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疆域变化ppt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疆域》课件

疆域经济一体化
未来中国疆域经济将更加一体化,将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繁荣。
疆域文化多元化
未来中国疆域文化将更加多元化,将更加注重文化多样性和保护 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
THANK YOU
南的水军防御等。
04
中国历代疆域的管理与制度
行政区划制度
郡县制
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将 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再 由郡管辖若干个县,实现 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行省制
元朝创立行省制,将全国 划分为10个行省,加强中 央对地方的控制。
府州制
明清时期实行府州制,以 府、州、县为地方行政单 位,加强中央集权。
疆域的重要性
01
02
03
国家安全
疆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保障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 主权不受侵犯。
经济发展
疆域内的资源、市场和交 通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疆域的稳定和扩 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传承
疆域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和传承地,疆域的稳定和 扩张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民 族文化。
疆域的历史演变
边疆管理制度
土司制度
明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任命当地首领为土司,负责管理 当地事务,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驻藏大臣
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维护国家主权。
新疆省
清末民初,新疆省设立,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各民族 的合法权益。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的领土争端和战争,逐渐恢复了部分失地并确立了现 代中国的疆域。例如,通过中苏边界谈判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事件,逐渐与苏 联解决了边界问题。
未来中国疆域经济将更加一体化,将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繁荣。
疆域文化多元化
未来中国疆域文化将更加多元化,将更加注重文化多样性和保护 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
THANK YOU
南的水军防御等。
04
中国历代疆域的管理与制度
行政区划制度
郡县制
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将 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再 由郡管辖若干个县,实现 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行省制
元朝创立行省制,将全国 划分为10个行省,加强中 央对地方的控制。
府州制
明清时期实行府州制,以 府、州、县为地方行政单 位,加强中央集权。
疆域的重要性
01
02
03
国家安全
疆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保障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 主权不受侵犯。
经济发展
疆域内的资源、市场和交 通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疆域的稳定和扩 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传承
疆域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和传承地,疆域的稳定和 扩张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民 族文化。
疆域的历史演变
边疆管理制度
土司制度
明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任命当地首领为土司,负责管理 当地事务,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驻藏大臣
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维护国家主权。
新疆省
清末民初,新疆省设立,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各民族 的合法权益。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的领土争端和战争,逐渐恢复了部分失地并确立了现 代中国的疆域。例如,通过中苏边界谈判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事件,逐渐与苏 联解决了边界问题。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课件)

清
清代统一大漠内外和天山南北,巩固了在青藏 高原的统治,故版图远远超过了明代,其超过 明代的主要是在北部。
东北地区东部达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 在中国北部, 当时乌里雅 苏台(现在蒙古人民共和国) 属清政府管辖。
在西北新疆行省,西北可 至巴尔喀什湖,而达于葱 岭,接中亚细亚。
在东南沿海,台湾、海南、 南沙、西沙、东沙诸群岛 属清政府。 西南至喜马拉雅山脉,包 括拉达克。
三国
魏、吴、 蜀汉的国 土面积加 起来其实 就是东汉 的疆域面 积,无扩 大也无缩 小。
西晋
西晋政权是司马氏家族三代政变所建立的王朝,开国大 政权具有的勤奋勤政、休养生息、廉洁节俭等优秀方面 一点也没有 倚仗曹魏奠 定的实力, 拿下了吴蜀 两个奄奄一 息不堪一击 的王国,便 骄娇大长, 开始了惊人 的腐败裂变。
一、概述
夏
夏朝的直接统治 地区主要在今山 西西南、河南中 部和山东西部
商
商代的北方西 方有肃慎、孤 竹、鬼方、舌 方、土方、羌 方、犬戎、薰 育、周、氐部 落和方国,南 方主要有巴、 蜀、濮、楚、 淮夷等部族和 方国。
今陕 西西 部
今山西、 河北北部 大 海 今湖北
周
周武王在太公望的辅佐下发动牧野之战,一举灭亡统 治600多年的商王朝。初期的周王朝江山不稳,四处 异声迭起,在忙于镇压的同时,也就无力开拓疆土。 因此三代以来,疆域变化一直不大。
秦
秦国占有陕西、 山西、河北、 北京、辽宁、 山东、江苏、 上海、浙江、 福建、安徽、 河南、湖北、 湖南、江西、 广东、重庆、 四川、甘肃、 宁夏等地 区。 其面积大约 有340万平方公 里。
阴山下九原 郡 、辽东
临 洮 羌 中
象郡北向户
海 滨
历史时期的中国疆域变迁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中原农耕政权与游牧民族关系 民族自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民族、文化认同与疆域统一 共同旳族源:炎黄 以中原正统文化继承者自居 以疆域统一为正当地位旳基本根据,为最高使命。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故先王度土,中立 封畿,分九州,列五服,物土贡,制外内,或修刑政, 或昭文德,远近之势异也。是以《春秋》内诸夏而外 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 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 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 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地。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 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 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 以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 国;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 则接之以礼让,羁縻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 夷之常道也。”
一、定义:“疆域”是一种国家或政权实体
境界到达旳范围。中国历史时期旳疆域是各个 王朝旳统治范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十八 世纪五十年代清朝完毕统一之后,十九世纪四 十年代帝国主义入侵此前旳中国版图,是几千 年来历史发展所形成旳中国旳范围。历史时期 全部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旳民族,都是中国史 上旳民族,他们所建立旳政权,都是历史上中 国旳一部分。”
疆域四至。东: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西:
陕西东部;北:河北、山西北部;南:湖北北 缘。
商北方和南方还有许多部落和方国。
4、周代疆域 周人兴起于渭水流域,逐渐向东方发展。
中心地域在今陕西沣水地域丰、镐一带。 疆域四至。东:临海;南:湖北北部;西:
甘肃东南地域;北:河北边沿。 大规模“封邦建国”。
东周时期,各诸侯国旳拓展扩展了中国疆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民族、文化认同与疆域统一 共同旳族源:炎黄 以中原正统文化继承者自居 以疆域统一为正当地位旳基本根据,为最高使命。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故先王度土,中立 封畿,分九州,列五服,物土贡,制外内,或修刑政, 或昭文德,远近之势异也。是以《春秋》内诸夏而外 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 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 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 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地。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 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 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 以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 国;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 则接之以礼让,羁縻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 夷之常道也。”
一、定义:“疆域”是一种国家或政权实体
境界到达旳范围。中国历史时期旳疆域是各个 王朝旳统治范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十八 世纪五十年代清朝完毕统一之后,十九世纪四 十年代帝国主义入侵此前旳中国版图,是几千 年来历史发展所形成旳中国旳范围。历史时期 全部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旳民族,都是中国史 上旳民族,他们所建立旳政权,都是历史上中 国旳一部分。”
疆域四至。东: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西:
陕西东部;北:河北、山西北部;南:湖北北 缘。
商北方和南方还有许多部落和方国。
4、周代疆域 周人兴起于渭水流域,逐渐向东方发展。
中心地域在今陕西沣水地域丰、镐一带。 疆域四至。东:临海;南:湖北北部;西:
甘肃东南地域;北:河北边沿。 大规模“封邦建国”。
东周时期,各诸侯国旳拓展扩展了中国疆域。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9
汉唐时期的疆域
西汉时期的疆域
10
汉唐时期的疆域
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先后 削平王莽以来割据政权,恢复统一。
延光二年 (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 当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
土。
11
汉唐时期的疆域
东汉时期的疆域
32
近代中国失去领土的不平等条约
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1858年《瑷珲条约》割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万 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尔喀
什湖以东以南44万 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屿,
30
明清时期的疆域
清 初
31
明清时期的疆域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和沙俄全权使 臣在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 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 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 给俄国。
•唐王朝依靠其强大国力,将疆域北面拓展越过阴山,设立 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北可达贝加尔湖。 •唐朝全盛时,领土东至朝鲜半岛,西到达中亚咸海,北部 包括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南至越南顺化一带与南海 群岛,面积大约有1251万平方公里。
20
汉唐时期的疆域
唐朝时期的疆域
21
汉唐时期的疆域
五代十国——唐亡于公元907年,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五代பைடு நூலகம்统治黄河流域一带。 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 闽、荆南、楚、南汉所分据,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 的「十国」
汉唐时期的疆域
西汉时期的疆域
10
汉唐时期的疆域
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先后 削平王莽以来割据政权,恢复统一。
延光二年 (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 当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
土。
11
汉唐时期的疆域
东汉时期的疆域
32
近代中国失去领土的不平等条约
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1858年《瑷珲条约》割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万 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尔喀
什湖以东以南44万 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屿,
30
明清时期的疆域
清 初
31
明清时期的疆域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和沙俄全权使 臣在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 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 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 给俄国。
•唐王朝依靠其强大国力,将疆域北面拓展越过阴山,设立 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北可达贝加尔湖。 •唐朝全盛时,领土东至朝鲜半岛,西到达中亚咸海,北部 包括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南至越南顺化一带与南海 群岛,面积大约有1251万平方公里。
20
汉唐时期的疆域
唐朝时期的疆域
21
汉唐时期的疆域
五代十国——唐亡于公元907年,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五代பைடு நூலகம்统治黄河流域一带。 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 闽、荆南、楚、南汉所分据,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 的「十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
吴
隋
辽
西夏
北 宋
辽 金
西夏
南宋
元
明
4个直辖市: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 庆市,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 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 别行政区。中朝代中国历代疆域变化动图
上 古 时 期
夏
商 周 牧 野
之 战
周
春 秋
战 国
魏
中国历代疆域变化
中国疆域
中国官方报道的中国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占世界大陆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大小相当 于一个欧洲。
现行省、市、自治区
我国拥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 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域。
23个省: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 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 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 ,四 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 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