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电子束剂量学

合集下载

5第四五章剂量学及测量的基本概念

5第四五章剂量学及测量的基本概念

比释动能 K 定义: X或γ光子等非电离辐射粒子在与物 质相互作用时,物质中原子核外电子 接受能量形成次级粒子射线,在单位 质量的物质中,不带电粒子转移给带 电粒子的全部初始动能之和叫作比释 动能。
数学表述: 不带电射线使物质释放出来的全 部带电粒子初始动能之和与物质质量之比.本测量——量热法
任何物质受照射后吸收的射线能量都 会以热的形式表现.能量—— 热量—— 温度.测量—— 热量计。 由于辐射使温度升高的值T只有10-2 10-3 °C,故测量技术要求很高,只能做标 准仪器校对其它测D的仪器.
二. 吸收剂量的测量 1、基本测量——量热法
吸收剂量与照射量:
这两个物理量间,在相同的条件下又存在着一定 的关系。关系如下: D=f.X =0.876(cGY/R).X (R)
式中:f= 0.876(cGY/R)为空气中照射量-吸收 剂量转换系数又叫伦琴拉德转换因子
放射性活度(A) (RADIOACTIVE ACTIVITY)
是指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dt内发生的核衰变数dN
吸收剂量与照射量的关系



照射量X与吸收剂量D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辐射 量。 照射量只能作为X或γ射线辐射场的量度,描述电 离辐射在空气中的电离本领; 而吸收剂量则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电离辐射,反 映被照介质吸收辐射能量的程度,必须注意的是, 在应用此量度时,要指明具体涉及的受照物质, 诸如空气、肌肉或者其他特定材料。 但是,在两个不同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可 以换算。对于同种类、同能量的射线和同一种被 照物质来说,吸收剂量是与照射量成正比的。
照射量率:指单位时间内照射量变化率
dX X dt
C kg s
-1 1

高能电子束的应用技术

高能电子束的应用技术

谢谢
高能电子束的 应用技术
讲课人 吴湘阳
关于高能电子束
高能电子束用于放射治疗始于50年代初期,现 今,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中,约80%的患者要 应用到高能电子束
对于X射线,沿射线入射方向靶体积后方的正 常组织,不可避免会接受到一定程度的辐射剂 量,高能电子束则由于具有有限的射程,可有 效地避免对靶区后深部组织的照射。基于上述 特点,它主要用于治疗表浅和偏心的肿瘤以及 浸润的淋巴结。
如7MEV表面剂量为85%表面剂量为高剂 量坪区变宽,X线污染加大。故临床使用 的高能电子束,能量应该在4-25Mev之间。
电子束射野剂量学
照射野对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 射野对输出剂量的影响非常复杂,无规 律可循必须针对每一台加速器所配置的 电子束限光筒进行测试
电子束等剂量曲线分布特点
随深度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高值等剂量线向内侧收缩并随电子束能 量而变化。
高能电子束的产生
一般由加速器产生,在本质上与β射线一 样为带负电的高速电子组成。经加速和 偏转后引出的电子束,基本是单能窄束 通过散射箔扩展后,先经X射线准直器, 再经电子束限光筒,形成治疗用野。电 子限光筒的设计,除要形成治疗用射野 外,可以利用电子束易散射的特点,借 助限光筒壁增加射野中的散射电子,弥 补野边缘剂量的不足
注意勿挤伤、刮伤病人。来自高能电子束的应用范围表浅病变:如皮肤病变,胸壁,内乳淋巴结, 颈部表浅淋巴结。可单野照射。
电子束和高能X射线混合使用,提高皮下浅部 组织剂量。
电子线的旋转照射,治疗面积较大,体表弯曲 的浅表病变。
电子线的全身照射技术, 电子线的术中照射治疗技术,对经手术切除的
瘤床、残存灶在直视下进行单次、大剂量照射
高能电子束在物质中容易被散射,且更易被阻 挡

