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6年 4月22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于单片机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

摘要:设计了一个多功能电子时钟,该系统具有定时、报时、温度显示功能,到设定时间时蜂鸣器会响。该电路主要由时钟芯片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按键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蜂鸣器报警电路模块、复位模块构成。软件部分主要通过C程序的编程实现对时钟芯片进行时间数据的读和写,然后通过液晶显示程序将时间显示出来。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对电路图进行了原理图的设计和PCB板的设计,并对电路进行了安装和调试,调试结果与设计预期一致。

关键词:电子时钟、温度显示、Altium Designer、PCB

目录

1.设计背景 (1)

1.1 电子时钟的研究背景 (1)

1.2数字电子时钟的发展趋势 (2)

2.设计方案 (2)

2.1 系统的设计思路 (3)

2.2 系统硬件描述 (3)

2.3 系统软件描述 (4)

2.4 设计程序及预期结果 (4)

3. 方案实施 (5)

3.1主要器件介绍 (5)

3.2单片机的功能 (5)

3.3 单片机最小系统 (8)

3.4电源电路 (10)

3.5液晶显示电路 (11)

3.6键盘电路 (12)

3.7时钟芯片电路 (13)

3.8温度测量电路 (16)

3.9蜂鸣器电路 (16)

3.10原理图的绘制及PCB的布线 (17)

4. 系统调试 (18)

4.1 PCB板的安装 (18)

4.2最小系统的调试 (18)

4.3 液晶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报警模块的调试 (19)

4.4 整体调试 (19)

5. 软件设计 (19)

5.1 软件设计总体说明 (19)

5.2主程序流程图 (20)

5.3主程序代码 (20)

6.结果与结论 (21)

7. 致谢 (23)

8.参考文献 (24)

8. 附件 (24)

附件I电路原理图 (24)

附件II PCB布线图 (25)

附件III实物图 (25)

附件IV元器件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V子源程序 (26)

1.设计背景

1.1 电子时钟的研究背景

1957年,Ventura发明了世界第一个电子表,从而奠定了电子时钟的基础,电子时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现代的电子时钟是基于单片机的一种计时工具,采用延时程序产生一定的时间中断,用于一秒的定义,通过计数方式进行满六十秒分钟进一,满六十分,小时进一,满二十四小时,小时位清零。从而达到计时的功能。传统的数字电子时钟采用了较多的分立元器件,不仅占用了很大的空间而且利用率也比很低。随着系统设计复杂度的不断提高,用传统时钟系统设计方法很难满足设计需求。

20世纪末,电子技术得到了极速的发展,毫无疑问,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以及各种高科技产品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以及综合科技水平的提高,但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也越来越快。多功能电子钟不管在性能还是在样式亦或是用途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许多电子钟都已具备电子万年历、电子秒表、温度检测等功能。同时单片机在多功能数字钟中的应用已是非常普遍的。

多功能电子时钟除了具有时钟的功能外还可以包含对环境温度检测的功能,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目前,典型的温度检测控制系统由模拟式温度传感器、A/D转换电路和各种单片机组成。以DS18B20为代表的新型单线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集温度测量和A/D转换于一体,这类传感器可以直接输出数字量,同时与单片机接口电路结构非常简单,可以广泛用于距离远、节点分布多的场合具有较强推广应用价值。

数字电子时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数字时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

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例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启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器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时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1.2数字电子时钟的发展趋势

数字电子时钟,自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可以说时间的准确已成为各行各业安全运行的基础。电子时钟的设计方法有多种,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也可以利用专用的电子钟芯片配以显示电路及其所需要的外围电路组成电子钟,还可以利用对单片机编程来实现电子钟。其中,利用单片机实现的电子时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编程灵活、便于功能扩展等特点。由单片机作为数字钟的核心控制器,可以通过它的时钟信号实现计时功能,将其时间数据经单片机输出,利用显示器显示出来。

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此类传感器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的结晶。21世纪后,智能温度传感器毫无疑问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高安全性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更先进的单片测温系统已是刻不容缓,在日常生活和自动控制系统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对时间和温度实时监控的需求。这就给具有多种功能的时钟提供了市场,也有了市场开发的前景。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实现带温度检测的电子时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

2.设计方案

2.1系统的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完成电子时钟年、月、日、时、分、秒的显示及环境温度测量等功能的基础上完成定时闹钟的功能。由于DS12887时钟芯片内含一个锂电池,所以断电情况可以运行十年以上不丢失数据,重新上电后不用校正时钟。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DS12887实时时钟芯片电路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按键模块、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蜂鸣器报警电路模块;软件部分主要通过c程序的编程实现对时钟芯片进行时间数据的读和写,然后通过液晶显示程序将时间显示出来,通过按键操作实现功能的转换和屏幕的切换。设计中结合硬件、软件的分步调试,达到要求的控制效果。2.2 系统硬件描述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电子时钟基本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该系统所需要的器件包括单片机AT89S52芯片一块,实时时钟芯片DS12887一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一块,液晶显示屏LCD1602一块,双4输入与门芯片74LS21一块,蜂鸣器一个,12mHZ的晶振一个,排针排线若干组,电容电阻若干,导线若干,发光二级管一个,三极管一个,按钮5个。

图2.1系统基本结构图

2.3 系统软件描述

系统程序实现三部分功能:时钟部分实现年、月、日、时、分、秒、星期显示和设置、闹钟功能;温度测量部分实现环境温度测量及显示;键盘部分主要为时钟和闹钟设置。

图2.2功能整体流程图

2.4 设计程序及预期结果

该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首先阅读大量参考文献,进行设计方案的确定,然后在

Altium Designer上进行原理图的绘制和修改,在基本电路原理检查无误的情况下,统计所需要的元器件清单(元器件应考虑裕量)。接着把元器件焊接到各个功能电路的模块上,并结合程序进行调试。最后将各个功能的电路程序组合起来,然后再进行总体调试直到成功。

本设计能达到以下结果:

1)显示年、月、日、星期等日历相关信息。通过按键设置年月日和星期,以及定时闹钟。

2)掉电后时钟芯片正常运行,重新上电后不用校正时钟。

3)定时时间到达时,蜂鸣器报警;手动按任意键报警停止;如无人工按键,报警在1.5min后停止。

4)时时温度显示。

3. 方案实施

3.1主要器件介绍

本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用LCD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模块,调节时间按键模块,时钟芯片模块,用DS18B20作为温度测量输入模块,用蜂鸣器作为闹钟输出。

