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外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行业现状

汽车发动机行业现状

汽车发动机行业现状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发动机行业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汽车发动机行业的现状。

一、技术发展目前,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发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电动化技术,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其发动机采用电动机,比传统的内燃机更加节能环保。

2.燃油经济性技术,包括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等,其发动机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燃油,提高燃油经济性。

3.新能源技术,包括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等,其发动机更加环保,未来有望成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市场竞争目前,汽车发动机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上主要有日本、德国、美国和中国等几个大型发动机制造商。

这些企业都在不断地研发和改进发动机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环保要求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国政府对汽车发动机行业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欧洲联盟对汽车燃料效率和排放标准有严格要求,而中国政府也将汽车节能和环保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因此,汽车发动机制造商需要不断改进技术,并生产更加环保节能的发动机产品。

四、市场前景目前,全球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对汽车发动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如中国和印度等,汽车购买能力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都将推动汽车发动机行业的发展。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动机制造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汽车发动机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技术、市场、环保和前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变化和趋势。

未来,汽车发动机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环保要求,并抓住市场机遇,取得更好的发展。

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引言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各个行业的关注焦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发动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就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及对未来发动机技术的展望。

一、燃油效率的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提升发动机燃油效率成为了发动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通过优化燃烧系统、采用高效燃料喷射技术、减少摩擦损失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结合电动机和内燃机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燃油效率。

二、减少排放的要求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

因此,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也要面对减少排放的要求。

发动机的排放控制系统需要不断改进,采用先进的催化剂、颗粒捕集器等装置来减少排放物的产生。

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传统燃油车辆的使用,也是减少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提高动力输出除了环保和燃油效率之外,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于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通过改进发动机的结构设计、提高气缸的压缩比、增加涡轮增压系统等手段,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同时,还可以采用增压直喷技术、双燃料系统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四、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在发动机技术方面,也开始出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创新。

例如,智能化车载电脑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同时,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发动机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五、新能源的发展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机成为了动力系统的核心。

因此,电动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当前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方向。

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随着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车用发动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仍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将对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分析1.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的整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尽管在传统燃油发动机的研发上,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电机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差距仍较为明显。

此外,在柴油机等数据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也相对滞后。

2.重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在我国的市场标准中,对车用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

为了满足该要求,市场中的车型往往采用的是技术相对成熟、性能稳定的成熟技术。

另外,政策法规方面也相对严格,消费者对于车用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3.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车用发动机的技术发展也受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影响。

国外车用发动机的技术水平较高,优秀的性能和性价比也不断刺激着中国车用发动机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发展对策1.加大技术投入和开发力度要提高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水平,加大技术投入和开发力度非常关键。

这需要引导政府和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力度,拓宽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的研发领域,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

2.加强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针对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比较低的状况,市场上的车型选择也比较单一,而核心技术的缺失,造成我国车用发动机产业受制于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要加强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我国车用发动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除了加大内部技术投入,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也是提高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加强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交流合作,引进和掌握国外先进的车用发动机高端技术,以及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推进我国车用发动机产业的转变和升级。

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现状

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现状

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现状
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著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汽车发动机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汽车发动机产量和销量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在技术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在排放控制、燃油效率、动力性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一些国内品牌企业的发动机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若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汽车发动机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和品质管控,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4.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强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鼓励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法规监管,推动汽车发动机行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5.产业链不断完善:随着汽车发动机行业的不断发展,产业链也在逐步完善。

国内企业已经具备了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条,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在市场规模、技术水平、市场竞争、政策环境和产业链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该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024年汽车发动机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发动机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汽车发动机系统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汽车发动机系统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在汽车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发动机系统市场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对汽车发动机系统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市场规模与增速近年来,全球汽车发动机系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发动机系统市场规模达到X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X亿美元。

