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论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2024年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从契约理论到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

《2024年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从契约理论到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

《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从契约理论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篇一一、引言会计政策选择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本文将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探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应用。

二、契约理论视角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包括与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契约关系。

会计政策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基础,其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各方的利益。

因此,从契约理论的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契约的重要环节。

在契约理论的框架下,会计政策的选择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行业特征以及所处的经济环境,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以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此外,企业还应考虑到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以便在契约关系中实现共赢。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等。

因此,企业在制定会计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最大化。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性原则:企业应公正、公平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确保其选择的会计政策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透明度原则:企业应提高会计政策的透明度,使各利益相关者能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3. 可持续性原则: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最大化,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利益。

四、案例分析以某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制定会计政策时,充分考虑了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首先,该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行业特征,选择了合适的会计政策和计量方法。

契约成本对企业会计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

契约成本对企业会计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

契约成本对企业会计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一、引言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会计制度选择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重要决策之一。

企业会计制度不仅仅是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工具,它还涉及到资源分配、结果评估、决策制定等各个方面。

然而,在制定会计制度时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契约成本。

契约成本是指因为不完美的信息和不完美的互信而导致的交易成本。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契约成本对企业会计制度选择的影响。

二、契约成本理论与会计制度选择契约成本理论是由奥利弗.哈特和邓勒布提出的,他们认为企业内外部各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契约成本的存在。

契约成本由信息获取和监督费用组成,企业为了降低契约成本,需要设计合适的会计制度。

在会计制度选择中,企业通常面临两种选择:现金基础会计制度和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

那么,企业如何在契约成本的影响下选择合适的会计制度呢?三、契约成本对现金基础会计制度的影响现金基础会计制度是指企业只在现金发生时才进行会计记录和报告。

这种制度下,企业可以更容易地确认和衡量现金流量,减少了复杂的会计核算过程。

然而,现金基础会计制度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非货币性交易,例如以信用销售的方式进行的交易。

这就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增加了契约成本。

因此,在契约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选择现金基础会计制度以降低成本,并更好地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四、契约成本对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的影响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是指企业在相关经济事项发生时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

与现金基础会计制度相比,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能够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财务信息,反映了企业长期经营活动的真实情况。

然而,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需要更多的会计处理和核算步骤,这涉及到更高的契约成本。

因此,在契约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可能愿意选择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以获取更准确的财务信息。

五、契约成本对企业会计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除了契约成本的大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会计制度选择。

《2024年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从契约理论到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

《2024年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从契约理论到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

《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从契约理论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篇一一、引言会计政策选择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企业如何报告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契约理论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对会计政策选择进行深入研究。

二、契约理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包括与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契约关系。

在这种理论下,会计政策的选择被视为一种契约安排,旨在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在契约理论下,会计政策的选择受到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约束。

企业需要遵循相关法规,确保所选择的会计政策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契约成本的会计政策。

然而,契约理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存在,企业可能会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政策,从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其次,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原有的契约安排可能不再适用,需要重新进行会计政策选择。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契约理论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在这种理论下,会计政策的选择不仅受到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约束,还需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会计政策的选择更加注重公平、透明和可持续性。

企业需要与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利益,并选择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会计政策。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会计政策。

四、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为了深入探讨会计政策选择的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首先,收集相关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政策信息,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进行分析。

其次,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改进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契约论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理论研究

