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蛀干害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在城市造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树木蛀干害虫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绿
化树木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本文将介绍绿化树木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以及生
态控制技术。

1.害虫种类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切叶蜂、芫菁蠹、毛虫、尺蠖、天蚕、白蛾
等。

2.发生时间
不同害虫的发生时间不同,通常发生在春、夏、秋季,其中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害虫
发生有重要的影响。

3.寄主树种
不同树种的受害情况亦不同,一般来说,乔木类和灌木类叶面积大、生长状态欠佳的
树种更容易发生蛀干害虫。

4.发生原因
蛀干害虫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病虫害发生频繁、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树体受损
等因素。

1.强化养护
加强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保持树体健康状态。

对根系进行有效管理,及时补充养分,控制适度浇水,提高植物免疫力。

2.物理控制
物理控制是生态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剪枝、清理枯枝、清除树身表面的落叶杂物、虫卵等措施。

生物控制是利用天敌对害虫进行限制,增加害虫天敌种群密度,以达到控制害虫的效果。

可以使用人工引种天敌,如蜓、蜥蜴等。

4.化学控制
化学控制是传统的控制害虫的手段之一,可以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选择不同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在使用化学药剂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药剂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绿化树木蛀干害虫的发生对城市造景和环境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生态控制技术是为数不多的有效手段。

针对不同的害虫种类,可以选择适合的控制手段进行防治,以提高绿化树木的生长发育质量及生态环境水平。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绿化树木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要素,能够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等功效,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化树木也面临着各种危害,其中蛀干害虫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蛀干害虫主要通过对树木干部的蛀食活动导致树木凋亡,严重影响城市绿化的质量。

了解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掌握相应的生态控制技术,对于有效防治蛀干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一、蛀干害虫发生规律1. 环境影响蛀干害虫主要生活在树木的干部内部,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来说,温暖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蛀干害虫的生存和繁殖。

春夏季是蛀干害虫活动的高发期,这一时期需要加强对蛀干害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2. 树木类型不同种类的树木对蛀干害虫的抵抗能力不同。

一般来说,树木生长健壮的新树种容易受到蛀干害虫的侵害,而老旧树木由于树干木质部分较为坚硬,蛀干害虫的危害相对较小。

3. 蛀干害虫种类常见的蛀干害虫主要包括蓟马、天牛、蠹虫等,它们的发生规律也有所不同。

蓟马一般在春季主要通过幼虫在树木的疏松部分蛀食活动,而天牛则主要在夏秋季通过成虫钻蛀进入树木内部进行生活繁殖。

二、生态控制技术针对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生态控制技术进行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防治源头有效防治蛀干害虫,关键在于加强源头管理。

在树木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对于一些易受到蛀干害虫侵害的树木,可以在树干表面涂抹防治蛀干害虫的药剂或进行树皮清洗等措施,预防蛀干害虫的滋生。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自然界中的生物资源来防治害虫。

通过引入一些天敌昆虫或者放养一些天敌昆虫,如寄生蜂、天敌蛀木虫等,来控制蛀干害虫的数量,起到生物防治的效果。

一些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治蛀干害虫的作用,可以通过在绿化树木周围种植一些具有驱虫作用的植物,如马鞭草、艾草等,来减少蛀干害虫的侵袭。

4. 合理修剪合理的修剪可以增强绿化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通过适当的修剪去除老弱枝、病虫枝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蛀干害虫的滋生环境。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绿化树木蛀干害虫是指以树干为食物和生活环境的各类昆虫,它们会给绿化树木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了解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和掌握生态控制技术,对于科学管理绿化树木和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详细介绍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以及常用的生态控制技术来阐述这一问题。

一、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1. 引发因素:蛀干害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温度、湿度、树木的类型和健康状况等。

一般而言,蛀干害虫对于温暖潮湿的环境更为适应,老化、受损或者病虫害侵袭的树木也更容易受蛀干害虫的攻击。

2. 季节性变化:蛀干害虫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在春季和夏季,温度上升,树木新陈代谢加快,蛀干害虫的数量和活动都会增加。

而在秋季,天气转凉,蛀干害虫的数量和活动会逐渐减少。

3. 害虫种类:蛀干害虫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柏木蠹虫、楸蛀虫、杨树蛀虫等。

不同的害虫对不同类型的树木有不同的偏好,了解害虫的种类和对应的树种对于蛀干害虫的防治非常重要。

二、生态控制技术1. 树木健康管理:保持树木的健康状态是防治蛀干害虫的首要措施。

通过合理施肥、修剪、护树等措施,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和抗虫能力,减少害虫的发生。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来控制蛀干害虫的繁殖和发生。

