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分析——以内蒙古阿巴嘎旗为例
《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结构、植物营养和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对放牧的响应》范文

《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结构、植物营养和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对放牧的响应》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草原生态系统对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尤其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针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结构、植物营养和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对放牧的响应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揭示放牧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可能的管理措施。
二、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本文选取内蒙古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该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多种植物群落,如草原、草甸、荒漠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研究区域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包括群落结构、植物营养和土壤等方面的数据收集。
然后,通过实验室分析,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三、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结构特征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不同植物群落的分布和组成。
在过度放牧的区域,草本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会减少,而一些耐牧性较强的植物则会占据优势地位。
此外,过度放牧还会导致草地的覆盖度和生产能力下降,影响草地的整体结构和稳定性。
四、植物营养状况对放牧的响应放牧活动对植物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
过度放牧会导致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如氮、磷等)的流失和缺乏,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此外,过度放牧还会破坏植物的根系结构,降低植物的抗逆能力,进一步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
因此,合理的放牧策略和管理措施对于维持植物营养状况和提高草原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土壤空间异质性对放牧的响应土壤空间异质性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放牧活动对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结构的改变和土壤养分的流失。
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结构松散、养分流失严重,从而降低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
此外,放牧活动还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
自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内蒙古为例

自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内蒙古为例张慧敏;刘永在
【期刊名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21世纪初,国家进入以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内蒙古正是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曾保持了十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大量开采自然资源,使得产业结构长期停留在初级阶段,导致内蒙古经济在2012年出现大幅下滑.通过对内蒙古资源禀赋和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内蒙古应该优先发展制造业的结论,并对内蒙古当前资源依赖型经济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7页(P3-9)
【作者】张慧敏;刘永在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区分行,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5
【相关文献】
1.自然资源禀赋与技术挤出效应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J], 韩志敏;刘永在
2.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分析——以内蒙古阿巴嘎旗为例 [J], 王
瑞珍;海山
3.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J], 郝英
4.自然资源禀赋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J], 宣春艳;余晶;刘永在;陈丽丽
5.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J], 刘涛;张建中;赵鹏迪;张丽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草原地区的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研究内蒙古牧业旗市的产业结构演进,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过程,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内蒙古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的现状、演进趋势、影响因素等。
通过建立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牧业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
过度依赖畜牧业
由于过度依赖畜牧业,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性,抗风险能力较差。
产业结构单一
内蒙古牧业旗市的产业结构缺乏高端产业,难以吸引高技能人才,制约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缺乏高端产业
草场退化
由于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内蒙古牧业旗市的草场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对畜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
2
3
土地资源
内蒙古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但不同地区的土地质量、水资源和可用技术水平存在差异,这可能影响牧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
政府对牧业产业的政策扶持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
政策建议
针对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的产业结构演进趋势,未来可以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例如,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
要点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内蒙古的草场资源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生态破坏问题。为了保护草场资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过度放牧、推广草场改良等,以促进草场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024年内蒙古草原地区种植面积变化及其经济影响研究》范文

