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有效措施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有效措施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有效措施一、综合防治措施:1.培育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可减轻病虫危害,降低防治成本。

2.做好土壤修复和改良:保持土壤有机质丰富,优化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3.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保持适宜的营养水平,提高植物免疫力。

4.定期修剪和清理庭院:及时修剪和清理庭院中的枯枝、落叶和病虫害植物,减少病虫的滋生和传播。

5.种植与轮作布局:合理安排不同植物的种植与轮作布局,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6.利用植物间的互惠共生:利用一些植物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例如种植一些能吸引天敌昆虫的植物,吸引害虫的天敌来控制病虫害。

二、病害防治措施:1.清除病源:及时清除与传播病害有关的病源体,如病残体、病斑叶片等。

2.灭菌处理种子或苗木:在种植前,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种子或苗木的灭菌消毒处理,减少害菌的污染。

3.病害防治剂的使用:根据病害类型选择合适的防治剂,进行喷洒或施用,严格遵守使用规定,防止滥用和过量使用。

4.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处理:定期巡视和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发现病害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防止病害的扩散和加重。

三、虫害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等控制害虫的数量和传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灯光诱捕:利用人工光源吸引并诱捕夜行性害虫,减少害虫的数量。

3.陷阱捕捉:使用黏贴陷阱、诱捕器和黄色板等捕捉害虫,并及时处理捕获的害虫。

4.翻耕和清除杂草:翻耕土壤可以破坏害虫的生物环境和越冬地,清除杂草可以减少害虫的栖息地。

总之,综合防治措施、病害防治措施和虫害防治措施相互配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园艺植物的病虫害发生和传播,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质量的提高。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病害篇)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病害篇)

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概念,掌握病原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园林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牢记园林植物病害防治体系。

植物病害对人类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a爱尔兰饥谨(马铃薯晚疫病)b孟加拉饥荒(水稻胡麻斑病)植物病理学:研究经济植物发病的现象、原因、原理、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科学。

1.病原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植物病理学以研究生物因素为主。

2.病理学:主要研究植物病害发展过程中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外的生长发育及其致病作用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概念一、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组织和器官遭到破坏,导致叶、花、果等器官变色、畸形和腐烂,甚至全株死亡,从而降低产量及质量,造成经济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指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

a生物性病原:真菌等b非生物性病原:除了生物以外的,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等。

*病理程序:病害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植物遭受到病原物侵袭和不适宜环境因素影响后,首先表现为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调,继而出现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各种不正常变化,使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这种逐渐加深和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病害三角:植物侵染性病害形成的过程,是寄主和病原物在外界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寄主、病原物与外界环境条件3个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之间的这种三元关系,称为“病害三角”第二节病害症状类型症状: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包括病状和病症病状:植物感病后由寄主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

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病症:植物感病后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

包括病原物的营养体和繁殖体。

常见类型有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等1.花叶:植物感病后,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其他色素(花青素等)形成过多,而使植物的发病部位出现不正常的颜色。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艺植物病虫害是园艺生产中常见的一种问题,病虫害的发生会给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介绍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预防1.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种植园艺植物时,应尽量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合理密植:密植可以有效阻止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的传播,但是过密植物也容易造成通风不良,湿度过大,从而容易引发病害,因此需要合理密植。

3.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但需注意施肥量不能过大,以免造成植物的过肥,反而容易引发病害。

4.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可以维持植物的生长需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5.定期药浴:对种植园艺植物的种苗进行定期的药浴处理,可以有效杀死植物体表的病菌。

二、监测1.定期巡查:定期巡查园艺植物,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2.利用监测器具:可以利用显微镜、拍摄设备等器具对病虫害进行细致的观察。

三、化学防治1.选择合适的药剂:选择对目标病虫害起效果的药剂进行喷洒,注意不同的病虫害需要不同的药剂。

2.注意喷洒浓度:喷洒药剂时要注意使用适量,不能过量喷洒,以免导致植物受害。

3.注意喷洒时间:要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喷洒,以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药剂挥发。

四、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有些天敌可以对一些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利用这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2.利用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1.利用隔离措施:在种植园艺植物时,可以利用物理隔离措施隔离病害植株,防止病害传播。

2.利用灭菌措施:对种植用具、种植容器等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菌。

总结: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在预防、监测、防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

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有效监测和及时防治则可以避免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

探究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防治

探究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防治

探究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防治1. 引言1.1 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威胁病虫害是园林植物面临的一大威胁,主要来源于各种病菌、病毒和害虫。

病虫害不仅会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植物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引起植物死亡。

病虫害会使园林植物失去观赏价值,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度,给园林工作者和管理者带来不小的困扰。

当园林植物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时,植物的叶片可能会出现斑点、枯黄等现象,甚至整株植物会枯萎变形。

