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原始人》色彩分析

合集下载

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视听语言浅析

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视听语言浅析

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视听语言浅析作者:肖赛锋来源:《人间》2016年第13期摘要:《疯狂原始人》是导演克里斯·桑德斯继《星际宝贝》《驯龙高手》后的又一力作,也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影片在2013年3月份公映后迅速风靡全球,其中的主角们也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这部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上的制作水准,角色设定、剧情等的精彩设计同样功不可没,本文从主题设计、人物形象、精彩场景、文化分析等几个视听语言的角度对这部影片的特色做浅要分析。

关键词:疯狂原始人;梦工厂;分析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85-01一、主题分析家庭主题是一个渊远流长而又永不衰落的电影主题。

而《疯狂的原始人》又是一个具有大部分家庭特色的家庭主题故事,也正是这个家庭主题所突出的真挚情感,成为了支撑该片的灵魂。

该片讲述了在史前一场地震过后,山洞穴居人咕噜一家六口失去了洞穴家园,老爸瓜哥带领全家在史前世界寻找新家园的冒险故事,这也是梦工场第一部关于家庭题材的动画长片。

在这部影片中,从影片的第一幕开始,我们就通过主角独白的视角以及运用平面动画手法、仿岩壁画的这种视觉手法,从而了解到人物状态的同时也点出了原始穴居人生存环境的残酷与艰辛。

到最后,全片通过一种近乎绚烂的视觉盛宴幽默而温情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追随太阳到达“明天”的不仅仅是梦想,而是哪怕世界已经几近要沦为绝望,依然能够带来欢乐和希望的正是内心深处的爱。

从影片的主题来看这是一个关于的美国式家庭建构的老故事,一行人在影片中展开了一场闹腾而又惊险的旅程(譬如《冰河世纪》),幽默搞笑的噱头也贯穿了影片始终,无异于典型的迪斯尼类型化的好莱坞叙事模式。

如果仅从以上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无异于梦工场用了一个新瓶来装旧酒。

但是这瓶旧酒最后又是如何依然这么吸引着观众的呢?首先我们从视听效果上来看,《疯狂原始人》依然保持了梦工厂较高的制作水准,当全家人到达夜晚在原始人们登上巨树的顶端,满天星辰和一道壮丽的银河的所呈现出来的那些绚丽色彩,以及穿过色彩斑斓的丛林里原创的那些植物形象和逼真的海陆环境以及各种夸张而又奇怪的小萌物身体呈现的高饱和度和渐变色等等,这些呈现都使观众获得了良好的观影体验。

从《疯狂原始人》中看当今动画发展的要素

从《疯狂原始人》中看当今动画发展的要素

从《疯狂原始人》中看当今动画发展的要素作者:李坤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6期摘要:2013年美国梦工厂出品的《疯狂原始人》,讲述了一个居住在洞穴里的一家原始人在火山爆发时离开洞穴寻找新希望的一个冒险故事。

在影片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追捧,并获得了5.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在当今的动画作品层出不穷的今天,能让我们记住的并且喜欢的作品并不多,那疯狂原始人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成功呢,本文就疯狂原始人动画,剖析当代动画的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关键词:疯狂原始人;场景设定;角色设定;奇异色彩;故事情节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获得了5.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如画的场景设计,具有“萌”的角色设定,奇异的色彩,以及大爱的故事情节。

这些都符合了我们当代大众人的审美取向和情感取向。

让观众的眼球在奇妙的场景中,有趣的角色设计中,和具有大爱的故事中流连忘返,欣慰满足。

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着动画带给我们愉悦的视听感受。

1 如画的场景设定《疯狂原始人》其中的一大特点就是优美如画、奇幻的动画场景,从洞穴人的居住环境到从洞穴中走出来进行探索的奇妙路途中,影片始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趣而又附有奇幻想象力的动画场景,场景的设定也符合影片动画的需要,使的人物角色在奇妙的场景中冒险穿梭,这一点上是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之一,场景设计是动画制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优秀的动画都在场景设定下了很大的工夫,使其具有真实的、优美的视觉感受。

