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

合集下载

永远的哀思

永远的哀思

永远的哀思——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胡亮明今年2月17日你是为国捐躯34个年头,一直想写一篇短文寄托我的哀思,一直想写我想你,可一直不能不愿也不敢,更不知该把你放在哪里?你就这样在战斗打响的第一天光荣牺牲了,你的宏伟理想与报国赤心才刚刚践行,有没有留下嘱托和“遗憾”?……当年,我跟随母亲以及大哥寻着你的足迹,来到前线你看望你、犒劳你。

你却留给我们的是赤胆忠魂和最后的笑、永恒的笑、英勇的笑、奉献的笑!也留给我们永远的哀思与深重的责任。

一捧黄土,阴阳两隔,从此以后生死两茫茫。

当时妈妈难于接受现实,曾几度昏厥过去。

妈妈苏醒过来的时候,嘴里仍不停地呼唤你的名字,还说道在期盼全军红苗子军事大比武的喜讯呢。

2月的心绪是湿润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初春缠绵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刺啦啦的闪电,生猛猛的雷声,唤醒了悲风劲劫的狂忘意气。

一种时暖时寒的心绪随着这迷离而似幻如梦,惊蛰的心宇天空被悲痛涂抹得一片青黑色,心田的手足情被灰白挤地满满的。

掬水在手的清凉亦能感知心的温暖,每一个人都是为祖国和人民捐躯,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献青春,感时花溅泪。

在时空的长河中,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放飞理想,让生命之花开放得更加璀璨。

畅想着生命的成长,不由从心底感慨遥想山巅白云漫相留;激扬生命,享受击水江湖飞浪巅,踏云天宇逐婵娟的英雄豪情。

畅想的心绪已飞远,少年意气忘却了许久以后在心底萌归;我决心报名参军,接过哥哥胡亮明烈士的钢枪,继承哥哥遗志,为报效祖国再立新功,告慰烈士们的英灵,同时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伤的春月本不该是多风的季节,也许是连老天爷都缅怀追思不禁黯然叹气。

你才21岁,多么旺盛的生命啊!在保家卫国英勇杀敌中,带着对祖国大地无尽的留恋,带着对亲情的依依不舍,带着许多未完成的宏愿离去了,就像一朵浮云无影无踪......留给了我们无限的哀伤和长久难消的悲痛。

战斗太残忍了,也很恐惧。

生生将我们一点点地与世界剥离,最后只剩下一捧灰,一缕尘。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通用20篇)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通用20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篇1我们小队这次寒假去了龙华烈士陵园。

虽说以前已经去过几次,但都是小学时去的,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

在上过中国历史课后,我们已经对“烈士”这个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所以这次,我们是带着对烈士的敬仰进入龙华烈士陵园的。

首先看到的是宽阔的纪念广场中央那块纪念碑。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主题雕塑、烈士纪念堂园、名牌楼等。

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事烈士墓区。

它由烈士纪念堂、烈士墓和无名烈士墓组成。

这里安息着近1700革命烈士的英灵。

墓区里的氛围是庄严肃穆的,我们在那里伫立了许久,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前赴后继,乃至献出生命的烈士们。

最后我们满怀敬意地离开了陵园。

这次参观让我有了颇多的感慨与感悟:这些烈士在解放战争终为了中国的美好未来而光荣牺牲,他们值得我们去铭记。

烈士的事迹给了现在某些贪慕富贵、急功近利的人一个有力的提醒:他们应该学习革命先辈的那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革命精神。

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篇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快到了,我们去了烈士陵园扫墓。

到了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矗立在广场上高大的人民英雄塔,上面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苍劲有力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以前在战场上牺牲的那些先烈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共和国的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刚进烈士陵园,两旁那高大挺拔的松树便吸引了我,它们像几个威武的士兵一样守卫着烈士陵园。

再往里走,便看见了两座古典小亭,一个叫闻荷亭,一个叫怡心亭,里面画有精忠报国的岳飞,飞在天边的仙鹤,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我们走到纪念塔前,排好队,开始默哀。

人物故事-晏礼根:给战友扫墓时,他发现了自己的墓碑!

