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砖瓦原料汇总资料

合集下载

烧结砖瓦生产技术

烧结砖瓦生产技术

烧结砖瓦生产技术第一章原料目前,烧结砖瓦原料已由单一的黏土扩大到页岩、淤泥以及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等含有黏土矿物的工业废渣,还包括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等,这些均属于烧结制品的原料范畴。

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带、江河湖海的沉积物蕴藏着丰富的土源;内蒙古、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贵州等省广泛分布着页岩;辽宁、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宁夏、江苏等省出产大量煤矸石;全国大的工业基地又有粉煤灰和繁多的其他工业废渣。

这些大量的多渠道原料来源为砖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料在砖瓦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优劣。

由于砖瓦原料的多样性,在生产工艺中所采用的处理方式亦不尽相同,因此,对砖瓦原料有一全面概括的了解是很必要的。

第一节原料的基本性能1原料中的矿物成分原料中矿物质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大多数情况下,矿物的重量可占固体物质总重量的90%以上。

原料中各种矿物成分对其物理性能、物理化学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着生产工艺性能,也同产品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料中矿物按成因可分为两类: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a.原生矿物它们是各种岩石(主要是岩浆岩)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都没有改。

黏土物料中直径为1mm~0.001mm的砂和粉砂几乎全是原生矿物。

其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有四类:硅酸盐类、氧化物类、硫化物类和磷酸盐类矿物。

b.次生矿物它们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有所改变而有别于原生矿物。

黏土材料中次生矿物的颗粒很小,一般小于0.25mm,具有胶体的性质。

按次生矿物的构造和性质可分为三类:简单盐类、三氧化物类和次生硅铝酸盐类(即黏土矿物)。

矿物按原料物理化学性能可分为:黏土矿物和非黏土矿物。

1.1黏土矿物黏土矿物是是由长石等原生硅酸盐矿物风化后形成的。

它们的特点是:颗粒微小(粒径一般小于2μm),呈薄片层状结晶构造,稳定性高,有胶体性质。

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

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

《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

你们可能会觉得这有点陌生,但是别担心,听我慢慢讲。

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我去一个建筑工地,看到好多砖头。

我就好奇,这些砖头是用啥做出来的呀?其实啊,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主要有黏土、页岩、煤矸石这些东西。

就说黏土吧,它就像做蛋糕的面粉一样,是很重要的原料。

页岩呢,就像是给砖头加了点“调料”,让砖头更结实。

还有煤矸石,它能在烧制的过程中起到一些特别的作用。

我还听说,在一个村子里,人们自己用这些材料做砖头盖房子。

他们精心挑选材料,做出的砖头质量可好了,房子住起来特别舒服。

同学们,了解了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同学们,咱们来说说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

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砖头,我们住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烧结普通砖的材料里面,黏土是常见的一种。

比如说,在一个小山坡下,有很多黏土。

人们把它挖出来,用来做砖头。

页岩也常常是其中的一部分。

有个叔叔告诉我,他以前在山里看到好多页岩,后来这些页岩就被用来做砖头了。

煤矸石虽然不太常见,但是也有它的作用。

就像我邻居家盖房子,用的就是有煤矸石的砖头,房子特别牢固。

同学们,知道了这些材料,是不是对砖头更了解啦?《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同学们,今天咱们讲讲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

你们有没有想过,一块小小的砖头,它的材料组成也有很多学问呢。

给大家讲个事儿,有一次我去乡下,看到一个砖厂。

那里做的就是烧结普通砖。

他们用的材料有黏土,这黏土就像是软软的泥巴。

还有页岩,页岩看上去一块一块的。

就像我朋友家盖的那间小房子,用的砖头就是这些材料做的。

煤矸石呢,黑黑的,不太起眼,但是也很重要。

我还听说在一个小镇上,因为用的材料好,做出来的砖头特别受欢迎。

同学们,烧结普通砖的材料组成是不是很有趣呀?。

(完整word版)烧结原料介绍

(完整word版)烧结原料介绍

原料工技能知识1烧结原料的特性、标准与检测1.1烧结特性的特性与要求1。

1。

1铁矿粉的特性与要求1。

1.1。

1简述铁矿粉的分类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大部分都含有铁,已经知道的铁矿石有300多种。

