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5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合集下载

2020中考语文备考-专题五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2020中考语文备考-专题五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导析:第③句“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总说,根据“前堂后室”, 即应该先写“堂”:②①,后写“室”:⑤④。故选C项。
4.(2019淄博)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数据加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用于保障数据在不安全环境中的
安全存储和通信。

①在这一过程中,敏感信息就是待加密的数据,专业术语称为明文,被公布的乱
1.(2019怀化)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项是( B )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
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
工序的苛求。
。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
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
导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细读本段材料,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组织 材料。⑤是总起句,引出说明对象,③承接总起句展开,①④按时间顺序组织 材料,②是对③①④的总结,肯定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地位和作用。
排序题方法 技巧一:抓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了解每种顺序 的特点和标志性词语。 技巧二:抓关键性的词语。(1)抓前后有联系的或相同的词语;(2)抓意义相同 的词语。 技巧三:注意前后一致。(1)句式一致;(2)句中的某一成分一致。
纯度的器具。

①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
②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们今天
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③无数巨匠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④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匠心独运,不尚速成。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知识讲解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语句的衔接与排序考点透视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属于“语言连贯”的考察范围,“语言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顺序要合理,过渡要自然,上下文必须相互照应。

“语言连贯”是中考考查句子运用的一个重要考点,最为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选句填空型,一是语句排序型。

语言连贯题的两种命题形式实质是相同的,都是排列句子的语序。

其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律性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知识讲解语句衔接与排序的原则把若干句子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语气的通顺畅达,也就是要注意连贯。

1.句子衔接要做到:(1)话题保持同一,对于记叙类,陈述的角度要一致,即陈述对象(通常就是主语)不可轻易更换;对于议论类,观点前后要一致,观点和材料要保持一致。

(2)内容要合乎事理,符合逻辑,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3)语句要前后照应,比如问与答的照应,前面的排序与后面的排序的照应,指代的前后照应,句式的前后照应,关联词的前后照应等。

2.调整句子应遵循:(1)中心和思路是排序的内在依据,因此明中心理思路最为重要。

明中心,对于记叙说明类,要明确记叙说明的对象;对议论类,要明确论题或论点。

理思路,记叙说明类,要理出记叙说明的顺序,议论类要理出论证的顺序和层次。

(2)抓语言标志。

比如前后呼应的关联词语,反复出现的关键性词语,重复出现的相同句式,前后对应的句子,表示顺序的词语等,这些都是排序的依据,应充分加以利用。

调整句子的顺序,一般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定中间。

也有的从局部开刀,再逐步扩展到全体,比如说,首先认准了⑤和③连在一起,且必须⑤句在前,③句在后,如果有选项,凡不是⑤③排列的选项一律排除,然后再把剩下的选项比较一下,找出不同点,对照文句,很容易选出答案。

如果无选项可以利用,排定⑤③后,再看⑤与哪一句有关联,③与哪一句有关联,这样一步一步排下去,也能调整好全部语序。

2020届中考语文考点总结(湖北)05句子的衔接与排序(含解析)

2020届中考语文考点总结(湖北)05句子的衔接与排序(含解析)

2020届中考语文考点总结(湖北)考点05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语句的排序题的解答方法一、简单来说,对于没有给出语境的若干句子,最实用的办法是:(1)找首句;(2)找尾句;(3)找必须连在一起的句子。

二、具体来说,有以下步骤(一)认真阅读语句,明确文体和中心同学们在拿到一个排序题时,先通读一遍,看看是什么类型的文章,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

通常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二)明确材料结构,理清行文思路1、不同的文体的文章思路也会有所不同,常常可见的有:(1)记叙文: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和结尾)为顺序。

(2)议论文: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说明文:常把说明的对象,或者要说明的内容放前面,所谓的事理句放在前面,材料句放在后面。

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理清思路例如:一段写景的顺序由观察的角度决定是仰视,俯视,还是平视;是从远到近,还是从上到下,是移步换景还是定点观察。

另外,又明显连接词的要放在一起,如上句末尾提到了“大气”,另一句的开头以“大气”开头。

(三)抓住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1)局部的句子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逻辑关系。

(2)注意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3)暗示性词语的使用:“同时”表示并列,应该在后面,“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等等;有指代意义的词语: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往往紧跟在所指代的内容后面。

2020年中考专题句子的衔接与排序复习课件例题

2020年中考专题句子的衔接与排序复习课件例题

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课件例题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请给下面这段文字排出正确的顺序()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②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⑤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⑥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答案】④③②⑤①⑥【解析】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语段要害,就可以定首句或尾句,中间的顺序也会逐渐清晰明朗地排出来了。

这是记叙性语段,顺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过程为顺序。

④为首句,③②承接④句,⑤句开始写树下,①⑥承接⑤结束。

故这段文字排出正确的顺序是:④③②⑤①⑥。

2、按正确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答案】(3)、(2)、(7)、(6)、(4)、(5)、(8)、(1)(1)回头一看,展览馆大门前面还有很多人排着队在等着进去。

