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11课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识框架】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宋案”:引发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引发护国战争军阀割据{主要派系目的:巩固地盘、争权夺利影响【重点梳理】 1.二次革命背景 (1)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2)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3)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经过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结果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2.袁世凯复辟帝制复辟 准备 (1)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 (2)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

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3)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袁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世凯称帝3.护国战争经过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但是,他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连其北洋嫡系部属也阳奉阴违。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4.军阀割据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不同派系影响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11课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11课知识点

第11课北伐战争一、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国共合作1.国共首次合作(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

(2)国民党一大的内容:通过国民党的党纲,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3)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首次合作。

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建立(1)1924年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2)合作:国民党——校长:蒋介石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苏联(3)作用: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北伐战争1.北伐时间:1926年2.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3.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5.进军路线:(1)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2)福建——浙江——上海6.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7.英雄部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8.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9.为什么北伐军能胜利进军?(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1.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2.反革命政变的原因:阶级利益不同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时间:1927年4月2.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总结※国共合作——前提国民创办黄埔军校——发展革命北伐战争——高潮的洪四一二政变——转折流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知识复习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知识复习要点

第11课: 北伐战争知识复习要点一、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1、时间:1924年5月2、地点:广州黄埔。

3、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办学宗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5、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建立黄埔军校来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6、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骨干,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二、北伐战争:1、北伐的条件: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

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2、北伐的目的:为了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即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高潮,统一全国。

3、北伐的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4、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5、经过:三大战场:①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主力;②闽浙战场:攻入浙江,上海③主战场:两湖(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孚主力。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赢得“铁军”的称号。

6、结果:北伐胜利进军(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A、建立了黄埔军校,创建了国民革命军B、国共两党的合作,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进行。

C、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英勇善战,冲锋在前。

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D、正确的战术指挥和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E、工农运动的有力配合与支援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而后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

2、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在4月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性质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3、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的失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共23张PPT)

(4)为了保卫辛亥革命果实,维护民主共和制,孙中山领导了哪些斗争? 结局如何? 1913年的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结局是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武力镇 压下去;护国战争打倒了袁世凯,但政权仍落在北洋军阀手中。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易错警示 二次革命是因为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而护国战争是因为袁世凯复辟 帝制。
释疑解难 1.袁世凯为什么会复辟帝制? 袁世凯复辟称帝 ,原因复杂。,(1)对无限制的极端权力的追求是其称 帝的根本原因。,(2)特殊的社会环境及当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纵容 和支持也是促使袁倒行逆施的重要原因。,(3)一些人长期以来别有用
三、军阀割据 冯国璋和曹锟为首,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10.直系:以_______________
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 11.皖系:以__________
东、福建等地。 张作霖 盘踞东北。 12.奉系:___________ 唐继尧为首,控制云南、贵州。 13.滇系:以__________ 陆荣廷 为首,控制广东、广西。 14.桂系:以___________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正式大总统 4.解散国会: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______________ ,随后解散国民党
和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颁布《中华民国约 5 . 废新制:袁世凯废除 _________统可无限期连 法》,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___
势。,(3)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亡国的“二十一条”引起众怒,甚至平日
支持他的幕僚也弃他而去。,(4)全国各地反对袁世凯的势力强大。
一、二次革命 宋教仁 同盟会 1.国民党:1912年,________ 以________ 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 组成国民党。 宋教仁。 2.宋案: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_________ 3.二次革命: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二次革命” 被镇压。 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
革命者来







死请Leabharlann 勿往入他



第11课 北伐战争
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
• 1.时间和地点
• 1924年,广州。
• 2.内容
• 大会通过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 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宣 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
• 3.重大意义和影响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共合作 推进国民革命运动进入高潮。
二、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 1.时间、地点 • 1924年5月,广州黄埔。 • 2.人物 • 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
治部主任。 • 3.作用 •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
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北伐胜利 进军奠定了基础。
败。
感谢您的观赏下载!
THANKYOU!
三、北伐胜利进军
• 1.起止时间 • 1926年7月至1927年4月。 • 2.组织者 • 广东国民政府。 • 3.目的 •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统一全国。
三、北伐胜利进军
• 4.对象 •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 5.主战场 • 湖南和湖北。 • 6.重要战事 •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蒋介石在上海捕杀共产党员和革
命群众。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1)时间 • 1927年4月。 • (2)性质 •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外投靠
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八年级历史11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11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11课知识点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够让我们回顾过去,认识自己。