但是目前能作为炼铁原料的只有20多种。

它们按照贴矿物的不同存在形态,又分为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褐铁矿(Fe2O3.H2O)、菱铁矿(FeCO3)四大类.1。

1.1。

2烧结对含铁物料的要求铁矿粉是烧结生产的主要原料,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烧结质量影响最大,主要要求铁矿石品位高、成份稳定、杂质少、脉石成份适用于造渣、粒度适宜。

烧结用的精矿粒度不宜太细,一般小于0.074mm(-200目)的量小于80%。

褐铁矿、菱铁矿的精矿或粉矿要考虑结晶水、二氧化碳的烧损.国内褐铁矿烧损为9%-15%,菱铁矿烧损为17%-36%。

烧损大,烧结时体积收缩,褐铁矿收缩8%左右,菱铁矿收缩10%左右。

精矿水分大于12%时,影响配料准确性,混合不易均匀。

粉矿粒度要求控制在8mm 以下,便于烧结矿质量.当含铁原料中二氧化硅含量不足时,可添加含硅熔剂或部分高硅含铁原料.硅砂是烧结使用的增硅熔剂.1.1.1。

3高炉入炉矿中有害元素界限含量及其影响。

烧结矿质量要求:高炉入炉矿中有害元素界限含量:1。

1。

2熔剂的特性与要求1。

1.2.1熔剂的分类熔剂可分为碱性熔剂、酸性熔剂和中性熔剂三类。

我国铁矿的脉石多以SiO 2为主,所以普遍使用碱性熔剂。

碱性熔剂即含CaO 和MgO 高的熔剂。

常用的熔剂有:石灰石(CaCO 3)生石灰(CaO )、消石灰(Ca(OH)2)和白云石(主要是CaCO 3和MgCO 3)。

1.1。

2。

2熔剂的要求碱性氧化物含量要高;S 、P 杂质要少;酸性氧化物含(SiO 2+Al 2O 3) 越低越好;粒度和水分适宜。

①有效熔剂性高:即碱性氧化物CaO+MgO 含量要高,而酸性氧化物SiO 2含量要低。

评价熔剂品质的重要标准,是根据烧结矿碱度要求,扣除本身酸性氧化物所消耗的碱性氧化物成分,所剩余的碱性氧化物的含量而确定的。

烧结砖原料的基础知识(上)

烧结砖原料的基础知识(上)

烧结砖原料的基础知识(上)一、常见的烧结砖原料及烧结砖原料的物理性能:烧结砖原料有很多种,如现在较常用的原料有:黏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尾矿、淤泥、建筑垃圾等。

要想深层次对原料的了解,掌握原料的技术重点,都要从它的物理性能、化学原理去认识它、掌握它。

只有掌握原料的内在性质,才能知道什么原料适应烧成合格产品。

1.1煤矸石煤矸石为煤伴生废石。

在掘进、开采和洗煤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物。

是碳质、泥质和砂质页岩的混合物,具有低发热值。

含碳20%~30%有些含腐殖酸。

中国历年已积存煤矸石约1000Mt,并且每年仍继续排放约100Mt,不仅堆积占地,而且还能自燃污染空气或引起火灾。

煤矸石排量很大,一般为煤碳贮量的15~20%。

例如一个年产100万吨的煤矿,每年排出矸石量约为15~20万吨,那么这种数量可供一个年产7000万块标砖(若生产自保温砌块可达15000万块折标砖)使用量。

用煤矸石做原料制砖,其发热量除能满足本身烧结的需要外,一般还可利用其余热干燥砖坯及加热锅炉使用等,大大节约热原用煤。

我国各地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别很大,煤矸石的种类也很多。

有泥质矸石,砂岩质矸石,又有多年风化的陈矸石和刚开采新矸石;从颜色上看有白矸、灰矸、黑矸和红矸(过火矸石);地域不一样矸石的硬度也不同,有的硬度(莫氏硬度f)2~3称为软质页岩(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通常用摩氏硬度表示,需要指出的是,摩氏硬度只是相对等级,并不是硬度的绝对数值!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萤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晶9°-刚玉10°-金刚石),有的硬度为(f)4~5称为硬质页岩。