人物故事-晏礼根:给战友扫墓时,他发现了自己的墓碑!

晏礼根:给战友扫墓时,他发现了自己的墓碑!(晏礼根)亲眼看到自己的烈士墓碑时,他沉默良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时间回到2007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江西老兵晏礼根终于在这一年实现自己的心愿,他跋山涉水,要去广西防城烈士陵园祭奠战友。

赶在清明节当天,晏礼根踏入烈士陵园,万般思绪涌上心头,这里躺着的,都曾是并肩作战的兄弟,但他万万没想到,在这个陵园,他看到了自己的墓碑,上面还贴着自己年轻时的照片。

时间回到1969年,那一年,晏礼根在洛阳参了军,入伍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127师379团一营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连服兵役。

他军事素质优异,人又踏实稳重,被选为张万年将军的警卫员,当时张万年还是一二七师师长,他看这个小伙子很不错,在1976年,晏礼根本该退役时,推荐他转到师部工兵营。

晏礼根觉得,走到哪都不能给团长、师长丢人,在工兵营训练特别刻苦,排雷拆弹样样精通,干的非常出色,后来,他作为优秀老兵,被派到昆明带新兵,此后就留在昆明,这里后来也是最接近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的城市之一。

驻扎于此的晏礼根和战友们最能深刻感受,边境居民的痛苦和侵略者的可恨,他们团上下都憋着一团火,1979年2月17日,43军接到军委开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的命令,部队从昆明奔赴广西崇左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士们心里的火席卷了战场,晏礼根跟随部队奔赴边境,对长期武装挑衅、入侵中国领土、打死打伤中国军民的越南军队发起自卫反击作战,他们击退入侵越军,推进至越南境内20-40公里,攻占谅山、高平、老街等省城和20多个边境城镇及要点。

工兵和连队配合作战,晏礼根和战友们,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一场又一场,后来,为了救战友,晏礼根才下火线,当时是战友毛永德踩到了地雷,晏礼根上前排雷,爆炸发生后,晏礼根离得近,受伤很严重,被送到广西南宁的医院,抢救好几天才醒,他右眼被炸瞎了,头部还有好几块弹片取不出来,转院到长沙继续手术,一直到1984年才彻底康复出院,晏礼根心知,自己已经不适合待在部队,办了退伍,就回家务农了。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军牺牲烈士安葬地及籍贯分布情况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军牺牲烈士安葬地及籍贯分布情况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军牺牲烈士安葬地及籍贯分布情况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军牺牲烈士安葬地及籍贯分布情况2011-06-12 21:43:01| 分类:默认分类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军牺牲烈士安葬地及籍贯分布情况南疆烈士永垂不朽!一九七九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延续到一九八九年。

