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小专题(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习题

合集下载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与探究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与探究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与探究命题点1验证与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方法一:利用金属与稀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若金属能与稀酸反应产生气泡,其活动性位于氢前;若金属不能与稀酸反应,其活动性位于氢后。

若两种金属均为氢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快的金属活动性强;方法二:利用金属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K、Ca、Na除外)。

若某金属能将另一金属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则该金属的活动性强于该盐中被置换出的金属;若不能发生反应,则该金属的活动性弱于组成该盐溶液的金属。

命题点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1)验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如Zn、Cu)实验方案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实验现象锌片表面__________,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锌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蓝色变浅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如Fe、Cu、Ag)实验方案两金夹一盐两盐夹一金选用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两种金属单质,以及活动性介于二者之间的金属盐溶液选用三种金属中活动性介于中间的金属单质以及其它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实验现象铁片表面____________,溶液蓝色变浅;银片表面无明显现象硝酸亚铁溶液中的铜片无明显现象;硝酸银溶液中的铜片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以Fe、Zn、X)(1)首先将已知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序:铁、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Zn。

(2)猜想陌生金属可能在的位置:猜想一:X>Zn>Fe;猜想二:Zn>X>Fe;猜想三:Zn >Fe>X。

(3)实验验证:通过两两比较法进行验证。

命题点4注意事项(1)实验前需先将金属进行打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浓盐酸、浓硫酸和硝酸。

2020年中考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专题练习

2020年中考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专题练习

科学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1、“克罗米”技术是指在眼镜的金属镜架、自行车车把与钢圈等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铬(Cr)。

小明发现在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于是他和小组同学一起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

【查阅资料】铬(Cr)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铬进一步被氧化;硫酸亚铬(CrSO4)溶液呈蓝色,硫酸亚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提出猜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①Cr>Mg>Cu ②Mg>Cu>Cr ③【实验探究】【交流与讨论】(1)实验前所用的金属片都需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

(2)实验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结合探究结论,有同学提出四个实验可进行优化,只需选择三种药品,即可得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合理的选择是。

①硫酸镁溶液②硫酸亚铬溶液③硫酸铜溶液④稀硫酸⑤镁片⑥铬片⑦铜片2、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性。

(2)厨房中铁锅容易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

(3)铝合金制造的飞机外壳,具有轻量化、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耐受水雾和雨雪侵蚀等特点。

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等优点(写出两条即可)。

(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 5%的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写出实验一试管中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亮学完合金后,知道了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白铜中含有铜和镍(Ni)。

他决定探究Fe、Cu、Ni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查阅资料]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NiSO4,并放出氢气。

写出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猜想与假设]根据教材中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查阅的资料,对以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作出猜想:猜想①Fe>Ni>Cu;猜想②。

(3)[实验探究]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镍片浸入Fe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发现镍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

实验结论 镉__比__铜__活__泼__,__铜__比__银__活__泼__
_氢__氧__化__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小聪与小敏启发,你认为可以用
_________代替烧碱。
(3)请重新设计实验来探究镉、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首先将已知金属按活动性顺序排序:铁、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验Ni+证C2种uS金O属4=的==活N动iS性O顺4+序Cu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例3 某兴趣小组对Zn、Ni(镍)、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探究: 【提出假设】同学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Zn>Ni>Cu; 猜想2:Zn>Cu>Ni; 猜想3:_N__i>__Z__n_>__C_u___
【实验探究】甲、乙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
一、方法提炼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 Ⅰ.验证2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1 同学们设计实验分别验证铝、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铝__片__表__面__附__着__黑__色__固__体__,__溶__液__由__浅__绿__色__变__为__无__色_ ,该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A大l_于_____(填“大于”或“小于”)Fe。 (2)B中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铁__丝__表__面__有__气__泡__冒__出__,_ _溶__液__变__为__浅__绿__色__,__铜__丝__表__面__无__明__显__现__象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F__e_+__H_2_S_O_4_=__=_=_F__eS__O_4_+__H_2__↑。 (3)若C中需验证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试剂a是_F_e_S_O__4溶__液__(_合__理__即__可_ ) 。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活动性》(word版有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活动性》(word版有答案)

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活动性》1、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反应快,原因是(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 (填“成立”或“不成立”),再集合②和③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4)你认为(1)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填“能”或“不能”),分别从设计方法和操作可行性的角度,具体说明理由:.【答案】解:(1)活泼金属锌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答案为:Zn+2HCl═ZnCl2+H2↑;(2)盐酸先与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发生反应,待氧化铝除去后,铝与稀盐酸接触而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未去膜的铝片表面有氧化铝(氧化膜),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3)【提出合理假设】铝的小颗粒呈黑色与反应中出现的“灰黑色沉淀”颜色相近,可猜测灰黑色可能为未完全反应的铝或是铝与未完全溶解的氯化铝的混合物;故答案为:铝(或铝和氯化铝的混合物);【得出结论】实验①加入适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说明该灰黑色沉淀不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即猜想c 不能成立;实验②加入适量的水和③加入适量的乙醇都可观察到有固体物质被溶解,说明固体中还含有易溶于水和乙醇的氯化铝,因此,通过三个实验的探究可判断沉淀为铝和氯化铝的混合物;故答案为:不成立;铝和氯化铝;(4)对于金属纯度的影响、所用盐酸浓度的影响等,小明的方案中都没进行必要的控制且操作中也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所以不能据此实验判断两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故答案为:不能;设计方法角度:小明的实验方案中未控制金属的纯度,盐酸的浓度等相关变量相同;操作可行性角度:操作中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Mg、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实验。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重难突破6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实验)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重难突破6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实验)

