖以下内容: 1.拟开出验证性实验项目数: 2.拟开出设计性实验项目数: 3.拟开出综合性实验项目数: 建 4.对实验室前景、效果及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要求情况及为教师科研和研究生 设 毕业论文实验服务情况做出评价: 目 标
签字:
年月日
签字:
年月日
签字:
年月日
签字:
年月日
四、实验内容及服务对象
序 课程名称
号
实验内容
实验 计划 每组 性质 学时 人数
服务专业
主要仪器设 备
ofacuntbily,redsph.Sg-wk
五、实验场地、环境建设内容(房号、面积及环境要求)
六、年度建设计划及经费预算
七、购置仪器设备明细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配置)
数量
单价
总价
备注
生态环境部关于同意生态环境部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的函

生态环境部关于同意生态环境部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4.10.24
•【文号】环科财函〔2024〕82号
•【施行日期】2024.10.2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科技
正文
关于同意生态环境部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
室通过验收的函
环科财函〔2024〕82号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成都理工大学:
《关于申请对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组织验收的请示》(川环〔2022〕51号)收悉。
根据有关规定,经组织专家审核,生态环境部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完成了《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中确定的建设任务,达到了验收要求,经研究我部同意该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请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作用,围绕国家土壤与地下水重点任务,加强合作交流,强化科学研究与环境管理的结合,进一步为我国生态环境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附件:重点实验室名称、主任和依托单位
生态环境部
2024年10月24日附件
重点实验室名称、主任和依托单位
重点实验室名称实验室主任依托单位生态环境部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
裴向军成都理工大学室。
重点实验室工作计划及目标

重点实验室工作计划及目标一、实验室概况本实验室是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机构,致力于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与相关产业和企业合作,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实验室拥有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研究团队,研究方向涵盖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二、实验室工作目标1.开展高水平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一批具有学术和产业价值的研究成果。
2.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效率和管理水平。
3.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三、实验室工作计划1.招聘优秀人才实验室将通过广泛的招聘活动,吸纳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同时,实验室将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年轻科研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开展前沿科研项目实验室将重点开展一些前沿的科研项目,涉及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实验室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资助,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经费支持,鼓励团队成员开展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
3.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实验室将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管理、经费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
通过规范的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加强产业合作实验室将积极寻求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机会,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实验室将通过开展技术转移、成果推广等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实验室工作重点1.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项目,取得一批具有学术和产业价值的研究成果;2.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研究效率和管理水平;3.加强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五、实验室工作内容1.组建研究团队实验室将通过广泛的招聘活动,吸纳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2.开展前沿科研项目实验室将重点开展一些前沿的科研项目,涉及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研究在推动创新、促进产业升级、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我省在特定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省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例如,科研资源分散、协同创新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等。
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将有助于整合优势资源,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在具体时间段内,将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具备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的能力,为我省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核心技术和创新人才。
(二)具体目标1、科研成果方面:在建设期内,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X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X项以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X篇以上,其中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X篇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X项以上。
2、人才培养方面:引进和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
培养博士研究生X名以上,硕士研究生X名以上。
3、平台建设方面:建成先进的实验设施和科研平台,具备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条件。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
4、成果转化方面:推动科研成果在我省相关产业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形成X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实现经济效益X万元以上。
三、研究方向(一)方向一名称1、研究内容:围绕具体研究内容展开深入研究,重点解决关键问题。
2、预期成果:在预期时间内,取得具体成果,为相关产业或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二)方向二名称1、研究内容:聚焦于详细研究内容,突破技术瓶颈。
2、预期成果:预计在预计时间,获得成果形式和应用价值。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国科办基[2011]20号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国科办基[2011]20号](https://img.taocdn.com/s3/m/424e60d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0.png)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正文:----------------------------------------------------------------------------------------------------------------------------------------------------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国科办基〔2011〕20号)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安排,根据《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0〕571号)的要求,我部于2010年底开展了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遴选工作。
目前,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认真研究,原则同意“杂交水稻”等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名单见附件1)。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为保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质量,我部将组织对这些实验室进行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
请各实验室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实验室建设计划,请各实验室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做好支持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制定实验室建设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建设目标、制定建设方案、落实建设经费。
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实验室应凝炼科学发展目标、明确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组织科研队伍、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完善和提升实验研究平台、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考核材料的通知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考核材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8.30•【字号】•【施行日期】2022.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考核材料的通知各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川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依托单位:根据《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川科基〔2020〕9号)、《依托企业建设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川科基〔2020〕17号)、《厅市(州)共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川科基〔2020〕18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省级财政后补助管理实施细则》(川科基〔2021〕4号)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年度考核规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周期评估规则〉等考评系列规范的通知》(川科基〔2021〕9号)的有关规定,我厅将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川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重点实验室后补助支持的主要依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考核范围建设和运行1年(含)以上的实验室均须参加2022年度考核。
二、材料要求请各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川国家重点实验室填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年度考核报告》,并提供相关支撑附件材料。
所取得的成果需为实验室固定人员在数据报告期(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内取得,非实验室固定人员取得或超出期限的成果不纳入年度考核统计范围。
三、报送要求(一)在线填报。
1.身份获取。
各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实验室负责人登录“四川省科技业务综合服务平台”(http://202.61.89.168)中的“四川省科技创新基地”进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管理系统”。
未注册过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右侧“登录提示”点击“这里注册账号”,进行身份注册和实名认证,审核通过后可进行实验室信息申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封面格式
实验室名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二○○七年制
内容提纲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学科领域,建设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
在分析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确立研究方向、近期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
现有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介绍,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吸引人才计划。
四、实验平台建设与经费
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结合研究内容和队伍设置阐述,现有科研条件(仪器设备、科研基地、科研用房、配套设施情况,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及理由,基建或配套设施改善计划。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对外开放合作设想。
六、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提名与简介
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性研究成果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与简介。
七、依托单位的支持情况(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八、主管部门的支持情况(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九、依托单位意见
十、主管部门审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