3.2单片机的功能

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内部RAM):数据存储器用于存放变化的数据。AT89S52中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为256个RAM单元,但其中能作为数据存储器供用户使用的仅有前面128个,

后128个被专用寄存器占用。

程序存储器(内部ROM):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和固定不变的常数等。通常采用只读存储器,且其又多种类型,在89系列单片机中全部采用闪存。AT89S52内部配置了4KB闪存。

图3.1 AT89S52引脚图

定时/计数器(ROM):定时/计数器用于实现定时和计数功能。AT89S52共有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并行输入输出(I/O)口:AT89S52共有4组8位I/O口(P0、P1、P2或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每个口都由1个锁存器和一个驱动器组成。它们主要用于实现与外部设备中数据的并行输入与输出,有些I/O口还有其他功能。

全双工串行口:AT89S52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当同步移位器使用。·时钟电路:时钟电路的作用是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要的时钟脉冲序列。

中断系统:中断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对外部或内部的终端请求进行管理与处理。AT89S52共有5个中断源,其中又2个外部中断源和3个内部中断源。

引脚功能如下:

VCC:电源电压。

GND:地。

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0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l”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P1口:Pl 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l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l”,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Flash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Pl接收低8位地址。

P2 口:P2 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DPTR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在访问8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Ri 指令)时,P2 口线上的内容(也即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P2寄存器的内容),在整个访问期间不改变。Flash编程或校验时,P2亦接收高位地址和其它控制信号。

P3 口:P3 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0 口。P3 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TTL逻辑门电路。对P3口写入“l”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作输入端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IIL)。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0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P3口还接收

一些用于Flash闪速存储器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WDT 溢出将使该引脚输出高电平,设置SFR AUXR的DISRT0 位(地址8EH)可打开或关闭该功能。DISRT0位缺省为RESET输出高电平打开状态。

ALE/PROG: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LE 仍以时钟振荡频率的输出固定的正脉冲信号,因此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对F1ash存储器编程期间,该引脚还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如有必要,可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的8EH 单元的D0 位置位,可禁止ALE 操作。该位置位后,只有一条M0VX和M0VC指令ALE才会被激活。此外,该引脚会被微弱拉高,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时,应设置ALE无效。

PSEN程序储存允许(PSEN )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当AT89S51 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数据)时,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 有效,即输出两个脉冲。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没有两次有效的PSEN 信号。

EA/VPP:外部访问允许。欲使CPU仅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EA端必须保持低电平(接地)。需注意的是:如果加密位LB1被编程,复位时内部会锁存EA端状态。如EA端为高电平(接VCC端),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F1ash 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加上+12V的编程电压Vpp。

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及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

3.3 单片机最小系统

本设计的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包括AT89S52芯片,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

(一)时钟电路

最小系统晶振电路如图3.2所示。

图3.2 时钟电路

STC89C52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0和XTAL1分别是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时钟可以由内部方式产生或外部方式产生。内部方式的时钟电路如图3-9所示,在XTAL0和XTAL1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内部振荡器就产生自激振荡。定时元件通常采用石英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晶体振荡频率可以在1.2~12MHz之间选择,电容值在5~30pF之间选择,电容值的大小可对频率起微调的作用。

单片机晶振两个电容的作用:这两个电容叫晶振的负载电容,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一般在几十pf。它会影响到晶振的谐振频率和输出幅度。晶振的负载电容=[(Cd*Cg)/(Cd+Cg)]+Cic+△C式中Cd,Cg为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Cic(集成电路内部电容)+△C(PCB上电容)经验值为3至5pf。

(二)复位电路

无论使用哪种类型的单片机,总要涉及到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而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许多用户在设计完单片机系统,并在实验室调试成功后,在现场却出现了“死机”、“程序走飞”等现象,这主要是单片机的复位电路设计不可靠引起的[16]。复位电路的基本功能是:系统上电时提供复位信号,

直至系统电源稳定后,撤销复位信号。为可靠起见,电源稳定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延时才最小系统复位电路如图3.3所示:

图3.3 复位电路

撤销复位信号,以防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分-合过程中引起的抖动而影响复位。单片机复位电路参数的选定须在振荡稳定后保证复位高电平持续时间大于2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复位电路主要有四种类型:微分型复位电路;积分型复位电路;比较器型复位电路;看门狗型复位电路。

3.4电源电路

图3.4 AC12V变DC5V伏电路

采用桥堆及LM7805将12V交流电转化为该系统需要的+5V直流稳定电压,电路中器件选择可以通过计算和实验确定,也可以参考一些典型电路参数。如图 3.2所示,P5

接口为输入12V交流电,VCC为输出+5V直流稳压电压为系统供电。

3.5液晶显示电路

图3.6液晶显示电路

液晶LCD1602的D0-D7引脚与AT89C52芯片的P2口相接,而控制引脚RS、R/W、CS 则分别接P1.6,P1.5,P1.4。引脚3接一个1K的电位器来调整对比度,从而达到合适的背光灯对比度。

液晶显示模块由于具有低功耗、寿命长、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价格低、接口控制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各类电子产品中被极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是一类专门用于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本系统设计采用字符型液屏显示模块LCD1602 作为显示器件,这样不仅简化了系统的硬件设计,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LCD1602是单片机应用设计中最常用的信息显示器件。LCD1602 可以显示两行,每行16 个字符,采用+5V 电源供电,外围电路配置简单,价格便宜,具有很高的性价比。①1602LCD主要技术参数:显示容量:16×2个字符,芯片工作电压:4.5—5.5V,工作电流:2.0mA(5.0V),模块最佳工作电压:5.0V ,字符尺寸:2.95×4.35(W×H)mm 。②引脚功能说明:第1脚:VSS为地电源。第2脚:VDD接5V正电源。第3脚:VL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

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RS 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第6脚: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第15脚:背光源正极。第16脚:背光源负极。

LCD1602 读写操作时序总体上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掌握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看时序图,另外一种方法是直接记忆和总结读写时电平高低和变化。很显然第二种更简单、直接,下面就列出典型读写的时序要求,以方便编写程序。读状态--输入:RS=L,R/W=H,E=H 输出:D0-D7=状态字写指令--输入:RS=L,R/W=L,D0-D7=指令码,E=高脉冲输出:无读数据--输入:RS=H,R/W=H,E=H 输出:D0-D7=数据