市场增速稳定增长,这主要受到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

3. 发动机系统种类汽车发动机系统主要分为传统燃油发动机系统和新能源发动机系统两大类。

3.1 传统燃油发动机系统传统燃油发动机系统主要使用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

这种发动机系统在车辆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燃油发动机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3.2 新能源发动机系统新能源发动机系统主要包括电动发动机系统、混合动力发动机系统等。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新能源发动机系统在市场上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然而,新能源发动机系统的技术和成本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4. 市场竞争格局当前,全球汽车发动机系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大众、丰田、福特、通用等。

这些厂商都致力于研发更加先进、高效的发动机系统,以满足消费者对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标准的要求。

同时,一些新兴企业也在发动机系统领域崭露头角,给市场竞争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机遇。

5. 市场挑战与机遇汽车发动机系统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5.1 挑战•环保压力: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汽车发动机系统需要更好地符合排放标准,对尾气进行更有效的净化处理。

•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发动机系统市场竞争激烈,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挑战。

5.2 机遇•技术创新:发动机系统技术不断发展,如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在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发动机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发动机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发动机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本文将就发动机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做一个概述。

一、燃油直接喷射技术燃油喷射技术是发动机技术领域的重要创新之一。

在传统的喷油系统中,燃油被喷射到进气道中,然后进入汽缸进行燃烧。

而燃油直接喷射技术则直接将燃油喷入发动机气缸中,可以在燃烧时更好地控制燃油的混合量,从而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功率输出。

由于燃油直接喷射技术可以控制燃烧过程,因此可以更好地达到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效果。

此外,这种技术还可以增加动力输出,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

不过,燃油直接喷射技术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精度。

二、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混合动力发动机成为了一种较为流行的选择。

混合动力发动机通过搭载电池组,使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不仅依赖传统的内燃机,也有了可充电的电动机驱动方式。

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则是在混合动力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步进化。

它可以通过插入电源进行更快速的充电,从而使电动车更加适用于日常出行和长途旅行。

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还可以借助发动机来为电动机充电,不会出现电力不足导致无法行驶的情况。

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有助于减少汽车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而随着电池存储容量的提高,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在未来还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输出,使发动机更加灵敏和动力强劲。

在传统的发动机中,只能通过增大排量、加大气门等方式来提高功率输出,然而这些方法会带来更高的能耗和更大的污染排放。

涡轮增压技术可以通过压缩进气,增加气缸内燃烧混合气的密度,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

此外,涡轮增压技术还可以通过减小缸径,降低发动机整体重量,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四、发动机智能化控制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发动机的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升级。

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3.国家对自主开发新机型在税收上、贷款
上应予以优惠。例如:进口样机、试验设 备、原材料、技术资料在进口关税上以予 以减免,在审批时应大开绿灯。 + 4.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引入国外人才包括 有开发经验的在国外大企业工作过的“海 归”人才。 + 5.继续依靠国外技术力量(如AVL、FEV 公可),但鼓励联合开发,自主开发,尽 快掌握先进的汽油抓开发技术
+ 3.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中外资控股趋势明显,
近几年,外方有意控制汽车发动机技术。由于中国 加入WTO条款中规定国内生产发动机允许外方控股, 因此外方近几年控股趋势明显,如广州丰田发动机 有限公司日方占70%,中方占30%;一汽与德国大 众在大连新建发动机厂,大众占60%,一汽占40%; 长春西门子威迪欧有限公司德方占100%股份(生产 电子控制产品)等。 + 4.国外跨国汽车集团都有自己的配套体系和技术 壁垒,中方汽油机企业很难进入其OEM配套体系。 例如日系车型、韩系及德系车型进入我国都跟进一 批配套企业,国内一些汽油机及配件企业产品进入 其配套体系很难。
+ 3、增压中冷技术
采用涡轮增压增加柴油机的空气量,提高燃烧 的过量空气因数是降低大负荷工况排气烟度、 PM 排放量以及燃油消耗的有效措施。有效的空——空 中冷系统,可使增压空气温度下降到50℃以下,工 作循环温度的下降有助于NOX的低排放和PM的下 降,故目前重型车用柴油机都普遍是增压中冷型, 不仅有助于低排放而且燃油经济性良好。 4、排气再循环(EGR)技术的应用 EGR 是目前发达国家先进内燃机中普遍采用的 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少量废气引入气缸内, 这种 不可再燃烧的 CO2 及水蒸汽废气的热容量较大,能 使燃烧过程的着火延迟期增加,燃烧速率变慢, 缸 内最高燃烧温度下降,破坏 NOX 的生成条件

