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小儿斜视显微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_王跃琴

小儿斜视显微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王跃琴 高文红 陈友霞 马春英【摘要】 目的 总结基础麻醉下小儿斜视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 对376例基础麻醉下斜视患儿在手术期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配合麻醉,严密观察病情,与术者密切配合,给予患儿安全、舒适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376例患儿手术麻醉过程均得到良好的护理,手术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结论 显微手术创伤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细致的术中配合对顺利完成该手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斜视; 儿童; 显微微创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89(2006)26-2505-02 斜视不仅影响美容,要重要的是影响单和(或)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和恢复,多数于儿童时期发病,对患儿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对学习和工作等影响很大。
近年来,随着显微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治疗斜视的方法已有很大的进步。
我院自2001年开展斜视显微微创手术,对8岁以下不能合作手术的小儿采用基础麻醉。
现将5年来对376例小儿斜视在基础麻醉下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76例,年龄10个月~8岁,男性201例,女性175例,共转性斜视268例,麻痹性斜视108例。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30min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02mg/kg、氯胺酮1~1.5mg/kg缓慢静脉注射,并予丙泊酚5mg·kg-1·h-1泵麻醉维持,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0.5~1mg/kg至手术完毕。
1.3 手术方案 全部病例的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方式包括直肌后徙、缩短术;斜肌断腱、部分切除、移位术等。
1.4 手术结果 376例小儿斜视显微微创手术均获得预期手术效果,术中出血少,术后反应轻,美容效果明显。
无一例发生肌肉误勾、漏勾、滑脱现象,亦未出现“红眼”结膜疤痕、结膜囊肿等术后并发症。
儿童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儿童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我院眼科收治的儿童斜视矫正术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有效地护理措施。
结果 36例患者中治愈34例,治愈率94.4%,1例欠矫,1例过矫。
结论儿童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有效地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医疗费用,防止了并发症,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童斜视矫正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表现为眼位不正[1],俗称“斜眼”或“对眼”。
斜视是儿童眼病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一种不但影响双眼单视功能又影响美容的疾病[2],在儿童视觉发育可塑期内行矫正手术有望恢复双眼单视的希望。
而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有效地护理对手术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我院眼科收治的儿童斜视36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1.5~15岁,平均年龄7.3±2.5岁。
其中单眼14例,双眼22例;内斜视21例,外斜视15例。
1.2方法1.2.1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裸眼及矫正视力,眼位,屈光间质和眼底检查,以及双眼和单眼运动状况,行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及同视机检查测定斜视度,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
1.2.2手术方法对10岁以下的儿童采取全麻下手术,对能够合作及11岁以上的儿童均采用局麻。
角膜缘梯形切口,距角膜缘1 mm平行切开球结膜约4~5mm,然后由此切开的两端向穹隆部切开球结膜,分离球结膜下组织及筋膜,将结膜瓣掀开,充分暴露肌肉,应保留肌鞘完整,这样视野开阔,操作方便。
外斜视采用外直肌后退或(和)内直肌缩短术;内斜视采用内直肌后退或外直肌缩短术。
2 结果36例患者经过斜视矫正手术和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有效地护理措施后,治愈34例,治愈率94.4%,1例欠矫,1例过矫。
斜视患儿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斜视患儿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本文报告了对109例斜视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这109例斜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患者满意率,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费用,防止了并发症,106例治愈出院,治愈率97%。
【关键词】斜视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表现为眼位不正[1]。
斜视会造成单眼抑制、弱视或异常视网膜对应,儿童视觉发育具有可塑性,而成年患者由于过了视觉的发育期[2],在儿童期行斜视矫正术,有恢复双眼单视的希望,而成人一般情况下只能达到外观美容的目的,重新建立双眼单视功能的可能性甚小。
因此在儿童发育期内行斜视矫正术,要达到功能治愈的效果,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将斜视矫正为正位视,使双眼视轴平行,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立关系以便获得舒适的双眼单视功能,对少儿以后的人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被大理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斜视患儿109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其中外斜视83例,内斜视26例,斜视度数15°~40°(均值26.3°±6.5°)。
年龄3.5岁~15岁,平均年龄(9.2±3.7)岁,单眼11例,双眼98例。
手术方法:外斜视采用外直肌后退或(和)内直肌缩短术;内斜视采用内直肌后退或(和)外直肌缩短术。
2结果平均住院时间7d,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106例治愈出院,治愈率97%,2例欠矫,1例过矫。
3护理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责任护士要掌握患儿的一般身体状况及兴趣爱好,与其建立起友谊,充分启发鼓励患儿不再恐惧打针,可以让家长带来心爱的小玩具,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预防因哭闹挣扎而造成缝线撕裂。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先来探视患儿,与其做好朋友,取得患儿信任,在手术中能听从护士的安排,并能积极配合手术。
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方法:60例斜视矫正手术患儿是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常规护理)、观察组(n=30,优质护理),比较护理结局。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
结论:为斜视矫正手术患儿行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斜视矫正;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斜视在现代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其以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对患儿视力及外形美观均会产生严重影响,并且会影响小儿双眼视力发育,因此,对该疾病进行有效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当前临床上对该疾病主要以全麻小儿斜视矫正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儿实施有效临床护理十分重要,可使临床效果得以提高,因此必须要对全麻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本文曾于2015年4月—2016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全麻小儿斜视矫正术的斜视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现进行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斜视矫正手术患儿是研究对象,纳入时间:2019年1月-2020年3月;分组形式:随机抽签;组别:对照组(n=30,男女比例15:15)、观察组(n=30,男女比例16:14);前者年龄11个月~12岁,平均(6.42±2.41)岁;后者年龄12个月~11岁,平均(6.39±2.3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所选患者均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获取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认证。
