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6月目录一、行业增速趋于平稳,结构分化明显 (4)1、行业:预计全年销量增速回落至9左右 (4)2、乘用车:SUV是主战场,产品系列化是核心竞争力 (5)3、商用车:新能源客车占比提升,重卡维持平稳增长 (9)二、本土零部件企业成长空间大 (10)三、智能化加速,汽车电子先行 (13)1、汽车电子带来千亿新增市场 (13)2、功能型汽车电子普及率提升,车载电子方兴未艾 (14)3、信息处理等五类底层零部件受益 (17)(1)信息采集:传感器、摄像头等元器件将大规模使用 (17)(2)信息处理:微处理器装配数量大幅提升 (18)(3)信息显示:中控触屏设计渐成燎原之势,或将告别按键时代 (18)(4)信息交互:车载智能信息系统群雄割据,Android和IOS或将统一全局 (19)(5)信息通讯:4G时代来临,车载无线热点营造移动WIFI场 (19)4、中国企业发展机会来自并购、合资合作两种方式 (20)四、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关注排放标准升级+新能源客车 (24)1、能源与环境压力与日俱增,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24)2、排放标准升级带来结构性机会 (25)3、新能源汽车进入实质性消费时期,绿色公交率先受益 (27)五、重点公司简析 (30)1、上汽集团:业绩稳健增长,换届效应值得期待 (30)2、华域汽车:低估值蓝筹,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 (31)3、长城汽车:H8推迟不改公司长期价值 (32)4、长安汽车:福特盈利超预期,自主有望持续改善 (33)5、江铃汽车:高端轻卡领导者,受益排放标准升级 (35)6、东风科技:上海江森汽车电子快速发展 (36)7、威孚高科:受益国四实施,博世汽柴盈利高增长 (37)8、均胜电子:汽车电子快速增长,积极拓展新业务 (38)9、一汽富维:合资公司进入收获期 (40)10、银轮股份:布局后处理市场,受益国四排放升级 (41)11、云内动力:轻型柴油机领先企业,受益排放标准升级 (42)12、宇通客车:注入零部件资产,新能源客车有望逐步放量 (44)13、一汽轿车:新品投放加速,市场地位上行 (45)六、风险因素 (46)一、行业增速趋于平稳,结构分化明显1、行业:预计全年销量增速回落至9左右预计2014年汽车销量约9%左右。
2014年汽车零部件汽车操纵控制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汽车零部件汽车操纵控制系统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4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5)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二、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7)1、国际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7)2、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10)3、我国商用车和乘用车行业发展概况 (12)(1)我国汽车分类标准 (12)(2)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概况 (12)(3)我国乘用车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在汽车行业中的比重上升 (14)(4)节能减排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15)(5)国内汽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6)①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依旧较低 (17)②我国正处于以汽车消费为代表的消费升级阶段 (17)③城镇化的发展将给整个汽车消费带来发展空间 (18)三、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18)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18)(1)汽车产业的零整格局 (18)(2)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 (19)(3)金字塔形的产业组织模式 (20)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20)(1)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20)①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合重组步伐加快,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21)②严格的供应商资格认证 (22)(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23)①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3)②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将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23)③日益提高的节能环保要求推动汽车零部件技术水平逐渐提高 (23)④自主品牌企业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地位逐渐提高 (24)四、细分市场概况 (24)1、汽车变速操纵系统 (24)2、电子油门踏板 (26)3、汽车拉索 (27)4、电磁风扇离合器 (27)五、行业竞争状况 (28)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8)2、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29)(1)汽车变速操纵系统 (29)①上海东风康斯博格莫尔斯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29)②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30)③上海三立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30)(2)电子油门踏板 (30)①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30)②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31)(3)汽车拉索 (31)①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31)②宁波鹏程拉索有限公司 (32)(4)电磁风扇离合器 (32)①林尼克传动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32)②龙口中宇汽车风扇离合器有限公司 (32)3、行业进入障碍 (33)(1)技术壁垒 (33)(2)客户认证壁垒 (34)(3)资金壁垒 (34)4、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35)(1)市场需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35)(2)市场供给状况及变动原因 (36)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36)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7)1、有利因素 (37)(1)宏观经济及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37)(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37)(3)汽车行业处于增长期,市场需求较高 (38)(4)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发展 (38)(5)世界汽车产业大转移提供新机遇 (38)(6)自主品牌整车制造企业的崛起,有利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成长 (39)2、不利因素 (39)(1)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结构不合理 (39)(2)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人工工资的增长对行业盈利水平造成影响 (40)七、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特有的经营模式及行业特征 (40)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40)2、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40)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41)(1)周期性 (41)(2)区域性 (41)(3)季节性 (41)八、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42)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42)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42)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目前行业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指导技术改造,以及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
