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城市噪音污染情况及控制措施

城市噪音污染情况及控制措施在现代城市的喧嚣中,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它不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干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城市噪音污染的现状以及可行的控制措施。
城市噪音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
交通噪音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尤其是在交通繁忙的路段和枢纽地带,如高速公路、火车站和机场附近,噪音水平常常超出人们的承受范围。
车辆的喇叭声、刹车声、发动机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持续不断的噪音干扰。
工业生产也是噪音的重要来源之一。
工厂里的机器设备运转、冲压、切割等操作都会产生巨大的噪音。
建筑施工场地同样充斥着各种噪音,如打桩机的撞击声、起重机的吊运声、搅拌机的搅动声等等。
此外,商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噪音也不容忽视。
商场、超市的促销广播,餐厅、酒吧的喧闹声,广场舞的音乐声,甚至是邻里之间的装修声,都可能成为噪音污染源。
噪音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出现耳鸣、耳聋等问题。
它还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使人难以入睡或者在睡眠中频繁醒来,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
噪音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烦躁、抑郁等,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了有效控制城市噪音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
首先,在城市规划方面,应当合理布局功能区。
将居民区与交通干道、工业区、商业区等噪音源分开,通过设置绿化带、隔音屏障等方式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对于新建的交通设施和工程项目,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确保其噪音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在交通管理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交通噪音。
例如,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减少急刹车和急加速;加强交通执法,禁止车辆随意鸣笛;推广使用低噪音的路面材料,减少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音;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居民选择地铁、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从而减少道路上的车辆数量。
对于工业噪音,工厂应当采用先进的降噪技术和设备,对机器进行隔音、减震处理。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一、噪声污染控制措施1、土石方施工1)选用符合环保标准的施工机械。
2)严格控制机械设备装载量,严禁超负荷运行。
3)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维修,尽可能地降低施工噪声的排放。
2、结构施工1)坚持日常对混凝土输送泵的维修保养,确保其运行始终处于正常状态,混凝土泵设置降噪棚。
2)选用环保型振捣棒,振捣棒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
3)对混凝土振捣人员进行交底,确保操作时,不振钢筋和模板,做到快插慢拔,减少空转的时间。
4)修理钢模板和脚手架钢管时,禁止用大锤敲打,在封闭的工棚内进行修理工作。
5)木工车间采用具有隔音效果的材料进行封闭,封闭式加工间。
6)模板、脚手架支拆时,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3、装修及机电工程施工1)尽量做到先封闭后施工。
2)设立石材加工间,并设降噪封闭措施。
3)使用合格的电锤,并及时在各部位加注机油,增强润滑。
4)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及时在钻头出注油或水。
5)严禁用铁锤敲打管道及金属工件。
二、环境保护的教育与监督1、加强对现场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现场人员的环保意识。
根据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结合环境管理方案,对所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1)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2)个人工作对环境可能生产的影响。
3)在实现环境保护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4)违反规定的运行程序和规定产生的不良后果。
2、加强信息交流与传送,实施有力监督1)建立项目内部环境保护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渠道,以便确认环境保护方案是否被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下一步工作及时做出决策。
2)建立项目与企业总部,项目与外部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渠道。
按规定要求接收、传递、发放有关文件,对需回复的文件,按规定要求审核后予以回复。
3、加强文件控制,不断了解有关环保知识与法律法规1)文件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并设置专门的有效工具。
2)对文件定期进行评审,与现行法律和规定不符时,及时修改。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噪声或声音,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噪声污染源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等。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会导致听力损伤、心理压力、睡眠问题等健康问题。
为了改善噪声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和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 环境规划和管理充分的环境规划和管理是减少噪声污染的关键。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阶段,应将噪声污染纳入考虑。
例如,在居住区域周围设立合理的隔音屏障、缓冲地带,将噪音源与居民区隔离开。
此外,还可以规定噪声限制标准,控制交通和工业活动的噪声输出,确保噪声达到可接受水平。
