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

合集下载

最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最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最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最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例如,引入特定的昆虫、鳗鱼等捕食者或寄生虫来控制害虫的繁殖。

2. 性诱捕: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吸引有害生物,并通过捕杀装置将其捕捉。

比如使用性诱剂来吸引害虫到黏虫板上。

3. 化学控制: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但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化学农药可能对环境和非目标物种造成负面影响。

4. 遗传控制:通过改变有害生物的基因来减少其数量。

这种方法需要深入了解有害生物的基因组,并进行遗传工程来实现。

5.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如利用高温、低温、辐射、电击等方式杀灭害虫。

6. 文化防治: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环境来减少有害生物的滋生和繁殖条件。

例如,采用轮作、梯田、混作等措施来减少害虫的传播和繁殖。

综上所述,最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应该综合利用上述各种方法,并根据具体
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以提高有害生物防治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21种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21种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21种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1. 发布天敌:引进对特定病虫害的天敌,例如昆虫对昆虫、捕食动物对害虫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传播。

2. 使用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如使用病毒、真菌或细菌制剂。

3. 利用细菌:使用对特定病原体有杀灭作用的细菌,例如使用苏云金杆菌来防治苹果火锈病。

4. 利用真菌:利用具有杀虫或抑制虫卵发育的真菌来控制害虫,如使用白僵菌来防治蚜虫。

5. 利用病毒:使用对特定害虫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病毒来控制病虫害,例如使用苜蓿螟NPV病毒来防治苜蓿螟。

6. 利用寄生虫:使用能寄生在害虫体内并杀死害虫的寄生虫来进行生物防治,例如使用寄生蜂防治毛虫。

7. 利用捕食者:引进对特定害虫有捕食作用的动物,如蚂蚁、蜘蛛、田鸟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8. 利用花草植物:种植对害虫有驱避作用的花草植物,如驱避蚜虫的唐菖蒲、驱避白蚕虫的桑树等。

9. 利用植物挥发性物质:使用植物诱导的挥发性物质吸引天敌或对害虫产生驱避作用。

10. 利用种质抵抗性:选育具有抗病虫性的品种或利用遗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11. 早收早播:通过尽早收获或尽早播种,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12. 轮作和间种:轮作不同作物,或间种不同作物,以破坏病虫害的生活环境。

13. 混种和套种:混种和套种不同作物,使病虫害难以传播和繁殖。

14. 清除枯萎体和田害体:及时清除病死植株和田害体,以减少病虫害的来源和繁殖源。

15. 病虫害检疫:对于植物和种子的引进,进行检疫和处理,以预防病虫害的传入。

16. 使用捕虫灯和黄板:利用捕虫灯和黄板吸引并捕捉病虫害。

17. 喷施生物制剂:使用含有益菌和抑制病虫害的成分的生物制剂,如生物有机肥料等。

18. 利用植物保护物质:使用具有杀虫或抑制害虫繁殖的植物保护物质,如苏木素、黄蒿素等。

19. 利用化学调节剂:使用具有影响害虫行为、发育或生殖的化学调节剂,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激素类似物等。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是指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或减少对农作物、森林、家庭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损害造成的生物,如害虫、杂草、害鸟、害兽等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1. 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影响。

这种方法效果较快且面积广泛,但也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或病毒来控制有害生物。

通过引入适当的天敌,可以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而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过多的危害。

3. 物理防治:采取物理手段,如使用隔离技术、陷阱、电网等,来防止有害生物的进入或传播。

4. 文化防治:通过改变农作物的种植方式、轮作方式或改善土壤质量等,减少有害生物的滋生或传播。

5. 遗传防治:通过选育或基因改良的方法,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对有害生物的依赖。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来进行有害生物防治。

同时,这些方法应当与可持续农业和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最小化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1种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

21种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

21种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生物防治病虫害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利用自然界的生物资源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介绍了21种常用的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

1. 生物防治剂: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来防治病虫害。

例如,使用杀菌性真菌来控制作物上的病菌。

2. 天敌引进:引入天敌动物,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益虫等,来消灭作物上的害虫。

3. 植物诱导抗病性:通过喷施植物诱导剂,如茉莉酸、茴香酸等,来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4. 旋耕和间作:通过定期改变作物种植顺序和结构,来打破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和生命周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调节土壤酸碱度:适当调节土壤的pH值,使之适合有益微生物生长,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6. 种植抗病虫品种:选择有抗病虫性的作物品种种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损失。