2014年汽车冲压焊接总成汽车车身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汽车冲压焊接总成汽车车身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5月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与行业政策 (5)1、行业管理体制 (5)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二、行业基本概念 (8)1、汽车总体构成 (8)2、车身基本结构 (9)3、汽车零部件含义 (11)4、汽车零部件分类 (12)5、汽车产业链 (13)三、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4)1、我国汽车行业概况 (14)(1)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产销规模世界第一 (15)(2)乘用车成为市场主力 (15)(3)乘用车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17)(4)自主品牌乘用车稳步发展 (17)(5)未来5-10 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18)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19)(1)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并初具规模 (19)(2)产业集群化特点基本显现,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3)外资零部件企业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地位突出 (21)(4)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1)(5)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1)四、行业竞争情况 (22)五、行业进入壁垒 (23)1、合格供应商评审壁垒 (23)2、技术壁垒 (24)3、资金壁垒 (24)4、人力资源壁垒 (25)六、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25)七、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26)八、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6)1、有利因素 (26)(1)产业政策扶持 (26)(2)整车行业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定发展 (27)(3)整车商的全球采购战略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新的机遇 (27)2、不利因素 (28)(1)企业规模偏小,缺乏规模效应 (28)(2)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整体竞争能力不强 (28)九、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8)1、冲压技术 (28)(1)模具开发技术 (29)(2)汽车冲压装备 (29)(3)冲压技术发展趋势 (29)2、焊接技术 (30)(1)汽车车身零部件行业主要焊接方式 (30)(2)汽车车身零部件行业焊接技术发展趋势 (31)十、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31)十一、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或区域性特征 (32)十二、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32)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32)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33)十三、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33)1、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公司 (33)2、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34)3、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34)4、上海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4)5、上海飞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34)6、江苏新程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35)7、莱州新亚通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35)8、烟台三井富士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35)9、无锡市振华轿车附件有限公司 (36)10、星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36)一、行业管理体制与行业政策1、行业管理体制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为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行业政策、发展规划的制定,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实施行业管理,参与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以及管理和审批投资项目等工作。
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4月目录一、总论:电机专业化分工,催生零部件产业 (3)二、定、转子 (4)1、定、转子介绍 (4)2、市场需求 (4)3、市场竞争格局:专业化分工深入,零部件外购比例越来越大 (6)4、重点公司:信质电机 (6)三、电池保护元器件 (8)1、电池保护元器件介绍 (8)2、市场需求 (9)3、市场竞争 (9)4、重点公司:长园集团 (10)四、继电器 (11)1、高压直流继电器介绍 (11)2、市场需求 (12)(1)汽车用普通继电器 (12)(2)汽车用普通继电器 (13)(3)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直流继电器 (13)3、市场竞争 (14)4、重点公司:宏发股份 (15)一、总论:电机专业化分工,催生零部件产业电机零部件配套市场是在近20 年全球工业发展的历次变革过程中逐步从电机整机行业分离并发展完善的。
各大电机整机制造商在实行规模化精益生产过程中,逐渐降低电机零部件自制率,致力于电机核心技术研发、终端销售和品牌塑造,零部件主要依赖外部独立的供应商。
电机整机厂商对零部件供应商通常要求如下:(1)必须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以适应主电机厂规模化生产的要求;(2)必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与电机整机厂紧密配合,作为电机整机研制生产的一部分,部分参与和承担相关零部件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
由于第二方认证的周期长,技术质量要求高,双方投入大,形成稳定供求关系后,电机整机厂一般不轻易改变供应商。
二、定、转子1、定、转子介绍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件组成。
转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定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并输出电流。
电机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在其上面装设了成对的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组成定子的主要有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机座等,定子铁心由内圆带槽的环状硅钢片叠成。
电机中旋转的部分叫做转子,在上面要装设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感应电动势,充当旋转磁场。
2014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分析报告

2014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分析报告2014年5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体制及主要政策法规 (5)1、行业主管部门与管理体制 (5)2、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5)(1)《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2013年1月) (5)(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2年6月) (6)(3)《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9月) (6)(4)《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09年10月) (7)(5)《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9年修订)》(2009年8月) (7)(6)《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3月) (8)二、整车行业的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10)1、全球整车行业的市场规模 (10)2、全球整车行业的市场格局 (11)3、全球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12)4、我国整车行业的市场规模 (13)5、我国整车行业的市场格局 (14)6、我国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15)三、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15)1、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状况 (15)2、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格局 (16)3、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17)4、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 (18)5、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格局 (19)6、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及全球采购逐步深化 (21)(2)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步实现产品升级 (21)(3)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扩张步伐加快 (22)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情况 (22)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3)2、行业内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25)3、行业进入壁垒 (25)(1)稳固的客户合作关系 (25)(2)同步的产品开发能力 (26)(3)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 (26)(4)较高的资金门槛 (27)(5)管理技术壁垒 (27)4、市场供求情况及变动原因 (28)(1)市场供应及其变动原因 (28)(2)市场需求及其变动原因 (28)①国内整车配套市场 (28)②国外零部件出口市场 (29)③售后服务市场 (29)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30)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1)1、有利因素 (31)(1)我国仍处于汽车普及阶段 (31)(2)国内汽车保有量水平整体偏低 (32)(3)我国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 (32)(4)国内产业扶持政策广泛推行 (33)(5)产业转移及全球化采购带来发展契机 (33)2、不利因素 (34)(1)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国外领先企业存在差距 (34)(2)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34)(3)我国汽车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隐忧 (35)(4)我国交通拥堵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 (35)六、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6)七、行业经营模式及其特征 (37)1、行业经营模式 (37)2、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38)八、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和上下游行业发展情况 (39)九、行业出口情况 (40)十、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41)。
2014年汽车发动机精密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汽车发动机精密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5月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政策法规 (6)1.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6)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1)汽车行业产业政策 (7)(2)内燃机(汽车发动机)行业规划 (9)(3)汽车零部件行业重点发展技术支持政策 (10)(4)汽车消费支持政策 (10)二、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11)1.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11)(1)金融危机后全球汽车市场逐步复苏,新兴市场逐步成为主导力量 (11)(2)安全、节能、环保和智能是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12)(3)汽车生产的产业分工更紧密 (13)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13)(1)发展概况 (13)(2)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15)①国内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乘用车市场仍将继续扩大 (15)②我国将逐步由汽车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16)③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发展方向 (16)④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深化 (17)⑤汽车产业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17)三、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 (18)1.汽车零部件简介 (18)2.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19)3.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20)(1)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20)①发展概况 (20)②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进展 (21)(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23)①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较长时间内仍将持续增长 (23)②全球产业链转移的趋势将给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23)③我国自主品牌整车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24)④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将逐步为国内自主零部件企业所掌握 (24)4.我国内燃机(含汽车发动机)行业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24)(1)内燃机行业发展概况 (25)①我国已成为全球内燃机生产制造大国,汽车发动机也取得长足发展 (25)②“十一五”期间取得快速发展 (28)(2)内燃机行业发展趋势 (29)①节能减排方向 (29)②重点领域和技术为节能减排领域 (30)③发展目标和战略 (31)5.我国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31)(1)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简介 (31)(2)我国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32)(3)我国发动机零部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32)①协同开发能力及技术实力将成为前期进入配套体系的关键 (32)②未来发动机零部件将顺应节能减排趋势迎来全面革新 (33)③配套采购体系由分散化向集中化逐步转变 (33)四、行业竞争状况 (34)1.我国发动机零部件行业竞争状况和主要企业 (34)(1)行业竞争格局 (34)(2)市场化程度 (35)(3)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内主要企业 (35)①德国伊纳轴承公司(INA) (35)②伊顿(EATON) (36)③宜宾天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36)④日本NTN轴承株式会社 (37)⑤上海宝福轴承厂 (37)⑥天河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37)⑦美国博格华纳(BorgWarner) (38)⑧美国德尔福公司(Delphi) (38)⑨法国Bontaz(喷达)公司 (39)⑩浙江黎明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39)⑪深圳富泰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39)⑫日本株式会社三国 (40)⑬日本电装株式会社(DENSO) (40)⑭德国海力特(Hilite) (40)⑮株式会社椿本链条(TSUBAKI) (41)⑯欧德克斯OTICS(日本) (41)⑰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41)⑱浙江宇太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42)2.进入发动机零部件行业的主要障碍 (42)(1)严格的汽车产业链供应体系 (42)(2)较高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研发能力 (43)(3)严格的认证体系 (43)(4)优秀的管理水平 (44)(5)良好的品牌知名度 (44)3.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45)(1)市场供应情况 (45)(2)市场需求情况 (45)①气门挺柱 (46)②摇臂 (47)③液压张紧器 (47)④喷嘴 (47)⑤可变气门系统(VVT、VVL) (48)⑥高压油泵挺柱、高压油泵泵壳及自动变速器零部件 (49)⑦2015年市场容量预测 (49)4.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49)五、影响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因素 (50)1.有利因素 (50)(1)产业政策的支持 (50)(2)国内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 (51)(3)全球汽车产业转移推动本土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51)(4)自主品牌的发展将推动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壮大 (52)2.