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解决方案
公路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设计与算法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彦泽,王华,奚睿智,等 . 基于 PLC 的城轨车辆八点称 重辅助装置设计 [J]. 科学技术创新,2022(17):189-192. [2] 张江辰,徐世许,孙学凯,等 . 基于以太网通信的车辆自 动化称重管理系统设计 [J]. 制造业自动化,2022,44(5): 210-213. [3] 颜全哲,卓卫东,王志坚,等 . 利用动态称重技术的福建 省重载交通公路车辆荷载模型 [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21,49(3):421-427. [4] 孔烜,张杰,王腾义,等 . 基于图像识别轮胎变形的非接 触式车辆称重方法 [J]. 中国公路学报,2022,35(8):186193.
o
ª0 ¬«0
0 0
0º 0¼»
o
ª1 ¬«1
0 0
0º 0¼»
o
ª1 ¬«0
1 1
0º 0¼»
o
ª0 ¬«0
1 0
1º 1¼»
o
ª0 ¬«0
0 0
1º 0¼»
o
ª0 ¬«0
0 0
0º 0¼»
图 4 检测两轴车进行时数据组合变化
的数据,不是则重新采集,是则对单行车辆进行逻辑判断。 再次,处理车辆通过的信息。最后,输出分车信号完成分车 过程。判断采集的数据是否为当前数据,可以对数据采集 时间和当前系统时间进行比较。如果两个数据间的差异超 过 2min,采集的数据就为前一车辆,在刷新程序后,对采 集的数据进行采集对比,直到找到当前车辆数据为止。当 系统根据数组判断车辆在跨线行驶时,会整合当前所跨两 车道的数据,然后保留其中一车道的数据,并将其作为当 前车辆的分车数据。
图 5 传感器铺设方式
在测试前,需要先调试与测试系统中模拟量采集卡和串 口采集卡等硬件设备,在该文设计的车辆称重系统中,采用 串口采集盘,可以处理轮胎标识数据的字节。在实际测试过 程中,为保证能够准确地采集和传送轮胎标识符的数据,保 证每个字节的数据都完整,须对其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 后,保证系统中所有硬件设备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预期效 果后,可以将其投入试验中使用。按照上述方式,检验系统 中相关硬件设备。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以某传统系统为参 照,统计系统称重误差,结果见表 3。
动态称重系统实施方案-6.26

电压常数:
200pC/N
无源信号电缆: RG58
输出一致性:
长度方向 +-7%
工作温度:
-40% --- 80%
温度灵敏度:
0.2%/C
传感器寿命:
〉4000 万次 等效轴载
传感器的独特结构可以使它直接以柔性的形式安装在路上可以更好的配合路面
的形状。
传感器扁平的结构可排斥驶进车辆对路面的行驶产生的固有的噪声及临近车辆
一台 HI-TRAC 100 控制器最多可连接 16 条压电传感器及 8 条地感线圈传感器。2 条压电传感器及 1 条地感线圈传感器为每一车道标准装置,这样一台控制器可最多用于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3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8 车道的检测、故其能够完全胜任六车道的检测。 对于动态称重,需安装埋于路面的温度传感器为 HI-TRAC100 系统提供路面温度
3.1.2 传感器技术参数
线芯: 压电材料: 外护套:
16AWG 扁平编织镀银铜芯线 极化压电聚合物涂层 P 0.4 毫米黄铜管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2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外形尺寸:
6.6*1.6 毫米
路面开槽尺寸: 20*20 毫米
绝缘电阻:
〉500Mohm
5.2 施工技术关键点
5.2.1 施工步骤 封闭所施工的道路,通常单向二车道路,一次封闭一道,单向三车道或以上的 路一次封闭二道; 在所封闭的车道画线切槽; 对所切的槽进行清洗,吹干; 安装传感器在槽中; 用填缝胶填补切槽,根据天气情况需 3-8 小时填缝胶固化;将填缝胶与路面磨 平。
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技术方案

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技术方案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是一种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对车辆进行实时称重的装置。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对车辆在通过时的重量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计算,最终得出车辆的重量。
