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临床观察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临床观察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临床观察张玉芳王鹏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115000关键词:中药加针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累及神经及皮肤的常见病,临床以身体一侧出现带状分布的成簇小水疱,并伴有局部神经痛为特征。

但在中老年患者中经常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从1999年以来,我科一直采用中药口服加局部针灸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入选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因明显疼痛而严重影响睡眠、举手等,经一般止痛药治疗无效者;年龄在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约63.28岁,愿意积极配合治疗的门诊病例。

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者及各种原因中断治疗者不在入选之列。

将患者分为3组,药针组68例,男35例,女33例,病程在20天—18个月;针灸组46例,男22例,女24例,病程在24天—20个月;西药组28例,男15例,女13例,病程在18天—18个月。

二、治疗方法药针组采用中药口服加局部针灸治疗,中药内服以理气活血,疏肝止痛为主,方药以柴胡疏肝散与活络效灵丹加减,基本处方:柴胡15g、枳壳15g、当归15g、赤芍15g、陈皮15g、甘草10g、丹参30g、乳香5g、没药5g、元胡15g、郁金15g,余邪未尽加黄芩15g、栀子10g,正气不足加黄芪30g,气阴两伤加党参15g、当归15g,头部加川芎10g,下肢加牛膝15g,夜寐不安加远志15g、合欢皮15g,水煎服,日一付;针灸取穴以中医经络辨证取穴,根据受累神经局部取穴加背俞穴或华佗夹脊穴,或配合远端取穴,日一次。

针灸组以维生素B1、维生素B6各10mg,日三次口服,维生素B12每日1ml、肌注,配合针灸(同上)。

西药组口服药物同针灸组,再配合曲安奈得注射液10mg、2%利多卡因注射液4mL局部注射。

三、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痊愈为疼痛基本消失,功能恢复;显效为疼痛明显减轻,偶有疼痛;有效为疼痛较前减轻,但仍有疼痛;无效为疼痛无改善,仍明显疼痛。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观察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观察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自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患者,治疗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VAS评分(1.31±1.5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3.30±2.23)分,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2%(30/44),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采取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减轻患者病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3-0228-02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外周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偶有泛发者[1,2]。

部分老年、体弱患者皮疹消退后,局部遗留神经痛,甚至剧烈难以忍受,经久不能消失。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郁久化热,肝火内炽,湿热内蕴,日久气血凝滞,经络阻隔,不通则痛[3]。

在基层社区医院,这也是常见病、多发病。

大部分得过带状疱疹的患者在疱疹皮损痊愈后,或短或长时间都存在这种疼痛,这给病患带来巨大痛苦,部分人因此影响睡眠,导致神经衰弱甚至抑郁。

西医皮肤科一般予神经营养药和止痛药治疗。

我科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中医科自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8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患者,治疗组45例患者;男性53例,女性36例,年龄51岁~82岁,平均年龄(65.35±4.2)岁,病程范围1个月~36个月,平均病程(6.41±4.09)个月。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赵晓峰;王瑜【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显著,适宜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年(卷),期】2010(033)001【总页数】2页(P23-24)【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针刺;穴位注射【作者】赵晓峰;王瑜【作者单位】南宁市卫生学校,530031;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5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7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发病后,局部皮损痊愈而局部神经痛牵延不愈,持续数月或数年。

PHN是带状疱疹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因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笔者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显著,并设常规针刺治疗组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观察对象均为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门诊2007年8月~2009年5月就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60例,根据初诊时间顺序依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若患者在观察期间停止治疗,则重新从医院其他符合纳入标准的PHN患者中随机补充,为方便研究,每组观察病例均保持在3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表2,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所有观察病例均符合《皮肤性病学》[1]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即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仍持续性、长期的疼痛超过1个月。

排除合并其它皮肤病及心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例)注:两组的性别、年龄采取构成比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2 两组病程比较(例)注:两组病程用构成比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组别 n 病程1~3月 3~6月 6月~1年 1~2年A组 30 416 8 2 B组 30 2 14 12 2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中医中药39康复网医源世界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中医中药39康复网医源世界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中医中药39康复网医源世界【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法;对照组42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

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6%、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良好。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针刺疗法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而其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和学习。

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疼痛较剧,感觉异常,稍有刺激即可诱发,并伴夜寐不安,精神疲惫,治疗较为棘手。

2002年10月~2004年4月期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并与西药治疗42例进行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4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50~60岁17例,60~70岁25例;疗程2日~1年6个月;病变位置:胸胁背部23例,腰腹背部18例,头部1例。

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51~60岁18例,60~70岁24例,疗程3日~1年7个月;病变部位:胸胁背部22例,腰腹背部19例,头部1例。

