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讲课课件ppt

静脉输液讲课课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
CONTENCT
录
•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 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及处理 • 特殊情况下的静脉输液 • 静脉输液的未来发展
01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静脉输液的定义
静脉输液:是指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 法,以达到治疗疾病、补充营养或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 目的。
02
03
04
05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 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较弱,
容易发生血管破裂和渗漏 对输液速度和药物剂量的
,需要选择合适的血管进 耐受能力较差,需要谨慎
行穿刺。
调节。
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弱,容 易感染,需要注意无菌操 作和消毒。
休克患者静脉输液
休克患者血液循环较差,需要迅 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补充 血容量和给药。
静脉输液的种类
01
02
03
04
晶体液
含有晶体物质,主要用于补充 体液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胶体液
含有胶体物质,主要用于提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 和改善微循环。
血液制品
包括全血、血浆、白蛋白等, 用于补充血容量和调节凝血功 能等。
营养液
用于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如 脂肪乳剂、氨基酸和葡萄糖等 。
静脉输液的用药选择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药物是静脉输液的关键,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医嘱来确定。
详细描述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性质、浓度、剂量以及给药方式。对于某些特殊药物,如高渗溶液、血管活性药 物等,需要特别注意其用药要求和注意事项。此外,还需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 反应或降低药效。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
CONTENCT
录
•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 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及处理 • 特殊情况下的静脉输液 • 静脉输液的未来发展
01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静脉输液的定义
静脉输液:是指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 法,以达到治疗疾病、补充营养或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 目的。
02
03
04
05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 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较弱,
容易发生血管破裂和渗漏 对输液速度和药物剂量的
,需要选择合适的血管进 耐受能力较差,需要谨慎
行穿刺。
调节。
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弱,容 易感染,需要注意无菌操 作和消毒。
休克患者静脉输液
休克患者血液循环较差,需要迅 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补充 血容量和给药。
静脉输液的种类
01
02
03
04
晶体液
含有晶体物质,主要用于补充 体液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胶体液
含有胶体物质,主要用于提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 和改善微循环。
血液制品
包括全血、血浆、白蛋白等, 用于补充血容量和调节凝血功 能等。
营养液
用于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如 脂肪乳剂、氨基酸和葡萄糖等 。
静脉输液的用药选择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药物是静脉输液的关键,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医嘱来确定。
详细描述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性质、浓度、剂量以及给药方式。对于某些特殊药物,如高渗溶液、血管活性药 物等,需要特别注意其用药要求和注意事项。此外,还需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 反应或降低药效。
静脉输液输血操作并发症及应急处理ppt课件

两腿下垂。高浓度给氧,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必要时四肢轮流扎止血带。酌情给予强心剂、利尿剂。
14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三、静脉炎
(一)发生原因
1、无菌操作不严格 2、输入药液过酸或过碱 3、输入高渗液体 4、较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液 5、输液速度与药液浓度的影响 6、血管通透性增加,弹性差,脆性大
由于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严密、加压输液 时护士未在旁守护、液体输完后未及时拔针或更换药液情 况下空气进入静脉,形成空气栓子。空气栓子随血流进入 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造成空气栓塞。
20
(二)临床表现