发热量也高低不一,少的每公斤有200多千卡,多的达1000~2500千卡,粉碎后塑性指数低的5~7,高的可达18左右,自然含水率低的4~5%,高的达20%。

烧结原料总结汇报

烧结原料总结汇报

烧结原料总结汇报烧结原料总结汇报烧结原料是指用于制备烧结矿的各种原材料,包括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配料等。

烧结过程是指将这些烧结原料经过炉内高温煅烧、氧化还原和结晶等反应,形成烧结矿的过程。

烧结原料在烧结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烧结矿的质量和性能具有直接影响。

下面将对常见的烧结原料进行总结汇报。

1. 铁矿石:铁矿石是制备烧结矿的主要原料,它是由铁矿石矿石和氧化铁矿石组成的。

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和褐铁矿等。

铁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直接影响烧结矿的组成和性能。

2. 焦炭:焦炭是烧结过程中重要的还原剂,它具有高固定碳含量、低灰、低硫和良好的机械强度等特点。

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能够和铁矿石反应产生一系列还原反应,从而促进烧结矿中的铁矿石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3. 石灰石:石灰石是烧结矿的主要熔剂,它在高温条件下能够与铁矿石中的硅酸盐和氧化铁石进行反应,生成易熔的矽酸钙和液相。

石灰石的质量和石灰石与铁矿石的配比对烧结矿的熔融性、融化温度和液相组成等有很大影响。

4. 配料:配料是指将各种烧结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成的烧结原料混合料。

配料的质量和配比直接影响烧结矿的成分和物理性能。

通过合理的配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烧结矿的熔融性、弹性、抗返矿性能等。

综上所述,烧结原料对烧结矿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铁矿石是烧结矿的主要原料,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对烧结矿的组成和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焦炭作为还原剂能够促进烧结矿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石灰石作为熔剂能够改善烧结矿的熔融性和融化温度。

通过合理的配料,可以改善烧结矿的物理性能和抗返矿性能。

合理选择和使用烧结原料,优化烧结矿的质量和性能,对冶金行业的发展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烧结原料的总结汇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烧结过程和烧结矿的形成机制,为冶金行业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强调烧结原料的合理使用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烧结矿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

砖瓦原料讲稿

砖瓦原料讲稿
高岭石族(高岭石、迪凯石、珍珠陶土、耐火粘土石、多水高岭石、水合多水高岭石) 蒙脱石族(蒙脱石、贝德石、绿脱石、皂石) 伊利石族(伊利石、水黑云母、水白云母、绿磷石/海绿石) 绿泥石族(绿泥石) 蛭石 混合层矿物(伊-蒙混层、绿-蒙混层、绿-蛭混层) 石英(晶质石英—α、β石英、鳞石英、方石英,阴晶石英—玛瑙、燧石,非晶石英)
碳酸盐类矿物: (1)方解石、白云石矿物具有提高成品强度、改变高温反应进程、改 善抗冻性及产品颜色等正面效应,也有影响产品质量,引发泛霜以及产 生“石灰爆裂” 的负面效应。 (2)菱铁矿以颗粒状存在,在烧后的产品中或表面上形成熔融(流) 状黑色铁斑点,有的则在表面形成流淌的熔孔和凝固的熔融液滴。当这 种铁熔斑出现后,不但影响产品的外观,同时也会造成内在质量方面的 缺陷,特别是在屋面瓦产品上,如抗水渗透性及抗冻性。
二、烧结制品原料成分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2.2矿物组成
粘土矿物的分类及其主要性能
矿物族 矿物名称 (族内的其他矿物) 高岭石 高岭石 族 耐火粘土石 (无序高岭石) 叙永石(多水高岭石、 埃洛石、地开石) 细白云母/绢云母 伊利石 绿磷石/海绿石 蒙脱石(贝德石,绿 脱石,皂石) 蛭石 绿泥石(叶绿泥石、 斜绿泥石) 伊利石-蒙脱石 混合层 四层型矿物(两 个八面体带有两 个四面体层结构) 规则和 不规则结合 三层型矿物(一 个八面体带有两 个四面体层结合) 单斜 两层型矿物(一 个八面体和一个 四面体层结合) 层格型 晶系 颜色 硬度 密度 (g/cm3) 三斜 单斜 单斜或 斜方 白 黄 白 白 黄 绿 单斜 单斜 单斜 灰 绿 绿 1~2.5 1 1~2 2~2.5 1~2 1~3 1~2 1~1.5 2~2.5 2.6 2.6 2.6 2.7~2.8 2.6~2.9 2.8~2.9 1.7~2.7 2.4~2.7 2.5~4.8 平均颗 比表面 阳离子交换能 粒尺寸 积 (mval/100g) (μm) (m2/g) 300 10 10 15 2 10 2 500 8 1~10 10~30 5~30 <3 50~90 20~50 70~12 0 50~80 5~20 2~10 10~15 10~50 <5 20~50 10~40 60~150 110~180 10~40

