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小常识教案

历史文化小常识教案
历史文化小常识教案

课题项目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任务二历史文化小常识

教学对象中职一年级

学生

授课时间8课时使用教材

《旅游文

化》

教材分析学习内容分

本节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项

目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任务二历史文化小常

识。上一个教学内容是上下五千年,下一个教学内容

是项目三纯朴自然的民俗风俗。本节内容处于章节

末尾,学生在学习中国的历史之后再学习本节内容,

由浅入深地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本项目的学

习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重点

掌握名、字、号的含义,谥号、庙号、年号的含义,

避讳的分类情况,

明清科举考试的知识,

古代官职的发展变化,

中国国名及各省份名称的由来

难点

理解名、字、号在古代人际交往中的运用,

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理解四书五经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

理解三纲五常的意义,

理解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八卦的含义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中职一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他们实践操作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较弱;他们对于纯理论的知识缺少学习兴趣,同时又希望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变化,掌握名、字、号的含义,

谥号、庙号、年号的含义,避讳的分类情况,明清科

举考试的知识,古代官职的发展变化,中国国名及各

省份名称的由来,了解二十四节气、四书五经、三纲

五常、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八卦的含义。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来获取知识。

情感目标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陶冶情操。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

学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激趣导入○以视频“王姓与李姓”

导入新课的学习。

○介绍曹姓及汤姓起源

及分布情况。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检验学生

预习的效

果,掌握学

生对本节内

容的了解程度,以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

环节二:讲授新课○讲授姓氏的起源、作用

及其发展演变。

○展示网络名人王尼玛

及王珞丹饰演的卫子夫

的图片,自然地进入到

名、字、号的学习。

○讲授名、字、号的含义,

介绍古代名人的字和号。

○向学生提问,假设韩愈

和柳宗元相遇了,他们怎

么称呼对方呢?请学生

上台表演。

○介绍古人的别称。

○展示李世民的图片,进

入到谥号、庙号、年号的

学习。

○讲授谥号、庙号、年号

的含义,介绍古代杰出帝

王的谥号、庙号、年号,

其他名人的谥号。

○向学生提问,假如你穿

越到古代,向路人询问此

时是哪一年,路人会怎么

回答你?请同学分组讨

论并派代表发言。引出年

号纪年教学内容,简要介

绍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

纪年方式。

○讲解“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

的来历,进入避讳内容的

学习。

○讲授避讳的分类及方

法,介绍历史上的避讳示

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主动回答教师所提问题。

☆运用已学知识,按照教

师的要求进行角色扮演,

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

认识和理解。

□案例教学

法是旅游专

业教师常用

的教学方

法,这种方

法倡导生动

的课堂,要

求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

以案例所述

为基准,进

行综合分

析。

□情景模拟

法要求学生

模拟情境进

行实践操

作,适合理

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知识

的学习。

□教师采用

讲授法,可

以使学生系

统、完整地

掌握知识。

□运用上述

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充

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

主观能动

性,有效提

高教学效

南京历史小常识

南博和南京历史小常识 (钟表匠个人搜集整理,有谬误请不吝指教,如有遗漏请大家补充) 1. "六朝古都"的南京是指哪六朝? 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 2. 为什么还有“六朝十都”之称呢? 除了以上六朝外, 加上五代十国之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称为“十都” (汪伪政府进了历史垃圾堆不算) 3. 历史上的南京还有那些别称? 金陵、秭陵、扬州、湖熟、建邺、建康、江宁、白下、玄武、集庆、应天、天京,我只知道这些了。 4。南京古城墙周长多少,城门多少? 明代的南京城墙分外城、内城两道,外城周长60公里,已不复存在,但18个城门名称仍沿用至今,如麒麟门、仙鹤门等。明朝的南京城墙内城周长达33.7 公里,上设垛口13000余个、窝铺200余座。南京城墙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不规则形状。 5。南京古城墙城门多少? 明代南京城的城门原有13座,内城的13座城门沿东南西北顺序为: ?朝阳门(今中山门) ?正阳门(今光华门) ?通济门 ?聚宝门(今中华门) ?三山门(今水西门) ?石城门(今汉中门) ?清凉门 ?定淮门 ?仪凤门(今兴中门) ?金川门(又称三民门) ?钟阜门(又称小东门) ?神策门(今和平门) ?太平门。

