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12道作业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代自然观为什么被称为朴素的辩证自然观?

1、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常见形式

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作为物质的起源,比如中国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各种实物的要素;古希腊的学者认为世界是由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处物质组成,如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定形”是万物的本源等等。

2、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①自发性、直观性。力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自然现象,并把它看成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把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自发地结合了起来

②整体性和普遍性。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作直观的考察,勾画了自然界的总画面。

③思辨性。如人的右手、右脚比左手、左脚灵便;但其右耳不如左耳听力好。

④具有朴素辨证法的思想因素;

⑤力图从具体的实物寻找世界的本原;但是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和猜测的成分。

古代希腊和中国等的古代自然观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它坚持从自然界本身的原因说明世界的本原,把自然界看作是不断产生和不断消灭的永恒运动的过程。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论述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这些基本观点,本质上是统一的。

但是由于古代自然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是非常笼统、模糊和粗糙。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简单性。朴素性:简单性;不够科学;把自然界的运动看成是一个圆圈式的简单循环,不能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内在联系的过程性/ 猜测性:幼稚的或错误的,甚至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因此可以称古代的自然观为朴素辩证自然观

2、试论述近代自然观的形成历程及其特点

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5世纪下半叶,随着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贸易的形成,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发展;15世纪中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

2、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城市商业经济的崛起和地理上的大发现,为世界范围的贸易以及从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过渡奠定了基础。在经济和生产发展的推动下,近代自然科学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与人无关的机器。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机器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它克服了古代自然观的局限,具有较坚实的科学基础,在对自然界细节的认识上高于古代。另一方面,它对自然界整体的看法又低于古代,形成了形而上学的观念。

但是机械唯物注意是有它的局限性的:

[1] 形而上学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是与当时经验自然科学所运用的还原分析法密切相关的。所谓还原分析法,就是把复杂的事物和复杂的关系,还原为简单的事物(要素)和简单的关系,即把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割为若干孤立的部分(要素),分别研究各个部分(要素)的属性、特征、结构和功能,然后再把这些部分合为一体。但如此所得到的结论却是各个部分的共同属性,而不是原有对象的整体性。

[2] 机械性,以机械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与人。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它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3] 不彻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

4、辩证自然观的产生

马克思的自然观实即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由恩格斯系统阐发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它不应被归结为自然辩证法理论,甚至也不以自然辩证法理论为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而是在批判地扬弃旧的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其突出特点是以实践观点为基石、以自然辩证法理论为方法论依托。恩格斯的自然观集中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分化过程、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协调途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恩格斯具体地考察了人类的起源亦即人与自然的分化过程,指出劳动就是人类借以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根本力量。其次,恩格斯深刻地分析和说明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认为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在于人对自然界的有目的的改造活动即劳动。再次,恩格斯还精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协调途径。他指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和统治必须建立在正确地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而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既要克服那种对于自己支配和统治自然的行为后果的短视,也要从根本上变革那种妨碍人们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社会机制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的自然观、特别是其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途径的阐述,对于分析和解决当代的全球性问题、促进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3、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有哪些?

(1)解释性原则,解释性原则关注的是科学假说和事实的关系。提出假说的目的是解释新的实验现象,同时它还必须能解释所有经过实验复核的已知事实。即使仅仅存在一个事实是假说不能解释的,这个假说也应该进行修改甚至摒弃。例如燃素说由于不能对金属煅烧之后重量增加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因而不能被普遍接受,最终被氧化说取代。

(2)相容性原则相容性原则,关注的是科学假说和已知科学理论的关系。一般而言,科学假说不应与已知的科学理论相矛盾。若两者有矛盾之处,应首先检验科学假说。但科学理论也有其适用范围和相对性,不能将科学理论的正确性绝对化。若新事实一再支持科学假说,就表明旧理论的局限性已经暴露出来,此时必须突破旧理论的框架,提出新的科学假说,解释范围更宽广的事实。当假说不断被完善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取代了旧理论时,它应继承旧理论中的经过实践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