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当代化工研究Modem Chemical Research109 2021•03环境工程城帀环境治理存在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左雨李安(山东省德州学院法学院山东253023)摘耍:城市环境是城市形象的直观反映,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日益意识到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地位,但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公民参与程度不高、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上涨等困境,影响人们的城市环境体验.面对诸多困境,对策建议的提出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城市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餉困境及对策建议,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城市环境治理现状,从而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向前发展。

关键词:城市环境治理;困境;对策建议中图0类号:X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Zuo Yu,Li An(College of Law,Shandong Dezhou University,Shandong,253023)Abstracts Urban environment is an intuitive reflection of t he city imag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 he city.People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important p osition of u 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g overnance,there are still some dilemmas,such as low degree of c itizen participation,and rising amount of u rban garbage,which affect p eople's urban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Faced with many dilemmas,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put f 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The analysis of t he dilemma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u 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helpful to J u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 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thu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p 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 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Key words:urb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dilemma;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城市环境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关于城市环境治理的呼声日益增长。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本文将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排放物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雾霾、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现象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 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城市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一方面,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不当,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威胁着城市的水资源安全。

3.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突出。

大量农田、林地等被占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此外,城市扩张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等问题。

4. 噪音污染和光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噪音污染和光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建筑施工、交通噪声、商业活动等产生的噪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过度使用人工光源造成的光污染也影响了人们的视觉环境和生物节律。

三、对策研究1. 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的环保监测体系,对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排放。

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此外,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降低城市碳排放。

3. 实施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措施的实施。

推广节水型器具和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浅析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城市环境治理是指各级政府管理者依据国家和当地环境法律、环境政策和标准,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质量,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活动行为的总称。

党的十八大把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视为今后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保持城市环境质量的稳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防治污染的能力,使祖国的山是绿莹莹的山,水是清澈碧绿的水,天是晴朗朗的天,让人民群众生活在青山、绿水、蓝天之中。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城市的政府机关及社会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认识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高度。

关键词:城市环境治理;问题;解决对策1当前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1.1城市经济的发展给城市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中还面临着更为特殊的国情:拥有庞大的人口,其中低素质的人口和贫困人口比例很大;自然资源基础薄弱,人均占有量十分贫乏,土地、水可供量很少,环境容量狭小;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和国民文化素质与环境意识不高的问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全国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一些城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主要工业物排放达标率还很低等等。

1.2城市环境治理政策不完善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行为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企业则是环境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渠道少。

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保证行动的正确性,要首先落实法律。

环保法律对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授予很大的权力,对社会各界却分配很少权力,尤其缺乏利益激励。

这样的不平衡状态影响了积极性、主动性,更直接减少了本该得到的效果。

环境政策中强制性政策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具有激励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应用则很有限。

另外,受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环境政策的某些环保机构缺乏决策与管理能力,执法监督不力不严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环境政策实施的效果不好也在意料之内。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对策研究亟需展开。

空气、水、土壤、噪音污染等问题频现,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系统遭受不小打击。

为此,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至关重要。

推动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当务之急。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从源头上控制城市化进程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为城市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环境问题、对策研究、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生态破坏、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治理力度、意识培养。

1. 引言1.1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持续流动,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不断加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已经超过50%,城市化率持续增长。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垃圾等污染源不断增加,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已经变得日益突出,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也要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只有在认识到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后,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相关对策,实现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1.2 环境问题的突出性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突出性日益凸显。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污染物排放导致空气质量恶化,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水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工业废水、城市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水资源质量遭受严重破坏。

土壤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工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残留导致土壤污染不断积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原有的城市发展模式满足不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要求。

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态型城市,就需要建设生态城市。

由于我国城市在建设生态城市中起步很晚,所以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提出相关对策进行解决。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对策1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1 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1)资源。

1)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生态资源。

由于生态资源不丰富,从而造成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总的来说,生态资源中严重不足的湿地资源, 基本上有很多的城市没有湿地资源。

湿地是生态城市中的重要部分, 可以促进其他生态资源的发展, 提高生态经济的发展。

湿地资源的不丰富, 从而生态城市建设的不够顺利。

2)森林及海洋资源的不丰富, 导致生态城市的发展受到一定的约束。

湿地资源、森林及海洋资源的不丰富,不利于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经济的发展,这样影响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3)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包括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

目前, 部分不发达城市通常成为发达地区的“垃圾站” 和资源供应地,导致不发达城市不仅经济不发达, 还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环境,而发达城市可以使用不发达城市的低价资源,并且向不发达城市扔放垃圾,还不会替且不发达城市处理环境问题, 导致该城市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2)技术。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科技投入不够丰富,吸纳、消化和运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力不够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结构不够科学,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不大。

