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合集下载

2.1 基础材料

2.1 基础材料

三、 对基础材料的要求 (1 )砖 必须用粘土砖或 蒸压灰砂砖, 必须用 粘土砖或蒸压灰砂砖 , 轻质砖不得用 粘土砖 于基础。稍湿地区砖的标号要高于MU10,严寒 于基础。稍湿地区砖的标号要高于 , 地区饱和地基高于MU20。 地区饱和地基高于 。 (2)石料 应选用不易风化的 硬岩石 。 厚度不宜小于 150mm。基础用的石料标号不低于 。基础用的石料标号不低于200~300号。 号
b ≤ b0 + 2 H 0 [tan α ]
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基础材料 混凝土基础 C15混凝土 毛石混凝土 C15混凝土 基础 砖基础 毛石基础 砖不低于MU10,砂浆不低于M5 砂浆不低于M5 体积比为3∶7或2∶8的灰土,其最 小干密度:粉土1.55t/m3 ;粉质粘 土1.50t/m3;粘土1.45t/m3; 体积比为1∶2∶4或1∶3∶6(石 灰∶砂∶骨料)每层约虚铺,夯至 质量要求 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6)灰土 中小工程可用灰土材料作基础, 中小工程可用灰土材料作基础,常用三七灰 拌好的灰土, 可以“ 捏紧成团, 落地开花” 土 。 拌好的灰土 , 可以 “ 捏紧成团 , 落地开花 ” 为合格。合格灰土的承载力可达250~300kPa。 为合格。合格灰土的承载力可达 。 灰土在水中硬化慢,早期强度低,抗水、 灰土在水中硬化慢 , 早期强度低 , 抗水 、 抗 冻性差,通常只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 地下水位以上。 冻性差,通常只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 (7)三合土 石灰、 骨料拌和而成的料称为三合土 拌和而成的料称为三合土。 用 石灰 、 砂 和 骨料 拌和而成的料称为三合土 。 用以低层房屋基础, 配合比为1:2:4~1:3:6, 每 用以低层房屋基础 , 配合比为 , 层虚铺240mm,夯实后成 层虚铺 ,夯实后成150mm。 。

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PPT

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PPT

1. 地基抗水平滑移的稳定性检算
对于承受水平力相对较大的基础应考虑检算其抗滑移 的稳定性(主要是桥台、挡墙的基础)。
检算采用安全系数法,相应的公式为:
K (F G) f H
公式中各项的含义见p. 43.
(2-25)
2. 基础的抗倾覆稳定性检算
对于承受较大力矩的基础应考虑检算其抗倾覆的稳定 性(主要是桥台、挡墙的基础)。
1. 地基的类型
地基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
土质地基
岩石地基 土岩组合地基
一般土质地基 特殊土质地基
换填地基 强夯地基 压实地基 灌浆地基 复合地基
. 基础的类型
基础
浅基础
深基础
刚性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
钢筋混凝土 扩展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 箱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
(2-6)
当需要满足抗震设防要求时,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检算。 (见第9章)
公路桥涵的相关规定见教材p. 35。
2-3-1 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可以由理论公式计算出地基的 极限承载力,引入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后可得到地基的 容许承载力(承载力特征值)。安全系数通常可以取为 2~3。
常用的理论公式是魏西克公式和汉森公式。
刚性基础的构造要求主要是对于基础刚性角(或者是 基础台阶宽高比)的要求。表2-1列出了建筑工程对于基础 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桥梁工程则直接限制刚性角。
刚性角的定义见图2-1。限制基础刚性角的主要目的是 防止基础发生弯曲破坏。
图2-1 刚性基础的构造
2-1-3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1. 材料与应用范围 2.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3.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构造要求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扩展基础主要用于增加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在建筑扩大或进行重大改造时。

传统的扩展基础一般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这种结构不仅施工复杂,而且在资源有限或环境特殊的地区难以实施。

因此,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成为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土壤的承载力、基础的稳定性、基础的减震性以及水平荷载的传递。

首先,土壤的承载力对基础的设计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现场土壤的勘察和试验分析,可以确定土壤的承载力,以便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尺寸。