写数据--输入:RS=H,R/W=L,D0-D7=数据,E=高脉冲输出:无LCD1602初始化过程:(1)延时15ms(2)写指令38H(不检测忙信号)(3)延时5ms(4) 写指令38H(不检测忙信号)(5)写指令5ms(6) 写指令38H(不检测忙信号)(7)之后每次写指令、读/写数据操作之前均需检测忙信号(8)写指令38H:显示模式设置(9)写指令08H:显示关闭(10) 写指令01H:显示清屏幕(11) 写指令06H:显示光标移动设置(12) 写指令0CH:显示及光标设置。

3.6键盘电路

图3.7键盘电路

74LS21芯片为两组 4 输入与门(正逻辑)。本设计中的四个按键分别接到74LS21芯片的1A,1B,1C,1D,即4输入与门的4个输入。而74LS21的输出1Y则接到AT89S52芯片的P3.2(INT0)引脚,由于该引脚为低电平有效,当警报发生时按下四个按键中任意一个都会使输出1Y变为低电平,则芯片发生中断,报警停止。同时,四个按键key1-key4也接到AT89S52芯片的P1.0-P1.3起到调节时间日期等功能。四个按键中S1为切换键,S2为设定键,S3为上调键,S4下调键。

3.7时钟芯片电路

(一) DS12887功能特点:

DS12887是美国达拉斯半导体公司推出的时钟芯片,此芯片是基于CMOS技术的,把时钟芯片所需的晶振和外部锂电池相关电路集于芯片内部,这无疑大大简化了外围电路,同时它与目前IBM AT计算机常用的时钟芯片MC146818B和DS1287芯片引脚兼容,可直接进行对等交换。其主要功能如下:

图3.8时钟电路

(1) 内含一个锂电池,断电可运行十年,并且不会丢失数据,时间功能正常运行。

(2) 可计时至2100年前的秒、分、时、星期、日、月、年等日历信息并带有闰年补偿功能。

(3) 可通过编程选择BCD码或者二进制数表示日历和定时闹钟。

(4) 可通过编程选择12小时或24小时制,12小时时钟模式带有PM和AM提示,此外还有有夏令时功能。

(5) 可选择MOTOROLA和INTEL总线时序。

(6) 内部共有128个RAM单元,这在常用的实时时钟中属于较大的。其中14个字节作为时钟和控制寄存器,114字节为通用RAM,所有ARAM单元数据都具有掉电保护功能。

(7) 可编程并选择的方波信号输出。

(8) 中断信号输出(IRQ)和总线兼容,定时闹钟中断、周期性中断、时钟更新周期结束中断可分别由软件屏蔽,也可分别进行测试。

(9) 三种可供选择的中断方式

-时间性中断

-周期性中断

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

单片机在多功能数字电子钟中的应用已是非常普遍,人们对电子时钟的功能及工作顺序都已非常熟悉了,但是却很少知道它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由单片机作为电子时钟的核心控制器,可以通过它的时钟信号来实现计时功能,将时间数据由单片机输出,利用显示器将时间显示出来。通过键盘可以进行时间的设定。输出设备显示器可以用液晶显示技术或数码管来显示技术。 本系统利用单片机实现具有计时、校时等功能的数字电子时钟,是以单片机AT89C51 为核心元件同时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器动态显示“时”,“分” “秒”的现代计时装置。与传统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精确,显示直观等特点。另外具有校时功能,利用单片机实现的数字时钟具有编程灵活,便于功能的扩充等优点。

第一章概述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电子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电子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因此进行电子钟的设计是必要的。尽管目前市场上已有现成的电子钟集成电路芯片出售,价格便宜、使用也方便,但鉴于单片机定时器的功能也可以完成电子钟电路的设计,因此进行电子钟的设计是可行的。在这里我们将已学过的比较零散的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的知识有机的、系统的联系、组织起来应用于实际,来培养我们的综合分析和设计电路,写程序,调试电路、程序的能力。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已成为工业测控领域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而且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应用前景广阔。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单片机电子时钟近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正朝着多层次用户、多品种、多规格、高精度、小体积、低能耗等方面发展。在这种趋势下,时钟的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时钟生产研究的主导设计方向。带有时钟功能的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进年来广泛地出现在国内外市场中,例如奥运会倒计时显示屏、铁路安全显示屏、生产线看板、体育比赛记时屏、大型室外高亮度时钟等,这类产品覆盖银行、医院、地铁车站、体育运动、电视台、监控系统、高大建筑物等行业。作为一种人机接口方式,语音比显示屏,鼠标键盘等设备更易于使用。而在设计里加上语音提示、音乐或者其他语音功能,还使得设计显得既人性化又有趣,不但能提高开发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能让设计作品与众不同,从而得到了各界领域的广泛应用所以对语音的研究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与仿真(含程序仿真)[管理资料]

程序仿真等全套设计,联系153893706 第1章绪论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最具代表性的计时产品就是电子万年历,它是近代世界钟表业界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摆和摆轮游丝的发明,相对稳定的机械振荡频率源使钟表的走时差从分级缩小到秒级,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带有摆或摆轮游丝的机械钟或表。第二次革命是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应用,发明了走时精度更高的石英电子钟表,使钟表的走时月差从分级缩小到秒级。第三次革命就是单片机数码计时技术的应用(电子万年历),使计时产品的走时日差从分级缩小到1/600万秒,从原有传统指针计时的方式发展为人们日常更为熟悉的夜光数字显示方式,直观明了,并增加了全自动日期、星期、温度以及其他日常附属信息的显示功能,它更符合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因此,电子万年历的出现带来了钟表计时业界跨跃性的进步…… 我国生产的电子万年历有很多种,总体上来说以研究多功能电子万年历为主,使万年历除了原有的显示时间,日期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闹铃,报警等功能。商家生产的电子万年历更从质量,价格,实用上考虑,不断的改进电子万年历的设计,使其更加的具有市场。 本设计为软件,硬件相结合的一组设计。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应对硬件部分有相关了解,这样有助于对设计题目的更深了解,有助于软件设计。基本的要了解一些主