烧结砖生产首要因素——原料(基本知识)

烧结砖生产首要因素——原料(基本知识)

烧结砖生产首要因素——原料(基本知识)中国砖瓦网[2018/3/28]摘要:一般来说,凡是能烧制普通砖的原料都能生产空心砖,只不过空心砖孔多壁薄坯体弱,对原料的制备和内燃料的掺配要求更严,有害杂质应更少,颗粒级配应更合理,矿物组分应更充分疏解、松散、分布均匀,以保证制砖原料的塑性和良好的结合能力。

对原料的基本要求,主要在于其化学成份、矿物组成和物理性能。

一、原料主要化学成份对制砖的影响二氧化硅(Si02):是烧结砖原料中的主要成份,含量宜为55~70%。

超过时,原料的塑性太低,成型困难,而且烧成时体积略有膨胀,制品的强度也会降低。

三氧化二铝(AL2O3):在制砖原料中的含量宜为10~25%。

过低时,将降低制品的强度,不抗折;过高则必然提高其烧成温度,加大烧成煤耗,并使制品的颜色变淡。

三氧化二铁(Fe203):是制砖原料中的着色剂,含量宜为3~10%。

太高时将降低制品的耐火度,并使其颜色更红。

氧化钙(CaO):即生石灰,在原料中常以石灰石(CaC03)的形式出现,是一种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5%。

否则,不仅会缩小制品的烧结温度范围,给焙烧带来困难,当其粒径大于2mm时,还会造成制品的石灰爆裂,或吸潮、松解、粉化。

氧化镁(MgO):是一种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越好,不许超过3%。

它和硫酸钙(CaS04)、硫酸镁(MgS04)一样,都将使制品出现“泛霜”,甚至剥层、风化。

硫酐(SO3):最好完全没有,最多也不能超过1%。

否则,制品将在焙烧时产生气体,使砖体积膨胀、疏解粉碎。

二、矿物分析对原料进行矿物分析,有助于了解其某些物理性能,以便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予以改变,以满足制砖的要求。

如:原料中的长石将降低制品的抗冻性能,当其含量超过15%时制品将不抗冻。

又如蒙托石(澎润土),粘性极高,吸水后使体积剧烈膨胀,干燥后又强烈收缩,其线收缩率高过13~23%,造成坯体大量干燥裂纹,实践证明:当原料中蒙脱石的含量达到20%时,干燥裂纹已无法避免。

土木工程材料 第六章 烧结砖

土木工程材料 第六章 烧结砖

②表观密度 小强度高
③隔热保温 性能增强
• 按燃烧时的温度分:
①.正火砖 ②.欠火砖
合格品
•不合格产品
③.过火砖
• 欠火砖的识别----欠火砖色浅、敲击声发哑、吸水率大、强 度低、耐久性差。 • 过火砖的识别-------过火砖色深、敲击时声音清脆、吸水率 低、强度高,但有弯曲变形。
(1).形状尺寸 (2).强度等级
•1m3砖砌体需用多少块砖?
• 4块砖长、8块砖宽、16块砖厚,再加上砌筑灰缝 (10mm)则长度均为1m,512块/m3砖砌体
MU30 MU25 (2).强度等级: MU20 MU15 MU10 •
1000 4 2 4 0 1 0 1000 8 1 1 5 1 0 1000 16 5310
蒸 压 灰 砂 砖
北京市现代建筑材料公司