而且工业技术水平总体低,技改投入不够,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生产工艺,设备不先进,能耗不低、效益不高、“三废”处理不到位,市场竞争力弱。

生态农业技术尚待普及,农产品加工尚处初级阶段,加工水平低,品质低,不利于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3)资金。

生态城市建设不管从技术、设备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很多的资金, 例如水处理,单单建立一座污水处理厂就要很多费用。

城市河湖水生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城市河湖水生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城市河湖水生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一、问题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中,河湖水体遭受着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化也导致了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湖中,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平衡失衡等问题日趋突出。

加强对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问题分析1. 污染源头河湖水生态环境受到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生活污水、农业污染等多个方面。

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河湖水体中,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对河湖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生活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物质,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农业排放也是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经营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通过径流、农田渗漏等途径进入河湖水体,对水生物造成危害。

2. 生态破坏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与河湖岸线的开发与填埋导致了河湖湿地的丧失,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生物的栖息地丧失等问题日益显著。

湿地生态系统不仅是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更是自然调节水质的重要生态系统。

城市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导致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丧失,也加剧了水质恶化等问题。

3. 生态平衡失调城市化进程中,河湖水生态环境受到的干扰越来越多,这些干扰导致了水生生物之间、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失调。

城市化进程中,河湖水体受到的渔业、旅游、航运等多种开发利用模式的影响,导致了水生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紊乱,食物链传递关系紊乱等问题日益突出。

三、对策建议1. 加强水污染防治要加强对工业排放、生活污水、农业污染等污染源头的治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质。

对于工业排放,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工业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对于生活污水,要加强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建设,加大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和技术支持。

提高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

提高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

提高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城市环境问题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噪音污染、生态破坏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空气污染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能源消耗等活动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在一些大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和户外活动,甚至引发了一系列呼吸道疾病。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

水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造成水质恶化。

不仅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也威胁到了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加强对企业排污的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此外,还应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垃圾处理是城市面临的又一难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不断增长。

大量的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占用土地资源,还会滋生细菌、散发异味,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

目前,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包括填埋、焚烧和堆肥等。

然而,填埋可能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

因此,需要推广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同时,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

噪音污染在城市中也较为常见。

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施工噪音等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剧,导致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严重。

环境问题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

本文将讨论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空气污染城市化进程中,车辆的增多和工业污染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既有对健康有害的微粒,也有对大气臭氧的直接威胁化合物。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规模,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也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加重了城市的空气污染。

解决对策:首先,应该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轻轨和自行车道等,以减少机动车辆的数量。

其次,应该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例如增加清洁能源发电设施,以及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等。

此外,也应该加强对工业单位的环保监管,例如对废料排放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二、水资源紧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使得当地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此外,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水泥房屋、铺装的路面和混凝土建筑工程都会影响到地下水的补给,这也对城市的水资源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解决对策:首先,应该加强对城市工业和建筑单位的水资源监管,鼓励推广节约用水的技术和设施,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其次,应该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降低农业用水的占比。

此外,可以扩大水资源的覆盖面,例如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在城市周围建立海水淡化厂,或开展水资源交易等措施,以满足城市人口的水资源需求。

三、噪音污染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的建设和扩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噪音污染。

