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论文韩国精髓
韩语论文

空1行空1行空1行■■□□□□□□□□□□□□□□□□□□□□□□□□□□□□□□□□□□□□□□□□□□□□□□□□□□□□□□□□□□□□□□□□□□□□□□□□□□□□□□□□□□□□□□□□□□□□□□□□□□□□□□□□□□□□□□□□□□□□□□□□□□□□□□□□□□□□□□□□□□□□□□□□□□□□□□□□□□□□□□□□□□□□□□□□□□□□□□□□□□□□□□□□□□□□□□□□□□□□□□□□□□□□□□□□□□□□□□□□□□□□□□□□□□□□□□□□□□□□□□□□□□□□□□□□□□□□□□□□□□□□□□□。
注:本页页面设置为上下2.5厘米,左3右2厘米空一行한국어 한자어의空3行개空2行■□□□□□□□□□□□□□□□□□□□□□□□□□□□□□□□□□□□□□□□□□□□□□□□□□□□□□□□□□□□□□□□□□□□□□□□□□□□□□□□□□□□□□□□□□□□□□□□□□□□□□□□□□□□□□□□□□□□□□□□□□□□□□□□□□□□□□□□□□□□□□□□□□□□□□□□□□□□□□□□□□□□□□□□□□□□□□□□□□□□□□□□□□□□□□□□□□□□□□□□□□□□□□□□□□□□□□□□□□□□□□□□□□□□□□□□□□□□□□□□□□□□□□□□□□□□□□□□□□□□□□□□□□□□□□□□□□□□□□□□□□□□□□□□□□□□□□□□□□□□□。
空1行 키워드■■□□□;□□□;□□□;□□□韩国和朝鲜神话研究比较摘要朝鲜半岛的神话研究,伴随着近代民间文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
在当时国家被异族统治的政治背景下,民间文学的研究从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立场出发,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神话的研究也不例外。
当时崔南善和孙晋泰发表了《檀君论》(1926年)、《朝鲜民间说话[i] 研究》(1927年)等一系列文章,探讨朝鲜民族神话的文化意义,揭开了半岛神话研究的序幕。
非语言行为相关的韩语惯用表达教育研究

非语言行为相关的韩语惯用表达教育研究「非语言行为相关的韩语惯用表达教育研究」是一篇关于韩语中与非语言行为相关的惯用表达的研究论文。
本文旨在介绍韩语中与非语言行为相关的一些常用表达,并探讨这些表达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交际过程中,非语言行为比语言行为更具有说服力和效果。
因此,掌握一些与非语言行为相关的韩语惯用表达对于提高韩语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些常用的非语言行为相关的韩语惯用表达。
第一个方面是姿势和面部表情。
韩国文化中非语言行为尤为重要,姿势和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深深地体现了韩国人民的情感表达。
例如,在韩国,低头表示道歉或反省;对于老板或年纪大的人,要有一定的敬意,这体现在平常生活中的姿势和面部表情中也十分明显。
在韩语中,关于这方面的惯用表达有很多,如「코까딱할라고애쓰다」(为了表现得很谨慎而努力不让鼻子动)和「발목꼼짝못하다」(动都不能动,形容非常害怕或担心)等。
第二个方面是语调和声音表达。
在韩语中,语调和声音的使用也十分重要,不同的语调和声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思。
例如,在韩国,高兴的时候会发出不同于中国的欢呼声或者口哨声。
另外,「귓바퀴에거슬리다」是韩语中一个惯用表达,用来形容听到某些话或声音非常讨厌,就像有蚊子在耳朵里爬一样。
第三个方面是身体动作和姿态。
韩国文化很注重身体动作和姿态,例如「발걷어치우다」(张开腿,自信又傲慢地走路),「잘굴러다니다」(表现得像没事一样,其实在很小心地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物)等。
这些表达也反映了韩国人民对于身体姿态的重视和对于交际的态度。
第四个方面是颜色和服装等非语言元素。
在韩国文化中,颜色和服装也有着重要的非语言意义。
例如,白色代表纯洁和清新;黑色代表肃静和庄严。
韩国的传统服装韩服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其设计和颜色都能够反映出社会和历史的特点。
这些非语言元素在韩语中也有相应的惯用表达,如「선홍색이지나봐야체력이돌아온다」(穿过桃色的路,体力就能恢复过来)等。
韩语作文范例

韩语作文范例
首先,在我看来,韩语是一门非常优美的语言。
它虽然和汉语有很多相似的词汇,但
是在语法、发音和表达方式方面都有独特的地方。
韩语的发音在亚洲语言中算是比较纯正
标准的,有几个发音十分特别,如“ㄱ(g)”、“ㅊ(ch)”、“ㅖ(ye)”等,听起来非常
悦耳。
此外,韩语中的语法也非常严谨,尤其是动词的时态变化和程度变化都非常复杂,
但是这也是韩语的一大魅力所在。
其次,学习韩语也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旅程。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可能比较难以接
受韩语的语法和发音,但是只要坚持练习和学习,逐渐就会发现它的美和乐趣。
学习韩语
还可以了解韩国的文化和历史,如韩语中有很多跟历史和传统文化有关的词汇,如
“한복(hanbok)”、“태극기(Taegukgi)”等,这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韩国。
最后,学习韩语也有很多挑战和机会。
在学习韩语的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一门新的
语言,还结识了许多同好和热爱韩国文化的人,这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了解韩国。
同时,韩语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语言,对于那些想去韩国留学、工作或旅游的人来说,学