病员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 吸困难,严重紫绀,病人有濒死感,听诊心脏有杂音。如 空气量少,到达毛细血管时发生堵塞,损害较小。如空气 量大,则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立 即死亡。
28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七、败血症
(一)发生原因
1、输液系统污染 2、穿刺点细菌繁殖 3、营养液污染
29
(二)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腰 痛、紫绀、呼吸及心率增快,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神志 改变,而全身组织器官未发现明确感染源。
30
(三)预防及治疗
伤
(二)临床表现
胶布周围透吸水泡,有些患者尽管皮肤外观无异样改变, 但在输液结束揭取胶布时出现表皮撕脱。
43
(三)预防及处理
1、改用一次性输液胶带 2、对于浮肿及皮肤感敏者,准备输液固定带 3、输液结束揭取胶布时,动作要缓慢、轻柔,一手揭取
22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五、血栓栓塞
14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三、静脉炎
(一)发生原因
1、无菌操作不严格 2、输入药液过酸或过碱 3、输入高渗液体 4、较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液 5、输液速度与药液浓度的影响 6、血管通透性增加,弹性差,脆性大
由于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严密、加压输液 时护士未在旁守护、液体输完后未及时拔针或更换药液情 况下空气进入静脉,形成空气栓子。空气栓子随血流进入 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造成空气栓塞。
20
(二)临床表现
病员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 吸困难,严重紫绀,病人有濒死感,听诊心脏有杂音。如 空气量少,到达毛细血管时发生堵塞,损害较小。如空气 量大,则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立 即死亡。
28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七、败血症
(一)发生原因
1、输液系统污染 2、穿刺点细菌繁殖 3、营养液污染
29
(二)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腰 痛、紫绀、呼吸及心率增快,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神志 改变,而全身组织器官未发现明确感染源。
30
(三)预防及治疗
伤
(二)临床表现
胶布周围透吸水泡,有些患者尽管皮肤外观无异样改变, 但在输液结束揭取胶布时出现表皮撕脱。
43
(三)预防及处理
1、改用一次性输液胶带 2、对于浮肿及皮肤感敏者,准备输液固定带 3、输液结束揭取胶布时,动作要缓慢、轻柔,一手揭取
22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五、血栓栓塞
静脉输液ppt资料

10、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嘱病人松拳
11、固定:1)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横 型固定,记录穿刺日期;2)延长管U形固定。肝素帽要高 于导管尖端,且与血管平行.
12、调节滴速,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液。
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 (3)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松
目的: 1. 用于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2. 周围循环衰竭,需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危重病人。 3. 长期静脉内输注高浓度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需静脉内
高营养治疗的病人。
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优点: 缺点:
行径表浅,暴露充分 位置较恒定,易于穿刺 并发症出现少
置入导管及固定较困难
患者活动受限
长期留置时更易感染
静脉留置针输液优点
静脉留置针材料柔 软,
不会对所留置 的静脉造成伤害
为抢救提供 有效的治疗通道
减轻护理人员 的工作负担
保护静脉, 减少患者因 反复静脉穿刺 而造成血管的损伤 以及精神上的痛苦
静脉留置针组成
针头部 为软硅胶管, 后接硬塑回血室, 内有不锈钢针芯, 针芯尖端突出于 软硅胶导管的针头部
3.穿刺手法 4.滴数调节
颞浅静脉 耳后静脉 枕静脉
额静脉
(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法
是从周围静脉导入且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 技术。
优点:适应症广、创伤小、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并发 症少。
常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及治疗的病人,深静脉留置导管 一般可保留于血管7天至1年。
(四)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锁骨下静脉
取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夹角平分线上, 距顶点0.5--1cm处为穿刺点
11、固定:1)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横 型固定,记录穿刺日期;2)延长管U形固定。肝素帽要高 于导管尖端,且与血管平行.
12、调节滴速,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液。
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 (3)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松
目的: 1. 用于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2. 周围循环衰竭,需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危重病人。 3. 长期静脉内输注高浓度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需静脉内