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1.3.1 治疗组取穴循经远取为主,辅以局部取穴,病变在头部取患侧风池、攒竹、四白、下关、曲池、合谷、外关,同时患处围刺,针尖向围圈斜刺。

病变在胸胁背部取其肋间同侧的夹脊穴,患侧曲池、支沟、合谷、阳陵泉、太冲,疼痛较显著取阿是穴;同时患处疱疹分布带围刺,针尖向围圈中心斜刺。

病变在腰腹背部取同侧相应夹脊穴;同时取患侧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疼痛较严重者取阿是穴;同时患处疱疹分布带围刺,针尖向围圈中心斜刺,针用提插泻法得气后留针45~60min,皮损处麻木不温者将红外线神灯照于患处上方。

针刺、刺络拔罐结合药物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针刺、刺络拔罐结合药物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中 图 分 类 号 :R244;R246.7 DOI:10.19621/ki.11-3555/r.2018.1130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临床上常见的带状疱疹并发 症 之 一,疼 痛 持 续 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 活 。 [1] 我 院 皮 肤 科 运 用 针 刺 、刺 络 拔 罐 法 结 合 鼠 神 经 生 长 因 子 肌 内注射对 PHN 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 料 选 取 2016 年 3 月 至 2017 年 10 月 在 焦作市第二人 民 医 院 皮 肤 科 就 诊 的 PHN 患 者 84 例, 所有入选患 者 均 符 合 PHN 的 诊 断 标 准[2]。 根 据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将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每 组 42 例 。 治 疗 组 男 20 例 ,女 22 例 ;年 龄 56~74 岁 ,平 均 (57.1± 6.3)岁;平 均 病 程 7.23 个 月。 对 照 组 男 21 例,女 21例;年龄55~75 岁,平 均 (59.5±7.1)岁;平 均 病 程 6.87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 等 方 面 比 较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具 有 可 比 性 。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 PHN 的诊断标准;②年龄55~ 75 岁 ;③ 入 选 患 者 均 知 情 同 意 ,并 自 愿 参 加 本 研 究 ;④ 向 本院伦理委员会申请并获得批准。 1.3 排除标准 ①病程超过2.5年;②合并有心、肾、血 液系统、肿瘤 等 严 重 系 统 疾 病;③2 周 内 进 行 系 统 激 素 治 疗者。

围针透刺法为主配合药物注射治疗疱疹后神经痛40例

围针透刺法为主配合药物注射治疗疱疹后神经痛40例

围针透刺法为主配合药物注射治疗疱疹后神经痛40例柳爱红(湖北省京山县中医院,湖北京山431800)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注射治疗疱疹后神经痛(PHN )的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围针透刺法为主配夹脊穴电针及低浓度地塞米松混合液注射针刺处,对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和治疗3疗程后行VAS 评分,评价疗效优良率。

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 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有极显著差异(P <0.01);治疗1疗程和3疗程后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75%和73.5%,有效率分别为95%和91.2%。

结论:本综合疗法治疗PHN 疗效显著。

关键词:围针;透刺;电针;药物注射;疱疹后神经痛中图分类号:R 2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2-0039-01作者简介柳爱红(6),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非手术治疗。

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指皮疹愈合后,在原来皮疹区的皮下长期存在的剧痛。

本病治疗棘手,镇痛药物难以奏效,患者非常痛苦。

笔者运用围针透刺法配合药物注射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疼痛部位主要分布在躯干部。

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23~75岁,平均47岁;病史3月~6年,平均16月。

糖尿病患者、脏器功能衰竭者及对针刺不能耐受者,不纳入观察病例。

2 治疗方法2.1 围针透刺 在皮疹疼痛区四周边缘进针,针尖向病灶区中心透刺。

根据痛区面积大小选用相应长度和数量的毫针,每针间隔1~2c m ,针尖应尽量到达痛区中心。

另根据疼痛部位对应脊椎节段选用相应的夹脊穴,予以电针连续波刺激,留针30m in 。

围刺处只留针,每5m in 运针1次,捻转泻法。

针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2.2 药物注射 用生理盐水注射液与地塞米松配成低浓度注射液,使每10m l 混合液中含地塞米松不超过0.2m g 。

