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栽培知识doc 8页.doc
杜鹃花的习性和栽培繁殖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杜鹃花的习性和栽培繁殖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杜鹃花的生长环境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
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花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杜鹃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种出现,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单瓣及重瓣的品种。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
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
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二、杜鹃花的繁殖方法杜鹃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播种五种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最为普遍,繁殖量最大;压条成苗最快,嫁接繁殖最复杂,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种才用嫁接,播种主要用培育品种。
1、杜鹃花扦插此法应用最广,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性状稳定。
①时间,西鹃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鹃在6月上、中旬,春鹃、夏鹃在6月中下旬,此时枝条老嫩适中,气候温暖湿润。
②插穗,取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枝条,带踵掰下,修平毛头,剪去下部叶片,保留顶部3片至5片叶,保湿待插。
③扦插管理,扦插基质可用兰花土、高山腐殖土、黄心土、蛭石等,扦插深度以穗长的1/3至1/2为宜,扦插完成后要喷透水,加盖薄膜保湿,给予适当遮荫,一个月内始终保持扦插基质湿润,毛鹃、春鹃、夏鹃约一个月即可生根,西鹃约需60天至70天。
杜鹃花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盆以20厘米口径的新浅瓦盆为好,因其透气性良好,易于生根。
可用20%腐殖园土、40%马粪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养土为基质。
野生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野生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野生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1. 杜鹃花喜欢阳光充足,但过于强烈的阳光会让其叶片干燥、发生热损伤,选择种植地点时要注意。
2. 杜鹃花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松软、有机质较多的酸性土壤。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选择酸性土壤,不适宜在石灰性土壤、淤泥性土壤等不适宜种植的土壤中种植。
二、适宜的时间1. 杜鹃花喜欢凉爽的气候,不耐高温。
适宜的种植时间一般在10月到来年4月之间。
2. 在种植时,要选择干燥、不雨的天气进行,避免给植株带来过多的湿度。
三、适宜的养护方法1. 杜鹃花的养护方法比较简单,只需保持土壤的湿度以及施用适量的肥料即可。
2. 杜鹃花生长期需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
但也不可过度浇水,避免引起根部烂掉。
一般情况下,每周浇水一次即可。
3. 杜鹃花的肥料用量不宜过多,施肥隔一月进行,每次仅需适量的有机肥即可。
4. 杜鹃花生长期中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病虫害,使用适宜的农药或者杀虫剂进行防治。
四、适宜的修剪方法1. 杜鹃花的修剪方法比较简单,同时也是保持植株健康的关键。
2. 杜鹃花的修剪一般在开花期及结束开花期进行,旨在控制植株的大小、形态以及增加花冠数量。
3. 在修剪时,要注意不宜采用过度剪枝的方法,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影响植株的健康和生长。
五、适宜的移植期1. 杜鹃花的移植时间一般在秋末寒冬期进行,即在它开始休眠之前进行。
2. 移植时应注意不要伤害植株的根部,同时挖掘过程要细心,避免损坏植株。
3. 移植后,还需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有助于植株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情况。
杜鹃花栽培技术