例如,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美国动画片《狮子王》中场景设定展示了优美、宽阔的非洲草原,《小马王》中场景设定展示了美国西部的广阔草原和地貌,以及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一系列动画作品都附有美丽、有特点的动画场景,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所以我们在创作动画时,要设计好看的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动画场景。

2 “萌”的角色设计《疯狂原始人》在角色设计中符合故事的时代背景,创作者设计出来的具有原始风格的人物和动物也是动画中的一大亮点,与以往动画角色设计不同的是,别的动画角色很多都是拟人化的形象设计,夸张的角色设计创作出很多活灵活现的、深刻的角色,而在《疯狂原始人》的角色设计,除了夸张个性特点之外还具有萌的特点,如鹦鹉虎、裤袋猴、老鼠象、暴怒猴儿、小鳄鱼等形象都充斥着“萌”的特点,在动画中都被主角称为萌宠。

《疯狂原始人》影评分析

《疯狂原始人》影评分析
从整片来看在外部的世界将毁灭事件的大矛盾之下瓜哥与小伊盖的方矛盾才是真故事推动内核小伊与盖的速相恋亦是让矛盾简化两方矛盾才是真正故事推动内核小伊与盖的迅速相恋亦是让矛盾简化又表达出爱情元素的双效设计而这些矛盾带来的戏剧冲突便是塑造人物的最佳方式
《疯狂原始人》影评分析 剧作篇 《疯狂原始人》来势汹汹,梦工厂预备了8年时间为了打这场不能输的战。对于 一部面对全球的动画电影来说,什么是底线?答案,商业。所谓商业电影并不 是简单地把动画变成商品,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喜爱这个商品。全新的《疯狂 原始人》很明显的,并不想走太“另类”的路子,首部的它用最稳妥的方式铺 开大网,打捞所有尽可能的观众群体。于是,它的角色是一家六口,男女老少 全部到齐;于是,它不再是颠覆的主题,家庭世界观绝不失手;于是,它美术、 表演、场景竭力精致,视觉美感保证撼动眼球;于是,它发挥最大的娱乐性, 动作和笑点铺满情节。 若说《疯狂原始人》中规中矩,不似以往带着“不羁”的梦工厂作品,那么 这次它更多的着力在细节。标准商业模式的《疯狂原始人》,有了8年足够长的 制作时间,在各方面都保证了影片的精准直接到位。虽在主题上无大突破,但 做到环环工整、精致,再庸俗做到最好也是一种境界,这是作品赢得观众的尊 重。梦工厂打造一部万无一失的动画电影,就不再是梦工厂了吗?其实不然, 它们的较成人和不走寻常路,依然潜在其下。
【人与场景对抗的框架设置,三段式人物推进】 梦工厂此次在故事上还是做了不一样的尝试,从动画传统路子上来说,故事对抗一般安置在主角和反派的两个人物身上,人物动机和行为的直 线对抗能够使得故事简单明了。可在《疯狂原始人》中却没有采用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而采用人与场景的对抗作为事件的大框架矛盾点。这种 做法还是比较少见的,同类设置上还有一例,便是福克斯《冰河世纪》。 在编剧的技法中,对抗一般分为三种:人与人、人与场景、人与事。一般人与景的对抗手法适用在灾难片或是环保题材,《疯狂原始人》很巧 妙地把原始生态中自然现象——“新世界”建立之前期危机(此自然现象包括天灾,也包括猛兽袭击),放入故事中,让人与场景的对抗与制约 赋予故事框架的悬念,贯穿整个故事的脉络,也是最核心的外部事件推动力。如果纯是外部事件推动力,仅依靠场景的对抗是不够的,所有的 故事都应该落在人的身上。于是一家六口的群戏中间的人物关系,就是整个故事中最重要的推动情节的“发电机”。 往往做人物关系的戏码,是根据几个人物相互连线,通过几组人的关系矛盾后合并成最后的主题和事件的完结,中间会有一个绝对主角的人物 关系主线。《疯狂原始人》虽有主要人物关系矛盾线,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把故事分为了三段。 第一段,讲的是女儿小伊的故事。小伊充满叛逆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父亲瓜哥爱女心切拒绝她的走出他的安全范围。小伊不服父亲的管教, 因为一次探秘遇上了聪明的小伙子盖,从此一段奇幻之旅也就开始。 整段展现的是小伊的叛逆和坚持。 矛盾点:小伊如何叛逆于父亲,两人之间的矛盾; 小主题:新改变与旧固守 第二段,讲的是盖的故事。因为小伊的相识,盖卷入咕噜一家人之中;盖的出现,令原来的咕噜一家人看到了别样世界,中间盖让他们从无知 无畏慢慢成长到学习文明,最后大家接受新的方式来对待危险。同时,此段也完成了小伊对外面世界渴望探知的心理诉求点,完成小伊梦想, 仅剩下小伊与父亲之间的不服管教矛盾。 整段展现的是盖的聪明和智慧。 矛盾点:盖的新思想让父亲瓜哥的一家之主的地位受到冲击,瓜哥与盖之间的矛盾; 小主题:智慧与力量(文明与蛮力) 第三段,讲的是父亲瓜哥的故事。瓜哥与盖之间的矛盾逐步升级后,瓜哥的愤怒情绪爆发使得最后人物双双进入险境,在险境中人物相互推 进,两人解决事件矛盾的同时,勾回前两个段落的矛盾点,通过盖的自白事件让瓜哥对他及对小伊的人物关系矛盾点一并解决,合三线为一。 最后一家人共同面对最后的事件困境,此段便是瓜哥的成长后的展现段落(拯救家人和学会使用工具)。 整段讲的是瓜哥的革新和父亲情怀。 矛盾点:瓜哥与盖,瓜哥与女儿,瓜哥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升级解决。 大主题:家庭团结的温情和追求明天的勇气 三个段落,三个角色,一个负责矛盾,一个负责推动,一个负责结果,是一种“因为、所以、最后”的逻辑关系。 三个人物再在逻辑线中间做各自的展示,突出角色性格特色。之所以能够流畅并无跳跃之感,重点在于故事牢牢抓住了瓜哥这个主要人物。他 与小伊、他与盖,这个人物始终做穿针引线的主要作用,开始是他作为父亲展示,最后还是落在他作为父亲的职责身上,故事圆圈画整。主线 不落,分段清晰,把与景之间的对抗作为外部事件动力,把人物关系之间的矛盾作为内部事件推动,再通过场景展示、人物趣味点作为情节调 剂,让整个故事既有整体感又充满了细节。