我军牺牲了上万名年轻官兵的生命。

广西方向烈士陵园安葬情况:(1979-1989)广西方向烈士陵园安葬人数1 、防城城北烈士陵园3122 、宁明烈士陵园6753、凭祥夏石法卡山烈士陵园1544 、凭祥南山烈士陵园5945 、凭祥匠止烈士陵园10086 、龙州烈士陵园18797 、崇左烈士陵园388、靖西烈士陵园10409、那坡烈士陵园93610、广西烈士陵园37 小计6673云南方向烈士陵园安葬情况:(1979-1989)云南方向烈士陵园安葬人数1、富宁烈士陵园802 、西畴南疆烈士陵园343、文山烈士陵园824、麻栗坡烈士陵园9375、马关城关(马白)烈士陵园1586、马关都龙烈士陵园1037、马关仁和烈士陵园29018、河口革命烈士陵园229、河口水头烈士陵园35810、河口小南溪烈士陵园26911、屏边大龙树烈士陵园10212、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46713、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西园42814、蒙自烈士陵园29115、金平烈士陵园802小计4523烈士省籍分布情况:广东省烈士约1773人广州市82人东莞市50人佛山市142人潮州市50人河源市91人惠州市54人江门市138人揭阳市93人茂名市194人梅州市85人普宁市66人清远市62人汕头市80人汕尾市29人韶关市46人深圳市1人江阳市55人云浮市62人湛江市222人肇庆市118人中山市32人珠海市16人广东籍无具体5人云南省烈士约1449人昆明市232人大理白族自治州87人昭通市112人保山市64人楚雄彝族自治州97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5人迪庆藏族自治州9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8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人丽江市37人临沧市53人普洱市72人曲靖市109人玉溪市46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64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人云南籍无具体14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约1420人南宁市242人北海市22人崇左市80人防城港市27人桂林市106人河池市149人贺州市28人来宾市66人柳州市70人百色市351人钦州市95人梧州市13人玉林市72人贵港市92人广西籍无具体7人湖南省烈士约1285人长沙市146人常德市196人株洲市47人湘潭市51人郴州市63人衡阳市133人怀化市38人娄底市119人邵阳市168人永州市93人益阳市70人岳阳市120人张家界市12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人湖南籍无具体15人贵州省烈士约1053人贵阳市108人六盘水市63人遵义市122人安顺市65人铜仁地区126人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71人毕节地区208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47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34人贵州籍无具体9人四川省烈士约699人成都市68人内江市52人巴中市48人达州市79人德阳市7人广安市10人广元市23人乐山市34人泸州市31人眉山市31人绵阳市36人南充市59人遂宁市6人自贡市16人资阳市26人雅安市25人宜宾市37人攀枝花市4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1人甘孜藏族自治州27人凉山彝族自治州43人四川籍无具体16人河南省烈士约571人郑州市39人安阳市30人鹤壁市4人开封市19人洛阳市19人南阳市83人平顶山市25人濮阳市23人焦作市10人三门峡市20人商丘市35人新乡市27人信阳市97人许昌市25人周口市58人驻马店市17人漯河市14人河南籍无具体4人湖北省烈士约544人武汉市57人仙桃市9人咸宁市55人襄樊市29人孝感市49人宜昌市20人天门市1人潜江市1人鄂州市24人黄冈市44人黄石市12人荆门市6人荆州市34人十堰市14人随州44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人湖北籍无具体1人山东省烈士约431人济南市15人德州市21人东营市8人菏泽市52人济宁市38人莱芜市11人聊城市20人滨州市15人临沂市59人青岛市36人日照市8人泰安市14人威海市17人潍坊市22人烟台市36人枣庄市32人淄博市18人山东籍无具体10人江苏省烈士约387人南京市42人常州市15人淮安市2人连云港市9人南通市57人苏州市21人宿迁市11人泰州市26人无锡市9人徐州市19人盐城市45人扬州市67人镇江市24人重庆市烈士约320人(直辖市)江西省烈士约293人南昌市23人九江市29人抚州市5人赣州市76人吉安市16人萍乡市8人景德镇市12人上饶市36人新余市6人宜春市68人鹰潭市2人丰城市2人江西籍无具体4人安徽省烈士约246人合肥市29人安庆市45人蚌埠市9人巢湖市5人池州市3人毫州市8人滁州市9人阜阳市14人六安市47人宣城市10人宿州市21人芜湖市7人马鞍山市1人淮南市18人淮北市11人铜陵市5人黄山市4人福建省烈士约238人福州市32人龙岩市24人宁德市18人莆田市15人泉州市64人三明市15人厦门市3人漳州市12人南平市15人河北省烈士约202人石家庄市30人保定市29人沧州市19人承德市2人邯郸市53人衡水市2人廊坊市35人秦皇岛市1人邢台市7人张家口市5人唐山市16人河北籍无具体3人浙江省烈士约190人杭州市33人湖州市11人嘉兴市8人金华市22人丽水市10人宁波市26人衢州市11人绍兴市37人台州市11人温州市17人舟山市4人陕西省烈士约79人西安市5人咸阳市13人延安市15人渭南市23人安康市1人宝鸡市4人汉中市13人商洛市5人海南省烈士约71人海口市2人三亚市68人海南籍无具体1人太原市1人大同市2人晋城市5人晋中市4人临汾市8人吕梁市6人原平市1人长治市26人上海市烈士约55人(直辖市)北京市烈士约17人(直辖市)甘肃省烈士约16人兰州市2人陇南市2人平凉市3人庆阳市1人天水市1人威武市7人辽宁省烈士约13人大连市2人丹东市3人锦州市2人安东市1人营口市1人鞍山市1人瓦房店市1人铁岭市1人阜新市1人黑龙江省烈士约12人哈尔滨市6人虎林市1人七台河市1人绥化市2人大庆市1人黑龙江籍无具体1人吉林市1人长春市2人延吉市2人白城子市1人松原市3人天津市烈士约4人(直辖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烈士约4人宁武市2人吴忠市1人宁夏籍无具体1人内蒙古自治区烈士约3人赤峰市1人兴安盟1人通辽市1人青海省烈士约3人西宁市3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烈士约2人乌鲁木齐市2人全国无籍贯烈士约37人烈士共计约11482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并对所有资料收集者表示感谢,同时也希望战友们、网友们补充纠正。