现存几座,其中中华门是最大的城堡。 6。南京博物院谁提议创建的,何年创建的?让我们记住与南博相关的名人 南京博物院是大型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1933年蔡元培先生主张创立,原名称“国立中央博物院”,史学家傅斯年为筹备主任。1936年6月开工,1937年7月抗战爆发被迫停工,1947年继续完成人文馆的装修及附属工程。解放后1950年3月被正式命名为南京博物院。 蔡元培 (1868一1940)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浙江绍兴人,家庭世代经营典当业行和钱庄。25岁(1892年)去北京应殿试,取为进士进翰林院。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委任蔡元培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留学日本、德国、法国,涉猎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1912年1月被任命为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自由、民主的原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先后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代理司法部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 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聊城现有纪念馆和塑像)。1917年,在北京大学就读文学,是“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学生运动领袖;胡适讲学,傅斯年去听,一问一答,胡适的汗就下来了。胡适后来坦白说,傅斯年这样的学生,国学根底比他还好。1920年后赴伦敦大学和柏林大学研究文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1926年归国教中山大学教授。1929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与严复、蔡元培、胡适并称北大有影响力的校长。1949年后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因与人辩论引发脑淤血病逝于台北; 我们因为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而知道了北洋军阀段祺瑞制造“3。18”惨案(1926年)。傅斯年时任北大校长,他对军阀走狗鹿钟麟谴责:“从前我们是朋友,可是现在我们是仇敌。学生就像我的孩子,你杀害了他们,我还能沉默吗?”后段祺瑞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从此终生食素。可见傅先生说话的份量。 7。南京博物院主体建筑谁设计? 南博主体建筑本身,是近代建筑家梁思成的精品代表作之一,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现代化博物馆建筑。大草坪深远、三层石台基上仿辽古琉璃瓦大殿,巍峨壮观。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 梁思成(1901年-1972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1931~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主任。l94l年担任民国政府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任教授兼系主任。解放后建筑业头衔巨多。最让国人熟悉是他参与的"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8。到南京博物院欣赏和学习什么? 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古代艺术、古代建筑。该馆藏品位列中国第三、拥有藏品40多万件。国宝级文物和国家一级文物达2000件以上。不过大部分重要文物不对外公开展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完整版)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

政治考试中常用的知识点 ------文化生活部分 1、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3、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4、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5、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6、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③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8、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态度和原则)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9、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大意义? (1)对内:中华文化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②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世界文化①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

小学生历史地理知识 (1)

小学生历史地理知识 一 中亚气候的最大特征是:干旱 成都又被称为:蓉城 猫用什么方式洗脸?用前脚蘸口水擦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武当山 芙蓉石的矿物名称叫做:蔷薇石英 UFO的具体涵义是:不明飞行物 吴六奇死于何人之手?归钟 下列河流注入的海洋正确的是:阿姆河—咸海 大雁塔在哪里?西安 我国的“五粮液”最早酿造在哪个朝代?明朝 .“狼毫”的原料取自:黄鼠狼尾 泼水节是我国哪一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傣族 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分成几个“代”,“代”下面还有“纪”,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演变 我国西部新的石油基地将建设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和中部 .“郁金香”是哪个国家的象征?荷兰 蒙古语中的“库勒”,是什么意思?湖泊 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中共“三大” 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一出戏?《沉江》 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成立于:1948年 被称为“瓷都”的是我国哪一城市?景德镇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兵侵略我国台湾的国家是:美国和日本 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 哪一国家最先发行体育邮票?希腊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油料作物分布在:长江流域 天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天体 百慕大三角海区引人关注的原因是:发生种种神秘事故 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由于:推翻元朝统治 古老生命的时代叫作:古生代 东北大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与哪个平原组成?辽河平原 我国江南民间三月三有吃什么的习俗?荠菜煮鸡蛋 以下行星中不用天文望远镜不能看到的是:天王星 美国国旗星条旗最初制定时旗上有多少颗星?13颗 华夏民族是在哪诞生的?黄河流域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多少米?4500米 下列国家,煤、石油和铁矿都很丰富的是:中国 土耳其的首都在:安卡拉 有“绿城”之称的城市是:郑州 发源于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讨论中国青岛的:归属问题 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域?塔里木、渤海湾、四川盆地 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之中,年纪最小的是:沐剑屏 公元前177~前176年,匈奴单于冒顿举兵攻月氏,迫使其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 白令海峡沟通哪两大洲?美洲与亚洲 周文王在哪儿创造的周易?安阳 陕西乾陵武则天墓碑上有几个字?无一字 人性善恶的讨论由来已久,中国古代提出“人性本善”的是:孟子 以下哪座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 妙应寺白塔 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福建 二、世界之最地理常识知多少? 世界热极:巴士拉(伊拉克)最高记录58.8摄氏度 世界冷极:东方站(南极)最低记录-89.2摄氏度 世界湿极:怀厄莱阿莱(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每年平均有335天下雨,年降水量达12244毫米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南美洲)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1845年~1936年的91年间未曾下雨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年降水量10842毫米,1861年年降水量达20447毫米 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从结构体底部到顶部的最高峰:冒纳凯亚火山(Mauna Kea,夏威夷岛,海拔4,205米,海下5,998米,总高达10,203米) 地球上体积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夏威夷岛,海拔4,169米,火山体积达7万5,000立方公里) 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是西、南半球的最高峰) 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Ojos del Salado,海拔6,893米)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 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 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 “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 “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历史文化常识介绍

