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
精品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

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过程 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 阀,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 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 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知识拓展
廖仲恺:黄埔军校党代表,杰 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 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的得力助 手。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工作, 不久以大本营秘书长身份协助 筹办黄埔军校事宜。5月就任 黄埔军校党代表,积极为黄埔 军校筹集经费,呕心沥血,推 行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并重的 教育方针。1925年任广州国民 政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 国民革命军党代表,同年8月 20日被刺身亡。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贪 革命者来 升
生
官
畏
发
死
财
勿
请
入
往
斯
他
门
处
第一阶段学习目标:
1、 (分组讨论)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 建立黄埔军校? (提示:孙中山说“开 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建 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2、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建 立的意义。(采用小记者新闻报道法)
性质是什么?
❖ 结果: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 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活动与探究:
制作有关北伐战争的手抄报。要求:版面新颖 美观,内容丰富多彩,但要贴近历史事实。
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B )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 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请回答: (1)农民对北伐的支援有哪些方式? (2)耒阳农民踊跃应招,岳阳、平江等地农民英勇参战的史实 了什么? 答案:(1)农民对北伐战争的支援有运输、向导、破坏交通、扰 方、参加北伐作战等方式。 (2)说明了北伐战争所要实现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目标 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立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山东省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下图“陆军
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
B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
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
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
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4.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 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情景 B.黄海海战的战斗情景 C.武昌起义的战斗情景 D.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八上历史.11课北伐战争;课件

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 因主要有哪些?
C.周恩来
D.汪精卫
2、北伐战争中的主战场及主战 场的主要对象是(
A )
A.两湖战场、吴佩孚 B.广东战场、孙传芳 C.江西战场、吴佩孚 D.闽浙战场、孙传芳
3.北伐战争的先锋队伍是( A) A.叶挺独立团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 D.国民革命军
4、下列有关1926——1927年的北 伐战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孙中山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广东广西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发表讲话名称时间地点罪魁祸首后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4121927715上海武汉蒋介石汪精卫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
四· 一二政变时反动军队杀害共产党人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 1927年4月28日 2、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北伐战争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发表讲话
角色一:旁白 角色二:班长 角色三:营长曹渊
角色四:周廷恩
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2、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3、北伐军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 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
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

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一、课程背景和教材简介《第11课北伐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介绍了北伐战争的发生和背景,以及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本课通过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事件,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北伐战争的发生和背景;•掌握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实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掌握北伐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2. 教学难点•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北伐战争?你们对北伐战争有了解吗?”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目标呈现(5分钟)通过板书「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三个方面,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学习内容呈现与理解(15分钟)通过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北伐战争为何爆发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然后,通过示意图等形式,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
4. 学生讨论与合作(20分钟)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通过展示、演讲或写作的形式,将自己小组的观点和理解分享给全班同学。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激发思考和讨论的活跃度。
5. 师生共同总结(10分钟)收集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结果,帮助学生总结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梳理思路,形成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八上历史第11课 北伐战争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学科教案课题第11课北伐战争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3.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疑探教学过程主案个性化修改1.导入新课。
提示或建议:展示图片:孙中山的头像,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课前复习总结抢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
教师总结: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ha

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它推动了国共合作的 进展,为中国的统一和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概述
北伐战争是指中国国共两党合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对北方军阀进行的 一系列战争。这场战争从1926年开始,结束于1928年。
北伐战争的起因
北伐战争的起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北方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二是国共合作的建立,共同对抗帝国主义和北方 军阀。
和武装革命军队。
2
第二步
东征中山、广州保卫战,逐步夺取南方主要城市。
3
第三步
中原大战,攻克北京和天津,北方军阀势力崩溃。
北伐战争的结果
军阀割据结束
北伐战争结束后,北方军阀的割据局面得到了彻底的终结。
北伐战争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 的创造者和决定力量的源泉。
团结合作
北伐战争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 团结合作,才能前进和取得胜利。
国共合作进展
北伐战争加深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奠定了后来统一战线的基础。
国共力量对比
北伐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队伍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与国民党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转 变。
北伐战争的影响
1 中国革命进程
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为中国的统一和革命事业打下基础。
2 国际影响
北伐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交流与合作。
3 革命精神
北伐战争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号召了更多人参与到革命事业中。
北伐战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使中 国革命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北伐战争的启示
民族团结
人民力量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

