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燕山期花岗岩与钨多金属成矿关系初探

合集下载

广西大明山地区钨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系列的建立

广西大明山地区钨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系列的建立

广西大明山地区钨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系列的建立辛晓卫;张启连【摘要】广西六梨钨多金属矿床是广西近年评价的网脉浸染型白钨矿床,共伴生铜、钼矿.大明山矿区大脉型钨多金属矿化普遍发育,两个矿床成矿均与花岗岩关系密切,成矿年龄为燕山晚期.通过矿床特征研究,钨(钼)、铜、铅锌矿化具有成矿系列中的“共生性、连续性、分带性、重叠性、互补性”特点,结合区域上铜、铅、锌、银共伴生特点,初步建立大明山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成矿系为“W(Mo)-Cu(Pb、Zn、Ag)”,并根据此成矿系列指出本区的找矿方向.【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8(032)002【总页数】6页(P233-237,242)【关键词】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化分带;成矿系列;找矿方向;广西【作者】辛晓卫;张启连【作者单位】广西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 530031;广西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5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0 引言长期以来对大明山地区成矿预测研究多以单矿种为主,如钨矿找矿方向研究[1-2],铜矿找矿方向研究[3-5]。

尽管该区产出的矿种有钨、铜、铅、锌、银、金、水晶、滑石等20多种,但由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勘查工作投入过少,新矿床类型鲜有发现,故对钨、铜、铅锌(银)等成因密切相关的成矿系列或成矿模式研究欠缺。

近年发现评价的六梨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广西大明山钨多金属成矿区东南部,局部地段探获的钨资源量已达到中型规模,属云英岩化细脉浸染状钨矿,其中铜、钼为共伴生矿种,局部地段亦可圈出以铜或钼为主的矿体,与华南钨矿成矿模式中铜矿产于外接触带有所不同[6];由于细脉浸染状矿化评价较晚,因此该类型在广西近年的成矿规律、成矿系列研究中并未得到体现[7],新矿化类型的发现无疑为矿床成矿系列的建立提供了实例支持。

笔者们全程参与了六梨矿区的勘查工作,在勘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明山大脉型钨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出该区矿化分带规律,尝试建立钨多金属成矿系列,并期望该系列对区域成矿预测和找矿有所启发。

滇东南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化及找矿潜力

滇东南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化及找矿潜力

矿床地质滇东南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化及找矿潜力*欧阳永棚1,夏庆霖1,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滇东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产地,分布有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白牛厂银锡多金属矿、都龙锡锌铜多金属矿等一系列超大型—大型矿床。

近年来,随着官房钨矿、麻栗坡钨矿的系统勘探,新增WO3储量60余万吨,展现了巨大的资源潜力。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滇东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成岩与成矿年代学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来探讨该地区矿床与燕山期花岗岩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

1 区域地质概况滇东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华南褶皱带及三江造山带的交汇处。

自古生代以来本区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其中燕山期是区内最主要的岩浆活动时期,以花岗质岩浆侵入为主,形成了近等间距分布的个旧、薄竹山、老君山三个复式花岗岩体,围绕这三个岩体周边分布有一系列锡、钨、银、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点)及矿化点。

2 钨锡多金属矿床与燕山期花岗岩的关系2.1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滇东南钨锡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围绕花岗岩体产出,受花岗岩体控制明显。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矿体主要分布于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部位或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等分布于个旧组层位中,成矿在空间上呈现出以花岗岩体为中心的矿化空间分带特征,大致表现为Be-W、Sn(Cu、Mo、Bi、Be)-Sn、Pb、Ag-Pb、Zn的分带规律(Zhang Shouting et al., 2008; 张寿庭等,2009)。

薄竹山地区,虽然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距离薄竹山岩体较远,但最新钻孔揭露其下部有隐伏花岗岩体存在,花岗岩体与寒武系地层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并在接触带附近发现矽卡岩型铜锡多金属矿化;近几年新发现的官房钨矿床则产于薄竹山花岗岩体西南缘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灰岩接触带上,为一典型的矽卡岩型白钨矿床。

论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

论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

论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金、铜、钨、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而它们都与地球内部的矿床密切相关。