蒸压粉煤灰砖
新型环保墙材 ----- 混凝土多孔砖
• 6.1 烧结普通砖
烧结普通砖的优缺点:
优点:烧结黏土砖具有一定的强度、较好的耐久性及
隔热、隔声、价格低廉等优点,加之原料广泛、工艺简单、 缺点:但黏土砖的缺点是大量毁坏良田,自重大、能 耗高、尺寸小,施工效率低,抗震性能差等。 我国正大力推广墙体材料改革,以空心砖、工业废渣 砖及砌块、轻质板材来代替实心黏土砖。
化学成分比较接近
6.1.1.2 焙烧 砖坯的焙烧过程
450~8500C
粘土矿物脱去结晶水, 燃尽全部有机杂质。
900~10500C
杂质与粘土矿物形成易 熔物质,出现玻璃液相, 最后变得密实。
按烧成气氛:
生成红色Fe2O3
烧结 粘土砖
①.红砖--焙烧窑中为氧化气氛,得红色砖;
②.青砖--焙烧窑中为还原气氛,为青色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烧结还需要一些助剂,配料时加一些粘结剂(如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钠、PVA等);成型时需要一些塑性原料(如膨润土、紫木节);烧结助剂(长石类的物质:钾长石、钠长石等)。

传统陶瓷工业原料包括可塑类原料(粘土)、瘠性类原料(石英)、溶剂类原料(长石)和一些化工原料。

粘土是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包括高岭石族矿物(高岭石,地开石,珍珠陶土,埃洛石等),蒙脱石族矿物,伊利石族矿物;长石是不含水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此外,还有石英,滑石,碳酸盐矿物,含钾矿物等粘土的颗粒组成是指粘土中含有不同大小颗粒的百分含量。

粘土中的粘土矿物颗粒较细,一般直径在2um以下。

由于粘土粒径大小的不同,其工艺性质亦不同;细颗粒粘土矿物的比表面大,表面能高,可塑性较强,干燥收缩大,干燥强度高,易于烧结成致密坯体,利于提高陶瓷坯体的机械强度。

此外,粘土颗粒的形状及结晶程度对工艺性质亦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片状颗粒较其他形状的颗粒堆集密度大、塑性大、强度高。

结晶程度差的粘土颗粒比结晶程度好的可塑性较大。

1、瓷土和陶土区别瓷土(又名“高岭土”)——瓷土(H4Al2Si2O9)是陶瓷的主要原料。

它是以产于世界第一窑厂的中国景德镇附近的高岭而得名的。

后来由“高岭”的中国音演变为“Kaolin”,而成为国际性的名词。

纯粹的瓷土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有丝绢般光泽的软质矿物。

瓷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叫作“瓷土化”或“高岭土化”。

至于瓷土化究竟因何而起,在学术界中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大略可以认为是长石类由于温泉或含有碳酸气的水以及沼地植物腐化时所生的气体起作用变质而成的。

一般瓷土多产于温泉附近或石灰层周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瓷土的熔点约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多少含有不纯物质,所以它的熔点略为降低。

纯粹的瓷土(高岭土)存量不多,而且所谓纯粹的瓷土,也没有黏土那样强的粘度。

一般所说的瓷土如果放在显微镜下面来观察,大部分带有白色丝绢状的光泽,银光闪闪,是非常小的结晶,这就是所谓纯粹的瓷土。

此外,还含有未变质的长石、石英、铁矿及其他作为瓷土来源的岩石的碎片。

纯粹瓷土的成分是:SiO2 46.51%,Al2O3 39.54%,H2O 13.95%, 熔度为1780℃。

陶土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呈多孔结构或片状结构的水合氧化铝或硅酸镁。

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

矿物成分以蒙脱石、高岭土为主。

陶土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

陶土的特性:与水混合后具有可塑性。

干燥后保持外形。

烧制可使其变得坚硬和耐久。

我国主要的陶土大类有:高岭石Al2SiO5(OH)4,伊利石/云母KAl3 Si3O10(OH)4,蒙托石Al2Si4O10(OH)2。

宜兴紫砂泥主要为纯度在95%以上的高岭石,云母石矿。

杂质较少。

为国内最好的陶土矿。

陶土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高岭石、水白云母、蒙脱石、石英和长石组成。

颗粒大小不一致,常含砂粒、粉砂和粘土等。

具吸水性和吸附性,加水后有可塑性。

颜色不纯,往往带有黄、灰等色,因而仅用于陶器制造。

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小横山一带。

含矿层位主要是白垩系上部粉砂质粘土,第三纪残坡积、冲坡积,第四系上更新统戚嘴组粉质粘土。

矿床(点)取样分析:含二氧化硅65.18-71.86%,三氧化二铝15.02-17.99%,三氧化二铁 3.27-6.61%,氧化钙0.75-1.68%,氧化镁0.89-2.07%,烧失量4.19-6.20%。