高营养治疗的病人。
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优点: 缺点:
行径表浅,暴露充分 位置较恒定,易于穿刺 并发症出现少
置入导管及固定较困难
患者活动受限
长期留置时更易感染
静脉留置针输液优点
静脉留置针材料柔 软,
不会对所留置 的静脉造成伤害
为抢救提供 有效的治疗通道
减轻护理人员 的工作负担
保护静脉, 减少患者因 反复静脉穿刺 而造成血管的损伤 以及精神上的痛苦
静脉留置针组成
针头部 为软硅胶管, 后接硬塑回血室, 内有不锈钢针芯, 针芯尖端突出于 软硅胶导管的针头部
3.穿刺手法 4.滴数调节
颞浅静脉 耳后静脉 枕静脉
额静脉
(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法
是从周围静脉导入且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 技术。
优点:适应症广、创伤小、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并发 症少。
常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及治疗的病人,深静脉留置导管 一般可保留于血管7天至1年。
(四)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锁骨下静脉
取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夹角平分线上, 距顶点0.5--1cm处为穿刺点
静脉ppt课件解剖

THANKS
谢谢
静脉是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 在血液循环中,静脉承担着运输血液的主要任务,通过收缩和舒张,协助心脏 实现血液循环。
静脉的结构特点
总结词
静脉由管壁、管腔和瓣膜三部分构成,具有薄而富有弹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静脉管壁由内、中、外三层构成,内层是粘膜层,中层是肌肉层,外层是表皮层 。管腔内有瓣膜,可防止血液逆流。静脉管壁薄而富有弹性,有利于血液流动。
03
CHAPTER
静脉系统的生理功能
静脉的血液流动
静脉是血液回流到心脏的主要 通道,负责将血液从身体各部 位输送回心脏。
静脉内的血液流速较慢,因为 静脉血管壁较薄,没有像动脉 那样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
静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确保血液能够顺利地流回心脏 。
静脉瓣膜的作用
静脉瓣膜是静脉血管内的一种特 殊结构,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胸腹部的静脉解剖
总结词
胸腹部静脉解剖主要涉及胸腔和腹腔内的血 管,对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胸腹部静脉主要包括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以 及肝、脾、肾等内脏器官的血管。这些血管 负责输送血液到各个内脏器官,为它们提供 必要的营养和氧气。胸腹部静脉对于维持人 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静脉ppt课件解剖
目录
CONTENTS
• 静脉概述 • 静脉系统的解剖结构 • 静脉系统的生理功能 • 静脉系统的病理变化 • 静脉系统的临床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静脉是负责输送血液的血管,主要功能是运输血液,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 回心脏。
详细描述
度等细节。
体内各静脉血管解剖及插管法n ppt课件

离近,颈动脉窦位于该段,不宜穿刺 下段位置深,但表面标志清楚:胸锁乳突
肌二头与锁骨上缘形成的锁骨上小三角内, 在颈内动脉的前外侧,锁骨的胸骨端后面 中段位置表浅,操作安全。
肩部垫枕使之仰头,头偏向左侧45度。
中心位穿刺法:锁骨内段上方4厘米处,胸锁乳突 肌稍外缘1-2厘米处,平行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 与额平面呈30度角向同侧乳头穿刺。
松弛为宜。 A 胸锁乳突肌纵线与喉结水平线交点 B第六颈椎横突 C锁骨上缘 A点进针,与皮肤呈30度,针尖对准肌间沟
中央推进2.5-5厘米
PICC 相关 上臂静脉入路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简写PICC)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PICC 并发症—拔管困难
或后方1% 交叉型:动静脉先平行,随之动脉交叉至
前方
穿刺要点
穿刺侧取外展外旋位 常选择右侧(与下腔静脉角度方向较为一
致 腹股沟韧带下方3厘米处,透视下相当于股
骨头处,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1厘米进针 不慎进入股动脉,立即退针后压迫5分钟,
再在内侧穿刺。
下肢静脉相关疾病: DVT
蔡某,34岁, 左下肢肿胀疼痛4天
并发症 气胸与血胸
锁骨下动脉局部解剖
腋静脉延续 起于第一肋外侧缘 锁骨内1/3与锁骨下肌后面至胸锁关节后方 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后方为锁骨下动脉,间隔前斜角肌(1.5-2厘米) 下方为第一肋上面 内后方为胸膜顶(与胸膜间隔仅5mm) 与周围结构密切相连,位置固定
锁骨上入路:穿刺定位
布加综合征
刘某,男45岁, 双下肢肿胀,色素沉着2年, 呕血一月
布加综合征合并血栓
肌二头与锁骨上缘形成的锁骨上小三角内, 在颈内动脉的前外侧,锁骨的胸骨端后面 中段位置表浅,操作安全。
肩部垫枕使之仰头,头偏向左侧45度。
中心位穿刺法:锁骨内段上方4厘米处,胸锁乳突 肌稍外缘1-2厘米处,平行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 与额平面呈30度角向同侧乳头穿刺。
松弛为宜。 A 胸锁乳突肌纵线与喉结水平线交点 B第六颈椎横突 C锁骨上缘 A点进针,与皮肤呈30度,针尖对准肌间沟
中央推进2.5-5厘米
PICC 相关 上臂静脉入路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简写PICC)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PICC 并发症—拔管困难
或后方1% 交叉型:动静脉先平行,随之动脉交叉至
前方
穿刺要点
穿刺侧取外展外旋位 常选择右侧(与下腔静脉角度方向较为一
致 腹股沟韧带下方3厘米处,透视下相当于股