杜鹃花栽培技术杜鹃花属杜鹃花科及杜鹃花属的常绿或半常绿落叶灌木.株高可达 3 米以上, 分枝细而多, 密生黄色或褐色平伏柔毛.叶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 基部楔形, 先端尖, 疏被伏毛.杜鹃花属杜鹃花科及杜鹃花属的常绿或半常绿落叶灌木.株高可达 3 米以上, 分枝细而多, 密生黄色或褐色平伏柔毛.叶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 基部楔形, 先端尖, 疏被伏毛.花常2-6 朵, 簇生於枝头顶端.春二三月开花的叫春鹃, 夏四五月开花者叫夏鹃.花冠阔, 呈漏斗形, 花色因品种不同而多样.有各种深浅不同的红?橙?金黄?紫?纯白等色, 极为艳丽美观, 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花卉.杜鹃花的繁殖可用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进行, 以扦插为多.扦插常在5 月到6 月和9 月到10 月进行最为适宜.在此时间内, 选用生长健壮的新嫩枝, 约10 厘米长, 留叶4-6 片, 下部多余叶取掉, 用消过毒快刀削成马蹄形, 將其三分之一长度斜扦於整好的盆土中, 或田园里.浇透水, 用塑料薄膜覆盖, 以保持温度和土壤湿润.若能使温度在18℃-20℃的条件下, 约一个半月即可生根.在生根後期和生根後, 要注意逐渐透光, 直至全不覆盖.播种也可, 但因种子细小, 特别在北方由於硷性土, 即使可以出芽, 也很难成苗, 故在北方不多应用.杜鹃性喜凉爽?荫蔽?湿润环境.对酸性土壤要求非常强烈, 故杜鹃在北方的硷性土中不易养好, 就是从南方带來的土, 也要注意不能浇带硷性的水, 一般以雨天承接的雨水力0.1%的硫酸亚铁或淘米水为好.北方栽植的杜鹃, 多系带土从南方运來, 夏季在室外要放在阴凉处, 或者盖帘遮荫, 切不可日光直射.因杜鹃性喜湿润, 故在盆苗周围要洒水, 并在上午时分喷水於叶面, 以造成适宜环境.生长旺季要勤浇水, 且7——10 天要浇一次淡矾肥水, 以减其土壤硷化和供给充足的磷, 以利於生蕾开花.杜鹃因长期生长在高山, 温度以12~25℃较为适宜, 30℃以上不仅生长缓慢, 还会停止生长, 进人体眠状态.10 月中下旬在北方要人温室, 保持温度在5℃, 可安全过冬.为使杜鹃特别是春鹃提前至春节开花, 增加节日期间的欢乐气氛, 室内温度不可低於150℃, 盆土见干见湿, 不可过湿, 过湿容易烂根死苗.冬季浇水可以用雪消水和煮沸的凉开水, 再加0.1%的硫酸亚铁.天气晴朗时, 可於中午放在阳台上让日光照射.杜鹃是一种喜肥花卉, 但要用腐熟的豆饼水?鱼腥水, 忌施人粪尿.施肥要适当稀释, 盆土要保持湿润, 过干会伤苗.春季每半个月可施肥一次, 至夏随着气温升高可增加次数.秋季宜施磷?钾肥, 冬季应停止施肥.杜鹃花虫害不大, 若遇介壳虫?短须螨危害, 可用波尔多液和40%的三氯杀螨醇1200-1500 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1000-1200 倍液喷洒.杜鹃花历史悠久, 是早在一亿多年以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就有的一种古老花卉.在全世界有900 余种, 而在我們中国就有600 余种.清光绪年间, 一位英国人, 从云南高山采走了200 多种, 杂交出了许多新品种, 如英国的爱丁堡植物园?邱园?英伦三岛等地的杜鹃花大都是从我国云南引种的.1986年3 月份, 英国皇家植物园杜鹃专家拉克斯特先生來到了云南高山常绿杜鹃的原生地, 激动他說: "真正的杜鹃王国!"故有"没有中国的杜鹃, 就没有英国园林"的說法.荷兰和比利时的园艺家們, 用红色的映山红和黄色的羊踯躅还有其它一些杜鹃花杂交, 培育出了红紫纷披, 婀娜多姿, 举世闻名的西洋杜鹃來.西洋杜鹃花边缘有皱折, 花型多重瓣.另有一种东洋杜鹃, 花小而繁, 也非常美观.我国无锡的锡惠公园, 上海市的植物园, 以及庐山?丹东等地的杜鹃园艺工作者已培育出数百个花朵大, 花色美的优良品种.。
杜鹃花有哪些养殖方法-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双色,有的花朵还有香气。蒴果成熟时呈暗褐色,种子暗黄细小。 依花期不同主要又可分为春鹃、夏鹃、春夏鹃、西洋杜鹃四大类。
杜鹃喜爱半阴的环境,忌烈日直射暴晒;喜冷凉潮湿的气候, 怕天气燥热枯燥;喜爱酸性土和水,忌碱性,喜疏松富含腐殖质的 轻壤土,怕排水不良的粘质土,喜爱淡肥水,忌施浓肥水。它对 光有必须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 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为主。 最相宜的生长温度为 15~20℃,气温超过 30℃或低于 5℃那么生 长停滞。下面详细介绍杜鹃花的养殖方法,以及须要养殖时须要的 留意要点。
第2页 共13页
十天左右喷一次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不超过 5%,用食醋及发酵好 的淘米水也有必须的效果。另外还有其它病症如:叶无光泽、红 褐干尖而渐渐扩大,为强光直射且通风不佳、温度过高所致,可 改善环境以防治。假设是得了褐斑病,可用百菌清、多菌灵、可 杀得、甲基托布津等防治。还有叶子发黄或仍很绿,但轻轻一碰 枝条、叶便哗哗而落,很快落光,此为光线太暗,闷着了;光线 太弱、空气太枯燥、大气污染等所造成的可看状况防治。杜鹃缺 水那么萎蔫而低垂,新叶嫩白发黄为长期水大泡根所致,假设叶 萎蔫,但仍绿而不易落,也有为水大造成的。叶有大小不均或成 片的黑斑,多为黑斑病,病菌所致,多因水大、通风差,光线太 弱综合因素所造成了病菌感染,可以变更环境及药物防治,用药 可以参考褐斑病治法.杜鹃的养护主要留意喷水时不要把水喷到 花上,否那么花易腐烂.