在地质学上,它们被归类为接触成因矿床,属于一种特殊的成矿类型。

而与这些矿床密切相关的岩石类型则是花岗岩。

因此,研究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关系。

一、成因类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些金属的成矿类型。

接触成因矿床是由于挤压、加热等因素,使原有的地壳岩石发生变质、改造而形成的矿床。

这种类型的矿床通常形成在岩石脉、股状脉等密集构造体中。

而花岗岩是一种深源岩浆岩,是通过火山作用下形成的火成岩。

因此,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成矿时期其次,不同的金属在花岗岩的成矿时期是不同的。

例如,铜和钨通常在花岗岩的成矿初期表现出最佳的成矿性,而在后期则基本停止成矿。

金矿和锡矿则在花岗岩成矿的晚期到末期表现出良好的成矿性。

因此,研究不同金属在不同成矿时期的表现,可为矿床勘探提供重要参考。

三、矿床类型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不同矿床类型与花岗岩之间的特殊关系。

铜矿床通常形成在花岗岩-侵入岩体接触带或者花岗岩的股状脉中,而金和钨则首先形成在浅部,然后在更深的部位内迁移,最终与花岗岩进行接触而形成矿床。

锡矿则通常形成在砂岩、泥岩等沉积岩系破碎带内,但是其成矿物质却常常来自于花岗岩的侵入。

四、地球科学意义最后,从地球科学的角度来看,研究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形成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分布。

这将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的研究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同时,对于资源勘探、开采等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是十分复杂而又密切的。

研究这种关系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内部提供重要的参考,对资源勘探和开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钨在花岗岩岩浆体系中的分配特征以及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钨在花岗岩岩浆体系中的分配特征以及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钨在花岗岩岩浆体系中的分配特征以及对成矿作用的影响何兴华;顾尚义【摘要】不同岩浆体系过程,钨分配特征不同,迁移沉淀和成矿机制表现也截然不同.热液型钨矿在时空和成因上,与花岗岩岩浆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在花岗岩岩浆体系中W主要以钨酸(根)和碱性钨酸盐离子存在并迁移,后因流经理化条件(温度、盐度、pH值)骤变而沉淀成矿.分析4种典型钨矿床实例显示:①均与A型花岗岩体系有关,夕卡岩型和斑岩型钨矿与I型也有关;②成矿流体来源并无明显壳幔之分,均有大气饱和水参与,夕卡岩型钨矿可能有幔源流体加入,斑岩型和云英岩型钨矿成矿流体较复杂,受变质水影响较大;③石英脉型钨矿中以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属中—中高温、中低盐度NaCl-H2O±CO2体系;夕卡岩型、斑岩型及云英岩型钨矿中除富气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外,还含有钠盐、钾盐子晶包裹体,均属中高—高温、高盐度NaCl-H2O-KCl±CO2体系.%In different processes of magma system,the distribution of tungsten differs,as well as mig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ore -forming mechanism.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thermal tungsten ore and granite magma system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aspects and genesis.Tungsten tends to be transported as simple tungstate or alkali-tungstate ion,and precipitate to form hydrothermal tungsten deposit whe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temperature,pressure and pH) change suddenly.By analyzing four types of tungsten deposits,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related to A type granite magmatic system.The skarn type and porphyry type tungsten deposits are mainly related to Ⅰ type granite magmatic system;② no obvious identification of source of ore-forming fluid from crust or mantle,there is atmospheric water mixed;The fluid ofskarn type tungsten deposit maybe partly from Mantle source;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fluid of porphyry and greisen type tungsten deposits are more complicated and influenced by metamorphic water greatly;③ The inclusion type in quartz vein type tungsten deposit is mainly gas and liquid two-phase aqueous inclusion,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salinity in NaCl-H2O+CO2.The inclusion in skarn type,porphyry type and greisen type tungsten deposits includes not only rich vapor liquid aqueous inclusion type,but also sodium salt,potassium salt crystal inclusion,which belong to a medium-high and or the high temperature,high salinity of NaCl-H2O-KCl±CO2 system.【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7(008)004【总页数】13页(P631-643)【关键词】花岗岩岩浆体系;钨;分配特征;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作者】何兴华;顾尚义【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W在地壳上作为一种不相容微量元素,克拉克值虽然与Cu、Fe、Al、Au等成矿金属元素存在若干数量级上的差异,也就是说W在地壳的丰度,在地壳岩石圈或表生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富集需要经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在上地壳中的含量仅为1×10-6[1-2],这是成矿的一个先决条件,但最终能否成矿主要取决于在成矿流体中的分配形式、相关的温压条件以及在流体运移过程中成矿元素富集的环境条件等因素。