论《疯狂原始人》中蕴涵的自然主义美学

论《疯狂原始人》中蕴涵的自然主义美学

论《疯狂原始人》中蕴涵的自然主义美学【摘要】《疯狂原始人》是一部充满自然主义美学的动画电影。

影片中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展示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敬和角色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通过展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影片向观众传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珍惜。

这种自然主义美学的展现,启示了我们对自然世界的重视和保护。

在当代社会,自然主义美学提醒我们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欣赏《疯狂原始人》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并从中汲取深刻的启示和教诲。

【关键词】《疯狂原始人》电影、自然主义美学、自然界、人类关系、自然力量、崇敬、角色、自然环境、融合、生态平衡、启示、当代社会、意义1. 引言1.1 介绍《疯狂原始人》电影《疯狂原始人》是一部由著名动画制片公司梦工厂出品的电影,于2013年上映。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群原始时代的人类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展现出的团结、智慧和勇气。

影片集合了幽默、冒险和温情于一体,通过惊险刺激的剧情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史前时代,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格鲁格的原始人,他带领着部落的族人展开了一场挑战邪恶敌人的旅程。

在这个古老的世界中,人类与野兽共存,自然界的力量和美丽无处不在。

这部电影通过夸张、幽默的手法,展现出了自然环境中无穷的力量和神秘之美,使人们重新审视并珍视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疯狂原始人》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动画电影,更融入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主义美学的探索。

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体验到人类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又紧密的联系。

这部电影在娱乐的同时还传达了深刻的自然主义美学意义,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思考和反思。