基于JJG589-2008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束剂量刻度方法测定

基于JJG589-2008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束剂量刻度方法测定

基于JJG589-2008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束剂量刻度方法测定朱前升;曾自力【摘要】目的:通过介绍基于JJG 589-2008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束剂量的校准刻度方法,分析校准刻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全自动三维水箱测量电子束各能量的最大剂量深度,计算或查出相关参数,用剂量仪和标准水模体校准刻度.结果:能量6 MeV的最大剂量深度与相应的校准深度取值(1.0 cm)相同,其余各能量的最大剂量深度皆大于相应的校准深度取值1.0、2.0、3.0 cm,相差为0~1.0 cm,差值最大的为能量18 MeV,最大剂量深度值比相应的校准深度取值大1.0 cm.结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束剂量的校准刻度与许多因素有关,校准刻度时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4(035)001【总页数】3页(P103-105)【关键词】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束;最大剂量深度;校准深度;剂量刻度【作者】朱前升;曾自力【作者单位】545002广西柳州,柳钢医院肿瘤科;545007广西柳州,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6;TH774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所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的表面剂量较高,当很快到达最大剂量点深度后,进入剂量“坪区”,至射程末端时,剂量急剧跌落。

因此,不同能量的电子束具有确定的、不同的有效治疗深度。

电子束的这一剂量分布特点,决定了在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中用它来治疗表浅的、偏体位一侧的病变和浸润的淋巴结,可有效地避免对靶区后深部组织的照射。

生物学效应的大小程度与组织中所吸收的电离辐射的能量成正比,确切了解组织中所吸收的电离辐射的能量对评估放疗的效果及其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精确确定是进行放疗最基本的物理要素[1]。

在大的放射治疗中心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中,约15%左右的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要应用高能电子束。

其剂量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受照射剂量。

高能电子线剂量学

高能电子线剂量学
第二页,共31页。
第一节 电子线的射野剂量学特点(tèdiǎn)
1、高能电子束具有有限的射程,可以有效保护病变(bìngbiàn)后的 正常组织;
2、易于散射,皮肤剂量相对较高,且随电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3、随着电子束限光筒到患者皮肤距离的增加,射野的剂量均匀性
迅速变劣、半影增宽; 4、百分深度剂量随射野大小特别在射野较小时变化明显; 5、不均匀组织对百分深度剂量影响显著;
第六页,共31页。
电子线治疗(zhìliáo)的个体铅挡块
一般(yībān)用附加铅块改变限光筒的标 准照射野为不规则野,以适合靶区的形 状,并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 附加铅块可固定在限光筒的末端。 挡铅厚度( mm)=1/2电子束能量 +1mm。 一般(yībān)情况下,模室制作的铅模统 一厚度为10mm。
第十五页,共31页。
照射(zhàoshè) 野由小到大
照射野对等剂量曲线(qūxiàn)的影响
第十六页,共31页。
影响电子线等剂量分布曲线(qūxiàn)的因 素
1.深度 2.电子束能量(néngliàng) 3.照射野大小 4.限光筒的下端面到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 5.患者体表的弯曲程度 6.电子束的入射方向
deff = d - Z(1- CET) 肺的CET值平均为0.5,并依赖于在肺组织中的深度。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4、电子线的补偿(bǔcháng)技术
电子线的补偿技术用于: 1)补偿人体不规则的外轮廓(lúnkuò); 2)减弱电子线的穿透能力; 3)提高皮肤剂量。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电子线照射(zhàoshè)胸壁的剂量分布
第十七页,共31页。
第二节 电子线治疗(zhìliáo)的计划设 计

AAPM高能光子和电子束的临床参考剂量学

AAPM高能光子和电子束的临床参考剂量学

初稿待定时间:2012年5月26日质量保证九。

光子束剂量在光子束等式3!给出了参考条件下的水吸收剂量,如用于测量的电荷中号监视器单位数相同,在用户的质量Q,指定®版光子束由%离子室MEA-surement点月月(10)X,即,图3。

可用于光子束参考剂量使用SSD或SAD设置示意图。

In both cases the ion chamber is at a water equivalent depth of 10 cm in the water phantom.SSD或SAD的实际价值是最有用的诊所~~预计约100厘米。

A.深度的参考条件,光束大小,和source-surface/axis距离光子束临床参考剂量是每形成一个开放的光束即无托盘,楔子,导致®过滤器,或块!放置在参考深度在10厘米在水假水当量深度圆柱形离子室测量点〜见。