骨头处,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1厘米进针 不慎进入股动脉,立即退针后压迫5分钟,
再在内侧穿刺。
下肢静脉相关疾病: DVT
蔡某,34岁, 左下肢肿胀疼痛4天
并发症 气胸与血胸
锁骨下动脉局部解剖
腋静脉延续 起于第一肋外侧缘 锁骨内1/3与锁骨下肌后面至胸锁关节后方 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后方为锁骨下动脉,间隔前斜角肌(1.5-2厘米) 下方为第一肋上面 内后方为胸膜顶(与胸膜间隔仅5mm) 与周围结构密切相连,位置固定
锁骨上入路:穿刺定位
布加综合征
刘某,男45岁, 双下肢肿胀,色素沉着2年, 呕血一月
布加综合征合并血栓
解剖学脉管系统-静脉参考PPT

上肢、胸部(心除外) 和部分上腹壁的静脉 血
头臂V
由同侧颈内静脉 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 成。汇入上腔静脉。
收集: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椎静脉、 胸廓内静脉和甲状腺 下静脉的血液
颈内静脉 锁骨下V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颈内V
静脉角
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 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 角,左侧有胸导管注 入,右侧有右淋巴导 管注入。
右心房
食管静脉 食管静脉丛
肝门静脉 胃左静脉
2.通过直肠静脉丛与下腔静脉吻合
肝门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右心房
直肠上静脉
下腔静脉
直肠静脉丛
髂总静脉 髂内静脉 直肠下静脉 肛静脉
3.通过脐周静脉网 与上、下腔静脉吻合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头臂静脉
胸腹壁 胸廓内静脉 静脉 腹壁上静脉
上腔静脉
脐周静脉网 附脐静脉 肝门静脉 右心房
海蛇头
腹部的静脉(不成对脏器)
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附脐静脉
肝门静脉 肝血窦 肝静脉 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的侧支循环
• 通过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 吻合
• 通过直肠静脉丛与下腔静脉 吻合
• 通过脐周静脉网与上、下腔 静脉吻合
1.通过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吻合
上腔静脉
奇静脉
右头臂静脉
左头臂静脉
静脉角
胸导管 锁骨下V
颈内静脉
于颈静脉孔处续于乙状窦, 在颈动脉鞘内下行,与锁骨下静 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颅内属支(见神经系统) 颅外属支面静脉、下颌后V、 舌静脉、咽静脉、甲状腺上静脉 和甲状腺中静脉等。
面静脉
(1)面静脉 位置表浅。起自内 眦静脉,在面动脉 的后方下行。在下 颌角下方跨过颈内、 外动脉的表面,下 行至舌骨大角附近 注入颈内静脉
头臂V
由同侧颈内静脉 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 成。汇入上腔静脉。
收集: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椎静脉、 胸廓内静脉和甲状腺 下静脉的血液
颈内静脉 锁骨下V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颈内V
静脉角
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 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 角,左侧有胸导管注 入,右侧有右淋巴导 管注入。
右心房
食管静脉 食管静脉丛
肝门静脉 胃左静脉
2.通过直肠静脉丛与下腔静脉吻合
肝门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右心房
直肠上静脉
下腔静脉
直肠静脉丛
髂总静脉 髂内静脉 直肠下静脉 肛静脉
3.通过脐周静脉网 与上、下腔静脉吻合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头臂静脉
胸腹壁 胸廓内静脉 静脉 腹壁上静脉
上腔静脉
脐周静脉网 附脐静脉 肝门静脉 右心房
海蛇头
腹部的静脉(不成对脏器)
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附脐静脉
肝门静脉 肝血窦 肝静脉 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的侧支循环
• 通过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 吻合
• 通过直肠静脉丛与下腔静脉 吻合
• 通过脐周静脉网与上、下腔 静脉吻合
1.通过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吻合
上腔静脉
奇静脉
右头臂静脉
左头臂静脉
静脉角
胸导管 锁骨下V
颈内静脉
于颈静脉孔处续于乙状窦, 在颈动脉鞘内下行,与锁骨下静 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颅内属支(见神经系统) 颅外属支面静脉、下颌后V、 舌静脉、咽静脉、甲状腺上静脉 和甲状腺中静脉等。
面静脉
(1)面静脉 位置表浅。起自内 眦静脉,在面动脉 的后方下行。在下 颌角下方跨过颈内、 外动脉的表面,下 行至舌骨大角附近 注入颈内静脉
解剖生理脉管3静脉 PPT课件

下颌后静脉
由下颌后静脉 的后支与耳后 静脉和枕静脉 在下颌角处汇 合而成,沿胸 锁乳突肌表面 下行,在锁骨 上方穿深筋膜 ,注入锁骨下 静脉或静脉角 。
பைடு நூலகம்
颈外静脉
起自颏下方 的浅静脉, 注入颈外静 脉或锁骨下 静脉。(了解)
颈前静脉
颈 内 静 脉
在颈静 脉孔处续于 乙状窦,在 颈动脉鞘内 沿颈内动脉 和颈总动脉 外侧下行, 至胸锁关节 后方与锁骨 下静脉汇合 而成头臂静 脉。
面静脉
面静脉的结构特点及其交通
缺少静脉瓣;通过内眦静脉借眼上静脉 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通过面深静脉经 翼静脉丛、眼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p209 危险三角:指在面部由鼻根与两侧口 角间三角区,面静脉缺少静脉瓣,因 此如有炎症就有沿面静脉蔓延至海绵 窦的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由颞浅静 脉和上颌 静脉在腮 腺内汇合 而成,在 下端分为 前后两支, 前支注入 面动脉
上肢较为恒定的浅静脉有三条,即头静脉、贵要