要器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除了采用集成化的时钟芯片外,还有采用MCU的方案,利用AT89系列单片微机制成万年历电路,采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法,控制LED数码管输出,分别用来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其最大特点是:硬件电路简单,安装方便易于实现,软件设计独特,可靠。AT89C52是由ATMEL公司推出的一种小型单片机。95年出现在中国市场。其主要特点为采用Flash存贮器技术,降低了制造成本,其软件、硬件与MCS-51完全兼容,可以很快被中国广大用户接受。 本文介绍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设计的电子万年历。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设计的目的 电子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车站码头、剧院、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钟表原先简单的计时功能,希望出现一些新的功能,诸如日历的显示闹钟的应用等,以带来更大的方便,而所有这些,又都以数字化的电子时钟为基础的。因此,研究实用电子时钟及其扩展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研究的意义 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现代电子时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制作维修简单等优点,弥补了传统钟表的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利用单片机技术设计制作的电子万年历,可以很方便的由软件编程进行功能的调整和改进,使其能够准确显示年月日时间星期的同时,还能具有很多其他功能。如设置闹钟语音报时阴阳历的转换二十四节气的显示等,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同时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也更为方便,具有技术更新周期短成本低开放灵活等优点,具备一定的市场前景。这里介绍的就是一款可满足使用者特殊要求,输出方式灵活计时准确性能稳定维护方便的使用电子万年历。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硬件接口简单方便,变成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意设定等优点。 研究内容 1、选用电子万年历芯片时,应重点考虑功能实在、使用方便、单片存储、低功耗、

单片机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电子时钟

目录 第1章系统总体方案与说明 (1) 1.1系统总体方案 (1) 1.2 系统设计说明 (1) 1.3系统设计目的 (2) 1.4系统设计要求 (3) 第2章硬件电路设计 (4) 2.1总原理图 (4) 2.2各个模块设计 (4) 2.3 器件清单 (8) 第3章软件设计 (9) 3.1 硬件框图 (9) 3.2 程序流程图 (9) 第4章心得体会 (12) 第5章附件 (15) 附录A. 源程序清单 (15) 附录B.硬件原理图 (25) 附件C 参考文献 (27) 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 (28)

第1章系统总体方案与说明 1.1系统总体方案 该课程设计是利用MCS-51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以及行列键盘和LED显示器等部件,设计的一个单片机电子时钟,6位LED数码显示,分别显示“小时:分钟:秒”。该作品主要用于24小时计时显示,能整时报时,能作为秒表使用,能定时闹铃1分钟。 使用方法:开机后时钟在00:00:00起开始计时。 (1)长按P3.2进入调分状态:分单元闪烁,按P3.2加1,按P3.3减1.再长按P3.2进入时调整状态,时单元闪烁,加减调整同调分.按长按退出调整状态。 2)按P3.3进入设定闹时状态: 12:00: ,可进行分设定,按P3.4分加1,再按P3.2为时调整,按P3.4时加1,按P3.3调闹钟结束.在闹铃时可按P3.2停闹,不按闹铃1分钟。 (3按下P3.4进入秒表状态:再按P3.4秒表又启动,按P3.4暂停,再按P3.4秒表清零,按P3.4退出秒表回到时钟状态。 1.2 系统设计说明 (1)系统由AT89C51、LED 数码管、按键、电容、电阻等部分构成,能实现时间的调整、输出、调时间等功能。系统中按钮BUTTON能对时间进行调整功能的按钮,采用单键控制调时功能,运用软件去抖判断按键的时间从而选择完成相对应的功能(2)时间调整:该设计需要校对时间,所以用三个按键来实现。按hour来调节小时的时间,按 minute来调节分针的时间,按 scoend来调节秒的时间。按键处理是先检测秒按键是否按下,

单片机汇编语言电子时钟设计

单片机汇编语言电子时钟设计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电子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单片机设计电子时钟,可以通过编程语言对单片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精确的时间显示和时间控制。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汇编语言的电子时钟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理 电子时钟是一种以数字形式显示时间的装置,它通常由单片机、显示模块、电源模块等组成。其中,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负责处理各种信号和指令,并控制显示模块显示时间。在这个系统中,单片机的任务包括读取时钟芯片的时间数据、处理按键输入、控制显示模块等。 二、硬件设计 1、单片机选择 在单片机选择方面,我们选用AT89S52型号的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内部含有8K字节的Flash存储器和256字节的RAM,同时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如UART、SPI、I2C等。

2、时钟芯片选择 时钟芯片选用DS1302型号,该芯片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提供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信息。DS1302芯片通过SPI 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3、显示模块选择 显示模块选用LCD1602型号,该模块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显示内容丰富的优点,可以同时显示时间、日期和星期几等信息。LCD1602模块通过并行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4、按键模块选择 按键模块选用四个独立按键,分别实现小时加、小时减、分钟加、分钟减功能。按键通过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引脚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三、软件设计 1、程序流程 程序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系统初始化、读取DS1302芯片的时间数据、处理按键输入、控制LCD1602模块显示时间等。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数字时钟系统设计

一、概述、设计思路 该设计方案是以MC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LCD液晶屏幕显示系统,辅以闹钟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日期提醒、键盘时间调整预设置等模块,所构建的数字时钟系统,能动态显示实时时钟的时、分、秒,数据显示(误差限制在30每天),对闹铃方式与温度调节模块进行了重点设计实现SB0、SB1、SB2、SB3四个键实现时钟正常显示,调时,及闹钟时间设置。本系统设计大部分功能有软件来实现,使电路简单明了,系统稳定性也得大大提高。 二、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本设计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本次课程设计的控制模块。单片机可把由DS18B20、DS1302、AT24C02中的数据利用软件来进行处理,从而把数据传输到显示模块,实现温度、日历和闹铃的显示。以LCD液晶显示器为显示模块,把单片机传来的的数据显示出来,并且显示多样化,在显示电路中,主要靠按键来实现各种显示要求的选择与切换。 2、总是设计框架图:

