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

合集下载

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有关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的研究一直是财务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的运营和投资者决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入手,探讨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指的是反映经济实际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比性。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提供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准确评估,为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有效地揭示公司实际业绩,避免因误导性的盈余管理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如果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来人为地提高报告盈余,其实际盈利情况可能并不如表面所示,这将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降低市场的效率和公司的声誉。

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减少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其次,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保护和资本市场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使投资者更容易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同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还能减少公司因盈余管理而引发的骚扰诉讼和财务丑闻的风险,进一步维护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要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并减少盈余管理并不容易。

首先,在数据收集和报告过程中存在许多潜在的错误和欺诈行为。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公司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其次,公司应该遵守会计准则和规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最后,政府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和审计,发现和纠正不合规行为。

另外,技术的进步也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能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人为错误和操纵的风险。

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不可篡改的会计数据,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

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
·综合 2012 年第 11 期(下)
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
赵益康 郝 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2200)
摘要: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存在对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 会降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由于信 息不对称,投资者难以判断会计盈余是否被操纵,会更多地依赖相对可靠权益账面值信息进行估值。
前的盈余达到一定的目的,所以许多研究认为应关注应计利润的维度而不是它的方向,并用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DA)| 来衡量公
司盈余管理水平(Sloan,1996;Pfeiffer et al,1998)。本文按每年|DA|值的四分位数对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分组,如果上市公司当年|DA|值高
于当年的上四分位数,它进入盈余管理组;而当年|DA|值低于下四分位数的公司进入非盈余管理组。
Jones模型中加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额,并通过年度截面数据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如下:TACit=α
1 Ait-1
+β1
ΔREVit-ΔRECit Ait-1
+β2
PPEit Ait-1
+β3
ΔCFOit Ait-1
+εit。其中:TACit为i公司在t年的总应计利润,等于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再除以上一年公司期末总
(6.547) (-4.204) (3.118) (3.804)
2004 514 4.929*** -2.773*** 0.595*** 0.491*** 90.148*** 0.410
(6.006) (-3.169) (5.760) (5.624)
2005 560 5.317*** -3.013*** 0.397*** 0.531*** 78.524*** 0.357

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制约关系

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制约关系

盈余管理亟待会计 准则有效的制约 随着我 国资本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 , 财务报告 巾的盈余信息成为投 资者据以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除此之外 . 会计盈余还是许多 契约 和 证 券市 场 管 制 的 重 要参 数 , 利 益 相 关 人 对 企业 盈 利 或 亏 损 十 分 各 敏 感 。 正 是 由于 盈 余 信 息 如此 重 要 , 得 一 方 面 会 汁准 则 制 定 机 构 和 证 使 券监管部门纷纷出台了 一系列 的会计准则和监管井 施对会计盈 余信息 々 的提 供 加强 管 制 : 一 方 面 .} 公 闭管 理 当局 出于 种 种 动 机 , 取 各 式 另 : 市 采 各 样 的 手 段米 影 响 报 告 盈余 盈余 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 为了实现 自身利 益或 企业价值最大化 , 在 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 提下采取 多种手段人为影响会计数据尤其 是会计 盈余的行 为。 几年来 , 近 资本市场 } : 的盈余管理 案佴: 出不穷。 层 从国外的 安 然 、j 、 乐 到 我 国 的红 光 、 田 、 广 夏等 , t通 施 I = 蓝 银 无 不 唤 起 社 会 公 众 对 财务 报 告 系统 的广 泛 关 注 人 们 普 遍 认 为 . 上市 公 J 这 种 会 计 信 息 失 i 的 真 现 象 , 大 程 度 上 得益 于 会计 准则 的 不 完 善 , f此 认 为会 计 准 则 是 很 并 } ] 导致上 市公 司盈余管理 的最关键因素。 会计准则 在 市公 司盈余管理过 程 中到底 扮 演 _什 么 角 色 ; 『 计准 则 怎 样 能 够 有 效地 制 约 f市公 的盈 : 余管理 , 提高会计信 息的质量 。 二、 国具体会计 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我 些 因素制约 J上市公 司盈余管理 的发生 ,这砦因素主要 包括 : ’ 会 计准则 、 外部审计 、 司治理结构等。 公 由于会计信息 的提供是由会计 准则 规范的, 因此会计准则 的质量直接天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虽然有 了高 质 量 的会 计 准 则 不 一 定能 确 保 高 质 量 的 会计 信 息 , 是 如 果没 有 高 质量 但 的 会计 准 则 , 计 信 息 质量 必 然 得 不 到 保 证 。 同 从 2 会 我 0世 纪 9 O年 代 起 , I市公 司盈 余 管婵 现 象 H益 严 雨 ,虽 然 解 决 这 个 问 题需 要 多 管 齐下 , 二 但 会计 准 则 作 为 报 表 编制 及 审 汁 的 客 观依 据 . 防 范 和 抑制 盈 余 管 理 方 面 在 责任重大 为 r 使弄虚作假者有所借 口, : 为了从源 f堵塞漏 洞, 提高 会计 准 则的 质 量 是 问题 的 实 质 L要 害 闲此 , 汁 推 则 是防 范 和 制 约 盈 J j 会 余管理 的 键网素 首 先, 会计准则约求企业在会 信息 的确认 、 l } 计量 、 记 录 和 报 告 过 程 中 , 须 遵 守 GA P 公 认 会 计 琢 则 )这 可 以 从 较 大 程 必 A( , 度 上避 免企 业 的 随 意性 , 会 计信 息 有 了横 向 与纵 i 可 比性 : 次 , 使 的 其 会 计 准 则 不仅 是 会 计 信息 确 认 、 壁 、 录 和报 告 的 规 范 , 是 市 计 师 执 业 汁 记 要 : 府 对 证 券 市 场 的 监 管 严 重 依 赖 政