契约论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理论研究

张彦明 Z HA NG Y a n - mi n g ; 刘 晓旭 L I U X i a o — X U
( 东 北 石油 大 学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大庆 1 6 3 3 1 8 )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i c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 N o r t h e a s t 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r s i t y , D a q i n g 1 6 3 3 1 8 , C h i n a )
中图分类号 : F 2 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 0 2 — 0 1 3 2 — 0 2
1 契约与企业价值关系
透明 ,契 约的签订一般 以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 为基础 ,
债务契 约还 是劳 动报 酬契 约 的契 约 主 从 宏观层面来讲 ,企业就是由一些列契约形成 的, 企 无论是 股权契 约 、 在 签订 契 约 时 有理 可据 , 使 契 约 信 息 更 具 透 明化 , 减 少 业 法人 的形 成 也 是 由一 系列 契 约 形 成 的 , 企 业 就 是 一 个 契 体 , 约联合体 , 从 这个层面上来说 , 企业价值就是契约 的价值 , 契约摩擦。另一方面 , 可以防止经 营管 工 程
契约论下会计 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 响理论研 究
T h e Re s e a r c h o f Ac c o u n t i n g Co n s e r v a t i s m I n lu f e n c e o n En t e r p r i s e Va l u e i n Co n t r a c t Th e o r y

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

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

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经验证据张涛,耿迎涛摘要:会计稳健性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研究方法:基于静态模拟和动态贴现模型测算会计稳健性指标,并结合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

研究发现: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演进,会计稳健性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时变特征,而投资水平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时变特征;会计稳健性对成长期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不显著,但显著负向影响其他生命周期企业的投资行为;企业的国有属性能够显著抑制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负向影响。

研究创新: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研究价值:为过往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提供了一个解释视角,并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制定投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投资行为;会计稳健性;生命周期;上市公司一、引言当前,学术界关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尚无一致的研究结论,总体而言主要存在两种分歧较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有促进作用。

Watts和Zimmerman (1986)认为会计稳健性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降低企业资本成本,有助于企业投资水平的提升。

Brockman等(2014)和Kravert(2014)提出会计稳健性有助于抑制管理者投资风险项目的冲动,因此能够缓解企业股权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有助于企业投资水平的提升。

Lara等(2016)提出会计稳健性有助于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并能缓解债权——股权矛盾,使企业更易于获得债务融资。

因此,会计稳健性越高的企业债务发行和投资水平越高。

另一种观点认为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行为有抑制作用。

会计稳健性在确认盈利方面增加了更为苛刻的识别条件(Basu,1997;Watts,2003),并在评估资产现值时产生向下的偏误,导致公司管理者风险规避以及投资短视,以致放弃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Leuz,2001;Watts,2003;Guay and Vierrecchia,[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封战略”项目(2017年)。

契约需求角度下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契约需求角度下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契约需求角度下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会计稳健性是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会计信息应该谨慎地处理,不能夸大企业的业绩和价值。

而股权结构是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行为息息相关。

因此,通过研究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财务和治理的关系,提高会计准则制定和企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从契约需求的角度出发,探讨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介绍会计稳健性和股权结构的概念及相关研究;2. 研究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机制,探讨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对此的调节作用;3.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4. 分析影响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因素,如企业规模、行业属性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具体方法包括:1. 收集相关数据,包括股权结构数据、财务数据等;2.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3. 进一步运用模型细节分析方法,研究影响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因素。

四、预期的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存在显著影响;2. 股权结构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对其影响具有重要作用;3. 企业规模、行业属性等因素也对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产生影响。

五、研究的局限性及不确定性本研究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数据来源的局限性;2. 研究因素的选择可能存在偏差;3. 简化的回归模型难以准确评估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

以上因素可能对研究结论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注意和规避。

六、研究方案本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1. 收集相关数据;2.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模型细节分析方法,研究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和影响因素;3. 撰写研究报告。

科技类企业会计稳健性对价值的影响研究

科技类企业会计稳健性对价值的影响研究

科技类企业会计稳健性对价值的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聚焦于科技类企业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通过分析稳健性会计的概念、科技企业的特点,以及稳健性会计在科技企业中的应用,揭示其对财务报表和投资者信任的影响。

同时,研究探讨了稳健性会计带来的利弊,权衡了在科技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XYZ科技公司的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其会计稳健性实践并评估其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为科技企业在会计实践中实施科技稳健性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科技类企业会计稳健性价值的影响科技类企业是指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和提供科技相关产品或服务的组织。