习韩语是非常必要的。
总的来说,韩语是一门优美、严谨而有趣的语言,学习它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乐趣和
机会。
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练习,一定能够在这门语言上取得很大的进步,开
启一个更加精彩、丰富多彩的世界。
韩语教学文化教育论文

韩语教学文化教育论文1现今韩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欠缺的原因分析1.1韩语教师本身对韩国文化了解欠缺现在很多韩语教师是从高校韩语专业毕业的汉族青年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对韩国文化的了解就有限,如果没有在韩的生活经验,那么是很难全面透彻地了解韩国文化的。
相对于汉族老师,朝鲜族老师由于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韩国文化教育方面更有优势。
而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外,韩国更广为人知的则是潮流文化,在这方面,年龄较长的老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对传统文化也更为熟知,但对潮流文化则很难把握,与学生之间易形成所谓的代沟。
这也是让学生全面了解韩国文化的一个阻滞。
1.2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影响语言教学的传统模式是给学生分析单词、分析语法、练习句型、讲解文章等等。
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延用了很多年,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很难跳出这个圈子接受全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很少甚至会忘记去穿插一些关于文化方面的介绍,学生不能全面地充分地理解语言知识,也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3韩国文化方面教材的欠缺韩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远不及英语和日语等语种来得久远和广泛,师资和教材一直都比较匮乏。
虽然近年来韩语教育在国内逐渐热门起来,也出现了一大批韩语教材,但其中多数还是以语言教育为主,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还不太丰富,为数不多的也是年代较久,与现代韩国文化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2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2.1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相对于语言,学生其实对外国的文化更为感兴趣,他们对与本民族不同文化的好奇心远远大于其语言,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被韩国音乐、韩国电视剧、韩国偶像深深影响着。
利用文化教育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不但增加了学生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助于语言的学习,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工具性。
韩语论文

제남대학교외국어학원한국어학과학사학위논문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용법및예절표현韩国语第二人称代名词用法及其体现的礼仪이름소몽몽학급상무한국어0805520416지도교수2011년월일요약(小三,BatangChe,加黑,居中,1.5行距)한국어경어법이발달하고가족제도와사회관계가복잡하며등급의식이강하기때문에한국인은상대방을지칭하는호칭어에상당히주의한다. 본논문은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를체계적으로분류하고사용빈도수가높은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인‘당신’, ‘자네’, ‘그대’, ‘너’등의용법을분석하며그중에서나타난한국인의예절문화를밝혀보려한다. 그리고필자는대비언어학및어미론적인시각에서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화용적기능및용법을분석, 연구하고자한다. 한국어를제2외국어로습득하는중국학생들이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를정확히배울수있는데도움이되기를바란다.(小四,BatangChe, 1.5行距)키워드:(小四加黑,BatangChe,与上文空一行)한국어, 2인칭대명사, 용법, 예절(各词用逗号隔开)摘要(小三,宋体,居中,加黑,两字之间空两格,1.5行距)韩国语敬语系统发达,韩国人家族制度和社会关系复杂,等级序列意识强烈,对人的称谓也十分讲究,现代韩国语第二人称代名词的种类和使用复杂多样,对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属于难点。