2. 节制交通噪声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噪声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交通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足够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避免车辆长时间怠速产生噪音;•在主要交通干道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声传播;•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减少机动车产生的噪音。
3. 控制工业噪声工业噪声是另一个重要的噪声污染来源。
为了减少工业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工业区域内合理布局,将产生噪声的设备与居民区分开;•安装隔音设备或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噪声输出;•建立噪声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超标噪声问题。
4. 加强建筑噪声控制建筑噪声是由建筑施工、装修等活动产生的噪声。
为了控制建筑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建筑施工噪声管理规定,限制施工时间和噪声水平;•使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计,减少噪声传播;•加强对施工方和装修公司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符合噪声控制要求。
5. 引入噪声减震技术除了通过规划和管理措施来减少噪声污染外,还可以采用噪声减震技术来消除或减少噪声的影响。
这些技术包括:•在建筑物或车辆上使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备,减少噪声的传播;•使用降噪耳机或耳塞,阻隔环境中的噪声;•在居民区域或公共场所中设置绿化带和噪声防护墙,减少噪声的传播。
6.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公众宣传和教育是减少噪声污染的重要手段。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与目标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噪声污染的定义、成因、影响以及控制策略,提升环境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进修相结合,使同砚们能够从环境珍爱的角度出发,关注身边的噪声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作业内容与要求1. **观点理解**(约200字)任务: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噪声污染的定义、分类和来源的短文,包括机械噪声、交通噪声、建筑噪声等。
2. **案例分析**(约400字)选择一个具体的噪声污染案例,如城市地铁建设、工厂生产或居民区附近机场的噪声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影响评估**(约300字)设计一份简短的噪声污染影响评估表,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三个方面,用于分析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质量的影响。
4. **控制策略钻研**(约300字)进修并总结国内外噪声控制的法规和方法,例如隔音墙、噪声屏障、绿色建筑设计等,提出针对选定案例的控制措施建议。
5. **实践操作**(约200字)制作一份小型噪声控制模型,模拟在特定场景中实施控制策略的效果,用以演示和阐述你的观点。
三、作业提交1. **文本报告**(约800字):包含以上各部分的内容,格式清晰,逻辑连贯。
2. **案例钻研报告**:附带相关数据和图片,支持你的分析和建议。
3. **模型设计报告**:描述模型制作过程和预期效果。
四、评判标准1. **理论知识掌握**:理解噪声污染的基本观点和影响(40%)。
2. **案例分析深度**:对选定案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0%)。
3. **控制策略创新**:提出有效且创新的控制措施(20%)。
4. **实践操作能力**:模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10%)。
五、时间安排本作业共需一周完成,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天至第三天:阅读资料、撰写报告草稿- 第四天:案例分析与模型设计- 第五天:完善报告、模型制作- 第六天:自我检查与修改- 第七天:提交作业六、参考资料1. 环保部门发布的噪声污染防治指南2. 知乎、百度学术等在线资源中的噪声控制案例和钻研论文请同砚们按照此方案认真准备,等候你们的创新思考和实际行动,为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干扰人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噪音,它来自于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噪声污染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引发各种疾病。
今天,我们将从噪声污染的危害出发,谈谈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噪声污染的危害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可小觑的。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们的听力下降,甚至失聪。
噪声会引发人们的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长期受到噪声的干扰还会加重人们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因为噪声污染而受到损害。
2.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噪声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疲倦、易怒、精神紧张,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大量的研究表明,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人们的精神疾病。
3.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噪声污染不仅会对个人产生影响,还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噪音会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时还会导致人们的情绪波动,引发社会矛盾和纠纷。
长期以来,一些城市的噪声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政府和社会的难题。
二、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1. 提高法律法规的意识要有效治理噪声污染,首先需要提高人们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意识,推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政府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噪声污染管理条例,规范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管理程序,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