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2、诗歌总集 第一部《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第二部《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3、屈原与贾谊 (1)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著名文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2)贾谊: 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4、先秦散文 历史:(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商周。作者不详。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为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为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小学生文化常识

小学生文化常识 1.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谁?(杜甫) 2. 《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是谁写的?(安徒生) 3. 戏剧中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你知道戏曲中的女演员一般被称作什么?(旦)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朝哪位诗人的诗句?(王之涣) 5.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6. 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本医学名著叫什么?(《本草纲目》) 7. 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张衡) 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话?(孔子) 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哪位诗人的诗句?(李商隐) 10.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谁发明的?(毕升) 11. 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笔墨纸砚) 12. 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什么?(《说文解字》) 13. 请说出我国的四大个主要戏剧剧种?(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 14.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诗经) 15. 请说出语文中常用的四种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拟人、排比) 16. 苏东坡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请背出他写的一首诗或词。 17. 请说出《红缕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18. 唐宋八大家是哪些人?(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徇、苏辙、曾巩) 19. 中国的六大古都分别指什么?(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 20. “读书被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是谁说?(杜甫) 21. 1860年,是什么军队烧毁了圆明园?(英法联军) 2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是谁说的?(岳飞) 23. “赤壁之战”讲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请问“三国”指的是哪三国?(魏、蜀、吴)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什么教?(佛教、基督教、伊斯教) 24. “三顾茅庐”是出自哪个历史时期?(三国) 25. 下面的称号各是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山水诗人——孟浩然、田园诗人——陶渊明) 26. 按顺序写出我国古代都有什么朝?(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27. 谁发明了麻醉术?(华佗) 28. 书法有哪些种类?(正书、草书、篆书、隶书、行书、楷书) 29. 《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亚。 30.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长篇小说。 31. “韦编三绝”讲的是孔子勤奋读书的故事。 3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 33. 奸臣秦桧陷害抗金英雄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 34. 成语“卧薪尝胆”讲的是勾践的故事。 35. 宋江(及时雨)、林冲(豹子头)、吴用(智多星)、李逵(黑旋风)、鲁智深(花和尚)

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1、已知的在中国境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1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猿人”(简称“人”),生活在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文化和黑文化。 7、半坡文化的彩,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龙山文化的黑,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省余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18、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20、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盛起来。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22、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叫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带产生了许多大型乐舞。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5、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成为霸主,出现了“春秋五霸”,一般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26、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大小轻重”。鼎是王权象征,传说大禹铸了九个鼎,代表九州。楚庄王问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小升初综合常识文化历史

小升初综合常识---文化历史 1.中国历史朝代:三黄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东西晋,南北隋唐和五代,南宋之后元明清。 2.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代诗人的雅称: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唐诗中风格迥异。6.唐代诗派代表: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7.唐代诗人“三李”指李白(浪漫飘逸),李贺(奇艳瑰丽),李商隐(沉思缜密)。

