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标本的采集原则与方法
微生物标本采集

微生物标本采集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对于临床诊断、疾病防控以及科学研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采集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标本的保存与运送。
一、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1.及时性:微生物标本采集应在患者出现症状或怀疑感染微生物时尽快进行,以便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标本。
2.无菌操作:采集微生物标本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标本,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适量:采集的微生物标本应足够进行所需检测,同时避免过量采集,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适。
4.适宜的标本类型: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性、感染部位以及检测目的,选择适宜的标本类型。
5.标本标识:采集的微生物标本应进行清晰、准确的标识,包括患者姓名、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
二、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1.皮肤、黏膜表面:使用无菌棉签或无菌注射器,轻轻擦拭或抽取皮肤、黏膜表面的分泌物。
2.血液: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静脉血,避免皮肤消毒剂污染。
3.呼吸道标本:采用无菌吸痰管或纤维支气管镜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咳痰患者应采集清晨第一口痰。
4.尿液:采集清洁中段尿,必要时可采用导尿术。
5.粪便:采集粪便标本时,应避免粪便与尿液混合,采用无菌容器。
6.生殖道分泌物:男性患者采用无菌拭子采集尿道口分泌物;女性患者采集宫颈分泌物。
7.组织标本: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感染部位的组织,放入无菌容器。
三、微生物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采集前准备: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以及采集部位,确保采集时机适宜。
2.消毒:采集部位应进行充分消毒,避免污染标本。
3.避免污染:采集过程中,避免触及非无菌部位,确保无菌操作。
4.采集量:根据检测需求,采集适量的标本。
5.标本保存:采集后的微生物标本应尽快送检,无法及时送检的标本应妥善保存。
四、微生物标本保存与运送1.温度: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保存温度。
一般而言,细菌标本应在4℃保存,病毒标本应在-70℃保存。
2.时间:微生物标本应在采集后尽快送检,如无法及时送检,应按照相关规定保存。
常用标本的采集原则与方法

常用标本的采集原则与方法
一、全血的采集
1、采集人群:任何性别、任何年龄的患者均可进行全血采集。
2、采集标本:一般采取右手中指的指腹部,采取以下材料:(1)血液:采集5-10ml的未稀释血液,用干净的采血管进行采血;(2)血小板:采集5-10ml的血液,并用凝血物质(乙醇、EDTA等)稀释;(3)白细胞:采集5-10ml的血液,并用凝血物质(乙醇、EDTA等)稀释;(4)
淋巴细胞:采集5-10ml的血液;(5)血浆:采集5-10ml的血液,并用
凝血物质(乙醇、EDTA等)稀释。
3、采血技术:应用合格的专用采血器进行采血,将无菌的采血管与
指腹连接,按照回旋包扎的方法来采血,以获得更准确的采血数据。
4、采血时间:采血时间最好在晚上十点到十二点之间,即睡眠时间
最久的时间段,这样可以提高采血效率,减少采血出错的可能性。
二、尿液采集
1、采集人群:尿液分析一般用于对成人的检测,一般不用于儿童;
2、采集标本:尿液必须为新鲜标本,标本中不含尿液混合物,标本
容器必须消毒,尽量用干净的容器采取尿液,以避免标本污染;
3、采集方法:以常规的尿白带采集法为主,同时也可以用早晨第一
次尿采集,采集范围从膀胱开始,中间拉出尿带。
常用标本采集

正确的检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正确的检验结果与正确采 集标本关系密切。作为标本采集者,护士应了解 各种检验的目的,掌握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采 集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原则及标准预防措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Hale Waihona Puke 一、血标本采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配合程度,需空腹取血者了解是否空腹。 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
(四)注意事项。 1.血培养瓶应在室温下避光保存。 2.根据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准备合适的需氧瓶和厌氧瓶。 3.间歇性寒战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前取血;当预测寒战或高热时 间有困难时,应在寒战或发热时尽快采集血培养标本。 4.已使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培养标 本。 5.血标本注入厌氧菌培养瓶时,注意勿将注射器中空气注入瓶内。 6.2次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1h。 7.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采取血培养标本时,每次至少采集2套血 培养,其中一套从独立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则从导管采集。两套 血培养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min),并做标记。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按压穿刺部位及按压时间。 (四)注意事项。 1.洗澡、运动后,应休息30min再采血。 2.标本应隔绝空气,避免混入气泡或静脉血。 3.凝血功能障碍者穿刺后应延长按压时间至少10min。 4.采集标本后30min内送检。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正确留取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2.告知患者痰标本留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避免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中。 (四)注意事项。 1.除24h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查痰培养及肿瘤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检。 3.避免在进食后2h内留取咽拭子标本,以防呕吐,棉签不要触 及其他部位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医学实验室中的标本采集与实验操作

