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展望_罗元国
声波在无损检测中的新技术与应用研究

声波在无损检测中的新技术与应用研究在现代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领域,无损检测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检测材料和结构完整性的有力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声波无损检测领域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技术,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声波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声波无损检测是利用声波在材料或结构中的传播特性,来检测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或异常。
当声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振幅、频率等参数相对稳定。
然而,当遇到缺陷(如裂纹、孔洞、夹杂等)时,声波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从而导致声波信号的改变。
通过对接收的声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获取有关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
二、声波无损检测的新技术1、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声波检测方法。
它通过控制多个超声探头阵元的激发时间和相位,实现对声波束的聚焦和偏转。
与传统的超声检测技术相比,相控阵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范围大、分辨率高等优点。
它可以在不移动探头的情况下,对复杂形状的构件进行多角度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2、激光超声检测技术激光超声检测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
它利用激光脉冲在材料表面激发超声波,然后通过光学手段检测超声波的传播。
这种技术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能够检测到微小的缺陷。
同时,由于是非接触式检测,它适用于高温、高压、高速等特殊环境下的检测。
3、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它使用空气作为声波传播的介质,避免了传统超声检测中需要使用耦合剂的问题。
这使得检测过程更加简便、环保,并且适用于对一些不适合使用耦合剂的材料进行检测,如多孔材料、复合材料等。
4、超声导波检测技术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利用在结构中传播的导波来检测缺陷。
导波可以沿着结构的长距离传播,从而实现对大型结构(如管道、桥梁等)的快速检测。
该技术能够检测到结构中的远距离缺陷,并且对于大面积的结构检测具有很高的效率。
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展望_罗元国

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展望罗元国 王保良 黄志尧 李海青(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27)摘要 分析了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困难,介绍了该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空气耦合 超声波 无损检测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Air-coupled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Luo Yuanguo Wang Baoliang Huang Zhiyao Li Haiqing(N ational L abor atory of I ndustrial Contr ol T echnology,D ep artment of Contr olScience&Engineer ing,Zhej iang University,H angz hou310027,China)Abstract T he recent progress of air-coupled ultrasonic non-dest ructive evaluat ion is review ed.Some points of view about t he prospect of air-coupled ultrasonic non-dest ructive evaluat ion are present ed.Key words Air-coupled U lt rasonic Non-destruct ive evaluat ion1 引 言超声波在无损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使用专门耦合剂或用水浸法来减少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损失,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
空气耦合式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较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其非接触、非侵入、完全无损的特点,特别是能够实现快速在线扫查,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压电陶瓷的换能器无法作为空气耦合换能器,因此,研制以空气为耦合层的超声波换能器是该技术的研究重点。
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

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它能够在不破坏被测对象的情况下,通过测量、分析和判断,检查被测物体的内部和表面缺陷、材料性能以及工作状态。
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技术发展方面,无损检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和预测被测物体的状态。
此外,无损检测技术也将更多地结合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和实时数据传输,提高检测的效率和灵活性。
其次,设备和传感器的发展将推动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主要依靠各种传感器来获取被测对象的信号,并通过信号分析来进行判断和诊断。
随着新型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涌现,如MEMS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将为无损检测技术提供更灵敏、更准确、更可靠的测量手段。
同时,新材料的推出,如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将为无损检测技术提供更适合的测试对象,进一步拓宽技术的应用范围。
第三,无损检测技术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往往需要使用辐射、超声波、磁场等能量源来进行检测。
因此,如何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将成为今后技术改进的重要方向。