8.中国古代名人“至圣”:至圣孔子(圣人)、亚圣孟子、书圣王羲之?(晋)、画圣吴道子(唐)、诗圣杜甫(唐)、词圣苏轼(宋)、文圣欧阳修(宋)、茶圣陆羽(唐)、药圣李时珍、医圣张仲景?(东汉)草圣张旭(?唐)、药王孙思邈(?唐)、田园诗人陶渊明(?晋)、诗歌之父屈原(?战国)、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9.《西厢记》是元代最着名杂剧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元代的压卷之作。主要人物有崔莺莺、张生、红娘等。《窦娥冤》“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代表作,是元代悲剧中不朽之作。 《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名着,讲述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 《桃花扇》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的所作,讲述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是明清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作品。 10.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11.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12.中国四大古典名着:《水浒传》元?施耐庵,《三国演义》元?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 13.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王充《论衡》、许慎《说文解字》、司马光《资治通鉴》、沈括《梦溪笔谈》、蒲松龄《聊斋志异》、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曹雪芹《红楼梦》、孔尚任《桃花扇》。

我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 陵江 【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 【十大火炉】吐鲁番、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昌 【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 【十大避暑胜地】贵阳、昆明、承德、哈尔滨、长春、伊春、丽江、吉林、呼伦贝尔、大连 【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WORD格式整理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大宗教名山】 1、湖北武当山 2、四川峨眉山 3、山西五台山 4、浙江普陀山 5、浙江天台山 6、江西龙虎山 7、安微九华山 8、甘肃崆峒山 WORD格式整理

9、江西三清山 10、山西绵山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诗歌】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WORD格式整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 (五)天文历法 【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四象】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参商】参宿在西,商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实际上农历为阴阳合历)。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_中国历史常识

