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沼气池生态养殖模式
常见生态养猪模式

常见生态养猪模式养猪这个项目目前是很火热的,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和养殖技术的进步,养猪模式出现了一系列的分支,其中独占鳌头的当属生态养猪。
这也是目前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那么常见的生态养猪模式有哪些呢?1、林牧式生态养猪这个模式在乡村地区尤其合适,大体的流程是养殖户选择比较合适的山地进行圈养,使两者可以进行互补。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猪,随后需要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树木,一般在树木成长一定时间段后开始进行养殖,这样猪粪会给过目带来丰厚的营养,果木一些掉落的果实又能保证猪的营养来源。
最后果树能丰收,养殖的生态猪也能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2、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猪属于圈养模式的一种进化,在人们不重视的猪圈地面加入垫底的材料,解决猪粪和卫生问题。
其原理是选择一些能加快猪粪分解的材料当垫底,当猪排泄后能极快的将其分解,并形成一些有益的微生物。
猪在无意之家进食后还能加强身体的抵抗力,且垫料在一段时间后可以当生物肥料使用,肥料效果极佳。
这样养猪来的猪无论外观还是肉质都是上等货色。
3、沼气池式养猪沼气池式养猪其实算的上是一个循环了,能有效的减少饲养费用。
其过程很简单,建立发酵池,将猪粪清理到发酵池,发酵后沼气可以家用或者用于猪圈的温度保持,沼气渣可以用来种植蔬菜,蔬菜可以用来喂猪,两者中间形成了一个循环链。
这是目前我国在慢慢普及的一种生态养猪模式,在很多地方都适用,大家可以多考虑下。
4、庭院式生态养殖这是一种还需要摸索的方式,但是有些地方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其大体流程为选择好养猪地方,附近最好有池塘,池塘可以大一点最好。
每次猪粪用水冲洗,随后水倒入池塘,为里面的鱼或者水深植物提供丰富的养料,长大的水生植物可以用来喂猪,鱼可以出售。
日常冲洗的水可以就选择从池塘里面抽取。
庭院式生态养殖在多水域的地方很容易发展起来。
生态养猪基本会成为以后一个主流的发展方向,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对于猪肉的需求肯定不在局限于饲料猪。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整理)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工程技术:猪舍建造技术、沼气池工程建设技术、贮肥池建设技术、水利配套工程等。
基本要素:“户建一口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运作方式: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点灯,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养生猪,果园可以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从而保证了育肥猪的饲料供给。
农户除养猪外,还包括养牛、养鸡等养殖业;果业也可包括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核心技术:养殖场及沼气池建造、管理技术,果树(蔬菜、鱼池等)种植和管理等。
3.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养猪行业的“猪-沼”立体生态发展模式

处
理
药后 3天杀 虫效果 ( %)
7. 02
药后 7天杀虫效果 ( %)
10 A 0a
药后 7天保 梢效 果( %)
9 .a 59 A
5 %氟 啶脲 E 1 0X C 50
5 啶脲 E 2 0 X %氟 C 00 5 %氟 啶脲 E 2 0 X C 50
6. 1 2 6. 04
1 6
丽水农 业科 技 2 1 0 0年 第 2期 22 对 脐橙树 的 安全性 .