1.2 自然主义美学简介自然主义美学是一种追求真实、客观描绘自然界及人类的艺术和思想流派。

它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描绘自然景物的真实性,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自然主义美学崇尚揭示出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注重对于自然界的真实再现和审美价值的探索。

动漫电影《疯狂原始人》的叙事张力

动漫电影《疯狂原始人》的叙事张力

启蒙之“光”与“合家欢”式的怀旧———动漫电影《疯狂原始人》的叙事张力【论文摘要】如今,动漫文化已经成为国际性与民族性、高雅与通俗等互动共享且又彰显人类意识及生存意义的文化。

动漫电影则是这一文化中最为活跃且又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

在2013年中国大陆上映的动漫电影中,美国梦工厂推出的《疯狂原始人》是其中最具闪光质地的动漫大片。

这部动漫电影将人物划分为以瓜哥为代表的甘于“守旧”的“穴居人”和以盖为代表的敢于“创新”的“现代人”。

影片将这两类人的命运颇为巧妙地融为一体,并借助疯狂的想象力和精良的视听效果,有力地将观众吸引到影片预设的叙事空间。

这种“原始”与“摩登”对立的叙事结构无疑是好莱坞电影经典化的冲突模式。

恰恰是在这样的交错与冲突中形成了一种叙事张力,而“成长”及其指向的启蒙之“光”与“合家欢”式的怀旧则正是这种张力中的主要着力点。

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启蒙与怀旧产生了一种“黏合”作用,把青少年与成人凝聚在一起,从而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共同的话语与共通的感动。

这样的叙事方式对于当下中国动漫电影的制作同样不无借鉴与启示意义。

【论文关键词】动漫电影;《疯狂原始人》;叙事张力;成长;启蒙;“合家欢”;怀旧如今,动漫文化已经成为国际性/民族性、高雅/通俗、大众/小众互动共享且又彰显人类意识及生存意义的文化。

这种文化“有其一种向心力,是一种‘黏合剂’,通过对动漫文化的认可,可把不同意识形态的、不同肤色的青少年以及成人凝聚在一起,寻找共同的话语。

”①显然,青少年与成人都能从这一文化中“寻找”到信念、理想、神话、梦想、未来、娱乐等不同层面或类型的“共同的话语”。

在这种多元包容的文化中,动漫电影无疑是其中最为活跃且又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

不容否认,动漫影片已成为了当下商业电影的主要类型,并拥有了数量庞大、覆盖面广阔的观影群体。

纵观2013年的中国大陆影院,《森林战士》、《怪兽大学》、《侏罗纪公园3D》、《极速蜗牛》、《蓝精灵2》、《萨米大冒险2》等动漫大片令人应接不暇。

疯狂原始人 影评

疯狂原始人 影评

疯狂原始人影评《疯狂原始人》是一部充满创意和幽默的电影,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感觉和共鸣。

这部电影以原始人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友情和冒险的故事。

首先,电影中的角色设计非常有趣。

主人公格鲁是一个原始人,他有着一头又大又厚的黑色头发,总是戴着一顶标志性的兽骨帽子。

他的外表和行为都很滑稽,给观众带来了很多笑点。

格鲁的对手维克托则是一个高大威猛的原始人,他的外貌和格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影片的视觉效果。

其次,电影中的情节紧凑有趣。

故事发生在一个原始社会,格鲁和他的伙伴们为了拯救自己的部落,决定去寻找一种神秘的水果。

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和挑战,包括与恐龙的搏斗和陷入快速河流的危险中。

这些情节紧凑而刺激,让观众不禁为角色们的命运而紧张。

此外,电影中的音乐也非常出色。

配乐充满原始和节奏感,给影片增添了活力和动感。

特别是片中的插曲《Happy》更是成为了电影的代表曲目,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情绪,让观众跟随着音乐一起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最令人共鸣的是电影中关于家庭和友情的主题。

格鲁一开始是一个孤僻的原始人,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后,他逐渐发现了家庭和友情的重要性。

他与三只小孩建立了深厚的关系,最终成为了一个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父亲。

这个转变让观众感到温暖和感动,也引发了对自己家庭和友情的思考。

总的来说,《疯狂原始人》是一部充满创意和幽默的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欢笑和感动。