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桡侧,
走行在上肢外侧,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注入腋
静脉;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肱静
脉;肘正中静脉连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临
床上,常通过上肢的浅静脉进行采血,输液或注
入药物。
问答题3
从头静脉注入药物,可经哪些途径到达心
一、肺循环的静脉
肺静脉每侧两条,分别为左上、
左下肺静脉和右上、右下肺静脉。肺 静脉起自肺门,向内穿过纤维心包, 注入左心房。肺静脉将含氧量高的血 液输送到左心房。
二、体循环的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上腔静脉 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下 腔静脉系中收集腹腔内不成对器 官(肝除外)静脉血液的血管组 成肝门静脉系。
静脉输液和血管解剖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的强弱及收缩功能相关; 外膜主要为结缔组织,内含供应静脉壁的血管、
淋巴管与交感神经的终端。 与动脉相比,静脉壁薄,肌细胞及弹性纤维较
少,但富含胶原纤维,对维持静脉壁的强度起 着重要作用。静脉壁结构异常主要是胶原纤维 减少、断裂、扭曲,使静脉壁失去应有强度而 扩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静脉解剖
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微静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静脉壁结构:内膜、中膜和外膜
内膜由内皮细胞与内膜下层组成; 中膜含有平滑肌细胞及结缔组织网,与静脉壁
血栓形成 空气栓塞 药液外渗 感染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并发症的诱因
使用的药物:刺激性、配伍禁忌或浓度、渗透 压、酸碱度、稳定性、致热性、含微粒数、含 内毒素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2
静脉血管
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 血管,止于心房。体静脉中的血液含有 较多的二氧化碳,血色暗红。肺静脉中 的血液含有较多的氧,血色鲜红。小静 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逐渐汇 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5
中心静脉置管常用的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颈内静脉和颈动脉、迷走神经共同包绕在颈在 颈动脉鞘内,颈内静脉后方邻接膈神经,椎静 脉,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6
外周静脉置管常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肱静脉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7
放疗对血管的影响:遭受放射线照射后,不同直径的血管均遭受不同 程度损伤,因为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内皮细胞对于放 射线十分敏感,所以血管和静脉窦可能更易受到放射线的损伤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3
静脉瓣
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汇合成静脉,最后汇合成上、下腔静脉和冠状 静脉而入右心房。全身除内脏、脑和头颈部的大多数器官的静脉无静脉 瓣膜外,其余各部的静脉都具有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称为静脉瓣
9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与血管相关内容2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0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1
双乳癌患者置管的可行性研究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2
为什么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 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 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大约70%的癌症 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 疗根治
17
谢谢大家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8
动脉是由电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在行径 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小动脉最后移 行为毛细血管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3
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收纳头颈部、上肢、胸壁和部分胸部脏器的静脉血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4
下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脉,在第5腰椎体的右前方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
沿主动脉腹部的右侧上行,穿隔的腔静脉孔到达胸腔,注入右心房
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四肢静脉的瓣膜较多,尤其下肢更发达,其功能是在人直立时可以防止 血液倒流.胸腹部的血管大多没有静脉瓣膜.静脉瓣在静脉内,呈两个半月 形袋状,彼此相对,是由内膜向管腔内突出而形成的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4
手背静脉网
浅筋膜内丰富的浅静脉互相吻合形成手背 静脉网,手背静脉网的桡侧与拇指的静脉 汇集形成头静脉,尺侧与小指的静脉汇合 形成贵要静脉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5