图二:系统总体电路图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整个电子时钟系统电路可分为六大部分:中央处理单元(CPU)、复位电路部分、显示部分、键盘输入部分、温度采集部分。 1、MCS-51单片机 89S51各引脚功能介绍: VCC: 89S51 电源正端输入,接+5V。 VSS: 电源地端。 XTAL1: 单芯片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 XTAL2: 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出端,一般在设计上只 要在XTAL1 和XTAL2 上接上一只石英振荡晶体系 统就可以动作了,此外可以在两引脚与地之间加入一 20PF 的小电容,可以使系统更稳定,避免噪声干扰而 死机。 A T89S51

基于单片机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6年 4月22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于单片机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 摘要:设计了一个多功能电子时钟,该系统具有定时、报时、温度显示功能,到设定时间时蜂鸣器会响。该电路主要由时钟芯片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按键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蜂鸣器报警电路模块、复位模块构成。软件部分主要通过C程序的编程实现对时钟芯片进行时间数据的读和写,然后通过液晶显示程序将时间显示出来。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对电路图进行了原理图的设计和PCB板的设计,并对电路进行了安装和调试,调试结果与设计预期一致。 关键词:电子时钟、温度显示、Altium Designer、PCB

目录 1.设计背景 (1) 1.1 电子时钟的研究背景 (1) 1.2数字电子时钟的发展趋势 (2) 2.设计方案 (2) 2.1 系统的设计思路 (3) 2.2 系统硬件描述 (3) 2.3 系统软件描述 (4) 2.4 设计程序及预期结果 (4) 3. 方案实施 (5) 3.1主要器件介绍 (5) 3.2单片机的功能 (5) 3.3 单片机最小系统 (8) 3.4电源电路 (10) 3.5液晶显示电路 (11) 3.6键盘电路 (12) 3.7时钟芯片电路 (13) 3.8温度测量电路 (16) 3.9蜂鸣器电路 (16) 3.10原理图的绘制及PCB的布线 (17) 4. 系统调试 (18) 4.1 PCB板的安装 (18)

4.2最小系统的调试 (18) 4.3 液晶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报警模块的调试 (19) 4.4 整体调试 (19) 5. 软件设计 (19) 5.1 软件设计总体说明 (19) 5.2主程序流程图 (20) 5.3主程序代码 (20) 6.结果与结论 (21) 7. 致谢 (23) 8.参考文献 (24) 8. 附件 (24) 附件I电路原理图 (24) 附件II PCB布线图 (25) 附件III实物图 (25) 附件IV元器件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V子源程序 (26)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很快。单片机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发较为容易。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以51系列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设计了一个简易的电子时钟,它由USB接口供电,通过数码管能够准确显示时间,调整时间,从而到达学习、设计、开发软、硬件的能力。 一芯片介绍 单片机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功能 I/O接口等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又称MCU。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部件:1个8位CPU;一个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4KB程序存储器;128BRAM数据存储器;可寻址64KB外部数据存储器和64KB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控制电路;32条可编程的I/O线(4个8位并行I/O接口);2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1个可编程全双工串行接口;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嵌套中断结构。各个功能部件由内部总线连接在一起。 芯片74ls573:74ls573的八个锁存器都是透明的D型锁存器,当时能G为高时,Q输出将随数据D输入而变。当时能为低是,输出将锁存在已建立的数据电平上,输出控制不影响锁存器的内部工作,即老数据可以保持,甚至当输出被关闭时,新的数据也可以置入。这种电路可以驱动大电容或低阻抗负载,可以直接与系统总线接口并驱动总线,而不需要外接口,特别适用于缓冲寄存器,I/O 通道,双向总线驱动器和工作寄存器。在本课设中,用到的事573的驱动功能,用来驱动数码管,使其发亮。 芯片74ls138:74ls138为3线-8线译码器,当一个选通端G1位高电平,另两个选通端G2A和G2B为低电平是,可将地址端(A、B、C)的二进制编码在一个对应的输出端一低电平译出。本课设中用138来作为片选,选择使哪一片数码管发亮。 芯片MAX232:本课设中用RS-232接口做串口下载,但RS-232的EIA标准是以正负电压来表示逻辑状态,与TTL以高低电平表示逻辑状态的规定不同。因此,为了能够同计算机接口或终端的TTL器件连接,必须在EIA电平与TTL 电平之间进行电平变换。由于MAX232芯片可完成TTL和EIA之间的双向电平转换,且只需要单一的+5V电源,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MAX232内部有电压倍增电路和转换电路,仅需外接5个电容和+5V电源便可工作,是用十分方便。

推荐-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 推荐 精品

绪论 单片机在多功能数字电子钟中的应用已是非常普遍,人们对电子时钟的功能及工作顺序都已非常熟悉了,但是却很少知道它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由单片机作为电子时钟的核心控制器,可以通过它的时钟信号来实现计时功能,将时间数据由单片机输出,利用显示器将时间显示出来。通过键盘可以进行时间的设定。输出设备显示器可以用液晶显示技术或数码管来显示技术。 本系统利用单片机实现具有计时、校时等功能的数字电子时钟,是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元件同时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器动态显示“时”,“分”,“秒”的现代计时装置。与传统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精确,显示直观等特点。另外具有校时功能,利用单片机实现的数字时钟具有编程灵活,便于功能的扩充等优点。

