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论文

合集下载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意义与方法论文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意义与方法论文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意义与方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和谐,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就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意义1、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导”着学生前进的同时,学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学生自觉性发挥程度而定。

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

这样,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学生终身“享用不尽”,即所谓的“授人以鱼,供一餐之用,授人以渔,则享用不尽”。

要达到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授人以渔,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它能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一名学生害怕或厌烦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就会无精打采,他们的情绪仿佛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当一位受学生尊敬、在学生中有威信的教师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们顿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

和谐的课堂氛围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进步的教学情境,而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需求。

这样,学生才能保持住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潜能。

3、有利于优化校园学习环境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不仅导致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而且也会形成一种愉快、生动活跃的校园学习气氛。

可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方法1、关爱每一个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关心,好学生如此,差学生更是如此。

德育论文《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德育论文《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德育论文《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自人类社会产生,教育就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了。

可以说,教育与人类是共生共存的,人类历史有多长,教育的历史就有多长。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我们教师就是“善利万物”的水。

当其为雨露,则润物而无声;当其为云霞,则遮天以蔽日;当其为池塘,则包容万物;当其为瀑流,则一泻千里;当其为河海,则滚滚而成涛。

“厚德载物”,我们要像大地一样以宽广深厚的好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

但是,好好教育、注重教育不只是我们用来喊出的口号,我们更应该付诸行动。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为在教育和教学过程的诸因素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经常、最重要的关系。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和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

一、我们要确立生命教育理念叶澜教授说过:“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发现生命的价值,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来看待,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我们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授与受、训与练的机械运作关系,而是处于生长过程中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独立自主的人,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主观意志相互交往于教育过程当中。

正是因为它们各具特色的个性和发展多样的可能性,才会使教育过程充满生命活力。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倡的素质教育明显就回应了这一要求。

素质教育把人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生命体看待,强调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论文篇1浅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当前,在中小学这块领域里,这种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教与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师生交往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传授知识的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学交往关系的好坏。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倡导合作精神,即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这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做到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

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

其次,师爱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只有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才可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师生之间才可能有良好互动的基础。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深化课堂教育教学,实现课堂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深知糟糕的师生关系只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消极的情感,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却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小学生中约五分之一的人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与教师相处感到十分愉快;当心中有了秘密时,只有3%的学生会告诉老师,“老师”排在“知心朋友”、“兄弟姐妹”、“父母”之后的最后一位(该数据来自《文摘周报》)。

师生关系作文范文通用

师生关系作文范文通用

师生关系作文范文通用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发展,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与他们之间建立起或深或浅、或好或坏的关系。

而这些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念。

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学生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知识和经验,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

这种尊重,不是表面上的客气,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和理解。

当老师能够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时,学生就会感受到被尊重,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同样,当学生能够尊重老师的付出,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时,老师也会更有动力去传授知识,关心学生的成长。

相互信任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老师要相信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和能力,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机会去尝试、去探索;学生要相信老师的教育初衷是为了自己好,对老师的教诲和指导抱有信心。

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沟通桥梁。

比如,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如果他信任老师,就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寻求帮助;而老师如果信任学生,就会鼓励他克服困难,给予他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有效的沟通在师生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师需要通过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同时,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反馈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生则要敢于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想法,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讨论。

良好的沟通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比如,老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生活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写纸条、发邮件等方式与老师交流自己的心里话。

除了尊重、信任和沟通,关爱也是师生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老师的关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篇)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篇)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篇)第一篇: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和良好的心态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师德师风以及个人思想和文化素质、修养。

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尊重学生,乐于奉献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

这种爱是建立在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

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学困生”冷若冰霜。

因为教师的歧视和偏心,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自信心,从而导致他们拒绝教师的一切要求,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觉得前途渺茫,最终就会走向由厌学到弃学之路。

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的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

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勇于说“对不起。

”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信任”是赢得学生心灵沟通的关键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一定会给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巨大的影响。

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对人格的肯定和评价。

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一部分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心。

信任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攻克一切难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信任本身也是社会的一种要求,它可以使人们懂得怎么样去做一个受人疼爱的人,怎么样去尊敬别人。

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期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德、智、体等诸方面会逐步得到完善。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优秀范文5篇]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优秀范文5篇]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师生和谐,共同成长”爱生月主题活动案例一、背景与起因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高校党建的目标和体现,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和谐教育关键在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智力的开发,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实践总结、理论升华、特色提炼,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了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结合学科特点和广大师生乐于接受的“师生和谐,共同成长”为主题的爱生月活动,营造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育人环境,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开创了具有医专特色、和谐特点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局面。

二、做法和措施(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强化责任、完善措施,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按照“目标明确具体、载体简便可行、方案详细周密”的谋划思路,对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明确了1活动目标、任务、意义,细化了实施步骤,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机制,力求达到活动有组织、工作有计划、任务有落实、师生能满意、工作有效果。

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活动的宣传、领导、督查和反馈,巩固成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活动成效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

活动开展之后,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深入五系一部,开展爱生月活动落实情况专题调研,听取了系部自查汇报,查看了活动台帐与相关记录;与各系部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任课教师、班团干部、宿舍长、被帮扶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倾听了他们对本系部爱生月活动的评价、感受、意见、建议;就如何创新形式、增强实效、实施考核与各系部领导进行了深入探讨。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秀范文五篇)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秀范文五篇)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共识,构建和谐的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