篇二:杜鹃花的养殖栽培方法 杜鹃花的养殖栽培方法 杜鹃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欣赏花卉之中,杜鹃称得上 是花美,叶美,土培、盆栽皆宜,是用途最为广泛的欣赏花卉。 杜鹃花有很多分类。绝大多数品种植株低矮,形态自然;少数品种, 高大宏伟,枝叶婆娑。低矮品种分枝多,枝条细而密,幼枝有毛, 棕色或褐色。花单生或呈总状花序,花冠钟状、管状或阔漏斗状, 通常为五裂。花色繁多,因品种而异,有淡紫、洒金,有的还有
杜鹃花苗栽种方法

杜鹃花苗栽种方法
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栽种杜鹃花苗可有意思啦!
首先呢,要准备好合适的地方来栽种杜鹃花苗。
可以找一个有阳光但不会被太阳直射太久的地方,比如院子里的角落或者阳台上有遮荫的地方。
土壤要选择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就像给杜鹃花苗准备一个舒服的小床。
接着,小心地把杜鹃花苗从原来的容器中取出来。
动作要轻柔,不要伤到它的根。
就像我们轻轻地抱起一个小宝贝一样。
如果根部有一些缠绕在一起的地方,可以轻轻地梳理开。
在准备好的地方挖一个合适大小的坑。
坑的深度要能让杜鹃花苗的根部自然伸展,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
然后把杜鹃花苗放进坑里,让它站得直直的。
用土把坑填满,一边填土一边轻轻地把土压实,让杜鹃花苗稳稳地站在土里。
就像给它盖了一床温暖的被子。
但也不要压得太紧,要让根部有足够的空间呼吸。
种好后,要给杜鹃花苗浇适量的水。
不能浇得太多,不然会把它淹
死;也不能浇得太少,不然它会口渴。
就像我们喝水要适量一样,杜
鹃花苗也需要合适的水量。
在杜鹃花苗生长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它的状态。
如果发现有病虫
害,要及时采取措施。
可以用一些环保的方法来除虫,或者请教有经
验的人。
还要定期给杜鹃花苗施肥。
可以选择适合杜鹃花的肥料,按照说明进
行施肥,让它有足够的营养茁壮成长。
总之呀,栽种杜鹃花苗要用心,选好地方、小心取苗、挖坑填土、适量浇水、注意病虫害防治和定期施肥。
这样杜鹃花苗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大家一起试试吧!。
杜鹃养花知识点归纳总结

杜鹃养花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选择适宜的品种杜鹃树有多个种类,包括红叶杜鹃、白杜鹃、大黄杜鹃、金边杜鹃等。
在选择杜鹃的品种时,要考虑花色、叶色、生长习性、抗逆性等因素,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栽培条件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二、土壤和盆土杜鹃喜欢松软、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栽培杜鹃的盆土要用三分之一园土和三分之二沙土混合而成,再添加一些腐叶土或珍珠岩碎屑。
要注意的是杜鹃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很高,因此在盆土中可以添加一些腐殖土或石膏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三、光照杜鹃喜欢充足的阳光,但也能耐阴。
在春季和夏季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但避免暴晒。
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过低的温度。
四、水分杜鹃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但也怕涝。
在生长期要避免土壤过于干燥,但也切忌积水,避免杜鹃的根系腐烂。
五、施肥杜鹃是喜肥的植物,特别是在生长期需要施肥。
施肥要注意选择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并要避免在花期施肥,以免影响花朵的开花质量。
六、修剪杜鹃树的修剪是为了塑造树形和促进开花。
一般在春天和夏天进行修剪,主要是修剪掉枯枝、破损的枝条和交叉的枝条,使树的形态更加美观。
七、病虫害防治杜鹃易患病虫害,如红蜘蛛、蚜虫、粉虱等。
要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在防治病虫害时可以选用生物农药或天然饲料,以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八、增加湿度杜鹃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湿度,可以通过喷雾器向叶片喷水,或者在花盆周围摆放一些湿度增加植物。