《内蒙古草原地区种植面积变化及其经济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中国的一个主要草原地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政策的调整,内蒙古草原地区的种植面积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变化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内蒙古草原地区种植面积变化概况1. 历史变迁内蒙古草原地区的种植历史悠久,经历了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该地区的种植面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种植结构变化在种植结构方面,传统的牧草种植逐渐被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所替代。
同时,随着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当地开始尝试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以增加农民收入。
3. 影响因素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家农业政策、科技进步、市场需求、气候变迁等。
其中,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和科技进步对种植面积的影响最为显著。
三、种植面积变化对经济的影响1. 农民收入增长种植面积的增加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通过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农民可以获得稳定的粮食收入;同时,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等,可以增加农民的附加收入。
此外,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民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2. 农业产业链发展种植面积的增加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一方面,农作物的种植吸引了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该地区,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作物的种植也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资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资源与环境问题虽然种植面积的增加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一些资源与环境问题。
例如,过度开垦可能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同时,农药、化肥的使用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应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植被格局变化及退化导因探讨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植被格局变化及退化导因探讨王永利;云文丽;梁存柱;王炜【期刊名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07(21)10【摘要】本文以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境内30年来的植被变化为例,利用3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该区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植被群落变化的特点。
结果表明: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研究区中群落类型和面积变化较大,新增加了两个类型,退化类型的面积增加较多。
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植被类型基本未变,但面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轻度退化类型的面积减少较明显,重度退化类型面积在不断的增加。
选取4个景观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化和景观均匀度指数增加显著,植被格局变化强烈。
分析其退化的原因可知:在草原植被一直以退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决定草原群落结构的降雨量却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可见并不是影响草原退化的主导因素,而通过分析研究区近30年来牲畜的头数变化,却是直线上升的趋势,因此可以看出放牧对草原植被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总页数】6页(P144-149)【关键词】典型草原;植被格局变化;景观指数;气候因素;放牧【作者】王永利;云文丽;梁存柱;王炜【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内蒙古气象局气象科研所;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21【相关文献】1.围封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退化草原群落的恢复及其对碳截存的贡献 [J], 闫玉春;唐海萍2.草地退化过程中典型草原氮储量的变化——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典型草原为例[J], 白云晓;李晓兵;王宏;文菀玉;李瑞华;李国庆;王涵3.典型草原区生态水文过程与植被退化的关系 [J], 云文丽;王永利;梁存柱;王炜4.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内蒙古锡林浩特典型草原退化格局预测 [J], 李素英;李晓兵;王丹丹5.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植被动态与植被恢复——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区为例 [J], 张连义;刘爱军;邢旗;刘德福;高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结构、植物营养和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对放牧的响应》范文

《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结构、植物营养和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对放牧的响应》篇一摘要:本文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群落结构、植物营养和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对放牧的响应。
通过对不同放牧强度下的草原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揭示了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
本文旨在为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最大的草原区,其生态环境的稳定对维护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放牧作为草原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对草原的群落结构、植物营养和土壤特征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研究放牧对这些因素的响应,对于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优化放牧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选择内蒙古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具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设置不同放牧强度的样地,收集群落结构、植物营养和土壤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这些数据。
三、群落结构对放牧的响应(一)群落组成与结构变化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组成和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高强度放牧导致草本植物种类减少,而一些耐牧植物的比例增加。
同时,群落的垂直结构也发生改变,表现为灌木和半灌木的增加。