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宇宙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混沌一团,后来巨人盘古挥动手中的大斧,将天和地劈开,然后他脚踏地、手撑天,以每天一丈的速度长高,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也随之越来越远。过了一万八千年,他才轰然倒下。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化作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和草木山川。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传说天神女娲照着神的样子,用黄土和泥,捏成人形,造出了最初的人类。后来,女娲甩动蘸上泥浆的藤条,泥点掉落在地上也变成了人,使造人的速度加快了许多倍。她还将人分成男女,让他们结成夫妻,繁衍后代。因此,女娲被尊为人类的始祖。 有巢氏构土为巢 有巢氏构土为巢传说有巢氏是巢居的发明者。远古时代,有巢氏教人们在大树枝杈间,构木为巢,让人们在树上居住,躲避猛兽的侵袭,使人类免受伤害。后来,他又教会人们用灌木、木槿的树干(类似藤条,有弹性)编成篱笆,防卫居室。用坚韧结实的野草编织成厚草席帘,覆在屋顶上防风雨。 燧人氏钻燧取火 相传远古人类“茹毛饮血”,伤害肠胃,人们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燧人氏教人们钻燧取火,以火烤猎物的骨肉,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食物的味道,而且也易于消化吸收,从此人们患腹疾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 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氏族公社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基层单位。它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基本贯穿于新石器时代始终。氏族社会初期。以母系血缘为纽带,即母权制。称母系氏族社会。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逐渐过渡到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即父权制,称父系氏族社会。氏族内部实行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公有,平均分配劳动果实;氏族首领由选举产生,管理公共事务,遇有氏族内外的重大问题,则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氏族社会时期实行族外婚制,内部禁止通婚。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劳动效率提高,劳动产品又出现了剩余,私有制随之产生,导致氏族内部贫富分化,进而演变为对立,于是便逐渐形成了阶级,氏族亦随之解体。 母系氏族 原始社会,人们以血缘关系结成了亲族集团——氏族。最先是母系氏族,这一时期,在氏族公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女性,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由于全体成员只能确认各自的生母,所以成年的妇女一代一代地成为确定本氏族班辈世系的主体。成年的男子则分散到其他氏族寻求配偶,实行群婚。每个氏族公社内部,存在着按性别和年龄的不稳定分工。其中妇女负责采集食物、看守住地、烧烤食物、缝制衣物、养老育幼等繁重任务。而壮年男子则担任打猎、捕鱼和保护集体安全等需要较大体力的事务。妇女是氏族公社原始共产制经济的主持者,又对确定氏族的血亲关系起着主导作用。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全盛时期普遍形成了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长期定居的村落。 父系氏族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章皇帝与皇权 一、“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黄帝、颛(zhuan)顼(xu)、帝喾、尧、舜 (二)君主世袭制度的产生: 禹生前,曾遵循禅让的原则选皋陶为继承人。后因皋陶早逝而改立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却将伯益杀死,夺取了王位,从此,君位从“传贤”改为“传子”(或传弟、传侄),君位世袭制度得到确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 (三)皇帝的由来: 秦统一全国后,秦王赢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号称“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其后世依次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从此,君主专制制度得以确立,秦始皇遂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专制帝王,他所建立的秦朝则成为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四)皇帝的饮食起居 1、宫室、山陵 宫殿: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宫殿” “宫”最早原为普通房屋的通称,“殿”则指高大的房屋。秦汉以后,一般用来指称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一般皆遵循:坐北朝南、“前朝后寝”的规制。 “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礼之所,多称“殿”。 “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多称“宫”。 “行宫”:皇帝出外巡游所居之处则称。 另外,为满足皇帝及其后妃游玩、享乐需要、历代王朝建有大量“苑囿”,风光绮丽,极尽奢华。 山陵为皇帝死后的葬所,犹如民间的坟墓。 皇帝的陵寝一般包括地下墓室、封土和陵园建筑三部分。皇帝的陵寝一般皆依山而建。主要建筑一般由神道,宫墙,殿宇,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等组成。 2、饮食、服饰 早在周代,就有了膳夫、庖人、内瓮等专司天子饮食的执事人员十几种。 秦汉以后,历代皆设有负责皇帝及宫中饮食的专门机构,如秦奉常、汉太常及南北朝以后的光禄寺等。 皇帝及其后妃的饮食,每日皆有一定的分例。每顿正餐包括各类山珍海味、时鲜蔬菜等上百种,另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小吃。每逢年节、寿辰及其它喜庆之事,宫中照例要举行盛大筵宴,名目繁多,其耗费之巨。 天子的服饰,早在周朝就已形成定制,包括六种冕服和弁服。汉代皇帝以五色长袍作朝服,魏晋时期改用绛纱长袍,唐代出现赭黄色圆领朝服,明清时期则以明黄作为皇帝龙袍的专用颜色,不同的场合,皇帝的着装有明确的区别。如祭祀或盛大典礼,皇帝穿衮冕服,包括冕、玄色上衣、绛色围裳、革带、蔽膝、白袜青舄等;平时及一般朝会则穿公服或常服。 3、车马、仪仗 古代皇帝出外巡幸、游历所用车驾称为“卤簿,包括御辂、御辇、御轿等。 自周朝以来,天子出行一般皆备五辂。卤簿以外,尚有仪仗。历代皇帝出巡所用的仪仗队规模都非常庞大,如宋神宗时多达22200人,清康熙帝崇尚节俭,但也有3000人。

