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二模议论文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2019年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议论文阅读汇编

2019年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议论文阅读汇编

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议论文阅读汇编1、闵行区有趣的人不苟且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

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

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1)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

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

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

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

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

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

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

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

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

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各区作文试题汇编(全)

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各区作文试题汇编(全)

高三二模作文试题汇编黄浦区:有人说,人生的麻烦,大多是因为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徐汇区:当了解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们会更容易获取自己想关注的信息,从而将自己包裹在以个人需求为主导的世界里。

这种现象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普陀区: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和他人进行各种比较。

有人认为这是任性的劣根、烦恼的根源,应该努力避免。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崇明: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道理都懂,为什么不按照道理去做。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奉贤: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冲突是指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互相对抗。

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论》中认为,冲突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青浦:现实生活中经常面临着新的开始和旧的结束。

恋旧、怀旧是人之常情,但也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忘却”。

如何看待并处理好新的开始与恋旧怀旧的关系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

看了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长宁、嘉定:鲁迅先生说过:“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

只有这两条路。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松江:生活中,我们自以为是某个事件的关注者,其实,我们往往不明就里,只凑了个热闹,没过多久就忘记了,成为事件的忽视者。

浦东: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成功以前,人们总是说他异想天开。

针对这种现象,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杨浦:世界上没移山的方法,唯一能改变我们和山的距离的途径是:山不过来,我过去。

上海市各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虹口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①时下,有些孩子只想看电视,不想看书本;有些只想打网络游戏,无心读书;有些忙着追星,无暇学习,以致出现了“学生网民”“纯消费族”等等。

这些现象凸现了一个问题:在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系。

②所谓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其中网络文化、电视文化、广告文化是核心内容。

大众文化就内容来说,是良莠不齐的。

有时色情、暴力、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充斥其间,但有些内容也是健康向上的。

1984年央视春晚,香港流行歌手张明敏演唱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很快风靡大陆,对爱国主义教育起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可以批判大众文化,但不要盲目拒绝大众文化,更不能在与大众文化隔离的情况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

③在处理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系中,首先必须正确引导。

有些家长强制命令子女不上网、不崇拜明星,有些学校下一道“禁带手机”令,这样简单粗暴地对待大众文化,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产生极端行为。

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要在双方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沟通,引领青少年分清大众文化中哪些是健康有益的,哪些是不良有害的,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行为。

例如在青少年崇拜偶像时,要引导青少年学习刘翔、姚明等那些为国争光的明星。

④其次,必须贯彻适度原则。

()大众文化有很强的娱乐性,如网络游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沉湎其中,会对青少年的思想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可以允许青少年接触,()不能放任自流。

家长和学校应该主动承担监控的责任,这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⑤再次,必须提高青少年的自制力。

青少年要学会自我约束,提升思考能力和思想素养,在内心塑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世界,就能自觉抵御大众文化中的不良倾向,健康成长。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①时下,有些孩子只想看电视,不想看书本;有些只想打网络游戏,无心读书;有些忙着追星,无暇学习,以致出现了“学生网民”“纯消费族”等等。

这些现象凸现了一个问题:在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系。

②所谓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其中网络文化、电视文化、广告文化是核心内容。

大众文化就内容来说,是良莠不齐的。

有时色情、暴力、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充斥其间,但有些内容也是健康向上的。

1984年央视春晚,香港流行歌手张明敏演唱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很快风靡大陆,对爱国主义教育起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可以批判大众文化,但不要盲目拒绝大众文化,更不能在与大众文化隔离的情况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

③在处理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系中,首先必须正确引导。

有些家长强制命令子女不上网、不崇拜明星,有些学校下一道“禁带手机”令,这样简单粗暴地对待大众文化,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产生极端行为。

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要在双方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沟通,引领青少年分清大众文化中哪些是健康有益的,哪些是不良有害的,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行为。

例如在青少年崇拜偶像时,要引导青少年学习刘翔、姚明等那些为国争光的明星。

④其次,必须贯彻适度原则。

()大众文化有很强的娱乐性,如网络游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沉湎其中,会对青少年的思想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可以允许青少年接触,()不能放任自流。

家长和学校应该主动承担监控的责任,这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⑤再次,必须提高青少年的自制力。