化学
甘肃专版
2025版
化学
甘肃专版
一、验证依据 1.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越容易,活泼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位于后面的 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答1条)。
2025版
化学
甘肃专版
二、实验方案的设计 类型1: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025版
化学
甘肃专版
(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2)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3)若只进行试管①的实验就可得到实验结论,则需将试管①中的稀盐酸替换
2025版
化学
甘肃专版
【解题思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方法一:两盐夹一金(金属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与活动性居 中的金属单质)。 方法二:两金夹一盐(金属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两种金属的单质与活动性居中 的金属的盐溶液)。
2025版
化学
甘肃专版
2025版
化学
甘肃专版
1.(2024·酒泉模拟)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 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顺序为( B ) A.Y>X>Z B.X>Y>Z C.Z>Y>X D.X>Z>Y
2025版
化学
甘肃专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有X 、Y 、Z 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发现Y 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 和Z 的表面无气泡产生,将Z 放放入X 的金属化合物溶液中,Z 的表面无变化,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X>Y>ZB .Y>X>ZC .Y>Z>XD .Z>Y>X 2.为验证Zn 、Cu 和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 .将Zn 、Cu 分别加入AgNO 3溶液中B .将Zn 、Cu 和Ag 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 .将Zn 、Ag 分别加入CuSO 4溶液中D .将Zn 分别加入CuSO 4、AgNO 3溶液中3.取一定量的Al 放入Cu(NO 3)2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中一定有Ag 与CuB .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AgNO 3 Cu(NO 3)2 Al(NO 3)3C .AgNO 3一定完全反应D .Cu(NO 3)2 一定没有参加反应4.与下列实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Cu+2AgCl=CuCl 2+2AgB .实验室制取氧气:22222MnO H O H +O ↑↑C .稀盐酸除去铁锈:6HCl+Fe 2O 3=2FeCl 2+3H 2OD .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32CaCO CaO+CO ↑高温5.某实验探究小组想验证Zn 、Cu 、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的试剂组合如下,其中能达到目的的试剂是①Zn 、Ag 、CuSO 4溶液①Zn 、Cu 、Ag 、H 2SO 4溶液①Cu 、Ag 、ZnSO 4溶液①Cu 、Zn (NO 3)2溶液、AgNO 3溶液,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6.对比法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下列探究活动没有采用对比法的是 A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B .用锌、铁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 .探究燃烧条件7.下列金属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的是A.锌B.铁C.铝D.银8.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有关金银分离的工艺记载:“欲去银存金,则将其金打成薄片剪碎,每块以土泥裹涂,入坩埚中鹏砂熔化,其银即吸入土内,让金流出,以成足色。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专题练习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专题练习

为浅绿色,方程式为 。反应后①中得到 溶液,由题给信息甲同学步骤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
插入的金属没有铁活泼,即为铜丝。由步骤②中没有反应,故②所得溶液仍是
溶液,在步骤③
中插入铝丝,发生反应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由于金属铝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具
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因此将铝丝插入溶液前应用砂纸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铝,以便于能充分反
5、题例解析
例 1:不能由金属跟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A. MgCl2
B. FeCl 3
C. CuCl2 D. ZnCl2
解析 镁和锌的活动性位于氢前,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铁的活动性位于
氢前,但与盐酸反应只生成 +2 价的亚铁盐,不能生成 +3 价的铁盐。由于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反应
___________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插入 ________,充分反应 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插入 ________,充分反应 ___________
结论:金属活动性 。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将铝丝插入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
解析:( A)中 都不能与 溶液反应,只能说明 没有 Fe 活泼,但 Cu 和 Ag 的活泼性无法判断。
(B)中 Fe 能置换出 溶液中的 Cu,而 Ag 则不能,说明 Fe 比 Cu 活泼, Cu比 Ag 活泼。( C)中
Fe 能和稀盐酸反应, Cu 则不能,但 Cu 能置换出 溶液中的 Ag,说明 Fe 比 Cu 活泼, Cu 比 Ag 活
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
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经典题型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经典题型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经典题型练习(含答案)1.(2021广东广州中考)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图3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答案】D【解析】根据实验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的现象可知,铝能将铜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金属活动性:Al>Cu,A正确;根据实验乙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的现象可知,铜能将银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金属活动性:Cu>Ag,B正确;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C 正确;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也有相同的现象,能完成题中实验探究,D错误。