2024年汽车用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用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用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介绍汽车用发动机市场一直是汽车工业中的关键领域之一。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汽车性能的提升和燃油效率的改善。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汽车用发动机市场正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本文将对当前汽车用发动机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汽车用发动机市场的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汽车用发动机市场的年销售额稳步增长。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汽车用发动机包括传统燃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燃油发动机的市场份额可能会逐渐下降,而混合动力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的市场份额有望增长。

技术创新与竞争态势为了满足市场对节能环保的要求,汽车用发动机技术在不断创新。

其中,燃油直喷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等是当前常见的技术创新方向。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用发动机更加高效节能,同时提升了动力性能。

正因为如此,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都在加大对发动机技术创新的投入,竞争态势日益激烈。

电动化趋势与挑战电动汽车作为汽车用发动机市场的新兴领域,正迅速崛起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和高能效的优势,因此备受消费者的关注。

然而,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建设和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改善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

另外,一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等问题仍然持观望态度。

因此,电动汽车市场在技术发展和消费者接受程度上面临着一些挑战。

市场前景与展望总体而言,汽车用发动机市场在制造技术的创新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扶持,电动发动机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传统燃油发动机厂商仍在不断提升技术,以满足市场对高效节能的需求。

混合动力发动机作为现阶段的过渡技术,也有着一定的市场空间。

综上所述,汽车用发动机市场将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内外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当今在世界上车用发动机的生产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随着各国高速公路的增多, 随着人类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汽车上附件的不断增多, 对车用内燃机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关键词:车用内燃机发展现状建议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and ForeignAutomobile EnginesVehicle Engineering 09 Class 2 WangYang 0901040421Abstract:In today's world, the technology of engines used on vehicles is a symbol that reflects how national industry develops. As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highway, with human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ar accessories increasingly strict increased continuously for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o improve continuously.Keywords: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velopment Advance引言:内燃机的发展带动汽车的发展,伴随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而来的是大气污染和石油消耗。

无疑,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将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

近 20 年来, 面对世界石油资源日趋枯竭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 面对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世界汽车界不停地在寻找实现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法。

(一)车用汽油机发展及现状一、世界汽油机技术发展现状为了适应汽车对节油、环保、安全的需要,车用汽油机主要;朝着更节油、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因此欧洲己执行欧Ⅳ标准。

以下为国外在汽油机方面主要先进技术。

1、多气门技术:每缸3-5个气门(大多为4气门),可提高功率,改善燃烧质量,如捷达王5气门、丰田8A4气门等。

2、双顶置凸轮轴(D.HC)可提高转速、提升可靠性。

3、可变气门正时(VVT):根据不同转速调节气门时,可节省燃油,改善排放,如本田VTEC、丰田VVT-i等。

4、汽油机增压:可提高升功率,在排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功率,如帕萨特1.8T轿车。

5、可变进气道长度(VIM):在不同转速下使用不同进气道长度,保证在任何工况下都有较好的充气效率,如奥迪A6。

6、停缸技术:在输出功率减小时,使一部分气缸停止工作,可节省燃油,如通用开拓者EXT 2005款有8个气缸,需要时可使4个气缸一停止工作。

7、全铝发动机:使用铝缸体、缸盖、活塞等,可减小质量,节省燃油,如日本铃木1.3L、1.4L汽油机。

8、智能驱动气门(SVA):取代传统凸轮轴,每一个气门挺杆上有一个独立的驱动器,可以减少20%油耗及污染物,如:法国法雷奥公司已设计出样机,2009年可大批量投产。