其次,基础的稳定性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对基础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基础沉降,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运行。

第三,基础的减震性也需要考虑。

在地震区域,基础的减震性是设计者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采用适当的材料,可以提高基础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基础和建筑结构的影响。

最后,为了保证基础和建筑结构之间的水平荷载能够得到有效传递,设计者需要通过分析土壤和基础之间的力学特性,选择合适的轴向抗力和剪力传递机制。

在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如混合土或者其他人工合成材料。

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压和抗拉能力,同时还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无筋扩展基础的施工简单,可以大大减少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无筋扩展基础的形式:浅基础、深基础和特殊基础。

浅基础主要适用于土层相对较稳定的地区,其施工简单快速,适用于小型建筑。

深基础适用于土层较为松散或者有地下水位的地区,其通过将基础埋入到更深的地下层,来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特殊基础则是根据具体的现场条件和需要进行设计的,比如岩石基础、雷电基础等等。

总之,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对土壤力学、结构力学和工程材料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合适的材料选择,可以实现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和承载能力的增加。

基础工程第二章_浅基础

基础工程第二章_浅基础



计算地基承受荷载
确定基底平面尺寸

必要时的验算
(软弱下卧层强度、变形稳定、抗滑验算等)
计算地基净反力
基础结构设计(基础剖面尺寸、配筋)
编制施工说明、绘施工图
二、浅基础设计方法
常规设计法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方法
三、地基基础设计原则
1、对地基计算的要求
地基复杂程度
分级 建筑物规模 依据 功能特征
选择地基基础类型时要考虑的因素:
建筑物的性质
用途 重要性 结构形式 荷载形式 荷载大小
地基的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
岩土层的分布 岩土的性质 地下水
建筑物的型式与功能 场地勘察与室内试验资料 上部结构荷载资料
场地施工技术条件
基础型式方案比较

拟定基础型式及平面布置

确定基础埋深
步 骤
确定地基承载力
(5)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值可取标准组 合值的1.35倍。
(6)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 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 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第二节 浅基础的类型
▪扩展基础 ▪联合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筏形基础 ▪箱形基础 ▪壳体基础
5、冻胀土中基础埋深的要求
dmin = zd– hmax
Zd 设计冻深; Z0 标准冻深;
hmax允许残留冻土最大厚度
室内地面
Z0 Zd
dmin hmax
基础埋深
冻胀丘Pingo
随冻结面向下发展,当冻结层上水的压力大于上覆土层强度时,地 表就发生隆起,便形成冻胀丘。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
第四节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无筋及扩展基础设计.

无筋及扩展基础设计.

03
无筋及扩展基础设计
20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page 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3.1 中心荷载下的无筋扩展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适用条件:6层及以下的 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且地基条件均 匀良好。 缺点:基础自重大。 F
h0
bt
设计步骤:
基底位于地层互层处时,计算 γm取基础所在地层的重度。
Foundation Engineering
03
无筋及扩展基础设计 3.1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
20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page 6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无筋及扩展基础设计 3.1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 20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page 4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03
例2-5:p68
某厂房柱子断面600mm ×400mm,基础埋置深度2.0m,试 设计柱下刚性基础。
Foundation Engineering
03
无筋及扩展基础设计 3.1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
20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page 5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地基承载力修正值
粘性土查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前须知孔隙比(e)及液性指数(IL)
e Gs 1 w w
(γG取 20 kN/m3)
考虑偏心作用,将基底面积扩大1.4倍
A 1.4 A1 1.4 4.65 6.51m2

简述无筋扩展基础的特点

简述无筋扩展基础的特点

简述无筋扩展基础的特点无筋扩展基础是指在不改动原有的建筑结构和承重体系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改造和扩展的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扩建方式相比,无筋扩展基础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节约:无筋扩展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挖土和铺石的步骤,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同时,由于不需要破坏原有结构,也避免了重建新的基础所需的材料和费用。

2.环保可持续:无筋扩展基础不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同时,由于不需要大量的挖土和石材,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瓦解地层约束:无筋扩展基础不需要依赖于地层的承托能力,可以在各种地质条件下进行扩展,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土地资源。