(2)展室的进门处竖立着一块大标语牌,上面写着前言。

(3)我们排着队走到了展览馆的大门前(4)中间的好几个展室都有许多图片和实物,每幅图片的下面都有说明文字。

(5)展室出口处的结束语中有两个字,我们好几个同学都说没有学过。

(6)最先的一个展室是展示我国航天工业技术发展情况的。

(7)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步入展室。

(8)我们依次从出口处走出了展览馆。

【本题所给句子主要是叙述“参观展览馆”的过程的;(3)点明我们排队走到展览馆,由此说起;(2)写在进门处看到了标语牌;(7)接着写步入展室;(6)写第一个展室;(4)写中间的几个展室;(5)写展室的出口处;(8)写我们走出展览馆;(1)写回头看展览馆。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或下宫,是宋太祖(公元960-967)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

②明万历年间,太清宫近乎荒废。

③南京报恩寺的和尚憨山买下宫前的一块空地,建了一座海印寺。

中考专题复习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中考专题复习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2、梳理语句的方法:
句子的组成一般有四种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心理顺序。
语句的梳理应统观全段,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分
析其他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或方面来阐述中心句的,再 按内在的逻辑联系加以梳理。 还可以抓住一些关联 词语、代词和带总括性的词语来帮助分析。
真题解读:
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从听觉角度写声调高。“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分 别从
视觉与听觉的角度跟前两句交叉衔接。“一片大雪地,无数
枯树林”,承前面短句“北平郊外”,形成“短短——长长” 的
节奏,亦与下文的节奏相应,答案应为D
必胜绝招
调整句子顺序,一要理清思路,二要抓语 言标志,如关联词、关键词、相同句式等。
从方法上讲要先确定首、尾句,然后再排 列中间,也可以局部着手,逐步向整体扩 展。
例题解析
例1: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
过是一颗芝麻粒,但人们只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
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A、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B、山,缄默不语冥然不觉——它用自己的筋骨来证明自己的伟大。 C、山,也欣喜万分——它因为人的攀登作住贡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乎——它相信人永远不会臣服自己。
抱生活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
指点迷津: 这里的叶、花、子、藕都有与之对应的精神品质:叶——宽阔,花— —芬芳,子——孕育未来,藕——寂寞地呆在泥土里。所以这题应选B项。
衔接方法讲解
1、“话题同一”类语句的衔接。 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持 同一,是“语句衔接题”常见的解答思路。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之句子的衔接、排序课件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之句子的衔接、排序课件

专题五 句子的衔接、排序
一、句子衔接切入点 1.陈说对象要一致 所谓“陈说对象”就是指句子的主语,在一般情况下, 前后的主语一致,会使句子更连贯。主语一致,容易保 持叙述、议论角度的一致。陈说对象一致是语句衔接 的重要条件。
2.前后结构要一致 “结构要一致”既包括句子之间的结构协调,又包括一 个句子内部的结构协调一致。句子的衔接还要求句子 情势保持统一。题干上包含了某种句式或短语,那么衔 接项大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句式或短语。因此,寻找相 同的句式或短语也是解答句子衔接题的一个方法。
3.结构合理 议论文段有合理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并列式、层 进式等结构。 4.词语标志 语段的上下句往往含有相互承接的词语、关联词语、 指导代词、序数词以及“又、再、也”等语言标志。
5.语句作用 语段中往往有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 6.句间关系 分句或句子之间常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 分等关系。一个复句、句群或语段,前后语句之间若缺 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就会造成语句的脱节。因此,句间 的关系必须吻合其内在的逻辑。
2.抓语言标志。解题时,还要敏锐地发现关键字眼、关 键句子、上下句的关联词语、指导代词、序数词以及 “又、再、也”等语言标志来正确排序。另外找重点 句可以确定句序,如找总领句、总结句、相同句式等。
3.理写作思路。一是要瞻前顾后,上下衔接,使前后句 意连贯;二是要环绕主语或固定结构的陈说对象排列, 注意语脉连贯。
4.分文体排列。记叙文可按其线索排,如时间变化、地 点转移、事件发展、人物变换等;说明文可找其说明顺 序排,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议论文可依 其论证结构规律排,如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等。
三、排序语段的一般特点 1.线索明确 记叙文段一般有明确的线索,可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 情感变化等方面去寻找线索。 2.顺序清楚 说明文段一般有清楚的说明顺序,有时间、空间、逻辑 等顺序。

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记叙文:多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 (起因、经过和结果)为顺序;
议论文:往往观点在前,材料在中,总结在后; 结构为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
说明文:多以空间或逻辑为序,常常说明对象 或说明话题在前,事物特征及形成等在后。
5
3、下列几个句子的顺序已经被打乱, 请重新排列。 (⑤ ④ ① ③ ② )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③在连天蔽日的杉木下,马鹿、狍鹿、棕熊、雪 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 斯河的草原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A.③⑤①②④ C.③⑤④①②
B.④①⑤②③ D.④②①③⑤
10
抓关键词——重、方、指
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 上 ②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要使生命越来越丰富,就要懂得给
【予答,案】①③②④

