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北伐战争综述

合集下载

11《北伐战争》知识讲稿

11《北伐战争》知识讲稿
性质是什么?
结果: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 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活动与探究:
制作有关北伐战争的手抄报。要求:版面新颖 美观,内容丰富多彩,但要贴近历史事实。

吉 辽

北京 直


山东

河南
湖北
安 江苏 徽
上海
势 图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兵力20万
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
1、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6年7月至1927年4 月,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席卷全国,其势 犹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涤荡着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在中国的统治,有 力的支援了北伐战争。 2、工人运动:为了配合北伐的胜利进军,上海工 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 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了,解放了上海这座城市。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
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B )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A.湖南、湖北
B.江西
C.浙江、上海
D.广州
二、非选择题 6.看课本54页《国民革命军出师前誓师
大会》图。 请回答: (1)这是哪一场战争出师前的誓师大会
?出师的时间?
北伐战争;1926年 (2)这次出师的总司令是谁?这次出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开始,对于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北伐战争的背景、发起以及影响三个方面,讲述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一、背景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至1928年期间,具体而言,是中国自主抵抗外国侵略,推翻北洋政府统治的一场伟大斗争。

那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内外压力日益增强,革命力量得到了新生,各阶层民众都表达了推翻北洋政府的愿望。

二、发起1.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发起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密不可分。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与国民党合作,才能在国内外形势的催化下推动中国的独立与解放。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最终赢得革命胜利。

2. 社会民主主义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成为北伐战争的思想基础。

三民主义包括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这一思想层面的变革为战争的发起提供了理论支撑。

3. 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北伐战争发生前,中国国共两党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纲领,包括打倒北洋政府、推翻军阀割据统治、恢复民主制度、实现土地革命等。

三、影响1. 军事影响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军事斗争,其胜利对中国人民军队的成立非常重要。

共产党利用战争锻炼了大量的军事干部,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干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骨干。

2. 政治影响北伐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建立了国共合作的南京国民政府,掀起了国共两党的合作高潮。

此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为中国革命铺平了道路。

3. 社会影响北伐战争结束后,中国进入了国共合作时期,民族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等逐步得到解决。

战争的胜利为落后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国际社会的支持与认可。

综上所述,北伐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对于中国的近代史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军事、政治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旨在推翻北洋政府,结束军阀混战,统一中国。

本文将从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意义三个方面,介绍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一、北伐战争的起因北伐战争起因于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军阀割据:北伐战争前,中国军阀割据严重,形成割据割据局面,国家统一和发展受到阻碍。

2. 经济危机:北伐战争前的中国经济陷入困境,农业、工业和商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3. 国民党内部矛盾:北伐战争前,国民党内部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统一战线形成困难。

二、北伐战争的过程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发动的一场武装革命战争。

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开始时,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推动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2. 第二次合作:国共合作关系再度发展,北伐战争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

3. 前进路线:北伐战争中,以苏区为根据地,采取坚持游击战争和歼灭战相结合的策略,逐渐向内地进军。

4. 打破长江防线: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发生多次激烈战斗,最终击溃北洋政府军队,打破了长江防线。

三、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 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进展: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结束了军阀割据局面,达到了国家统一的目标。

2. 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北伐战争成功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实现了政权的更替,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3. 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北伐战争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认可,增强了党的领导地位。