九、换盆杜鹃的根系发育迅速,在生长季节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换盆,以免盆土过于紧密影响根系呼吸和生长。
以上就是关于杜鹃养花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大家养花有所帮助。
养花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培养出更加美丽的杜鹃。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杜鹃花的养殖方法1、环境条件:杜鹃花喜欢凉爽的环境,要求荫凉通风环境,夏季阳光强、温度高时须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冬季宜放假室内养护,温度保持在5℃以上。
2、浇水原则:“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严防拦腰水。
必须用雨水浇灌,若用自来水,必须晾晒后使用,以免损伤根系。
这和其他室内盆栽相比就严格的多了。
一般情况下,春秋两季,可每隔2~3天浇一次,夏季每天1~2次,不宜中午浇。
3、施肥和盆土:杜鹃花喜疏松、通透性强、排水好且富有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一般采用腐熟的饼肥、鱼料等经腐烂后渗水浇灌。
二、注意事项1、放置地点:盆栽杜鹃花放置地点有讲究,一般应放在东南方向阳台,而且要通风,尽量少移动。
不通风则易患黑斑病,大批落叶。
2、去除疏叶:及时疏蕾疏叶,把长得过多过密的花蕾和叶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气流通,养分集中到花蕾。
在花蕾形成后,要加重营养,适量多施点磷钾肥,否则花蕾会转化为叶苞。
3、翻盆换土:不需要年年进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尽量少损伤根须,时间应在花谢后或秋季,同时喷洒托布津,以预防病害。
4、杜鹃花落叶和不开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过强,严寒冻伤、浇水太多,施肥太浓,放在室内时间过长,放在空气不流通或阴暗潮湿地方,淋酸雨等,所以养护过程中要避免这些情况。
扩展资料养殖杜鹃花多、花朵大、花期长的方法1、选土杜鹃喜欢酸性土壤,如果使用中性或碱性土壤很难吧杜鹃养好。
选好土对养殖杜鹃也是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选择松茎腐殖土,它不但PH值适中,还疏松透气、质轻、透气,还可以长期为杜鹃提供养分。
2、选盆栽培杜鹃的花盆选用透气较好的泥盆或塑料盆。
花盆大小需要根据杜鹃的植株大小而定。
不要小苗用大盆,或大苗用小盆。
花盆大小为植株冠幅的三分之二为宜。
3、光照管理杜鹃花喜光,但又怕强光直射。
最适宜生长在散射光的半阴、温暖、空气湿润的环境中。
生长温度13-25摄氏度。
夏季需要遮光,并经常喷水,增湿、降温。
杜鹃花栽培技术

杜鹃花栽培技术杜鹃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其鲜艳而多样的花色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保证杜鹃花健康生长并获得丰盛的花朵,正确的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杜鹃花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址、土壤准备、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选址杜鹃花喜欢半阴或全阴的环境,可以选择阳光照射时间较短的地方进行栽培,如树荫下或建筑物阴面。
同时,避免种植在有烟尘、污染物或者圆柏等挡光的植物周围,以免影响杜鹃花的生长。
二、土壤准备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壤,pH值一般在4.5-6.0之间。
在选址时,可以选择相对酸性较高的土壤,或者通过控制土壤pH值来调节酸碱度。
在土壤准备阶段,应该将土壤松散,并加入一定量的腐叶土、酸性有机肥料等来提高土壤的酸度。
三、施肥杜鹃花在生长期需要适量的营养供给。
一般来说,除了在土壤准备的时候补充有机肥料外,每年春季和秋季可以施用一些速效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等。
同时,还可以在生长期间使用液态有机肥料进行叶面喷施,以提供额外的营养。
四、水分管理杜鹃花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不耐涝。