小升初上下五千年历史常识知识点测试

上下五千年知识点测试 (一)、选择题 1、北京猿人生活在(A、周口店)一带。 A、周口店 B、马口店 C、西口店 2、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很简单,一件是(B、木棒、石头),一件是()。 A、铁棒、石头 B、木棒、石头 C、木棒、手枪 3、原始人取火所用的工具是(B、木头和石块)。 A、打火机 B、木头和石块 C、火柴 4、中国古代的传说都非常推崇皇帝,后代的人都认为皇帝是(C、华夏族)族的始祖,自己是皇帝的子孙。 A、汉族 B、藏族 C、华夏族 5、尧觉得舜品德好,又能干,把首领的位子让给舜,这种让位,历史上叫做(B、禅让)。 A、礼让 B、禅让 C、谦让 D、互让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D、夏朝)。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夏朝 7、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称作(A、少康中兴)。 A、少康中兴 B、安史之乱 C、康乾盛世 D、太平盛世 8、少康的儿子帝杼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 D、甲)。 A、衣 B、裳 C、衫 D、甲 9、是(B、伊尹)帮助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A、蚩尤 B、伊尹 C、葛伯 D、后羿 10、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将都城迁到了(D、殷)。 A、亳 B、燕 C、楚 D、殷 (二)判断题 1、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商朝) 2、姜尚是周文王的好帮手。√ 3、周公辅助周成王执政七年,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还制定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 4、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少康中兴)×(成康之治)。 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6、“囚车”里的人才指的是(召公虎)×(管仲)。 7、赵武灵王为了设法把国家改革一番,下达了(下地种田)的命令。 ×(穿胡服,学胡人射击) 8、孟尝君让他的门客冯管驩到薛城收租,但他(分发银两),结果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 ×(烧毁债券) 9、齐国的田单利用(八卦阵)打败了燕国的军队,夺回了失去的城池。 ×(火牛阵) 10、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为受到小人迫害,被放逐湘南,最后跳(黄河)而死。×(汨罗江) 11、“战国七雄”指的是:韩、赵、魏、秦、齐、楚、燕七个大国。(对) 12、“六艺”是指: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对) 13、“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对) 14、晋楚之战后,周襄王当上了中原的霸主。(错)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历史小知识点总结

世界史小知识点总结 cjh 2010.4

历史小知识点总结 文艺复兴: 1人文主义者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世俗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融 合。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金大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2《神曲》但丁流放期间,意大利方言创作,分“地狱篇”“天堂篇”“炼狱篇”,梦幻故事 形势。《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3《最后的晚餐》米兰圣玛丽亚教堂壁画。《蒙娜丽莎》摆脱宗教题材束缚。 4《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悲剧是当时整整一代人文主义者 的悲剧。莎士比亚使英语文学创作达到一个崭新阶段。 5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启蒙运动 1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意义:为美独立战争、法大革命提供锐利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理论 前提 3 伏尔泰《俄狄浦斯》 4 19C 自由主义,政治上自由平等,经济生活(1776 亚当斯密《国富论(自由放任, 反对国家、政府一切敢于)》)、社会生活中的自由意志 5 《百科全书》狄德罗18C 第一部影响巨大的大型参考书启蒙运动产物,反映当时科学 文化最高成就,反封建、反神学,富于战斗色彩 6 百科全书派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中形成的派别(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唯物主义哲学,无神论,理性注意,反封建 新航路开辟 1中世纪后期,西欧人享用来自东方国家的香料、丝绸、宝石 2哥伦布,1492.8.3横渡大西洋----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瓜纳哈尼岛,哥伦布取名“圣萨尔瓦多”(救世主)----古巴----海地,每到一处,宣布为西班牙王室领地。从墨西哥到阿根廷,除巴西外,都成为西班牙殖民地。 3麦哲伦—西班牙---巴西海岸---菲律宾---西班牙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小学生必须知道的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之欧阳学文创作

小学生必须知道的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快收藏起来考孩子! 欧阳学文 01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02 【地名】 六合:指天地和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八荒: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荒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个行政区,称为九州,一般指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 山东:战国时指函谷关、崤山以东。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江左:即长江以东。 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南京:又名建业、建康。 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03 【月令(农历)别称】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柳月,寅月,孟阳,春阳,首阳,月正,开岁,献岁,太簇,孟陬。二月:仲春,正春,仲阳,如月,杏月,丽月,令月,卯月,花朝,竹秋。三月:季春,暮春,末春,桐月,蚕月,桃月,辰月。四月:初夏,首夏,孟夏,维夏,梅月,阴月,乏月,麦月,中吕。五月:仲夏,中夏,榴月,蒲月,午月,皋月,天中,端阳。六月:季夏,晚夏,暮夏,暑月,季月,荷月,伏月,焦月,遁月。七月:首秋,新秋,初秋,孟秋,上秋,兰秋,兰月,巧月,相月,霜月。八月:仲秋,正秋,桂月,壮月,仲商,南吕。九月:暮秋,晚秋,季秋,凉秋,菊月,玄月,霜序,暮商,季商。十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良月,阳月,小阳春,应钟。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辜月,龙潜月,葭月,畅月,黄钟。十二月:严冬,季冬,残冬,末冬,暮冬,严月,腊月,冰月,大吕。 【季令别称】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