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具有准确性高、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物流、环保等领域。
系统组成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和显示器组成。
1.传感器传感器是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对车辆进行实时称重。
现阶段,常用的传感器有压电型称重传感器和电子称重传感器两种。
压电型称重传感器采用压电晶体作为敏感元件,能够经受车辆经过时产生的压力变换,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电子称重传感器则采用应变片等材料作为敏感元件,可以测量车辆的重量。
2.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主要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保存和传输。
常用的数据采集器有有线型和无线型两种。
有线型数据采集器可以将数据通过传统的数据线进行传输;无线型数据采集器则采用射频识别、蓝牙等无线通讯技术进行传输。
3.计算机计算机是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车辆的重量。
现阶段,常用的计算机有一般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等。
4.显示器显示器负责显示车辆的重量和其他有关信息。
其形式可以有液晶显示屏或LED显示屏。
技术方案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传感器选择传感器是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准确度。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如需要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就选择压电型传感器;在需要快速响应的场合,则选用电子称重传感器。
2.数据采集器选择数据采集器是用于将传感器的采集数据进行保存和传输的设备。
考虑到系统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我们建议使用无线数据采集器。
3.计算机选择计算机是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的核心部件,对其选择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易操作性及较好的稳态及瞬态精度。
高速公路动态称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 : 于 A M 微 处理 器和  ̄ / S—l实 时操 作 系统设 计 了一种 高速 公路 动 态称 重 系统 , 够 快 速 、 确 地 对 行驶 基 R CO I 能 准 中 车辆 进 行 实时 计 算 称 重 , 储 和 显 示 车辆 重 量 信 息 。描 述 了称 重 系统 的 结 构 设 计 框 图 、 于 L C 38A M 处 理 器 的硬 存 基 P 2 6 R 件 电路 设 计 原 理 和 系统 软 件模 块 G 8 2 M 15驱 动程 序 和 F A H 驱 动 程 序 的 设 计 方 法 。 对 动 态称 重 算 法 原 理 进 行 了特 别 详 LS
图 2 处 理 器 系 统 硬 件框 图
时仿真的 A M7 D —SA M微 控制 器 L C 3 8 负责整体系 R T MI R P 26 , 统的运行和数据计算 。L C并带有 52 B F A H存储器 ,2 P 1K L S 18
位 宽 度 的存 储 器 接 口和独 特 的加 速 结 构 使 3 2位 代 码 能 够 在 最 大 , 负责 接 受 用 户 指 令 和
o ih—n— to . e r s l fe pe i n ai n p o e h tte s se r n c urt l n eibl. fwe g i moi n Th e u to x rme t to r v d t a h y tm s a c aey a d r la y u
2 1正 01
仪
表 技 术 与 传 感 器
201 1 No .1
第 1 期
I sr m e t Te h q a d S n o n tu n c niue n e sr
高速 公路 动 态 称重 系统 的设计 与 实现
高速公路高速称重系统技术方案

高速公路动态称重车辆检测器--技术方案2012年6月28日目录:1.系统主要功能简述 (3)2.系统配置及布置方案 (4)2.1系统配置方案 (4)2.2系统布置方案 (4)3.主要技术指标 (6)4.DAW100系统描述 (8)4.1DAW100动态称重检测器性能特点 (8)4.2 主要部件说明 (10)4.2.1 WPM175弯板式传感器 (10)4.2.2 线圈 (11)4.2.3 中心控制器 (12)4.3. 数据存储 (13)4.3.1数据存储型式 (14)附一:近两年来国内外使用该产品部分客户名称 (15)附二:统计样表(监控中心统计软件) (16)1.系统主要功能简述衡枣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设置的动态称重车辆检测器,主要用以采集和检测进入衡枣高速公路的车辆的车速、轴载、交通量等数据,并自动进行车型分类。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车辆设置相应的轴重和总重最大阀值,自动在监控中心记录通过检测仪的超载车辆。