・
试 验研 究 ・
() 1在本试验条件和用量范围内, 德州恒东农药 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 5 氟 啶脲乳油, % 对桔树安全。 () 2 德州恒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 5 %氟啶 脲乳油药剂对柑桔潜叶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可以在 生产上推广使用 , 生产上建议使用浓度 10 倍液较 0 5 为理 想 , 喷药 液 时均匀 喷雾 为好 , 以保证 防效 。
2 农村养猪行 业采取 果、 沼一 渔 牧一 渔、 沼一 牧一 菜等立体生
完善“ 沼 ” 猪一 林 ” “ 沼一 等模 猪一 向“ 沼一 或 猪一 菜” 式发展, 实行多种经营 , 、 、 、 渔全面发展 , 农 林 牧 副、 既
・
调 查分 析 ・
丽水农 业科 技 2 1 0 0年第 2期
养 行业 的“ 一沼" 猪 立体 生态发展模式
陈美来
1 农村养猪行业的大概情况
青 田县温溪镇农技站
3 30 2 93
1 目前我国养猪的主要方式 . 1 经过改 革开放 几 十年 的发 展 , 国生猪 生产 已经 我 以“ 沼” 猪一 为例 , 其为农村规范环保养猪找到 了 摆脱 了传统单一的饲养模式 , 逐步向规模化 、 集约化 条有效途径 。这种环保养殖方式通过全面规划 , 合 方向发展。目前主要 的生产方式有 : 一是传统 的农户 理布局, 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 沼气的多功能利用 ; 又 养猪生产方式 , 一般每户饲养 1 3 _ 头 , 或 一 5 作为家庭 注意保护 自然资源 ,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排放 , 如猪粪 的副业 ,主要利用其家里的剩汤剩饭和一些副产品饲 的再利用 , 自然资源能够得到永续利用 。其 中对沼 使 养, 较为粗放 。二是专业户养猪 , 一般每户饲养规模从 气池利用 的经济效益体现在 : 几十头到上百头, 从数百头到上千头不等。 这种生产方 ①用沼液加饲料喂猪 , 猪可提前 出栏 , 节省饲料
农村小规模生态养猪模式及其关键技术

农村小规模生态养猪模式及其关键技术摘要: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养猪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它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生态养猪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牢记使用生产原则进行安全养殖。
关键词:小规模、生态养猪、关键技术引言科技的发展,引领我国生态养猪技术已经到达相对成熟的阶段,目前我国在生态养猪模式上,主要还是采用猪 - 沼 - 农连接循环。
这种模式通过猪的排泄物的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既解决了能源问题,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同时,沼液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田施肥,以此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自动化的养猪设备也在逐步普及,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1.农村小规模生态养猪模式1.1“四位一体”生态养猪模式四位一体的小规模生态养猪模式,是一种“种-养-产-销”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涉及生物、经济、生态等诸多领域知识。
多在我国北方使用,以沼气为中心,对其进行整体的设计。
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干预的基础上,乡村地区,有可能建立日光温室以维持猪舍、蔬菜种植区和沼气池的温度与湿度。
沼气的燃烧和猪的二氧化碳排放可以用于蔬菜的光合作用,而蔬菜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则为猪提供呼吸所需。
此外,人和猪的粪便也可以在沼气池中发酵,生成沼气,为农户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清洁的能源。
发酵后的沼气残渣和沼气液可以被视为种植蔬菜的废弃物,从而实现生态绿色生活的健康循环。
1.2猪 - 沼 - 果生态养猪模式在这样的生态养殖模式下,农户们在自家的农田里,山上,或其他地方修建沼气池,猪舍和果园。
将猪舍、厕所与沼气池相结合,创建了“养猪-沼气-种植”相结合的农业生态养猪新模式。
从而保障了农户在园林立体生态链中的种植的优越性。
以我国南方的自然条件为基础,以繁殖速率比较慢为特征。
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沼气可供农户使用,沼气化肥可供果树等农作物生长,沼气污泥可在鱼池、果园种菜。
畜-沼-渔三位一体生态养殖技术

(二)选购优质仔猪 根据日 前的养殖经验,应该选择二元或三元杂交猪饲 养。 优质仔猪的标准是仔猪活泼、 被毛光亮、 无外伤, 不披行。
目 l仔猪不弓背或凹背, u1 身材不短圆, 体格匀长者为好 以
(三旧 常的饲养管理
1、 合理分群〔以厄栏 10 头左右为宜, 。 多则分群 2、 仔猪的调教。 仔猪在进栏饲养时须及时调教, 使其养 成在固定位置采食、 饮水、 睡觉和排便的习惯 3、 保证供给清洁饮水。可使用自 动饮水器供水。 4、 饲料的配制和投喂 要充分利用沼液和沼渣生产的青 饲料资源.精、 青结合, 自己配制全价混合饲料, 进行健康养 殖。在饲料投喂时宜采用湿粉料生喂, 并且要定时、 定量, 每 天在固定时间投喂 3 次
37
圈 OAA FHY一 书 1m 一 CNN I E 一一 0 一 E DS R
渔” 三位一体生态养殖技术的纽带
三、 池塘养鱼的生态养殖技术
实
(一)池塘的清整消粤。 主要是改小塘为大塘, 改浅水塘为深水塘。将面积较小 的池塘改造成面积 5 一10 亩, 2 一 米的标准塘。 水深 2.5 同时 要改造好池塘的排灌设施, 使池塘便以调节水质。为了减少 原池塘中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病害的发生, 必须把清整好的池 塘暴晒儿大后用药物消毒。常用的药物及用法用量: 1,生石灰:每亩塘面( 仅剩少量水)用 50 - 70 公斤溶水
一一 OAA FHY CNN I E E DS R “ 沼一 三位一体生态养殖技术 畜一 渔”
