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

1、答:景观多重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景观价值根据规划目标,环境特点,选择发展方向。

2.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

1)生态系统的聚合;

2)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和相互影响;

3)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集合相对应。

3、1)地貌和气候条件。气候和地貌对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综合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一个景观必然具有一定的气候、地貌特征。

2)干扰因素。干扰是指引起景观或生态系统的结构、基质发生重大变化的离散性事件。它可能是自然的,如天然火、暴风、泥石流等,也可能是人为的,如放牧、开垦和采伐等。

4、景观美学上的涵义,地理学上的涵义,生态学上的涵义.

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涵义,与风景同义.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第三种涵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解,将景观视为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

景观的这三方面的涵义有历史上的联系.

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的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原因,科学深入地认识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观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

5、自然景观:可分为原始景观和轻度人为活动干扰的自然景观两类,其特点是原始性和多样性,具有很大科学价值,一旦破坏难以复原。

经营景观:受到较强人为活动干扰影响的半自然景观,分为人工自然景观和人工经营景观,前者如放牧场,后者如农田、果园景观。

文化景观: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

人工景观:是一种自然界原先不存在的景观,完全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景观类型。如城市景观、工程景观等

答:①通道或廊道(conduit or corridor)。景观中的许多流(物流、能流、信息流、物种流等)是沿景观边界流动的,此时的边界相当于廊道。

②过滤或屏障(filter or barrier)。穿越景观边界的流在质、量和速度上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的边界相当于一个半透膜(membrane)。

③源(source)。由于景观边界两侧物质和能量水平的差异,导致生态流自景观边界向相邻景观单元的净流动,起到源的作用。例如:边缘物种可以由边界向其两侧的生境扩散。

④汇(sink)。景观边界可以聚集生态流。边界附近的物种丰度往往较高,这一点在农田和人工林景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⑤生境(habitat)。景观边界有其特有的物种和环境特征,也成为一种栖息地类型。

2、答:廊道及网络的度量指标:主要有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

连接度是廊道与廊道网络内所有结点的连接程度,也称网络连接度。

环度即网络连接度的α指数,是指连接网络中现有结点的环路存在程度。

曲度即廊道的弯曲程度。

间断是指连续分布的廊道出现的空隙或裂口,可用单位长度廊道上的间断数目来表示。

3、答: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是构成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基本模式,也是描述景观空间异质性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的定义,一般用斑块性质,斑块数目,斑块大小,斑块形状等指标描述,斑块大小,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廊道的定义:廊道的类型,廊道的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等度量。廊道的主要功能、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4、答:所谓"内缘比”,是指斑块内部和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内缘比的生态学意义在于斑块内部与边缘在生环境条件下(如光照、湿度、食物、天敌等)有所区别,进而造成物种组成的差异。一般情况下,较高的内缘比可促进某生态过程,而较低的内缘比则会增强另外一些过程。

5、答:1、斑块的大小

斑块大小即斑块的面积,其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物种-面积关系上。一般而言,斑块面积越大,其所容纳的物种越多。但斑块的面积效应主要取决于生境多样性,在多数情况下,大斑块具有更多的生境,因此可维持更多的物种生存。最后,决定物种多样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干扰的历史和现状。总之,斑块物种多样性S是生境多样性、干扰、斑块面积、隔离程度、斑块存在年龄的函数:S=f(+生境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年龄)不同大小斑块之间物质和能量存在差异。一般,小斑块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和养分含量不同于大斑块,这是由于小斑块的边缘比例高于大斑块,且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能量和养分存在明显差异的缘故。最小和最适斑块面积关系到斑块生态功能的发挥。

2、斑块的形状

斑块形状多种多样。斑块形状对生物扩散和觅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林地迁移的动物,或飞越林地的鸟类,容易发现垂直于迁移方向的狭长形采伐迹地,经常遗漏椭圆形采伐迹地。斑块形状也会影响到一些物种的生态过程。这主要与斑块的边缘效应、斑块内缘比有关系。

6、什么是景观对比度?

答:景观对比度是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如果相邻景观要素间差异甚大,过渡带窄而清晰,就可以认为是高对比度的景观,反之,则为低对比度景观。

高对比度景观。如由水热条件不同引起的山地植被带的垂直分布,从坡麓的农田、灌丛到山腰各种类型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等等,彼此界限往往比较清晰。

低对比度景观往往出现在大面积自然条件相对均一的地带,如热带雨林地区,温带草原地区,以及沙漠地区等。

7.区别廊道与生态廊道的不同。

答:廊道是指不同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如道路及道路林带,河流及河岸林带等。

生态廊道:由水体,植被等生态结构成分构成的廊道。

8.什么是残存斑块与环境资源斑块?

答:残余斑块:是由于它周围的土地受到广泛干扰而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如城郊所包围的小片林地、火烧后留下的小片林地。

8、环境资源斑块:如果斑块的产生是缘于环境的异质性,如森林中的沼泽、农田中的低洼湿地,那么它们属于环境资源斑块。环境资源斑块的寿命较长,斑块内的物种周转率较低。

9.解释斑块、干扰斑块的涵义。

答:斑块(patch)是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干扰斑块:在一个基质内因局部干扰而形成的斑块,如森林中的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等。干扰斑块通常是寿命最短的一类斑块。一般随干扰消失而消失,但如果干扰反复发生或时间持续过长,或干扰过重,超过了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极限,则可能延续很长时间,如毁林开荒、长期放牧、人工采石等活动形成的斑块。

10、什么是边缘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