2.(2021四川自贡中考)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答案】B【解析】通过实验①、②,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以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Fe>Cu,A说法正确;通过实验①、②、③,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铁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Fe>Ag,但不能比较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B说法错误;实验④中,若X为Cu,Y为FeO4溶液,铜不能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能证明两种金属活动性:Fe>Cu,C说法正确;实验④中,若X为Cu,Y 为AgNO3溶液,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能证明两种金属活动性:Cu>Ag,D说法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专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
【特别提醒】以上各点是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判断依据。

考点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1】(2015河南中考)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X >Y >Z
B .Z >Y >X
C .Y >X 、Y >Z
D .X >Y 、Z >Y
【解析】X 、Y 与硫酸反应,X 能产生氢气,Y 不能,证明X 排在氢之前,Y 排在氢之后,活动性X >Y 。

Y 、Z 与硝酸银反应,Y 的表面析出Ag ,Z 不能,证明Y 排在Ag 之前,Z 排在Ag 之后,Y>Z ,故顺序为X>Y>Z 。

故选A 。

【答案】A
【例2】(2016新华区二模)X ,Y ,Z 三种常见金属及其盐溶液存在以下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①X +H 2SO 4===XSO 4+H 2↑ ②Y+H 2SO 4不发生反应 ③Y+2ZNO 3===Y(NO 3)2+2Z A .Y>X>Z B .X>Z>Y C .X>Y>Z D .Z>X>Y
【解析】X 与H 2SO 4能反应,X 排在氢之前;Y 与H 2SO 4不反应,Y 排在氢之后;Y 能置换Z ,Y 排在Z 之前,则活动性顺序为X>Y>Z ,故选C 。

【答案】C
考点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例3】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 、Al 、Cu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A.Al>Cr>Cu
B.Cr>Al>Cu
C.________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控制实验条件】(2)打磨三种金属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

【得出结论】(3)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假设中A、B或C)。

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结论应用】(4)根据探究结果,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铬,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答案】(1)Al>Cu>Cr;(2)物理;(3)A;Cr+2HCl===CrCl2+H2↑;(4)AlCl3、CrCl2
1.(2016路北区中考模拟)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MSO4===ZnSO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属M的活动性比Zn强
B.金属M一定是Cu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2.(2016张家口理综二模)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B ) A.Ag、FeSO4、CuSO4 B.Fe、Cu、H2SO4
C.Fe、Cu、ZnSO4 D.Fe、Cu、KOH
3.(2015西宁中考)金属Ni、Mn分别放入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4.(2016路南区理综二模)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Y可能是稀硫酸
B.固体丙中一定含有银
C.根据上述流程无法完全比较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是:锌、X、铜、银
5.(2016保定中考模拟)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
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
B. 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C. 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
D. 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6.(2015重庆中考)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 )
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B.①稀盐酸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
D.①稀硫酸②氯化镁
7.(2014株洲中考)如图是X、Y、Z、W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
弱的是( B )
A.X B.Y C.Z D.W
8.(2016黄冈中考模拟)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
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 l(NO3)3和Zn(NO3)2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
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
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 3和Cu(NO 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2016海港中考模拟)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提示:MnSO 4溶于水)( B )
A .Mn +2HCl===MnCl 2+H 2↑
B .Fe +MnSO 4===FeSO 4+Mn
C .2Al +3MnSO 4===Al 2(SO 4)3+3Mn
D .Mg +MnSO 4===MgSO 4+Mn
10.(2016原创)如图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这时杠杆平衡。

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左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B .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
C .两边溶液的质量都不变
D .取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二、填空及简答题
11.(2016沧州中考模拟)置换反应是初中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已知:化合物A +单质B ―→化合物C +单质D 。

试回答:
(1)若D 为氢气,A 为稀硫酸,则B 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__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之前的金属__。

(2)若D 为铜,化合物A 的化学式可能为__CuO(或CuSO 4、CuCl 2)__。

(3)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 +H 2O=====高温
CO +H 2__;若家中使用煤气做燃料,一旦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__AB__(填字母序号)。

A .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
B .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 .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 2+2NaBr===2NaCl +Br 2 I 2+Na 2S===2NaI +S↓ Br 2+2KI===2KBr + I 2↓ 由此可判断:
①四种单质S 、Cl 2、I 2、Br 2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Cl 2__,最弱的是__S__。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_C__(填字母序号)。

A.Cl2+2NaI===2NaCl+I2↓
B.Br2+Na2S===2NaBr+S↓
C.I2+2KBr===2KI+Br2
(5)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__属于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
12.(2016唐山三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变成浅色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CuSO4===FeSO4+Cu__。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__丙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同学们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Mg>Fe>Cu__。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外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__Cu__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Cu、Fe__,可能含有__Mg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