2、陶土和瓷土的区别粘土的种类很多,它们的组成和性质都不一样,矿物学上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但是陶工们习惯上把制陶用的粘土称为"陶土",把制瓷用的粘土称为"瓷土"。

陶土的共同特点是助熔剂含量特别高,烧成温度不超过1000℃。

瓷石、高岭土、木节土及白坩土的共同特点是助熔剂含量比较低,铁含量也低,在1200℃以上能够烧结成瓷,所以都称为瓷土。

以上关于陶土和瓷土的概念很不严格,所以有不少例外,例如商代的白陶和唐代的三彩陶都是用瓷土制成的。

另外,宜兴紫砂泥的助熔剂含量和瓷土一样低,烧成性质也和一般陶土不同,因主要用于制陶,故习惯上称为陶土而不叫瓷土。

可否理解:瓷土主要为高岭土,生产吸水率较低的产品陶土主要粘土和页岩等,生产温度较低,吸水率较大的砖和板。

3、陶土和粘土有什么区别粘土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产物,是由地壳中含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地质的作用而生成的,在自然界中分成广泛,种类繁多,藏量丰富,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粘土具有颗粒细、可塑性强、结合性好,触变性过度,收缩适宜,耐火度高等工艺性能,因而,粘土是成为瓷器的基础。

它主要有瓷土、陶土和耐火土粘土等三类,据矿物的结构与组成的不同,陶瓷工业所用粘土中的主要粘土矿物有高岭石类、蒙脱石类和伊利石(水云母)等三种,另外还有较少见的水铝石。

粘土矿物的主体化学成分是硅铝氧化物和水,其特征是与适量水结合可调成柔可绕指的软泥,具有可塑性,将塑性成形的泥团烧后会变成具有一定湿度的坚硬烧结体。

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使它与人类生活发生了联系。

从久远的制瓷经历数万年的发展直到今天,仍是制瓷胎的最基本的原料。

粘土在引进制瓷胎体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是粘土的可塑性使陶瓷坯泥赖以成形的基础;是粘土使注浆泥料与釉料具有悬浮性与稳定性;粘土一般呈细分散颗粒,同时具有结合性;粘土的出现使其成为陶瓷坯体烧结时的主体,形成瓷器中莫来石晶体的主要来源。

而陶土就是烧制陶器或粗瓷器的高岭粘土。

3、黏土黏土是硅酸盐陶瓷产品的基本成分。

国际黏土研究命名委员会对黏土的定义是:“黏土是自然形成的细粒物质,当它与水结合后具有可塑性,当进行干燥或焙烧时则变得坚硬”。

此外,黏土矿物定义为层状硅酸盐矿物,此层状结构赋予了黏土可塑性,同时,其在干燥或焙烧后变得坚硬。

由于黏土矿物具有较小粒度、层状形态和结构,所以它表现出胶质特性。

黏土矿物用水湿润后具有可塑性,在较小压力下可以变形并能长久保持原状,而且比表面积大,颗粒上带有负电性,因此有很好的物理吸附性和表面化学活性,具有与其他阳离子交换的能力。

含有黏土的土壤非常容易结合水、矿物质和有机营养,原因在于颗粒非常小的黏土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其表面的带电性。

尽管粒度细下是黏土矿物的基本特性之一,但国际黏土研究协会并未指出黏土粒度的准确大小,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科对黏土矿物的粒度有不同的限定。

在硅酸盐陶瓷领域,规定了黏土矿物的粒度为小于 2 μm的(有时小于4 μm)中等粒度。

2.1 化学组成与矿物成分黏土是一种复杂的矿物聚合物,由黏土矿物与非黏土矿物组成。

黏土矿物包括:高岭石、耐火土和无序高岭石(1∶1层类型);云母(白云母、黑云母、绢云母)>无膨胀2∶1层类型;伊利石和伊利石混合层>无膨胀2∶1 层类型;蒙脱石和蒙脱石混合层>无膨胀2∶1 层类型;绿泥石(2∶1层类型,层间羟基层)。

非黏土矿物包括:石英、长石、碳酸盐、有机物、含铁矿物(如黄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硫酸盐。