例如,使用低能量的X射线源,研发更环保的检测液体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将是无损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此外,无损检测技术还将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通用性。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石油和石化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普及,无损检测技术将进一步推广到更多的领域,如医疗保健、农业、矿业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设备的成本和体积,方便使用和维护。
最后,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也是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空气耦合超声技术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空气耦合超声技术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空气耦合超声技术展开分析,思考了空气耦合超声技术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需求和应用的实际情况,希望可以为今后的阴功带来参考。
关键词:空气耦合;超声技术;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应用前言当前,空气耦合超声技术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也在增多,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空气耦合超声技术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应用效果。
1 复合材料检测概述所谓复合材料就是由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再通过不同的方式而组合的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可以发挥不同材料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解决单一材料所存在的缺陷,从而也提高了材料的使用。
一般的复合材料特点都是具有较轻的重量、较高的强度,并且在加工时极易成型,具有弹性优良等特点,所以它已经逐渐的代替了金属合金以及木材等,主要应用在电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建筑等广泛的领域当中,尤其在近些年当中,也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发展。
但是,因为复合材料的各项异性,会在制造工艺当中存在不稳定的现象,所以也会造成某些缺陷的产生,尤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会因为撞击、疲劳以及腐蚀等一些化学因素的影响,极易对复合材料产生缺陷,因此,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时在检测的方法当中无损检测的发展研究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新技术领域在随着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在应用材料方面的性能也在日益提高,所以一般材料的性能已经很难达到高指标的综合要求了。
所以很多具有优良性能的一些复合材料都已经得到全面的利用开发了,并且成为专业投敌的重要材料,与此同时,这也确保了产品质量在检测技术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无损检测技术是否可以有效的成为新材料结构是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由于无损检测已经逐步的把复合材料作为主要对象以及新的检测结构,这也是作为现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
2 空气耦合超声技术传统的超声检测方法需要使用水、油类等作为检测的耦合剂,传统的耦合剂会使复合材料试件受潮或变污,甚至会沿缺陷渗入试件内部,影响试件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等,因此,传统的超声检测技术已不再适用于陶瓷、蜂窝夹芯、泡沫夹芯等多孔渗水类复合材料。
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u t s n ct si gt c n q ewi ea p id mo ewi e yi ef  ̄x , o v r t e h g f c e c a s u e r r q ii o e l a o i e t e h iu l b p l r d l t u e h we e , h i h e i n y t n d c ri ap e e u st f r h r n l e nh i r s e t
维普资讯
第 4 第 6期 4卷 20 年 6月 08
机
械
工
程
学
报
v14 o 。4 . N . 6
Jn u. 2 0 08
CHI NES J E OURNAL OF M ECHANI CAL ENGI NEERI NG
空气 耦合 式 超 声 波 无 损检 测 技 术 的发展 木
i r v h f ce c f a rc u ld u ta o i r n d c r a d c re p n i g r s a c r s a e p e e t d mp o e t e e i in y o i o p e l s n c t s u e s n o r s o d n e e r h wo k r r s n e .M an d tc i g — r a i eet n me h d n o e p n i g a p i ai n f l s o i-o p e l a o i e t g a e ito u e .I i o c u e h t ar c u ld t o s a d c r s o d n p l t e d f arc u ld u t s n c t si r n d c d t s c n l d d t a i— o p e c o i r n r
蓬勃发展的我国无损检测技术

蓬勃发展的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一、本文概述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破坏性评估方法,已在我国多个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工业制造、航空航天、医疗设备、交通运输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其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阐述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发展历程、主要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损检测技术也在持续创新和发展。
新一代的无损检测设备和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无损检测正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远程化,为我国的工业升级和智能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然而,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技术标准化、人才培养、设备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无损检测技术还需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全面介绍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期为我国无损检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无损检测技术的分类与特点无损检测技术,作为现代工业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分类多样,特点鲜明。