这些企业通常以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为核心,致力于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发展和应用。

科技类企业的范围广泛,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疗设备、电子产品、通信技术、绿色能源等领域。

这些企业通常面临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会计稳健性是指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损失或不确定性进行审慎估计和处理的原则。

它强调在面临不确定性情况下,会计人员应该偏向于选择较为保守的估计方法,以确保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在科技类企业中,会计稳健性尤为重要,因为科技行业往往涉及高度不确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竞争风险。

会计稳健性的应用可以帮助科技企业更好地应对这些风险,防止财务报表被过度乐观地呈现,确保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更准确的了解。

一、科技类企业会计稳健性理论分析(一)科技类企业会计稳健性和价值的关系科技类企业的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关系。

稳健性会计的应用可以帮助科技类企业更准确地反映风险和不确定性,避免夸大潜在的收入和利润,以及淡化潜在的风险和负债。

这有助于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增加投资者信任,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

科技领域的高度竞争和不稳定性意味着投资者特别关注风险和业务前景,稳健性会计的运用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和潜在回报。

《2024年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的影响》范文

《2024年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的影响》范文

《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篇一一、引言会计稳健性原则在财务管理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要求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的交易和事件时,应保持谨慎态度,充分估计可能的损失和风险,而不应过度乐观地估计收益。

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会计稳健性对并购行为及其绩效的影响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的具体影响,以期望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会计稳健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会计稳健性原则是指在确认收益和费用时,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的损失和风险。

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

这种原则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尤为重要,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损失。

三、企业并购行为的背景及动机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另一个企业的股份或资产来获取对其控制权的行为。

企业并购行为的背后通常涉及到多方面的动机,如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共享等。

在并购过程中,会计稳健性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并购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四、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1. 决策阶段:在并购决策阶段,会计稳健性有助于企业充分估计目标企业的潜在风险和价值。

企业通过运用会计稳健性原则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其真实价值和潜在风险,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并购决策。

2. 交易阶段:在并购交易阶段,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交易价格的确定和交易风险的评估上。

企业需要运用会计稳健性原则来合理确定交易价格,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损失,以避免因价格过高而导致的并购失败。

五、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1. 短期绩效:在短期内,会计稳健性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并购后的财务和经营风险。

通过谨慎地估计可能出现的损失和风险,企业可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降低因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 长期绩效:从长期来看,会计稳健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契约论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理论研究摘要:通过对会计稳健性、契约论以及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论述,以契约为基础将会计稳健性和企业价值联系起来,探讨了契约效率假说和管理控制假说下的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abstract: based on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contract theory and enterprise value, connectting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enterprise value, analysising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fluence on enterprise value in contract efficiency hypothesis and management control hypothesis.
关键词:契约理论;会计稳健性;企业价值
key words: contract theory;accounting conservatism;enterprise value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132-02
1 契约与企业价值关系
从宏观层面来讲,企业就是由一些列契约形成的,企业法人的形成也是由一系列契约形成的,企业就是一个契约联合体,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企业价值就是契约的价值,就是现存契约执行价值、未来契约缔约价值,因此二者关系是统一的,企业价值就是企业契约价值。

从微观层面来说,企业价值可以是企业股权价值和债权价值之
和,也就是金融价值,是净金融负债价值和权益资本价值。

因此从微观层面上来讲企业价值是债务契约价值和权益契约价值之和,也就是说债务契约和股权契约是企业价值的直接表现和标识,而其他契约则内含于企业实体价值、净金融负债价值和股权价值之中,微观层面上来说契约是与企业价值直接相关的表象。

2 契约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
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重要的原则之一,与契约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通过会计稳健性确定的会计信息,在不高估成本和费用或低估资产和收益的情况下,将确定的损失或成本给予确定,对不确定收益或资产不予确认,使会计信息更趋客观性,从而使以稳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契约指标也更具客观性,也防止了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使契约主体之间的执行更具客观,也防止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3 契约论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分析
3.1 契约效率假说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分析契约效率假说认为,通过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可以使企业契约主体各方达到一定的利益平衡,能够公平、合理、有效的减少因不完全契约和隐形契约所带来的契约成本,提高契约运行效率。