例如引入天敌黄蜂来防治柏木蠹虫,或者利用某些昆虫寄生虫来寄生蛀害幼虫,从而降低害虫的数量。

3. 化学防治:在严重威胁树木健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且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机械防治:通过物理手段,如用刷子刷洗、用水龙头冲洗、用捕虫板吸附等,将树木表面的害虫清除或固定在一定的区域内,减少其对树木的危害。

对于绿化树木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生态控制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够帮助科学管理树木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绿色环境的健康发展。

还应注意加强对蛀干害虫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害虫危害的扩大。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摘要】这篇文章将探讨绿化树木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首先介绍了蛀干害虫的种类与危害,以及它们在生态环境中的要求。

然后深入分析了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些害虫,探讨了生态控制技术措施。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蛀干害虫的生存环境,同时提出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来保护绿化树木的生长健康。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促进绿化树木蛀干害虫防治工作的开展,保护城市绿化环境的健康和美丽。

【关键词】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生态控制技术、种类、危害、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措施、生长健康、环境保护、科学有效、生存环境。

1. 引言1.1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绿化树木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植物,但常常受到蛀干害虫的危害。

蛀干害虫是指以树干为食物来源并对树木造成危害的昆虫。

它们会在树木内部挖洞,并通过破坏木质部分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蛀干害虫的种类多样,包括有甲虫、蛾类、蜻蜓等。

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条件下都有可能对树木造成危害。

在城市绿化树木中,常见的蛀干害虫有柞天牛、松墨天牛等。

蛀干害虫的生态环境要求各不相同,有的喜欢湿润环境,有的喜欢干燥环境。

了解不同蛀干害虫的生态习性对于控制它们的发生至关重要。

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树木健康状况、人为干扰等。

通过研究这些规律,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蛀干害虫的发生。

为了保护绿化树木健康生长,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生态控制技术措施。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蛀干害虫的生存环境,如保持树木周围清洁、适宜的水分和养分供应等。

采取定期检测和监测、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来控制蛀干害虫的数量和扩散,保护绿化树木的生长健康。

只有通过综合手段,才能有效地遏制蛀干害虫的危害,确保城市绿化环境的良性发展。

2. 正文2.1 蛀干害虫的种类与危害蛀干害虫是指以树木干部或枝干内部为食物来源,严重危害绿化树木生长的一类害虫。

蛀干害虫危害防治小技巧

蛀干害虫危害防治小技巧

蛀干害虫危害防治小技巧
寒露已过,霜降将至,天气渐冷,但园林植物上的病虫害的危害似乎并没有因为温度的骤降而停止危害我们的园林植物。

近期笔者在多个绿地公园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白蜡树和柳树上至今还有天牛的蛀孔,且这种情况还较严重。

如下图所示:
图片摄于2020年10月13日,树穴周围的木屑特别多,很多还是新倒出的木屑。

为什么此时蛀干害虫的危害仍然如此严重呢?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蛀干害虫的发生特点及规律。

蛀干害虫发生特点
为害方式隐蔽
除成虫期营裸露生活外,其它各虫态均在韧皮部、木质部营隐蔽生活。

虫口稳定
蛀干害虫大多生活在植物组织内部,受环境条件影响小,天敌少,虫口密度相对稳定。

危害严重
枝干害虫蛀食韧皮部、木质部等,影响输导系统传递养分、水分,导致树势衰弱或死亡,一旦受侵害后,植株很难恢复生机。

蛀干害虫防治
正因为蛀干害虫的发生特点,该类害虫在危害过程中,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因此我们在园林养护过程中对于该虫的防治不能懈怠。

蛀干害虫的综合防治:
1.人工用铁丝钩杀幼虫
2.利用天敌捕食天牛幼虫
3.药剂防治:对于蛀干害虫成虫在成虫产卵期采用药剂喷雾的方法,在树干主干插插瓶如的方法。

技巧
莱恩坪安瑞鞘使用小技巧
我们结合天牛的危害发生特点,在树干打孔插瑞鞘时,建议在树干基部15-20公分处打孔,打孔不易过高,因为药剂是靠树木的蒸腾拉力实现向上传导的,过高的话插瓶下方的蛀干害虫防效较差。