六世更正光束的路径,如果有一个墙。

要么是固态或悲伤的设置,可用于在临床正常距离〜,见图。

3!®坡鹿的大小是10310cm2的。

当使用SSD的设置,®的ELD大小是德®NED在假体表面。

当正在使用一个可悲的设置,®的ELD大小是德®NED在马机的中心点放置在探测器的位置,这是在10厘米深。

在校准实验室,对60Co梁的传统参考深度为50.899,0.892。

电离室的校准和深度在100.899,0.892决定在这个深度决定因素之间的差异是微不足道的,42和深度50.899,0.892因此校正因子,都可以使用。

请注意,虽然剂量量测的参考条件是相当¯exible,指定光束质量的阳离子,这些都不是,必须在SSD5100厘米〜二段。

八!B.吸收剂量在临床光子射束水使用方程等式3!人们需要一种K Q值。

对60Co梁K Q51.000。

图4呈现AC-celerator的横梁作为参考剂量常用的圆柱离子商会的功能%DD(10)×K Q的计算值。

肿瘤放射物理学基础

肿瘤放射物理学基础

基本措施
1.时间防护 尽量缩短受照时间 2.距离防护 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 3.屏蔽防护 人与源之间设置防护屏障
能量和照射野的选择
常用能量 4~25Mev
能量与治疗深度的关系 E = 3d+2~3Mev
照射野 电子束射野≥靶区横径的1.18倍
近距离照射剂量学
剂量学特点 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按照与放射
源之间的距离的平方而下降,即平方反 比定律。 基本特征 肿瘤剂量 高而不均匀,而邻 近正常组织受量低
近距离治疗的主要特点
康普顿效应:
当光子与原子内
一个轨道电子发生相互 作用时,光子损失一部 分能量,并改变运动方 向,电子获得能量而脱 离原子,这种现象叫做 康普顿效应。在 0.03~25MeV的范围占 优势,骨和软组织的吸 收剂量相近
电子对效应:
入射光子能量 大于1.02MV时,光 子可以与原子核相 互作用,使入射光 子的全部能量转化 成为具有一定能量 的正电子和负电子 ,这就是电子对效 应。在25~100MeV 的范围占优势。
任何物质。
名词解释
放射源(S) 一般规定为放射源前表面 的中心,或产生辐射的靶面中心。
照射野 射线束经准直后垂直通过模体的 范围。
临床剂量学中规定模体内50%等剂量线 的延长线交于模体表面的区域定义为照射野 的大小
参考点 规定模体表面下射野中心轴 上某一点作为剂量计算或测量参考的点。 400kV以下X射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对 高能X(γ)射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下射 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位置
60Co治疗机
原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60Co发射出的γ 射线治疗肿瘤,平均能量1.25MeV,与一 般深部X射线机相比有一下特点
特点:①能量较高,射线穿透力强;② 皮肤反应轻;③康普顿效应为主,骨吸 收类似于软组织吸收;④旁向散射少, 放射反应轻;⑤经济可靠,维修方便。

放疗科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放疗科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放疗科考试题库及答案421、60钴治疗机光野边界偏差不得超过A、1mmB、2mmC、3mmD、0.5mmE、1.5mm正确答案:B60钴治疗机准直器其轴心线回转时,光野边界偏差不得超过2mm。

422、关于近距离放疗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使用放射性同位素B、有效治疗距离短,约在5mm~5cmC、射线能量小部分被组织吸收D、其放射源强度较小E、剂量分布遵循平方反比定律正确答案:C近距离放疗是将密闭的放射源直接放入人体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放射治疗,治疗距离较短,一般5mm~5cm。

由于放射源放置在肿瘤组织中或紧贴肿瘤组织,射线能量大部分被组织吸收。

423、不是近距离放疗的形式的是A、腔内、管内放疗B、组织间插植放疗C、全身放疗D、术中置管术后放疗E、敷贴治疗正确答案:C近距离放疗包括腔内放疗、管内照射、组织间照射、术中置管术后放疗及敷贴治疗。

全身放疗包括全身X线照射以及电子线全身皮肤照射,均是从距离人体外一定距离集中照射某一部位,属于远距离放疗(体外照射)。

424、术中置管术后近距离治疗的优点包括A、清醒后照射B、可拍定位片进行剂量计算并优化C、可以多次照射D、A+B+CE、A+C正确答案:D术中置管术后近距离治疗是一种外科手术和放疗联合治疗的手段,术中在瘤床范围埋置数根软管施源器,术后再进行近距离放疗。

术后置管后患者不需立即照射,可清醒后再定位,制订计划并治疗,且可进行多次治疗。

425、低熔点铅的熔点为A、50℃B、60℃C、70℃D、80℃E、90℃正确答案:C外加挡块均由纯铅制成,由于铅的熔点比较高(327℃)制作困难,多用于射野标准挡块使用。