(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放牧导致物种多样性的降低,高强度放牧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均低于低强度放牧区。
这表明放牧强度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四、植物营养对放牧的响应(一)植物养分含量变化放牧导致植物养分含量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
这主要是由于动物采食和践踏作用导致的植物生长受阻和养分流失。
(二)植物对放牧的适应性策略为了应对放牧压力,部分植物通过增加地下生物量、改变根系分布等方式来维持其营养供应。
此外,一些植物通过产生再生能力强的地下储藏器官来应对频繁的动物采食和践踏。
五、土壤空间异质性对放牧的响应(一)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放牧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
关于加快阿巴嘎旗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之我见

关于加快阿巴嘎旗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之我见刘永建【期刊名称】《内蒙古草业》【年(卷),期】1994(000)001【摘要】“畜牧业再上新台阶,牧民率先达小康”是我区九十年代牧业和牧区工作的总目标,也是贯彻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行动纲领,作者以阿巴嘎旗为例,结合贯彻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就加快阿巴嘎旗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问题提出探讨性见解。
阿巴嘎旗改革十多年来畜牧业和牧区工作发生了四个方面的历史性变化。
从中得出六条有益的启示,列举了制约“上台阶,达小康”存在十个方面的问题和差距,揭示了以《决定》为指针,加大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按照九十年代阿巴嘎旗牧区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牧业和牧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方针。
并对加快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提出了六项基本对策;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和教育牧民从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禁涸中解放出来,向市场经济转变,演化牧区改革;二是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三是改进经营方式;四是提高科技含量,抓好基础培训;五是键全和完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六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总页数】6页(P23-28)【作者】刘永建【作者单位】阿巴嘎旗党委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32【相关文献】1.抓住机遇大胆实践加快卫生监督体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体制改革步伐 [J], 陈资全2.精心组织全力攻坚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步伐——在全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J], 刘凯军3.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实现人水和谐——对河套灌区国管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的认识[J], 刘军;刘慧;刘平;贾志清4.加快卫生监督体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体制改革步伐 [J], 陈资全5.改体制转机制加快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J], 张凤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锡林郭勒盟草地利用方式的实证分析——以锡林浩特市与阿巴嘎旗为例的开题报告

锡林郭勒盟草地利用方式的实证分析——以锡林浩特市与阿巴嘎旗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辖下的一个盟,也是我国最大的草原盆地之一,盆地内的草原资源丰富,是国内重要的草畜业生产基地。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草原利用方式逐渐改变,草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问题逐渐浮现,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损害,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
因此,对于锡林郭勒盟草地利用方式的实证分析,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草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以锡林浩特市与阿巴嘎旗为例,对草地利用方式进行实证分析。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选取若干个草原样区,通过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掌握草地利用现状,了解不同利用方式对于草原生态环境和草畜业发展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资料和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基于野外实地调查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辅以文献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锡林浩特市与阿巴嘎旗的草地利用方式和草原生态环境现状,进而分析不同利用方式和措施对草原生态环境和草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得到以下成果:1. 掌握锡林浩特市与阿巴嘎旗的草地利用现状,分析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2. 分析探讨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草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 提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草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研究和现实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执行时间为6个月,主要研究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1. 阅读相关文献资料(1个月);2. 配置仪器工具,制定调查方案(2个月);3. 实地调研,数据采集(2个月);4. 数据分析,撰写研究报告(1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2年 5月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 汉 文 版 )
J u n l fIn rM o g l r lUnv r i ( t rlS in eEdto ) o r a n e n oi No ma ie st Nau a ce c i n o a y i
顺利 .
2 . 巴嘎旗 产 业结 构 演 进 分 析 阿
2 1 GD 与 人 均 GD改革 开放 以来发 展 较 为迅 速 的时期 , D 期 G P和 人 均 G DP在 这 一期 间 发 生 了 巨大 变 化 , 十一五 ” 间经 济 的发展 进入快 车 道奠定 了坚 实 的基础 . 为“ 期 阿巴 嘎旗 的 G DP与人 均 GD P演 变示意 图
经 济增 长 , 重要 的是 产业 结构 的优化 配置 和结构 演 进能力 [ . 巴嘎旗产 业结 构演 变示 意 图如图 2所示 . 更 2阿 ]
收 稿 日期 :2 1-22 0 20 —0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06 0 3 4 9 17 ) 作 者 简介 :王 瑞 珍 ( 95一 ) 女 , 18 , 内蒙 古 乌 海 市 人 ,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究 生 通 信 作 者 :海 山(99 , ( 古族 )内蒙 古锡 林 浩特 市人 , 15 一)男 蒙 , 内蒙古 师 范大 学教 授 , 士 , 博 主要 从 事人 文地 理学 、 区域可 持续 发展 与规 划研 究.