第一章概述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电子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电子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因此进行电子钟的设计是必要的。尽管目前市场上已有现成的电子钟集成电路芯片出售,价格便宜、使用也方便,但鉴于单片机定时器的功能也可以完成电子钟电路的设计,因此进行电子钟的设计是可行的。在这里我们将已学过的比较零散的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的知识有机的、系统的联系、组织起来应用于实际,来培养我们的综合和设计电路,写程序,调试电路、程序的能力。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已成为工业测控领域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而且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应用前景广阔。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单片机电子时钟近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正朝着多层次用户、多品种、多规格、高精度、小体积、低能耗等方面发展。在这种趋势下,时钟的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时钟生产研究的主导设计方向。带有时钟功能的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进年来广泛地出现在国内外市场中,例如奥运会倒计时显示屏、铁路安全显示屏、生产线看板、体育比赛记时屏、大型室外高亮度时钟等,这类产品覆盖银行、医院、地铁车站、体育运动、电视台、监控系统、高大建筑物等行业。作为一种人机接口方式,语音比显示屏,鼠标键盘等设备更易于使用。而在设计里加上语音提示、音乐或者其他语音功能,还使得设计显得既人性化又有趣,不但能提高开发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能让设计作品与众不同,从而得到了各界领域的广泛应用所以对语音的研究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1.3课题设计目的与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 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摘要 电子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应用也最广泛。作为一种定时工具被广泛的使用在 生产生活的各方面。人类最初依靠太阳的角度来进行定时,所以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为了克服依靠自然现象定时的缺点人们发明的机器钟表,电子钟表一系列的定时工具。而电子钟表具有价格便宜,质量轻,定时误差小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电子钟的能提供精确定时又被广泛的运用在测量之中。此电子钟采用单片机进行设计,8 段数码通过单片机进行刷新显示。其设计的产品除了单片机之外没有用到其他集成块,使其成本可以大大降低,而其便于维修。成品可以被广泛的用于公共场所,匾额装饰,以及教案等方面。本 文主要就是设计一款数字钟, AT89C51 单片机为核心,以配备 LED 显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等功能模块。数字钟采用 24 小时制方式显示时间,定时信息以及年月日显示等功能。文章的核心主要从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两个大的方面。 1 目录 摘要...... 1 1 设计要求及方案确定...... 3 1.1 设计要求...... 3 1.2 方案确定...... 3 2 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3 2.1 确定元器件的型号及参数...... 3 2.1.1 单片机的选择...... 3 2.1.2 AT89C51 单片机的介绍...... 5 2.1.3 LED 数码管显示模块...... 7 2.1.4 键盘输入模块 (8) 2.1.5 闹铃模块...... 8 2.1.6 电源电路...... 8 2.1.7 蜂鸣器的介绍...... 9 2.2 硬件电路图 (10) 3 软件设计...... 10 3.1 程序结构设计...... 10 3.1.1 程序结构...... 10 3.1.2 主要程序模块清单...... 11 3.2 程序...... 14 4 参考文献...... 17 结束语 (18) 2 1 1.1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及方案确定 利用单片机设计制作具有下列功能的数字钟:①自动计时,由 6 位 LED 显示器显示时、分和秒②具备调整功能,可以直接由 0~9 数字键设置当前时间;③具备定时闹钟功能。 1.2 方案确定 数字钟电路由单片机、键盘输入、时钟显示模块及闹铃模块组成。单片机选用A T89C51 即可满足要求。键盘及显示模块采用8155 芯片扩展如原理图,键盘输入电路采用4×3 键盘,包括 0~9 共 10 个数字键(键号为 00H~09H)、C/R 键(时间设定/启动计时键,键号为 0AH)和 ALM 键(闹钟设置/启闹/停闹,键号为 0BH)。LED 数码管显示电路:采用共阴极数码管实现时钟显示,位 LED 从左到右依次显示时、 6 分和秒,采用 24 小时计时。 2 2.1 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确定元器件的型号及参数 2.1.1 单片机的选择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通常,单片机由单块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内部包含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I/O 接口电路等。因此,单片机只需要和适当的软件及外部设备相结合,便可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单片机经过1、2、3、3 代的发展,正朝着多功能、高性能、低电压、低功耗、低价格、大存储容量、强I/O 功能及较好的结构兼容性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不外乎以下几个

基于单片机的lcd1602电子时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LCD1602电子时钟设计 一、设计任务和目的 1.1、设计任务 (1):用单片机设计基于LCD1602的电子时钟,显示时间和日期; (2):误差精度控制在1s/天; (3):具有时间和日期的校准功能; (4):能区分某年是闰年或平年,并对应显示2月份的天数; (5):根据月份的不同显示不同的最大日数; (6):搭建仿真电路图,模拟单片机要实现的功能; (7):焊接单片机开发板; (8):编写程序,下载并调试,实现要求的功能。 1.2、设计目的 (1):熟练掌握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2):熟练掌握PROTEUS软件的使用方法; (3):掌握单片机I/O接口的工作原理; (4):掌握LC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5):掌握独立式键盘的工作原理及编程使用方法; (6):掌握单片机的下载使用方法。 二、设计思路和方案论证 2.1、设计思路 电路总体上分为控制和显示部分。以单片机最小系统作为核心控制电路,控制LCD显示,具体显示内容及方式由软件来完成;由于有时钟和日期的调节功能需要校准电路和基本的复位电路,复位电路采用按键复位,调节键、加1键、减1键三个按键完成,共需四个按键;计时功能由固定频率的晶振完成(采用11.0592MHz);显示部分主要采用LCD1602作为显示。 2.2、方案论证 (1):时钟芯片的选择和论证 方案一:采用DS1302时钟芯片实现时钟,DS1302芯片是一种高性能的时钟芯片,可自动对秒、分、时、日、月、年以及闰年补偿的年进行计数,精度也较高,工作电压2.5V~5.5V范围内,功耗也较低,但价格比较贵。 方案二:直接采用单片机定时计数器提供秒信号,使用程序实现秒、分、时、日、月、年计数。采用此方案实现虽然有一定的时间误差,但可减少芯片的使用,节约成本,易于实现,符合现实选用,所以采用此种作为时钟信号发生器。 (2):显示模块选择方案和论证: 方案一:采用点阵式图形LCD12864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强大,可显示文字,图形,显示多样,清晰可见,但是价格昂贵,需要的接口线多,所以在此设计中不采用点阵式图形LCD12864液晶显示屏。 方案二:采用点阵式字符型LCD1602液晶显示屏,LCD1602是专门用于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显示模块,分4位和8位数据传输方式。提供“5×7点阵+光标”和“5×10点阵+光标”的显示模式。价格现对便宜,所以用此种作为显示。

单片机课程设计多功能电子时钟设计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农电1001 学生姓名:陈逸文 学号: 20 指导教师:王博 完成日期:2021 年 1 月 5 日