针灸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针灸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带 状疱 疹后 遗 神经 痛 ,是 临床 中带 状 疱 疹 比较 常 见 的并 发症 之一 ,往 往是 在患 者疱 疹治 疗愈合 以后 ,在 皮损 区的位 置 出现疼 痛 的症状 ,时 间超 过 1个 月 以上 , 便 可 以判 定 为 一 种 后 遗 神 经 痛 的 综 合 征 … 。带 状 疱 疹 后遗 神经 痛 的发 病率 相 对 较 高 ,多发 人 群 为 中老年 人 群 ,一 般 临床症 状 都 比较 严 重 ,而 且 很难 完全 治 愈 , 反 复性 发作 。常规 治疗 方 法 一 般 是 药物 镇 痛 ,但 是 这 种方 法往 往会 产 生一 定 的不 良反 应 ,而 且 药 效有 一 定 的局 限性 ,效果 并 不 理想 ,所 以 ,必 须 及 时采 取 更 为 有效 的 治疗方 法 ,中医针 灸 方法 近 年 来 便 被 引人 到 了临床 中来 。本 研 究 针 对 我 院 2012年 7月 一2016 年 6月 收治 的 62例带状 疱 疹后 遗神 经痛 患者 ,分 别采 用不 同的治疗 方 法加 以治 疗 ,现结果 报道 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资 料 选 取我 院 2012年 7月一 2O16年 6月 收治 的 62例带状 疱疹 后 遗 神经 痛 患 者作 为研 究 对 象 ,
光 明 中 医 2018年 3月 第 33卷 第 5期 CJGMCM March 2018.Vol 33.5
【针 灸 探 骊 】
·681 ·
针灸 为 主 治疗 带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 的 临床 观察
段 彩 茹
摘要:目的 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分析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6年 6 月收治的6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实验组采用中医针 灸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镇痛镇静、提升免疫力、营养神经的常规治疗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 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利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能 够有效发挥出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放血组 降低 明显 。针刺放血组 V A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 分分别 由治疗前的( 8 . 1 2  ̄1 . 0 5 ) 、 ( 2 1 . 0 7  ̄ 1 . 2 ) 降低至治疗后 的( 1 . 8 0  ̄ 0 . 7 4 ) 、 ( 3 . 4 2  ̄ 1 . 0 5) , 药物 组V AS和生 活质量指数评 分分别 由治疗前的 ( 7 . 9 2  ̄ 1 . 3 5 ) 、 ( 2 0 . 4 6  ̄ 1 . 2 1 ) 降低 至治疗后的 ( 4 . 0 2  ̄ 1 . 1 2) 、 ( 6 . 2 5  ̄ 1 . 4 5 ) , 两组闻比较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g r o u p s - - t h e a c u p u n c t u r e b l e e d i n g g r o u p a n d t h e me d i c i n e g r o u p . T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e a c u p u n c t u r e b l e e d i ng g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ma i n l y b y l o c l a mu l t i p l e - s u p e r f i c i l a n e e d l i n g . he T y w e r e a c u pu n c t u r e d wi t h As h i p o i n t s i n h e r p e s z o s t e r l ca o l a s t h e c e n t r e u s i n g d i s a p o s a b l e a c u p u n c t u r e n e e d l e s i f v e t i me s a we e k . T he n e e d l e p o i n t a i me d a t t h e l e s i o n a n d t h e i n s e r t e d b o d y s k i n s h a l l o wl y lo a n g s u p e r ic f i a l f a s c i a .Me a n wh i l e , p ic r k i n g p a i n p a t r wi t h s k i n n e e d l e s c o mb i n e d wi t h b l o o d l e t t i n g a n d c u p p i n g we r e p e r f o r me d o n t h e p a t i e n t s t wi c e a we e k . I n t h e me d i c i n e g r o u p ,t h e p a t i e n t s t o o k Te t r a n d r i n e t h r e e t i me s a d a y wi t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年 9月 第 1 01 8卷第 9 期
中 国中 医药信 息杂 志
・ 7・ 7
透穴刺法 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 神经痛 临床观 察
王威岩 周振坤 1 , 7 郑祖艳