而对于每个患者制作特定形状的铅块,采用低熔点铅可克服铅的缺点,实现了患者个体化的不规则限光筒。

低熔点铅的熔点约为70℃。

426、半挡板一般需要半价层的个数为A、0.5B、1C、1.5D、2E、2.5正确答案:B所谓半挡即挡块的厚度要使原射线的穿射量不超过50%,即半挡只需一个半价层。

电子束全身照射的实施和剂量学研究

电子束全身照射的实施和剂量学研究

英 国产 F R R 50剂 量仪 ,. c2 7 A ME 2 7 0 6 c5 1石墨 电离 室 ,
美国 ME D—T C公 司生产 MO FT多通道半导 体剂量仪 , E SI 多 用人体仿 真体模 , 国柯 达 E R一 美 D 2慢感 光胶 片 , 国 P O 美 R . C E K胶 片分析软件 , 国 E E T H C 英 L K A公 司 pei rcs e三光 子直 线加速器 , 有多档电子线 能量 ,、0 1 、5 1 、0 E 具 8 1 、2 1 、82 M V。
维普资讯
20 o 7年 8月
第 1 5卷第 8

17 ・ 19
放 疗 技 术 夺
电子束 全 身 照 射 的实 施 和剂 量 学 研 究
吴湘阳, 李 勤, 常晓 彬 , 军安 张
【 指示性摘要 】 自行设计 了全 身电子线 照射 ( S I 的患者 固定用标准体 位架 , TE ) 以及可 以人工 3 0度 旋转 的 6 特制旋转盘 。分别应用剂 量仪 、 仿真石蜡 固体 体模 、 固体水 , 柯达慢感光胶 片 , 片分析仪 等多种 剂量测试 胶 工具 , 对开 展该 技术所需 的临床剂量学参数 进行系统的数据采集 , 并加 以分 析 。总结 出一 套对 临床行之有
由于各个治疗 中心在 放疗 设备 、 称治疗 距 离 、 标 限光 筒大 小 等 条件 不同 , 很大 的差别 , 要 实测得 到。我科 采取 的测 有 需
电子线全 身皮肤 照射技术 , 最早 由美 国斯 坦福 大学发 明 并 实施 , 已开展多年 , 内中 国医学 科学 院肿瘤 医 院也较 国 早 开展 了此 项技 术 。但 由于该 技术 需 要特 定 的辅 助 设 施 。 我院从 临床需要 出发 , 临床 、 在 放射物 理 、 工程技术 以及模 室 协 作的基础上 , 自行设计 、 制造 了该技 术所需相 关辅 助装 置 , 并 完成 了相应的剂量学测试 , 为临床开展该 项技术 提供 了理 论依据 。使该技术 的适 应证 患者 能够 有机会 得 到相应 的治 疗, 同时也 为准备 开展此项 技术 的医疗单位提供结 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规则射野输出剂量的计算, 算;不规则射野输出剂量的计算,仍存在 着一定的问题。 着一定的问题。基于高能电子束的上述特 点而言,电子束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表浅或 点而言,电子束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表浅或 偏心的肿瘤和侵润的淋巴结。 偏心的肿瘤和侵润的淋巴结。 在医用加速器中, 在医用加速器中,加速电子从治疗头 C C C C 引出时,束流发散角很小, 引出时,束流发散角很小,基本是单能窄 束,通过改造,例如:用散射箔或电磁场 通过改造,例如: C C C C 扫描原理, 扫描原理,将电子束展宽到临床所需要的 最大射野范围,而后,经过X 最大射野范围,而后,经过X射线治疗准 C 直器, 直器,再经电子束限束筒形成治疗用射野 C C C 。为了进一步改善剂量分布和减轻限束筒 的重量,现代加速器配有射野跟随系统。 的重量,现代加速器配有射野跟随系统。
能量对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由于电子束易于散射,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由于电子束易于散射,随着 电子束能量的增加,表面剂量就随着增加, 电子束能量的增加,表面剂量就随着增加,高剂 量坪区变宽,剂量梯度(G)减小,X射线污染增 减小, 射线污染增 量坪区变宽,剂量梯度 减小 电子束的临床剂量学的优点逐渐消失。 加,电子束的临床剂量学的优点逐渐消失。具体 表现为: 电子束, 表现为:4~6MeV电子束,表面剂量约为 电子束 75%;而20~25MeV电子束C 则高达C 电子束, ; 电子束,则高达90% C C 以上,表面剂量相对于最大剂量点剂量的比值, 以上,表面剂量相对于最大剂量点剂量的比值, 低能电子数要小于高能电子束。 低能电子数要小于高能电子束。对于相同入射的 C C C C 电子注量, 电子注量,低能电子束的剂量跌落要比高能电子 束的更陡峭。由此, 束的更陡峭。由此,为了充分发挥高能电子束的 C C C C 特点,在实际肿瘤放射治疗中的能量选着应在4 特点,在实际肿瘤放射治疗中的能量选着应在 的范围内为好。 ~25MeV的范围内为好。 的范围内为好