不利因素 (52)(1)本土发动机零部件企业研发实力仍然薄弱 (52)(2)下游整车市场竞争激烈对上游零部件行业造成较大的降价压力 (53)(3)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53)(4)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影响 (54)六、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54)1.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54)(1)技术特点 (54)(2)技术水平 (55)2.行业经营模式 (56)(1)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营模式 (56)(2)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特点 (57)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 (57)七、行业上下游关联情况 (58)1.上游行业的影响 (58)2.下游行业的影响 (59)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政策法规1.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4年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威孚高科
分析报告
2014年12月
目录
一、专注发动机核心零部件 (3)
1、国内最大的内燃机零部件供应商 (3)
2、与博世合作深入发动机领域 (4)
二、主推喷射和后处理系统 (5)
1、喷射和后处理系统是主要盈利产品 (5)
2、继续扩张盈利业务 (7)
三、排放标准助推柴油机升级 (9)
1、国IV 标准对柴油机要求高 (9)
2、油品问题已解决,只待升级柴油机 (10)
3、两种主流升级方案 (11)
四、后处理系统市场空间达170 亿元 (17)
五、其他业务 (19)
1、喷射系统占据市场半壁空间 (20)
2、进气系统辅助完善产业链 (21)
六、盈利预测及风险 (22)
1、盈利预测 (22)
2、主要风险 (23)
一、专注发动机核心零部件
1、国内最大的内燃机零部件供应商
威孚高科是国内最大的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内燃机燃油系统产品的生产,燃油系统测试仪器和设备的制造等业务。
产品覆盖内燃机进气系统、内燃机燃油喷射系统、机动车尾气后处理系统,为国内各大汽车厂和柴油机厂提供配套产品。
目前公司股份总数10.2 亿,截止到2014 年10 月25 日,实际控制人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威孚高科20%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ROBERT BOSCH GMBH(德国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持有14%的股份,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2%。
公司目前有4 个控股子公司,分别是威孚力达、威孚金宁、博世汽柴和中联电子。
2014年车用涡轮增压器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车用涡轮增压器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0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3)1、行业主管部门 (3)2、行业监管体制 (5)3、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和主要法律法规 (5)二、行业基本概况 (7)1、行业概况 (11)2、行业产业链情况 (11)(1)产业链上游:废钢、生铁等钢材原料行业 (11)(2)产业链下游:涡轮增压器整机制造行业 (13)(3)产业链下游:汽车整车制造行业 (14)三、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5)1、行业规模逐步扩大,但占汽车工业比重仍然较低 (16)2、出口额增长速度快于进口额增长速度,开始出现结构性转变 (17)四、行业基本风险特征 (17)1、上游行业的原材料供给变动风险 (17)2、市场开拓风险 (18)五、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18)1、天津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 (18)2、常州南车汽车零部件 (18)3、无锡烨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19)4、威斯卡特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19)一、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1、行业主管部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的宏观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为: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发展和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政策;提出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研究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负责汇总和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综合分析财政、金融、产业、价格政策的执行效果,监督检查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的执行;制定和调整少数由国家管理的重要商品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负责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指导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定工业行业规划,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指导;指导引进的重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消化创新工作;制定产业政策,指导固定资产投资及技术改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系 (4)
1、行业主管部门 (4)
2、主要政策法规 (4)
二、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7)
1、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7)
2、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8)
三、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和发展趋势 (10)
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12)
(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12)
(2)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特征 (13)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14)
(1)行业规模逐渐扩大 (14)
(2)出口增长较快 (15)
(3)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励 (16)
四、行业风险特征 (16)
1、汽车行业周期性风险 (16)
2、市场风险 (17)
(1)新产品开发不能适应整车厂产品更新的风险 (17)
(2)市场开拓风险 (17)
3、政策风险 (18)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利变化的风险 (18)
(2)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18)
五、市场竞争状况 (19)
一、行业管理体系
1、行业主管部门
目前由国家发改委承担行业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以及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
2004 年5 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按照有利于企业自主发展和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原则,改革政府对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制度,实行备案和核准两种方式。
其中,对投资生产汽车零部件的项目实行备案方式,由企业直接报送省级政府投资管理部门备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技术标准的起草和制定、产品质量的监督、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行业自律管理等。
2、主要政策法规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政策导向集中在五个方面:鼓励零部件制造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鼓励零部件制造厂商融入跨国汽车集团全球采购体系;鼓励零部件行业通过建立研发中心,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我国零部件产业的技术水平;支持在关键领域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规范出口秩序,形成有序竞争。
目前,对汽车零部件行业较为重要的法律法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