经过调查发现,插瓶位置过高的地方,在插瓶下方会有蛀孔的出现,所以在用药时建议大家在树干基部15-20公分处打孔。

蛀干害虫

蛀干害虫

2、生活史与习性

该害虫在我区1年发生2代,生活史极不整齐,世代重叠明 显。9月下旬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4月上旬开始化 蛹,4月中旬达化蛹盛期,4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为羽化 盛期,5月下旬为末期,成虫白天以12~20时(北京时间)出 孔数量最多,占出孔总数的81.3%。成虫无趋光性。第一代 幼虫于5月底6月初开始化蛹,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7月下旬 羽化结束。


坑道系统




侵入孔 交配室 母坑 卵室 子坑 蛹室 羽化孔 通气孔 交配孔
脐腹小蠹(Scolytus seulenis)


脐腹小蠹(Scolytus seulenis)属于鞘翅目小蠹科。
1、分布与危害树种: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等地。主 要为害桃树、梨、李、杏、榆等多种树种的衰弱濒死木和 新枯死的树干。
烟角树蜂
二、蛀干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原则

发生特点 树干内隐蔽生活,初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受害,防治困难, 很难恢复。 危害树势衰弱的树木。多为次期性害虫。 气候不适,土壤水份失调,营养障碍等因素诱发这类害虫的 大发生。

小蠹虫类

鞘翅目小蠹科,多树栖,种类多。

我区危害园林树木的种类是皱小蠹和多毛小蠹。
蛀干害虫及其防治
一、概论

蛀干害虫就是钻蛀树干和枝桠,取食韧皮部和木质部, 造成园林树木枯死的害虫。 我区发生的主要种类: 鞘翅目:小蠹、天牛、吉丁虫。



鳞翅目:木蠹蛾、透翅蛾、蔗扁蛾等
膜翅目:树蜂
鞘危害
蔗扁蛾
学名:Opogona sacchar 为害部位及为害状:幼虫孵化后钻入 树皮下为害。 寄主:巴西木、鹅掌柴等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

绿化树木蛀干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态控制技术绿化树木是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而树木蛀干害虫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树木蛀干害虫是指以木材为食,从内部破坏树木的害虫,主要包括木虱、铁角质壳、平头小蠹、猴头小蠹等。

这些害虫不仅会破坏树木,还会对树木周围的环境和城市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如何了解树木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并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是保护城市绿化的必需品。

1.气候因素:温暖湿润的气候为树木蛀干害虫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般来说,当一定温度下的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时,树木蛀干害虫的危害会迅速增加。

同时,暴雨和洪水等气候灾害也会对树木的健康造成损害,破坏树木的外部结构,为蛀干害虫提供侵入的方便。

2.树种和树龄:不同树种的抵抗力不同,一些弱势树种如梧桐树易受到树木蛀干害虫的侵害;年幼的树木抗病能力较差,容易成为树木蛀干害虫的目标。

3.树木健康程度:树木健康度较低的树木容易受到树木蛀干害虫的侵害。

树木受到污染和其他损害,如施用过量化学肥料和农药等,都会降低树木的健康状况。

二、生态控制技术为了有效控制树木蛀干害虫的危害,采取生态控制技术是可行的解决方式。

1.物理控制:采用物理控制方法是比较简单有效的一种方式。

例如利用胶带缠绕受害枝干和树干,锁死树龄蛀虫的进出口。

此外,在树木上覆盖网罩,就能有效避免树木蛀干害虫的进入。

2.植物控制:使用多种具防范作用的树种,如黄樟、肉桂和龙柏等。

这些树种散发的气味能够起到防范树木蛀干害虫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在种植时将其与天敌类植物相混种,以增加天敌对蛀干害虫的捕食力度。

3.综合防治:根据树木蛀干害虫生态习性和发生规律,采用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树木蛀干害虫的危害。

例如定期对树木进行巡检和打药,控制树木蛀干害虫数量;合理施肥和浇水,增强树木的免疫力;在树干和枝条上涂刷防虫漆等。

综上所述,树木蛀干害虫虽然具有不可小视的危害,但是透过科学地了解其生态习性和发生规律,采取科学的生态控制技术,就能预防和控制其危害,为城市绿化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保驾护航。

园林树木蛀干害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园林树木蛀干害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园林树木蛀干害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摘要通过对园林树木蛀干害虫调查研究,探讨小蠹虫、吉丁虫、星天牛、槐天牛、象虫等数十种蛀干害虫的危害现状及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虫害蔓延,降低害虫危害,减轻经济损失,巩固绿化成果。

关键词园林树木;蛀干害虫;发生现状;发生原因;综合防治园林树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资源,保护好绿化树木,探索园林树木钻蛀害虫发生现状及产生原因,制定防治措施,减轻林木病虫害的侵袭,是城市园林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高城市环保质量的重点。