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来改变盈余数额或者其分布,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盈余管理对企业的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既可以为企业带来短期利益,也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盈余管理对企业的短期价值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盈余数额,以满足投资者的预期。

这种调整可以使企业的盈余更加稳定,减少了投资者的风险感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声誉。

同时,盈余管理还可以通过调整盈余分布,使企业在特定时期实现更高的盈利,提高企业的股价水平,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一步推动股价上涨。

这种短期的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市值和股价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

然而,盈余管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对企业的长期价值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使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投资者的误判,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股价表现。

其次,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使企业陷入短期主义的陷阱,过度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在盈余管理过程中可能通过削减研发投入、减少长期投资等方式来提高盈余,但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长期价值受到损害。

为了避免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应该注重财务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通过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企业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进而提高企业的价值。

此外,企业应该注重长期价值的追求,不应过分追求短期利益,而是要注重长期投资、研发创新等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

只有在长期价值的积累上下功夫,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盈余管理对企业的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带来短期利益,提升企业的市值和股价。

然而,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降低企业的价值。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财务透明度和长期价值的追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价值的最大化。

论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防范对策【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论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防范对策【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本。在物价上涨时期,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降低销
售成本的先进先出法;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相对提 高销售成本的加权平均法。 (2)利用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会计人员在对某些不确定性交易或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根据职业判断进行会计估计。由于会计估计 具有主观性,因而人们很难对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进行准确评判。众所周 知,会计估计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当期盈余,因而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期作 出不同的会计估计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在计提固 定资产折旧时,需要估计折旧年限和净残值。这使得公司在经营业绩差 时延长折旧年限和高估净残值,而在经营业绩好时缩短折旧年限和低估 净残值。再如公司利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按照我国企业 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应根据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其短期投 资、应收款项、存货、委托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 形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并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相应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由 于计提多少资产减值准备需要根据判断和估计确定,具有很强的主观 性,这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很大空间。公司可在业绩好时多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储备,而在业绩差时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 平滑利润。 (二)安排真实交易 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者通过构造具体交易并控 制交易发生时间所进行的盈余管理。这类盈余管理手段通常既影响各期 盈余,也影响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并且通常不会增加公司价值,反而 在某些非正常的情况下还会损害公司价值。以下对一些主要手段进行具
这种盈余管理手段虽然可使公司短期利润增加,却削弱了公司长期发展
的能力,损害了公司价值。 (4)增加产量。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生产产品的成本 由企业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耗费构成,具体包括直接材

企业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探究

企业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探究

企业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探究引言:在当今日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为了实现盈利最大化往往采取盈余管理策略,以达到对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然而,这种盈余管理行为给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企业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就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建议。

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操纵会计数据,以达到实际盈余与期望盈余之间的一致性。

这种操纵通常包括收入、费用、准备金等方面的调整,以在合法范围内对盈余进行优化。

虽然盈余管理在特定情况下是合法的,但滥用盈余管理可能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

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 报表失真: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可能会将某些费用计入更迟或更早的期间,以使当期盈余呈现较高或较低的水平。

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失真,使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难以准确评估企业的真实状况。

2. 信任缺失:频繁、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破坏投资者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信任。

一旦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怀疑,他们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保持谨慎态度,从而可能降低企业的融资能力。

3. 公信力下降: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将使企业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影响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

公信力的下降可能会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的声誉受损,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规范流程、优化系统以及加强内部审核等方式,有效减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2.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培训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使其具备辨别和防范盈余管理的能力。