有些害虫还会在植物上产卵,进一步破坏植物组织,致使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从而使园林植物逐渐失去生机。

针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威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以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维护园林景观的美丽。

1.2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园林植物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化组成部分,不仅美化环境,还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功能。

然而,病虫害常常会给园林植物带来严重威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害整个园林环境的美观和功能。

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病虫害对园林植物造成的危害不仅局限于单一植物,还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园林生态系统的失衡。

例如,某些病虫害传播速度较快,一旦爆发,可能会迅速蔓延到周围的其他植物,对整个园林造成较大损害。

因此,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有助于维护园林生态平衡,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

其次,病虫害的严重危害可能会导致园林植物数量减少、种类减少,甚至造成某些珍稀植物灭绝。

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样性对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不仅有助于维护园林生态平衡,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还能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一)苗木检疫一些病虫害分布范围较窄,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

但这些病虫害可以随苗木的种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条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园林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传播到新区,扩大其危害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机会。

如美国白蛾从国外传入辽宁省,后又随铁路运输传到陕西省武功县,随水路传入山东省荣成县。

因此,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在机场、港口和车站等商品进出口的门户抓好苗木病虫害进、出口检疫,在国内抓好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防患于未然,是控制危险性病虫害扩大蔓延的重要措施。

我国林业部于1996年新确定了35个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它们是日本松干蚧、梨圆蚧、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落叶松种子小蜂、大痣小蜂、柳扁蛾、双钩异翅长蠹、黄斑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双条杉天牛、美国白蛾、杨干透翅蛾、杨干隐喙象、苹果棉蚜、苹果蠹蛾、枣大球蚧、杏仁蜂、松材线虫病、松疱锈病、松针红斑病、松针褐斑病、冠瘿病、杨树花叶病毒病、落叶松枯梢病、毛竹枯梢病、杉木缩顶病、桉树焦枯病、猕猴桃溃疡病、肉桂枝枯病、板栗疫病、香石竹枯萎病、菊花叶枯线虫病、柑橘溃疡病等。

在检验中发现检疫对象,应及时对验检物品采取消毒处理、就地烧毁或隔离试种等措施。

由于检疫工作中还存在执法不严、检测手段和设施较落后等问题,致使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和杨干象等检疫害虫仍呈蔓延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二)园艺技术园艺措施是防治病虫鼠害的根本措施,应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主要措施有:1.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

不同树种间、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对各种病虫害的抗性均有差异。

一个品种如果仅具备速生、丰产特性,而不抗病虫害,则很难在生产中得以推广。

如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大官杨,推广不久即因受光肩星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而被淘汰。

这个教训说明了抗病虫育种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简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方法

简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方法
林 技术措施防治虽有预防作用和长效性 ,不需额外投
3. . 1加强肥水 管理。 3 观赏植物应使用充分腐熟且无异
味 的有机肥 , 以免污染环境 , 影响观赏。使 用无机肥 时 要 注意氮 、 、 磷 钾等 营养 成分 的配合 , 浇水 方式 、 浇水 量、 浇水 时间等都影 响着害虫 的发生 。
小环境 、 小气候多样化 , 生态 系统 中一些 , 要考虑生态环境 ,
以预防为主。
26 植 物 检 疫 .
常被 打乱 ; 品种单 一 , ② 种植 密集 , 大都位 于保护地 且
内栽培 , 环境湿度大 , 害虫易发生 , 某些 防治难度 大 ; ③
2 综合治 理遵循 的原则
及时收集 园圃中的病虫 害残体 、 草坪的枯草层 , 并 加 以处理 , 深埋 或烧毁 。 生长季节要及时摘除有病虫枝 叶, 清除 因害虫 或其 它原因致死 的植株 。 园艺操作过程 中应避免 人为传染 , 如在 切花 、 摘心 、 除草时要 防止工 具 和人体对微小害虫的传带 。温室 中带有病虫害的土 壤、 盆钵在未处理前不可继续使用 。无土栽培时 , 被污
防治与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既防治害虫又 保护天敌的 目的。
2 相辅相成 , 长补短 . 3 取
相距太近 , 有利 于梨小食心虫 的大量发生 ; 多种花卉 的
混栽 , 会加重病毒病 的发生 。
3 加 强 园林 管 护 . 3
各种防治措施 各有长短 ,综合治理就是要使各种 措施 相互 配合 , 长补短 , 取 而不 是简 单 的“ 混合 ” 大 。 化学 防治具有见效快 、 效果好 、 工效高 的优点 , 但药效 往往仅 限于一 时 , 能长期控 制害虫 , 不 且使用 不 当时 , 容易使病 菌及害虫产 生抗性 、 杀伤天 敌 、 污染 环境 ; 园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园艺植物是指栽培于室内或室外花园、草坪、花坛等场所的各种花卉、蔬菜、水果等植物。