9、汽油机直喷(GDI)和稀薄燃烧技术:将高压汽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周围为稀薄混合气,实现分层燃烧,可提高燃料经济性,节油约20%,如丰田皇.冠3.0L V6汽油机(国产皇冠无GDI技术)。

10、可控燃烧速率系统(CBR):两个进气道,有一个是切向进气的,另一个是中性的。

喷油器向两个进气道喷入等量的燃油。

改变进气口封闭控制阀的位置,可调节气缸内空气涡流强度和混合气浓度,实现稀薄燃烧;二、国内汽油机技术现状及发展水平我国早期汽油机大多是引进和测绘仿制产品,如:一汽解放载货车用CA6102、BJ2020车用BN492Q、南汽轻型货车用6427等。

之后随着中外合资企业的建立及技术引进,我国汽车行业已生产多种机型,例如:切诺基BJ498Q、BJ698Q(2.5L、4.0L);桑塔纳AEE(1.8L);帕萨特AWL(1.8L);北京现代伊兰特B4GB(1.8L);天津一汽夏利TJ376Q(LOL);长安奥拓JL368Q (0.8L);广州丰田凯美瑞(丰田2.4L);广州本田雅阁(2.0L、2AL、3.0L);广州本田飞度(1.3L、1.5L);东风日产(1.6L、1.8L、2.0L);一汽轿车引进技术生产的克莱斯勒CA488 (2.2L);沈阳航天三菱引进的三菱4G63、4664(2.0、2.4L)和4669系列汽油机;东安动力引进的三菱4G1(1.3L、1.6L),4G9(1.8L、2.0L);东风悦达起亚千里马(1.6L),以及国内沈阳新光、保定长城等企业生产的491Q(丰田4Y),吉利生产的JL376(LOL)、JL479(1.3、1.50、JL481(1.8L)汽油机等。

在技术应用方面,大多数引进机型和合资企业生产的机型都采用一些国外先进技术。

1.天津丰田8A、5A,东风本田,北京现代,奇瑞SQR372(0.8L)、SQR481Q(1.6L),神龙公司爱丽舍(1.6L)等都使用多气门和DOHC技术。

2.东风本田发动机,天津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的花冠、皇冠汽油机,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生产的汽油机型都引进可变气门技术(VTEC、VVT-i、CVVT等)。

特别是奇瑞公司,在AVL公司帮助下开发的自主品牌 1.6LSQR481H和2.0L SQR484H汽油机使用了VVT可变气门技术,吉利也开发出了带可变技术的自主品牌汽油机。

3.汽油机直喷(GDI)发动机国内尚未批量生产,但奇瑞公司在AVL公司帮助下开发的自主品牌2.0L SQR484J汽油机使用了GDI技术。

4.全铝发动机国内产品较多,如长安铃木雨燕1.3L汽油机、东风本田发动机的产品、上海大众POLO发动机等,奇瑞动力1.6L SQR481F(已投产)和SQR481 H 及未投产的SQR484J、SQR681 V(2.4L)、SQR684V(3.0L)都是全铝发动机。

5.国内奇瑞公司已投产的自主品牌SQR481H(1.6L)具有CBR系统,奇瑞公司其他样机中不少机型也装有CBR系统。

6.国内引进的已投产机型中已有不少机型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如PASSAT 1.8T、宝来1.8T等;华晨金杯在德国FEV公司帮助下开发的1.8T汽油机,也是增压机型(配装中华轿车)。

7.停缸技术、智能气门、可变压缩比等技术尚未在国内生产的汽油机中采用。

8.发动机电喷管理系统(EMS)国内主要有联合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万源德尔福发动机管理系统公司,分别是中方与德国BOSCH公司和中方与美国德尔福公司的合资企业。