2.4 原料其他特性对于一种特定原料,原料特性提供了原料的矿物成分、化学氧化物组成和粒度分布方面的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可估计出原料在干燥、焙烧性能方面的趋向:如长或短的干燥(焙烧)时间;宽或窄的烧结温度间隔;焙烧温度;制品高或低的强度、密度、吸水率等。

同时也可知产品的适用性,如轻质或重质;烧成色是否为红色;有害成分有哪些(泛霜、排放烟气中有害物质)等。

总的来说,通过分析原料特性可判断其适合或不适合生产哪一类产品,如是否适合生产屋面瓦等。

而且,还可以确定出适合该产品的最佳混合料配比。

然而,依据原料特性并不能获得产品陶瓷技术性能参数和要求的最高焙烧温度,这些数据的获得需要进行陶、瓷技术性能试验。

当然,原料特性也是进行陶瓷技术实验的基础,用此能够解释和说明生坯、烧成品的技术性能如制品的干燥和焙烧强度、密度、孔隙率、吸水率、烧成色等,还可给原料中添加其他黏土、抗湿(蚀)剂、烧结剂或其他添加剂来改良产品性能。

紫砂陶全世界皆有产陶土的地方,但是没有紫砂,因为此陶非彼陶。

可以说紫砂是陶土的一个种类,只有在宜兴才有的。

为什么称这里的陶土为“紫砂”呢?那是因为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器,无论是黄、红、棕、黑、绿的本色,在其表面皆隐含着若有似无的紫光,使其具有质朴高雅的质感,故称为“紫砂”。

紫砂之所以称为“砂”,是因为紫砂的成品,具有特殊的粒子感。

即使土质练得很细,在细腻的外表下,仍然看得见漂亮立体的粒子感。

紫砂质地坚细、色泽沉静、制作精美。

根据调配方紫砂陶法及烧成温度气氛的变化,制品分别呈天青、栗色、暗肝、梨皮、米黄、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等色。

瓷土(又名“高岭土”)——瓷土(H4Al2Si?O?)是陶瓷的主要原料。

它是以产于世界第一窑厂的中国景德镇附近的高岭而得名的。

后来由“高岭”的中国音演变为“Kaolin”,而成为国际性的名词。

纯粹的瓷土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有丝绢般光泽的软质矿物。

瓷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叫作“瓷土化”或“高岭土化”。

至于瓷土化究竟因何而起,在学术界中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大略可以认为是长石类由于温泉或含有碳酸气的水以及沼地植物腐化时所生的气体起作用变质而成的。

一般瓷土多产于温泉附近或石灰层周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瓷土的熔点约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多少含有不纯物质,所以它的熔点略为降低。

纯粹的瓷土(高岭土)存量不多,而且所谓纯粹的瓷土,也没有黏土那样强的粘度。

一般所说的瓷土如果放在显微镜下面来观察,大部分带有白色丝绢状的光泽,银光闪闪,是非常小的结晶,这就是所谓纯粹的瓷土。

此外,还含有未变质的长石、石英、铁矿及其他作为瓷土来源的岩石的碎片。

纯粹瓷土的成分是:SiO2 46.51%,Al2O3 39.54%,H2O 13.95%, 熔度为1780℃。

膨润土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蒙脱石结构是由两个硅氧四面体夹一层铝氧八面体组成的2:1型晶体结构[1],由于蒙脱石晶胞形成的层状结构存在某些阳离子,如Cu、Mg、Na、K等,且这些阳离子与蒙脱石晶胞的作用很不稳定,易被其它阳离子交换,故具有较好的离子交换性。

国外已在工农业生产24个领域100多个部门中应用,有300多个产品,因而人们称之为“万能土”。

膨润土也叫斑脱岩,皂土或膨土岩。

我国开发使用膨润土的历史悠久,原来只是做为一种洗涤剂。

(四川仁寿地区数百年前就有露天矿,当地人称膨润土为土粉)。

真正被广泛使用却只有百来年历史。

美国最早发现是在怀俄明州的古地层中,呈黄绿色的粘土,加水后能膨胀成糊状,后来人们就把凡是有这种性质的粘土,统称为膨润土。

其实膨润土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蒙脱石,含量在85-90%,膨润土的一些性质也都是由蒙脱石所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