本文对韩国语第二人称代名词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重点分析使用频率较高的韩国语第二人称代名词“당신”、“자네”、“그대”、“너”的用法,透视韩国礼仪文化,配以例句辅助理解,以期对韩国语第二外语习得的中国学生正确掌握韩国语第二人称代名词用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四加黑,与上文空一行)韩国语;第二人称代名词;用法;礼仪(各词用分号隔开)목록(三号BatangChe加黑居中1.5行距全部一页)1.0 서론----------------------------------------------------------------------------12.0 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유형--------------------------------------------22.1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정의--------------------------------------22.2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유형--------------------------------------33.0중한2인칭대명사의차이점---------------------------------------------34.0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용법---------------------------------------------44.1당신의용법--------------------------------------------------------------44.2자네의용법--------------------------------------------------------------64.3그대의용법--------------------------------------------------------------74.4너의용법-----------------------------------------------------------------74.5기타2인칭대명사의용법-------------------------------------------84.5.1댁---------------------------------------------------------------------84.5.2임자------------------------------------------------------------------84.5.2귀하------------------------------------------------------------------85.0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생략현상-------------------------------------96.0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예절표현----------------------------------107.0결론----------------------------------------------------------------------------11 참고문헌--------------------------------------------------------------------------13감사의글------------------------------------------------------------------------14한국어 2인칭대명사의용법및예절표현(小二加黑,BatangChe, 居中)1.0서론(一级标题小三加黑,BatangChe, 左对齐)한국어경어법이발달하고가족제도와사회관계가복잡하며서열의식이강하기때문에한국인은상대방을지칭하는호칭어에도상당히주의한다. 특히현대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유형과용법이복잡하고다양하여한국어를배우는중국학생들에게비교적어려운부분에속한다. 이런한국사회에서옳바른언어를사용하려면까다롭고복잡한2인칭대명사의실제생활에서화용적기능을잘파악하지않으면안된다. 그래서본논문을통해한국어를제1외국어로습득하는중국학생들이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를정확히배울수있는데도움이되기를바란다.한국에는한국어 2인칭대명사에대한연구성과는유송영의‘2인칭대명사당신,자네,너의사용’, 조경임의‘국어인칭대명사의광고어로서의기능’및문무형의‘국어의지칭사’등이있다. 위의선행연구는주로한국어 2인칭대명사의용법을중점으로논술을진행했다. 중국에서의기존연구성과는제효봉(齊孝峰)의‘화용적측면에서본한중 2인칭대명사의대비연구’, 조화(趙華)의‘중한인칭대비연구’등이있다. 그러나한국어를배우는중국학생들의시각에서한국어 2인칭대명사를체계적으로연구, 분석하는논문은드물뿐만아니라한국어 2인칭대명사를분석함으로써한국인의예절표현을연구하는논문도상대적으로적은편이다.본논문은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를체계적으로분류하고사용빈도수가높은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인…당신‟, …자네‟, …그대‟, …너‟등의용법을분석하며그중에나타난한국인의예절문화를밝혀보려한다. 그리고필자는대비언어학및어미론적인시각에서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화용적기능및용법을분석, 연구하고자한다.(小四,BatangChe,1.5行距,下同)2.0 한국어 2인칭대명사의유형2.1 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정의(二级标题四号加黑,BatangChe,左对齐)‘표준국어대사전’에따라대명사란사람이나사물의이름을대신나타내는말이다. 인칭대명사란사람의이름을대신해서간편하게지칭하는말이다. 이중에서청자를지칭하는대명사는 2인칭대명사라고한다.한국어의2인칭대명사는아주복잡한유형을보이고있으며다른유형에속한인칭대명사표현도사화적인관계와그변천에따른여러가지형태가나타나고있다. 필자가 2인칭대명사를검색하여정리한결과는다음과같다.2.2한국어2인칭대명사의유형한국어의2인칭대명사는표2와같이여러유형으로복잡하게세분되어있으며또이렇게세분되어있으면서도이들대명사의어느것으로도호칭할수없는것들이많다. 그리고대명사하나하나의용법이아주까다롭게사용되고있는실정이다. 일반적으로문법적기준또는화용적기준에근거하여가장널리쓰이는…당신, 자네, 그대, 너‟ 등네가지로알려져있다.3.0중한 2인칭대명사의차이점고대중국어2인칭대명사는종류도많고용법도다양하다.(1) “汝心之固,固不可撤。