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描述

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描述

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描述
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位于越南境内,是为了纪念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献身的英勇烈士而建立的。

整个陵园庄严肃穆,充满着浓厚的英雄氛围。

陵园设计独特,占地广阔,被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所包围。

入口处设有雄伟的门廊,上面刻有烈士们的名字。

进入陵园后,可以看到宽阔的道路,两旁种植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鲜花。

道路两侧还有设置整齐的烈士墓碑,每个墓碑上都刻有烈士的姓名、出生日期以及战斗中的表现。

陵园内有一个巍峨高大的纪念塔,塔身巍峨挺拔,庄严肃穆。

塔上刻有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回顾,记录了烈士们战斗英勇的故事。

登上塔顶,在这高处,可以俯瞰整个陵园和周边风景。

在陵园的中心,有一个广场,上面立着一尊庄严的烈士纪念雕像,雕像形象逼真,表达出烈士们坚定而勇敢的精神。

广场的四周设有烈士事迹展板,记录了每位烈士的事迹,以及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在烈士陵园中还设有祭坛和献花区,供来参观的民众纪念烈士。

人们可以在这里默哀、祭奠,表达对英勇烈士的敬意和崇敬之情。

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是一个庄严而肃穆的地方,通过巍峨的纪念塔、庄重的雕像和广场,以及烈士们的墓碑等,向世人展示了烈士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伟大牺牲。

这里不仅是人们缅怀先烈、追思历史的场所,更是激励着后人要铭记历史、矢志不渝、为国家繁荣和和平奋斗的地方。

龙州越战烈士陵园简介

龙州越战烈士陵园简介

龙州越战烈士陵园简介
龙州越战烈士陵园位于山东省龙口市,占地20公顷。

1986年10月,陵园正式建成并于同年11月正式向烈士家属宣布开放。

陵园正面矗立着碑林“让贤者长存”,烈士名字
居文碑之上,褒扬伟大英雄完美贞节。

要把铭记广大越战烈士为民族英雄和爱国模范的事
迹凝结起来,使明代三四代烈士在公共内心中科学地占据一个伟大的位置,是为了敬佩烈
士而完成的天大的功绩。

在龙州越战烈士陵园中,有越南烈士纪念碑、烈士雕像、越南烈士纪念馆、烈士家属
墓等。

碑林万历朝位于中央,气势恢弘。

每年,过来拜祭的士兵与民众手拉着手,一路走
到碑林,向英雄们瞻仰、敬礼!陵园大门前,有一根高47.3米的烈士铁柱,是铸死忠的
象征,以此纪念龙州越战烈士的牺牲,感受他们夜以继日的奋斗精神。

在龙州越战烈士陵园中还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有记录越战的历史的军用物品,武器、装备等,也收藏着许多烈士的胸褐,纪念他们献身国家的无私奉献。

三代烈士为民族
义无反顾,历史书上留下了他们雄情壮志;还有志愿书,记录了烈士愿意为国捐躯的志向,宣示出他们坚定的信念;还有未留影,题上“宁可死也不投降”“死士天下闻”“死而无憾”八个字,代表着不屈不挠不败的精神。