它通过原始人的故事,传达了家庭和友情的重要性,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人生的真谛。

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疯狂原始人》影评

《疯狂原始人》影评

《疯狂原始人》影评
《疯狂原始人》是一部充满活力和幽默的动画电影,让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不
断感受到快乐和惊喜。

影片讲述了一群原始人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冲击和挑战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的故事。

首先,影片的画面设计非常精美,原始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原始世界的细节都被
描绘得栩栩如生。

观众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
的世界中,感受到了原始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其次,影片的幽默元素十分丰富,让人捧腹大笑。

原始人们对待现代科技和文
化的种种误解和困惑,以及他们在适应现代社会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都让观众们捧腹大笑。

这种幽默不仅让影片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观众们在笑声
中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

最后,影片的情感共鸣点也非常丰富。

原始人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的过
程中,经历了种种挑战和困难,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
的幸福。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不仅让观众们感到温暖和鼓舞,也让人们在影片
中找到了对生活的勇敢和乐观。

总的来说,《疯狂原始人》是一部充满活力和幽默的动画电影,让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感受到快乐和惊喜。

影片不仅在画面设计和幽默元素上有着出色的
表现,也在情感共鸣点上给观众们带来了温暖和鼓舞。

这部电影绝对是一部值
得一看的佳作。

论《疯狂原始人》中蕴涵的自然主义美学

论《疯狂原始人》中蕴涵的自然主义美学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 姬长友 作者机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37-3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4期 主题词: �疯狂原始人》;美的材料;形式美;表现美
摘要:�疯狂原始人》讲述了穴居原始人瓜哥一家与小伊偶遇的文明人“盖”一起在天崩地 裂的灾难中集体逃亡的故事。在美学方面,体现了其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给人以视觉的愉快, 体现了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的美学特质,人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不仅感受到了这种客观化的 快感,而且心灵也得到了升华。本文从人的本性及入的审美经验为出发点,利用心理学的原理 解释了人对“美”的快感的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文章结合自然主义美学的特征,深层次挖掘 影片如何对美的快感阐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疯狂原始人》色彩分析
《疯狂原始人》是梦工厂于2013年出品的大型3D动画片,这部由《驯龙高手》和《星际宝贝》原班制作团队打造的影片堪称“史上最好看的动画片”。

所谓美国动画片的好看,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说,无外乎新奇的造型、接近美学标准的构图、绚丽夺目的色彩、恰到好处的光线处理等方面。

而电影色彩学作为电影视听语言系统中独立研究的一门学科,加之《疯狂原始人》的主创团队在这次创作中可谓是下足了功课,所以这部电影在色彩的使用和创造方面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电影时间设定在史前时代,讲述了一个居住在山洞中的原始人家庭因为世界末日的到来不得已离开山洞寻找“明天”的冒险旅游经历。

在电影《疯狂原始人》中,色彩则参与到了这个有趣又惊险刺激的故事中。

导演巧妙的运用色彩的视觉感官和色调高低,来强调故事的内容和人物情感气氛。

影片色调主要分为黄、蓝、绿三个主色系。

并且围绕故事内容,以主色系所延展出的不同色调、饱和度和纯度来区别故事内容所需的气氛色彩从而划分故事段落。

即黄色所延展的棕黄色、褐色、明黄色;蓝色所延展深蓝色、天蓝色、宝蓝色;之后加入红色为点缀色,红色又扩充为紫红色、暗红色、大红色等色彩补充,最后又回归到黄色系和蓝色系的世界构成。

最后由这三部分渐变的过程完成整个故事的讲述。

故事的第一部分讲述了咕噜家族一家六口在爸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的故事。

他们住在洞穴里,太阳出来的时候才能走出黑暗的洞穴寻找食物,每天听着同一个故事,重复着一样的生活,一成不变。

唯独大女儿小伊是一个和老爸性格截然相反的充满好奇心的女孩,她不喜欢黑暗,不满足一直生活在山洞里,一心想要追求山洞外面的世界。

因此,在这部分的故事中,为体现剧情中的原始状态,混合了黄色和棕色以及苔绿色和橄榄绿制造出以棕黄色为主的主色系,棕黄色是没有生机的颜色,土色的戈壁摊、土色的岩石、整个世界除了几个色彩明艳的动物,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漫天遍地的土和岩石以及没有生命力的植物,整个色调配合着影片呈现出一种单调乏味之感。