朝鲜语毕业论文

朝鲜语毕业论文朝鲜语毕业论文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学习一门外语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追求。
而在这些外语中,朝鲜语作为一门东亚的重要语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者。
对于那些专业研究朝鲜语的学生来说,撰写一篇朝鲜语毕业论文是他们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朝鲜语毕业论文的主题选择、写作技巧以及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对于一篇朝鲜语毕业论文来说至关重要。
主题的选择应该与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业背景相契合。
例如,一个对朝鲜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研究朝鲜王朝的政治制度,或者朝鲜半岛的历史变迁。
另外,选择一个独特的主题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并增加论文的研究价值。
比如,研究朝鲜文化对当代韩国电影的影响,或者探讨朝鲜语中的俚语和成语等等。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一些技巧来使自己的论文更加有深度和独特性。
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文献研究,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相关的研究,并与之对比和分析。
其次,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逻辑。
一个良好的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跟随论文的思路。
可以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划分段落,并在每个段落中提出一个明确的论点或观点。
此外,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可以使论文更加专业和可信。
同时,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术语,以免让读者产生困惑。
除了以上的写作技巧,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需要学生们牢记。
首先,要遵循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可以引用他人的观点,但必须注明出处。
其次,要注意论文的格式和引用规范。
不同的学术机构可能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的规定。
最后,要进行充分的修改和校对。
在完成初稿之后,学生应该花时间仔细检查论文中的错误和不一致之处,并进行修正。
可以请同学或老师帮助审查论文,以确保其质量和准确性。
总之,撰写一篇朝鲜语毕业论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任务。
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并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可以帮助学生们完成一篇优秀的论文。
韩语专业推荐论文

韩语专业推荐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推荐一些优秀的韩语专业论文,以帮助学生和研究者了解韩语语言和文化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重要成果。
我们选择了三篇涵盖不同主题的论文,包括韩语教育、韩国文学和韩国历史。
这些论文的选取基于其对韩语专业有重要意义、对韩语和韩国文化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以及对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因素。
1. 韩语教育论文题目:《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韩语学习策略研究》论文作者:李明论文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韩语教育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以及其对韩语学习策略的影响。
研究采用实验和调查两种方法,通过对一组学生进行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实验,并对他们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韩语学习能力,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策略产生了积极影响。