增强舆论宣传,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共同参与到噪声治理工作当中来。
2.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噪声污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频繁发生的噪声污染问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
要建立健全的噪声源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对噪声源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噪音污染控制措施

噪音污染控制措施
引言
噪音污染是指由于环境中存在噪声源而导致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为了保护居民的安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的噪音污染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主要措施
1. 噪音源的管控
- 城市规划阶段:在城市规划阶段,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居住区与噪音源的距离,减少噪音源对居民的干扰。
- 工程设计阶段: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采用降噪措施,如使用减振器、隔音材料等,减少噪音源排放的噪音。
- 噪音源检测与监测:定期对噪音源进行检测与监测,确保其排放的噪音在合理范围内。
2. 居民保护
- 在噪音源附近建立隔音屏障:对于噪音源附近的居民区,可以建立隔音屏障,减少噪音的传播,保护居民的安宁。
- 社区教育与宣传:通过社区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增强他们参与噪音污染控制的意识。
3. 立法与执法
- 制定噪音污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噪音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噪音源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
-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噪音污染行为的执法力度,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严格处罚,确保噪音源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有效控制。
4. 科技支持
- 研发环保技术:加大对噪音污染控制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环保技术的创新,提高噪音污染的治理效果。
- 数据监测与分析:建立噪音污染的数据监测体系,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问题和制定针对性的控制策略。
结论
噪音污染控制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重要任务。
通过噪音源的管控、居民保护、立法与执法以及科技支持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污染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创建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噪声及其控制知识点

噪声及其控制知识点物理大餐: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接下来的内容是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总结归纳: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全套

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1、什么是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以致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
我国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一般居住区和文教区的昼间噪声标准是50dB,夜间为40dB;工业集中区昼间为65dB,夜间为55dB;交通干线两侧昼间为70dB,夜间为55dB;室内标准相应降低10dB。
一般认为,40dB时正常的环境声音,是噪声的卫生标准。
2、物业区域的噪声来源。
物业区域内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车辆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1)车辆交通噪声。
车辆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
大量的城市车辆交通噪声进入物业区域之内,会造成间接污染。
当机动车辆驶入辖区时,也会发出行进、振动和喇叭声,而造成直接污染。
如载重汽车、公共汽车、摩托车等的行进噪声都可高达90dB,距离车辆5米测得电喇叭的噪声在90dB以上,汽喇叭在105dB以上。
(2)建筑施工噪声。
在物业区域外如有建筑工地,会发出机械振动、摩擦、撞击、搅拌、喊声等建筑施工噪声,强度可达90~130dB之间,使物业区域环境受到间接污染。
物业区域内本身的维修、装修活动,也会产生各种施工噪声(如使用电锯、电刨等发出的刺耳噪声)。
(3)社会生活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是指物业区域内部或建筑物内部的各种生活设施发出的噪声和物业区域内人群活动所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商业设施噪声、教育设施噪声和生活噪声三类。
例如,户外农贸市场的嘈杂声、喧哗声、广告声;中小学校广播操喇叭声;居室中的儿童哭闹、嬉笑、打闹声;电视机和音响设备的播放声等。
社会生活噪声一般在80dB以下。
3、噪声污染的防治。
(1)禁止在住宅区、文教区和其他特殊地区设立产生噪声污染的生产经营项目。
(2)禁止在街道、公园、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使用引起噪声污染的大功率扬声器和广播宣传车。
(3)禁止在夜间规定不得作业的时间(一般指晚10:00~早6:00)内从事施工作业,以免影响业户的休息,但抢修、抢险和必须连续作业的,经市或者区、县环保局批准的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②利用绿化降噪 noise reduction by afforestation绿化降噪 城市:6—15m 郊区:15—20m
1.4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③采用噪声控制技术
Ⅰ.吸声——室内噪声
原理:利用各种吸声材料减小混响声。
Ⅱ.消声:——气流性噪声
原理:利用消声器(管道内侧衬贴吸声材料或利用 管道借面突变)
据统计,高噪声条件下工作的人犯冠心病、高血压、 动脉硬化的机率比正常人要高3倍;引起消化疾病 的机率要比常人高5倍。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6.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影响设备正常运 转、损坏建筑结构。
7.对儿童和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体重偏轻、智力 下降等。据调查,在吵闹环境中生活的青少年其 智力发育比安静中的低20%。