根据要求,我们选用了PAT公司的DAW100动态称重系统,该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和道路的规划设计●车辆流量﹑重量和速度的统计●维护计划●结合AVI(自动车辆识别系统)进行主干线的监控分析●违章统计执法●交通控制以及其它的负荷流量分析该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对通过称重区域的车辆进行较为精确的称量,提供完整的车辆轴载、轴型、总重、车速、车长、轴距等信息●根据各种条件或组合条件进行车型判断,如车长、车速、轴型、轴距、载重量等,对于拖车有相应的处理方法,不会分成两辆车处理●根据该数据统计出车道占用率、平均车速、车头实距等统计类的信息,并且可以提供轴载次等各种车辆重量的统计信息,以备为以后的养护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各种统计样表见附录)●可人工设定线圈频率,多达64级可调,彻底解决相邻车道车辆干扰问题●可设定车辆的各种报警限制,如车速、总重、车头重、单轴/双连轴/三连轴等,报警信号可以有I/O输出及数据输出两种方式2.系统配置及布置方案2.1系统配置方案根据要求,系统采用DAW100高速动态称重系统作为主线高速动态称重车辆检测器,对通行车辆进行检测。
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技术方案1. 概述我公司开发的高速动态称重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多年来已在许多省市投入运行。
系统的功能设计满足交通部《全国治超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
按照超限运输检测站的实际需求,提供超限运输称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2. 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为高速预不停车称重检测模式,通过可变情报板及道路标志、标线,自动引导超限车辆进入执法站,而不影响正常交通。
本项目包括高速动态称重预检子系统(高速预检、车牌识别子系统、可变信息显示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计算机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供配电系统等多个模块。
方案设计在海天路主线适当位臵安装 3车道高速预检弯板称重传感器,在雄镇路主线适当位臵安装 2车道高速预检弯板称重传感器,用于对通过公路主线的车辆进行称重预检测,筛选超限嫌疑车辆。
在距高速预检弯板称重传感器 20米处分别设臵简易门架,海天路安装 3套 200万高清车牌识别装臵,雄镇路安装 2套 200万高清车牌识别装臵,用于自动识别车辆牌照,并与车辆称重信息对应存储;在距高速预检弯板称重传感器 200米处分别设臵 F 型立杆, 分别安装 LED 路侧可变情报板和声光报警器等设备, 提醒超限嫌疑车辆, 并在该路段设臵标志牌逐级提示, 配合 LED 可变情报板引导超限嫌疑车辆进入前方执法站。
方案设计适当规模的视频监控系统,在主线设臵视频全景摄像机,用于监视主线道路车辆情况;方案设计在检测室设臵硬盘录像机,与监控摄像机连接,对站内外的工作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视频录像。
系统如下:3. 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构成框图4. 监控系统构成框图硬盘录像机视频监控子系统监视器主线全景监控5. 系统工作流程系统工作流程图如下:6. 系统特点6.1. 拥有系统的自主核心技术,方便系统升级的特点高速预检设备的核心算法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方便系统的维护、产品升级和按用户的需求进行自主开发。
●我们的车辆动态称重技术已取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03208452.8 ,我们检测软件也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 011095号、软著登字第 040364号、软著登字第 032191号、软著登字第 040365号、软著登字第 054385号、软著登字第049564号、软著登字第 072820号等等●系统软件采用了零点跟踪的算法,较好的剔除了温度湿度等对称量结果的影响, 因而可以适应更加恶劣的外部环境●系统支持大容量的存储设备 (CF/SD卡 , 可保存历史数据的海量信息, 为查询车道历史过往信息提供了可靠数据,有利于历史数据的长期保存●高速检测设备采用欧标卡设计,插拔安全可靠,且同类卡之间可以互换,调试维护简单方便。