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渗透检测以及声发射检测等。
超声波检测,以其穿透力强、定位准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以及复合材料内部的缺陷检测。
通过高频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可以精确识别材料内部的裂纹、夹杂等缺陷。
射线检测,主要利用射线或γ射线的穿透性,对材料内部结构进行成像,从而发现缺陷。
该技术适用于厚度较大的材料,但射线对人体有害,使用时需严格防护。
磁粉检测,主要利用磁场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敏感性,通过磁粉显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钢铁等铁磁性材料的无损检测。
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随着显 微机 械加工 技术 的发 展及 高分 子材 料技 术 的进步 , 效率 、 高 高灵 敏度 的 空气耦 合式超 声 波换 能器
的制作取得了较大突破 - , 4 加上低噪声 、 1 高增益放大器的研制
及与超声波信号特性相适应 的数字信号
c n b s d i o i a in n w ih t d t n l l a o i si g i n t be t e a o t d t d v lp n n i c n c l i — a e u e n s me s u t s i h c a i o a t s nc t t o l b d p e .Is e eo me t d man t h ia f t o r i u r e n s a o a e df i
Absr c t a t:Ai c upe lr s n cno — d sr c ie tsi s e s st haa t r fc m p eeno —c n a ta d n n — d sr ci n I r— o ld uta o i n e tu tv e tngpo s s e he c rc eso o lt n o t c n o e tu to . t
Pr g e s o i — c u l d u t a o i n — d s r tv e tng t c o o y o r s f a r — o p e lr s n c no — e t uc i e t si e hn l g
ZHOU e gபைடு நூலகம்g n W EIDo g Zh n a n
超声 波在 无损 检测 领域 有着 广泛 的应 用但 传统 的检 测方 法需 要使 用专 门的耦 合剂 或 采用水 浸法 来减 少 超声 波在 空气 中传 播 的损失 限制 了它 的适用 范 围 ( 如在 多孔 渗水材 料 、 品 、 品 、 例 食 药 木制 品 、 对水 或其 他耦 合剂 敏感 的场 合 、 在线运 动部 件检 测 、 止接 触 的 医用领 域 等 ) 也很 难 获 得 高 的 检 测速 度 。空气 耦 合 式超 禁 , 声 波无损 检测技 术 较好地 弥 补 了这方 面 的不 足 , 其非 接触 、 非侵 入 、 完全 无损 的特 点 特别 是 能够 实 现快 速在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王福军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进步迅速,各行各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在此过程中,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超声波检测技术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超声波无损检测仪器可以对产品进行实时监控,识别并剔除生产过程中有缺陷的产品,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分析超声波检测是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是目前发展较快、应用范围较广、使用频率较高的无损检测技术。
尤其是近一二十年,随着对声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加之计算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以声学为基础的崭新检测方法涌现出来。
这就使超声波检测技术成为一门以声学理论为根基向多元化呈树冠型发展的综合学科。
为了在普及和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清晰的组成架构,便于系统地由浅入深来展开,也为了在理论研究中和新技术研发时能提供可靠的知识架构,对现有超声波检测技术和基于超声波检测理论的检测技术进行梳理是很有必要的。
1 超声波的工作原理超声波是一种工作频率超过人耳辨识范围的高频率的声波,它具备这传递能量还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并且超声波容易获取,成本低廉,工作操作简单,没有什么危险性,是一种性能十分优良的检测工具。
同时超声波的工作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它不会因为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一系列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稳定,可以进行相对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测量。
超声检测器主要有四个模块工程,超声波的发射装置,超声波接收装置,数据的收集转换装置,还有数据分析处理装置。
通过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就可以判断出介质材料的性能,如果传播的速度快,说明了该种介质材料具有较强的硬度,如果超声波在该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较慢,那么,就说明了该种介质材料具有较弱的强度。
根绝超声波反射的情况,可以判断路面的平整度,可以判断障碍物距离波源的距离。
应用超声波进行测量可以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展望罗元国 王保良 黄志尧 李海青(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27)摘要 分析了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困难,介绍了该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空气耦合 超声波 无损检测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Air-coupled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Luo Yuanguo Wang Baoliang Huang Zhiyao Li Haiqing(N ational L abor atory of I ndustrial Contr ol T echnology,D ep artment of Contr olScience&Engineer ing,Zhej iang University,H angz hou310027,China)Abstract T he recent progress of air-coupled ultrasonic non-dest ructive evaluat ion is review ed.Some points of view about t he prospect of air-coupled ultrasonic non-dest ructive evaluat ion are present ed.Key words Air-coupled U lt rasonic Non-destruct ive evaluat ion1 引 言超声波在无损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使用专门耦合剂或用水浸法来减少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损失,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