八年级历史11课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涵盖了从秦到明这一漫长的历史时间段,本文将为大家梳理一下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历史。

第一课: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课程主要讲述了秦国崛起、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程。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如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制、文字统一等,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汉武帝的改革汉武帝被誉为“开国之君”,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实行科举制度、设置都城、推广中国传统医学等。

这些改革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东汉时期东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184年,以汉宣帝为首的几位皇帝执掌了国家大权。

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社会生活、农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

第四课: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动荡不安的时期。

此时期间,各地方的统治者争相攫取权力,导致了政局动荡、社会落后的局面。

第五课:唐朝的开放与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以艺术、文学、科技、工艺等方面的繁荣而著名于世。

唐朝时期的诗歌和绘画成为了后世的经典,唐太宗以降的一系列政治制度也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六课:宋朝的兴盛与衰落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文艺兴盛的时期,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

但由于各种原因,宋朝后期逐渐式微,最终为金朝所灭。

第七课:明朝的定都与文化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崇尚文化的朝代,这也是为何明朝的文艺能够在史书中占有较大的一笔。

此外,明朝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进展,如陶瓷、服饰、冶金等方面的发展。

第八课:辽金元时期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期致力于推进对外贸易,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时间段。

同时,这一时期也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蒙古人建立了元朝,并征服了整个中华地区。

第九课:明末清初的政治斗争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多关于皇权与官僚、宗室与民众之间的政治斗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_北伐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_北伐战争
主要战果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武昌战役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叶挺:北伐第四军先遣独立团团长,以铁军著称
值得注意的是,北伐军中,共产党员有1500多人,如周恩来、林伯渠 等,作为北伐的先锋功勋显赫的叶挺独立团中,有85%官兵为共产党 员,共青团员。正是他们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并在10年之后, 铁军的战旗又一次在抗日战场上高高飘扬。
三个政权并存
北京北洋 军阀政府
武汉 国民政府
南京 国民政府
观点辨析
国民革命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
国民革命失 败了,因为它没 有改变中国的社 会性质,没有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任务。
北伐军胜利 进 军 ,基 本 上打 垮 了 北洋 军 阀 , 所 以 国民 革 命胜 利了。
你同意哪种观 点?
小结


蒋介石
孙中山
周恩来
叶挺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情况;
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 主战场、重要战役; 3、理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知道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 民政府的建立。
请同学根据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并把答案在课 本上划出来 Nhomakorabea
1、黄埔军校创办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2、黄埔军校创办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培养了大量军事骨 3、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干,为建立国民革 为了打倒列强, 命军奠定了基础 4、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铲除军阀,把国 5、北伐战争的主战场的重要战役是什么? 民革命运动推向 高潮 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谁成立 的? 武昌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7、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1927年 蒋介石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十一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十一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袁世凯祭天
1914年冬至,袁世凯在天坛举行了隆重的祭天 仪式。祭天在凌晨前开始。圜丘坛修缮一新,每个栏 杆旁都站着身穿制服、头插羽毛、手持长矛的士兵; 道路两旁两百多名乐师身穿缀星蓝底长袍,手持仿古 (先秦)乐器;此外还有黑压压一大片文武百官,全 都穿着祭祀的长袍。黎明,身穿制服的袁世凯乘坐总 统专车,在骑兵护送下来到圜丘围墙的大门外,然后 被八抬大轿送到墙内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在那儿换上 了长袍。仪式结束后,袁世凯回帐篷换完衣服,又乘 总统专车回到了位于中南海的住处。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 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 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背景 (2)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 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 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 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
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 事长宋教仁遭暗杀。4月,袁世凯准 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 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7月12日,李烈钧在孙中山的指示下, 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 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 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随后, 江苏、安徽、湖南等省也相继宣布 独立。此图反映了二次革命时的形 势。
背景
护国战争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 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 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 世凯事宜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 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国共合作
1.国共首次合作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

(2)国民党一大的内容:通过国民党的党纲,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
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3)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首次合作。

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建立
(1)1924年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2)合作:国民党——校长:蒋介石
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苏联
(3)作用: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北伐战争
1.北伐时间:1926年
2.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3.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进军路线:(1)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
(2)福建——浙江——上海
6.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7.英雄部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8.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9.为什么北伐军能胜利进军?
(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
1.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
2.反革命政变的原因:阶级利益不同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时间:1927年4月
2.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总结※
国共合作——前提

民创办黄埔军校——发展

命北伐战争——高潮

洪四一二政变——转折
流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