1 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 多功能电子时钟设计 大体要求 一、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刻。 二、小时以24小时计时形式,分秒计时为60进位。 3、校正时刻功能,即能随意设定走不时刻。 4、闹钟功能,一旦走时到该时刻,能以声或光的形式告警提示。(未实现) 2设计方案 任务分析 本次设计时钟电路,利用了ATC89C51单片机芯片操纵电路,单片机操纵电路简单且省去了很多复杂的线路,使得电路简明易懂,利用键盘键上的按键来调整时钟的时、分、秒,用一扬声器来进行按时提示,同时利用汇编语言程序来操纵整个时钟显示,使得编程变得更易,如此通过四个模块:键盘、芯片、扬声器、LED显示即可知足设计要求。 方案设计 (1).计时方案 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可编程按时器。 利用单片机内部的按时计数器进行中端按时,配合软件延时实现时、分、秒的计时。该方案节省硬件本钱,但程序设计较为复杂。 (2).显示方案 关于实不时钟而言,显示显然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通常LED显示有两种方式:动态显示和静态显示。 静态显示的优势是程序简单、显示亮度有保证、单片机CPU的开销小,节约CP U的工作时刻。但占有I/O口线多,每一个LED都要占有一个I/O口,硬件开销大,电路复杂。需要几个LED就必需占有几个并行口,比较适用于LED数量较少的场合。固然当LED数量较多的时候,能够利用单片机的串行口通过移位寄放器的方式加以解决,但程序编写比较麻烦。 LED动态显示硬件连接简单,但动态扫描的显示方式需要占有CPU较多的时刻,在单片机没有太多实时测控任务的情形下能够采纳。 本系统需要采纳6位LED数码管来别离显示时、分、秒,因数码管个数较多,故本系统选择动态显示方式 2. 软件方案 利用单片机自带的Keil uvision2软件编程,在用STC_ISP进行程序烧写下载到单片机里。 3 系统硬件设计 STC89C52单片机介绍 STC89C52单片机是由深圳宏晶公司代理销售的一款MCU,是由美国设计生产

基于C51单片机的多功能电子时钟设计(完美实现版)

作业名: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时钟****: *** 学生姓名: lycaner 班级: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 学号: XXXXXXXX

电子时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8051定时器时间计时处理、按键扫描及LED数码管显示的设计方法。 2. 设计任务及要求利用实验平台上4个LED数码管,设计带有闹铃功能的数字时钟 二,实验要求 A.基本要求: 1. 在4位数码管上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时时分分” 2. 由LED闪动做秒显示。 3. 利用按键可对时间及闹玲进行设置,并可显示闹玲时间。当闹玲时间到蜂鸣器发出声响, 按停止键使可使闹玲声停止。 4.实现秒表功能(百分之一秒显示) B.扩展部分: 1.日历功能(能对年,月,日,星期进行显示,分辨平年,闰年以及各月天数,并调整) 2.音乐闹铃(铃音可选择,闹铃被停止后,闪烁显示当前时刻8秒后,或按键跳入正常时间显示状态) 3.定时功能(设定一段时间长度,定时到后,闪烁提示) 4.倒计时功能(设定一段时间长度,能实现倒计时显示,时间长减到0时,闪烁提示) 5.闹铃重响功能(闹铃被停止后,以停止时刻开始,一段时间后闹铃重响,且重响时间的间隔可调) 三,实验基本原理 利用单片机定时器完成计时功能,定时器0计时中断程序每隔0.01s中断一次并当作一个计数,设定定时1秒的中断计数初值为100,每中断一次中断计数初值减1,当减到0时,则表示1s到了,秒变量加1,同理再判断是否1min钟到了,再判断是否1h到了。 为了将时间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可采用静态显示法和动态显示法,由于静态显示法需要译码器,数据锁存器等较多硬件,可采用动态显示法实现LED显示,通过对每位数码管的依次扫描,使对应数码管亮,同时向该数码管送对应的字码,使其显示数字。由于数码管扫描周期很短,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使数码管看起来总是亮的,从而实现了各种显示。

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说明书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的设计报告 1设计要求 (1)时钟:用定时器实现“时分秒”时钟,动态显示时时间(00:00:00~ 11:59:59)(2)显示方式:8位LED数码管(十进制显示) (3)具体校准时间功能:通过键盘设定 (4)整点报时功能:每个整点蜂鸣器响1s 2方案论证与对比 2.1单片机的型号选择 通过对多种单片机性能的分析,最终认为89C51是最理想的电子时钟开发芯片。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而且它与MCS-51兼容,且具有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和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为10年等特点,是最好的选择。 2.2数码管显示工作原理 数码管是一种把多个LED显示段集成在一起的显示设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共阳型,一种是共阴型。共阳型就是把多个LED显示段的阳极接在一起,又称为公共端。共阴型就是把多个LED显示段的阴极接在一起,即为公共商。阳极即为二极管的正极,又称为正极,阴极即为二极管的负极,又称为负极。通常的数码管又分为8段,即8个LED显示段,这是为工程应用方便如设计的,分别为A、B、C、D、E、F、G、DP,其中DP 是小数点位段。而多位数码管,除某一位的公共端会连接在一起,不同位的数码管的相同端也会连接在一起。即,所有的A段都会连在一起,其它的段也是如此,这是实际最常用的用法。数码管显示方法可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静态显示就是数码管的8段输入及其公共端电平一直有效。动态显示的原理是,各个数码管的相同段连接在一起,共同占用8 位段引管线;每位数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组成公共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性,依次给出各个数码管公共端加有效信号,在此同时给出该数码管加有效的数据信号,当全段扫描速度大于视觉暂留速度时,显示就会清晰显示出来。同时加芯片74ls245使流过数码管的电流增大,从而使显示更清晰。

单片机电子钟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 二、实现原理等知识的介绍 (2) 2.1电子时钟的设计 2.2单片机识的相关知识 三、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说明; 3.1总体设计方案 3.2总设计原理框图 四、具体实现步骤的设计说明; 五、单片机系统程序的编制; 六、测量过程的操作说明,原始测量数据的记录; 七、结论及存在问题; 八、心得体会总结; 九、参考文献。

一、主要内容和要求 1 主要内容:设计一个数字式电子钟,它具有时,分,秒的计时功能,可以通过键盘进行时间设定,并且将时间显示在LED数码管上。用按键设定时钟的时、分、秒,用扫描方式动态显示。时钟用定时中断方式工作,单片机晶体震荡器频率11.0592Mhz.。可选做双机通信实验,实现子母钟功能,即由其中一台做时钟,另一台采集时钟值并显示。 2 对于基本题目要求是: 用按键设定时钟的时、分、秒。要求用4键方式,即选择、加、减、确认键,选择键用于选择修改起始时、分、秒值,每按一次,被修改数码管顺序移动并闪烁。用+,- 键修改数值,确认键确定修改结束。 a)用扫描方式动态显示时、分、秒,第2,4 数码管加小数点,并且要求第4数码管小数点每秒闪烁一次。 b)时钟用定时中断方式工作。注意单片机晶体震荡器频率是11.0592Mhz.。 c)可选做双机通信实验,实现子母钟功能,即由其中一台做时钟,另一台采集时钟值并显示。