医学实验室中的标本采集与实验操作在医学实验室中,标本采集与实验操作是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标本采集的原则与方法、实验操作的规范与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标本采集的原则与方法1. 标本采集的原则在医学实验室中,标本采集的原则十分重要,正确的采集方法可以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标本采集的原则:(1)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标本的无菌状态。
(2)正确选择采集容器,如血液采集管、尿液容器等,确保标本的保存与运输条件。
(3)按照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如抽血、穿刺、取样等。
(4)严格遵守标本采集时间要求,确保标本的时效性。
2.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在医学实验室中,血液是最常见的标本之一。
以下是血液标本采集的常用方法:(1)抽血:采用静脉采血或指尖采血的方式,通过专业的采血针和采血管进行。
(2)血凝管采集:使用草酸盐、EDTA或肝素等不同类型的血凝管,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采集管。
(3)血液稀释:适用于某些稀释实验,需在采集时采用特殊的稀释液进行稀释。
3.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尿液是另一种常见的标本,在医学实验室中常用于常规尿液分析和检测。
以下是尿液标本采集的方法:(1)收集干净容器:使用干净且无污染的容器,如尿杯或尿采集器。
(2)清洁外阴:女性患者在排尿前要注意清洁外阴,以避免细菌污染。
(3)正常排尿:采集中段尿,切勿将开头和结束的尿液纳入标本。
二、实验操作的规范与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的规范医学实验操作的规范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实验操作的规范:(1)标本标识:确保标本在实验操作前正确标识,避免标本混乱和错误分析。
(2)实验条件:保持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等条件的稳定,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
(3)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操作手册或相关指南,准确执行实验步骤与顺序。
(4)操作时间: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指南的要求,控制操作时间,避免因操作时间过长而影响结果。
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在医学实验室中,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决定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生物学--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 常用的指示剂:酚红、中性红、溴麝香草酚蓝、溴甲酚紫、 甲基红等
一、培养基
(二)培养基分类
1.按成分分类
• 合成培养基:是人工合成,组分明确,都是无机盐和化学 纯物质组成的培养基 • 天然培养基:也称复合培养基。是指含有化学成分不完全 明了或各批物质的成分很难一致的天然物质所组成的培养基, 如蛋白胨、牛肉膏、肉浸液、鸡蛋、马铃薯等。细菌检验常 用
一、培养基
6.灭菌 • 高压蒸汽灭菌
• 无糖:103.4kPa
121.3℃维持
15~20min
• 有糖: 68.95kPa 115℃ 维持
15min
• 间歇蒸汽灭菌法:血清、牛乳、鸡蛋 • 血清凝固器灭菌
一、培养基
7.质量检验 • 无菌试验:将制好的培养基在35℃温箱培养过夜,判定是否 灭菌合格 • 效果检查:按不同的培养要求,接种相应菌种,观察细菌的 生长、菌落形态、色素、溶血及生化反应等特征,判断培养基 是否符合要求
(2)结果 抗酸性细菌和非抗酸性细菌
三、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革兰染色
三、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
•未脱色细菌呈红色为抗酸性细菌 •脱色经复染呈蓝色为非抗酸性细菌
三、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
3.其他染色方法
(1)鞭毛染色 (2)荚膜染色
第二节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重点提示
•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 培养基的种类 •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程序 • 细菌接种与培养方法 •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2020/2/28
7
常用诊断流程
• 表解法 区别比较复杂细菌,将各种细菌及其多 种
特性列成矩阵表格,使相互区别点十分明显,便于分析 比较
•
肠杆菌科初步分属
检验科标本采集原则

检验科标本采集原则科学的标本采集对于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标本采集是整个检验过程中的第一步,其质量对于后续的实验和结果分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标本采集的原则、方法、常见的注意事项以及采集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标本采集的原则:1.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标本类型:不同的检测项目需要不同类型的标本,如血液、尿液、粪便、组织等。
2.标本采集时间: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确定采集标本时机,例如是否需要空腹等。
3.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按照要求确定是否需要特殊的饮食、服药、饮水等。
4.标本采集方法的选择:根据标本类型和检测项目选择适合的采集方法,例如静脉采血、尿液采集、组织切片等。
