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11诲人不倦77页PPT

合集下载

《诲人不倦》课件

《诲人不倦》课件

封面设计
标题:醒目、简洁, 突出主题
背景:选择与主题 相关的图片或颜色, 增强视觉效果
内容:包括课程名 称、讲师姓名、日 期等信息
布局:合理规划版 面,确保信息清晰 易读
配色方案
主色调:蓝色,代 表冷静、理性、专 业
辅助色:绿色,代 表活力、希望、成 长
字体颜色:黑色, 代表严肃、正式、 权威
背景颜色:白色, 代表简洁、清晰、 易读
字体选择
标题字体:建议使用粗体、大号字体, 如微软雅黑、黑体等
字体大小:根据课件内容需要,可以选择不同 的字体大小,如标题字体可以大一些,正文字 体可以小一些
正文字体:建议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 如宋体、楷体等
字体颜色:根据课件内容需要,可以选择不同 的字体颜色,如标题字体可以鲜艳一些,正文 字体可以柔和一些
诲人不倦PPT课件大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PPT壹目 录文本

课 件


目录

课 件



课 件



课 件



课 件
使


课 件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课件简介
主题:诲人不倦
课件背景
目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
适用对象: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等
制作流程
确定课件主题和目标 收集和整理素材 设计课件结构和内容 制作课件幻灯片 测试和修改课件 发布和分享课件
制作技巧
明确目标:确定课件的目标受众和教学 目标
内容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逻 辑清晰

《论语》-《诲人不倦》课件

《论语》-《诲人不倦》课件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 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 (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 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 地的“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冶长,做过盗贼的颜 涿zhuō聚。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 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 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诚如斯言:“
[疑惑]
[退缩]
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
[使动用法“使……进”,指鼓励他大胆干]
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好勇过人] [使动用法“使……退”,指给他一些约束]
17.19:教育态度(教师素养)、教学方法和原则
[弟子的自称]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
1.15:教育态度(教师素养)
教育者的素养: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逐步完善,德高为师。
为人、处世、做学问跟打磨玉器一样,需 要逐步去完善,不是某一个方面做好了就 算完美——逐步完善自我。
17.19:教育态度(教师素养)、教学方法和原则
[弟子的自称]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
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授受教育的权利掌握在 少数贵族的手中。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虽然主张人人都有 受教育的权利,但他所说的“人”不包括占人 类一半的妇女。“唯小人与女子不可教也”, 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我们不能 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意 识,但孔子把妇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则是 他“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
(二)教育对象 15.39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1)无论出身的贵贱,都能接受教育。 (2)无论品行的善恶,都能进行教育。

十一《诲人不倦》课件50张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十一《诲人不倦》课件50张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者的表现;“诲人不倦” 是仁者的风范。“诲人不 倦”体现的是孔子对学生的爱,也是他在教育事业上 能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 得其所。”(9.15)
反:通“返” 正:形容词作动词,得到整理
《雅》《颂》是直接有关祭祀等重要仪典的诗。 使他们得到正确位置,表示继承了周公制礼作乐 的事业,维护了传统的礼制。
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
诚如斯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 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拒。
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 育。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中将
“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 ,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 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 习态度都各不相同。
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 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颜回 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 ,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岁的。孔子并未因品 行上的缺陷而歧视他们,照样收为弟子,他们后来都成为孔子 最好的学生。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
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 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 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 ”仲弓;出狱的犯人公冶长。
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 、晋、楚、秦等国。
作:创造 古:指古代文化
孔子认为西周社会是完美的社会,所以孔子提倡 “复礼”,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阐述 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就是他的 使命。

十一、诲人不倦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

十一、诲人不倦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
因是根据;材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教是 教育。合起来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 相应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教师的素养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与技艺。 孔子认为诲人不倦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 孔子认为,教师最基本的态度是教导学生时要耐心、敬业。
关于这个“类”,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一种是无论出身的贵贱等级,都能接受教育; 一种是无论品行的善恶智愚、态度年龄 ,都能进行教育。 一种是无论民族、种族、氏族,都能进行教育。
孔子把妇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则是他“有教无类” 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
孔子招收的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
2 .讨论式教学法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8)
子夏在联想中举一反三
孔子与弟子在讨论中教学相长
3.激励式教学法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 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招收的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
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 力却比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都成为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 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 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的比孔子小近五十岁。孔子并不歧视品行 上有缺陷的人,照样收他们为弟子,他们后为也都成为孔子门下的 优秀学生。
既然如此,我们又说这么多干什么呢? 天何言哉?圣人何言哉?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 十一诲人不倦课件 语文版 新课标共60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 十一诲人不倦课件 语文版 新课标共60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 十一诲人不倦 课件 语文版 新课标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诲人不倦ppt11 语文版

诲人不倦ppt11 语文版

教育教学名言
•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 译文:对一件事确实是知道的,就说是知道;确实 不知道的,就说明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 解读:虚心是知识的向导。 • 4.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 译文: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 解读:教导人们行动要以礼为标准。 • …………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 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 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 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 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 异闻:特殊的教育。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趋:小步快走,在人面前表示恭敬。 而:表修饰关系 无以言:不善于说话。
每日一语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 省和济宁市政府 ,以中国政府 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 “孔子教育奖”。这是该组织最 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 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 教育奖项。 • 中国的教育家有千千万万,为何 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
关于教育的对象
15-39子曰:“有教无类。” 类:种类、类别
“类”的具体含义: 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 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制社会森严的等级。
「评析」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实行“有教有类”, 即教育仅限于贵族阶层,由贵族垄断。孔子却向这种 贵族垄断教育发起挑战,提出了“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亦即主张人人有受 教育权,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域,都可以入学。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课件--诲人不倦 (共36张PPT)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课件--诲人不倦 (共36张PPT)
孔子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 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诲”何?
“诲”何人?——教育对象
3子曰:“有教无类。” (15.39)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 无诲焉。”
“类”的含义:一是指“族类 ”,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 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 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 级。 [评析]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 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 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 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 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 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
“诲”何事?——教育内容
“子亦有异闻乎?”
2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 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 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
学1 诗


问一 得四
3无 所

4

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如果人们思索
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
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
人惊奇的。”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
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他的教育普及的思想, 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推行义务教 育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不管聪明愚笨,都可以接 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 那些在智力或品行方面有缺陷的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不 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 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

十一诲人不倦课件-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共32张PPT)

十一诲人不倦课件-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共32张PPT)

思考: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 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在智力或品行方面有缺陷的学生 ✓ 对全体国民实行广泛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 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 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 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 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
✓ 孔子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并把通过教 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连词,如果说,至于 表示转折的连词,只是 做
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子曰:“有教无类。”
教育对象
✓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实行“有教有类”,即教育仅限于贵族阶 层,由贵族垄断。孔子却向这种贵族垄断教育发起挑战,提出了“有 教无类”。“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亦即主张人人有受教育权, 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域,都可以入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意思是说,只要是来拜我为师的人,我从来没有 不教他的。这是对“有教无类”最好的注释。
✓ 但 “上知”与“下愚”的人却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上知”就是“生而知 之者,是天才,生来就有某种天赋才能,而不是靠后天教养才取得的。而 “下愚”则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的人。即便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 困难了都还不愿意学习,这样的“下愚”,你有什么办法去改变他呢?
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