而色彩的冷与暖、明亮与暗淡则是根据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这里主宰整个色调的是阳光而非导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戈壁追逐的场景中,导演将大场景锁定了土黄系上,色彩明亮沉稳,却对里面出现的动物以及鸵鸟蛋进行了色彩多元化的处理,橘色、红色、绿色等颜色的融入加剧了情节的趣味性和活泼性,展现出了咕噜家族乏味的生活中少有的
乐趣;另外,导演将被争夺的鸵鸟蛋处理成了浅绿色,而非写实主义上的青色,也是一大亮笔,绿色是比较特殊的颜色,它既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属于居中的颜色,也带有希望、生机之意。

这颗蛋是咕噜一家的食物,是他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障,另外,它明度较高,在很多将色调冷处理的大环境中绿色是最为合适的颜色,而导演将之往低调色系上靠拢的处理方法也是为了将颜色体系统一起来,使之更加和谐而自然。

之后要配合故事中的危机重重和故事悬念初现的内容,所以加上了可代表危机潜伏的深蓝色,进而将整个段落色系统一在低色调上;换句话说就是,为了表现咕噜家族的乐观和团结,以及故事悬念初期的内容,影片采用了土黄色系和深蓝色系,强调土黄色的亮度,又保证了蓝色的纯度,低调中又见明朗,成功的将戈壁的荒凉和咕噜家族的生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第二部分的故事则是由于末日的到来,山洞被毁,咕噜家族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于阴差阳错之下来到了一个崭新绚丽又充满危险的新世界。

这里太美丽,也太危险,到处是食人的花草和叫不出名字的奇异鸟兽,红的鲜艳,绿的纯粹,瑰丽无双,绚烂至极。

初来乍到的咕噜一家根本应付不了这里的一切,这里所有的成员都在张着大口等待他们进去。

在危险之际,他们遇上了盖,一个充满智慧、用脑思考的现代人类,他帮助咕噜一家克服重重困难,告诉他们很多生存的智慧,并且和他们一起完成了一段惊险刺激的旅程。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部分的色彩运用上,导演只是单纯的想要创造出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盛宴,也为了突出新旧世界的对比,新世界色彩斑斓、绚丽明快,
美丽危险的食人花,被导演搬到陆地上的海底世界,长满了红色苔藓的小道,晶石一样剔透的植物,奶白色的爆米花,这一切都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

就像是詹姆斯卡梅隆所创造出来的阿凡达,新世界必须超越你对这个世界中极致美的概念。

因此,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一个画面中出现饱和绿、明黄色、深蓝色系以及紫红色系这些高饱和度和高明度的色系并不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高饱和绿的大面积植被加明亮黄色的地面以及远方的阳光天空成为整个场景的底色,细节部分则由高饱和度的紫红色系和蓝色系点缀使得场景色彩统一,充满了细节丰富感;黄蓝绿三色饱和度和明度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红色系的点缀,尤其是后部分导演加大红色、绿色的画面比例,蓝色、黄色则为点缀或铺底色彩,则使得新世界拥有了意想不到的奇幻美感。

而这一切颜色的属性都为赋予了危险与警告的含义,密集成灾的红色食人鸟和绚丽诱惑的大朵红色食人花是危险的代名词,蓝色系和黄色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拥有了警告的意味。

第三部分故事讲述的是咕噜一家和盖最后面临危机,他们在绝望中克服艰难险阻、绝处重生的故事。

世界末日如约而至,盖所认为的“明天“并不能够到达,后面是地动山摇,前面是未知的一切,在瓜哥的保护下,一行人终于度过劫难找到了最美好的家园。

在这部分色彩回归至低色调系,云海,淡黄色系铺满场景,在对抗段落重新将棕黄、深蓝回归,由这两色始终代表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部分在色彩分配上和第一部分故事相同的土黄色和蓝色系的搭配,但是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昏沉暗淡的状态,色彩的饱和度降低了不是一星半
点,导致出现了以灰蓝色为主色系的画面效果。