1.2方法对照组中患儿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以常规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其内容主要包括在手术前给予患儿家属常规健康宣教,将手术过程中将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儿家属,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并且在手术之后给予其并发症护理。
观察组中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其全程护理,即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
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目的:探讨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实施全面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
方法:纳入10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
实施均等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围手术期护理。
观察统计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恶心呕吐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调查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12h与术后24h分别对两组患儿实施恶心呕吐评分,可得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经护理质量评估,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患儿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方面经比较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观察各项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实施全面圍手术期护理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促进患儿的康复,并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标签:小儿斜视;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目前,临床对小儿斜视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矫正已经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围手术期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以便更好地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纳入10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并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实施全面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10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均为本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患者,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
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7.21±1.01)岁。
入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备,可满足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需求,符合手术指证,能正确理解并完成各项临床检查项目。
排除既往曾行斜视或内眼手术的患者,以及合并其他眼部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对入组患者实施均等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围手术期护理。
儿童斜视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

儿童斜视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斜视是儿童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斜视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手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对于儿童的视力恢复和眼部功能的改善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儿童斜视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进行详细介绍。
一、围手术期护理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家长需要了解手术的具体内容和预期效果,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
医生会给予详细的术前准备指导,包括清洁眼部、避免进食等。
2. 术后第一天斜视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结束后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晚。
家长要协助孩子保持头部正中位置,避免强烈碰撞眼部。
医生会检查眼部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眼压测量和眼药水的滴眼。
3. 术后康复期护理术后,孩子需要在家中进行长时间的康复期护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护理事项:(1)眼部保持清洁:家长每天为孩子洗脸时要特别注意眼部清洁,用温水轻轻擦拭,避免强力揉搓;(2)注意用眼环境:避免孩子长时间过度用眼,如看电视、玩手机等,同时要控制用眼距离和用眼时长;(3)避免外伤:孩子斜视手术后眼部较为敏感,家长要注意避免外伤,如剧烈撞击、游泳等;(4)按时使用眼药水: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滴眼药水,保持眼部湿润。
二、康复指导1. 儿童斜视康复期的眼部运动训练斜视手术后,儿童需要进行眼部运动训练以恢复眼部肌肉的平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眼部运动训练方法:(1)圆圈移动:用手指或物体画圆绕着孩子的眼睛运动,让眼睛跟随着运动;(2)注视目标:在孩子眼前放置一个目标,如字卡或玩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注视目标,并逐渐延长注视时间;(3)眼球转动:让孩子左右转动眼球,并注视远处和近处的目标;(4)眼部按摩:用指腹轻轻按摩眼周围区域,促进血液循环和眼部肌肉松弛。
2. 视力训练视力训练对儿童斜视手术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视力训练方法:(1)盲点训练:在一张纸上画一个点,然后要求孩子通过另外一只眼睛找到盲点,并标记出来;(2)眼睛追踪:在墙上贴上不同颜色的球,让孩子用眼睛追踪球的移动;(3)立体视觉训练:通过让孩子进行一些立体图形的拼装或者视差训练,促进儿童的立体视觉发展;(4)视觉远近调节:让孩子通过注视远处和近处的目标,来训练视觉的调节能力。
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人员一同对患儿进行安抚、鼓励,提高患儿治愈的信心。
采用和善的态度,耐心的与患儿保持沟通交流,对患儿提出
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与患儿建立友好的关系。3)术中护 理:护理人员协助患儿做好准备工作,与患儿保持沟通交流,
仔细观察患儿是否有不适情况,缓解其恐惧、紧张等不良情
绪。此外,手术 过 程 中 密 切 的 配 合 医 生 进 行 各 项 相 关 的 操
作,手术完成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地氟
哌利多等药 物,防 止 患 儿 术 后 出 现 恶 心、呕 吐 等 不 良 反 应。
4)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将患儿送回病房,仔细观察患儿是 否有不良反应发生,患儿清晰后告知其手术很顺利,并且在交
流的过程中 对 患 儿 进 行 表 扬,告 知 其 表 现 很 好,需 要 继 续 保
分表进行评分,其中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
房管理等,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 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狓珔±狊)表示,行狋检 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 χ2 检验。犘 <0.05,表明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术后12h、24hPOnV 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狋
127.078
114.050
14.529
犘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儿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犘<0.05)。详见下表2。
177
护理实论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8年11月第22期
表2 两组患儿护理质量比较[(狓珔±狊),分]
组别
狀
斜视患儿围手术期护理.pptx

斜视定义 斜视病因 斜视分类和临床表现 斜视的护理
01 斜视定义
什么是斜视???