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学习、强调职业道德要求,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以保证财务人员能够遵守规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 加强外部监管:加强监管部门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查和监督,对于存在盈余管理的企业,要依法进行惩处,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试论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试论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试论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作者:侯文哲韩丽娜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5期摘要:会计盈余信息是投资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是投资者十分重视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

因此,必须规范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

关键词: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盈余管理;规范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169-02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且影响着资本市场的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因此,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首先,盈余管理具有合法性。

盈余管理不同于盈余操纵,是有意义的经济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目的也反映了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

另外,盈余管理行为在符合契约要求的条件下,是一种公平交易行为,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其次,盈余管理是由管理层进行或者授权进行的。

管理层掌握着大量的内部信息,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方面以及经营活动的很多决策都是由经营者决定的。

再次,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盈余信息。

盈余管理是通过调整会计数据使得会计盈余信息满足投资者的要求,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

盈余管理是好是坏,主要看是否适度。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一)从管理者角度看管理层是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管理层掌握着最为丰富的内部信息,可以获得经营管理活动的第一手资料,那么管理层就有机会和权利进行盈余管理。

股东和投资者们为了约束和奖励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会与管理层签订管理契约,将管理层和企业的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企业盈利水平越高,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就越好,管理层获得的报酬也就越高。

会计信息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会计信息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会计信息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引言:公司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根据自身利益或市场要求,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费用等手段,以达到控制公司盈余水平的目的。

会计信息作为公司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会计信息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从不同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是衡量一个公司财务报告真实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若会计信息质量较高,可能会限制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首先,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使公司无法通过虚增收益或掩盖损失等手段来误导投资者。

其次,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具备可比性,使公司更难以通过利用会计政策灵活性来进行盈余管理。

因为可比性较强的会计信息更容易被外部人士进行比较和评估,一旦发现异常,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二、公司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首先,为了实现盈余管理目标,管理层可能会选择应用某些会计政策,以虚增收益或掩盖损失。

这种选择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使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未来表现。