1 . . 旗辖 有 3 苏木 、 36 全 个 3个镇 , 旗所 在地 别力 古 台镇是 一个 新兴 的草 原 边城 . 巴 嘎旗 的地 理 坐标 为东 阿 经 132 l。 1, l。 7一1 6l 北纬 4 。4 -4 。6, 于典 型 草原 地 带 . 原 生 态环 境 脆 弱 加 上人 类 活 动 频繁 , 巴 30 52 处 草 阿 嘎旗 的草 原生 态面 临着诸 多威 胁 , 中草 场退化 问题 尤 为突 出 , 态环 境 的恶化 直接影 响 到人 民的生 活和全 其 生 旗社 会经 济 的可持续 发展 L . 1 ]
改革 开放 之初 , 畜牧 业一直 是 阿 巴嘎 旗 的主体 经济n . ] 随着 工业 化 进 程 的加 快 , 托德 力 格 尔能 源化 工 依
基地 , 巴嘎 旗 的产 业 结 构 发 生 了 显 著 变 化. 0 8年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比例 达 到 2 阿 20 1:5 3:2 , 业 总 产 值 6工
摘
要 : 于偏 离 一份 额 分 析 方 法 , 1 7 — 2 0 基 对 9 8 0 8年 内蒙 古 阿 巴 嘎 旗 的第 一 、 、 产 业 进 行 测 算 和 分 析 , 二 三
研 究 其 产 业 结 构 变 化 . 析 结 果 显 示 , 巴 嘎 旗 的 产 业 结 构 演 变 发 生 了较 大 的变 化 , 体 发 展 态 势 良好 , 相 对 锡 分 阿 整 但 林 郭 勒 盟 的发 展 水 平 有 所 滞 后 , 业 结 构 明显 处 于 劣 势 地 位 . 对 阿 巴 嘎 旗 面 临 的 调 整 和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等 问 题 , 产 针 提 出一 些 建 议 和 措 施 . 关 键 词 :阿 巴 嘎旗 ;产 业 结 构 ; 离 一份 额 分 析 ;可 持 续 发 展 偏 中 图分 类 号 : 2 F3 1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7 5 2 l ) 3 O 9一 4 0 1 8 3 (O 2O 一 2 7 O
如 图 1所 示 . 2 2 产 业 结 构 偏 离 一份 额 分 析 .
产 业结 构是 指 国民经济 中各 产业部 门之间 的相互 组合 关 系 , 从广 义 上 看 , 括 两 方 面 的 内容 , 国 民经 包 即
济各产 业之 间在 生产规 模上 的相 互 比例 和各 产业 之 间的相 互联 系方 式._ 二 个地 区经 济 的发展 , 一 不仅 是单 纯的
1 阿 巴嘎旗 自然 与经 济 概况
阿 巴嘎旗 位于 内蒙古 自治 区锡林 郭勒 盟 中北部 , 东邻 东 乌 珠穆 沁 旗 和锡 林浩 特 市 , 邻苏 尼 特 左旗 , 西 南
与正 蓝旗 相 连 , 与 蒙 古 国 接 壤 , 境 线 长 1 5k 全 旗 总 面 积 2 7 北 边 7 m. . 5万 k , m。 占锡 林 郭 勒 盟 总 面 积 的
Vo . 1 NO 3 14 .
M a 01 y2 2
内蒙古 典 型 草原 地 带 区域 产 业 结构 演 进 分 析
— —
以 内 蒙古 阿 巴嘎 旗 为 例 王 瑞 珍 ,海 山
( 蒙古 师 范大 学 地 理 科 学 学 院 , 内 内蒙 古 呼 和 浩特 0 0 2 ) 1 0 2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汉 文 版 )
第4 1卷
3 0 lO 5
誉o o
6 3亿 元 , . 逐步形 成 了以工业 为 主体 , 大产业 趋 向协 调发 展 的多元 化经 济 格局 . 年来 , 三 近 阿巴 嘎旗 的生 态 环 境逐 步好 转 , 畜牧业 综合 效益不 断 提高 , 草原 生态保 护 与建设 成效 显著 , 体恶 化趋 势得 到有效遏 止 . 三 产 总 第 业发 展 步伐加 快 , 商 引资取 得 了新突破 . 游和交 通 运输 等 三产 重 点行 业 取得 实 质性 进 展 , 格 尔草 原 旅 招 旅 洪 游 区 已初 具规 模 , 被列入 全盟 重点 旅游 项 目区 , 德 基 金 会援 助 的成 吉 思 宝 格都 山旅 游 项 目前 期 工 作 进 展 爱