龙州越战烈士陵园用静谧及宁静的气氛传承着烈士们的精神,让人们沉浸于烈士们英
勇的事迹,素朴的陵园是让人思考的重要地方。

它以雄壮的文化气质,和大无畏、神勇的
精神引发人们的回忆,让广大的烈士家属及军人对那段征战的历史有更深的认识,让大家
从中领悟:自由、民主、友爱及爱国必将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及重重困难。

越南中国烈士陵园40处

越南中国烈士陵园40处

越南中国烈士陵园40处这是发生在六十年代的事情,当年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中国以后勤部队的名义派出轮战部队达32万人。

其中工程兵、铁道兵在北方改、扩建公路以及铁路线路,高炮部队负责守卫交通线,直接参加了多次对美机的对空作战。

在三年多的时间,使得越方派出大量兵员投入南方战役,加快了越南南北统一的进程,中国的援越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越南,大到各种武器装备,小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从各种渠道供应越南军民的生活需要。

在常年战争状态下的越南,城市被炸毁,田园荒芜,老百姓们流离失所,一片创伤。

中国部队所需的战斗、生活物资全部依靠汽车从国内运输过去;在暑热的气候、艰苦的居住条件,艰巨的施工任务,频繁的战斗状态中,中国人付出了太多太多......,千余指战员牺牲,被就地安葬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40多年来,烈士的家人们一直都不清楚他们亲人的安葬地,当时的通知是在中越边境战斗中牺牲。

随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双边贸易的交流,当年的老兵们以旅游者的身份得以战地重游,友好--敌对--往来,几十年**风云变换......,越南人会怎样对待这些中国烈士墓呢!?墓地还存在吗?我们想的不是去游山玩水,就是想去看看战友的墓地到底还在不在!旅游车在一号公路上行进,沿途是我们熟悉的山包,那是我们当年曾安营扎寨、战斗过的地方。

触景生情,那一幕幕机群呼啸狂轰褴炸,激烈的对空战斗景象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我们刚刚入伍当兵大都还不满20岁,现在已是鬓发斑白,人过半百了。

我们咨询着导游,看到有纪念碑的地方我们就会下车去探望探望,我们看到了,都还在!墓碑上还是中文的字样,当年在战事匆匆中,往往是插块木牌了事,现在都已经是层层排列的陵园式,宽大的陵墓,墓碑上是醒目的中文名字、部队所在、年月等烈士的信息。

在82公里处的明山烈士陵园,我们找到了当年所在团队牺牲的战友烈士墓,那一个个名字我们是多么熟悉,其中9位是与我们同年参军的同乡,虽然有的名字因为维修刻成译音,笔画也是莫名其妙,但基本都能判断出是谁。

去烈士陵园的感受(通用15篇)

去烈士陵园的感受(通用15篇)

去烈士陵园的感受(通用15篇)去烈士陵园的感受(篇1)4月5日,我们校本部9名团员代表与其它校区的各位代表们在校团总支的组织下,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红安红色之旅,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红安烈士陵园广场面积达到了5000平方米,纪念碑高27.11米,此数字是黄麻起义的纪念日(1927年11月13日)。

在陵园的下沉广场,绿化有深刻寓意:路两边种植的银杏树各边13棵,一共有26棵,代表了从1923年-1949年这26年的革命战争历程;在英烈台的两旁种有14棵雪松,代表了红安牺牲的14万英雄儿女;广场周围笔柏和红继木球相间种植共223棵,象征着红安两百多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也突出了两百将军同一故乡的主题。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们的思绪被带回到那枪林弹雨的革命年代,1927年11月13日,著名的黄麻起义,一举攻克了黄安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建立了鄂豫皖边区根据地,中国革命的征程上,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火种。