①给予,是最大的回报。
②这样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吝啬而贫穷的人。
③你所能给予别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拥有的
也就越多。
④事实上,当你懂得分享时,你付出越多,得
到的回报越多。
第一句就提出要“给予”,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讲给予有什 么好处,所以先选第①句;理解②句中的“这样”,它是 指“给予别人越多,你收获也越多”,所以第二个应该是 第③句,第②句应该在第③句后面;所以正确的顺序应该
3
解题方法技巧:
方位词

找 时间词

关 重复词

键 关联词

初中语文《句子排序与衔接》课件

初中语文《句子排序与衔接》课件

25
书法欣赏 传统文化
1
2
3
3
二 阅读 三 作文
古诗文默写
38
综和性学习
1
3
现代文、文言文、诗词鉴赏、
名著导读
45
命题作文二选一
50
1.(2020定西3题2分)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 当的项是( )




演变过程中,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
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 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仅字一个音节。
①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上古时代的石刻字符
②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
③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④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
A 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③④①②
2. (2019 兰州3题3分)依次填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是( )
“黄河之水天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配得上一个民族的母亲河的称号。
技巧3:抓关键词
一找上下句都出现的词 一找关联词 一找指示代词 一找提示性词语
1.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B )
①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 ②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一片 ③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 ④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⑤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 ⑥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 A.⑤①②⑥③④ B.⑥③②④⑤① C.②⑥③④⑤① D.⑥⑤①③②④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技巧4:理清句子思路
句子的基本语序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 (2)时间关系: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等。 (3)逻辑顺序: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 此及彼等,由一般到个别,由具体到概括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碧波荡漾于脚下,
,构成了山、水、佛、云
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A.薄云在山间缠绕
B.山间缠绕着薄云
C.薄云缠绕在山间
D.只因薄云在山间
11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考点突破 对点训练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连贯。解答此题先要看清题目 要求,“与‘碧波荡漾于脚下’形成对偶”,那就要求前后对仗工整,字数 一致,词性相同。“碧波”为名词,“荡漾”为动词,“于”为介词,“脚下” 为方位名词,再看选项,与之相对应的是C项“薄云缠绕在山间”。
答案:C
12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考点突破 对点训练
得分技巧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和衔接项。不管何种 类型的衔接题,首要的是分析理解题干,把握题干与衔接项之间的 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突破口。
2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2.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
个文化厚实的社会
里,
;
;
。这样,人方
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
9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考点突破 对点训练
考点二 句子衔接
考点解读:句子的衔接题,常考的题型有:在一段文字中为上下文 衔接选填恰当的句子;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并前后 衔接一致;在一段文字的空白处插入与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在语 段中选填句子顺序正确的选项;在一段文字的末尾填写与前文相一 致的句子。因此,考生在解答句子排序试题时,要注意语段中句与 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4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考点突破 对点训练
考点一 句子排序
考点解读:句子语序的排列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 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常见的句序排列有如下 几种方式: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 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 识到理性认识。
专题五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1.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B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
,
,
,也许才配得上一
个民族的母亲河的称号。
①那`种永不回头的姿态 ②那种席卷天地的气势 ③那种摧枯拉
朽的威力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抓住“黄河之 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句。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突出 气势、威力;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突出其姿态。所以①句照 应“奔流到海不复回”,应填入第三空,排除A、C两项。再看②③句, 存在逻辑关系,“气势”是看到的表象,“威力”是感受到的精神,存在 逻辑先后顺序,排除D项,答案为B项。
5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考点突破 对点训练
例1(2019·重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
项是( )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问;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
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也
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①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
②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
答案:A
7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考点突破 对点训练
得分技巧解答这类句子排序题可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进行: (1)研读材料。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明确这段话的中心 问题。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2)理清思路。理清思路,有利于从整体上大体理顺句序。不同体 裁的文章思路也会有所不同:记叙文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 过程(起因、经过和结果)为序;议论文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 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说明文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 面,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或时间,或空间,或逻辑顺序。
8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考点突破 对点训练
(3)抓住标志。抓住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如:关联词语的呼应; 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另外,句子之间的过渡、 对应关系,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陈述对象前后也是一致 的。
(4)语感检验。通过前面三步,最后将初步排成的段落连起来读一 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进行调整,直到感 觉流畅为止。
“爱智慧”的天性
③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数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
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
⑤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
A.③①⑤②④
B.⑤②③①④
C.⑤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⑤④
6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考点突破 对点训练
10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考点突破 对点训练
例2(2015·甘肃)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使之与“碧波荡漾于脚下”
形成对偶,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千米处,距今
约有1 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巅常
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
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3
自主测试诊断
考点必研突破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题干和选择项,可知“人懂得尊重自 然”与“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照应,故①句填入第三处,排除A、B两 项。此外,“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存在递进关系,排除C项。答案 为D项。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句子排序。细读题干给出的句子,可知第③ 句“因此”一句是对前句的一个总结,而第①句是对“不可思议”的阐 述,剩余的三句话从哲学本身出发阐述儿童就是天生的哲学家,所 以第⑤句“实际上”承接第①句讲哲学的实质,第②句紧接着讲儿童 具有爱智慧的天性,第④句得出儿童离哲学比成年人近得多,且与 结尾句相应,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