3.从环保角度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 污染防治法》中规定,1997年3月1日执行。
①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 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 音。 ②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 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例,寝室就寝,是噪声但非 噪声污染。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二、环境噪声的分类:
1.按声波传播介质分: ①空气声:纵波——媒质质点振动方向和声波传播 方向相同。 ②液体声:同上。 ③能相同,也可能垂直。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2.按声级和时间关系分(按时间特征分类): ①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起伏可忽略不 计的噪声,或噪声强度波动范围小于5dB的连续性 噪声。 如:纺织(有梭织机100-105分贝)、制钉(强 度)、电机等。 ②非稳态噪声:在观察过程中,声级变化很大的 噪声或声强度波动范围大于5dB的连续性噪声。如: 街道交通噪声,冲床的撞击声等。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2.对睡眠干扰:理想睡眠环境,噪声级30分贝以下。
人的睡眠周期:瞌睡—入睡—睡着—沉睡
3.对交通、通讯、思考的干扰: 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学习效率,使人烦躁不安, 影响人正常休息和生活。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4.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①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②心血管系统 ③消化系统。此外视力和免疫系统。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四、噪声的危害:
1.对听力的损伤:——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 衡量听力损伤程度的物理量是——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ISO规定,听力损失就是在500、1000 和2000Hz三个频率上听阈较标准值升高的数值的 算术平均数。 听阈:正常青年人的耳朵刚好能听到的声音。 听阈声级:0分贝;痛阈声级: 120分贝。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3.按声源发声机理分: ①机械噪声:机械设备运转时,部件间摩擦力、撞击力或非 平衡力,使部件和壳体产生振动而辐射的噪声。 ②气流噪声:是一种气体动力性噪声,由气体流动过程中的 相互作用,或气流和固体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③电磁噪声:由电磁场交替变化而引起某些机械部件或空间 容积振动而产生的。
1.4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一个声学系统包括:
声源
传播途径
接收者
1.4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五、噪声的控制途径:
1.从声源上控制噪声——源头控制,最积极最有效 的方法 ①改革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 ②生产低噪声产品 ③应用新材料
1.4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2.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最常用 ①合理布局——闹静分开 例如:城市布局 / 锅炉房布局
1% 1% 噪声污染 废渣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其他污染 80%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一、噪声的定义:
1.从卫生学角度讲,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 声音都是噪声。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2.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由不同频率和声强(振 幅)的各种声音杂乱组合。
噪声波形图
乐声波形图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1噪声污染现状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1.4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1.1噪声污染现状
噪声污染——环境污染四大公害之一。 例如:2010年,西宁市环境保护110指挥中心共接 到2114起投诉案件。其中,噪声污染达1721
件,占投诉总量的81%.
17% 1%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听力损失 15dB 正常 尚能完全恢复 1.5米外谈话会有困难 1.5米外大声讲话都听不清 大声喊叫听起来都有困难
15—25dB 接近正常 25—40dB 轻度耳聋 40—65dB 中度耳聋 65dB以上 重度耳聋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①暂时性听阈偏移:从高噪声环境回到安静场所停 留一段时间,听力还能恢复正常的现象。 ②永久性听阈偏移:常年累月地在强噪声环境中工 作,长期不断地受高强度噪声的刺激,听觉就不 能复原,内耳感觉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而导致 噪声性耳聋或永久性听力损失。 ③暴震性耳聋:在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极 强的噪声会使人的听力一瞬间永久丧失。 如突然的爆破声或放炮声,导致而鼓膜破裂,内耳 出血等(>140分贝)。 极强的噪声(175dB)可以引起死亡。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三、噪声污染的特点:
1.感觉性:属感觉公害,受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 2.暂时性且无残留污染物 3.局限性 :指影响范围,噪声其在传播路径上通过 折射、反射、能量转换等使声能逐渐减少,最后 消失,传播距离有限。 4.分散性:指噪声源分布在各个角落。 —综上所述,噪声通常被冠以“无形的暴力”或 “隐形杀手”等美称。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4.城市环境噪声: 据统计我国城市噪声构成是: 交通噪声:35% 社会生活噪声:38% 工业生产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27%。 ①交通噪声:水、陆、空,声源流动性大,影响面广。 ②工业生产噪声:各种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造成职业性耳 聋的主要原因 ③建筑施工噪声:打桩机、混凝土搅拌设备、推土机、运料 机等,打桩机100分贝左右,夜间禁止施工。 ④社会生活噪声:范围相当广,是城市噪声的主要部分,包 括:商业、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