4.稳定可靠:无筋扩展基础通过对建筑物周围区域进行加荷处理,使建筑物扩展后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与传统的扩建方式相比,无筋扩展基础能够更好地适应地质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5.灵活可调整:无筋扩展基础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优化和调整,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进行扩展,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

同时,也可以在扩展后进行再次调整,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6.经济实用:无筋扩展基础相对于传统的扩建方式来说,投资成本较低,使得建筑物的扩建更加经济实用。

同时,由于不需要更换原有结构,也减少了维修和维护的成本。

7.智能化集成:无筋扩展基础可以与智能建筑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来对建筑物的温度、湿度、照明等参数进行监控和调节,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8.保留历史文化价值:无筋扩展基础可以在保留原有建筑的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同时,实现对建筑物的功能扩展和修复。

在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无筋扩展基础可以有效地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综上所述,无筋扩展基础具有高效节约、环保可持续、瓦解地层约束、稳定可靠、灵活可调整、经济实用、智能化集成和保留历史文化价值等特点。

在建筑扩建和修复方面,无筋扩展基础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技术和方法,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功能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历史建筑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近几年来,社会对安全防护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安全防护系统的要求
也在不断提高。

以传统的传感器和门锁技术为基础,采用无筋扩展的设计
理念,无筋扩展的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可以满足复杂的安全防护需求。

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基于无筋的扩展原理,采用集成的传感器、门锁以及连接系统,多个传感器可以实现信息互联,传感器之间可以完成
信息的传输和联动,保证安全防护系统的安全性。

传感器和门锁可以根据
需要配置布防状态,包括关闭、打开、设置报警和其他设置。

传感器之间
可以形成组网,通过设置可以实现报警信息的传输,实现联动防护。

传感器的设计一般采用无源电路,通过算法处理可以实现对来自外部
信号的快速反应,从而实现安全防护的有效性。

此外,可以采用射频识别
技术,可以使用激光传感器,可以实现更高的检测距离和准确率,并且可
以有效地减少滞后效应。

另外,对于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不能忽视网络的安全性,无线网络
安全防护系统可以使用防火墙、加密技术和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可以实
现安全传输、数据加密和数据安全的保护。

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辅导--无筋扩展基础

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辅导--无筋扩展基础

三、常⽤的⼏种建筑基础房屋基础形式种类很多:有⽆筋扩展基础(如⽑⽯基础、混凝⼟基础等),扩展基础 (如杯⼝基础),箱形基础与筏形基础及桩基础等。

注:1.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类取值,其他状态下的岩⽯不修正;2.地基承载⼒特征值按本规范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ηd取0。

(⼀)⽆筋扩展基础(即刚性基础)1.⽆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混凝⼟或⽑⽯混凝⼟、灰⼟和三合⼟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基础。

⽆筋扩展基础适⽤于多层民⽤建筑和轻型⼚房。

2.基础⾼度,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 b——基础底⾯宽度;bo——基础顶⾯的墙体宽度或柱脚宽度;Ho——基础⾼度;b2——基础台阶宽度;tana——基础台阶宽⾼⽐b2:Ho,其允许值可按表9-17选⽤。

⽆筋扩展基础台阶宽⾼⽐的允许值表9-17基础材料质量要求台阶宽⾼⽐的允许值Pk≤100 100 200混凝⼟基础 C15混凝⼟ 1:1.0 1:1.0 1:1.25⽑⽯混凝⼟基础 C15混凝⼟ 1:1.0 1:1.25 1:1.5砖基础砖不低于MU10、 1:1.5 1:1.50 1:1.5⽑⽯基础砂浆不低于M5 1:1.25 1:1.50 —灰⼟基础体积⽐为3:7或2:8的灰⼟,其最⼩⼲密度:粉⼟1.55t/m3粉质黏⼟1.55t/m3黏⼟1.45t/m3 1:1.25 1:1.50 —三合⼟基础体积⽐1:2:4~1:3:6(⽯灰:砂:⾻料),每层约虚铺220mm,夯⾄150mm 1:1.50 1:2.0 —注:1.Pk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处的平均压⼒值(kpa);2.阶梯形⽑⽯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于200mm;3.当鞋础⼭不问材料搔合纠成时,应对接触部分作抗压验算;4.基础底⾯处的平均压⼒值超过300kpa的混凝⼟基础,尚应进⾏抗剪验算。

