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英语教学

合集下载

浅谈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浅谈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浅谈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体现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探讨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体现,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准确、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意图,并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

这些都是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贴近实际生活,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内容,理清逻辑关系,做到观点清晰、论证有力。

学生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提出新的见解和想法。

学生还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辨析是非,分辨事实和观点,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知道如何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能够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

在同伴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有效沟通,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获取、评估信息,有批判性地看待信息,并能够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布置自主学习任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授信息素养知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学界对于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也是国际上教育界普遍关注和倡导的教育理念。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全面素养发展联系在一起,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语言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英语课堂打造成为一个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中能够全面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素养。

核心素养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信息素养等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和研讨中自主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引导学生跨文化交际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

通过文化差异的讨论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可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4.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资源获取信息,提供一些有关英语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浅谈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5
1.4、灭火器的使用
泡沫灭火器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 可燃物火灾。
使用说明:
1.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 下灭火器 2.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 5.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 烧区,站在离火源八米的地方喷射,并不断前进 围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扑灭 6.灭火后,把灭火器卧放在地上,喷嘴朝下。
6
二、常用的消防器材及使用方法
消防防毒面具
面具由面罩,导气管和滤毒罐组成,火灾
5
发生时,用于对人员的呼吸器官,眼睛及
面部皮肤提供有效防护。
7
01 灭火器
8
1、灭火器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 式灭火工具。灭火 器内放置化学物品 ,用以救灭火灾。 灭火器是常见的防 火设施之一,存放 在公众场所或可能 发生火灾的地方。
接收火灾灭信号火并原启动理火灾报警装置
、启动自动灭火设备和消防联动设 备
31
4.2、手动报警按钮
设置位置: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疏散 通道、出入口和疏散楼梯处。
设置要求: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 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采用壁挂 方式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 为1.3m~1.5m,且应有明显的 标志。
27
3.3、灭火毯的使用
1.抓住灭火毯两根 拉带将灭火毯拉出
2.双手快速抖开 拿成盾牌状
3.对准火源,缓慢覆 盖
4.将灭火毯披裹在身 上,可逃离火场
28
04 消防报警设备
29
4、消防报警设备
消防报警设备也 就是火灾自动报警电 气设备,一般的常见 的消防报警设备有各 种火灾探测器、手动 报警按钮、消火栓起 泵按钮、警报器、现 场执行模块等。这些 设备都要连接到消防 报警主机来实行集中 监视与控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14种英语课型设计框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14种英语课型设计框架

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英语课型设计框架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

本文将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课型设计展开讨论,提出了14种英语课型设计框架,以期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1. 听力训练课型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懂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输入水平。

2. 口语表达课型重视英语口语的训练,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3. 阅读训练课型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拓展他们的语言输入渠道。

4. 写作表达课型强调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三、交际能力培养5. 交际训练课型鼓励学生进行英语交际,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6. 情景对话课型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提高他们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7. 听力口语综合实践课型将听力和口语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水平,培养他们的综合交际能力。

四、文化意识培养8. 英语文化课型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9. 跨文化交际课型强调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创新思维培养10. 创意写作课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写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11. 创新演讲课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进行创新演讲的能力。

六、批判性思维培养12. 辩论训练课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问题。

13. 议论文写作课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开展议论文写作,提高他们的论证和分析能力。

七、应用技能培养14. 商务英语课型强调商务英语实际运用,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商务交际技能,提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结语以上所述的14种英语课型设计框架,致力于通过核心素养导向,促进英语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益的英语学习体验。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的是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综合因素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协作以及终身学习等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教学应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等环节,全面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安排阅读和听力理解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听力能力;设计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得到全面提升。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学习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英美文化和生活习惯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方式。

在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让学生通过模拟情景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是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重要目标。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这个时代,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高效——灵动”构建有效性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高效——灵动”构建有效性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高效——灵动”构建有效性策略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包括文化素养、创新素养、思维素养、合作素养和实践素养等。

而在英语学习领域,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中,构建高效的学习模式,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1. 高效性理念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初中英语教学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灵动性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灵动性理念也要求学生能够随机应变,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素养。

二、高效——灵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向,也是教师教学的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的学习目标,明确目标,使学生知道他们在学习中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能力。