半影与限束装置、 半影与限束装置、SSD的关系 的关系
C
C
C
C
SSD115cm
C
C
C
C
C
C
C
C
ICRU 71号报告 71号报告
半影与限束装置、 半影与限束装置、SSD的关系 的关系
上图为ICRU 71号报告中的电子束能量 上图为 号报告中的电子束能量 深度15mm处的离轴距离与相 为9MeV,深度 深度 处的离轴距离与相 对吸收剂量的等剂量曲线。曲线1是: 对吸收剂量的等剂量曲线。曲线 是C 无 C C C 限光筒,仅用X光栏作为准直情况 光栏作为准直情况; 限光筒,仅用 光栏作为准直情况;曲线 2是:用标准限光筒和距离的剂量分布曲 是 C C C C 曲线3是 线;曲线 是:限光筒离开患者皮肤表面 15cm时的情况。 时的情况。 时的情况
照射野较小时, 照射野较小时,因相当多数量的电子被散射 出照射野,中心轴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 出照射野,中心轴 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 反之,当射野增大时, 少。反之,当射野增大时,较浅部位中心轴 上电子的散射损失被照射野边缘的散射电子 C C C C 补偿逐渐达到平衡,PDD不再随射野的增加 补偿逐渐达到平衡,PDD不再随射野的增加 而变化。一般情况下, 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当照射野的直径大于 电子束射程的二分之一时, C 随照射野增 电子束射程的二分之一时,PDD随照射野增 C C C 大而变化极微小,因此,低能时, 大而变化极微小,因此,低能时,因射程较 射野对PDD的影响较小;但对较高能量 的影响较小; 短,射野对 的影响较小 C C C C 的电子束,因射程较长, 的电子束,因射程较长,使用较小的照射野 随射野的变化较大。 时,PDD随射野的变化较大。 随射野的变化较大
C
X射线污染水平 12MeV, C 6-12MeV, 0.5%-2% 12-20MeV, 12-20MeV, 2%-5%
C
C
C
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曲线特性
上图所示: 上图所示:模体内电子束中心轴百分深度剂 量的基本特性及有关参数。 量的基本特性及有关参数。入射或表面剂量 Ds,以表面下 以表面下0.5mm处的剂量表示;Dm 处的剂量表示; 处的剂量表示 最大剂量点剂量; ,最大剂量点剂量;R100,最大剂量点深度; ,最大剂量点深度; C C C C Dx.电子束中 射线剂量;Rt (R85),有效治 电子束中X射线剂量 射线剂量; 有效治 疗深度,即治疗剂量规定值( 疗深度,即治疗剂量规定值(85%Dm)处 处 C C C C 的深度; 或半峰值深度( 的深度;R50,50%Dm或半峰值深度( HVD); p,电子束的射程;Rq,百分深 );R 电子束的射程; ); C C C 度剂量曲线上,过跌落最陡点的切线与D 度剂量曲线上,过跌落最陡点的切线与 C m 水平线交点的深度。 水平线交点的深度。
C
C
C
C
射野均匀性和半影
U90/50表示深度 85/2处与射野中心轴垂直的平面 表示深度R 处与射野中心轴垂直的平面 等剂量分布所包含的面积之比表示, 内90%与50%等剂量分布所包含的面积之比表示, 与 等剂量分布所包含的面积之比表示 当射野面积>100cm2 时 , U90/50>0.7, 即沿射 当射野面积 , 野边和对角线方向上, 野边和对角线方向上,90%,50%等剂量线的边 , 等剂量线的边 长之比L90/L50大于等于 大于等于085,同时,必须避免 长之比 大于等于 ,同时, C C C C 在该平面内出现峰值剂量超过中心剂量的3%的剂 在该平面内出现峰值剂量超过中心剂量的 3%的剂 热点“ 即该平面内的峰值剂量≤ 量 ” 热点 “ 即该平面内的峰值剂量 ≤ 103%。 它所 。 包括的面积的直径应小于2cm电子束的物理半影 包括的面积的直径应小于 电子束的物理半影 C C C C P80/20,一般条件下,当限光筒表面距离在 一般条件下,当限光筒表面距离在5cm以 以 当电子束能量<10Mev时 , 为 10-12mm; 内 , 当电子束能量 时 ; C C C C; 当能量为10~ 20MeV时 , 半影为 当能量为 ~ 时 半影为8-10mm; 而 当限光筒到表面距离超过10cm时, 半影可会超过 当限光筒到表面距离超过 时 15mm。 。