3.采⽤⽆筋扩展基础的钢筋混凝⼟柱,其柱脚⾼度h1不得⼩于b1,并不应⼩于300mm且不⼩于20d(d为柱中的纵向受⼒钢筋的直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6
等高式
376
376
567
189
间隔式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一、混凝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 二、毛石混凝土基础 三、砖基础 四、毛石基础
·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毛石基础的特点
♧ 毛石是天然石材,经粗略加工使其基本方整、 便于人力搬运、操作的石料 ♧ 毛石基础强度、抗水、抗冻、抗腐蚀性能较 好
·
≥50 h ≥200 α ≥200
≥50 α h
b 锥形混凝土基础构造
b 阶形混凝土基础构造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基础底面下可设置垫层
♧ 垫层作用是找平坑槽,便于放线和传递荷载 ♧ 垫层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C 7.5、C10)或 三合土),厚度80~100mm,每侧加宽 80~100mm ♧ 垫层一般不计入基础底面积
·
h=n•150
土石 基灰 础三 合
α
b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三合土基础
♦三合上基础适于三层以下普通砖房的基础 垫层 ♦三合上的宽高比容许值[b/h]=1:1.5~1:2
·
h=n•150
土石 基灰 础三 合
α
b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一、混凝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 二、毛石混凝土基础 三、砖基础 四、毛石基础 五、灰土基础 六、三合土基础
·
毛 石 基 础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毛石基础的特点
♧ 毛石基础体积较大、自重较大、操作要求高, 劳动强度大 ♧ 毛石运输、堆放不便,多用于邻近山区石材 丰富的一般标准的砖混结构建筑基础工程中
·
毛 石 基 础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毛石基础构造
♦台阶宽高比容许值[b/h]=1:1.25 ~1:1.5 ♦毛石的形体不规则,块体不宜过大也不宜过 小。砌在露明处的毛石粒径一般不小于 300mm,中间填塞的馅石可适当减小
·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无筋扩展基础概念
♧ 利用刚性角范围内建造的无筋基础就叫无筋 扩展基础,又叫刚性基础 ♧ 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 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组成
· 刚 性 角 的 形 成
b atg h
荷载
h
α
b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无筋扩展基础概念
♧ 无筋扩展基础可以作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 立基础 ♧ 无筋扩展基础用于土质较均匀、地下水位较 低、六层以下的砖墙承重建筑和轻型厂房
·
与灰 砖土 放基 角础
h=n•150
α
b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灰土基础
♦灰土基础的高度以150mm的整数倍计
♧ 每夯实150mm高为一步,在夯实的一步上 继续夯实下一步。一步高度为150mm,两 步300mm,三步450mm,以此类推
·
与灰 砖土 放基 角础
h=n•150
α
b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50 h ≥200 α ≥200
≥50 α h
b 锥形混凝土基础构造
b 阶形混凝土基础构造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一、混凝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
二、毛石混凝土基础
·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加入毛石的混凝土基础
♧ 当混凝土基础的体积过大时,为节省混凝 土用量和减缓大体积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 产生大量热量不易散发而引起开裂,可加 入适量毛石
·
♦间隔式作法宽高比:b/h= 125:189≈1:1.5, 刚好符合刚性角最低要求
125= (240+10)/2
间 隔 式
376
567
189=53×3+30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等高式与间隔式比较
♧ 假定基础底面相同,放脚宽度为376mm ♧ 间隔式放脚高567mm,比等高式放脚高 756mm降低了189mm(即3皮砖),因而在材 料消耗、埋置深度和土方量等方面均有明 显优势 ♧ 间隔式砌法变化较多,容易出错,且宜选 用质地较好的砖和砂浆 125 62.5 756
·
砖放脚过大
h=n•150 与灰 砖土 放基 角础
砖放脚过小
α
b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一、混凝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 二、毛石混凝土基础 三、砖基础 四、毛石基础 五、灰土基础 六、三合土基础