二、实现原理等知识的介绍 2.1电子时钟的相关知识 1电子时钟简介 电子钟是一种利用数字电路来显示秒、分、时的计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美化,在许多场合都用到电子时钟。 2电子时钟的基本特点 现在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钟、石英表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试,数字式电子钟用集成电路计时时,译码代替机械式传动,用LED数码管代替指针显示进而显示时间,减小了计时误差,这种表具有时、分、秒显示时间的功能,还可以进行时和分的校对,片选的灵活性好。 3电子时钟的工作原理 该电子时钟由89C51,MAX232,LED数码管等构成,采用晶振电路作为驱动电路,由延时程序和循环程序产生的一秒定时,达到时分秒的计时,六十秒为一分钟,六十分钟为一小时。用按键设定时钟的时、分、秒。通过四个按键即选择、加、减、确认键,选择键用于选择修改起始时、分值,每按一次,被修改数码管顺序移动并闪烁。用+,- 键修改数值,确认键确定后秒位清零,修改结束。 2.2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1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全称为单片机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softcomputer)。从应用领域来看,单片机主要用来控制,所以又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或嵌入式控制器。单片机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2 单片机的发展史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说明

成绩 课程论文 题目: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 学生:朱浔 学生学号: 1008030335 系别:电气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 10级 任课教师:权楯忠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 - 三.课程设计报告容- 2 - 3.1、设计思路-2- 3.2、方案设计与论证-3- 3.2.1数码管显示选择方案- 3 - 3.2.2数码管驱动选择方案- 4 - 3.3、设计原理、程序与流程图-5- 3.3.1流程图- 5 - 3.3.2电路原理图- 6 - 3.3.3 C语言程序与说明- 6 - 3.4、PROTUES仿真图,与作品成型图-9- 3.4.1 protues 仿真图- 9 - 3.4.2实践电路板照片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安装与调试结果-10- 3.5.1电路安装- 10 - 3.5.2电路调试- 10 - 3.5.3 软件调试- 10 - 3.5.4 性能测试- 10 - 四.总结- 10 - 参考书目- 12 -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朱浔 指导老师:权楯忠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单片机原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图。 2、元器件选择,设计PCB图(或用万能电路实验板搭线)。 3、绘制程序流程图,编写C语言源程序。 4、安装调试,实现数字时钟的基本功能,即能正确显示时、分、秒;可调整时间;秒闪功能。 三.课程设计报告容: 3.1、设计思路: 3.1.1根据所需实现的功能画出程序流程图,如3.5所示。 3.1.2将电路按照3.6原理图焊接起来,定义开关K1,K2,K3分别接单片机的 P3.2,P3.2,P3.5引脚。 3.1.3用软件延时对K1,K2,K3进行两级防抖。启动系统,中断初始化,定时 器0只用来做计时,定时器1根据需要可选择进入定时模式或者计数模式。 外部中断1,2用来等待外部按键的按下。 3.1.4当先按下K1时,进入外部中断0,主函数调用时间显示函数,定时器1

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说明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标题: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 学生:XXX 系部:汽车电子系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 XXXX 指导教师:XXXX

目录 摘要........................................................................... (Ι) 1、方案选择 (1) 1.1 DS1302+液晶显示屏……………………………………… 2、设计方框图………………………………………… 2.1 电路设计总体框图……………………………………… 2.2 整体设计思路框图……………………………………… 2.3 程序设计框图……………………………………… 3、硬件电路设计………………………………………… 3.1 5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2 电源供电电路设计…………… 3.3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3.4 时钟芯片电路设计…………… 3.5 LCD显示电路设计…………… 3.6 报警电路设计…………… 4、软件设计………………………………………… 4.1 系统程序流程图设计…………… 4.2 系统程序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摘要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电子时钟精确度较高,因为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任何指令都不影响定时器的正常计数,即使程序很复杂也不会影响到中断时间。单片机是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低、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发较为容易,广泛应用于智能生产和工业自动化上。 本系统为基于DS1302的多功能电子钟,以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采用实时时钟芯片DS1302,使用1602液晶作为显示输出。该系统走时精确,具有闹钟设置,时间模式切换,秒表以与可同时显示时间、日期等多种功能。 关键词: SCT89C51 单片机液晶屏时钟芯片蜂鸣器

多功能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说明

多功能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说明

多功能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电子时钟主要是利用电子技术将时钟电子化、数字化,拥有时钟精确、体积小、界面友好、可扩展性能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当中。另外,在生活和体育赛场中,也常常需要跑秒,这就需要电子时钟具有多功能性。 本设计主要为实现一款可正常显示时钟,带有定时闹铃,跑秒的多功能电子时钟。 本文对当前电子钟开发手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终确定了采用单片机技术实现多功能电子时钟。本设计应用AT89C51芯片作为核心,利用74LS164作为串入并出的寄存器,7位LED数码管显示,并且设置按键来对分秒小时闹铃等进行校对。这种实现方法的优点是电路简单,性能可靠,实时性好,时间精度高,操作简单,编程容易。 该电子时钟可以应用于一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可通过改装,提高性能,增加新功能,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 关键词:电子时钟;AT89C51;74LS164;LED;

The Design with Investigation of the Multi-function Electron Clock Abstract Electronic clock is the us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will be an electronic clock, digital, with the clock precision, small size and friendly interface, scalable performanc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re widely used to live and work. In addition, in the field of sports and life, often need to run second, which requires electronic clock with versatility. The main desig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can be a normal clock display, from time to time with alarm, running the second multi-function electronic clock.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clock mea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ultimate use of a single chip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clock technology. AT89C51 chip design of this application as the core, to use as a 74LS164 and a string into the register, 7 LED digital display and button set up to every minute of the hour for alarm, and other proof-reading. 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 of a simple circuit, reliable and real-time, high-accuracy time, simple, easy to program. The electronic clock can be applied to general life and work, can also be modified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dd new functions to the people living and working more convenient. Key words: Electronic clock; AT89C51; 74LS164; LE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