5.标本采集的数量: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确定采集的标本数量,保证有足够的样本进行检测。
6.标本采集的保存与运输:标本采集后,根据要求进行保存和运输,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二、标本采集的方法:1.血液标本采集:常用的采集方法包括静脉采血和指尖采血,采集前要确保患者的手部干净,使用无菌的采血具进行采集。
2.尿液标本采集:采集前要通知患者对尿液容器进行清洁,采集中尽量避免污染,采集结束后要将标本保存在合适的温度下。
3.粪便标本采集:采集前要告知患者关于饮食和服药的限制,采集时使用无菌容器,尽量避免尿液等其他物质的污染。
4.组织标本采集:常见的采集方法包括活检和手术切除组织,对于手术切除组织的采集要确保组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包括通知患者关于饮食和其他限制的要求、确认采集时间、准备采样工具等。
2.对于特殊情况的标本采集要有相应的操作方法,如新生儿、儿童、老年人、体虚、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等。
3.采集过程要细致、规范,注意卫生和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污染。
4.标本采集后要根据要求进行适当的保存和保存时间,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5.当标本采集中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记录并通知医务人员进行处理和解决,避免影响后续的检测结果。
临床常见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5紫色盖头管edtana2edtak2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等并适合各类血液分析仪对血细胞全面周到的保护尤其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有效阻止血小版聚集并保护血细胞的形态和体积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受影响定量喷雾工艺使之能均匀分散在管壁与血液标本充分混匀
临床常见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东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姚华栋
标本采集原则
1、遵照医嘱
2、充分准备 3、严格查对 4、正确采集 5、及时送检
一 血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血时机: 提前向病人讲解抽血化验检查的目的,方法和 采集标本的时机,解除病人的恐惧或焦虑,安 慰病人,使之处于安定状态,避免因精神紧张 导致的体液变化影响检验的结果。根据检验的 不同要求,采血的时间也不同:
各种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的重要意义:
由于标本的来源,性质,采集方式不同,会直接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临床医护人 员及检验人员必须明确采集标本的要求,小心地 采集,保存和转运,以保证标本质量,为临床诊 断提供可靠依据。
失误:有调查显示分析前阶段约占总失误的55%70%,分析阶段约占总失误的4%,分析后阶段约占 总失误的25%-41%。
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以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采集标本,提高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采集前准备1.了解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确定采集标本的类型和数量。
2.告知患者采集标本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可能的不适和风险。
3.准备好采集工具和消毒液,保证采集过程的无菌和安全。
二、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1.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和方法,避免污染和误诊。
2.采集前要进行局部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3.采集标本时要避免空气污染和手部污染,保证标本的纯度和可靠性。
4.采集后要及时送检,避免标本变质和误诊。
三、常见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1.血液标本采集方法: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针头,按照规范的采血程序进行采集。
注意事项:采集前要进行局部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污染;采集时要避免空气污染和手部污染,保证血液的纯度和可靠性;采集后要及时送检,避免血液变质和误诊。
2.尿液标本采集方法:让患者用清洁的容器收集中段尿液,避免污染和误诊。
注意事项:采集前要告知患者正确的收集方法,避免尿液污染和误诊;采集时要避免手部污染和空气污染,保证尿液的纯度和可靠性;采集后要及时送检,避免尿液变质和误诊。
3.呼吸道标本采集方法: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和方法,如咽拭子、鼻拭子、痰液等,按照规范的采集程序进行采集。
注意事项:采集前要告知患者正确的采集方法,避免误诊和污染;采集时要避免手部污染和空气污染,保证标本的纯度和可靠性;采集后要及时送检,避免标本变质和误诊。
4.皮肤和软组织标本采集方法: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和方法,如切口分泌物、脓液、组织等,按照规范的采集程序进行采集。
注意事项:采集前要进行局部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污染;采集时要避免手部污染和空气污染,保证标本的纯度和可靠性;采集后要及时送检,避免标本变质和误诊。
四、采集后的处理和保存1.采集后要及时送检,避免标本变质和误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D (液体)
促凝剂: 矾土水泥,以铝矾土和石灰石为原料,经锻炼制成 纤维蛋白原
能自理的患者:
—晨起后用清水漱口 —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 —深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不可混入漱口液、唾液、鼻涕等
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用吸痰法收集(集痰器)
痰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如查癌细胞,应立即送检或用95%乙醇或用 10%甲醛固定后送检
2、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液中