每一幅历史的画卷,都向我们诉说那令人难忘的年代,每一位烈士的背后,都有着令人无比震撼的故事,甚至还有不少烈士连照片,姓名都没有。

不少烈士的照片都是依靠后来幸存的革命战士的记忆素描画成的,更让我们无比震撼的是,有不少的女烈士,她们将自己的丈夫、儿子都送去当了红军,而她们也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有一位戴克敏烈士,他的全家所有亲人都为革命事业相继牺牲,令所有参观者无比动容!烈士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全国人民得到解放,但是每一位烈士却各有各的故事,他们有的被反动派凌迟处死、有的被反动派秘密枪杀、有的直接作战牺牲、还有的被反动派活埋致死……这些残酷的刑罚,在今天,我们似乎只能在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看到,然而我们的革命先烈们却都承受了这样的酷刑,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革命同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他们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保护革命战友,宁可自己牺牲,也绝不出卖党、出卖同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2010-06-20 15:13:49| 分类:南疆英烈|举报|字号订阅这篇同名文章列举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长眠之地陵园,遗憾的是图片未能显示;只好从其它文章中陆续收集了。

谨以此图文祭奠为国捐驱的英烈。

青山处处埋忠骨——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照片记忆中是否已渐渐淡忘长眠在南疆土地上的将士……静静的纪念碑,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战争年代那一段严峻沉重的历史麻栗坡烈士陵园纪念碑麻栗坡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正面是临摹毛泽东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麻栗坡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背面是邓小平的题词:为保卫祖国边疆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县城北郊4公里处,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面向绿水。

陵园大门建门庭上书“麻栗坡烈士陵园”7个大字。

陵园中心屹立着15.32米高的大理石烈士纪念塔,两侧大理石纪念碑简介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山脚至山顶21排墓地安葬着937名烈士遗体,每冢墓碑用大理石精雕烈士生平。

中央军委和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韦立仁李海欣郭兴科张大权谢国华张正光代付文潘相安段平韩跃奎方忠诚周忠烈付孔良刘光祥余斌15位烈士,安葬在英雄台。

麻栗坡烈士陵园坐落在县城西北部畴阳河畔的磨山坡上,937名烈士就在这里安息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着10年中越战争中为国捐躯的937名烈士。

其中有1979年2月自卫还击战牺牲的烈士97名,1981年5月收复扣林山牺牲的烈士131名,1984年4月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牺牲的烈士632名。

其他战场牺牲的烈士77名。

麻栗坡烈士陵园在所有南疆边境线上的烈士陵园中最具盛名蒙自烈士陵园纪念碑(碑高16米)“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邓小平题字蒙自烈士陵园安葬着430余名烈士,陵园中安葬着290余名1979年中越战争中牺牲的13军烈士(其中包括跟随13军作战的20余名误入越军包围圈全部牺牲的支前开远民兵)。

蒙自、屏边有三个烈士陵园分别是13军、50军和云南边防部队,共安葬着1000多位在79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屏边烈士陵园屏边烈士陵园安葬了14军500多名烈士,一人打死打伤越军56人的著名孤胆战斗英雄岩龙就安葬在此那坡烈士陵园安葬着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951名英烈,他们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云南河口烈士陵园云南河口水头烈士陵园烈士名录357;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距离河口县城235省道5公里公路边槟榔寨水头水库旁,始建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占地面积十八亩。

二零零五年重修。

烈士陵园大门上书“水头烈士陵园”进大门拾阶而上迎面就是一堵墙上雕刻有三枚军功章,上书“历史没有如果,战争为了和平”烈士纪念碑基座和碑身均以精美大理石镶嵌而成,纪念碑正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侧面书“死重于泰山”朱德的“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烈士墓为长方形环山整齐排列,墓碑为天然大理石,陵园里长眠着三百五十八名烈士,是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守土卫国作战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支前民兵以及九五年特大洪灾抢险救灾中牺牲的武警战士,有一等功臣十一名,二等功臣五十名,三等功臣一百七十七名.其中有中央军委授予“孤胆英雄”光荣称号的岩龙;昆明军区授予“支前民兵英雄“称号的沈玉龙和”钢铁战士“赵忠林。