李侃权 ’ 刘基正 ’ 吴新方 ’ 廖庆繁 z
(1、 广东平远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疚站 514600) (2、 广东省梅州嘉润畜牧发展有限公司 514600)
“ 沼一 ’ 畜一 渔, 三位 一 体生态养殖技术, 就是以渔业为中 心, 把健康养猪产生的粪尿, 通过绿色能源— 沼气生产这 一媒介, 有机地联系起来, 利用沼液和沼渣生产青饲料, 再把 青饲料用来养鱼和养猪。这样既充分利用 r 资源, 又保护了 治疗可用盐酸左旋咪吐注射液, 侮公斤体重用7.5 毫克。 二、 沼气的无公害处理技术
沼气综合利用六种模式

沼气综合利用六种模式
沼气综合利用六种模式
1、“粮→猪→沼→粮”模式。
即用粮食作物秸秆配合饲料喂猪,猪粪尿下池产沼气,沼气煮饭点灯,沼肥用于肥田,沼液喂猪。
2、“鸡→猪→沼→菜”模式。
即猪圈上建鸡舍养鸡,鸡粪落下来喂猪,猪圈下建沼气池,沼气煮食,沼肥返地种菜。
此模式适合城镇附近的农户,以向城镇提供商品肉食,蛋品和蔬菜为主。
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劳力,实现“以沼促菜,以菜促猪,以猪促沼”的良性循环。
3、“鸡→猪→沼→孵鸡”模式。
即鸡粪喂猪,猪粪下池,沼气用于孵鸡,沼渣饲养蚯蚓,沼液种青饲料,蚯蚓和青饲料再用来喂鸡和猪。
该模式利用沼气孵鸡,可降低成本,不受煤、油、电不足的制约。
4、“猪→沼→果”模式。
适合田少山地多,以栽种经济作物和果木为主的农户,即以沼气为纽带,连动畜牧业、果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其基本内容是“户建1个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种好1亩果”。
猪粪下池产气,沼气用于炊具照明,沼液喂猪,沼肥施果树。
沼液作添加剂喂猪,增重快,可节约饲料1/5;施用沼肥的果树,能多长5到10个枝梢,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增强,水果品质提高1到2个等级。
5、“猪→沼→鱼”模式。
适合畜牧、水产养殖专业户。
利用沼液和部分畜粪养鱼,塘泥返田作肥料,沼气点灯诱蛾灭虫喂鱼。
6、“猪→沼→菇”模式。
即猪粪下池产气,沼渣培育食用菌,菌糠肥料下田,沼液喂猪。
这种模式适合经济不发达地区,沼渣经过沼气池厌氧灭菌处理,没有粪虫,用沼渣作培养料,杂菌污染的可能性小。
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通过利用农业废弃物产生沼气,再将沼气用于农田灌溉、温室供暖和家庭燃料等方面的循环利用方式。
这种农业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污染,还能够提供可再生的能源,实现农业和能源的互补发展。
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核心是沼气池。
沼气池是一种专门用于储存和发酵农业废弃物的设施,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弃物分解产生沼气。
农业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农田杂草等,这些废弃物通常被视为污染源,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然而,通过沼气池的处理,这些废弃物可以转化为有价值的能源。
沼气池的运作过程中,有机废弃物首先投放到池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和微生物,通过发酵产生沼气。
沼气主要由甲烷和二氧化碳组成,其中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可燃性气体,可以用于替代传统的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沼气还可以用于灌溉农田、温室供暖和家庭燃料等方面,提供可再生的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优势在于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和能源的互补发展。
首先,通过沼气池的处理,农业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沼气可以用于灌溉农田,提供充足的水源,提高农田产量。
此外,沼气还可以用于温室供暖,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增加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最后,沼气可以作为家庭燃料使用,替代传统的煤炭和天然气,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沼气池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民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和技术难度。
其次,沼气池的运作需要一定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如果管理不当或者维护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沼气池的失效或者产气效果不佳。
此外,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和普及也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包括提供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提供技术和培训的支持等。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畜牧业养殖,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养殖是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第一种:猪-沼-菜模式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
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
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
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