眼睛歪 了呗☺
斜视的定义
斜视是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落在双眼的黄斑中心凹 上,即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
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
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0 ,上下斜 肌与视轴成510
斜视的检查方法
1、视力检查, 屈光度检查,
眼底检查
2、眼球运动 检查
检查方法
3、角膜映光 法
4、三棱镜加 遮盖试验
5、同视机检 查法
斜视的治疗方法
原则:
一经确诊即应开始治疗 1. 伴有弱视应先治疗弱视 2. 内斜视戴镜可正位则不手术,不能正位的可手术
矫正残留斜视 3. 外斜视多需手术治疗(斜视矫正术) 4. 先天性斜视2岁左右早期矫正斜视预后较好
教育儿童避免燃 放鞭炮、玩弄气 枪、锐利器具及
乱扔石块。
01
02
03
04
谢谢
斜视的术中护理
1、心理护理
患儿年龄较小,大多会对手术治疗产生一定的恐惧,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儿进行安抚,引导其积极 配合治疗[3]。
2、术中配合
术中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并在手术结束前经静脉给予适当剂量的氟哌利多等药物以预防术后恶心、 呕吐的出现。
[5]吴韩英,盛娟.两种冰敷护理在小儿斜视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2):211.
儿童斜视中最常见的斜视, 发病原因不明,但与调 节关系密切。
共同性外斜视
发病年龄较分散,间歇性可进展为恒定性,斜视度 随年龄痉挛性),是由于支配眼肌 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所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术前训练 ①局麻患者:告知患者手术中需根据医生要 求固视或眼球转动,并加以训练。告知并教 会患者术中如何抑制打喷嚏、咳嗽的方法。 ②全麻患儿:告知患儿及家长,术后包扎双 眼,可提前试验性的遮盖双眼,协助患儿做 好心理准备。
5、饮食:全麻手术者术前必须要禁食水6~8 小时,局麻患者术前不要进食过饱。 6、休息:消除引起不良睡眠的诱因,保持良 好的休息环境,必要时应用镇静安眠药。 7、其他: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女性患者如 月经来潮要告知医生。家长照顾好患儿,防 止跌乏有关术 后治疗护理方面的知识
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 有关 潜在并发症:感染
知晓术后康复知识,配 合治疗护理
病人情绪稳定 无并发症发生或发生后 及时发现和治疗
(一)维持呼吸与循环功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遵医 嘱给予心电监护、吸氧。 2、全麻术后患者应去枕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 , 防止舌后坠。 3、预防低血压:防止坐起站立时引起的体位性 低血压。
(四)眼部护理 1、观察眼部敷料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渗 血、渗液较多时应及时更换。 2、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 口服抗生素。指导患者正确点眼。 3、术后双眼包扎一天,嘱患者及家属不可自行 松开,防止患者抓脱敷料,不可对术眼施加 压力,避免剧烈活动及术眼遭受碰撞。 4、注意用眼卫生,不可用手揉眼或纸巾擦眼。
护理诊断/问题
焦虑、恐惧:与不适应环 境、担心术后并发症等有 关 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的 相关知识有关 睡眠形态紊乱:与不适应住 院环境、担忧疾病预后有 关 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目标
焦虑、恐惧心理消除或减轻
了解手术前后配合知识
术前休息和睡眠充足
未发生感染或感染得以控制
(一)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 针对性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及家属主 动、详细讲解手术原理、方法、手术过程及 设备,结合术后康复实例增加患者及家长对 手术成功的信心及安全感,消除不良的心理 因素,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