3、收集痰液宜在清晨,因此时痰量较多,痰内细 菌也较多,提高阳性率。
培养瓶
查肉眼不能察见的 便盒 微量血液 查寄生虫 便盒
便盒
大便培养
种类
操作要点
常规标本
排空膀胱。异常粪便挑取有脓血、粘液 的部分;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应从中央取 材,2-5g大小 用无菌棉签取中央部分或脓血、粘液部 分2-5g致培养瓶内,塞紧瓶盖。
细菌培养标本
隐血标本(OB) 检查前3天禁食肉类、肝、血、含大量 绿叶素的食物或含铁剂药物,三天后留 取标本送检。 寄生虫或虫卵标 虫卵:不同部位的异常粪便5-10g 本 蟯虫:用透明胶带粘肛门周围 阿米巴:便器加热致人体体温
3、12h或24h尿标本
尿生化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
7pm(am)排空膀胱→翌日7am 请病人先把尿液排到便盆或便壶内,再置于 3000-5000ml带盖的清洁容器内。
用物:容器(3000~5000ml) 防腐剂
常用防腐剂:
甲醛: —防腐和固定,用于作尿爱迪计数(12小时尿细 胞计数)等 —每30ml尿液加 40%甲醛液1滴 浓盐酸: —作用:保持尿液在酸性环境中,防止尿中激素被 氧化。常用于内分泌系统的检验,如17-酮类固 醇、17-羟类固醇 —24小时尿中加5-10ml
男性病人
导尿管尿液
集尿袋内的尿液不能用作培养; 导尿管末端的尿液也不能用于培养,因为很难避免没
有尿道菌群污染。
留置导管尿液标本常通过专门的采样端口采集,不能 把导尿管与尿袋拔开后收集尿液。 采样端口用酒精消毒;必要时,可先夹住导尿管但不 能超过30分钟;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采样端口,抽吸出
三、尿标本的采集
尿标本的分类
尿常规标本 尿培养标本 12h或24h尿标本
1、尿常规标本
查尿液的性状,有无管型和细胞,并作尿蛋白和 尿糖的定性检测 用物准备:一次性尿杯
自理的病人:清晨首次尿,1/3到1/2杯 留置导尿:集尿袋中放出尿液
2、尿培养标本
用于细菌培养和细菌敏感试验
用物:
全血:用作血沉、血常规和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 含量,如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糖等 血清:全血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用于生物化学、 免疫学检测等,如血清酶、脂类、电解质、肝功 能
血培养标本:查找血液中的致病菌
采集法
1、静脉采血法 ★全血 ★血清 ★血培养 2、动脉血标本采集法 3、毛细血管采集法
常用于血气分析 常用于血常规检查
清洁中段尿液
尽量取早晨第一次尿液 弃去开始流出的尿液,以冲刷尿道口的细菌,取能代 表膀胱部位病原菌的中段尿 详细告知病人以下操作步骤 女性病人
收集标本前用清洗液冲洗干净,从前向后仔 细擦洗尿道区域 分开阴唇,开始排尿 排出几毫升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回缩包皮并清洗龟头 排出几毫升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尿液;注入无菌杯或试管中
耻骨上穿刺吸取尿液
常用于患儿、泌尿道厌氧菌感染或脊柱损伤病人等。 可避免尿道或会阴细菌的污染,但对膀胱内少量尿液 的小儿难以实施。 方法:消毒自脐以下至尿道之间区域的皮肤,局麻穿 刺点部位;在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2cm 处进针刺入膀胱;取20ml尿液;置于无菌容器中并送 往实验室。 可用于厌氧菌检测
几种下呼吸道直接采集的标本
经气管穿刺吸引(transtracheal aspiration,TTA) 经胸壁针刺吸引(transthoracic needle aspiration, TNA) 经支气管镜采样
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 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 防污染样本毛刷(protective specimen brush, PSB)
开胸肺活检(open-lung biopsy,OLB) 经人工气道吸引分泌物(endotracheal aspirates,ETA)
痰培养的送检次数
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 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除非痰液外观性 状出现改变;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 检;
采集粪便标本的注意事项:
1、采集培养标本时,如患者无便意,用长无菌棉 签蘸生理盐水,由肛门插入6-7cm,顺一个方 向轻轻旋转后取出,将棉签插入培养试管内,盖 紧送检。 2、病人服用驱虫药或做血吸虫孵化实验,应留取 全部粪便送检。 3、患者如有腹泻,水样便应盛于便盆内送检
五、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标本的分类和目的
分 类
用物
痰常规标本
痰培小时痰标本
500ml的广口玻璃瓶, 内盛少量清水
共同点:验单
分
类
采集方法
痰常规标本幻 灯片 10
痰培养标本
能自理的患者; 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步骤基本同上。不同的是先 用漱口液漱口,再用清水漱 口;无菌容器,无菌操作。 24小时痰标本 从晨7时~次晨7时第一口痰 结束。全部痰液留在容器中 送检。
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症状是否明显,这对于定量培养分析非常重要, 尤其只有少量尿液标本。
室温都有利于病原菌和污染菌会生长繁殖,因此若30min内不能及时 培养尿液则必须冷藏,但也不能超过24小时。
尿培养标本
清洁中段尿
导尿导管尿
经耻骨上皮肤穿刺采集膀胱内尿液 送检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 不能立即送检者,可暂存4℃冰箱,但保存不 超过8h
关于咳痰标本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标本采集后1~2h内必须立即进行实验室处理
咳痰标本应用最早且广泛,但也是最受争议的标本 取标本前应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和漱口 深咳,采集标本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 无痰可用3%~5%NaCl 5ml雾吸约5min导痰
也可用物理疗法、体位引流、鼻导管抽吸等法取痰
四、粪便标本采集
意义、目的: 1、了解消化道炎症、梗阻、出血、寄生虫感染等 2、了解消化道状况,粗略判断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3、粪便隐血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查试验 4、检查粪便中有无细菌感染,防止肠道感染
种类 常规标本
目的 查一般形状
容器 便盒
细菌培养标本
隐血标本 寄生虫或虫卵标本
查致病菌
Na2EDTA: EDTA二钠
应用: 常规液学实验, 输血前试验,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红蛋白电泳现象分析.