1园林树木蛀干害虫的发生现状近年来,伴随着豫西金三角各地城市绿化的飞速发展,树木蛀干害虫种类逐渐增多,种群基数增大,已成为进一步发展城市园林的一大障碍,严重威胁园林现有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三门峡市及周边县、市,蛀干害虫已由原来以蠹虫、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发展到现在的小蠹虫、吉丁虫、星天牛、云斑天牛、槐天牛、象虫等数十种,发生面积达4 000hm2,危害严重。

2003~2005年,蛀干害虫仅限于灵宝、义马、平陆等县、市,市区时有发现,不足以造成危害;但2006年后,在市区及周边各县的公园、干道、植物园、苗圃、小区庭园内,均发现不同的蛀干害虫,经过人工、药物防治,收效不大,部分危害严重的树木不得不作砍伐处理。

2园林蛀干害虫发生原因蛀干害虫的生存和发展与气候、土壤、林分、生物、人为活动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多因子所致。

2.1 树种规划不合理,纯林是虫害发生的基础不同的树木环境具有不同的病虫种群,天然林、混交林较人工林、纯林具有丰富的昆虫种群,种群内的昆虫互有天敌,达到平衡自然控制;同时将蛀干害虫的偏嗜性植物与不嗜生植物混植,就可避免纯林虫害发生。

如虢国植物园湖北岸的柳树纯林星天牛发生率便较陕洲公园人工湖南岸柳树与大叶女贞、法桐等树混交林高60%。

2.2森林病虫检疫不严,病虫蔓延有了条件现在各城市都处于创建国家及省、市园林城市阶段,经济活动频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树木蛀干害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要通过对园林树木蛀干害虫调查研究,探讨小蠹虫、吉丁虫、星天牛、槐天牛、象虫等数十种蛀干害虫的危害现状及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虫害蔓延,降低害虫危害,减轻经济损失,巩固绿化成果。

关键词园林树木;蛀干害虫;发生现状;发生原因;综合防治
园林树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资源,保护好绿化树木,探索园林树木钻蛀害虫发生现状及产生原因,制定防治措施,减轻林木病虫害的侵袭,是城市园林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高城市环保质量的重点。

1园林树木蛀干害虫的发生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豫西金三角各地城市绿化的飞速发展,树木蛀干害虫种类逐渐增多,种群基数增大,已成为进一步发展城市园林的一大障碍,严重威胁园林现有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三门峡市及周边县、市,蛀干害虫已由原来以蠹虫、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发展到现在的小蠹虫、吉丁虫、星天牛、云斑天牛、槐天牛、象虫等数十种,发生面积达4 000hm2,危害严重。

2003~2005年,蛀干害虫仅限于灵宝、义马、平陆等县、市,市区时有发现,不足以造成危害;但2006年后,在市区及周边各县的公园、干道、植物园、苗圃、小区庭园内,均发现不同的蛀干害虫,经过人工、药物防治,收效不大,部分危害严重的树木不得不作砍伐处理。

2园林蛀干害虫发生原因
蛀干害虫的生存和发展与气候、土壤、林分、生物、人为活动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多因子所致。

2.1 树种规划不合理,纯林是虫害发生的基础
不同的树木环境具有不同的病虫种群,天然林、混交林较人工林、纯林具有丰富的昆虫种群,种群内的昆虫互有天敌,达到平衡自然控制;同时将蛀干害虫的偏嗜性植物与不嗜生植物混植,就可避免纯林虫害发生。

如虢国植物园湖北岸的柳树纯林星天牛发生率便较陕洲公园人工湖南岸柳树与大叶女贞、法桐等树混交林高60%。

2.2森林病虫检疫不严,病虫蔓延有了条件
现在各城市都处于创建国家及省、市园林城市阶段,经济活动频繁。

检疫力度不大,技术设备简陋,使外地的一些蛀干虫漏检或不被发现,由苗木的调运而引入传播。

2.3综合防治措施不到位
蛀干害虫防治工作立足“防”字,以化防为主。

一旦发现病虫害就盲目用药、有虫治虫、无虫防虫,打保险药。

同一地区长期单一使用一种或同类农药,片面追求杀伤力,任意加大药量,一是破坏了天敌的抑制作用,使本来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二是广谱性农药大量杀伤天敌,主要防治对象虽短时间被控制,但次要害虫因失去天敌的控制上升为主要害虫。

三是破坏了生态平衡中的动态平衡,害虫失去天敌控制而迅速繁殖。

2.4反常气象因子使林木病虫害暴发
病虫害的生存和发展与周围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密切相关,环境条件的显著变化,往往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有利或有害的明显影响,使其种群数量呈现急剧消长,因而造成的灾害也出现间歇性变动。