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以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又必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两者互利互存,共同发展。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依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师生都乐于和对方交往,在交往中彼此建立信任感,老师和学生是亲密的朋友,学生在老师面前没有畏惧感,学生敢于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满足了学生对爱和尊重的需要。

他们不仅从老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而且获得了关爱。

在教学中,教师表现为态度和蔼,表情亲切,语调温和;学生表现为情绪高涨,态度认真,精力集中,把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化为学习上的一股动力,能把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意见及时地反馈给教师,使教育教学活动中反馈的信息量增大。

此外,师生之间还会由于有感情基础而产生共鸣效果,整个教学气氛就出现轻松、活泼和愉悦的局面,良好的气氛所激发的是轻松、愉悦、积极、热情、认真、自信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广阔,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的智力、技能、体质、人格等各方面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寓教于乐。

教师和学生会分享彼此的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和学生达到共识、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4] 在教学中,教师会用精心设计的备课,亲切优雅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炼的讲评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而且不断地从学生的快乐和进步中得到激励和安慰,教学思路更为敏捷,教学信息渠道更加畅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师生关系论文(共5篇)

师生关系论文(共5篇)

师生关系论文(共5篇)第一篇:师生关系论文现代理论下的师生关系研究——“我”与“你”【摘要】自有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以来,师生关系就成了教育研究领域里经久不衰的话题。

从古至今师生关系经过了哪些演变;“我”与“你”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如何在现代理论下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本文将要试着简单探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师生关系;“我-你”;现状;对策;建议Abstract Ever since the dawn of education this social phenomen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come enduring topic in education research field.Histor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ough what evolution;“I” and “you” is a kind of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How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under the modern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simple this article will try to discuss some questions.Key word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I-you”;The status quo.Countermeasures;advice 引言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反映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关系,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与其他有关人员发生〔1〕关系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
学校是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像海绵一样吸取着知识的养分;老师像园丁一样辛勤地耕耘着。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希望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学习和教授知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以育人为核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逐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更具有广度和深度。

(一)把微笑送给学生
很多人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

其实,”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我去年任教的班有个学生叫杨光林,既是个苗族学生,又是个留守儿童。

作业总拖着不做,上课不专心。

我采用的是寻找他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还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每天早晨他都去给同学们领牛奶,看见桶装水吃完了,他立即就去换;另外他非常有礼貌,每次见了老师总会笑咪咪地招呼。

于是我只要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在晨会上表扬他,然后在课后微笑着悄悄地问他:”作业做好了吗?要抓紧一点哟!”杨光林总是边红着脸边搔着头对说:”还有一点点了”,我总是笑着对他说:”等一下我可要检查的。

”我经常与杨光林坐在一起,耐心细致地批改他的作业,发现有错,要求及时更正,经常与杨光林等留
守儿童一起玩,问寒问暖。

同时还要求同学们帮助他、鼓励他,久而久之,杨光林看到自己的不足,后来上课很认真,课堂作业能够认真完成,每次测试都有进步,毕业抽测时杨光林达到了”良好”。

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会用微笑去欣赏。

在学生感到失落失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

在学生犯错时,我会用微笑细心呵护,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开启教育成功之门,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二)把真情传给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要求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

杨小美,是苗族女孩,父亲是继父又长期吃药打针,不能干活,母亲一人要负担四个女儿的学习生活费用,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导致杨小美同学在校很少说话,总是愁眉苦脸,只要谁问起她的家庭生活情况,她总是低头哭泣。

冬天来临,穿着十分单薄的她,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我毫不犹豫地从家里拿出孩子的十几件衣服送给杨小美,还为她买了鞋子,笔记本等,每当我把这些这衣服、鞋子送到杨小美手里时,她含泪说了声:”老师,您真像我的妈妈,谢谢你。

”这时,我又把杨小美紧紧拥抱在怀里,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虽是小事,但在学生的记忆里却是深刻的。

我送出了真情,收获了真心。

(三)把管理空间留给学生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力量、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
力助手。

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作为班主任,我做到了充分信任班干部,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并悉心指导。

在为地震灾区捐款活动中,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我除带头捐款、组织学生捐款外,还指导学生抱上捐款箱、手拿”众志城诚、抗震救灾”小旗,牵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横幅走向社会,在不足500人的小场镇募集善款2832元。

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密切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了大家的合作意识。

(四)、适时恰当鼓励学生
在班上开展评比和竞赛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教育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评价,适当地鼓励,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在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评选出”文明学生”、”守纪律标兵”、”文明礼貌标兵”、”卫生标兵”、”学习标兵”、”劳动标兵”等,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

我还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设立了各种”进步奖”。

利用办墙报“书法园地”、”美文欣赏”、”小小书画家”等,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在班上形成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师生和生生的和谐关系的形成。

只要师生共同努力,班上的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用微笑面对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和成功的喜悦,保持良好的心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仁们,我们一起加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校园氛
围吧!
参考文献
[1]汪园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江西教育,2007(6)
[2]王秀玲:《碰撞与沟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2008年0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