该研究为韩语教育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论文题目:《跨文化交际视角下韩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研究》论文作者:王红论文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韩语交际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韩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因素对韩语教学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使用韩语时存在着不同的交际行为模式和习惯,教师在韩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该研究为韩语教学提供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 韩国文学论文题目:《韩国现代短篇小说中的性别问题研究》论文作者:张伟论文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韩国现代短篇小说中的性别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韩国社会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研究发现,在韩国现代短篇小说中,作者通过刻画女性角色的经历和命运,探讨了性别不平等、家庭关系、职业发展等问题,并呈现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性别平等的追求。
该研究为理解韩国文学中的性别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深入思考。
论文题目:《韩国当代诗歌的写作特点及其意义》论文作者:赵磊论文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韩国当代诗歌的写作特点和主题进行分析,探讨了韩国当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应用韩语毕业论文

应用韩语毕业论文应用韩语毕业论文应用韩语毕业论文中韩用餐礼节对比摘要:韩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这充分体现在日常生活礼节中。
饮食礼仪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项最基本的礼节。
《礼记》中曾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中国人民历来好客,在招待客人尤其是异域客人时,要尊重他们的礼仪、风俗。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交流。
因此,我就中韩两国间用餐礼节的各自特点及异同点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关键词:礼仪之邦用餐礼节异同目录引言一、中韩传统用餐礼节的对比(一)中国传统文化 (3)(二)中国传统用餐礼节 (3)(三)韩国传统文化 (4)(四)韩国传统用餐礼节 (4)(五)中韩传统用餐礼节对比 (6)(六)结论1、中韩传统用餐礼节的相同点 (6)2、中韩传统用餐礼节的不同点 (6)二、中韩现代用餐礼节对比(一)中国现代文化 (8)(二)中国现代用餐礼节 (8)(三)韩国现代文化 (8)(四)韩国现代用餐礼节 (8)(五)中韩现代用餐礼节对比 (9)(六)结论 (9)总结 (10)参考文献 (11)中韩用餐礼节对比引言中国和韩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礼节,因此都有“礼仪之邦“、“礼仪之国”的称号。
大家都知道,韩国的许多礼节都是来自中国,经过延续和演变形成了他们国家特有的礼仪文化。
既然有着相同的根源,那么由于社会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中韩两国之间的礼仪文化拥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呢?一、中韩传统用餐礼节的对比礼仪是由一个国家的文化孕育而生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文化,因而产生的礼仪也有所不同。
文化孕育礼仪,礼仪也反作用于文化,礼仪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的精髓,他们密切联系着,不可分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但最终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语论文韩国精髓韩国精髓摘要:随着国家间交流的增加,各种文化文物也随之流传他国,在这个过程中语言、风俗、服饰、饮食等也不例外,也随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而大量的传入他国,更有一部分语言在他国生根开花发展为外来语。
首先说韩国语言,韩国文字以其简洁明了著称于世,是一种表音文字,以音节为单位进行标记,共有24个字母,只要掌握这24个字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可以读写所有的韩国文字,韩国语元音是音节的中心,辅音只有和元音拼合才能构成文字。
十九世纪德国学者冯·施莱格尔根据语言结构的类型把语言分为三类:没有任何语法结构的语言,使用词缀的语言和具有曲折变化的语言。
这就是人们称之为孤立语、粘着语和曲折语的最初划分。
汉语属于孤立语,韩国语属于粘着语。
粘着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一些表意的虚词附着在词干上或者运用词形的细微变化来连接语句与词组,表达句子的完整意思。
一般认为,在战国时期,汉字就已经传入韩国了。
因此韩国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用汉字进行书面表达。
后来,新罗神文王时期的薛聪,在归纳整理“乡札标记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制定了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来标记韩国语的“吏读”的方法。
这样,在《训民正音》创制出来之前,汉字在韩国一直使用了一千多年。