4. 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北伐战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战术,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结起来,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意义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革命历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11课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 遭到血腥镇压。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 腥 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 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表明 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 败了。
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
返回
中华名将叶挺将军
返回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 象不包括是( )
A、张作霖 B、孙传芳 C、袁世凯 D、吴佩孚
返回
再 见
; / 唐山办公宾馆家具厂家 bgk081vfc 孤独晓寂笑得腼腆的回应“啊,真是抱歉,我没有第一时间认出你来!”她的语气温和的让人没有办法继续跟她较真!这不能怪她,她平时放 假在家便几乎不出家门,况且莫艳艳他们家在高中过后便搬离了那个地方,她又向来无暇顾及其他。 莫艳艳又回到一开始的话题“我说、高材生,你怎么都沦落到端盘子的份上了?” 孤独晓寂并不气恼依旧笑的温和,难得遇上一个旧识,她心情居然莫名的变好了起来“我现在在读研,这家酒店要求会说意大利文,时薪也不 错,所以我在这里打零工!” 莫艳艳一下子被掐灭了火焰“哦,我就说呢!”略显心虚的笑了笑,又问道“那你一直在这个地方吗?” 孤独晓寂点点头“嗯”了声。 莫艳艳忽然笑着看向她“把你手机给我下”,然后在孤独晓寂的手机上点了一串数字,等到自己手机响铃过后便将手机还给了孤独晓寂“把我 的存上,以后常联系”。 那之后孤独晓寂不曾接到莫艳艳的,她也不甚在意,直到有一天莫艳艳打来“孤独晓寂,我能不能跟你合租?” 孤独晓寂似没反应过来的“啊?”了声。 莫艳艳不容她抗拒般的继续开口“你在哪里,我去找你!”。 孤独晓寂便听话的说出了住址,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莫艳艳便打来让她在住房哪里去找她。倚在白色跑车上的莫艳艳,淡淡的看上一眼就会 让人感到有一种被时光艳羡了的感觉。 莫艳艳看到孤独晓寂之后笑呵呵的向她招了招手“你来了”,然后驾驶座上的男子便拎了一个行李箱下来,轻柔的问了莫艳艳一句“需不需要 我帮你送上去?” 莫艳艳笑的谄媚“不需要了,今天谢谢你送我过来!” 目送走了跑车男之后,莫艳艳看向孤独晓寂“过来帮我抬一下呀!”她说的甚是随意,似乎她们之间没有任何的隔阂,而事实是,孤独晓寂不 过是停留在快十年没见过的一个人的第二次见面中。

“北伐战争”研究综述

“北伐战争”研究综述

“北伐战争”研究综述北伐战争研究60余年经历了探索、兴起、兴旺和稳步四个时期。

在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视域也不断扩展。

但在研究深度、研究视角、国际视野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北伐战争研究综述对于北伐战争的概念内涵,广义的观点认为北伐战争即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狭义的观点将北伐战争的内涵聚焦为1926年至1927年间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战争,更偏重于“战争”概念。

本文的研究视角为狭义的北伐战争概念,旨在纵向梳理60余年来北伐战争研究的兴起与历程,并总结研究的不足。

一、北伐战争研究的探索时期(1985年以前)(一)基础性研究发端以“北伐战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全文搜索,经过筛选1957-1984年共计36篇文献。

北伐战争的早期研究主要针对战争中的基本史实考察,人物、战场等相关史实性研究比重最大。

如程雨众的《北伐战争概况》主要从史实考证角度详细阐述了五卅运动后北洋军阀的混战到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再到七一五事件宣告北伐失败的全过程。

谢显清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湖北农民运动》主要讲述了在北伐战争时期湖北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配合北伐同北洋军阀进行军事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斗争。

匡珊吉的《顺泸起义》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为了配合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由杨馨公、朱德、刘伯承、陈毅等同志领导的四川顺泸起义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杨光,徐义君的《北伐军进军浙江史略》,对北伐军东路军在浙江的军事活动作了概述,并就东路军的性质及其作用阐述了观点。

(二)研究视域开始外延1985年以前的北伐战争研究,除在史料考证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础之外,其研究视阈也开始向外延伸,早期有相关话题的讨论,后期对北伐战争中我党的领导作用、战争的失败原因以及当时的内外部环境也做了初步研究探索。

廖璋的《英日美等帝国主义在我国北伐战争中不同的阴谋――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一文的一些意见》,认为林平野、陈扬灵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结论并不全面.北伐战争时期英国主要是在搞武装干涉;日本则主要进行“南北妥协”的工作;美国则乘英日的矛盾,积极从革命内部来寻找它的代理人。

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

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

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一、课程背景和教材简介《第11课北伐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介绍了北伐战争的发生和背景,以及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本课通过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事件,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北伐战争的发生和背景;•掌握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实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掌握北伐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2. 教学难点•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北伐战争?你们对北伐战争有了解吗?”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目标呈现(5分钟)通过板书「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三个方面,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学习内容呈现与理解(15分钟)通过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北伐战争为何爆发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然后,通过示意图等形式,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

4. 学生讨论与合作(20分钟)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通过展示、演讲或写作的形式,将自己小组的观点和理解分享给全班同学。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激发思考和讨论的活跃度。