这部分的色彩处理,对比第二部分高色调的黄、绿、蓝、红所代表新世界,呼应第一段落的黄、蓝色系,使整部影片的色调气氛整体统一了起来。

我们可以看出,《疯狂原始人》的色彩丰富而有序,故事流畅又自然,斑斓的色彩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自成体系,它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有序的变幻,即色彩在这部电影中是故事的附庸,却又自成体系,成为电影叙事体系下的独立个体。

避免了色彩凌驾于故事之上从而沦为一部三流影片的情况。

不仅情节上如此,影片中咕噜一家人的人物色彩为符合石器时代的人类身份,将色彩定位为棕黄色系,以低色调的颜色与高饱和的七彩场景的对比来突出人物与新奇世界的对比。

另外,导演将颜色与性格的关系这一概念也用在了电影中:橘色、亮土黄、红棕色代表着年轻女性特征,小伊是一个叛逆充满好奇的少女,她强壮坚韧又充满活力,黄色是亮度最高的颜色,它在这里被赋予了温暖、灿烂、快乐、渴望的意义,以明黄色作为小伊的衣服颜色是对她人物性格的最好诠释。

在影片的最后,小伊终于成长了,也明白了父亲,黑色与灰白色相间的衣服颜色也是她心境的写照。

另外,纯度高的褐色、棕色,加入淡蓝色即代表年轻男性特征,淡蓝色代表着沉着稳重,彬彬有礼,也代表博大胸怀,盖就是具有这种属性的人,他聪明且智慧,善良又懂礼,他是文明人的代表,他是咕噜一家的未来;同时他的家人都死了,只剩下他一个,这时的淡蓝色又代表着忧郁、悲伤和凄凉。

而饱和度稍低的棕色、深褐色、灰米黄代表原始的咕噜家族。

瓜哥那个黑
色的皮毛马甲是瓜哥人物性格的外化,他是一家之主,他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家人的安全,而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改变,因此,黑色是权威庄严的象征,也是古板保守的代名词,黑色最能代表他的大家长身份,动物皮毛则是代表着野性和野蛮,他不会动脑子,只会用蛮力解决问题。

再则,妈妈的衣服则是黑白相间的动物皮毛,她和爸爸一样,是典型的穴居人,同时她也是一位母亲,在严肃固执的丈夫和叛逆的女儿之间,她充当了一个中间人的调停者角色,她将黑和白调节的非常恰当,黑色的稳重,白色的神圣典雅她一样不缺。

另外,这次的《疯狂原始人》使用了高饱和度、渐变色的斑斓艺术风格,“七彩渐变色”成为影片不同于其他动画电影的最大亮点之一,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配角动物身上和一些场景造型的色彩不是整体色或写实色,而是多种色彩的混合,好在整体色调统一,并着重体现细节之处的渐变色、对比色等多种色彩。

例如,一直鸟的身上,混搭了羚羊角和鸟脸鸟身,由饱和蓝渐变过渡到饱和绿再渐变过渡到明黄色,所有的蓝色不是完全的蓝色、绿色不是完全的绿色,黄色也不是完全的黄色,颜色色调却在整体上和谐而富有层次感,不仅新奇更具有美感。

其次,影片中的大猫则运用了中国舞狮子的元素,极有中国特色色彩组合方式的大猫,身体的颜色也是由饱和绿过渡到饱和蓝再过渡到明黄色的变化过程。

再比如一个场景中,绿色的植被上铺着淡淡一层明黄色的花草,中间过度着饱和度极高的绿色植被,近处则是大面积紫红色的苔藓延伸到大面积红色植被的深处,另一方位一
大片深蓝色系的景物则铺满画面。

这种由明黄色过渡到饱和绿色再过渡到紫红色系的过渡技巧在影片中也是随处可见。

因此,单就色彩这一方面来说,《疯狂原始人》真的堪称“史上最好看的动画片”,并且值得国产动画好好学习一番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