由于这些植物生长在密闭、狭小的环境中,易受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如何防治园艺植物的病虫害成为了园艺爱好者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预防为主预防病虫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防治措施。

园艺爱好者必须具备病虫害知识,学习基本的植物保健常识,掌握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做到提前预防,预防为主。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种植健康、品种好的苗木和种子,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避免植物的压力过大。

2. 加强植物的营养管理,保持土壤肥力,使植株生长茁壮,提高植物的抗性、免疫力。

3. 种植同科、同属、同品种相近的植物,实行轮作制度,防止病虫害交叉感染。

4. 合理浇水,控制湿度,改善通风环境,避免植物湿度过高,防止真菌、细菌生长滋生。

5. 定期检查植物状况,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害和虫害扩散。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洗:对有些不易发现的寄生虫,可以用水龙头清洗。

另外也可以用皂液水等洗涤剂等来清洗。

2. 喷洒:用水蒸气、喷雾器等器具喷洒,防止病虫害染病或扩散,或者用冷水或温水淋洗,使病虫害失去生存条件。

3. 粘贴:利用黄色板、蓝色板等方式,吸引有些昆虫、蚜虫、飞蛾等粘附于上而达到防治目的。

4. 镶嵌:可将涂有杀虫剂的塑料小片、小木棍等,通过穿孔、镶嵌在树皮上,让杀虫剂渐渐渗透到树木内部,杀虫达到效果。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化学防治的优点是用药方便,效果确定;缺点是耗时、耗费成本、存在二次污染等风险。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进行使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护环境。

1. 杀虫剂:针对鸟、蜗牛、草坪锯、炭疽菌等造成的伤害,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控制,达到消灭害虫、保证作物生长的效果。

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

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

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
1. 健康种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状态,提高抵抗力。

2.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沃和适宜的酸碱度,控制土壤湿度和透气性,避免土壤病原菌的滋生。

3. 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和软弱受潮的土壤,以减少真菌和细菌的繁殖。

4. 清理及消毒:及时清除枯萎叶片、病残体和感染的部分,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消毒,以免细菌和病毒传播。

5.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或种植具有保护作用的植物,鼓励天敌的生长繁殖,降低害虫的数量。

6.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遵循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防治植物病虫害。

7. 技术防治:使用物理或机械的手段防治害虫,例如陷阱、灯光诱捕、剪除和粘贴。

8. 轮作和合理的植物布局:通过轮作不同种类的植物来打乱害虫的繁殖周期和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9. 接种抗病毒株苗:在病毒病多发的地区,可以选择接种经过抗病毒处理的株苗,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10. 定期监测: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19-11-25T14:10:18.6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姜彩英
[导读] 摘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分为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化学防治技术,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技术,在采取措施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力求科学合理,不破坏生态平衡,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这样才符合当下的绿色环保理念。

南乐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河南南乐 457400
摘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分为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化学防治技术,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技术,在采取措施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力求科学合理,不破坏生态平衡,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这样才符合当下的绿色环保理念。

并且虫害对园艺植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产生的后果包括植物生长缓慢、植物死亡、植物生态功能减弱等。

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中,生物防治技术是一项重要方法,能够针对不同虫害类型,做出有效生物处理,加强虫害的防治效果,从而减少对植物及生态环境破坏。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园艺植物虫害现状以及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的优势特征,对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园艺植物;虫害;现状;生物防治;优势;应用
目前园艺建设体系不断健全,而且在环境优化、空气净化、生活环境改善方面,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过程中,能够按照全新思路来完成,促使自然界内的生物应用得到更好效果。

因此为了促使园艺植物得到更好生长以及推动园艺行业向前发展,以下就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园艺植物虫害现状的分析
我国常见的园林虫害有:红蜘蛛、蚧虫、蚜虫等刺吸害虫;杨毒蛾、枯叶蛾、舟蛾刺蛾等食叶害虫;木蠢蛾、天牛等蛀干害虫;地老虎、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

园林环境条件是形成虫害的主要因素,会对不同生态的虫害起到抑制或促进作用。

气温异常会引起刺蛾、杨毒蛾大量繁殖,造成杨树枝干溃疡病。

发生虫害是由于病原、环境、寄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复杂关系。

虫害是制约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园林植物害虫会侵害植物的叶、茎、根、花、果,严重的还会导致植物枯萎死亡。

二、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的优势特征
1.成本较低。

与一般的虫害处置模式不同,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的开展成本相对较低。

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物防治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区域本身就存在虫害的天敌。

因此,在具体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可以对该区域进行有效的调研,包括观察时间阶段内虫害与天敌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存在区域情况等,通过适当更改天敌数量等生物防治措施,减少虫害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农药的使用,节约一定的成本,而且这种方式更高可靠,不污染环境,能够达到良好的园艺植物防治效果。