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
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
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
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
第四种:种-养-加模式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
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位 41 40 44 41 40 50
秋 菌种 20 20 20 20 20 20
主粪 39 40 36 39 40 30
说明: 1、以池主体垂直高度确定加水、加菌种、加粪厚度,0气压时料水平衡总高始终 保持1米,使料液体积不变。2、水温必须在20度以上,60度以下,菌种才能快速活 动。3、每10厘米池高需菌种18(桶)担,加入总量须详细计算。4、厌氧发酵期间 ,每天搅拌3次,初产气放臭气2次,即可点火。5、粪料碳氮比例25:1,PH值6.8-7.4 之间。6、禁止用自来水作酵水,禁止生粪入池启动,禁止加秸杆。7、无菌种生粪强 行启动时,只能在6月1日至10月31日之间投料。
• 搞好后续技术服务。(不能重推广轻服务) • 配制专门添加沼液的畜禽日粮,降低饲养成
本。
五、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治理成本和沼气产品成本高(排污费低于治 理费) 。7.5元/m3粪水,发电>0.7元/kwh
• 技术人员缺乏。 • 后继管理和服务体系薄弱。(使用过程中还
存在安全问题) • 大、中型沼气池的前期处理仍造成一定的污
染。
六、与国外存在差距
• 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辅助政策 • 我国目前拥有的沼气反应器条件比较低下,存在结
处理;消化器(沼气池);出料的后处理;沼气的 净化、储存和输配。
(顾树华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
• 集约化畜禽场沼气工程 利用粪便制取沼气的全套工程设施 ,包括原料的
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气净化及输配、发酵残留物 后处理以及工艺流程的控制、监测五个部分组成。
(顾树华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
育苗
果园滴灌
种蘑菇
五、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养殖场规模、沼气池容积与其它元素不配套 ,造成二次污染。
• 国家对养殖业发展政策与沼气工程发展政策 不一致,导致户用沼气池发酵原料供给不平 衡。
• 大中型沼气池投资大,一个万头猪场沼气工 程初始投入一般为150-200万元,再加上其它 费用就更高,投资回收期较长。
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治理养殖污染的措施。
二、沼气工程
1、国家的发展思路 • 实施沼气工程,解决农村能源。 • 实施沼气工程,建设生态家园。 • 实施沼气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实施沼气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实施沼气工程,解决养殖污染,发展生态农
业,实现废物循环利用。
二、沼气工程 2、国家政策 • 2002年,中央2号文件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
西北的“五配套”
3、启动原料的粒水比
)
厘米 粪类
水位
春 菌种
主粪
水位
奶牛粪
53
15
32
65
黄牛粪
50
15
35
60
猪粪
55
15
30
67
猪+牛
54
15
31
65
牛+猪
53
15
32
65
马+猪
60
15
25
70
(严飞,2007。千阳县农村能源办
夏 菌种 10 10 10 10 10 10
主粪 25 30 23 25 25 20
性的,易被吸收利用。
(李典荣,2005。)
(金家志,1992。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金家志,1992。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4、发酵产物及其特性
• 沼渣营养丰富,尤其是腐殖酸含量高, 可 达到10%~24%(杜红波,2005)。且具有 营养元素齐全、肥效高、品质优等特点,N ,P,K 含量分别比露天粪坑和堆沤肥高出 60%,50%和90%,作物吸收率比露天粪坑 和堆沤肥高出 20%,是农林生产的理想优 质用肥(戴敬等,2009。)。
有效地将寄生在畜禽粪便中的细菌性病原、 病毒性病原、寄生性病原及虫卵沉降杀灭 (张济,2008。),并能使其中的有机物 得到有效分解变为易于吸收利用的物质溶解 于发酵产物中。发酵后的产物为沼气、沼渣
、 沼液。
4、发酵产物及其特性
• 沼气有效能值高,热效率比较稳定,使用方 便,其技术经济性仅次于液化石油气。(张 济,2008。)1 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为 20800~25122 千焦。(戴敬等,2009。) 1 m3 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 0.7kg 无烟煤(1kg标准媒)提供的热量。
24:1
0.25
0.15
0.05
0.31
0.11
0.05
4
羊粪
64.6
30.5
12:1
0.6
0.45
0.25
0.33
0.18
0.24
5
人粪
81.5
16
5:1
0.8
0.4
0.3
(含氯相对较高)
6兔粪72.4Fra bibliotek1514:1
0.63
0.3
7
鸡粪
50.5
25.5
6:1
1.63
1.54
0.85
4、发酵产物 畜禽粪便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后,能
、废渣 •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利用、改善生产条
件 • 形成新的产业—设计、施工、副产品生产销
售、配套设备加工
二、沼气工程 4、沼气 4.1 概念:一种可燃气体
主要成份:
甲烷CH4 55-65% 二氧化碳CO2 30-40% 少量H2S,CO,H2,O2等
4.2 产生—分解发酵 (顾树华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