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为宜,避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
一般情况下,每周浇水1-2次,取决于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
在旱季,可以增加浇水的频率,但要注意避免水分积聚。
五、修剪和疏果为了保持杜鹃花的株形美观,可以进行适当的修剪。
一般在春季或者夏季结束后进行修剪,去除病虫叶和旧枝。
疏果是指在花期后及时去掉一部分花朵,以减轻植株负担,提高次年的花期效果。
六、病虫害防治杜鹃花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黄叶病、红蜘蛛、花蓟马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定期检查杜鹃花的叶片和花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用的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用草木灰或硫磺粉进行熏烟等,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总结起来,杜鹃花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址、土壤准备、施肥、水分管理、修剪和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技术要求进行栽培,才能保证杜鹃花的健康生长和美丽花期的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鹃花的栽培管理技术张国庆(潜山县林业局)(通讯地址:安徽省潜山县痘姆乡林业站邮政编码:246300)杜鹃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杜鹃可在家庭盆栽观赏,深受人们喜爱。
1.选择花盆花盆一般用透水、透气能力强的素烧盆为好,不宜用带釉的盆或缸栽植,因为这种容器吸水性和透气性能差,浇水后土壤不易干,时间长了,易引起烂根,严重时造成植株枯死。
所以,凡栽在紫砂盆、釉盆及缸里的杜鹃花,应在盆底孔洞上多垫些盆片,保证排水畅通。
2.上盆与换盆杜鹃花的上盆时间,正常情况都在秋季开花前进行。
上盆时,先在盆底摆放粗粒的排水层,然后填入培养土,上盆后先放阴凉处加强喷水、浇水管理,使其迅速缓苗,5天至7天后可放在适当的位置进入正常管理。
栽培多年的杜鹃花,盆土肥力大减,土质结构变差。
应每隔2年至3年换盆一次,植株较大的3年至5年换盆一次。
3.土质杜鹃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忌碱性和黏质土壤。
适宜的土壤pH值为4至7,pH值超过8,则叶片黄化,生长不良而逐渐死亡。
盆土要用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肥沃、pH值5.5至7之间的酸性土为宜,可将腐叶土、苔藓、山泥按照2:1:7的比例混合配制,也可用松针土、腐叶土、兰花泥、锯末等。
4.浇水浇水的原则:见干见湿,重点浇透。
要避免多次浇水不足,只湿表层土,形成“腰截水”,下部根系缺乏水分,影响杜鹃的正常生长;土壤水分过多容易烂根。
所以要科学地确定浇水次数、浇水时间和浇水量。
4.1保证水质浇水要用酸性、清洁卫生的河水或塘水为好。
用自来水或可供饮用的井水浇杜鹃之前,应提前1天至2天晒水,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使自来水中的氯气挥发掉,二是提高水温。
因杜鹃的根纤细,对土壤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如果直接浇未经晾晒的自来水,就容易引起落叶落花。
特别是冬季给室内杜鹃浇水时,应保持水温与室温一致(水温和气温的温差不超过5℃),才能不会使其受到伤害。
4.2合理确定浇水量杜鹃喜湿润伯干旱,但不耐渍水,对水分特别敏感,莳养杜鹃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好水分。
浇水多少应依据天气情况、盆土干湿情况、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而定。
(1)不同生长时期浇水量的确定生长旺盛期、开花孕蕾期,要供足水,生长缓慢及冬季以保持土壤不干即可。
生长季节若浇水不及时,根端失水萎缩。
展叶期缺水则易导致叶色变黄,新叶不舒展,叶片下垂或卷曲,嫩叶从尖端起变成焦黄色,最后全株枯黄。
花期缺水,则会造成花瓣绵软下垂,花朵凋萎,色不艳,花期短。
水分偏多,则使老叶变薄,轻者叶片变黄、早落,生长停止,严重时会引起死亡。
挽救的办法是将植株置于通风良好地段,控制浇水次数与水量,加强病虫害防治,细心养护,约需半年至一年可恢复过来,这一时期严禁施肥。