源皮距对PDD的影响 的影响 源皮距对
随 SSD 增 加 , 表 面剂量降低, C 面剂量降低,最大 剂量深度变深,剂 剂量深度变深, 量梯度变陡, C 量梯度变陡 , X射 射 线污染略有增加
C
C
C
C
C
C
C
C
C
C
筒到表面的距离对剂量建成的影响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源皮距对百分深度的影响
电子束限光筒的设计要求治疗时限光筒末端紧贴皮肤或 留至多5cm左右的间隙。对一些特殊的照射野技术, 左右的间隙。 留至多 左右的间隙 对一些特殊的照射野技术, 如全身皮肤照射或因患者照射部位体表的弯曲使摆位条 件受到限制或因使用大照射野, 件受到限制或因使用大照射野,都必须会改变限光筒到 皮肤之间的距离,从而造成源皮距大的变化, 皮肤之间的距离,从而造成源皮距大的变化,这种变化 会直接影响到PDD及剂量分布,从图中也可看出:当 会直接影响到 C 及剂量分布,从图中也可看出: 及剂量分布 C C C 源皮距不同时, 的一些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 源皮距不同时,PDD的一些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主 的一些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 要表现为:当限光筒到皮肤表面的距离增加时, 要表现为:当限光筒到皮肤表面的距离增加时,表面剂 量降低,最大剂量深度变深,剂量梯度变陡, 射线污 量降低,最大剂量深度变深,剂量梯度变陡,X射线污 C C C C 染与所增加,而且,高能电子束较低能电子束变化显著。 染与所增加,而且,高能电子束较低能电子束变化显著。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束有效源皮距的 影响和电子束的散射特性所为。由于电子束PDD随源 影响和电子束的散射特性所为。由于电子束 随源 C C 皮距变化的这一特点,在临床中要求:除非特殊需要, 皮距变化的这一特点,在临床中要求:除非特殊需要, C C 因保持源皮距不变,否则需根据实际的使用条件,具体 因保持源皮距不变,否则需根据实际的使用条件, 测量PDD有关参数的变化。 有关参数的变化。 测量 有关参数的变化
照射野大小对PDD的影响 的影响 照射野大小对
建立横向电子 平衡的最小射 野半径: 野半径: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图a为7MeV,b为13MeV,c为20MeV的电子 为 为 , 为 的电子 束在中心轴深度剂量曲线的射野情况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射野大小对PDD的影响 的影响 射野大小对
C
C
C
C
C
C
双散射系统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X射线治疗准直器的射野跟随系统,目的是为了 射线治疗准直器的射野跟随系统, 射线治疗准直器的射野跟随系统 进一步改善电子束射野剂量分布特性和减轻电子 限光筒的重量。 限光筒的重量。双散射箔系统可进一步改善电子 束的能谱和角分布。第一散射箔作用是利用电子 束的能谱和角分布。 穿射时的多重散射,而将射束展宽; 穿射时的多重散射,而将射束展宽;第二个散射 箔类似X射线匀整器,用以增加射野周边的散射 箔类似 射线匀整器, 射线匀整器 使整个射线束变得均匀平坦。 线,使整个射线束变得均匀平坦。用双散射箔系 C C C C 可不在使用单一散射箔通常的封闭筒壁( 统,可不在使用单一散射箔通常的封闭筒壁( solid-wall)式结构,而改成用边框式,此时 )式结构,而改成用边框式, C C C C 它仅起确定射野大小(几何尺寸)的作用。 ,它仅起确定射野大小(几何尺寸)的作用。 电子束射野的等效转换:实验表明, 电子束射野的等效转换:实验表明,当不考虑治 疗准直器的开口变化时, 疗准直器的开口变化时,长方野的深度剂量分别 C C C C 等于它的长Y和宽 和宽X边大小相等方形野深度量乘 等于它的长 和宽 边大小相等方形野深度量乘 积的平方根。 积的平方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