7. 战争性生物(比如轮虫):利用某些生物互相竞争的特性,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扩散。

8. 银鱼、蚂蚁等拦截虫害:利用银鱼、蚂蚁等昆虫帮助清理废弃物,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9. 发射怪门:通过高压气枪发射怪门,将气囊囊内小灰虫、小瓢虫等害虫击落。

10. 利用香薰剂:散发具有杀虫作用的香薰剂,如柠檬香精和茉莉花香精,来驱赶害虫。

11. 化学物质灭鼠:使用化学物质灭鼠,如华法林、伏马毒等,来控制鼠害。

12. 鸟类捕食害虫:利用鸟类捕食一些害虫,如动物熊猫就常吃竹嫩籽。

13. 加强管理: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及时采取措施干预,减少发生的损失。

14. 换盆消毒:移栽作物时,对土壤进行消毒,杀死潜伏在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害虫。

15. 防风堵沙:在风沙区种植木本植物,建立防护林带,防止风沙对农作物的侵害。

16. 盖被覆膜:对一些特殊作物或特定的生长阶段,使用覆盖膜,提高温度和湿度,加速作物生长,减少病虫害。

17. 使用陷阱:设置粘虫板、黄板和性信息素陷阱等,来吸引和捕杀害虫。

18. 人工手工采摘:及时对作物进行采摘,将害虫随着作物采摘排除,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高中生物三大防治举例

高中生物三大防治举例

高中生物三大防治举例高中生物三大防治举例:一、生物防治:1. 天敌引入:利用一种或多种捕食性或寄生性动物作为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引入瓢虫来控制蚜虫的繁殖。

2. 细菌防治:利用某些细菌对害虫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芽孢杆菌来防治水稻的稻瘟病。

3. 孢子防治:利用某些真菌的孢子对害虫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白僵菌孢子防治蚜虫的繁殖。

4. 节肢动物防治:利用某些节肢动物对害虫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蜘蛛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二、物理防治:1. 网栽:在农田中设置网栽,阻挡害虫进入农田,达到防治的目的。

例如,在西瓜田周围设置网栽,防止蚜虫等害虫的入侵。

2. 黄板诱捕:在农田中设置黄色的粘板,吸引害虫落到粘板上,达到防治的目的。

例如,在果树园中设置黄板,吸引果实螨的数量。

3. 热烟熏:利用烟熏的方法将害虫杀死。

例如,在蚕室中进行热烟熏,杀死蚕室中的病虫害。

4. 灭鼠:利用物理手段如夹子、毒饵等杀死害鼠。

例如,在粮仓中设置夹子,捕杀害鼠。

三、化学防治:1. 农药喷洒:利用农药喷洒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在水稻田中喷洒杀虫剂,控制稻飞虱的繁殖。

2. 杀螨剂喷洒:利用杀螨剂喷洒来控制螨虫的数量。

例如,在果树园中喷洒杀螨剂,控制果实螨的繁殖。

3. 杀菌剂喷洒:利用杀菌剂喷洒来控制病菌的繁殖。

例如,在蔬菜大棚中喷洒杀菌剂,控制霉菌病的发生。

4. 熏蒸:利用熏蒸的方法杀死害虫。

例如,在仓库中进行熏蒸,杀死害虫的卵和幼虫。

高中生物的三大防治方法分别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每种防治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数量,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在农业生产、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害生物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它们具有破坏性和传染性,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影响。

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利用天然的生物系统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防治有害生物的同时,又不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和环境的健康。

1. 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生物防治的原理是通过引入天敌和天然病虫害抑制因子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其中,天敌包括昆虫、螨虫、鸟类等,天然病虫害抑制因子包括病原体、细菌和病毒等。

在实施生物防治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引入天敌、释放幼虫、使用天敌寄生或寄生植物等。

2. 生物防治的优点和局限性生物防治在实践中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环保的方法,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

其次,由于天敌和病虫害抑制因子具有适应性,因此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然而,生物防治的局限性也不可忽视。

天敌和病虫害抑制因子的引进需要相当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这对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问题。

此外,生物防治的效果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等。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通过改变环境或直接使用物理手段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对有害生物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控和限制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1. 温度调控温度是有害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温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例如,高温处理可以使害虫的卵和幼虫死亡,从而遏制它们的繁殖。