(2)根据土的干湿程度确定浇水量判断土壤干湿,不能只看土层表面,要用手触摸土的干硬,手指无法掀动说明已经很干燥。
如果是盆栽,盆壁颜色暗沉,说明盆土潮湿,泛白则干,如果发现叶片稍呈软垂,应立即浇水。
(3)新栽或新换盆浇水量的确定对于新栽盆或新换盆的杜鹃,第一次浇水应浇透,一般应浇两次,第一遍渗下去后,再浇一遍。
用干的细腐叶土或泥炭土盆栽时,这种土不易浇透,有时需要浇多遍才行。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先将士稍拌湿,放1天至2天再盆栽。
4.3注重叶面喷水杜鹃喜湿润的环境,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
向杜鹃叶面喷水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可冲洗掉叶片上的尘土,有利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进行,并能增强植株对炎热高温的适应能力。
在干旱的高温季节,应增加喷水的次数,保持空气的湿度。
5.施肥施肥也是栽培杜鹃花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有基肥和追肥两种。
基肥用长效肥料如蹄甲片、骨粉、饼肥、粪干等有机肥料,在上盆或换盆时埋入盆土中下层。
追肥应用速效肥,用量要淡,且不可太浓,否则会使花蕾枯瘪而不开花。
根外追肥可在晴天的傍晚进行,液肥宜淡不宜浓,需喷布均匀,避免在雨天或有风的天气下施肥。
施肥要根据杜鹃花各个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而定:3月至4月,为使老叶转绿,促发新根,可每月施3次矾肥水。
5月至7月,为使多长枝叶,可每月施2次矾肥水。
开花前每10天追施一次磷肥,连续进行2次至3次,露色至开花应停止施肥,开花以后应立即补给氮肥。
7月至8月生长停滞不宜施肥。
秋凉季节一般7天至10天追施一次磷肥,直至冬季,以使花蕾充实。
西洋杜鹃施肥应以豆饼水、鱼腥水等为好,要薄肥勤施,施肥时适当配入硫酸亚铁,以调节土壤pH 值。
如有肥害,表现为叶黄、干尖、枝梢干缩、大量落叶,应立即清除干肥,连续灌水以冲洗肥分,置半明处养护,这样可挽救受肥害的植株。
6.整形修剪杜鹃花具有很强的萌芽力,栽培中应注意在其生长期间结合修剪进行整形,以保持株形完美。
摘心多在幼株进行,人为地将顶芽摘除,或去掉一小段嫩梢,控制植株高度,促使侧枝萌发。
剥蕾是为控制开花过早、过多,减少养分消耗,从秋冬至开花前剥除部分或全部花蕾,有利于抽梢和培养树冠。
修枝用于整理树形,可修去病虫枝、重叠枝、交叉枝、光秃枝及冬季冻伤枝。
西鹃修剪以疏剪为主,幼苗在3年左右加速成形,常摘去花蕾,不使其开花,进行摘心,摘除新梢,促使萌发新枝。
7.遮阴与防寒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
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
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8.病虫害防治如果管理不善,杜鹃花将会发生病虫害,或者由于人为原因,造成药害或肥害,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造成杜鹃花死亡。
8.1加强管理,预防病虫害发生(1)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杜鹃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2)改善环境条件,调节好栽培地的温度和湿度,尤其是温室内的杜鹃要经常通风换气、降低湿度,以减轻病害(如杜鹃叶斑病、褐斑病、灰霉病等)的发生。
种植密度、盆花摆放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气。
冬季室温要适宜,不要忽冷忽热。
(3)药剂防治杜鹃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杜鹃冠网蝽、梨冠网蝽等。
红蜘蛛在夏季高温干燥时盛行,为害严重,使叶色枯黄,直至脱落,可用螨虫剂喷杀。
冠网蝽是杜鹃的主要害虫,此虫无明显越冬现象,几乎全年均可见其为害。
在盆栽杜鹃上发生小量害虫时,可人工捕杀。
在为害严重时,可用杀虫剂(如50%杀螟松乳油 2000倍至4000倍液)喷杀。
常见病害有叶斑病、褐斑病等。
叶斑病最初叶片上出现紫红色小点,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的黑褐色色斑,后期病斑中部灰白色,上有小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病菌在病叶上越冬,翌春气温上升,随风传播,温室盆栽杜鹃终年发生。