华南大花岗岩省及其与钨锡多金属区域成矿系列

华南大花岗岩省及其与钨锡多金属区域成矿系列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 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0 3 ) 0 0 7
捅 要 : 为揭示 与华南大花 岗岩省及其 与钨锡多金属区域成矿系列的特征 , 特提出与成矿作用有关的深部构造一 岩
浆过程和表壳的岩浆一 构造动力作用及 其形成侵入接触构造体系 的控矿模 型。 据此控矿构造模型列述了南岭钨锡多 金属区域成矿的陆缘一 内造 山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形成 的三大成矿系列。 陆 最后提 出深部构造过程与表 壳控矿最佳 耦合以及岩浆冷速率 、 热效应 与最佳成矿机制问题 。
( 压) 挤 ,形成近 东 西一 北北 东 向造 山带 的多期侵 入 岩体 。其 中前 寒 武纪 大 多为 强过 铝质 为主 (84 7 .%)
的重 熔型 花 岗岩岩基 :加 里 东期属 陆 内造 山深部 构 造过 程形 成 的、 伴有幔 源 物质 的 同熔型花 岗岩 ; 印支
期属 后造 山( 碰撞 ) 展构 造体 制下 的弱过铝质 花 后 伸 岗岩 。 多 以在 岩基 中 的岩株 体产 出; 山期花 岗岩 并 燕 类 出 露面积 最 广 , 占全 区 7 约 O%, 古太 平洋 壳 俯 属

定规模 的壳源 重熔 构 造岩浆 ,继而 又受 古太平 洋
洋壳 俯 冲一 消减 , 发 陆 壳重 熔 , 而 形 成 陆 内一 诱 从 陆 缘双重 叠复构 造岩浆 过程 的华 南大 花 岗岩 省 。
规模构造岩浆事件闭 从而激发岩浆侵位 的初始弱 。
动 力作用 与围岩 形成顶 蚀构 造 。强动 力形成 顶沉 构 造, 并与 围岩在 正接触 带形 成 内外矽 卡岩 带、 近接触 带形成 层 间滑脱 带 和远 接 触 带 形成 引张裂 隙带 。 多 种侵 入接触 构造 控矿样 式 的垂直 分 带 .并 为南 岭钨 锡 多金 属 区域成 矿 系列 提供 了有 利 成矿 场 地准 备 。 据 此 。 能再结合 岩浆 冷速 率 、 效应 及成矿 化学 动 若 热 力学 的研 究 . 是对 “ 掘 ” 矿 理 性 认识 和 评 价 将 深 成 与侵入 接触构 造 有 关矿 床 的垂 向 ( 部 ) 侧 向 ( 深 和 延 展) 找矿 的新发展 。

华南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及其岩浆作用研究新进展_张盼盼

华南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及其岩浆作用研究新进展_张盼盼

收稿日期:2018-01-08作者简介:张盼盼(1993—),男,浙江东阳人,硕士在读,地质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

摘要:华南早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强度和广度上都胜于其他时期的花岗岩作用,它不仅与华南多期多阶段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引起区域内钨等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

前人对华南地区早燕山期花岗岩及其地质演化特征研究由来已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华南早燕山期花岗岩为研究对象,总结华南早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早燕山期各侵入阶段花岗岩的耦合关系及其岩浆演化特点与成因类型,以得出华南早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该区花岗岩的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研究新进展;早燕山期花岗岩;华南中图分类号:P588.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676(2018)02-0009-05ZHANG Panpan 1,ZHENG Yulin 2,GUO Jing 1(1.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China;2.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Southern China early Yanshan period grani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uthern China great granite province,itseffect is better than granite in the strength and breadth of the other period,it not only with the Southern China multi-stage of crustal movement and tectonic plates are closely related,but also the main factor causing the regional tungsten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in large scale.The predecessor to the Southern China region in the early Yanshan period granite and its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long-standing,this paper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in Southern China early Yanshan period grani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petrology,geochemistry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rn China Yanshan tectonic stage summary of early sub granite,and its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matic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early the Yanshan period granite intrusion stage,research progress to come to Southern China as early as the Yanshan tectonic sub stage granite,for the future study of granite in this area to provide the feasibleadvice.new progress in research;early Yanshan granites;south China华南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及其岩浆作用研究新进展张盼盼1,郑瑜林2,郭靖1(1.东华理工大学,南昌33001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华南大地构造位置属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洋构造域的交汇部位,其范围主要包括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及两者之间的加里东褶皱带,以及毗邻海域在内的整个中国南方大陆(图1),且地块与相应基地是统一的。