另外,低温处理也可以有效地控制一些有害生物的数量,如对付农作物存储害虫和草坪害虫等。

2. 光线控制光线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因素。

通过对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进行控制,可以影响有害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是指利用天然的生物资源,通过引入或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生物因素,对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的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的一种方法。

相比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方法更加环保、安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危害,因此备受青睐。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

第一种生物防治方法是引入天敌。

引入天敌是指通过人为手段,引进一些对害虫有天然天敌的昆虫、鸟类或其他动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可以引入捕食性昆虫如瓢虫、食蚜蝇等,它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上的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

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对害虫有天然天敌的鸟类,如燕子、喜鹊等,它们可以在田间捕食害虫,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第二种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微生物。

微生物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些对害虫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可以利用若干种对害虫有致病作用的真菌,如白僵菌、绿僵菌等,喷洒在农作物上,使害虫感染并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对害虫有致病作用的细菌,如苏云金杆菌、破伤风杆菌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第三种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植物。

利用植物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些对害虫有驱避、杀伤作用的植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可以种植一些对害虫有驱避作用的植物,如薄荷、马鞭草等,来减少害虫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对害虫有杀伤作用的植物,如雪胆、茶树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综上所述,生物防治方法是一种环保、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方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防治方法》课件

《生物防治方法》课件
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病 原微生物、昆虫激素等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来控 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 可持续的特点
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环保: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生物防治成本较低,长期来看经济效益显著 安全:生物防治不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安全性高 效果:生物防治效果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效果稳定
在城市环境治理上的应用
城市绿化:使 用生物防治方 法,如种植抗 病害植物,减
少农药使用
城市垃圾处理: 使用生物降解 技术,如微生 物降解,减少
垃圾污染
城市水体治理: 使用生物净化 技术,如微生 物净化,改善
水质
城市空气治理: 使用生物吸附 技术,如植物 吸附,减少空
气污染
生物防治的未来发 展
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防治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THANK YOU
汇报人:PPT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 法
利用天敌防治
天敌种类:捕食 性天敌、寄生性 天敌、竞争性天 敌等
天敌选择:选择 对目标害虫具有 较强控制能力的 天敌
天敌释放:在适 宜的时间、地点 释放天敌
天敌保护:保护 天敌免受农药等 有害物质的影响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
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防治原理:通过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抑制或杀死有害生物 防治方法:选择合适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接种或释放 应用实例: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和植物病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斑球腹蛛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也是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 类别,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菌等。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 )
膜翅目,缨小蜂科。 寄生茶梢组织内的 叶蝉卵,并在寄主 卵内生长发育 ,还 可刺死茶梢组织内 的叶蝉卵 。是南方 茶区优势种寄生蜂 。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捕食性天敌 至今已发现叶蝉天敌 62 种,其中以蜘蛛为 主 的捕食性天敌有 46 种。主要的天敌优势种是草 间小黑蛛,其次是黑色蚁蛛和斜纹猫蛛,八斑 球腹蛛等。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草间小黑蛛( 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
蛛形目,皿蛛科。 分布于湖北、江 苏、台湾、广东、 辽宁、广西、贵 州、河南、青海、 云南等。捕食昆 虫有蚜虫、蓟马、 红蜘蛛、叶蝉、 红铃虫、棉铃虫、 小造桥虫,危害 棉花等作物
三、危害症状及严重性


是中国茶区分布最广、危 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 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 该虫个体小、危害严重而 且隐蔽、发生世代多、繁 殖速度快、运动能力强、 世代重叠严重、治理难度 大。 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 汁液,消耗养分与水分; 雌虫产卵于嫩梢组织内, 使芽生长受阻。为害后使 受害芽叶叶缘变黄枯焦, 叶脉发红,生长停滞硬化, 甚至脱落,轻则减产,重 则绝收。受害的芽叶制茶 易碎,味涩,品质差。
三、危害症状及严重性
三、危害症状及严重性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者微生物作为减低茶 树害虫虫口数量的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对人与自 然环境友好, 而且可以长期稳定地控制小贯小绿 叶蝉虫口数量。 天敌作为影响茶树害虫虫口数量变化的天然 生 物因子, 合理有效的利用生物防治对发展绿色有 机茶园、提高茶叶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毫米,黄绿 至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 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 黑点,复眼内侧和头部后绿 也有白纹,并与前一白纹连 成"山"形。前翅绿色半透明, 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 草绿色,雄成虫腹面黄绿色。 卵长约 0.8毫米,香蕉形,头 端略大,浅黄绿色,后期出 现l对红色眼点。若虫除翅尚 未形成外,体形和体色与成 虫相似
五、总结
小绿叶蝉是中国茶园最常见、 危害最严重和重 点防治的主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是其优势种, 防治措施不当将导致茶叶农残超标, 深化小贯小 绿叶蝉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革新是国茶产业可持 续发展的惟一出路,而国内有关茶小绿叶蝉治理的 研究报告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化学农药的筛选方面 , 因此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