第二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不需要增加大量的基础设施,可以在原有的自然基础以及人文建设进行开展,所以也节约了相应的成本。

由此可知,生物防治措施不仅可以达到较高的防治效果,在节省成本方面也比较突出。

2、对人体无害。

既往的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可能会对人体或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例如,有些农药的投放过程中,自身具备挥发性特点,对于空气质量严重破坏。

而且农药容易溶于水,针对水源地所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

但是在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方面,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首先生物防治能够对虫害发生原因进行调查,根据虫害的具体类型、虫害出现范围、虫害出现生物环境等,做出有效掌握并开展科学干预,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生物防治措施,确保解决虫害的同时,不会对人体或者环境造成上海。

其次,生物防治过程中,针对各类植物本身不会造成新的破坏現象。

原有的虫害问题,导致植物的损伤力度较大,无论是根茎损伤,还是土壤性质改变,都表现的非常突出。

生物防治的运用,会针对虫害本身进行有效的打击处理,但是在防治工作开展之前,针对人体的相关抵抗机制,或者是基因试验等,做出分析,观察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目的在于加强虫害的专业处理,对于人体造成危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或者是药剂等,都是严格禁止使用的。

为此,任何生物防治药剂,都会经过国家的严格检验,确保对人体无毒无害。

三、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分析
1、天敌昆虫防治技术的应用。

就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本身而言,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所有的生物都存在天敌,虫害本身也没有例外。

天敌昆虫投放过程中,主要划分为两种。

一种类型表现出对虫害进行捕食;另一种表现为与虫害进行寄生,从内部对虫害进行防治。

捕食性天敌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包括蜻蜓、螳螂、瓢虫等等,这类天敌的存在,会针对虫害本身进行直接捕食,但是本身不会对植物造成任何的伤害。

寄生性天敌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寄生蜂类、寄生蝇等等来实施。

寄生性天敌的应用模式,表现出“以虫治虫”的特点,对于果树虫害方面,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天敌昆虫利用,在近几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可是有一点需要高度注意,那就是天敌昆虫本身也需要得到良好的把控。

例如,天敌昆虫与虫害表现出相互对立的特点,天敌昆虫在没有任何对立虫害的作用下,有可能导致自身的大量繁殖,而且造成的植物生存压力不断提升,这就会衍生出新的虫害问题,需要在日后的数量把控上更好提升。

2、病原微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病原微生物的运用是从虫害根源出发,通过微生物技术的作用,对虫害进行更好的处理,不会对植物本身的生长、功能等造成伤害。

病原微生物的实施,具有定点投放的特点。

例如,在农业植物的虫害防治过程中,结合季节因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等,针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定点投放,这样可以在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效果上更好巩固,提前完成工作任务。

病原真菌也是园艺虫害生物防治中常见的防治手段,其主要利用了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瘟霉等主要真菌。

研究表明,在病原微生物致死的害虫中,60% 以上是由病原真菌造成的,这也证明了病原真菌具有理想的园艺植物虫害防治效果。

病原真菌能在害虫体内产生孢子,孢子产生的菌丝能将寄主杀死。

值得注意的是,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到病原真菌的致病力,病原微生物利用同样不宜用于室内园艺植物虫害防治。

病原微生物农药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农药,对人类、牲畜不会造成化学危害,同时药效持久、应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3、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技术的应用。

目前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必须不断从更高水平来开展,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落实,告别了传统防治时代的漏洞,无论是在防治效率上,还是在防治质量上,都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即便是在突如其来的虫害灾难上,都可以取得优秀防治效果。

植物源杀虫剂操作,主要是针对植物体内的特殊物质,在虫害处置过程中,产生拒食、引诱、毒杀等效果。

植物源杀虫剂应用过程中,表现出对人体无害的特点,主要是含有生物碱、精油、毒性蛋白等等,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化合物。

生物碱的应用过程中,表现为含氮的有机物,具有胃毒作用,可以针对蚜虫、叶螨等,产生显著的毒杀作用。

精油的应用层面上,表现出中性物质或者是酸性物质,主要是存在于植物的果皮当中,通过熏蒸效果,引起害虫本身反应机制的改变,促使害虫不会对植物开展捕食,减少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结束语
虫害现象会对园艺植物造成严重破坏,不仅会降低园艺植物所创造出的观赏效果,还会增加园艺植物种植的经济成本。

所以应注重对
园艺植物虫害防治,而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对虫害进行有效治理,能够为园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对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涛.新时期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J].南方农业,2018(02)
[2]司永忠.动物园园林景观植物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18(29)
[3]蒋雪慧.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12)
[4]辛海云.园艺植物虫害生物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201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