但是,汉语和韩语终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吏读”在使用中仍然带来语言和文字不能统一的局限,不可避免地造成使用的混乱和阅读理解的困难,汉字在语音、词义和语法形态上很难完整地表达韩国语的特点。
所以朝鲜世宗庄宪大王在《训民正音》创制目的里说:“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为此悯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学,便于日用耳。
”世宗大王深感朝鲜语言的发音与中国不同,发音和文字也不相统一,很多百姓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世宗大王为此很难过,所以制作了二十八个韩字,想让百姓人人易学,便于日常使用,这是训民正音创制的目的之一。
训民正音创制的另一目的是为了学习汉语,这在训民正音的条例中有明显的说明:一、在牙音、舌音、唇音等每一条都与汉字音作了比较;二、韩国语中没有轻唇音,但在训民正音中制定出了轻唇音的标记法;三、韩国语没有齿头音和正齿音的区别,在训民正音中制定出了齿头正齿音的写法;四、训民正音最后一句规定,牙舌唇喉之字通于汉音。
由此我们看出,在训民正音创制之时就为学习汉语在辅音、元音和声调等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
对此很多学者有自己的观点,但都谈到了为汉字注音这一条,摘述如下:李崇宁(1958年)认为创制的目的与规范当时的汉字音有关,姜吉云( 1972年)也主张创制的主要目的是给汉字音注音,只是以后才扩大到用来记录韩国固有语。
李基文强调固有词表记和汉字词表记都是国语表记的一个方面;金完镇( 1972年)则认为是试图和谐地并用汉字和训民正音,在文字使用上形成汉字和正音文字的双重结构。
十五世纪中叶,朝鲜朝世宗大王( 1419—1450年在位)为了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制定能够书写韩国语的文字方案,为了让百姓都能使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语言,同时也为了学习汉语与我国交好,与集贤殿的学者郑麟趾、申叔舟、成三问、崔桓、朴彭年等人一起深入硏究韩国语音和汉语音韵,为充分吸收中国汉语音韵学的成果和准确地标写汉字读音,世宗大王曾派成三问等人十三次到中国辽东,向明朝翰林学士黄赞求教音韵学。
1443年,他们终于创造出了韩国文字,经过三年试用,于1446年颁布执行。
韩国文字最初被世宗大王称为《训民正音》,它是一种字母文字。
训民正音最初有母音(元音字母)十一个,子音(辅音字母)十七个,共计二十八个字母。
尽管它不同于表意文字的汉字,但在语音形式和造字结构上仍然受汉语和汉字的影响。
训民正音的创制主要是基于对汉语音韵学的研究,他们没有采用中国音韵学中的两分法,而是发明了三分法理论,将音节分成初声、中声、终声。
根据中国古韵五音分类的原则,将子音分成五音,即喉牙舌齿唇;同时,根据汉语语音把一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的习惯,把语音分为初声、中声、终声。
其中,初声相当于汉语音节中的声母部分,中声相当于汉语音节中的韵头、韵腹和元音韵尾部分,终声相当于汉语音节中的辅音韵尾部分。
字形分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先左右后上下结构、先上下后左右结构等,像汉字一样具有方块字的特点。
它既简单又兼具系统性和全面性,被公认是世界上比较科学的书写体系之一。
训民正音创制之后,我国的汉字并没有从韩语中消失,大约有一万七千多个汉字和由这些汉字组成的七、八万个汉字词汇融合到韩国语之中,成为韩国语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根据韩国韩文学会编纂的《大词典》( 1957 ) , 在所收的164125个词语中汉字词占了52. 1%。
这就形成了韩国语中汉字词和固有词两套词汇系统并存的现状。
最初,这些汉字词都使用汉字书写,后来韩国人完全排除了汉字在出版物和官方文书中的出现,由此带来了一些理解和使用上的困难,因此目前韩国语中还在使用汉字。
韩国人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他们对韩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物产特别珍视。
这首先体现在韩国人对韩国语中的固有词的珍视上。
在韩国语词汇中有汉字词、固有词和外来词三种,所谓汉字词,原系汉字,被韩国语所接受,发音与汉语的发音相近似,如“劳动、商业、石炭、会社、伟大、釜山”等,在韩国语词汇中52. 1%的词汇为汉字词。
汉字词如此之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汉文化对韩国的影响比较早,韩民族的文化和汉族的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另一方面,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它仍在源源不断地从汉语中吸取有用的成分。
第三是因为韩国训民正音在创造的过程中大量参照了汉字的发音和结构等。
所谓固有词,是指不是由其它语言输入的,本来就是韩国语中所固有的词,如“水、天空、燕子、我、你、学习、优秀”等,特别是在数字中,就存在汉字词和固有词两套。
所谓外来词,是指由汉语以外的其它语言输入到韩国语中、基本按照原词发音的词,如“电视、咖啡、电脑”等。
在汉字词以外的47. 9%的比例中,有一部分是日语词汇,一部分是英语词汇,仅有一少部分为韩国固有词汇,因此韩国人特别珍视这些固有词汇,每当说起这些固有词自豪感溢于言表,遇到既可用汉字词又可用固有词表达时,韩国人比较倾向于固有词的表达。
韩国语中俗语、谚语和格言十分丰富,广泛地流传在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韩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反映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极大的启示意义。