{福建籍1名\广东籍1名\江西籍1名\湖北籍1名\无名烈士2名\安徽籍2名\浙江籍2名\山西籍3名\河北籍3名\重庆籍4名\湖南籍5名) V9 _1 \( I' E; C( z0 K8 }. q\江苏籍8名\四川籍14名\山东籍16名\河南籍16名\广西籍30名\云南籍105名\贵州籍141名龙州烈士陵园:左边安葬的是辽宁,黑龙江,河北,福建,广东籍牺牲的烈士右边安葬的是湖南,山西,陕西,湖北,广西籍牺牲的烈士清明祭扫以中国人最庄重的礼仪献上对烈士亲人的尊敬孙女祭伯爷悲痛的母亲那深情祭拜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泪流满以上引自"上林论坛" 自驾车自游——中越自卫反击战30周年清明节去龙州扫墓家住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城关乡甘寨村的冯梅菊老人今年已经71岁,她的心里有一个30年未了的心愿:儿子钱遂治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壮烈牺牲了,她很想去看看儿子的墓,但一直不知道儿子葬在哪里。

最近,在网友的帮助下,总算找到了儿子的墓,但“高额”的路费却成了老人的心病。

逝去的烈士往家寄一封信,就再没音信1979年,19岁的钱遂治和同村的两个小伙子一起应征入伍,家里人都为他高兴。

临走时,作为家里的老大,钱遂治叮嘱弟弟钱遂年:“好好照顾爹娘,家里穷,不当兵没活路,等我回来,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钱遂治入伍一个月以后,往家寄了一封信,再以后,就没了音信。

“母亲每天上大队去要信,每次都很失望,后来才知道他牺牲了。

”钱遂年说。

原来,钱遂治入伍不久就成了机枪连的机枪手,同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钱遂治所在的队伍也开赴南疆。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钱遂治一直没有给家里去信,但对亲人的思念一天胜过一天,实在忍不住了,他就在自己的裤子上写下母亲的名字。

“他牺牲的时候,裤子上还写着冯梅菊。

”钱遂年说,这些都是哥哥的战友后来告诉他们的。

由于机枪连是在战时分配到各个队伍里的,所以队伍里很多人根本不认识机枪手。

钱遂治牺牲后,很少人知道这个兵是哪儿的,在阵亡名册上,钱遂治的籍贯是河南开封。

流泪的母亲一起去的都回来了,就俺儿不回来“一起去的都回来了,就俺儿不回来。

”冯梅菊说,那时候,她一遍遍往和儿子一起当兵的人家里跑,询问和儿子有关的点滴信息。

随后,部队寄来了儿子所在烈士陵园的照片,县里也确定冯梅菊烈属的身份,还给修建了三间瓦房。

但这些并未抚平冯梅菊心底的伤痛,30年了,她每天的活动就是抚摸儿子留下的军功章和烈士证书,一遍遍地擦拭儿子的照片。

钱遂年说,母亲的泪30年就没停过。

哥哥是家里的长子,如果活着也49岁了,从19岁到49岁,正是为家庭作贡献的黄金年龄,可他说走就走了。

“他爸也想去找找,但路太远了,听说墓又反复迁了几次,一直不知道在哪儿。

”冯梅菊说,每到夜里,想得不得了了,他爸就跑到院子里大吼三声。

2005年,钱遂治的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直到最后,他还喊着大儿子的名字。

“我们到处托人打听哥哥的墓地,但都无功而返。

”钱遂年为一直没法实现父母的心愿而自责,每到清明节,他就会在父亲的坟前给大哥烧点纸钱。

好心的网友几经奔波,帮忙找到了烈士的墓地“走的时候身体正好呢,总是笑呵呵的,特别懂事。

”尽管分别已经30年,冯梅菊仍记得儿子刚走那会儿的样子,并总是对着儿女们念叨。

今年年初,事情出现了转机。

钱遂年的妻子付玉香学会了上网,她在网上无意中发现,有位叫“烈士妹妹”的网友公布了一批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河南籍烈士的名字,但没有哥哥的下落。