升
贪
官
生
发
怕
财
死请Leabharlann 勿往入他
斯
处
门
第11课 北伐战争
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
• 1.时间和地点
• 1924年,广州。
• 2.内容
• 大会通过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 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宣 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
• 3.重大意义和影响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共合作 推进国民革命运动进入高潮。
二、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 1.时间、地点 • 1924年5月,广州黄埔。 • 2.人物 • 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
治部主任。 • 3.作用 •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
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北伐胜利 进军奠定了基础。
败。
感谢您的观赏下载!
THANKYOU!
三、北伐胜利进军
• 1.起止时间 • 1926年7月至1927年4月。 • 2.组织者 • 广东国民政府。 • 3.目的 •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统一全国。
三、北伐胜利进军
• 4.对象 •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 5.主战场 • 湖南和湖北。 • 6.重要战事 •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蒋介石在上海捕杀共产党员和革
命群众。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1)时间 • 1927年4月。 • (2)性质 •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外投靠
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精选历史八上】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 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 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表明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 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1. 材料中“本党”指什么党?
2.北伐的总司令是谁?
中国国民党
34..北根伐据战材争料开指始出后北,伐革的命目形的势。是蒋如介何石发展推 全的翻 国?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
国民革命军奋勇冲锋,击溃敌军,占领武昌,消灭吴佩孚主力,进攻 江西消灭了孙传芳,不到半年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 广州迁往武汉。
• “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立永无 希望,而中华民国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 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 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北伐宣言》 (1)据材料,国民革命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 (2)北伐的总司令是谁? (3)从北伐宣言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4)宣言中所指卖国军阀主要有哪些?
第11课: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 学习本节课,了解并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 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 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观看《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了解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的时间、地点:
北伐军胜利的原因
1.北伐军指导方针正确; 2.两党齐心协力; 3.将士浴血奋战; 4.工农大力支援; 5.军阀内部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 吉 辽
直 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江
西
徽
浙江 福建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孙 传 芳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兵力20万
汉口 武昌 ╳ 汉阳
黑 吉 辽
北京
3个北伐对象
╳
╳
贺胜桥
汀泗桥 直 隶
山东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河 郑县 南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主) 闽浙战场
复习回顾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 事件是( C )
A.辛亥革命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五四运动的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D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巴黎和会中国 外交失败
第11课:
北伐 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情况; 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 重要战役; 3、理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知道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 的建立。
自学检测一:黄埔军校
1、建立背景:1924年( 2、时间( 1924年 );地点(广州黄埔) 3、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 周恩来 4、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 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 5、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 为( 建立国民革命军 )奠定了基础。
国共两党实现 第一次合作 )
6、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其政权性质是( )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
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总结检测
7、(2005,山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 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合作解疑一: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D
A、吴佩孚
C、张作霖
B、孙传芳
D、袁世凯
总结检测
4、北伐的主要战场是( A、湖南、湖北
A)
B、广东、广西
C、湖南、广东
D、湖北、广东
总结检测
5、北伐战争的目的是(
A
)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C、同冯玉祥的国民军相呼应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总结检测
黄埔四期:林彪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
戴笠(国民党)
1、国民党一大
时间: 1924年1月
主要内容: 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 政策(即新三 民主义)
一 黄 埔 军 校 的 建 立
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开始了国民革命运 动时期(从1924年——1927年,也称第一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意义: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 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 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自学检测二:北伐战争
1、北伐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 2、主要对象(吴佩孚 )(孙传芳 )( 张作霖 ) 3、主要战场( 湖南 )( 湖北 ) 贺胜桥 )(攻克武昌 4、 重要战役( 汀泗桥)( ) 5、北伐先锋(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 6、北伐名将( 叶挺 ) 7、胜利进军: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 ( 珠江流域 )打到(长江流域 ),声势震动全国。
将士奋勇
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蒋介石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右派的叛变 1.罪行:
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
2.危害: 国民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先 烈 精 神 永 世 崇 。
遗 容 遗 物 见 遗 风 , 北伐先锋纪念馆
武昌群众欢迎北伐军进城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合作解疑二:
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内,从珠 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得以顺利 进军的原因?)
国共合作 方针正确
工农支持
总结检测
1、黄埔军校的成立,为哪知军队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A、红军
B
) B、国民革命军 D、工农革命军
C、国民军联军
总结检测
2、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是在( A、1925年7月 B、192
D、1925年9月
总结检测
3、下列不属于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目标 的是( )
武昌 湖北
长沙 湖南
安江 南京 安 苏 安 徽 徽 徽
上海
江 南昌
浙江 浙江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叶挺像(1896~1946年)
自由阅读卡
独立团的前身,是周恩来从黄埔军校第一 期毕业生中抽调的部分共产党员,和从各地调 来的工人、农民建立的铁甲车队。后发展为以 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叶挺任团长。
C、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B
8.北伐战争的先锋队伍是( A) A.叶挺独立团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 D.国民革命军
9、蒋介石发动的一场反革命政 变名称叫( B ) A、“五卅惨案”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二七”惨案
10、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是历史事件是:( C ) A、孙中山逝世 B、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两次反革命政变比较表
名称 时间 地点 罪魁 祸首 后果
“四· 一二”反 1927.4.12 革命政变 “七· 一五”反 1927.7.15 革命政变
上海
蒋介石
武汉
汪精卫
国共合作破 裂,轰轰烈 烈的大革命 失败 (原因?)
自学检测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时间( 1927年4月 ) 2、地点( 南京 ) 3、人物( 蒋介石 ) 4、性质: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利益 对外( 投靠帝国主义 ) 对内( 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
南京国民政府的旧址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 对中国的统治。 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