·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三合土基础
♦由石灰、砂和碎砖组成三合土叫碎砖三合土, 如将碎砖换用碎石则叫碎石三合土。其体积 配比为1:3:6或1:2:4,加水拌合夯实而成 ♦三合上基础施工方法与灰土近似,每层虚铺 220mm,夯至150mm
·
等高式砖基础
间隔式砖基础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砖基础的台阶宽高比容许值[b/h]= 1: 1.5 ♦砖基础作法
♧ 等高式 ♧ 间隔式
·
等 高 式 间 隔 式
756
376
376
567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砖基础作法——等高式
♦ 标准砖规格为240×115×53mm,一个灰缝宽 为10mm ♦ 等高式作法:每砌筑2皮砖退一台,并限定退 台宽度为1/4(砖长+灰缝宽)=62.5mm
本章标题
·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第三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
·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一、刚性角的概念 二、无筋扩展基础
·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一、刚性角的概念
·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第三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
一、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条形基础计算单元的选取 三、基底尺寸 四、基础高度 五、刚性条形基础设计实例
·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第三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
·
α
b
h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毛石基础构造
♦毛石基础底宽≤700 mm时应作成矩形截面, 无须退台
·
毛石浆砌基础
片石或卵石基础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一、混凝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 二、毛石混凝土基础 三、砖基础 四、毛石基础 五、灰土基础
♦混凝土的宽高比容许值[b/h]=1:1~1:1.25
·
≥50 ≥200 α
b 锥形混凝土基础构造
h
墙下条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基础剖面
♦剖面形式:锥形截面、阶形截面
♧锥形截面混凝土基础的斜面模板支设较难, 且浇注时极易将模板拱起 ♧可采用台阶状截面,支模和浇注均较方便, 但混凝土的用量较大
·
♦ 等高式作法宽高比:b/h=62.5:126≈1:2,小于 容许值[b/h]= 1:1.5,符合要求且偏于安全 62.5=(240+10)/4 767
等 高 式
126=53×2+20
376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砖基础作法——间隔式
♦间隔式作法
♧ 砌两皮退一台,最底一台必须是2皮砖 ♧ 紧接着砌一皮退一台,依此类推
♦刚性角的概念
♧ 基础是上部结构在地基中的放大部分。但放 大的尺寸超过一定范围,材料就受到拉力和 剪力作用,若内力超过基础材料本身的抗拉、 抗剪能力,就会引起折裂破坏
· 刚 性 角 的 形 成
b atg h
荷载
h
α
b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刚性角的概念
♧ 折裂的方向不是沿柱或墙的外侧垂直向下的, 而是与垂线形成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就是材 料特有的刚性角α ♧ 刚性角表示压力在基础中传播、扩散的角度, 超过刚性角范围,材料就可能受拉、受剪破 坏
·
墙下条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无筋扩展基础概念
♧ 无筋扩展基础有利于使用地方材料,成本较 低,施工简便,应用很广 ♧ 无筋扩展基础的放脚(基础的扩大部分)较 高,体积较大,埋置较深
·
无 筋 扩 展 基 础
b
h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一、刚性角的概念 二、无筋扩展基础
刚 性 角 的 形 成
·
b atg h
荷载
h
α
b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刚性角的概念
♧ 各种材料具有各自的刚性角α ♧ 混凝土刚性角为45o,砖刚性角为33.4o等
· 刚 性 角 的 形 成
b atg h
荷载
h
α
b
第二章 无筋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概念
一、刚性角的概念 二、无筋扩展基础
·
≥50
≥200
α
b 毛石混凝土基础构造
h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
♠ 毛石混凝土基础构造
♦加入的毛石粒径不得超过300mm,也不得 大于每台宽度或高度的1/3 ♦毛石的体积为总体积的20~30%,且应分 布均匀 ♦毛石混凝土宽高比容许值[b/h]=1:1~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