干旱、少雨条件影响林木本身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导致一些蛀干害虫侵袭,高温高湿又导致部分害虫大面积发生,暴发危害。

3防治对策
3.1以营林为基础,提高园林树木抵抗力
3.1.1合理规划,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科学配置生态林与经济林,乔木、
灌木、花卉、草坪搭配,落叶树与常绿树混植是控制虫害发生蔓延的主要措施之一。

如华阳电厂、陕洲公园、中日友好植物园绿地,规划是以法桐、盘槐、玉兰、大叶黄杨、紫薇、红叶李、雪松、丝兰等为主的混交树种,自筹建以来未发生任何危害性蛀干害虫。

3.1.2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林木的抗虫性。

树势强,抵抗力强,害虫没有栖息环境;即使危害,也容易恢复,不致死亡。

据市园林科研所对市区柳树、国槐分级调查表明,星天牛对劣势弱株的危害率较优势健康株的危害高21.5倍。

3.2加强检疫工作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科学检疫,严格执法。

一是强化调运检疫的审批管理和复检,杜绝外来钻蛀害虫引入,推广优良品种,培育乡土树种,就地育苗,就地栽植,减少外调。

二是加强木材市场管理,协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所有木材市场加工点进行全面检疫。

三是全面铺开产地检疫,做好苗圃地的病虫防治,切实贯彻“秋检疫、冬检查、春把关”的检疫防治程序。

3.3人工防治措施
3.3.1人工捕捉。

群众性捕捉天牛成虫,此法适用于捕杀在白天活动的多种天牛成虫,如人工捕杀星天牛、云斑天牛,收效显著。

此法必须持之以恒,否则,难以奏效。

3.3.2树干刷“白涂剂”灭虫卵。

此法适用于天牛、小蠹蛾、吉丁虫等。

对胸径4~15cm的树干细致刷“白涂剂”,对害虫卵的孵化、单株产卵刻槽密度有显著作用,而刷白时间宜在成虫产卵初期进行。

3.3.3诱杀成虫措施。

一是饵木诱杀。

设置新鲜的枯立木,诱来成虫产卵,然后做灭虫处理。

如星天牛的饵木可在冬季砍伐树木,搁置柳林附近为饵,诱引范围1 000m左右,小蠹虫可在3~6月2次用新鲜的风析木、风倒木为饵。

二是黑光灯诱杀。

适用于有趋光性的蛾类成虫,如木蠹蛾,使用GWD-Ⅰ型高压电网黑光杀虫器(电源250~450W)可兼杀多种有趋光性的害虫,其击杀频率平均可达1 038次/h。

3.3.4清除虫源。

冬夏两季修剪病虫枝,可清除虫源,复壮树势,危害严重枯木要及时清除,并加强植物检疫,发现检疫对象,彻底消毁。

3.4化学防治措施
3.4.1自然虫孔注射。

此法目前应用普遍,如天牛、木蠹蛾、象虫等幼虫。

可供选用的药剂也较多,如75%呋喃丹母粉200~500倍稀释液、20%除虫菊酯100~300倍稀释液等,杀虫率均可达到93%~100%。

此外,可用常规农药80%敌敌畏100~150倍稀释液、50%辛硫磷100~200倍稀释液等。

此法优点是针对性强、触杀准确,适用于木质部内隧道通直的蛀干害虫,缺点是逐孔注射,有时要攀高作业,有费时漏治之弊。

若是虫孔错杂密集、互不通畅,药效不高。

3.4.2人工钻孔注射。

在树干钻深5cm,斜度45°深达髓心,绕树干钻孔2~10孔,掏净木屑,注射75%呋喃丹50~100倍液。

注药后粘泥封口,对天牛、蠹虫幼虫药效达71%~89.2%。

3.4.3喷药杀虫法。

适用于防治蛀干害虫的成虫、卵和初孵幼虫;防治天牛、象虫的成虫,可用常规农药92%敌百虫1 000倍液喷树冠,防治小蠹虫的成虫可喷2.5%溴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

3.5生物防治
3.5.1自然虫孔注射白僵菌液。

浓度为3.0~5.0亿活孢子/mL,药效12~16d,木蠹蛾幼虫死亡率为71.3%~90.4%。

3.5.2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

据考察,星天牛的主要天敌是肿腿蜂及两色茧峰,小蠹虫的天敌主要有姬峰、螳螂等,鸟类天敌主要有大斑、啄木鸟、棕腹啄木鸟等,均以天牛、象虫的幼虫为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