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管理困难的问题。 • 在综合利用(如沼气发电)方面的技术及设备较落
后。 • 我国沼气主要用途是作为农村生活能源,其实现经
济价值很低。 • 规模和速度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
七、建议
• 合理调整畜禽养殖布局、控制畜禽养殖规模 。
• 养殖数量与沼气池容积及其它诸要素要合理 配置,实现良性循环。
“六小工程”。 • 2003年,中央决定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 • “十一五”规划,从2006年起,将大幅增加
农村沼气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普及户用沼气 。 • 2006年~2009年连续4年中央“一号文件”又 明确提出要“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
二、沼气工程
3、作用 • 生产清洁能源—高效、可再生能源 • 治理环境污染—处理粪便、垃圾、有机废水
三、畜禽养殖-沼气工程结合养殖模式
1、概念
就是以畜禽养殖为中心,以沼气为纽带,把养 殖业与其它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畜禽粪、尿和污 水通过沼气池发酵,变废为宝,使废物得到综合利 用、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生 物食物链,最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可持 续发展的一种生态养殖方式。
三、畜禽养殖与沼气工程结合模式
5、运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沼气池容积与养殖规模要配套。 • 避免病畜尤其是患肠道传染病病畜的粪便进入沼气
池。 • 饲喂加入抗生素饲料及治疗期间的畜禽粪便不能入
池。 • 每次加料不能过多。 • 刚消过毒的圈舍畜禽粪便不能冲进沼气池。
四、畜禽养殖与沼气工程结合养殖模式效果
• 实现了畜禽粪便排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循 环利用
2、分类 • 南方的“三结合” • 北方的“四位一体” • 西北的“五配套”
南方“三结合”
南方“三结合”
(叶夏等,2007。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推广总站)
(王芳等,2006。华农)
(骆四明等,2006。华南农大热带 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北方“四位一体”
北方“四位一体”
西北的“五配套”
1、养殖污染现状
• 一头(只)畜禽就是一个污染源,一个畜禽养殖场 就是一个大的污染物排放场。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 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污染的主要来源。
• 据测定,一个万只养鸡场 年产粪便360吨,一个百 头养牛场年产粪便680吨,一个千头养猪场年产粪 便达2000吨以上。(张桂花等,2007)
• 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在全国23个城市进行的调查发 现,全国9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 评价,60%的畜禽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
一、养殖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二、沼气工程 三、畜禽养殖-沼气工程结合养殖模式 四、产生效果 五、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六、与国外的差距 七、建议
一、养殖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1、养殖污染现状。
• 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所造成 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2000年我国每年畜禽粪便产 生量已达 19 亿 t,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 2.4 倍,其 中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 30%,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吨 ,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 ,其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养殖造成的危害
• 污染空气和土壤。 • 水体污染。 • 传播人畜共患病。 • 影响畜禽的自身生长。
3、国家的政策
• 2001年,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 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 2002年制定了《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 GB18596-2001) • 要求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实施减量化、无害化
(成都大唐人沼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西子畜牧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
项目简介: • 时间:建于1997年 • 技术: UASB+SBR • 容积:500立方米 • 总投资:130万元 • 日处理能力:150吨/天 • 日产沼气:500立方米/
天
内蒙古蒙牛澳亚牧场沼气示范工程
• 处理存栏10000头奶牛粪 污。总容积10000立方米 ,CSTR工艺,中温发酵,日产 沼气11000立方米,储气柜 1000立方米。发电装机容 量1250kw,日发电24000 度。
• 设计单位:农业部沼气科 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