(二)饮食护理 1、全麻患者清醒后禁食水6小时,饮水无呛咳 后先给予流食,后逐步改为半流或普通饮食。 术后当天避免进食奶、豆、蛋类及不宜消化 的饮食。 2、局麻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应选择清淡宜消化, 避免过硬、过热或刺激性食物,可适量增加 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食物。忌烟酒。
(三)增进患者舒适 1、疼痛的护理:麻醉消失后,患者会感到眼磨、 眼疼,嘱患者保持眼球制动,并遵医嘱给予冷疗, 可适度减轻疼痛。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应用。 2、恶心、呕吐的护理:因眼肌手术易引起眼胃肠 道反射,可导致部分患者恶心、呕吐,严密观察 并记录呕吐时间、色、量、质,利于诊断。全麻 患者呕吐时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嘱患者 进食清淡饮食,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止吐药物及 静脉补液。
1、尽快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2、减少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与不适。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一般情况 了解术中施行麻醉、手术方式、术中处理及 用药等。 (二)生命体征 观察神志、T、P、R、Bp、末梢血运等情况。
(三)全麻热 全麻及其辅助用药影响中枢或外周的体温调 节,可引起短暂性的体温升高。 (四)麻醉恢复情况 评估患者神志、呼吸和循环功能、肢体运动 及感觉和皮肤色泽等,综合判断麻醉苏醒及 苏醒程度。
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
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 本结束为止。
手术前期:从患者准备手术至进入手术室这 一时期称为手术前期。 手术麻醉期: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至 患者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这一时期称为手 术中期。
手术后期:从患者手术后返回病室直至出院 这一时期称为手术后期。
护理重点: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
(三)手术日晨护理 1、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T、P、R、Bp), 如患者发热或月经来潮,则手术改期。 2、再次冲洗结膜囊,核对患者手术眼别,做 好标识。 3、发放手术衣,嘱患者进手术室前,排空大 小便。 4、取假牙、眼镜、首饰等,长发扎成低辫子。 5、准备床单位。
护理重点:
5、术后两周洗脸、洗澡时,避免将水进入眼内, 术后一月避免游泳,以防感染。 6、术后三天开始用热毛巾湿热敷,每天两次, 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结膜下出血的吸收。 (五)发热的护理 高热者物理降温,如冰袋降温、酒精擦浴等, 必要时根据医嘱应用解热镇痛药物。
(六)心理护理 及时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 术后出现的眼红、眼磨、眼睑肿胀、流泪、 复视做好解释工作,加强心理疏导,消除患 者及家属的疑虑。同时应强调术后复查的重 要性,督促患者定期复诊。
(五)眼部情况 敷料固定、分泌物、渗血、疼痛程度等。 (六)情绪反应 关心手术结果和预后,产生焦虑忧郁,甚至 消极和悲观失望。
护理诊断/问题 舒适度改变:与手术创 伤、绷带包扎双眼有关 营养失调:与术后禁食 水、恶心呕吐有关 活动无耐力
护理目标 病人无术后不适,能得 以休息 术后营养得以维持和改 善 病人活动耐力增加
危险性的心理和生理支持,给予患者 有关手术的心理支持,指导适应术后 变化的训练。
(一)健康史(病史及健康状况、手术史、 用药史、药物过敏史、个人史) (二)身心状况: 1、生理状况(年龄、营养状况、体液平衡状 况、有无感染、重要器官功能) 2、心理社会状况 (心理状况、家庭社会状况)
1、实验室(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 功能,病毒四项等) 2、胸部X线 3、心电图 4、眼部检查(免散瞳眼底照相,斜视度测定、 斜视性质、眼球运动情况、视功能、注视性 质的检查等)
(七)其他 1、斜视术后,原有屈光不正的患者应继续配镜; 有弱视的患儿应继续进行弱视治疗。 2、建议12岁以下的患儿在术后两周后开始进行 双眼视觉训练,以改善双眼的视觉功能。
(二)术前常规准备 1、检查项目:检查心电图、胸片、血尿常规、 肝肾功、病毒四项等均在正常范围。 2、患者眼部准备:术前1~2天抗生素眼药水 点眼,冲洗泪道、结膜囊,以防术后感染。 注意有无结膜炎、麦粒肿、慢性泪囊炎等, 如有应先治疗后再行斜视手术。 3、做好个人卫生:术前一日洗发、洗澡、剪 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