青少年要学会自我约束,提升思考能力和思想素养,在内心塑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世界,就能自觉抵御大众文化中的不良倾向,健康成长。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写作题】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27.题目:感人的故事要求:⑴写一段自己的经历,字数在600字左右。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

字左右。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

写作略写作略 普陀区27.题目:心里暖暖的要求要求要求:(1):(1):(1)写一篇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字左右的文章;(2)(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的信息;不得透露个人相关的信息;不得透露个人相关的信息; (3)(3)不得抄袭。

不得抄袭。

不得抄袭。

27.27.按照中考作文评分细则按照中考作文评分细则按照中考作文评分细则 松江区2727.题目:美好的相遇.题目:美好的相遇.题目:美好的相遇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三、作文(60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等第等第综合综合 评分评分 中心与材料中心与材料 (25分) 语 言 (25分) 思路与结构思路与结构 (10分) 评分细则评分细则 A 60 ︱ 53 分 切合题意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中心突出选材恰当,有新意选材恰当,有新意感情真挚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内容充实 语言流畅、简洁、语言流畅、简洁、 得体,有一定的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表现力思路通畅思路通畅 层次清晰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结构完整 详略得当详略得当 A 等基准分56分。

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基本符合三项条件 得基准分:三项中得基准分:三项中 有一项富有特色,有一项富有特色, 其他两项达到B ,可,可评为A 。

分项得分分项得分 2525——————2222分 2525——————2222分 1010——————99分 B 52 ︱ 43 分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中心明确 选材恰当选材恰当 感情真实感情真实 内容较充实内容较充实语言通顺、简洁语言通顺、简洁用语规范用语规范思路连贯思路连贯 层次较清楚层次较清楚 结构完整结构完整 能注意详略能注意详略B 等基准分47分。

2019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范文作文题:人在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这些经验也可能会阻碍我们的认识和发展。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文范文:逃离经验主义(65-58-61.5)自古至今,人们总偏爱于不断地总结经验。

所谓经验,是指人在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基于已有的经历所得出的针对某种现象往往有影响的建议与规律。

但在我看来,我们应该逃离经验主义。

(评析:开篇引材料,抓准关键词作精准的概念界定,并开门见山亮观点)诚然,宝贵的经验往往具有指导意义。

正如唐太宗所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但我们总倾向于一味依赖经验,陷入经验主义之中,这就会阻碍我们的认识和发展了,我们更应逃离这样的经验主义。

(第二段用“诚然”一词较为思辨地肯定经验的价值和意义,随即笔锋一转剖析“一味依赖经验,陷入经验主义”的危害,再次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

)首先,经验具有时代与时间的局限性。

经验的本源来自于人不断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过程。

但自然和社会却是不断在变化的。

除此,经验的得出是基于现在看过去,并不能承担起预测未来的作用。

根据幸存者偏差理论,经验往往是片面的。

很多成功喜欢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归结为努力,但那些不成功人士中难道不存在努力的人吗?由此可见,经验往往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可靠。

其次,来自于他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

我们一味要求按照他人的经验行事,却不考虑自身的个性与不同,所取得的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

同时,经验主义限制了自身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根据鸟笼逻辑所定义,人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惯性办事。

此处的“惯性”有一大半便来自于自身经验,一味按自身经验办事,换句话说,便是相信自己的没有改变与突破的可能性。

而当人们如此相信之时,正是自己限制了自己人生中无限的可能性。

(文章主体部分作者从主客观角度即时代的变化、个性的不同来作原因分析,并妥帖地运用“幸存者偏差理论”和“鸟笼逻辑”,并精准地指出“经验往往是片面的”和“惯性”的危害,提高了文章的理论水平。

19年深圳二模作文范文(经典评析)

19年深圳二模作文范文(经典评析)

原文欣赏:火光中有“诗和远方”深圳考生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法国著名数学家在与两位古人类学家的讨论中,就人类为什么要保存火种这一问题上给出了最诗意浪漫的解释。

生而为人,即便步履蹒跚,眼前迷雾团团,依旧无法阻挡我们追逐美。

在人类生活中,“苟且”总是占了绝大部分,而美却总是一闪而过。

然而这些所谓的“美”,所谓的“诗和远方”都能在刹那间温暖整个冬天。

诚然,火种的保存很可能是用来取暖御寒的,也可能是为了烧出鲜美的肉食。

若如第一位人类学家所说,那火仅是维持最基本生存动力的热源。

他是从人类最基本的角度来分析古人类的想法。

而第二位人类学家将火势为烘烤食物的工具,火不仅能帮他们维持生活,更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但其实人类的欲望与亲人并无多大差别,在吃饱穿暖以后他们也会去寻找美。