超重车辆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设计方案

超重车辆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设计方案1目录一工程概述 (4)二超限超载治理手段现状分析 (5)三系统应用介绍 (5)3.1.系统应用对象和环境介绍 (5)3.2.系统在超限超载治理和管理中的作用 (5)四系统设计方案 (6)五项目环境介绍 (8)5.1安装地点选择标准 (8)六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9)6.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9)6.2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9)6.3系统设计拓扑图 (10)6.4系统数据流程图 (12)6.5可扩展的系统网络图 (13)七称重和抓拍系统介绍 (14)7.1称重系统 (14)7.1.1称重数据采集器的选型特点 (14)7.1.2称重采集器主要技术参数 (15)7.1.3称重采集器自带软件简单介绍 (17)7.1.4称重传感器的选型特点 (24)7.1.5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 (27)27.2车辆监控及车牌照自动识别系统 (28)7.2.1抓拍系统构成 (28)7.2.2车牌识别视频监控拓扑图 (30)7.2.3车牌识别技术指标 (30)7.2.4车牌照相机技术指标 (31)7.2.5全景摄像机技术参数 (34)7.2.6车牌抓拍打包工控机主要参数 (37)7.2.7摄像机架技术参数 (38)7.2.8户外机柜及基础图纸 (39)八称重采集器软件功能介绍 (40)8.1超重管理客户端软件主要功能 (40)3一工程概述近年来由超重车辆导致的桥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对公路的破坏日益严重,如钱塘江三桥引桥坍塌事故以及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倾覆事故。
超重车辆除直接导致桥梁垮塌外还加剧了桥面和路面等设施破损,增加了养护维修量,对桥梁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超限车对大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且这些年车超限装载,在行驶工程中,制动性等都会受到影响,对过完小车的行驶安全也不利;超限车装的石子、渣土往往有抛洒滴漏现场,威胁过完车辆行车安全,同时也污染环境。
为全面掌握各路和桥梁的超重车辆通行状况,为行政执法查处提供依据,超重车辆高速动态称重管理系统基于压电电缆传感式动态称重系统和视频监测技术的非现场超限超载执法系统。
公路运输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运维工作内容

公路运输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运维工作内容一、背景介绍公路运输车辆动态称重系统是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保护路面而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该系统通过在车辆驶过称重仪器时进行动态称重,可以准确测量车辆的重量并及时发现超载情况。
动态称重系统广泛应用于普通公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场所,对于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运维工作内容1. 系统设备检查在进行动态称重系统的运维工作时,首要任务是对系统设备进行检查。
包括称重仪器、传感器、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检查,以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
还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启动、自检,并具备数据采集和存储的功能。
2. 系统故障排除在系统设备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系统设备存在故障,需及时进行排除。
对于硬件设备的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对于软件系统的故障,则需要进行调试和修复。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动态称重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交通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车辆的过载情况。