5. 师生共同总结(10分钟)收集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结果,帮助学生总结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梳理思路,形成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ha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ha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11课《北伐战争》课件
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它推动了国共合作的 进展,为中国的统一和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概述
北伐战争是指中国国共两党合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对北方军阀进行的 一系列战争。这场战争从1926年开始,结束于1928年。
北伐战争的起因
北伐战争的起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北方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二是国共合作的建立,共同对抗帝国主义和北方 军阀。
和武装革命军队。
2
第二步
东征中山、广州保卫战,逐步夺取南方主要城市。
3
第三步
中原大战,攻克北京和天津,北方军阀势力崩溃。
北伐战争的结果
军阀割据结束
北伐战争结束后,北方军阀的割据局面得到了彻底的终结。
北伐战争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 的创造者和决定力量的源泉。
团结合作
北伐战争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 团结合作,才能前进和取得胜利。
国共合作进展
北伐战争加深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奠定了后来统一战线的基础。
国共力量对比
北伐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队伍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与国民党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转 变。
北伐战争的影响
1 中国革命进程
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为中国的统一和革命事业打下基础。
2 国际影响
北伐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交流与合作。
3 革命精神
北伐战争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号召了更多人参与到革命事业中。
北伐战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使中 国革命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北伐战争的启示
民族团结
人民力量

北伐战争 解说词

北伐战争 解说词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为您讲述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北伐战争。

这是一场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旨在推翻北洋政府,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携手合作,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北伐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

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各地军阀割据,民众疾苦。

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国共两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式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周恩来等杰出领导人的带领下,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一路向北推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战果。

在北伐战争的过程中,国民革命军先后攻占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

其中,湖南长沙的战役尤为关键。

在这里,国民革命军成功击败了北洋政府的主力部队,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随着战争的深入,国民革命军逐渐逼近北洋政府的大本营——北京。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北洋政府的统治宣告结束。

同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全国统一,北伐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国内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局面基本结束,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场战争也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共同抵抗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北伐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导致了内战的爆发。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历史教训,也是我们今天回顾北伐战争时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总的来说,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

它不仅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还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益
南京国民政府的旧址
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
时间:——
北 目的:
伐 主要对象:
战 主要战场:
争 主要战役:
结果:
作用——
南京 国民 政府
时间: 地点: 性质:
1、北伐战争中的主战场及主战
场的主要对象是( A )
A.两湖战场、吴佩孚 B.广东战场、孙传芳 C.江西战场、吴佩孚 D.闽浙战场、孙传芳
1、北伐先锋: 叶挺独立团
北 2、开始时间: 1926年7月 3、北伐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统一全国
战 4、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5、对象:
争 6、主要战场:
7、主要战役:
8、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吉 辽
争பைடு நூலகம்
北京 直


山东

河南
湖北
安 江苏 徽
上海
势 图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成功?
2五四爱国运动性质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 什么?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 1924年 地点: 广州 内容: 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
份加入国民党 结果: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革命者来

贪 生
升 官

畏 死 勿
发 财 请

下面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 正确的是( )B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 D、北伐军将士不团结
2.北伐军的先锋队是(A )
A.叶挺独立团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 D.国民革命军
3、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目
的是( B )
A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夺取吴佩孚等军阀的地盘
4、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是
历史事件是:( C )
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
2、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3、北伐军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
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 1927年4月 地点: 南京 人物: 蒋介石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
A、孙中山逝世 B、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C、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5、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 A ) A、湖南 湖北 B、江西 江苏 C、福建 浙江 D、广东 福建
6、北伐战争的最大意义在于 ( ) A、D 首创了国共合作的形式 B、在中国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 C、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入 斯
往 他



黄埔军校的建立

间: 1924年5 月

点: 广州 黄埔
创 建 人: 孙中山

长: 蒋介 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培养军事政治人 才,为建立国民
革命军奠定基础,
动脑筋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 的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 会党、新军、各派军阀,始终没有 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 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 校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广西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兵力20万
我来试一试
汉口 汉阳
╳武昌

贺胜桥




北伐对象
汀泗桥


北京 直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山东
河 郑南县
江 安安 南苏京
上海
进 军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主要战场
武湖昌北
长湖沙南
徽徽 浙浙江江
南江昌 西 福福建
示 意
主要战役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