付玉香联系上了“烈士妹妹”,“烈士妹妹”得知情况后,专门为钱遂治作了一首诗,并给付玉香推荐了一个广西网友“路客”。

“路客”几经奔波之后,终于在广西崇左市龙州烈士陵园找到了钱遂治烈士的墓碑,并且拍下了照片,在网上发给了付玉香。

“路客”说,当年烈士的墓地很分散,后来经过搬迁后都集中起来管理,目前一半以上的烈士都没有家属前来扫墓,大多都是农村兵,太远了。

得知这样的消息后,冯梅菊原本渐渐平复的心,再次起了波澜,她很想在清明节的时候,去儿子的墓前看一看,哭一哭,说说心里话。

热心的“路客”也邀请冯梅菊在2月17日那天去广西扫墓,那一天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的那一天,但冯梅菊没能成行。

难圆的心愿到广西千里迢迢,一路的花销咋办河南到广西千里迢迢,这一路的花销自然不小,对于冯梅菊家这个农村家庭来说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如今,冯梅菊还住在1979年go-vern-ment帮助修建的三间瓦房里,左右两间房子给了小儿子一家居住,自己则住中间的一间。

10平方米的房子里,是厨房,是卧室,也是客厅,两张床占去了大半的面积,墙上一黄一白两个相框格外引人注目,黄的是冯梅菊和儿孙们的照片,白的则是大儿子的照片,家里唯一的电器是一台12英寸的小彩电。

老人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每月200多元的烈士抚恤金,去广西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

小儿子常年有病,农闲的时候才会在附近打打工,一天收入是13块钱。

尽管困难地生活了30年,冯梅菊和她的孩子们一直没有找go-vern-ment要求过什么。

“哥是为国捐躯的,如果他在,也不会让我们给go-vern-ment添麻烦。

”30年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成了钱家的家训。

令人欣慰的事,冯梅菊的事情在网上传开之后,已经有网友表示愿意资助老人完成她30年的心愿。

烈士老母亲冯梅菊哭泣手摸烈士儿子石龙州户外的采儿在给冯梅菊老人的儿子钱遂治烈士献花在1300多公里的中越边境线上,至少有14个县(市)建有专门的陵园安葬在中越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众多优秀的中华儿女静静地安葬在那里……由西向东顺着中越边境中国一方,建有陵园的14个县(市)是:云南的金平、蒙自、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西畴、富宁和广西的那坡、靖西、龙州、凭祥、宁明、防城。

来几张暂未对上号的:请注意,墓碑旁两个坟前也有一束鲜花,也是这对年迈的父母送的!这俩位老人儿子的名字叫——阎诗跃,是一名战地实习医生,贵阳人,他生于1958年10月,入伍于1976年3月,1984年7月13日,在火线抢救旁边这俩位小战士英勇牺牲,荣立一等功。

这是医生一生中最后救护的俩位伤员,然而他们三人却都永远躺在这里…… (此图2010年11月摘于2006-08-11一贴)再来看一组:中越战争烈士陵园里拍到的震撼一幕...2008-02-26/pic_detail.aspx?ID=191"纪念对越作战联盟会",在网友们的支持下完成捐款活动,陪同烈士家属赴凭祥扫墓. 英雄在流光最后一滴血时,至今已经整整28年了...烈士们安葬在这还好吗?作为这一次活动的一个幕后参与者,在整理照片时,看到了人世间辛酸的一幕,也不禁眼睛湿润了...这些为国献出生命的英雄,是他们把高贵的鲜血洒在了南疆...我们怎么可以忘记他们?他们的家属生活过得还好吗?我们热心的人士都伸出帮助他们的手吧,烈士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的...那些长眠南疆的年轻战士,那些血洒异乡的共和国军人,那些被血与火渲染透的南疆热土,那些用青春和生命谱写的军史,不应该被我们遗忘,我们也不能忘却。

三十年逝去的是硝烟弥漫,留下的是祖国安宁。

三十年时间可以忘掉痛苦,却不能抹去心中的思念。

我们要永记这段历史,让英雄们的鲜血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怀念他们。

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

向所有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敬礼!向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战士们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