运维人员需要对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报告,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系统维护与保养系统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调校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工作寿命。
5. 系统升级与改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变化,动态称重系统需要不断进行升级和改造。
运维人员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升级维护,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6. 故障预防与应急处理在日常运维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系统设备的故障预防工作,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隐患排查。
建立健全的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系统故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7. 定期巡检与检测定期对动态称重系统设备进行检测和巡检,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包括对传感器、称重仪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校准,以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运维记录与报告在进行运维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包括对设备维护、故障处理、数据分析等工作进行记录,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工作报告,确保运维工作的全面、规范和有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5 %
F BHG A’G
N"A$*
#5
G* 7
+#A’
#5
+%A’
%
则 式 "I$简 明 为
M"A$* CN"A$O"A$ O"A$* AP"A’ #$ "Q$ 变 M"A$为差分
MR*98%<.R’.R’E=*EC98%D.R*EC()2 "S$
E5 %
终值定理
FBHG C
TUVMR*
RW X
TUV"A’
数 B4 与 9;8;67;:5 (,%7;."/7$;D."/7$有 关0C 为 数 据采样周期3
两边同乘以 #’A’E1整理后得
E5 %
F BHG A’G
"#’A’
E$98%."A$*
G* 7
#5 +#A’
#5 +%A’ %
C #’A’
#
"I$
式 中!BHG 为 参 数1与 9;8;67;:5 (,%7;."/7$;D."/7$;
\Y
\Y \]T^36 Z测量值[ Z测量值[ \Y
AW #
#$M"A$*
G* 7
#5+#5
+%
"Y$
E5 %
因此
F BHG
()2*
# G* 7 E #5 +#5
+%
由 此 式 可 以 看 出1动 态 称 重 转 化 为 瞬 时 速 度 的
测量和 系统 参数 的 辨 识 问 题1对 高 精 度 测 量 车 速 是
很 方便 的3 为 使 模 型 清 晰1同 时 增 加 输 入 端 白 噪 声
()2"/7$有关0E 为正整数1其选择从理论上讲只要
大 于 #即 可1在 实 际 应 用 中 E 的 确 定 取 决 于 JKL
系 统 的 分 辨 率 和 采 样 频 率1在 本 文 的 实 验 中 取 为
#71其 选 择 结 果 对 计 算 结 果 影 响 不 大 3
令 !M"A$* "#’ A’ E$98%."A$
图 4 称台受力状况
式 中 !:为 承 载 板 转 动 惯 量 067 为 折 合 到 传 感 器 端 的 等效阻尼3
由 式 "#$;"%$得
<:5 (,%=--%/.% 5 678% --./5 98%.* (), "4$ 对 于 式 "4$时 变 系 统 1无 法 应 用 传 统 的 控 制 理 论 进 行分析1目前 也 没 有 比 较 成 熟 而 且 较 实 用 的 处 理 方 法 1所 以 在 分 析 过 程 中 采 用 分 段 线 性 化 1把 时 变 非 线 性 系统看成多 个 时 间 间 隔 的 线 性 系 统1以 简 化 分 析 过程3假设在一个小时间段</71/75>/=1式 "4$可 以简化为
ZR1重 写 式 "Q$差 分 方 程
E5 %
F MR*’ +#MR’# ’ +%MR’% 5
BHG OR’GC 5 ZR "[$
G* 7以 看 出 这 是 一 个 典 型 的 ]^L] 模 型1根据一段 JKL 系统的检测信号1例如1从 RC 到 "R5#$C共 #5 #个 点 估 计 出 参 数 +#;+%;BHG 1G_ <71 E5 %=1但 这 和 通 常 的 参 数 辨 识 是 有 区 别 的 1这 里 的 输 入 是 给 定 的 阶 跃 序 列 1输 出 则 属 于 过 渡 过 程 1非 常 短 暂 3 如 果 根 据 通 常 的 辨 识 理 论 1阶 跃 输 入 属 于 一 阶 激励信号意味着参数的可辨识条件没有满足3实际 上 1这 决 不 意 味 着 参 数 不 可 辨 识 1只 要 选 择 合 适 的 算 法 以 避 免 某 些 形 式 上 的 困 难 即 可 "如!协 方 差 矩 阵 的 求逆$1完全可以获得有明确意义的结果1而递推最小 二乘法正适合于这一情况1因为它不需要对该矩阵求 逆 3 至 于 可 辨 识 性 条 件 的 分 析 1可 参 阅 文 献 <4=;<?=3