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问答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学习的源泉。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真实语境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不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而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需求来学习英语。

4.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教学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核心素养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每个英语教师都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策略,并讨论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一组能力和品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培养核心素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去感知和运用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2. 任务型学习任务型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 多元素素养教育多元素素养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艺术、体育等多种形式,将不同的素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1. 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核心素养的要求,为每堂课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更加明确自己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和品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3. 注重评价和反馈评价和反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知识传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们开始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指在知识、能力和品德三者间达成统一的素质结构,具有跨学科的特性,是学生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通过核心素养视域来进行教学,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听说读写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分析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一、听说读写能力1. 听力能力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各种听力任务,如听力填空、听力选择、听力转述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听力任务,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听力材料,如英文歌曲、英语电影、英语广播等,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接触英语听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2.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口语表达,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口语练习活动,如口语游戏、口语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技能,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阅读和写作任务,如阅读理解、写作作文、阅读课外读物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写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具备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英语学习资源,如英语网站、英语电子书、英语学习软件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扣核心素养创建高效课堂
——浅谈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英语教学
2014年,教育部为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标识着教育改革从“知识核心时代”向“核心素养”的迈进。

可以说,这是一次经过诸多课堂形式变革后沉淀下来的一次思考,它将给老师指明上课的方向,正如英语学科的学科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就给老师很明确的培养目标,旨在从这四个方面去整合教学资源,采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一、多方训练,提高语言能力
“The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practice speaking it as often aspossible.”是学习英语的法则之一,也是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根本办法。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除了平时语音、词汇、语法等教学外,更要注重创设各种场景让学生有充分应用英语交流的机会。

如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英语化,增加语言的实践量。

师生间的问答也要尽量交际化,让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如课前日常用语的问答,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How do you go to scho ol?,How do youlikethecoat?等等。

还可以分小组组建英语角,每周开展话题式的讨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问题教学,培养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其基本内涵是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考的质量,老师就要充分运用问题化教学,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方向,才能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并具有创新意识去形成自己知识体系,从而学会对外来东西的质疑。

如在时态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与汉语的对比去发现英语时态的特殊性,汉语通达时间的增加来体现,而英语则是通过动词形式的变化;在school life为主题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对比中外学生课后的一些主要活动,谈谈其差别,甚至是价值上的判断;单词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联想总结的习惯,如,在ear前加个字
母,学生就可以说出tear,near,bear,dear,year等词,类似的还有前后缀的教学,都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找出规律。

三、xx对比,树立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英语如此,汉语也是如此,它们都具有本国文化的属性。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当今不断开放的时代里犹为重要,这一点在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的设置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中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并接触异国文化;《Let’scelebrate》中能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了解中外风俗文化差异等。

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与汉语表达进行对比,从而更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要素,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What does your mother do》这个话题中,我们学习不少家庭成员,我们不难发现英语中的亲戚没有内外之分,如Uncle可以是叔叔,也可以是舅舅;grandfather既是爷爷民也是外公。

这与汉语表达大不相同,这就体现出西方人更强调人的独立性与平等性,而我们中国人更注重血缘亲情远近关系。

在《Everyone had a good time》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对生日的重视,也发现当面打开礼物是西方人的习惯,而且会当面表示喜欢,而中国人则很少这样。

当然,类似的还有很多,如校园生活对比、节日含义对比、对动物情感对比等等,我们只要紧抓每个契机点,就能在初中阶段给学生很多中外文化学习的机会,也就能够引导他们从下树立文化意识。

四、任务驱动,提升学习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提升学习能力就如同捕鱼者提升“渔”的能力一样,这是人终身学习的需要。

老师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平时学习方法的传授以外,我想更重要是要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去拓宽学习渠道,去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我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有这方面的功效。

如在《Birthday party》这个话题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分小组,每个小组认领任务,从邀请到食物的准备,再到节目单的形成等,可以让不同的组员分工合作。

过程中学生会去查阅书本,找到相应的用语或单词、词组等,遇到
难题也会寻求名师指路,再不行还可以百度。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学习套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学习。

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出给广大的英语教师指明了培养学生的目标,老师要在此指挥棒的引领下探索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确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