静脉炎
某院用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注 化疗药(持续3天)后引起的 静脉炎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6
下肢静脉
足背静脉:足背皮肤较薄,浅筋膜疏松,其 小隐静脉:在足的外侧缘起自足背静
内外侧端逐渐分别合成大、小隐静脉
脉弓,沿小腿后面上行,注入腘静脉
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小儿常用置管静脉:大隐静脉,耳后静脉、颞静脉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8
静脉输液港
医生操作,全麻,用穿刺针自锁骨下缘外1/3处进入锁骨下静脉,在导丝的指引下将 导管放入血管,X线定位导管尖端送至上腔静脉,留置导管,建立皮下隧道的皮袋, 固定输液港的注射座,将导管与注射座连接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2
静脉血管
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 血管,止于心房。体静脉中的血液含有 较多的二氧化碳,血色暗红。肺静脉中 的血液含有较多的氧,血色鲜红。小静 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逐渐汇 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5
中心静脉置管常用的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颈内静脉和颈动脉、迷走神经共同包绕在颈在 颈动脉鞘内,颈内静脉后方邻接膈神经,椎静 脉,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6
外周静脉置管常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肱静脉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7
放疗对血管的影响:遭受放射线照射后,不同直径的血管均遭受不同 程度损伤,因为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内皮细胞对于放 射线十分敏感,所以血管和静脉窦可能更易受到放射线的损伤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3
静脉瓣
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汇合成静脉,最后汇合成上、下腔静脉和冠状 静脉而入右心房。全身除内脏、脑和头颈部的大多数器官的静脉无静脉 瓣膜外,其余各部的静脉都具有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称为静脉瓣
9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与血管相关内容2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0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1
双乳癌患者置管的可行性研究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2
为什么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 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 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大约70%的癌症 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 疗根治
17
谢谢大家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8
动脉是由电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在行径 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小动脉最后移 行为毛细血管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3
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收纳头颈部、上肢、胸壁和部分胸部脏器的静脉血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4
下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脉,在第5腰椎体的右前方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
沿主动脉腹部的右侧上行,穿隔的腔静脉孔到达胸腔,注入右心房
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四肢静脉的瓣膜较多,尤其下肢更发达,其功能是在人直立时可以防止 血液倒流.胸腹部的血管大多没有静脉瓣膜.静脉瓣在静脉内,呈两个半月 形袋状,彼此相对,是由内膜向管腔内突出而形成的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4
手背静脉网
浅筋膜内丰富的浅静脉互相吻合形成手背 静脉网,手背静脉网的桡侧与拇指的静脉 汇集形成头静脉,尺侧与小指的静脉汇合 形成贵要静脉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5
静脉炎
某院用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注 化疗药(持续3天)后引起的 静脉炎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16
下肢静脉
足背静脉:足背皮肤较薄,浅筋膜疏松,其 小隐静脉:在足的外侧缘起自足背静
内外侧端逐渐分别合成大、小隐静脉
脉弓,沿小腿后面上行,注入腘静脉
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小儿常用置管静脉:大隐静脉,耳后静脉、颞静脉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
8
静脉输液港
医生操作,全麻,用穿刺针自锁骨下缘外1/3处进入锁骨下静脉,在导丝的指引下将 导管放入血管,X线定位导管尖端送至上腔静脉,留置导管,建立皮下隧道的皮袋, 固定输液港的注射座,将导管与注射座连接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血管解剖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