(. 1 黑龙 江省中医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0 3 ;2 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 506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4 ) 5 0 0 关键词 :透穴刺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 经痛
2 方 法
2 1 治 疗 方 法 .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痛 是 带 状 疱 疹 最 常 见 的并 发 症 , 发 于 好 老 年及 免 疫 力 低 下 的患 者 。 疼 痛 剧 烈 , 续 时 间 长 , 重 影 响 因 持 严
了患者的工作和 生活 。 目前仍有 4 % 0 的带状疱疹后遗神 0  ̄5 % 经痛 患者对各 种 治疗措施 都缺 乏敏感性 , 因此, 积极 有效 的 预防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 有重要意义。 笔者采用透 穴 刺 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收到较好疗 效, 现报道如下 。
采 用 M G 1 , 定 患者 治疗 前 后 的现 时疼 痛 强 度 (P ) 疼 c i 1法 评 PI和 痛 分 级 指 数 (R ) 况 。 P I情 2 3 疗 效 标 准 . 以 V S评 分作 为 疗 效判 定标 准 。 A 治愈 : 状 和体 征 完全 消 失 , 症
1 2 诊断标准 . 带状疱 疹后遗神 经痛 的诊 断标准 参考美 国神 经病协会 标 准 :①带状疱 疹皮损 痊愈后, 局部疼 痛持续超 过 3个 月; 瘙 ②
D I 1 . 9 9 J i . 0 — 0 . 0 1 0 . 3 0 : 36 / . n 1 5 5 4 2 1 . 9 0 5 0 S s 0 3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 1 2 59 . 2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3 42 1 )9-0 70 0 55 0 ( 0 0 ・ 7 ・ 2 - 1 0 -
节 段 的 同侧 足 太 阳膀 胱 经 穴 、夹脊 穴 、督 脉 穴 。配 穴 :双 侧 太
冲 、阳陵泉、足三里 、三 阴交 。操作方法 :患者 取坐位 , 皮肤 常规 消毒, 0 4 t 0 m 取 . 0 I ×4 m毫针, n o 选择足太 阳膀胱经穴斜刺 进针, 角度为 3。 向同侧 同一节段夹脊穴透刺, 向同侧 同一 0, 再 节段督脉 穴位 透刺;太冲 、阳 陵泉 、足三里 、三 阴交直刺 , 得 气后施平补平泻法, 留针 4 i, 日 1次,8 d为 1 0m n 每 2 个疗程 。
者 2 例。 2 对照组 6 例, 5 女 2 例, O 男3 例, 5 平均年龄 (74 ±8 1) 2 2 观察指标与方法 5 . 5 . 1 . 前后疼痛 改善程 度。V S评分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 : ( A 治 疗前积分 一治疗后积 分) ÷治疗前积分 X1 0 , 0 % 以百分数表示 。
①符合 带状 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 ; 病变部位在胸部 ②
及腰部 的患者;③ 年龄在 4  ̄7 0 5岁之间;④ 签署知情 同意书
的 患者 。 14 排 除 标 准 .
2 4 统计学方法 .
所 有 资 料 均 采 用 统 计 软件 S S 1. P S 70软 件 包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计 数 资料 组 间 比 较 用 检 验 ;计 量 资料 组 间 比较 采 用 t
1 临床资料 1 1 一 般 资料 . 入 选 病 例 共 1 0 , 龄 4  ̄ 7 岁 , 程 4 3 个 月 , 来 2例 年 1 3 病 ~ 6 均 自 21 0 0年 1 - 2 1 年 3月 黑 龙 江 中医 药 大 学 附属 第 一 医 院 月 01
2 1 1 对照组 主穴 :与皮损 相应 的同侧夹脊穴和背俞穴 。 . .
痒 、 麻 木 、 感 觉 过 敏 及 感 觉 异 常 也 属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 范
畴。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纳 入 标 准 .
能够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A 评分减少39% VS 0 ;显效 :原有症
状 、体征 大 部 分消 失 或 明显 减 轻, A V S评分 减 少 37% <9 % 0, 0 ;有 效 : 状 、体征 较 治疗 前 减 轻, A 症 V S评分 减 少 33% <7 % 无 效 : 0, 0 ; 原 有症 状 、体 征无 好 转 , 总积 分 减 少 <3% O。
配 穴 :双 侧 太 冲 、阳 陵泉 、足 三 里 、三 阴 交 。操 作 方 法 :患 者
取 坐位 , 皮肤常规消毒后, 0 4 m 0ml 取 .0m ×4 i毫针, l 夹脊穴和背 俞 穴采用局 部平 刺, 太冲 、阳陵泉 、足三里、三阴交直 刺, 得气 后施平补平泻法 , 留针 4 i, 日 1 2 0m n 每 次, 8 d为 1 个疗程 。 2 12 治疗组 . . 主穴 :皮损上 一节 段、皮损节段及皮损下一
采 用 W O 视 觉 模 拟 划 线 法 (A H V S评 分 法 ) , 定 患 者 治 疗 评
和 黑龙江省 中医研 究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采用完全随机对照法
分 为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 出现 病 例 剔 除 和 脱 落 , 立 即 补 充 入 如 则 组 。治疗组 6 0例 , 3 , 2 男 3例 女 7例 , 均 年 龄 (8 3 ± 79 ) 平 5 . 2 . 6
岁, 平均病程 (. 2 .6 月, 8 4 ±2 2 ) 侵犯胸神经者 3 8例, 侵犯腰神经 岁, 平均病程 (. 8 . 8 月, 8 5 ±2 4 ) 侵犯胸神经者 3 4例, 侵犯腰神 经者 2 6例 。2组 患者 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 P>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