球孢白僵菌作为模式的昆虫病原真菌,是真 菌--昆 虫互作研究的重要模式种子囊菌门、肉座菌目、虫草 菌科、白僵菌属,是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世界范围 被用于害虫生物防治,对小绿叶蝉防效达 80 % 。其 中我国使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和玉米螟是国 际上最大的害虫防治项目,取得良好的害虫持续控制 效果。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黑色蚁蛛(Myrmarachne inermichelis )
蛛形纲、蜘蛛目、跳 蛛科、蚁蛛属。其外形似 蚂蚁。头部与胸部之间有 紧缢,腹柄清晰可见。眼 区几乎呈正方形。多营网 于树叶上,以蚂蚁和其它 小昆虫为食。雌虫体色黑 色,型态像蚂蚁,头胸宽 大於腹部,眼域四周黑色 或黑褐色多毛,胸背板褐 色,头胸间有明显的分隔, 头后下侧白色,腹背灰白 色,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环 带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真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umosoroseus)

f

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所属半知菌纲,壳霉目。 地理分布广泛,昆虫寄主多样,是蚜虫、粉虱等重 要蔬菜害虫以及果树、茶树害虫的重要致病真菌。 最高防效可达为 70 % 。 美国农业部曾联合发起了对世界各地玫烟色拟青霉 和球孢白僵菌菌株相对毒力的测定,可见其在害虫 防治中的重要性。
雌性黑色蚁蛛
四、小贯小绿叶蝉缩隘,雄蛛体型 及斑纹变异很大, 体色从黑色到褐 色、黑褐色
雄性黑色蚁蛛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蜘蛛目,猫蛛科。分 布于湖北、湖南、江 苏、浙江、广东、台 湾、福建、云南等。 捕食昆虫为飞虱、稻 纵卷叶螟、叶蝉、棉 铃虫、小造桥虫等。 多见于林间灌木林从 中,也见于旱地或稻 田,食性广。
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一、名称衍化


小 贯 小 绿 叶 蝉 Empoasca onukii (Matsuda) 隶属于昆虫纲,半翅 目(Hemiptera叶 蝉 科 (Cicadellidae)。 上世纪90年代前叶 ,在我国大陆就出现了小绿 叶蝉和普里小绿叶蝉种名 ,而后又普遍接受 了 假眼小绿叶蝉这一种名并延用至今 。而后中 国 农业科学 院茶叶研究所肖强研究员 和Qin等通 过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手段研究表明,中 国标本的特征与日本的标本相一致,中国茶树 上的优势种实则为小贯小绿叶蝉。
斜纹猫蛛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
蜘蛛目,球腹蛛科珠 蛛属的一种蜘蛛。分 布于上海、江苏、浙 江、湖北、湖南、四 川、广东等。寄主昆 虫有棉蚜、蓟马、红 蜘蛛、叶蝉、小造桥 虫、棉铃虫等。在稻 田内较常见,多在稻 丛基部结不规则小网, 捕捉小型昆虫,甚少 离网活动。
缨小蜂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 verticillium lecanii )


是一种和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均比较广泛的昆 虫病原真菌,能寄生于多种昆虫,最常见的有 同翅目的蚜虫、粉虱、蚧壳虫等,缨翅目的蓟 马,直翅目的蝗虫,半翅目的蝽蟓,双翅目的 潜叶蝇和伊蚊等。 也是植物内生真菌, 能在 植物组织内生长,能降低来取食的昆虫的产卵 量和存活率; 植物内生真菌也能产生次生挥发 性物质吸引寄生蜂来寄生害虫 。 缨小蜂和蜡蚧轮枝菌联合使用,对假眼小绿叶 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 82.9% 和 90.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