即使物质贫乏些,也阻挡不了他们迈向诗和远方的脚步。

即使生活得先有“苟且”才能追逐“诗和远方”。

但这又怎样能够妨碍他们在物质贫困的时代追求精神的充实呢?而托姆的答案看似多余,实则是非常重要的。

在远古时期人们可没有今日的灯火通明,在夜间仍像白昼那般车水马龙。

人们随着白天的到来现身于世间,又随夜幕降临消失于黑夜之中。

我们不知道黑暗的样子,我们也不知道古人类身处于黑暗中恐惧的样子。

黑暗不同于黑夜,他静谧地将恐惧的魔掌伸向每一个笼罩才在他身躯之下的人。

而跃动着的火光却帮助人们驱散黑暗,打破了黑暗中的未知,他灿烂的身姿美进每一个注视它的人心中。

这也是人类对抗黑暗的开始。

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来说,我们的物质世界太丰富,却有太多的人只有吃喝拉撒睡而像行尸走肉般生活着,精神世界却早已荒芜得寸草不生。

所以现当下,我们应走出自己习惯于活着的“苟且”,去追寻“诗和远方”,就像古人类学家用火种让自己温暖,不再饥饿时,他们会去发现美的存在。

早在三万年前生活的山顶洞人便会制陶器和戴首饰,可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此言从有人的时代便有这种现象了。

因此这也正是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

2019届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2019届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2019届北京市中考语⽂模拟试题分类汇编:议论⽂阅读及答案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模试题分类汇编--议论⽂阅读01、东城(三)阅读下⾯⽂字,完成第18-20题。

(共8分)①家庭教育对⼀个⼈的成长,特别是⼈格的养成具有其他教育⽆法取代的作⽤。

时下⼀些⼈没有敬畏,不知珍惜,究其原因,是不懂孝与俭。

在家教中应该⼒倡孝与俭,它们是敬惜之⼼的发端。

②为了教育⼦孙后代,古⼈精⼼制定了⼀些家规家训,其中,孝与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内容。

曾国藩针对⼦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情况,在家训中,特别强调了“尽孝悌”、“倡勤俭”,教育⼦⼥要敬⽼爱幼,⾐勿华美。

颜之推的《颜⽒家训》教导⼦孙要赡养⽗母、尊敬⽗母,崇尚“俭⽽不吝”。

这些家教,在约束⼦弟、和睦家族家庭、维护社会安定等⽅⾯起了重要作⽤。

③今天,我们所说的孝是指善事⽗母。

⾸先是物质上赡养⽗母,其次是顺从,⾔语和⽓、态度谦恭、及时回应⽗母的要求。

孝的最⾼层次是发⾃内⼼、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对⽗母的敬爱。

④在家庭教育中培养⼦⼥正确的孝顺观,可以使⼦⼥懂得奉养⽗母,侍候长辈,是分本。

孝是做⼈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美德,也是⼀个⼈爱家爱国的出发点。

⑤俭朴是⼈对待物质的⼀种态度和精神,体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诸葛亮的《诫⼦书》不⾜⽩字,思想深刻。

“静以修⾝,俭以养德。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今仍然被奉为圭臬①。

司马光专门写了⼀篇《训俭⽰康》,指出崇俭戒奢、劳谦终吉。

《朱⼦家训》中的“⼀粥⼀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维艰”,告诉我们。

⑥因此,在家教中倡导俭朴,能够培养⼈们从⼩⾃我克制欲望的能⼒和精神,使⼈不滋⽣贪婪物语,不贪图享受,少⼀份索取,多⼀份奉献。

⑦在家庭教育中从⼩培养敬⽼尊长,参加劳动等意识和习惯,从⽽体会劳动的不易和⽗母的⾟苦,才能使⼈具备孝和俭的美德。

【注】①圭臬:借指准则和法度。

18. 本⽂的中⼼论点是什么?(2分)19.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上⼀句话,阐明《朱⼦家训》中的话与本段论点之间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专题训练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和“欧元区”陷入了乱局;难民涌入的外部刺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计算欧盟崩溃的时间点。