其会计稳健性的契约效率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通过会计稳健性作用使会计信息趋于客观、透明,契约的签订一般以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为基础,无论是股权契约、债务契约还是劳动报酬契约的契约主体,在签订契约时有理可据,
使契约信息更具透明化,减少契约摩擦。

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经营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维护各个契约之间的关系与平衡。

会计稳健性性要求企业不要高估净资产和净收益,不得低估费用和损失,费用化的防止资产化,这就降低了管理层粉饰报表的可能性,最为契约的代理人,也就减少了只为某一契约负责的发生,减少了机会主义的发生,减少了契约摩擦。

会计稳健性的契约效率作用最终是将不完全契约和隐形契约尽可能转换为显性契约,降低契约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性,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契约摩擦。

在契约效率假说中,会计稳健性作用是将不完全契约和隐性契约尽可能转为显性契约,降低契约主体之间的不对称性,来减少企业摩擦,提高契约的稳定性,尽可能确认比较确定的会计信息,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利益分配指标更具透明性和公平性,能够减少因为利益不均导致的契约摩擦,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3.2 管理控制假说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分析管理控制假说是指会计稳健性不仅仅存在于会计所披露的信息、会计核算、会计记录之中,它还存在于企业治理结构之中,通过治理结构的中有关的稳健性来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完善,通过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进而使会计信息的计量在多方均衡力量中更加稳健,也使治理层结构更具作用,对管理者机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内部管理控制的完善性,也使会使隐形契约转换为显性契约,来减少契约的摩擦性。

通过会计的稳健性,会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通过内部控
制稳健性的作用,一方面,加强了企业治理结构与管理效率的完善,另一方面,增强少数股东或“弱势群体”信息透明度,降低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自有信息”量,进而使契约主体之间的信息趋于公平,减少契约摩擦。

会计稳健性管理控制作用基于会计内部控制稳健性作用,促使企业治理结构趋于完善,进一步弱化不同契约形式或统一契约形式不同契约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契约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趋于公平,进一步减少契约摩擦。

在管理控制假说中,将稳健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会计管理机制,它基于会计内部控制稳健性作用,促使契约主体所掌握的会计信息趋于公平,来促使企业治理结构水平的提高,从而促使企业契约价值的增加。

高稳健的会计信息以及会计管理机制,使会计信息更具清洁化,清洁化的会计信息也更具市场化,会促进新契约的签订,增加企业价值。

综合契约效率假说和管理控制假说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所示,通过会计稳健性作用,可以为企业提供合理、透明、公平的会计信息,从而促进企业为契约主体提供合理、公平、透明、有据的利益分配以及契约执行指标,进而减少契约摩擦成本、保持契约稳定性以及促进新契约的缔约,来增加契约的价值,进而提高企业价值,因此,从宏观契约论下,会计稳健性可以增加企业价值。

4 结论
通过契约的作用,将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价值联系起来,通过会计稳健性作用,减少契约摩擦成本、保持契约稳定性以及促进新契约的缔约,来增加契约的价值,通过对契约价值的增加,可以降低企业毁约风险,使债券人要求的回报率降低,减少股东间的摩擦,降低股权成本等,并且通过减少因契约摩擦而导致有关成本的支出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流出,进而提高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钟岳松.会计信息稳健性和公司债务成本关系初探[j].财会通讯,2009,(4):118-119.
[2]孙铮,刘凤委,汪辉.债务、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6):112-173.
[3]王宇峰,苏逶妍.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5):60-65.
[4]刘丽娜.会计契约本质与会计规则变迁[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68-169.
[5]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2):69-91.
[6]刘红霞,索玲玲.会计稳健性、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9):53-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