空气耦合式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较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其非接触、非侵入、完全无损的特点,特别是能够实现快速在线扫查,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压电陶瓷的换能器无法作为空气耦合换能器,因此,研制以空气为耦合层的超声波换能器是该技术的研究重点。
随着显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子材料技术的进步,高效率、高灵敏度的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换能器的制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加上低噪声,高增益的放大器的研制及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使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在一些领域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
文中对国际上在空气耦合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2 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检测技术的主要困难空气同检测对象之间巨大的特性声阻抗差以及空气对高频声波较大的吸收率,使普通压电陶瓷的换能器无法实现非接触检测。
表1给出了超声波在几种常见介质中传输的特性声阻抗(Z)和传输系数(T),其中,特性声阻抗定义为Z=Q V,其单位为:kg/m2s,用Ray1表示。
传输系数T表明了超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能量损失的情况,是Z的函数:T= 4Z1Z2/(Z1+Z2)2,无量纲。
表1 常见介质的特性声阻抗和传输系数[1]介质I(Ray1)介质II(Ray1)T衰减dB(20logT) Z W:1.5M Z A1:17M0.3010Z A:420Z A1:17M0.000180Z W:1.5M Z S:45M0.1318Z A:420Z S:45M0.00003788 注:表中下标W为水,A为空气,Al为铝,S为钢从表1中可以看出,超声波在从空气入射到被测试块,要损失大约80dB,当其再出射到空气中还要发生同样的衰减,大约要损失150dB以上。
因此,巨大的特性阻抗差是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一个主要困难。
第26卷第8期增刊 仪 器 仪 表 学 报 2005年8月另外,空气对高频超声波的高吸收率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用衰竭距离(信号振幅减弱至其初始值的1/e 的距离)来表示,其与频率成反比关系,当频率为1M Hz 时,大概为5cm ,而到了4M Hz 时,仅为3.1mm ,也就是说,留给该技术的空间仅有几个厘米[1]。
正因为如此,此项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3 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在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换能器研制和具体的检测应用上。
高效率、高灵敏度的空气耦合式换能器的研究是此项技术的核心,主要有两个方向:(1)从传统的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出发,通过增加耦合层的方法制作适应以空气作介质的换能器;(2)采用显微加工技术制作静电换能器。
1995年,W.A.Grandia 系统地阐述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并作了相应的比较[2]。
在耦合层的研究上,主要有3个问题:(1)寻找低特性声阻,低衰减率,具有足够的机械Q 值的耦合材料。
(2)要将符合条件的材料加工成厚度合适(K /4厚度被证明是比较理想的)的耦合层,(3)要将制作出来的耦合层加到压电陶瓷制作的超声波换能器上。
对材料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多孔复合材料上,高纤维复合材料[3~4],硅气凝胶[5]等,T.Gomez 经过对多种材料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两种比较理想的材料聚聚醚砜(Polyethersulf one )和尼龙(N ylon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上可以使用的混合纤维素脂(M ix ed cellalose esters)和聚二氟乙烯PVDF,基本上解决了材料的选择问题[6]。
目前随着显微加工技术的进步,所需厚度薄膜的制备已经可以完成,但由于这样的膜往往很脆,很难附到换能器的表面上,并且单层膜的耦合性能是比较差的[3],因此,一般采用双层或三层膜的制作方法,对耦合层要求的技术指标也有了比较清楚的界定,为以后商业化和实用化研究提供了基本的依据[7]。
静电换能器的基本原理是将一面金属化处理后的薄膜附在表面均匀分布小孔的导体基板上,形成许多小气穴,当给基板和薄膜之间加直流偏压时,由于静电力的作用,薄膜会发生变形,施以激励电压即会产生超声波,或者敏感到超声波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如图1所示,它有一些优良的特性:频响宽,阻尼性能好,特性声阻抗低,其带宽可以通过改变偏压和激励电压很方便地改变,特别是随着显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它的制作成本会越来越低,并且适合大批量制作特性相同的换能器,对组成换能器阵列非常有利。
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显微加工方法、薄膜材料、理论模型及声场特性等方向[8~10]。
图1 静电换能器原理图[3]随着换能器研究的进展,利用已有的超声波检测系统,通过适当的改造来进行无接触检测是一个应用研究重点。
例如通过增加低噪高增益前置放大器,尽可能地提高信噪比,已经出现达到100dB 增益的低噪声放大器[11]。
R.Stoessel 等利用以硅橡胶作为耦合层的压电式换能器采用C 扫描的方法对几种复合材料的缺陷检测进行了研究[12];E .Blomme 等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对一些典型材料:布料上的涂层,铝板、钢板、薄铸件中的缺陷利用此方法进行检测,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1];在造纸业中利用该技术进行了测厚和测湿[13];另外还进行了在线涂层监测的应用研究[14]。
在静电换能器的应用上,T at Hean Gan 等采用聚焦方式进行表面成像,得到了较高的成像精度,由于可以实现在无光照和高温等环境中应用,在一些场合比光学成像更有优势[15]。
利用静电换能器组成阵列进行成像研究也有进展[16],这些都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在空气耦合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展,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有:(1)作用距离短,带宽窄。