难道历史真的要走向一个拐点,重回那民族国家严守各自的堡垒,相互提防甚至对抗的时代?②很多时候,对未来的迷茫和悲观,只是由于你站的位置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广,就如一些人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纷飞就感叹人类暴力爆发,而一本数据丰富、逻辑严密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就让他们闭嘴。

同样,关于人类未来的走向,我们有必要梳理人类发展更漫长的历程,去发掘其中的规律。

荣获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图书奖的《第五次开始》作者罗伯特·L·凯利告诉我们,在人类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后,即将迎来第五次开始。

这一次,人类可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③作者将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技术的开始、文化的开始、农业的开始、国家的开始。

这种划分方式,强调动态的“开始”,强调人类历史时间线的“点”,更有代入感。

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关键节点,去探索人类历史动态的前进过程。

④使用工具,使我们与兽类彻底区分开来;文化,让我们得以交流,结成社群,进而形成共同的记忆和意识;农业诞生,自此人类不再居无定所,得以产生“剩余”产品,进而产生阶层和阶级;终于,我们熟悉的历史阶段来临,国家得以产生,它更高效地组织生产,庇护具有共同文化和记忆的国民,也制造了压迫和国家间更具毁灭性的战争。

⑤有趣的是,回看历史,国家往往是一个基本的记忆展开单位。

比如中国史,朝代更迭是叙事的主基调,而深入一个朝代,帝王来去又常常是叙事的主线。

为何如此?笔者以为,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记忆最深刻的阶段,正是第四次开始后的阶段,史料更丰富,更有延续性;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如今依然处于第四次开始后的阶段,依然习惯性地以国家为切入点去思考历史。

⑥本书作者是考古学家,因而更关注历史本身。

我们回看历史,常基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投射历史,从而存在曲解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研究中,常常强调要站在当时人的角度看问题的原因。

在这方面,凯利这样的考古学家却有着先天“优势”,因为他考察的对象是客观实体,是未经前人“加工”的素材,从而可以科学的方式去考察分析。

虽然其中一些对历史逻辑的模拟带有主观性,但总的来说,还原历史的概率大大增加。

⑦凯利在本书第二章“考古学家如何思考”中,介绍了其工作和思考方式。

这一章看似是个人总结,却是后续介绍人类历史的重要铺垫,增强了后文叙事的力量,因为它描述的就是考古学家分析历史不一样的力量。

比如,他介绍考古学家面对著名的“奥茨”原始人遗体时追根溯源的方式,展示了考古学家的工作过程,这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⑧考古学家独特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使凯利对人类社会有了新的思考。

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凯利提出了他乐观的预期,那就是“第五次开始”。

国家为主体的历史运作方式加快了人类进步的效率,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的提升;与此同时,其弊端也不断涌现,⑨我们需要新的开始。

在凯利看来,这一次,与此前我们常常被历史进程推着走不同,人类已经有了更多主动改变世界的可能。

跨越国家定义的全球化,将在第五次开始中扮演重要力量。

互联网提高了信息流转的速度和广度,如今一个中国青年可能和美国人一样听着阿黛尔的新歌,这只是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注解而已,其背后则体现了人类全球化交流和协作的力量。

这将推动人类的进化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⑩凯利的寄望在今天似乎有些让人难以信服。

毕竟,全球范围正在因为贸易产生争端,区域联合的范本欧盟也显得岌岌可危。

但是,人类历史的进化从来不是单线的,当年欧洲发起一波全球化贸易过程的时候,伴随的是血腥的殖民化过程。

而如今的全球化过程已然理性许多,利益最大化已成为一个可以协商的过程,而非暴力的开始。

这体现的正是凯利对人类社会的信心:“人类现在已经拥有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有自我教育的历史”,前者让人类具备了沿着进化轨道继续高速发展的可能,后者让我们在伦理和道德上不会偏离轨道太远。

⑪凯利是技术乐观主义者,他让我们相信,人类将利用自己的技术更好地改造世界。

凯利还是人类道德底线乐观主义者,他不相信诸如人工智能的技术,最终会导致大面积失业,成为阶级对抗的“自毁”路径。

⑫“第五次开始”,已经开始。

我们对人类此前历史积淀的技术和伦理充满信心。

这一次,我们将走得更远,走向人类更好的目标。

3.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用类比论证,证明《第五次开始》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样数据丰富、逻辑严密。