赣南西华山花岗岩的演变过程及其对钨成矿的约束

赣南西华山花岗岩的演变过程及其对钨成矿的约束

赣南西华山花岗岩的演变过程及其对钨成矿的约束阳杰华;彭建堂;符亚洲;杨晨【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10(0)S1【摘要】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十分发育,特别是在南岭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广泛出露。

南岭地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W-Sn-Nb-Ta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产地,其中金属钨的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1/2以上。

该区钨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钨矿化一般与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有关,通常形成于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

在赣南的西华山地区,石英脉型钨矿脉广泛分布,该区的钨成矿与花岗岩密切相关。

【总页数】2页(P311-312)【关键词】西华山花岗岩;花岗岩类;黑云母花岗岩;南岭地区;二云母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成矿;金属矿产资源;密切相关;赣南【作者】阳杰华;彭建堂;符亚洲;杨晨【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相关文献】1.西华山钨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钨成矿的关系 [J], 肖剑;王勇;洪应龙;周玉振;谢明璜;王定生;郭家松2.西华山花岗岩及钨锡铍矿田成矿流体演化 [J], 刘家齐;汪雄武;曾贻善;王晓地3.赣南晚侏罗世九龙脑钨锡铅锌矿集区不同成矿类型花岗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其地质意义 [J], 郭春丽;陈毓川;黎传标;陈郑辉;楼法生4.赣南西华山花岗岩的云母成分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与成矿过程的指示 [J], 李洁;钟军伟;于洋;黄小龙5.赣南淘锡坑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钨成矿作用的意义 [J], 蔡运花;蔡永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碱长花岗岩与液态分异及钨多金属矿成矿作用

碱长花岗岩与液态分异及钨多金属矿成矿作用

矿床地质碱长花岗岩与液态分异及钨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祝新友1,2,王艳丽3,程细音2,傅其斌4(1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2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2;3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4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南岭地区钨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岩成因演化有关。

南岭花岗岩是我国研究程度最高的地质学领域之一,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关注于岩浆岩成因的研究,早在80年代初已建立起重熔、同熔型岩浆岩的成因理论,近年来有关其A型、S型的成因也一直争论不休,但对于这些花岗岩名称等一些基本地质问题长期被忽视。

南岭花岗岩系列包括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等。

对南岭地区瑶岗仙、杮竹园、黄沙坪、新田岭等20余处钨矿区系统的岩浆岩分析测试工作发现,这些矿区与成矿有关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长石均为碱性长石,钠长石An<5,其岩石名称应归入碱长花岗岩类。

碱长花岗岩的分异作用以液态不混溶为主,不断的液态分异作用形成浆液过渡态流体,其中富含Li-F挥发分和成矿物质,在花岗岩顶部富集形成云英岩型、石英脉型钨矿床,与碳酸盐岩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钨矿。

1 南岭地区及钨矿区花岗岩概述南岭大花岗岩省发育北、中、南三条纬向花岗岩带,其中一些大岩基面积可达数百平方公里,如佛冈、大东山、九峰、诸广山、花山、姑婆山、骑田岭等,这些花岗岩主体多为黑云母花岗岩或二云母花岗岩,发育钾长石斑晶,部分花岗岩(骑田岭岩体)中发育角闪石,在大东山、花山、九峰等岩体中常见作为补体的淡色花岗岩。

侵入时代包括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等,但南岭地区花岗岩的大爆发是在燕山早期。

这些花岗岩多为二长花岗岩或黑云母花岗岩,其斜长石的An值一般为10~30,但岩体中广泛存在的补体,即不规则脉状分布的淡色细粒花岗岩,主要是碱长花岗岩,其中不含斜长石,钠长石An<5。