&’ ()*’ (+’ (,--%/.%
"#$
式 中!& 为 承 载 板 对 车 轮 的 作 用 力0+为 科 氏 加 速
度1+* %--./21车 辆 以 正 常 速 度 行 驶 时 +很 小 可 不 计3
图 # 动态称重原理
"%$承载板受力"见图 4$
图 % 车轮受力状况
’ &,5 678% --./5 98%.*’ :--%/.% "%$
X9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7996年
由 于 在 上 述 推 导 过 程 中!对 时 变 非 线 性 方 程 采 用 分段线性化的 处 理 方 法!而 实 际 模 型 则 是 随 时 间 改 变的!在算法 的 选 择 上 应 采 用 限 定 记 忆 的 最 小 二 乘 法 !这 样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不 断 补 充 新 的 信 息 丢 弃 旧 的 信 息 "同 时 考 虑 短 数 据 且 含 有 白 噪 声 的 状 况 !参 数 辨 识方法可采用 #$%& 算 法!有 兴 趣 的 读 者 可 参 阅 文 献 ’()*’+)"
目 前 动 态 称 重 系 统 虽 然 结 构 形 式 多 样H但 就 其 称重原理而言都是通过承载板利用传感单元检测到
重 力信号H而后 对 该 信 号 作 简 单 的 滤 波 处 理 得 到 轴 载 K因 此 H目 前 各 种 形 式 的 动 态 称 重 系 统 H严 格 地 讲 H 只能 算 是准动态 称 重H这 是 因 为 现 有 的 称 重 系 统 仅 对 称重信号作简 单 的 数 学 滤 波 处 理H而 缺 乏 更 深 一 层 次 的信号处理 技 术H所 以 这 需 较 长 的 承 载 板 或 较 低 的车辆通过速 度H以 保 证 信 号 经 过 一 定 时 间 的 衰 减H稳定到一定程度才开始计量处理 K ’!( 为此H必须 寻求新的测量方法以及动态信号的处理方法K限于
在车辆正常 行 驶 中H测 量 车 辆 的 轴 载 和 其 它 交 通 数 据 对 于 公 路 的 规 划"设 计"施 工"营 运"养 护"执 法 和 投资具有重 要 的 意 义H同 时 车 辆 的 轴 载 对 公 路 具 有 很 大 的 破 坏 作 用 K已 经 证 明 H道 路 的 破 坏 与 轴 载 呈 $次 方 指 数 关 系H即 单 轴 等 效 轴 载 #p$h% C轴 重 &F;"EG$ ’"(H为 此 世 界 上 发 达 国 家 都 很 重 视 车 辆 动 态称重 系 统 C)7.12A.)Aw&9.&)简 称 )NwG的 研 究H 中 国 公 路 研 究 部 门 也 于 *八 五 +期 间 开 始 了 初 步 的 尝 试K
."A$*(),7
# 98%
B#A’ #5 B%A’ % #5 +#A’ #5 +%A’
%
# #’A’
#5
# ()2 98%
B#A’ #5 B%A’ % #5 +#A’ #5 +%A’ %
"#’CAA’’##$%5
万.方"/7数$98#据%
#5
#5 B4A’ # +#A’ #5 +%A’
%
式 中!参 数 +#;+%;B#;B% 与 9;8;67;:5 (,%7 有 关0参
摘 要@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解决方案K首先导出测量模型H然后提出利用 LMN: 算
法 进 行 参 数 识 别 H并 进 行 了 模 型 实 验 H证 明 了 该 方 案 的 可 行 性 K
关 键 词 @动 态 称 重 O建 模 O系 统 辨 识
中 图 分 类 号 @5$D!?J!"
文 献 标 识 码 @=
在 ,$-, 参 数 识 别 的 问 题 中!通 常 选 择 输 出 变量的延迟作为辅助变量!即.取 /012034!则辅助变 量矩阵
= 3 20366 3 20367 8 3 2034 ?
501
3 203 69 ;
3 20366 8 3 20:634
;
;
;
>3 20:<366 3 20:<367 8 3 20:<34@ 此 时 43 69大 于 待 识 别 的 参 数 个 数 A!本 文 计 算 时 取为 6B"
M: 7
L 式中.J为待识别的参数!J1’K6!K7! OPN )" N1 9
M: 7
L 有了 K6*K7和 OPN 以后!就已解决了动态称重 N1 9
问 题!在 每 一 步 递 推 末 了!均 有
QRS1
6 M
T
M: 7
L OPN
N1 9
6:K6:
K7!S
可
以
通
过
独
立
的
传
感
器
检
测
到
"最
后
!
对求得的 QR序列求均值!即可得车辆稳态轴载"
收 稿 日 期万@!方###数A#BA据!#
作者简介@凌 杰C"DEFAGH男H安徽砀山县人H长安大学博士生
篇 幅 H本 文 先 就 第 一 个 问 题 提 出 解 决 方 案 H该 方 案 基 于控制理论中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动态特性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