高声阻差、强衰减是空气耦合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必须面临的问题,其适用的频率范围只能在1M Hz 左右,较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2)空气耦合条件下的声场特性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系统。
743 第8期增刊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展望(3)换能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实用的产品并不多见,大多还处在实验研究阶段。
(4)专门的检测系统研究还不成熟,在线应用较少。
5 展 望虽然在大面积在线实时扫查、复合材料缺陷检测、表面成像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空气耦合式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离工业化应用还有一段距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下一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适用于不同应用环境的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换能器的研制,进一步提高精度和灵敏度,降低制作成本。
(2)适用于工业化的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尽快从实验室进入工业现场。
(3)深入研究空气耦合条件下的超声波声场特性,尽可能地扩展此技术的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1 E.Blomm e,D.Bulcaen,F.D ecler cq..A ir-co upled ul-tr asonic N DE,Ex periment s in the frequency rang e 750kHz~2M Hz.N DT&E International,2002,35: 417~426.2 W. A.Gr andia, C.M.Fo rt unko,et al..N DE applica-tions of air-co upled ultr aso nic tra nsducer s.1995IEEE U ltr as.Sy mpo sium,1995,697~709.3 T.G mez, F.M onter o de Espinosa.Br idging the g ap o f impedance m ismatching betw een air and so lid mat eri-mais.P ro c.2000I EEE U lt ras.Sympo sium,2000,1069~1072.4 M onter o T.G mez, A.A lba reda,R.P kr ez.High sen-sit ive piezo electr ic tr ansducers fo r N DE air bo rne appli-cations.2000I EEE U ltr as.Sympo sium,2000,1073~1076.5 T.G mez,F.M onter o de Espino sa,et al..F abrica-tion and char act erization of silica aer og el films fo r air-co upled piezoelect ric tr ansducers in the megaher tz r ange.2002IEEE U ltr as.Sy mposium,2002,1107~1110.6 T.G mez..Aco ustic impedance matching o f piezoelec-tr ic tr ansducer s to t he air.IEEE T rans.on U ltraso nics,F err oelectr ics,and F requency Contr ol,2004,51(5):624~633.7 Stephen P.Kelly,G or do n Hayw ar d,T om s E.G m ez.Char act erizat ion and a ssessment of an integ ra ted ma tch-ing lay er for air-coupled ultr asonic applicatio ns.IEEE T rans.on U lt rasonics,F err oelectrics,and F requency Co nt ro l,2004,51(10):1314~1323.8 D.W.Schindel,D.A.Hutchins,Linchun Zo u,M.Say-er.T he desig n and char act erizat ion of micr omachined air-coupled capacitance t ransducers.IEEE T rans.on U l-tr asonics,F er ro electr ics,and F requency Co ntro l,1995, 42(1):42~50.9 Ig al L adabaum,Xuecheng Jin.Sur face micr omachined capacitiv e ultr asonic tr ansducers.I EEE T rans.o n U l-tr asonics,F err oelectrics,and F r equency Co nt ro l,1998, 45(3):678~690.10 T.J R obert so n, A.N eild, D.A.Hutchins.Radiated fields of r ectangular air-co upled micr o machined tr ans-ducers.2001IEEE U lt ras.Sy mposium,2001, 891~894.11 A.T ur oa,J.Salazar a,J.A.Chav ez.U lt ra-lo w no ise fro nt-end electr onics fo r air-coupled ultr asonic no n-de-st ructiv e evaluatio n.N DT&E International,2003,36: 93~100.12 R.St oessel,N.Kr ohn.A ir-coupled ult raso und inspec-tio n o f v arious mater ials.U ltr asonics,2002,40:159~163.13 Craig S.M cI nt yr e,D avid A.Hutchins.T he use o f air-coupled ultr aso und t o test paper.IEEE T r ans.o n U ltraso nics,F err oelectrics,and Fr equency Co nt ro l, 2001,48(3):717~727.14 Erik Blomm e,D irk Bulcaen,Filip Decler cq,P ieter L ust.A ir-co upled ult raso nic ev aluation of co ated t ex-tiles.2002IEEE U ltras.Symposium,2002,757~760. 15 T at Hean Gan,David A.Hutchins,Duncan R.Bill-so n,Dav id W.Schindel.High r esolutio n a ir-coupled ultr asonic imaging of thin mat er ials.2002IEEE U l-tras.Symposium,2002,897~900.16 J.S.M Intosh,D.A.Hutchins,G.Etchev err y.M icr o-machined ca pacit ive tr ansducers arr ay fo r im aging in air.2001IEEE U ltr as.Sympo sium,2001,929~932.744仪 器 仪 表 学 报 第26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