一些大规模花岗岩体,包括九峰、大东山等,少量样品显示其具有碱长花岗岩性质,至少部分属于碱长花岗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Received: Nov. 6 , 2015; accepted: Nov. 20 , 2015; published: Nov. 26 ,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2. 华南燕山期花岗岩概况
晚中生代时期发生的强烈的燕山运动是在华南板块形成后的背景上发生的[4] [10],是华南地区的一 次重大构造–岩浆热事件,从此,在华南地区形成了强度最大、分布最广的燕山期花岗岩,其形成被认 为是与晚中生代活动陆缘伸展增生造山作用有关[4]。燕山运动具有特殊性,在性质上被认为以块断运动 为主, 而在空间上具有从内陆向沿海, 岩浆活动时间逐渐变年轻, 活动强度逐渐增加, 不同构造方向(NE、 EW 或 SW、NW)的短带状交织组成网格状的构造–岩浆带[11]。它们与华南前中生代的区域构造,既有 继承又有叠加切割等多样复杂的关系。中生代花岗岩的这种构造分布特点,对它们的岩体地质特征有着 重大影响[12]。 本文根据前人大量的研究工作及花岗岩的岩性特征、测年数据等,将华南燕山期花岗岩分为燕山早
3. 钨等多金属矿的时空分布特征
华南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钨锡等多金属矿集区。对于华南燕山期成矿时限,毛景文等(2004) [1]认为, 华南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 170~150 Ma、140~125 Ma 及 110~80 Ma 这 3 个时段,响应了太平 洋板块俯冲于华南板块之下引起的多期多阶段弧后岩石圈伸展事件[1]。付建明等(2013) [17]指出,南岭 燕山期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限主要为 160~150 Ma、140~130 Ma 和 100~90 Ma。其中,160~150 Ma 期间是区内成矿高峰期,成矿尤为强烈集中。 对于华南地区的 W 矿床而言(图 1),其主要分布于南岭地区,尤其是南岭中东段[16],诸如:湘南地 区的香花铺、新田岭、黄沙坪、柿竹园、瑶岗仙、大坳等矿区,主要形成白钨矿;赣南地区的西华山、 淘溪坑、柯树岭、漂塘、茅坪、大吉山、牛岭、洪水寨、樟斗、左拔、九龙脑、樟东坑等矿区,以及粤 北的石人嶂、南山、红岭、师姑山、棉土窝、禾尚田、瑶岭等矿区,则为石英脉型钨矿床。此外,还有 部分钨多金属矿床零星分布于南岭以外的其它地区,如赣西北的浒坑钨矿;粤东的长埔锡矿等。南岭地 区的大部分钨锡矿床往往共生出现,但不同区域不同矿床钨锡含量差异明显,总体表现出西锡东钨的格 局[18],且部分产于南岭中部的钨锡矿床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 Mo、Bi 等金属[16]。 据华南地区大量钨矿床的形成时代统计结果显示(表 1), 钨多金属矿床的主成矿时限为 160~150 Ma。 如:粤北红岭钨矿(159.1 ± 1.5 Ma) [19],师姑山钨矿(154.2 ± 2.7 Ma)、石人嶂钨矿(159.1 ± 2.2 Ma) [20], 禾尚田钨矿(158.91 ± 0.96 Ma) [17], 闽北上房钨矿(159.4 ± 0.9~149.9 ± 1.4 Ma) [21], 湘南新田岭钨矿(159.1 ± 2.6 Ma) [22],赣南九龙脑钨矿(151.5 ± 1.1 Ma)、樟东坑钨矿(151.3 ± 1.7 Ma) [23],牛岭钨矿(154.9 ± 4.1~154.6 ± 9.7 Ma) [24],漂塘钨矿(152.1 ± 1.9 Ma) [25],赣西浒坑钨矿(150.2 ± 2.2 Ma) [26]等。局部地区 钨矿床形成时代小于 100 Ma,如桂西北的大明山钨矿床(97.10 ± 0.86 Ma) (杨锋等,2011) [27]。南岭地区 钨成矿存在多期多阶段的特征, 如湘南柿竹园 2 期钨矿化分别发生在(154.7 ± 2.5 Ma) [16]和 134 Ma [28], 而樟斗钨矿则只有 1 期,其矿化时代为 147~144 Ma [24]。总体上,从西至东,华南地区钨多金属矿床的 形成时代具有逐渐变年轻的趋势。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shanian Granites and Multi-Metal Mineralization of Tungsten in South China
Zhenming He*, Yuanyuan Jiang, Teng Liu, Yongjing Qin, Xi’an Liao, Li Jiang
Keywords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Yanshanian Granites, South China
华南燕山期花岗岩与钨多金属成矿关系初探
何珍明*,江媛媛,刘
*
腾,覃泳菁,廖希安,江 丽
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 何珍明, 江媛媛, 刘腾, 覃泳菁, 廖希安, 江丽. 华南燕山期花岗岩与钨多金属成矿关系初探[J]. 自然科学, 2015, 3(4): 178-184. /10.12677/ojns.2015.34022