应加强栽培管理,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天喷布一次,连喷几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8.2药害与肥害杜鹃花药害和肥害属生理性伤害,特征基本相同。
杜鹃花发生药害和肥害时,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叶片发枯、脱落,但斑块不会缓慢扩展,也不会在其上出现病原物。
杜鹃花发生药害和肥害的不同点表现在:杜鹃花发生药害,表现为对某种或某类农药的反应敏感,比如叶片喷洒了某种农药后,在数天之内叶片沾着药液的部位变黄、发枯、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但不会伤及根系,一般不容易导致全株花木死亡,而且从出现药害斑到叶片脱落经过的时间要比肥害长一些(注意也有例外,如梅花在喷施了乐果等药液后,1天至2天内叶片会全部落光)。
由于其为酸性花卉,强碱性的农药对其有明显的副作用。
再者,杜鹃花使用农药时,一是浓度要低,二是要避开高温季节的正午前后,防止产生药害。
杜鹃花类喜肥,但不耐肥,更不能用碱性肥,否则很容易造成肥害伤根损叶。
比如,误施了生肥、浓肥、大肥、座底肥后,易导致杜鹃细嫩的毛状须根细胞出现反渗透,使其嫩根失水后萎缩枯死,在1天至2天内即可引起叶片枯焦,甚至全部脱落,严重时全株死亡。
如果肥液浓度偏大,及时进行浸水淋洗抢救,虽不会死亡,但也会严重伤及植株“元气”,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为此,杜鹃追肥应薄肥勤施,切不可盲目追施生肥、浓肥、大肥,一般有机肥的浓度为10%左右,即对水10倍进行浇施。
化肥的浓度为0.3%左右,用于浇施根部,叶面追肥的浓度为0.1%左右。
另外,无论是映山红或是西洋杜鹃,对含有某些微量元素的复合磷酸二氢钾也比较敏感,不宜用来喷叶,否则易导致叶片枯焦、细枝枯死,同样会严重影响其生长或成活。
7月至8月高温季节,杜鹃生长停滞,应停止施肥。
秋末冬初,植株进入休眠状态的种类,冬季应停肥。
一般情况下,施肥后的第二天早上,要浇一次清水,作用在于溶解土壤中的肥料,以利于其根系吸收。
其他花卉发生肥害、药害的情形与杜鹃基本相同,但对一些花卉比较敏感的农药一定要避免使用,如石榴及十字花科花卉忌杀螟松,梅、桃、樱花、石榴、杏、橘、菊花、珊瑚花、金苞花、虾衣花、金脉爵床、金脉单药花、网纹草等,忌乐果和氧化乐果,雪松忌速扑杀,梅、桃、樱花等忌敌百虫,梨、柿、桃、梅忌百菌清,梨、桃、梅忌石硫合剂,橘、桃、杏、梨、李、柿忌波尔多液,樱桃、花烛忌马拉硫磷,酒瓶兰忌甲胺磷,桃花对三唑酮敏感,梅花对久效磷、呋喃丹过敏。
对于上述花木种类,使用农药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一是尽量避免使用,二是最好在落叶期使用,三是降低浓度使用,把药害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8.3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8.3.1杜鹃黑斑病杜鹃黑斑病也叫褐斑病,是杜鹃常见的多发叶斑病害。
发病后叶片形成黑斑,渐渐干枯脱落直至植株死亡。
该病主要危害杜鹃的叶子,是由杜鹃尾孢真菌侵染受害,病菌开始出现若干个褐色小点,随着小点的不断扩大,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产生灰褐色霉菌丝,受害叶片从叶柄部开始,由绿变褐黄色提早脱落,严重时影响杜鹃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
病菌在叶片或病株上越冬,孢子随风传播。
该病的重发期一般多在高温多湿季节,温室中冬季也有发病现象,一般生长较弱植株、小苗、下部叶片、通风条件较差植株和西洋鹃(与毛鹃相比)发病较重,根据发病规律,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杜鹃栽培盆土要选用腐叶土,浇水pH值要在4.5至6.5之间,浇水基质要见干见湿,要经常浇施些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以促进植株健壮,叶片肥厚提高抵抗力,盆鹃要放于通风处,夏季要遮荫、防湿、防积水。
病叶要及时摘除烧掉,并注意选择抗病品种,同时加强植物病虫害检疫工作。
(2)药剂防治:花后及时喷洒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或50%的多菌灵300倍液。
另外可以定期喷洒药剂预防,可用保护性杀菌剂及杀菌剂混合施用,如1:1:150波尔多液每周一次连续喷2次;进入雨季每10天喷一次1:1:100波尔多液,连续喷施3至4次。
8.3.2杜鹃黄化病杜鹃黄化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也是杜鹃栽培中一种常见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