它往往通过形象的比喻、幽默的夸张来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有时短短的一句话、一个格言就是一件精彩的文艺作品,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具有启发意义。
韩国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仅从它的拟声语中就可见一斑。
与汉语相比,韩国语的拟声语不仅多,而且音节形式多样,据研究,韩国语拟声语不仅有单音节,还有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而汉语没有五音节的拟声语。
在语言中,拟声语是一种很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词类,它是一个开放的词类,数量之多,无法尽数,自然界中有多少进入人们听觉并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同声音,语言中就应该有多少记录这些声音的拟声语。
自然界的声音是客观存在的,拟声语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反映。
但是,在汉语中,由于汉语语音系统的限制,相对于韩国语来说,汉语的拟声语不够发达,韩国语的拟声语却很丰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这主要是因为: (一)韩国语是表音文字,通过声音来表达意义。
而汉语是表意文字。
(二)韩国语的辅音很丰富,有送气音、不送气音,松音、紧音的区别,因此韩国语常用辅音的交替来表现拟声语语言色彩的区别,即用松音—紧音—送气音的顺序,表现出声音一个比一个更紧迫、更强烈。
(三)韩国语的元音分为阳性和阴性,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之间有一定的区别,阳性元音表现出“小”、“明朗”、“轻”的色彩,同时带有轻松的语气;阴性元音表现出“大”、“阴郁”、“沉重”的色彩,同时带有“坚定”的语气。
而汉语的辅音和元音没有这样的代表意义,它们只是用来构成音节的,特别是元音,它是一个音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四)韩国语的尾音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元音收尾,第二类是鼻音m、n、ng收尾,第三类是辅音p、l、g收尾,而第三类是一种短促的音节,它和第一类、第二类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控制声音,表达拟声语声音的长短。
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这样短促的一类已经消失了在饮食结构上,泡菜文化是韩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泡菜,堪称韩国“第一菜”,韩国人一日三餐离不开它,韩国人认为“一份泡菜,一份情,是人之情融进了传统的饮食之中。
没有泡菜的饭不是给韩国人准备的”,足见其重要性。
泡菜是韩国人最主要的菜肴之一,无论在繁华的城市或乡村,在居民住宅的院落或阳台上,总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泡菜坛子。
韩国泡菜是一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各种水果、海鲜及肉料为配料的发酵食品。
它不但味美爽口,在酸辣中另有一种回味,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它的主要成分为乳酸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磷等无机物和矿物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十余种氨基酸。
五颜六色的韩国泡菜是每吃韩餐时最大的诱惑,令人看了胃口大开,食后五味俱全,既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消除多余脂肪。
所以, 自古以来泡菜就是韩国饮食中上至国宴,下至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菜肴。
泡菜代表着韩国的烹调文化,制作泡菜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从我国传入的。
韩国学者认为,韩国饮食文化以发酵型菜肴为主,但这一文化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原一带。
由于韩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冬季寒冷漫长,不长果蔬,所以韩国人用盐来腌制蔬菜以备过冬。
到了16世纪,辣椒被广泛用于腌制泡菜。
韩式泡菜有200多种,各种蔬菜均可腌制泡菜,甚至连水果、鱼、肉等均可腌渍制作各种款式的泡菜,由此产生出了多种多样关于泡菜的名称,什么“萝卜泡菜、水泡菜、白泡菜、小伙子泡菜”等等,可谓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韩国人的乡土观念还表现在他们对自己国土出产的物产的珍爱上,韩国人强调“身土不二”,他们只承认本民族产品,对外来品表现的态度十分冷落,有时进口产品价格非常便宜,但韩国人也要买本民族产品,如在选择食品、汽车、家用电器时的态度,甚至在选择商店时也是如此,因而外来的家乐福等备受冷落,它体现了韩国人民振兴民族工业的心情。
韩国有一种小吃,类似中国的年糕,圆柱形,长长的被切成一小截一小截,放在煎锅里用红红的辣酱拌了,煎熟吃。
在很多餐馆中都有这种小吃。
煎饼也是韩国比较有名的食物,但比中国的厚,里面常常夹着鱿鱼丝之类的东西,而且多是手掌大小,卷起来很方便。
还有一种用土豆粉做的煎饼,要蘸着调料吃,味道很好。
类似中国的饭食还有饺子,大多是煎饺、蒸饺,馒头也有,只是都带甜甜的馅,好像厚皮的豆包一样。
韩国的冷面想必都听说过。
在冰镇的甜酸冷汤中,放着一团细细的面条,上面卧着两块白煮蛋,还有两片水梨或萝卜,十分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