其次,过度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空洞、误导性陈述等问题,这进一步损害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三、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充分透明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有效制约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通过及时、准确地披露财务信息,公司可以增加外部人士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了解程度,进而减少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此外,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促使公司建立良好的企业治理机制,提高管理层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这些因素都将为公司盈余管理设置有效的约束,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四、经济环境与会计信息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公司盈余管理产生一定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公司盈余管理的压力相对较小,管理层更容易遵守会计准则,提供真实可信的会计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盈余管理 价值相关性 公司估值 会计盈余 权益账面值
一、引言
已有研究(Easton和Harris,1991;Ohlson,1995;Penman,1998;Ou和Sepe,2002)表明,会计盈余具有价值相关性,对股票价格具有
显著的预测性,因此常被投资者作为估值基础。但是,会计盈余有可能受到管理层操纵。国外相关研究证实了管理层会受契约动机、
假设:盈余管理的存在会降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进而提高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
(二)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本文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中加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额,来估计盈余管理
水平,并建立了加入了盈余管理变量的价值相关性模型。
(1)盈余管理水平衡量。国内外众多研究都采用Jones模型(Jones,1991)或者修正的Jones模型(Dechow et al,1995)来估计操纵性应
余管理(陈小悦等,2000;陈晓和李静,2001)。无论动机如何,管理层的盈余管理会造成报告利润真实性的扭曲,从而降低会计盈余的
可靠性。因此,当盈余管理存在时,会计盈余可能不再是估值的可靠来源,其价值相关性会减弱。另一方面,当盈余管理存在时,市场
可能会寻求其他指标估计股票价值,而权益账面值作为另外一个重要的估值基础可能会更多地为投资者使用,其价值相关性会提
BV 7236 3.085 2.861 1.563 0.000 20.966
非盈余管理组
P 1833 7.557 6.200 5.402 1.480 77.840
(亏损公司占 4.47%) E 1833 0.217 0.151 0.310 -0.744 6.280
BV 1833 3.107 2.874 1.543 0.000 20.970
Jones模型中加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额,并通过年度截面数据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如下:TACit=α
1 Ait-1
+β1
ΔREVit-ΔRECit Ait-1
+β2
PPEit Ait-1
+β3
ΔCFOit Ait-1
+εit。其中:TACit为i公司在t年的总应计利润,等于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再除以上一年公司期末总
27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77
554
2009 1092
544
274
274
548
合计 7326
3660
1833
1833
3666
表2
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
样本
变量 样本数 均值 中值 标准差 极小值 极大值
P 7236 8.272 6.680 6.530 1.400 169.820
总样本
E 7236 0.201 0.160 0.401 -3.400 6.280
报酬激励、政治成本等因素驱使,进行盈余管理来人为地操纵利润(Watts和Zimmerman,1986;Healy和Palepu,1993;Teoh et al,1998;
DeGeorge et al,1999);而国内研究也表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为了应对证券市场的相关规定(如获得配股资格、确保上市资格等)进行盈
(7.485) (-3.964) (3.729) (6.397)
2006 558 11.917*** -6.234*** 0.658*** 1.330*** 121.256*** 0.502
(7.697) (-3.780) (3.105) (7.358)
2008 554 5.243*** -1.690** 0.334** 0.510*** 100.642*** 0.419
计利润(Discretionary Accruals, DA),并用此衡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水平。夏立军(2002)的研究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上,分行业截面数
据Jones模型可以很好揭示盈余管理程度。而Kasznik (1999) 考虑到总应计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Dechow,1994),在修正的琼斯模型中加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额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因此本文中笔者在修正的截面
高。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当盈余的可靠性下降时,其他指标(如账面价值、现金流量)会变得更具有价值相关性来补偿盈余作用的下降
(Berger et al,1996;Collins et al,1997;Barth et al,1998)。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
性,粉饰的会计信息有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所以有必要从实证角度研究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
样本 N
β1
β2
β3
β4
F 值 调整 R2
2002 450 6.078*** -3.532** 0.352** 0.585*** 25.581*** 0.180
(3.546) (-1.942) (2.257) (3.355)
2003 483 8.008*** -5.407*** 0.481*** 0.482*** 63.225*** 0.341
(6.547) (-4.204) (3.118) (3.804)
2004 514 4.929*** -2.773*** 0.595*** 0.491*** 90.148*** 0.410
(6.006) (-3.169) (5.760) (5.624)
2005 560 5.317*** -3.013*** 0.397*** 0.531*** 78.524*** 0.357
不存在盈余管理时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系数β3和β4代表了当盈余被操纵时,市场对权益账面值的反应。系数β2和β4分别代表
了盈余管理对盈余和权益账面值的影响。根据前面的假设,预计β2为负,表明盈余管理存在时,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会下降。相反地,预计
β4为正,因为在盈余管理存在时,市场会改变其对盈余的信赖,转向权益账面值,从而提高账面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前的盈余达到一定的目的,所以许多研究认为应关注应计利润的维度而不是它的方向,并用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DA)| 来衡量公
司盈余管理水平(Sloan,1996;Pfeiffer et al,1998)。本文按每年|DA|值的四分位数对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分组,如果上市公司当年|DA|值高
于当年的上四分位数,它进入盈余管理组;而当年|DA|值低于下四分位数的公司进入非盈余管理组。
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研究样本
中间四分位数 盈余管理组 非盈余管理组 总计
2002 898
448
225
225
450
2003 964
482
241
241
482
2004 1027
513
257
257
514
2005 1121
561
280
280
560
2006 1118
560
279
279
558
2008 1106
552
泛采用Ohlson(1995)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这些研究的实证模型中,股票价格是盈余和股东权
益账面值的线性函数:Pit=α0+α1Eit+α2BVit +εit
(1)
其中:Pit是i公司第t年末的股票价格,Eit是i公司在t年的每股净利润,BVit是i公司在第t年末的每股净资产,εit是残差。为了衡量盈
作者简介: 赵益康(1988-),男,安徽和县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郝 洪(1965-),女,山东青岛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13
赵益康 郝 洪: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
(2)加入了盈余管理变量的价值相关性模型。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文献(Collins et al,1997;Barth et al,1998;Ou和Sepe,2002等)广
余管理对盈余和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影响,本文在价值相关性模型(1)的基础上加上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的虚拟变量,来捕获盈
余管理的增量信息。鉴于盈余的可靠性会影响盈余和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每个会计变量的系数都可以看作是盈余管理虚拟变
量的函数。即令:α0=β0;α1=β1+β2Dit;α3=β3+β4Dit;
(三)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2年至2009年在沪深两市的一般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这一时间序列的原因是
2001年起《企业会计制度》在大、中型企业执行,信息披露逐渐规范和证券监管不断完善,股票价格从一定程度上回归于其内在价值。
进一步筛选标准如下: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剔除股价相关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剔除财务数据极端异常上市公司;剔除连
·综合 2012 年第 11 期(下)
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
赵益康 郝 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2200)
摘要: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存在对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 会降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由于信 息不对称,投资者难以判断会计盈余是否被操纵,会更多地依赖相对可靠权益账面值信息进行估值。
(7.628) (-2.266) (2.235) (4.126)
2009 547 11.285*** -6.051*** 0.828*** 1.040*** 152.884*** 0.527
(9.380) (-4.425) (4.140) (5.304)
合计 3666 7.969*** -4.059*** 0.674*** 0.769*** 504.527*** 0.355
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为投资者正确选择估值方法提供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基于已有文献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值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与市场价值存在正向关系。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