何珍明 等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6日;录用日期:2015年11月20日;发布日期:2015年11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与华南多期多阶段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同时也是 引起区内钨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 华南燕山期花岗岩与钨多金属成矿既有良好的时空关系, 也有复杂的成因联系。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华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和钨锡等多金属成矿的基 本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探讨华南燕山期花岗岩及其与钨多金属成矿之间的耦合关系,认为:燕山期花 岗岩浆活动不仅为钨多金属成矿提供充足的热动力来源,也保证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基础,多数矿区的成 岩与成矿作用近乎同时进行,且集中发生于160~150 Ma,是华南钨锡多金属成矿的高峰期。
th th th
Abstract
Yanshanian granites, which are not on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ulti-phase and multi-stage tectonic event in southern China, but also the leading factor in the large-scale multi-metal mineralization of tungsten in the region, a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outh China granites. There is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anshanian granites and multi-metal mineralization of tungsten in time and space, and also complex genetic relation.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Yanshanian granites and tungsten-polymetallic deposits, and discusses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shanian granite and tungsten polymetal minerogenic in Southern China,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ctivity of Yanshanian granite magma activity not only provides abundant source of thermal power for multi-metal mineralization of tungsten, but also guarantees the rich ore forming material. The diagenesis and metallization in most of the mining areas work almost at the same time, and occur in 160 - 150 Ma, which is the peak of multi-metal mineralization of tungsten-tin in Southern China.
179
何珍明 等
期花岗岩(200 Ma~135 Ma)和燕山晚期花岗岩(135 Ma~65 Ma)两类[11]-[13]。 燕山早期花岗岩主体呈北东向分布于湘、粤、赣、闽等地区,而分布于南岭地区的花岗岩则呈东西 向分布, 具壳源类型特征[11]。 在岩性上, 华南燕山早期花岗岩主体为中深成似斑状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属铝过饱和花岗岩类[14]-[16]。燕山早期花岗岩的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绝大部分花岗岩与 区内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岩具相似的同位素组成,表明华南燕山早期花岗岩的形成主要与区内中元古代变 质沉积岩的部分熔融有关。而少数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具有较高的 ε (Nd, t)值和(−0.1~−6.4)和较小的 Nd 值 (1043~1525 Ma),反映这些燕山早期花岗岩的源区含较多成分的地幔物质,如产于赣东北断裂带内的德 兴花岗闪长斑岩[11]。 燕山晚期花岗岩主要分布于鄂南、皖南、湘北及江浙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粤、闽、浙的沿海区域, 沿海地区的花岗岩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长江中下游地区花岗岩呈北东东向展布,该时期花岗岩岩性主 要为准铝和弱过铝质钙碱性,且与同源同时代的火山岩相伴产出,构成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带[10]。据孙 涛(2006) [13]知,区内出露约 2 倍于花岗岩面积的同期流纹质岩石,因此认为本期岩浆活动更强烈于燕山 早期。 燕山晚期花岗岩岩性总体表现为深源浅成、 超浅成的次火山岩、 斑岩、 细粒似斑状花岗岩, 偏基性, 富含氟等挥发分[14]。与燕山早期花岗岩相比,它们具有更高的 ε (Nd, t)值和更年轻的 Nd 模式年龄,表 明燕山晚期花岗岩在侵入形成的过程中,带入更多的地幔物质[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