枸橼酸钠: 如血凝(1:9)、血沉(1:4) 肝素:如血黏液
氟化钠 (固体)
草酸钾类似EDTA都是通过去除 血液中的钙而达到抗凝作用.氟化钠帮助保存分析前的血糖. ---血 糖保存剂
LOGO
标本采集方法
标本的定义:是指采取患者少许的血液、排泄物 (粪、尿)、分泌物(痰、鼻分泌物)、呕吐物、 体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脱落细胞(食道、 阴道)等样品, 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实验室技术和方 法对其进行检验,作为判断患者有无异常存在的 依据。
本章重点: 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 掌握痰标本、血标本、尿标本、 粪标本的采集方法
各种标本的采集
一、痰标本的采集 二、咽拭子标本的采集 三、尿标本的采集 四、粪便标本的采集 五、血液标本的采集
各种标本的采集
一、痰液标本的采集 ★痰常规标本 ★痰培养标本 ★24小时痰标本
三种痰标本的区别
分类 目的
痰常规标本 痰培养标本 24小时痰标本
痰液一般形状,涂片查细 胞、细菌、虫卵等 痰中的致病菌 24小时痰液的量和性状
我国痰细菌培养现状
标本送检率低
苛养菌检出率极低
结果重复性差
报告速度慢 感染菌与污染菌不易区分 药敏结果与治疗反应存在差距
咳痰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方法
医师或护士直视下采集标本 病人先漱口,去除表面的菌群 教育病人深咳,收集从下呼吸道咳出的 痰液 临床上约半数咳痰标本不合格!
上呼吸道标本
上呼吸道感染:
绝大部分呼吸道感染局限于口咽、鼻咽和鼻腔部 位; 导致 咽痛、鼻涕、常常会发热。感染喉部、中耳、 鼻窦炎、结膜炎或角膜炎。 可能与严重疾病百日咳、流行性感冒、麻疹和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存。
不同的采样拭子 对标本的检测结果有影响吗?
?
棉+木棍
抑菌区域的产生 由于棉中所含的 脂肪酸以及从木 棒中渗出的树脂 和甲醛。
LOGO
痰培养标本
采集与运送
病原体种类繁多而复杂 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成为难题
细菌(包括放线菌与奴卡菌,厌氧菌与分枝杆 菌) 真菌(包括肺孢子菌) 病毒
支原体、衣原体与立克次体
原虫 寄生虫
咳痰途经口咽部
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
唾液中口咽部定植菌的浓度可达108109/ml。 研究显示,国内常规痰标本中约半数存在 唾液严重污染现象。
中段尿留取法: 1、导尿术 2、按导尿术清洁外阴、尿道口→嘱患者排去前段 尿→用试管留取5-10ml中段尿液
LOGO
尿培养标本
采集与运送
你知道吗?
尿液通常是无菌的或一过性有少量微生物,但是尿道内或尿道周围皮 肤的菌群会污染尿液标本,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培养结果。 诊断症状明显的病人(如尿急、尿频、尿痛),一份标本就已足够, 治疗48-72小时后再采集第二份标本。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病人,需采 集2-3份标本。怀疑肾结核时,应连续3天采集晨尿。 多次收集或24小时尿不能用作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