B.用对比论证,证明那些“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就以为人类暴力爆发”的观点必须批评。

C.用引证,证明整体来看,人性中的善要远大于恶,因此人们对未来应抱有足够的信心。

D.用例证,证明人们不能仅仅根据个人对局部现象的直观感受就作出对人类的悲观判断。

4.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中信息,简要介绍《第五次开始》这本书(80字左右)。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以下题目中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3分)A.我们需要新的开始——以《第五次开始》为例B.考古学家如何思考?——以罗伯特·L·凯利为例C.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读《第五次开始》D.洞察人类历史的力量——《第五次开始》7.在第⑧-⑪段中,呈现了凯利对未来乐观的预期。

请对凯利的这种观点作评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租车接入网约车平台顺应融合发展朱昌俊①网约车合规化整治在各地不断推进。

据报道,近日上海要求16家平台企业在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

随着不合规网约车被大量清退,巡游出租车正重新进入网约车平台视野,成为重要的“开垦地”。

②统筹传统出租车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的融合,从而促进两个业态都能健康发展,其实是2015 年《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

不过,时隔三年后来看,()网约车合规化与传统出租车改革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两者真正走向融合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此次在网约车合规化整治加速的背景下,多地巡游出租车开始重新接入网约车平台,不啻为一次新契机。

③事实上,早在网约车平台刚诞生不久,一些地方的传统出租车企业也就开始效仿打造自己的出租车网络预约平台。

但由于这些平台都有着严格的区域限制,加之运营经验不足,鲜有成功案例。

相对来说,能够接入全国性网约车平台,既可免除运营成本,还可以借助平台的管理优势,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方便乘客并倒逼服务质量的提升。

④置于更大的背景下来审视,传统出租车改革,无法回避当前出租车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一方面,网络预约叫车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选择,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就显示,2017年全国巡游出租汽车总量仅139. 58万辆,且客运分担率连年下降,传统出租车确实得思考如何在服务方式上满足社会的新需要;另一方面,破除出租车“份子钱”模式,打造动态调价机制,探索新型的司企分配形式,在现有条件下,也很难完全撇开与网约车的融合发展,而另起炉灶。

⑤推动出租车领域新老业态的融合发展,出租车接入网约车平台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如何借鉴和利用网约车模式目前已经取得的一些运营和管理成果,实现从运营模式到管理模式的真正革新。

如上个月,交通部门要求各网约车平台加强安全管理的投入,像添加一键报警等安全应用,目前传统出租车领域还少有涉及。

另外,前不久召开的“巡游出租汽车改革发展政策研讨会”也明确提出,要鼓励巡游车企业借助现代新兴技术实现运营全过程的监督。

这些其实都是传统出租车转型难以绕开的一环。

⑥当然,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融合发展,()只是网约车平台与出租车企业的事,()离不开监管模式的统筹融合。

当前对于网约车的管理,无论在准入门槛,还是服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都大大高于出租车,这在客观上不利于统一监管和新老业态融合发展,也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漏洞。

⑦如在网约车安全整治加码的9月份,全国价格投诉分析报告就显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果:当月平台共受理出租车、网约车举报2713件,其中网约车类174件,环比下降16.3%,但出租车类则达到了2539件,环比上升2. 1%。

这直接说明统一监管标准的重要性。

目前这方面已有地方率先作出了尝试,安徽芜湖新修订的网约车细则就全面取消了缺乏上位法依据的网约车行政许可条件,将网约车与传统巡游车车辆标准拉平,可谓切中了新老业态融合发展的肯絮。

⑧无论是之于网约车的规范发展,还是传统出租车的改革转型,两者融合都是大势所趋,也是可以预见的多赢之举。

当然,融合发展不是排挤竞争和多样性,而是借助技术优势和统一平台,实现新老业态更充分更公平的竞争,在此基础上共同提高出租车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增进社会的出行福利。

在这方面,从网约车平台到出租车企业,再到监管部门,都应该敞开心怀,转变观念,为新老业态的融合与革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摘自《光明日报》3.第①节中“开垦地”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第②节与第⑥节空白处的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即使……但……虽然……但B.尽管……但……不仅仅……更C.即使……但……不仅仅……更D.尽管……但虽然……但5.以下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出租车接入网约平台,既能免除运营成本,又能在方便乘客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