同时,还有马瑞利、电装和摩托罗拉等企业生产。

9.汽油机电喷系统中传感器、电控喷油泵等国内己批量生产;汽油机排气系统中三效催化转化器及陶瓷芯等,国内己批量生产,如:大连华克吉来特、天津卡达克高新技术公司等生产三效催化转化器;在苏州的日本独资企业NGK(苏州)环保陶瓷有限公司生产国Ⅲ、国Ⅳ汽油机用三效催化转化器陶瓷芯等。

三、存在的问题与差距1.核心技术大多为外方掌握,合资企业中,由于中方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话语权。

国内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由上海联合电子与北京万源德尔福两家企业生产,核心匹配技术为BOSCH和德尔福掌握;汽油机排气系统中催化转化器陶瓷芯由NGK(苏州)公司独资生产;天津一汽丰田、东风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沈阳航天三菱等汽油机企业大多依赖外方技术。

2.汽油机的关键零部件,中方缺乏自主开发能力。

3.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中外资控股趋势明显,近几年,外方有意控制汽车发动机技术。

由于中国加入WTO条款中规定国内生产发动机允许外方控股,因此外方近几年控股趋势明显,如广州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日方占70%,中方占30%;一汽与德国大众在大连新建发动机厂,大众占60%,一汽占40%;长春西门子威迪欧有限公司德方占100%股份(生产电子控制产品)等。

4.国外跨国汽车集团都有自己的配套体系和技术壁垒,中方汽油机企业很难进入其OEM配套体系。

例如日系车型、韩系及德系车型进入我国都跟进一批配套企业,国内一些汽油机及配件企业产品进入其配套体系很难。

例如:国内企业生产的自主品牌三效催化转化器产品大多只能给自主品牌车型配套;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生产的三效催化剂,虽然价格优势比较明显,但难以大量进入引进车型市场。

5.国内汽油机配件厂大多依附于整机厂(少量出口型企业除外),由于汽车整车不断降价,使整车厂和整机厂把降价的压力转移到为其配套的零部件厂,大多零部件厂利润低,对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国内研发资金一般占销售收入2%~3%,而国外大企业占5%~8%)。

6.北京市已执行国Ⅲ排放标准,2008年全国也要执行国Ⅲ标准,2010年以后,全国可能要执行国W排放标准,汽油机生产企业面临技术升级和成本价格上升的巨大压力。

7.国内自主品牌产品在技术水平及性能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如可靠性、动力性能、噪声及无故障行驶里程等方面的性能指标要低于国外先进机型1。

8.汽油机研发人才较缺乏,虽然一些企业引进了研究生、博士生及“海归”人才,但力量仍显薄弱。

同时,国内汽油机行业还缺乏为研发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的大量基础数据。

(二)、车用柴油机发展及现状⒈车用柴油机的性能特点(1)有能量密度高(大型低速增压柴油机的有效热效率已超过50%),燃油消耗率低,这对节约能源和提高经济效益都很重要。

(2)好的燃油经济性;(3)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少,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汽油机大约低30-35%,但废气中含有害成分(NO,颗粒物等)较多,噪声较大,在环境环抱方面已引起重视。

(4)功率和转速范围很大(功率1—65580KW,转速54—5000r/min),因此应用领域宽(5)结构较复杂,零部件材料和工艺要求较高,制造成本较高,与汽油机相比质量较大。

主要有三大优点:①经济。

首先, 每单位柴油的能量含量比汽油高;其次,柴油机的压燃特性, 使其热效率比汽油机高。

一般柴油机的油耗要比汽油机的低 30%~40%。

②环保。

一般来说, 机动车的主要排放物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颗粒物和氮氧化物。

相对而言, 柴油机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极低, 但在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上要比汽油机更难处理。

这是柴油机本身的特性造成的, 可通过现代技术处治。

③柴油机低速大扭矩的特性, 为汽车提供了更好的使用性能。

通过采用先进的燃油喷射技术和电控技术, 现代柴油机在动力性、加速性、舒适性指标上已经无异于汽油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