交通流量的增加、紧密的建筑结构以及社区里大量的社交活动都增加了噪音的产生。

长期暴露在噪音污染下会引起人类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

解决对策:应该推广噪音污染防治技术,例如通过建造隔音墙来降低城市噪音的程度,以及采用低噪音设备。

此外,应该出台相关法规来规范城市建筑工程的噪音污染控制。

总之,城市到经济发展需要重视城市环境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城市噪声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噪声已成为城市一大公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城市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和建筑工地。目前我国约70%的城市人口遭受到高噪声的影响,在70个有监测的城市中只有60%的主要城市达标,而一般城市只有33%达到噪声控制标准。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70分贝,社会生活噪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大量的统计研究表明,长期处在高噪音中的人,容易造成精神紧张、耳聋等疾病,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1.2.2水资源严重短缺
由于城市增长快,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用水集中、量大、增长快,因此缺水现象首先反映到城市。在我国目前66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吨以上,重点缺水城市108座,严重缺水城市50多座,如辽宁省的城市每天缺水8.5×105吨,每年因缺水而影响的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
3、建议
3.1建议国家出台强制性政策,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建立城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形成城市环境保护投资主渠道,从而加大城市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投入力度。
3.2积极开辟城市污染治理资金来源,如发行环保福利彩票、开征居民生活污水治理费和城市污染税等,形成稳固的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资金融资渠道。
3.3研究和适时推出《城市环境税法》,提出城市的企业法人和全体居民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义务和享受的环境权利。
2.7建立健全城市环境法规,适时地推出《城市环境法》和有关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试行城市环境审计制度,制定强制性的环境管理规定和措施,实施依法管理和保护。
2.8制定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参与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
2.9提高全体人民的环境意识,积极加强公众参与;让公众更加了解环境法律的要求和自己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护应取得的环境权益;公众监督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行为,运用法律制止城市环境的恶化。
2.5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强制性监管,限制小汽车数量,完善并健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开发利用电能、磁能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逐步取代汽油。
2.6积极开展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研究,推广国外新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推行集中推广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使生活垃圾资源化。推行节水和污水治理技术,使废水资源化。研究和推行城市绿化技术,增加绿地覆盖率。在工业企业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在工业生产全过程中控制污染产生,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标。研究提高城市工业污染防治和基础设施水平的科学技术,保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雄厚的技术能力和较高科学水平。
2、解决对策
目前,入世使我国城市环境面临机遇与挑战。今后一段时期,应该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策略,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提出对策如下:
2.1确立新的我国城市的环境战略和目标规划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要求,全国城市分布特征、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和因地理条件带来城市环境条件和环境要求的差异,综合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确立按层次分类的城市发展的环境战略,指导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新的城市发展环境战略,制定不同类别城市发展环境目标规划,用于修订和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和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确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行动,达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2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和城市结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和人口增长,合理开发中等城市,积极并加快发展小城市。
2.3制定严格的城市规划和科学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依法实施;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工业在城市发展;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改变落后的城市能源和资源利用方式。
2.4积极筹资,加强和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1.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排水设施落后。首先,我国目前有50%城市没有排水管网,现有设施1/3老化;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率低;有1/4城市垃圾粪便不能日产日清;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左右。其次,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没有着落,虽然在有些城市已开始向单位和居民收取污水处理费,但所收的费用远不能维持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此外,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实际情况亦很不乐观,由于技术的原因,很多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还处于实验阶段,时断时开,运行不稳定,处理率极低。
1.1空气污染加剧
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各城市主要燃煤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一般占80%以上,很多已经超过90%.煤含硫和灰份较高,许多都没有经过脱硫处理,直接燃烧,加之城市居民家庭小炉灶直接低空排放,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迅速的城市化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式严峻。
1.2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环境恶化状况也相当严重,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将成为我国城市在21世纪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
1.2.1水污染严重
城市水污染主要由工厂排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造成的,近年来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为7%,有50%的污水量是从家庭排放的。目前我国每日排放的废污水量约1亿多吨,这些污水有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河段受到污染;同时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城市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的废污水排入流经城市的河流,使径流水质恶化。
浅谈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城市化的发展使我们社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工业和经济的增长变得更为便利和快捷。但与此同时,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就城市发展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一些论述。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问题;对策
1、城市发展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1.5天然植被减少,城市绿地覆盖率低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城郊农田、城郊天然植被和市区园林绿地等三部分组成,对促进城市生产的发展和保证居民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城市发展建设,自然环境被开发利用建设工厂、住宅、道路、广场、果园、菜地等,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被不断地砍伐、清除,代之以稠密的人口、建筑物,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已经成为尖锐的环境问题。
1.3固体废物排放量大,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猛增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大幅度上涨。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我国城市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年产量已超过5亿多吨,并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综合利用和处置率非常低,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大多直接堆放在城市郊外,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以上,占地5万余公顷,形成了垃圾围城的恶劣情况,影响城市景观,污染了城市的水源和空气,孳生着各种传染病菌,同时又潜伏着资源危机。
1.7大量耕地被占用城市的发展使大量耕地丧失,50年代以来,全国由于城市用地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48万亩,1981年~1985年,全国每年减少约100万亩。90年代以后,全国每年减少约500万亩。
1.8城市通风廊道没有,热岛效应严重大多数城市在建设中缺少总体规划,没有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充分考虑空气的流动性、散热性,城市通风廊道没有或建设不好,空气流动缓慢,污染的气体不能及时排掉,热量散发缓慢,造成热岛效应。
加强控制水体污染的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和完善城市供排水系统,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步伐。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箱式收集、密封清运;建立家庭和社区分类收集体系,实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建设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强市政道路建设,提高道路运行能力;适度发展立体交通,实现街巷路面硬化。对城市进行生态重建(EcologicalRebuilding),推行以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生境,加强旧城、城市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建设立体绿化示范工程,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